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孝道心得體會(精選5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感恩孝道心得體會(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感恩孝道心得體會1
自從參加單位活動以來,我深深地譴責自己:以前因為自己的難為情和認識淺薄,竟疏忽了多少次讓父母心情快樂的機會。
通過學習,使我對傳統文化的內涵特別是孝道有了更深層次的學習,這次單位組織給父母洗腳就是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實踐活動之一。給父母洗腳之前,我把這次活動的意義以及領導對我們父母的關懷簡要做了轉達,父母也很感動,便欣然接受。這是第一次給父親、母親洗腳,我調好了溫熱水,端到了父親面前,迅速用力給父親按摩雙腳,父親的腳寬厚有老繭,邊洗邊講解不同穴位按摩對各內臟器官的功效。接著又給母親洗腳,母親的腳瘦削而冰涼,經過反復搓洗按摩,母親的腳漸漸熱了起來,水涼了,我又加了些熱水,繼續按摩。在父母好幾遍“好了吧”的催促下,我先后給父親母親洗完了腳,換上了干凈的襪子,他倆坐在椅子上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邊收拾邊抬頭看了父母一眼,突然發現他倆像小孩子吃了糖塊似的,那種快樂滿足的可愛樣子,頓時我的心涌上了無限的酸楚和深思。我想起了母親含辛茹苦撫養我們成長過程中那一次次堅強的淚眼;更忘不了父親在我上高中時往返60多里路多少次疲勞奔波的身影,卻看不到一絲的憂愁和抱怨,因為每次都滿載著他和母親的期待和鼓勵。今后,愿用我的舉手之勞、仁愛之心撫慰他們曾經的風霜和憂傷,讓他們親身體會到更多的感動和溫馨。
孝道的意義在報恩,孝道和感恩相輔相成,孝敬父母,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并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華。把對父母的孝心轉化為對工作的忠心,把對家的責任感轉化為對國的責任感,使全社會人與人之間都能夠互尊互愛,和諧相處,那該是多么美好的一種意境。
我憧憬,我愿意力行,愿盡我的微薄之力珍惜一切,感恩一切,為我們引以自豪的事業增光添彩!
感恩孝道心得體會2
孝,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朋友們,在這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蔡順,是漢代汝南人。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他撫養大。蔡順對母親特別孝順。家里的重活,他總是搶著干;有好吃的東西,也總是第一個想著母親。有一年,發生了王莽叛亂,又遇到大饑荒,柴米特別昂貴。他買不起米,只好到樹林里摘野果充饑。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赤眉軍。一個士兵看到他籃子里的桑葚,厲聲問道:“你籃子里的桑葚一邊是紅的一邊是黑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蔡順回答說:“我買不起柴米,只好采野果充饑。黑色的桑葚很甜,是給我母親吃的,紅色的桑葚酸,留著給自己吃。”赤眉軍聽了,感動于他的孝心,就送給他三斗白米和一頭牛,讓他帶回去好好供奉母親。
平日里,爸爸媽媽總是教育我:做人,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失去孝,就像一個人沒有心,只有一具軀殼,會受到世人的鄙視。
在家里,母親總是以身作則教育我。每次買水果回來,先選個大的,讓我給奶奶送去;吃飯的時候,她不僅給我和弟弟夾菜,也往奶奶碗里夾,還對我們說奶奶年紀大了,要學會照顧奶奶。媽媽開藥店很辛苦,晚上回來還忙這忙那,卻勸奶奶多休息。天冷了,媽媽會給奶奶買衣服鞋襪;過年了,她和爸爸帶著我們提上禮物去給外公外婆拜年……。時時處處,媽媽都在以行動告訴我,做人,要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親愛的朋友們,是誰給了我們生命?是誰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拉扯大?又是誰把我們撫養成人、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母親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們。長大些,是父母一口一口喂我們吃飯,一句一句教我們說話,一步一步扶我們走路。當我們做錯事時,父母會耐心地教育我們;當我們取得好成績時,父母臉上會露出欣慰的笑容。可以說,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太多太多!朋友們,如果你細心,你會發現父母眼角的皺紋;如果你留心,還會發現父母頭上新生了白發。父母對我們的恩情真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哪!
常言道:慈鴉尚還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是啊,小烏鴉都懂得把食物吐出來給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時候還知道跪著向母親感謝恩情;人要是不孝敬父母,就連禽獸也不如啊。
因此,我們從小就要學會尊敬長輩,孝愛父母。在家里,我們要主動幫著做家務,減輕父母的'疲勞;父母回到家,我們一張甜甜的笑臉,一聲親切的呼喚,一杯香濃的熱茶,都能驅散父母的辛勞,給他們帶來無盡的快樂。在學校,我們要遵守紀律,認真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朋友們,讓我們每個人都懷著感恩之心來孝愛父母吧。只有這樣,你才能稱得上一個無愧于天地之間的人。
親愛的朋友們,孝愛父母,我能做到,你能做到嗎?
