-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精選14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心得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寫讀書心得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1
教育是一個具有復雜內涵的概念,曾經有無數人考察它的意義。《什么是教育》這本書就是回答這問題的一本書,它以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的理論為層面,深入考察教育的本質涵義,結合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哲學內容,作了深入淺出的說明。
在文中,作者先列舉了杜威對教育思考時提出的四個問題:
1、什么稱得上是教育?
2、在沒有任何修飾的情況下,教育的本質是什么?
3、教育的純粹、簡單指的是什么?
4、滿足什么條件,教育才能成為現實,而不僅僅是一個口號?
圍繞以上問題,對理論作實踐的考察,作者提出一個簡短的定義:教育是文化傳播的社會促進過程。但我們發現,這不能全面解釋教育的內涵,因為教育的復雜內涵與外延,實質是一個主動接受與被動接受的問題。按照黑格爾的理論,也就是有關抽象和具體性的一般概念有關。
黑格爾對教育的考察是深入的也就是所謂的偶然真理和內在真理,真理才是教育使命的核心,所以作者把它命名為五個性:事實性、系統性、工具性、道德性和主觀性。
但教育有一個先決條件,先決強調教育概念的.邏輯地位,也強調他們的時序地位。
如果考察教育的思維層面,那么也就是一個從理性到思辨思維的過程。在閱讀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對立性,它們是本質與存在、崇高與世俗、實際與沉思的關系,而整體的教育理念決定了教育的崇高性。
我總是認為,教育是獨立的,一種超脫與政治、社會制度以外的東西,激發人類思維的獨立。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2
好書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凈,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近來為了自己孩子和學生讀了周弘的賞識教育,感受頗深。
何謂賞識?從周弘老師的書中我悟懂了:賞識就是欣賞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因為當今的孩子是高自尊、高智慧,平時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多豎大拇指、少批評、少指責,即所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應學會細心琢磨孩子,善意引導孩子,用心賞識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贊美。”欣賞、贊美和鼓勵便是助孩子飛向成功彼案的翅膀。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教師,最大的愿望莫過于學生“青春于藍而勝于藍”。如果能讓自己的.學生有更美好的前程,我會不遺余力的努力,因為學生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賞識學生就是讓他們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認為從以下方面注意:
(一)賞識并不是無故表揚,而是有一定的藝術性。當孩子取得成績或受到挫折失敗后,要用肯定鼓勵的語言進行賞識;當孩子犯錯時,批評性的語言要有藝術性,既要幫助孩子找到不足,又要盡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二)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賞識切忌急躁粗暴、大聲呵斥。教師和家長對孩子要寬容、和善、有耐心,時刻不望去賞識孩子,給予孩子希望。
(三)常識要與隨機教育相結合,這樣可使孩子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成人的鼓勵下繼續努力,當孩子犯了錯誤要及時分析錯誤的原因并隨機進行教育。
(四)賞識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因人施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教師要努力捕捉孩子身上稍縱即逝的閃光點并給予必要的表揚和鼓勵。
有人說快樂是一瓶香水,把它噴到別人身上,自己也會沾到一點。那么賞識何嘗不是如此呢?賞識就是愛,要賞識孩子,就要去愛孩子,去相信孩子。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3
