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以表揚、獎勵為主,使學生自我表現的心理得到最大的滿足。學生詞語積累多了,掃除了生字的障礙,對閱讀就會產生更大的興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淺談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希望讀大家有所幫助。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一、營造閱讀氛圍,激發閱讀興趣。
我國古代人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同樣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
二、指導閱讀實踐,培養閱讀習慣
葉圣陶先生曾說:“養成良好習慣必須實踐。換句話說,那不僅是知識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樣怎樣,未必就養成好習慣,必須怎樣怎樣去做,才可以養成好習慣”。小學生由于閱讀習慣差導致閱讀效率低。對他們閱讀習慣的矯正可以從兩方面進行:
首先,教師應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在閱讀時,教師應明確要求:讀書時,要逐字逐句地讀,遇到不認識的字要查字典寫上拼音,遇到不理解的詞語要查字典理解等。
其次,教師應培養學生在閱讀時動手做標記或批注的習慣,如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好詞佳句進行圈劃,遇到不懂的地方做批注。這樣,能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促進他們邊讀邊思考。
三、重視課堂教學,提高閱讀能力。
1、讀懂。
讀懂,即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學生基本閱讀能力的形成,在于教師的指導和有針對性的訓練。“帶領學生從文章走個來回。”就是說,首先把語言文字弄清楚,從而進入文章的思想內容,再從思想內容走出來,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組織運用的。從整體思考也指明閱讀是一個“整體-局部整體”、“語言-思想-語言”的反復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體,教師任務是使學生讀的更好,最終能夠自己去讀。
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邊讀邊思考的辦法。讀有多種辦法,有誦讀、朗讀、默讀、個別讀、齊讀、范讀等等。不管是那種讀法,教師都要提出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讀一遍就要一遍的收獲,而不是一味的讓學生去讀。
2、會讀。
會讀,即初步形成正確的閱讀的策略:初步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的方法,初步具有整體上把握自己閱讀方向、正確運用閱讀策略的能力。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具體地說是:會用精讀的方法,正確而又創見地理解閱讀材料,從而達到自己的閱讀的目的。精讀,就是對文章逐句誦讀,仔細揣摩,領會要旨的一種閱讀方法。精讀有利于透徹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形勢,有助于提高閱讀的深度。精讀訓練的要求是:
(1)規定閱讀的方向。即精讀前確定精讀的主要問題。
(2)指點閱讀的程序。一般都應該按“整體感知-局部分析練學生精讀,使之理解課文。
整體綜合”這三個邏輯步驟訓
(3)指點閱讀的方法。包括運用基礎知識指導讀解的方法和運用閱讀思考剖析讀物的方法。指點閱讀的常規。如:查檢、參考、圈點、批注等。
3、學會精讀。
閱讀是一種與作者心靈溝通的過程,多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大腦,美化學生的心靈。閱讀分為精讀和略讀,略讀是粗略的讀,為的是博采,精讀要讀透讀懂,精讀和略讀相輔相成。針對小學生讀書不用心,所得甚少的現狀,我在班級中專門設立了閱讀賞析課,目的就是為了指導學生學會精讀。引導學生從作品的語言表達和思想內涵去分析、積累、背誦,培養學精讀感悟的能力。讓學生做到讀書與思考同步,即讀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4、學會選擇讀書。
知識如煙波浩淼的大海,書多如沙礫,寮如繁星。在此中間有一部分書需要精心研讀,有一部分書要遠離(內容不健康地書)。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位高尚的人交談,讀一本壞書比不閱讀還糟糕,因此,對于小學生課內外讀什么書,語文教師要做精心的指導。根據新課標要求的小學生各年齡段閱讀書的篇目,采取了向學生推薦和向家長列書目清單介紹的方法,讓學生和家長有選擇性的購買、閱讀書籍,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質量,擴大閱讀的視野。
總之,閱讀是我們人類的一個新的生活領域,是人類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我們在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更應注意學生興趣的激發,注意閱讀方法的指導,并重視閱讀效果,給予正面的引導,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健康、和諧、全面發展。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技巧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引導人們進行學習或實踐的“催化劑”。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那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著重考慮的是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在教學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時,可以把它當作故事會來上,可以是學生講,也可以是教師講。
2.組織讀書活動,檢查閱讀效果。組織生動活潑的讀書活動,有利于促進課外閱讀深入持久地開展。如:開展讀書競賽活動,看誰讀的書多;舉行故事會,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鞏固加深對課外讀物的理解;還可以舉行詩歌朗誦會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