感恩孝道心得體會3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后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對父母來說,這聲祝福卻比什么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曾參以孝為一切道德的根本與總和,以孝統帥一切倫理道德。孝不只是個人行為和治理家庭的準繩,也是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綱領,是天經地義、永恒普遍的基本原則。與如今科技進步發達的社會相比,似乎古代人們對“孝”的理解更為深刻。為了增強現代學生的孝道觀,中國科技大學的以為老師還特意為大家布置了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那就是讓朋友們回家為父母洗腳,但是能完成“作業”的同學卻很少,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奇怪,有些不好意思,覺得似乎太形式化了。不錯,它的確是一種形式,但它是種可以衡量我們給予父母的愛是不是也像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那么多的一種形式。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為父母洗腳,那并沒有什么不好意思;我們可以為他們過生日,即使沒有任何禮物;我們可以陪他們好好的吃一頓飯,即使沒有大魚大肉;我們也可以了解父母的鞋碼,為他們買雙鞋子,即使它不是名牌。這些平凡的事,當我們真正用心去作了以后就能體驗到它的不平凡了。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全世界各社會、各個文化道德中永恒的主題,不管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社會穩定。而孝,正是調節家庭關系的一劑良藥。一個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是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效忠國家的人。從孝出發,才能家和萬事興,才談得上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座的所有朋友,讓我們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吧。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只是一片磚瓦。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只是一頓粗茶淡飯。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一枚含著體溫的硬幣……無論用什么方式來回報,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這種感情都是無比珍貴和美好。
孝,是稍縱即失的眷戀,是無法重視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讓我們永遠記住孝心的存在,記住孝心是無價的。
感恩孝道心得體會4
今天是感恩節,一個發源于美國的節日逐漸也成為一些國人的時尚。
知恩圖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些其實都是中國的古訓和道德要求,比起英國清教徒1620xx年移民美國,感謝印第安瓦帕諾部族人的幫助以致形成了后來的感恩節不知要早多少年,但是,更注重內容的華夏民族并沒有設立專門的節日來感謝所有關心過自己的人,這一點讓極具現實主義的美國人搶了風頭。
如果拿東方倡導的孝道與西方的提倡的感恩相比較,就會發現盡管它們的內涵和外延上有相重疊的地方,都要求知恩、感恩、報恩,但也有不同之處。正是由于這種不同和差異,決定了東西方有差異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
東方人的孝道,主要對象是父母、長輩和兄長。父母是授之發膚的人,其他長輩是望其成長或關懷有加的人,兄長則是一母所出,在成長的過程中幫助關照過自己的人。對這些人必須要“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善事父母,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具體的內容就是五個字:仁義忠信禮(曾子)和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而西方人的感恩著眼于情感上的回饋,誰對我有恩我就感謝誰,并不僅限于家人和親屬,而且表達的意思也很直截了當,如感恩節中家人團聚,火雞、玉米和南瓜大餐就表達了節日的全部含義,沒有東方孝道的博大精深和含蓄持久,更沒有形成一套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的理論體系。
當然,感恩也并不因為美國有感恩節而成為西方人的專利,華夏民族其實是非常講究知恩圖報的,不像西方人那樣現實,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而是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就是沒有受人之恩,也要樂善好施,懸壺濟世。由此看來,華夏民族是兼孝道和感恩于一身的民族,既有流傳已久的仁義忠信禮,又有現實主義的感恩,還有澤被四方的施恩。長期以往,具有這種品質的民族不發達不崛起都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當前金錢至上、物欲橫流的社會里,這種優良的傳統逐漸地被淡化被邊緣化了,一些人的眼里只有金錢和權力的光芒,只有及時行樂的燈紅酒綠,孝道淪喪了,感恩變得麻木不仁了,施恩更是天方夜譚。
因此,不少的人便開始崇拜起洋人的節日來了,即使接受不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不了仁義忠信禮為主要內容的孝道,那么學一學現實主義的西方,能做到知恩圖報或者知恩感恩也就不錯了。不知我的理解是否符合大多數時尚者的心態。
中國的偉大復興和崛起,應該首先在文化上在優秀傳統上復興,因為這是社會的根基,是維系民族團結的紐帶,是文明發展的動力。
感恩孝道心得體會5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之本。
什么是孝?且看“孝”字的寫法,上為“老”,下為“子”,融為一體,稱之為“孝”。意即子能承其親,并能順其意,體現了長幼尊卑,有禮有序。同時強調了“孝”要贍養、尊敬老人,要解老人之憂,完老人之志。
做一個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臟,只剩一具驅殼茍活于世,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功成名就?
“羊羔有跪乳之義,烏鴉有反哺之恩,況乎人?”。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父母對我們含辛茹苦的哺育便是恩重如山,而“孝”則是我們回報父母的最好方式。身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們不可不知的。常回家看看;耐心聽取老人的話;耐心向老人解釋做工作;久病床前的送湯喂藥;寬容老人的嘮叨;寬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寬容老人總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爛”……這些都是行孝道的表現。行孝,不僅僅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態度,是父母對我們的愛的延續。
中華民族的孝道,正因為有了像孟佩杰一樣的許多人在堅守,才沒有在這個社會中徹底泯滅。其實,行孝道并不難,只要我們每天能夠給父母哪怕一點點的關愛,這個傳統美德就得以傳承和發揚。
學孝、知孝、行孝,學會感恩,及時行孝。切莫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慟,至此追悔已遲。
【感恩孝道心得體會(精選5篇)】相關文章:
關于孝道感恩的征文11-17
二年級作文感恩孝道07-30
勵志感恩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11-06
感恩勵志教育心得體會范文(精選8篇)12-01
勵志感恩教育心得體會范文(精選7篇)10-30
感恩學生心得體會01-23
勵志感恩教育心得體會04-24
感恩勵志教育心得體會04-01
高一作文有關孝道07-29
感恩勵志誠信教育心得體會(精選5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