寒假里我認真地閱讀了彭興順的《教育就是喚醒》這本書,讀后讓我感觸頗深。正如書中開篇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是的,教育就是“喚醒”,一詞用的十分貼切,教育就是喚醒人們心靈最美好的東西,喚醒人們自主創新意識,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也喚醒我們對教育的思索,對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育的喚醒體現在教師的智慧,教學的智慧體現在教師對教材的真知灼見和獨到見解,能夠于平凡中見新奇,發人之所未發,見人之所未見。不僅能夠挖掘教材的深度,更能夠用新見解、新觀點、新理論、新方法等獨創性思維的產物吸引學生,讓學生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不斷吸收成長。
智慧地與學生交流。師與生的交流,往往缺乏平等,生與師的對話常常有所保留,有的甚至會話到嘴邊留半句。這時就需要教師運用智慧話出學生心聲,產生共鳴,再拋磚引玉、取喻明理,使學生對問題心領神會,如人幽微之境,突見"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智慧地因材施教。我們常說“人最不缺乏的就是個性。”在一個班集體中,往往會有那么一兩個個性特別鮮明的'學生,他們可能不是成績最差的,也不會是讓人最操心的,但常常是令人最頭疼的。對于這類孩子,除了必要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需要用耐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用恒心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再以閃光點為突破口,用機智的話語放松孩子的心情,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輔以課后輔導,逐步實現因材施教。
作為教師,讓我們以愛心為媒,給予學生溫暖和明亮,從而搭建起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吧!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4
《教育即喚醒》是浙江省蒼南縣靈溪鎮靈江小學語文教師楊聰老師的教育手記。一位比我還小三歲的老師教育上卻比我有思想的多。他覺得教育的樂趣來自對孩子的興趣,教育的真正任務和目的,不是評判,而是喚醒,更是善的傳遞、愛的共鳴。
“問題學生”一直都是廣大學校、家長所普遍關心的問題,特別是我們這些奮斗在教育一線的教師采用的教育態度,采取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群體的身心發展都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
著名的基層教學老師楊聰,摒棄了面對“問題學生”采取忽視、監管、批評等教育手段,而是在自身教育實踐過程中,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與關注,尊重孩子幼小的心靈,重塑他們的自尊與自信,因材施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習和學校不再成為孩子的負擔。
他用以樸實無華的文筆,記錄了教師與孩子之間發生的各種各樣的故事與情況,一個個小故事《蒲公英的約定》《我的“雕蟲小技”》《我讓學生哭了》《小敏的課外書》……一個個最直接、最真實的教學案例,叩擊心靈,引發思考。讓我深受感動。在為我們這些身處基礎教育前線的教師們道出更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的同時,也為“問題學生”指明了新的方向,讓孩子回歸最本真的情懷,解放孩子思想。
世界上有兩種愛是最無私的:一是母愛,一是師愛,但師愛不同于母愛。師愛是一種情感與心靈的融化,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盡可能深入的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是教師和校長的首條金科玉律”。對于問題生的思想工作應做實做細,溝通要有藝術,那種以批評為主,教育為輔,以管代教,以堵代疏的做法會嚴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對于問題學生更是如此,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學生,要把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到心里去,用充滿感情的言辭去點燃學生的感情之火,與學生的交流不僅僅是語言上的,更是心與心的碰撞,用真摯的情感燃起學生的希望。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5
假期里我認真的閱讀了彭興順《教育就是喚醒》這本書,這本書讓自己感觸頗深。正如書中開篇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是的,喚醒,一詞用的十分貼切,教育就是喚醒人們心靈最美好的東西,喚醒人們自主創新意識,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也喚醒我們對教育的思索,對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師要首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生做好榜樣,用美德占據孩子的心靈。教師的師德要在愛中體現。教師對學生的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是一種無私的愛。教師要具有無私的愛,必須高度重視個人修養,端正教學思想,更新知識結構,以高尚的人格、淵博的常識、博大無私的愛去感染學生,成為學生心中的楷模。每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寶貝,多年的小學教育工作中我也如同對自己的女兒那樣對一切孩子,這就使我深深體會到,情系學生,像母親一般熱忱地愛每個孩子,這樣你就會感到有意義,學生身體健康,快樂,學習進步,你就會喜悅,就能感覺到工作的快樂。