3.重視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實踐活動就是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活動中去,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語文實踐活動多種多樣,可以結合課本的有關內容讓學生表演課本劇。
二、加強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除了做好平時的閱讀教學,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看一些課外讀物,逐步提高他們的閱讀總量。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等,以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為他們積累一些原始素材。中高年級的學生,隨著識字量的逐步增多,教師可以讓他們接觸一些中外經典名著,如《紅樓夢》《西游記》《魯濱遜漂流記》等,為以后學生持續閱讀打好基礎。因此,教師應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
1.指導學生選擇健康的、有益的課外讀物。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因此,指導學生正確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
2.充分利用課外閱讀資源。教師要充分發揮利用學校圖書室里的課外閱讀資源,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還可以組織學生把個人的課外閱讀讀物集中起來,組建班級圖書角,達到資源共享,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3.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讀書的方法有多種多樣,有瀏覽性的泛讀法,品味性的精讀法等。無論用哪一種方法,都要做到有目的、有針對性。
三、重視朗讀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朗讀,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重視朗讀指導。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刻體會文章的意境,感悟作者所思。朗讀時應注意朗讀課文的變化性,用語氣來反映作者的思緒、感情變化,及所處環境帶來的感覺變化。
四、養成積累的習慣
“知識在于積累,天才在于勤奮。”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積累語文知識的習慣。沒有語文知識的積累,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無米水之炊,無本之本,語文教師應當在精心選擇上,指導學生長期不斷有目的地收集、積累,要注重培養學生勤摘抄,勤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摘抄是閱讀積累的一種有效方法,持之以恒地做好這個工作,會起到使學生拓寬知識面,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通過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課外閱讀、重視朗讀,養成積累的習慣,能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隨時貫穿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能得到逐步地提高。
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了解意義,提高認識。
要使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必須讓學生了解、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課外閱讀的意義很多,我認為主要要讓學生了解以下兩點:
1、閱讀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與能力。古往今來,許多成名成家的文化名人都是“讀”出來的,葉圣陶說:“他們有個不二法門,就是熟讀名文,讀著讀著,自己頓悟。”讀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文化氣質。以讀為本,還能夠加強對學生的語感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也有利于積累詞匯與語言材料。
2、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各種書刊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可資借鑒的詞匯、材料和技巧。多讀書,讀好書,不僅可以開拓視野,陶冶性情,積累精華,博采眾長,而且有助于觀察世界、體味人生,從而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日久天長,潛移默化,寫作水平自然會提高。
二、課內示范,教給方法。
在課外閱讀指導的初期,可利用課堂作適當延伸,以起到示范與拋磚引玉的作用。課堂延伸所引入的主要是課外語段。課內外銜接進行課外閱讀,由于有教本作依托,延伸軌跡與銜接指向比較明確,閱讀目標與重點也相對明確,對課內閱讀起著鞏固與促進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相關文化素養的積累與培養。
在語段閱讀的基礎上,開設閱讀課,重在課外短文的閱讀指導。閱讀課首先要選好課外閱讀內容,這是上好閱讀課的關鍵。選擇的方法:可以由老師來指定,也可以由學生來推薦。選擇的原則:從形式看,最好選擇那些篇幅短一點的文章;從內容看,最好選擇那些文質兼美的“美文”和跳動著時代脈搏,反映著時代進步的“時文”以及介紹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技文。選擇時還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需要與年齡特點。
內容選定后,科學的閱讀方法是閱讀效果的保證。有了科學的方法,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時一般根據篇幅長短與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以利學生在課外閱讀時效仿。大致可以采用下列幾種方法:
①瀏覽法。對于那些篇幅較長或內容不是很重要,但學生又必須了解的文章,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內容概況、文章主題、主要的寫作方法等。
②精讀法。對于那些文質兼美、篇幅又不長的文章,可以采用此法。這類文章可以通過對語言的品味,構思的揣摩,進而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情感、寫作的特點,從而獲得知識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③讀書筆記法。這是一種深化閱讀,把讀與寫結合起來的一種閱讀方法。比較貼近生活,易引起學生感觸的文章,采用此法。可以在運用上述二種方法之后來進行
三、開展讀書評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種方式、手段,通過圖片、音像等教學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若能巧設質疑,不但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為學生巧設質疑,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主要表現在:一是語文教師要塑造較完美的自身形象——語言美、道德美、行為美、儀表美。注意讓學生從教師的良好修養中感受美、接受美、啟迪美,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二是教師范讀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朗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語文教師有表情的范讀能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語言并通過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強弱高低,節奏的長短快慢,將課文所表現的愛憎感情直接傳遞給學生,把學生帶到課文所創設的意境中去。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朗讀水平,提高思想認識和素質。三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
可以促進與激發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活動很多,這里介紹二種:
①美文推介活動。每位同學從自己的課外閱讀中選取一篇認為最好的文章,推薦給全班同學。推薦者可以對文章進行全面的介紹,也可以從某一角度入手進行推介。這樣,推介者為了向其他同學介紹該文,必須深入透徹地閱讀,而其他同學如果聽了介紹后,產生了興趣,也會找來細細一讀,即使不去讀的同學,聽了介紹,也對該文有了初步的涉獵與了解。活動促進了閱讀。
②文摘和讀書筆記的交流活動。定期組織對閱讀摘記和讀書筆記的交流,既是閱讀方法的交流,也是閱讀效果的檢驗。通過交流,同學們可以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同時,也是對課外閱讀情況的一次互查。有利于促進課外閱讀的進一步開展。還有詩歌朗誦、辦手抄報等等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創造條件,讓學生快樂閱讀:
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幽雅的環境中進行課外閱讀。與此同時,教師應根據教學的需要,及時推薦合適的讀物或文章,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同時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時間和空間。除了允許學生在“早讀”或“自習”時,既可朗讀所教的課文,也可翻閱課外的書報,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及指導。
五、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在當今世界,學習大環境巨變的情況下,作為學生不能只拘泥于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因此要求學生廣泛閱讀一些他們本來應涉獵的好書,擴大閱讀量,以擴大其知識面,提高其閱讀能力,當然這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有序地進行。
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推薦讀物。教師向學生推薦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讀物,有中外名著,科幻讀物、作文選、現當代少兒文學作品,體裁多樣,內容全面。因此,授完新課,教師可以推薦與課文相關的一些文章給學生閱讀。另外,教師還可以推薦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讀物。如家鄉的歷史人物、風光名勝、地理環境等讀物、安全防范知識、衛生保健知識。總之,所推薦的讀物,盡可能多種類型,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讓學生閱讀欣賞,從語言的準確性、合理性、審美性等方面體會語言之魅力,提高學生鑒賞作品的能力。
閱讀學習是一項終身的活動,學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面掌握各種閱讀技能。他們的詞匯知識、理解能力、閱讀速度、專業閱讀技能及閱讀興趣和習慣,都是在不斷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得以完善和提高的。學生學習閱讀的過程,由于存在著個別差異而有所不同。教師應注意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特殊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相應的發展閱讀技能。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相關文章:
提高閱讀能力的技巧11-18
幾種提高閱讀能力的技巧04-21
大學生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11-28
提高閱讀能力的技巧有哪些11-17
文秘如何提高寫作能力12-08
如何提高閱讀速度與理解03-30
大學生如何提高社交能力12-19
如何提高社交能力的書籍推薦03-22
聰明的職場人會如何提高學習能力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