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心得體會4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5月17日,我有幸被界湖中心校推薦參加了在臨沂一小舉行的《中國教育夢——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好課堂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活動中觀摩了宋運來老師和魏星老師執(zhí)教的兩節(jié)作文課,并聆聽了他們的作文教學方面的講座。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直觀的、生動的觀摩特級教師的課堂,內心既緊張又興奮,眼睛一直凝視著執(zhí)教老師和學生,手在筆記本上不停地記錄著一個個精彩的瞬間。兩位專家的課堂或生動幽默或簡約樸實,卻殊途同歸,歸于教師對于教育事業(yè)的忠誠,歸于對學生的愛,歸于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召喚。
宋老師的課激情四溢,師生交流中充滿了幽默睿智的問答,教師善于創(chuàng)設一個跌宕起伏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口語交流和寫作動力思維,注重了對作文教學中人文精神喚醒。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宋老師的作文講評課的處理,看似夸張,其實恰恰他是從兒童的眼中心中看作文的角度出發(fā),愛與鼓勵會使孩子們走得更遠,并會將愛與鼓勵傳給更多的人,直至我們的社會。宋老師的講座同樣是激情四射、熱情洋溢,他從教師與學生的思維動力方面,從當前語文教育的現狀的根源到改良現代語文教育的對策方面,提出了一些簡單直觀、易于理解的觀點,既發(fā)人深省,又有可操作性。
魏老師的課就像一條澄澈的小溪,緩緩的流淌著,澄清的能讓學生能順著溪流照見自己的影子,流著流著就流進了學生的心田,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無盡的潛能。魏老師的課堂設計非常簡潔,教學效果——學生的出色表現,引來一次次參加觀摩教師自發(fā)的掌聲,這掌聲是對學生精彩表現的肯定,也是對魏老師高超的教學能力的欽佩。魏老師的講座從兒童思維入手,對教師作文教學設計技巧方面進行了潛移默化的引導,對教師與學生思維的廣度、寬度、深度,進行了拓展,八對關鍵詞的解讀讓人有茅塞頓開之感。
兩位特級教師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兩堂課兩個講座,像一枚石子拋入水中,在大家的心中掀起層層的漣漪,更像岸邊的燈塔,指引著大家在茫茫大海中迷失的航向。我想參加學習培訓的意義正在于斯,外延遠遠大于學習內容,思索遠遠多于所見所聞。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
當前,“減負”是社會普遍關注的'教育焦點。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固然有其復雜的社會因素,但從教育內部來看,課堂效率不高,也是造成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一個主要原因。當然,減負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人的觀念、社會的現實、歷史的淵源,都會影響著教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受到其中的意義、份量與難度。
就拿我所教的一年級孩子來說,孩子學習的語文知識較多,生字也多,有些內容難于理解。僅靠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是難以完全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我班孩子三分之一自制能力較差,讓他們自己在課上學習所學的內容,課后讀背所學知識,很少有學生能自覺地做到。小學低段,不管從哪方面,對于孩子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等等。不過,“減負”的實施,使我充分看到孩子們愉快、輕松、燦爛的笑臉,是我能及時了解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又可以防止抄襲作業(yè),作業(yè)書寫質量有所提高,也讓學生懂得“珍惜時間”。不過感覺自己的每堂課都是很緊,平常使用的語文教學模式、教法和學法也隨之改變。但是由于低段語文教學內容多而雜,學習時間緊迫,孩子們當天的知識掌握沒有以前學習效果明顯,最為明顯的就是當堂生字聽寫合格率不高。一天兩節(jié)語文課,一節(jié)課要給孩子上課,另外一節(jié)課要留給孩子做當堂作業(yè),甚至有時要輔導一下能力差點兒的孩子,還要留一些時間給孩子背誦。并且每天的家庭作業(yè)只能布置孩子在家長督促下讀背一下課文,并預習一下新課文,有多少家長能像老師一樣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適時地督促指導孩子學習,督促孩子倍數復習功課呢?這對工作壓力大的家長來說,無形中也增加了他們的負擔?偟膩碚f,這樣的“減負”,只是形式的改變,而教材內容的實質并不變。的確,“減負”的根本目的其實是為了“增效”,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全面地得到發(fā)展。減負并不是要把學生應知應會的學業(yè)負擔中的某些部分減去,減負不等于不要質量,減負不等于不要管理。相反教師的工作負擔不僅不會減,相反將會更加辛苦。這就要求教師講究教學藝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打下扎實的基礎,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奠基。