教師要寬容的對待每一位孩子,當然也要嚴寬適度。對學生的承諾要兌現,講誠信,懂得感恩。總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才會為人師表,為學生樹立楷模,才能談及教育。
作為小學教師對學生的習慣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這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學習,所以我們更要注意孩子的習慣養成。個人成長過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只有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響的一致性、連續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師一定做好學生的在校習慣教育,并且與家長共同,使之積極配合做好其他的教育工作。
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學問,教給學生有用的知識,更要教會他們思考,教會擁有知識的方法;不僅要一顆慈母之心,將自己所有的愛都奉獻給我們的學生,還要用自己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不僅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還要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僅要不斷鼓勵每一位學生,給予他們自信,還要不斷發現學生進步的軌跡,肯定他們努力的結果……讓我們給孩子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訓斥;多一些關愛,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賞,少一些打擊,那么你的寬容、關愛、欣賞就會澆灌出一片生機和蔥綠,讓每一塊金子都閃閃發光。
做老師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人記住,更不是為了讓學生感謝。但讓學生終身難忘的好老師,就是對從事這份職業的最高獎賞。教師的工作是寂寞的,更多的時候,我們會在燈下面對潔白的四壁,靜靜地守候寂寞,撲去心靈的塵土去守望教育,構筑教育的理想,更多的時候,我們會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待成長,揮去眼前擋住我們前進的細沙,追求教育的真諦。
讀后這本書細細反思,正如書中自序所說,我感覺到教育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壓力,更是一份動力。對每一位孩子不敢說放棄,也不能說放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激勵喚醒,讓每一花蕾努力綻放,我們努力做好園丁。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6
今夏有幸閱讀了《什么是教育》一書,本書作者思維開闊、觀點突出。本書作者在書中有諸多闡述,其中比較突出的是以下的觀點:
“哲思活動是絕對自由的自己存在的特殊表達”,“原初性的哲學思考者享用了通過思考而又超越思考的自由,他們不想在探求包含一切活動的存在本身時,尋找勉強的知識。”
《什么是教育》一書中的言論豐富且不乏許多閃光的地方,通過閱讀這本書,些許體會得以有所心得。每每閱讀有關書籍時不免感到只是一遍的閱讀是不夠的,還有待深入的學習。本書作者有著非同一般的論述,閱讀本書不失為提高自己的閱讀功底的一大幫助,我想隨著工作和生活閱歷的不同,讀書的感悟定會大有不同,我期待在閱讀中有所學習有所收獲,以下僅述一些我的.讀書體會吧。
我整理了一些書中的言論希望這些論點能夠與大家分享。諸如“對終極價值和絕對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質。”又如“教育依賴于精神世界的原初生活,教育不能獨立,它要服務于精神生活的傳承,這種生活在人們的行為中直接表現出來……”“我們生活在形成習慣的過去之中,不斷形成和打破習慣是我們此在生成的堅實基礎,沒有習慣為底蘊,我們的精神的每一進步將是不可能的。”
如此等等,我希望通過以上的摘錄與分享能夠帶給大家閱讀的興趣,同時希望這樣能有益于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多少能我們的工作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7
很多人都說為了以后的人生,所以他們從小就刻苦專研,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復習,整天泡在書中,成績很好。只是很多的大學生畢業后憑著他們優異的成績,找不到好的工作,沒有出頭之日。相反,那些學歷不高的人,卻在社會上過得很好......
那些很早就罷學的人,多數是因為覺得讀書沒趣,所以就在家鄉那混過了幾年,幾年的生活,他們沒有獲得新知識,卻擁有更多,與那些“書呆子”相比,他們擁有比“書呆子”更多的知識,書是死的,人是活的,與其死讀書,不如不讀書。多少學生因為讀書壓力過大而喪命,多少學生又因為讀書而失去什么。讀書,我們收獲的`同時,卻也在失去。
現在的學生,上課不是睡覺就是說話,再不然就是開小差,很少人聽講,雖然在課堂上應該嚴肅點,但過分的嚴肅反而使學生覺得上課很累,對學習感到厭煩,絲毫提不起學習興趣。也許活躍的課堂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更有利于我們的學習,只有在愉快的心情下,我們的學習效果才能達到最佳。有趣的課堂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寫作速度和水平。
毛主席曾說過:“學生上課睡覺不是學生的錯,應該怪教師講課沒有趣味性,不能把學生調到所講的內容上來,趕走瞌睡蟲。”所以老師講課趣味性尤為重要,備課時應和學生的實際聯系起來。而老師講課不能只按照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不然全班終究全是書呆子。
傳統教學模式的環節:教師備課、教師講課(演員)、學生聽(觀眾)、學生做作業、教師批作業、學生改作業。
現在的教育,為了提高升學率,很多學校變成了監獄,學生是考試的機器。教學就是灌輸,學習就是接受!現在大多數讀者都是集中在學生,而學生看書只是為了消磨無聊的時間,還有就是一些為了考試或者某個目的,然后才會去讀書。正所謂平時不學習,每逢考試就抄襲別人的。的確,現在的學生的作業,就一個字:抄。
讀死書,誰愿意啊?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多數人認為只有讀書,將來才有出息。只是,不是真心想讀書或者只會死讀書,那和不讀書有什么區別?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8
最近我認真讀了彭興順老師寫的《教育就是喚醒》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收獲頗多。書中說教育的功能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喚醒人們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人性發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新精神,使蘊藏在人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本書從三個方面系統講解:喚醒教師,追尋教育夢想;喚醒家長,懂得育人之道;喚醒學生,學會感恩與奮斗!共分八講,內容分別是:守望道德星空、發現教師職業之美、就這樣成為名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習慣、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點亮孩子心中的那盞燈、用美德占領孩子心靈。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喚醒教師,就要喚醒教師的愛與責任,自覺踐行師德規范;喚醒教師對職業的審美情趣,不斷升華職業境界;喚醒教師的雄心壯志,追尋專業發展之道;喚醒教師的育人擔當,不拋棄,不放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家長。喚醒家長,就要喚醒家長的示范意識,抓住習慣培養的教育根本,著眼孩子的終身發展;喚醒家長的發現智慧,開發孩子的優勢潛能,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澆樹要澆根。喚醒孩子,就要喚醒孩子的責任與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喚醒孩子追逐人生夢想,成就自己美麗人生。
教育過程就是一個交心的過程。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居高臨下,處處以師威壓之,亦不能只求學生發展而忽視老師自己的成長,我們應與學生一同成長。教師是心靈感知的輸出者,學生是敞開心扉的接受者,老師教育學生應該是兩顆心靈愉快的碰撞,實現感情的交流、融合、升華。
要成為一名好老師,一定要做到三點——即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心貼心的交流。具體來說,就是“用人師的思想,培育學生的思想,用人師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人師的意志,增強學生的意志;用人師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個性;用人師的心靈,喚醒學生的心靈;用人師的靈魂,鑄就學生的靈魂;用人師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能之不存,德之焉附?師德與能力是唇齒相依的,有師德無能力或是有能力無師德都是不行的。你整天與學生朝夕相處,如果沒有相應能力予以支撐,那學生就會在你頭上“動土”耍威風了,最終還是沒有育人效果。
我們對學生一定要有寬容度,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允許學生犯錯,我們的學生都是在犯錯與改錯的`螺旋式中長大的。教育很多時候就是要“小題大做”,從小事在去教育引導,在細節教育上下功夫。一言一行皆教育,我們不能動不動就對學生發脾氣,辱罵學生。老師的一句不理性的、傷自尊的話很有可能會成為扼殺學生和諧發展的“兇器”。要做到內心有寬度。
每位學生都是可愛的。不論是優等生,還是后進生,都是可愛的,都是獨一無二,不可代替的,我們要學會容納每個孩子的個性,并學會順性而育。作為老師的我們,重要的是發揮每個人的長處,想方設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促進集體中的每位成員幸福、和諧成長。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9
在我校讀書月活動中,學校給每位教師購買了一本書——《教育就是喚醒》,從書名就能看出是一本很吸引人的書。我利用課余時間拜讀了這本書,說心里話,確實學到了不少的教育理念,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也遇到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看了這本書后,有些問題也就不算問題了。彭興順教授這本書共有八講,主要是從教師和家庭兩個環節闡述教育。其中我印象較深的是第二講和第五講的內容。
現在我就第二講《發現教師職業之美》和第五講《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習慣》的內容談談我的感想。第二講開篇就問:我們做什么樣的教師才是好教師?好教師的重要條件是什么?答案有愛心、能力、專業素質、責任感、親和力、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情意等等。大家都說的不錯,教師除了具有這些條件外,彭教授認為就是"愛教、會教"四個字。我也挺贊同教授的說法,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是愛學生,再就是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書中把教師分為幾種類型:第一種,生存型教師——無奈的苦涯,看書中所舉的例子,自己偷偷的笑呢,其實我在教學中也存在例子中的某些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較消極或被動教學,把教師的工作看成無可奈何的選擇,我是不是要重新認識我的思想問題呢?改變一下我的思路呢?我能不能把這份工作看作是一種享受呢?第二種,享受型教師——吃苦也是享受。有時想老師應該懷著滿腔的熱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師這一平凡的職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教師快樂地與學生交往,欣賞地享受著自己教學中的成就。學生成長,教師快樂。我現在的教學中,基本能達到這種類型的教師,和學生們在一起很快樂。愛孩子、愛學校、愛事業——而當教師。
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教育是一首詩》中說:"享受著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份快樂的心情……享受著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種生活的詩意;你能從平凡中品味出偉大,從失敗中咀嚼出成就;你能讀懂每一個孩子的臉龐,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房;你會驚奇地發現:幸福從此熙熙攘攘。"看完名人所說的,是不是真的感到幸福的多。第三種,發展型教師——創造的快樂。作為這一類型的教師,我們確實有很多不足之處,在教師的.工作中,我們都應把教師看成是教育活動的反思者,教師要從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進步。如果教學沒有反思,讓自己的認識停留于知其然而不去探究其所以然,是不明智的教育觀念。教師在教學中,以開放的心態接受新思想、新理論,更新自己的觀念,自覺調整決策與行為,在提高認識水平的同時也爭取實踐的成功。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在《漫談邊教學邊研究》一文中說:"他在教學中始終處于發現和創造的激情中,始終處于體驗與享受教育教學的幸福與快樂中,職業道德更為堅定,專業精神也不斷豐盈。"我們在工作中就缺少創造性及研究性教學的精神。
書中第五講《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習慣》,不管作為家長,還是教師,在我的生活及教師生涯中,我認為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是很關鍵的,尤其是小學的前三年和中學七年級是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關鍵幾年。蘇聯作家烏申斯基所說:"良好的習慣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所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第五講主要從三個方面談到良好習慣的培養,好習慣成就好人生、不良習慣成因分析和如何培養良好習慣。良好習慣有利于事業發展,有利于家庭幸福。不利成長的家庭環境是學生不良習慣的發源地,許多不良習慣表現在孩子身上,根源卻往往是在家長身上。一是家長缺少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意識,認為樹大自然直,未能抓住機遇的最有利時機。二是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孩子們所做的事情都讓大人做了,表面上是在幫助孩子,實際上卻在阻礙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三是有的家長雖然想培養孩子良好習慣,但是缺乏有效的方法。另外,存在缺陷的學校教育也是學生不良習慣的生長區,在家庭中的不良習慣帶到學校,學校在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孩子的其它方面,不良習慣一直延續下去,后果在不斷蔓延難以收拾,并且老師的習慣也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學生。最后,不盡如人意的社會影響是學生不良習慣的助推器。
本講中的第三部分是如何培養良好的習慣,在書中教給了我們很多,例如,以身作則,良好示范(舉了很多這方面的例子);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強調四個字:開始,堅持。在教育中行為習慣的要抓住兩個轉化,即從認識向行為的轉化,從行為向習慣的轉化。學生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要有以下的習慣的養成:1.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均衡營養;2.作息習慣:早睡早起,形成規律;3.自理習慣:力所能及,自強自立;4.學習習慣:積極主動,步步為營。習慣的養成要講求科學,循序漸進。教育要從家庭開始,家庭教育也是一門學問(好好學習,好好經營自己的家),孩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頭事。
我看完的這本書后,從書中學到了很多,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是一種學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些問題是我們家長所犯的通病。看完書,自己有所反思,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需要改正,掌握正確的方法,教育我的學生和孩子。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10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與喚醒。”教育的功能就是喚醒人們心靈當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人性發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新精神,使蘊藏在人們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造生活中享受幸福人生。
通過讀完本書我深有體會,深深地感悟到:喚醒孩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作為老師,我們要具備教師的職業道德,“業不精,人師之大忌;德不正,為人師之大害。”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始終敬畏道德規范,自覺踐行師德規范,提升自我心理素養。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要做一個“愛教”、“會教”的好老師。
自古以來,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老師也一樣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成才成功。但現實往往事與愿違,孩子們的差異參差不齊,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通過對本次的學習,讓我明白了教育不僅僅需要愛,還需要愛的智慧,愛的科學和愛的藝術,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暫時沒有教好的孩子!因此,用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童心、責任心和信心。教育孩子的過程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要學會觀察,善于傾聽,及時做好家訪,其次,要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最后要親近孩子,“親其師,信其道”,說明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再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對于學生要做到關懷、寬容、關注和賞識。
“良好的習慣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所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這是烏申斯基所說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說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對于孩子的教育過程,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導致孩子不良習慣養成的原因有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所以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作為家長、老師以及社會,都應該給孩子做好示范,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并且在引導的道路上要講究科學,循序漸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樹立自信心,每一個孩子都是潛力股,老師應該用發現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每一位孩子,善待孩子的優勢智能,并去開發他的潛能,給孩子提供成功的動力,這不僅僅只是老師的任務,也需要家長的共同配合,引導孩子樹立人生的目標,增強自信心理,激勵孩子對自己的目標付出實際行動,并一步一步為之奮斗,最終走向成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用美德去占據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勇于承擔責任,裝滿寬容上路,始終守住誠信,還要教會孩子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孩子的心是一塊奇怪的土地,需要老師、父母與社會去共同灌溉,讓孩子的心靈沾滿了美德。
因此,喚醒孩子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共同努力。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11
拿著彭興順老師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喚醒》一書,一一閱讀下來,感受頗深。讓我明白了教育是一種心靈的喚醒,喚醒是生命與生命的交融,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教育的功能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喚醒人們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人性發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新精神,使蘊藏在人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喚醒教師,就要喚醒教師的愛與責任,自覺踐行師德規范;喚醒教師對職業的'審美情趣,不斷升華職業境界;喚醒教師的雄心壯志,追尋專業發展之道;喚醒教師的育人擔當,不拋棄,不放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家長。喚醒家長,就要喚醒家長的示范意識,抓住習慣培養的教育根本,著眼孩子的終身發展;喚醒家長的發現智慧,開發孩子的優勢潛能,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澆樹要澆根。喚醒孩子,就要喚醒孩子的責任與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喚醒孩子追逐人生夢想,成就自己美麗人生。
不一而足,有見地的語句比比皆是。全書分為七講,內容分別是守望道德星空、發現教師職業之美、就這樣成為名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養孩子習慣、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點亮孩子心中的那盞燈、用美德占領孩子心靈。
喚醒的過程就是如此,不是要求別人做什么,而是我知道我應該主動去做什么,只有這樣做就能夠體驗到自身的價值,體驗到自己的潛力、體驗到生命的活力與無限發展的可能,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一個喚醒的生命才會讓自己的生命變得精彩而充滿陽光。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12
近日拜讀了彭興順老師的專著《教育就是喚醒》,如獲至寶,感慨良多。書中講到:教育的功能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喚醒人們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是人性發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新精神,使蘊藏在人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喚醒人們對生命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是的,教育應當是幸福的,就是要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xx同成長,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新教育的四大改變:一是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二是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三是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四是改變教育的科研范式。即使我們通過不懈努力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可我們堅信:我們所做的事情,也許暫時看不到效果,可是只要不灰心,就會不斷走向成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正是印證了泰戈爾說的: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喚醒孩子,就是要喚醒孩子的責任與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喚醒孩子追逐人生夢想,成就自己美麗人生。正如文化是體現為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味。品味、道德、智慧是文化積累的總和,而這一切正是我們的追求。
新教育在實施養成教育的過程中確定“每月一事”,從微笑開始學會交往、從吃飯開始學會節儉、從演說開始學會表達、從走路開始學會規則、從種棵樹開始學會公益、從寫日記開始學會自省。讓孩子在主題活動中學會交往、懂得節儉、守規則……這正是孩子們成長的需要。
新教育十大主題活動每一項都主張讓孩子參與和體驗,這正是秉承了對生命的尊重。締造完美教室是讓每個生命創造奇跡、魅力社團課程是讓孩子的生命自由生長。原來,參與過、體驗過才會留下痕跡,豐富的課程和生活,才能豐富孩子們的世界,點亮孩子們的笑臉。
寧靜才能致遠,平心才能靜氣,靜氣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讓我們一起為了幸福的教育而努力,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13
這個寒假期間,我讀了《教育就是喚醒自信心》一書,這本書是由北京市光明小學校長劉永勝等編著,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劉校長在書中強調:教育就是喚醒自信心,并指出:多表揚、鼓勵孩子的信心,比傳授知識更重要。一個學生只要有了信心,便擁有了決心、意志、勤奮、耐心及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和奮力拼搏的斗志,其潛力就會得到充分挖掘、潛質得到徹底發揮,終有可能取得成功。
本書是我國第一本自信教育理念讀本,它從科學的角度上對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在本書中,自信一詞始終貫徹到底,從討論自信的含義、重要性到如何培養自信。本書分了八個階段,這八個階段分別是: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別人說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這點行,我在那點行;今天若不行,爭取明天行;能正視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幫助別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爭取全面行,創造才最行。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講述這八個階段時,劉校長全部是通過事例來進行講述,讓讀者能夠通過事例更直觀的體會到這八個階段的含義,如:在講述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時,劉校長用了會看“手相”的`老師,在講述能正視不行,也是我能行時他用了惟我獨尊的“小皇帝”平民化等事例。
讀完這本書后,細細想來,收獲頗多。“相信自己行,才會我能行;別人說我行,努力才能行”這兩句話是第一層次,雖然是第一層次但卻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這兩句話強調了學生首先要相信自己能行,并且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才能達到“我能行”的境界。
由這兩句話聯想到我們現在的教育情況。眾所周知目前我們的教育提倡的是素質教育,那么要求培養的學生也就是各方面都有良好素質的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是當今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朱永新教授說過,培養一個人就是培養他的自信,要摧毀一個人就是摧毀一個人的自信。一個有著良好的自己效能感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是容易成功的,生活也更容易感到幸福。現在的學生普遍缺乏自信,即使是一些學習成績優秀、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在面對挑戰時也往往會缺乏信心。記得這次考試前,我跟班級里的部分后進生談話,想讓他們定一下期末考試的目標,這些孩子中有幾個叫我不用擔心他們,他們這次考試肯定會考好的,看起來十分有自信心,但是在考試成績出來后,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連他們自己都覺得很差。這種現象在現在的學生中也十分普遍,表面看起來十分有信心,有著自己的目標,有所追求,這是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光想不練是沒有用的,目標只停留在口頭上,無論如何也是不能實現的,一個自信心很強的人,必定是一個敢想敢做的人。當然有些學生有目標,但是不去做,很多時候就是因為缺乏自信心。我們要給予他們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要支持他們,尤其對于那些做了之后失敗的學生,這種時候不應該去責備他們,而是應該幫助學生分析失敗的理由,不能讓學生對自己喪失信心,要鼓勵他重新再站起來,不要放棄,應該要相信自己。
那么當學生在受到鼓勵之后,部分學生會燃起斗志,奮發圖強努力去爭取成功,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不管你怎么鼓勵他,他嘴巴里說自己怎么怎么有信心,但是什么都不干,一點也不努力,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有一種可能就是這些學生以前也努力過,但是努力了之后還是失敗,覺得努力跟不努力對自己而言根本沒有什么分別,對于這樣的學生首先應該鼓勵他們,其次應該是幫助這些學生克服困難和挫折,讓他們體驗成功,在成功中樹立自信的觀念。不能小看這第一次的成功,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可能就是通過這次成功而重獲新生,給予他們莫大的幫助。
自信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是人格的核心,是做人的重要基礎。只有自信的人才會百折不饒地去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克服困難,去爭取成功。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應該盡我們的綿薄之力幫助學生培養自信,帶領他們走上成功的道路。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 14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與喚醒。
“教育的功能就是喚醒人們心靈當中最優美的東西,使人性發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新精神,使蘊藏在人們腦中的強大潛能得以開發,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真切感悟,使人們在創造生活中享受美滿人生。
通過讀完本書我深有體會,深深地感悟到:喚醒孩子是一項艱辛的任務,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作為老師,我們要具備教師的職業道德,“業不精,人師之大忌;德不正,為人師之大害。“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始終敬畏道德規范,自覺踐行師德規范,提升自己心理素養。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要做一個“愛教“、“會教“的好老師。
自古以來,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老師也一樣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成才勝利。但現實往往事與愿違,孩子們的差異參差不齊,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通過對本次的學習,讓我明白了教育不僅僅需要愛,還需要愛的智慧,愛的科學和愛的藝術,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暫時沒有教好的孩子!因此,用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其中最嚴重的是要有愛心、童心、責任心和信心。教育孩子的過程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要學會觀察,善于傾聽,及時做好家訪,其次,要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最后要親近孩子,“親其師,信其道“,說明了優良的師生關系再教育中的嚴重性,所以對于學生要做到關懷、寬饒、關注和賞識。
“優良的習慣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所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這是烏申斯基所說優良習慣的嚴重性,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所以說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對于孩子的教育過程,就是培養孩子優良習慣的過程,導致孩子不良習慣養成的原因有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所以孩子的成長至關嚴重,作為家長、老師以及社會,都應該給孩子做好示范,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并且在引導的道路上要講究科學,循序漸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樹立自信心,每一個孩子都是潛力股,老師應該用發現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每一位孩子,善待孩子的優勢智能,并去開發他的潛能,給孩子提供勝利的動力,這不僅僅只是老師的任務,也需要家長的共同配合,引導孩子樹立人生的目標,增強自信心理,激勵孩子對自己的目標付出實際行動,并一步一步為之奮斗,最終走向勝利。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用美德去占據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勇于承擔責任,裝滿寬饒上路,始終守住誠信,還要教會孩子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孩子的心是一塊奇怪的土地,需要老師、父母與社會去共同灌溉,讓孩子的心靈沾滿了美德。
因此,喚醒孩子是一項艱辛的工程,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共同努力。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心得體會10-10
喚醒護理的讀書心得07-22
喚醒護理讀書心得體會06-20
喚醒護理讀書心得范文(精選5篇)01-11
喚醒自己08-15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精選17篇)08-28
喚醒的作文01-04
喚醒護理心得體會04-08
《喚醒護理》讀后感06-27
喚醒護理讀后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