是呀,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第一生命線。而要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也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我認為首先是要提高我們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教師要多給自己一些時間進行備課,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認真探索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學法,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接受你所講的內容,經常給自己“充電”,多在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工夫。我認為好的教學設計,是“減負增效”的必要條件,精彩的講解,能夠引人入勝,激發(fā)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使學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教學中,把課前預習、當堂指導、當堂檢測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但由于小學生對各類知識的興趣不同,這還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注意發(fā)揮每個學生的愛好和特長,善于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這樣的話,學生就會輕松愉快地、主動地學習,課堂的聽課效率自然水漲船高。
以上是本人結合自己語文教學實際對于“減負增效”的一點膚淺看法,總之,讓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我們永恒不變的追求。但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教師也會“減負”的。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3
昨天聽了兩位專家的授課,感受頗深。他們課堂上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知識讓我折服。
下面我吸取兩位專家授課的經驗,談一下,我下一步的做法:
一、把講臺當舞臺,把學生當觀眾。自己既當導演,又當演員,把優(yōu)美的語言、恰當的手勢、適度的感情傳導給學生。導演的怎樣,演的如何,臺下的學生最清楚。
二、把“一言堂”變成“講論會”: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考點提出,讓大家討論,師生互動。優(yōu)秀生搶著發(fā)言,教師給予肯定,學困生逼著也被帶動。這樣整個課堂就是一次研計會!氨娙耸安窕鹧娓摺,沒有解決不了問題。
三、老師本身要不斷“充電”獲取新知識,新技能。光憑一套實在是跟不上教改的步伐。過去要求,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桶水的概念早已過進,現在要求教師必須有一股清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輸送給學生。
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本人一定會認真去做的。
姚新知
學習了利用多媒體教學《春》和《岳陽樓記》的解讀后,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關于現代散文《春》的授課者采取了以“傳道授業(yè)”為主要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四十五分鐘內學到很多知識,并把整篇文章的知識及結構做了系統(tǒng)的規(guī)納。
文言文《岳陽樓》的授課者采取的方式以“解惑”為主采取師生互動,調動了學生動腦思考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路。
兩位授課老師各有側重,各有千秋。
針對我校特點,關于語文教學,我認為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不能千課一面、一個模式,以調動學生的興趣為主進行教學。一旦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采取哪種教學方式,效果都會明顯。
關于現代文的學習:(1)讓學生記住基礎知識(2)學會閱讀課文的方法。抓住某一問題的某一角度,找準切入點,讓學生自己學習,不能讓他們死記所謂的標準答案。如果死記硬背,禁錮了學生的大腦,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休眼狀態(tài),效果不佳。
文言文的學習:學好課內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知識的靈活運用和遷移。 總之,學無定法,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邯鄲學步。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4
什么是好老師?放在過去,板書漂亮,口齒清楚,課時緊湊,是判定老師能力水平的硬指標。然而,隨著課改的深入,好老師的標準也在跟著變化,我有時甚至覺得,忽然間自己變得不會教書了。某種意義上,課改真正沖擊到了深層次的教育觀念。
過去上低年級語文課,我按拼音、字、詞、句、文的順序教學,輔以大量的聽寫練習,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現在進入一年級實驗課改教材,“教材是全新的,過去從未接觸過,沒有輔導書,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參考,甚至沒有寫字本與練習冊。課改提出的一些新理念,讓我有些無所適從!倍谡n改在語文教學策略上要求做到:
①適當降低識字難度。
、谇衣龑W拼音,提高識字量。
③推遲學習寫字時間。
、軆赡晖瓿晌迥甑淖R字量。
按照課改要求,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不再強調拼音。課堂上教授生字時,甚至答應學生去“蒙”字、去“猜”字。那么,教師應采取怎樣的方法幫助學生多認字多識字呢?
第一、記字形。
在教學象形字前,我不急于讓學生學習書中的偏旁、生字、詞語。而是先請幾名學生到黑板上畫一畫他們知道的一些字早先的寫法。學生一下子就來了興致,在黑板上畫出了“竹”“日”“山”“水”“田”等字,接著我便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的漢字最早是畫出來的。然后給學生介紹了漢字的演變過程,學生被中國悠久的文字發(fā)展史深深地吸引住了。有些字形相似,看起來差不多。要引導學生留意找特點,區(qū)別它們不同的地方,如“毛”和“手”這兩個字。我引導學生觀察兩字的不同,學生觀察的結果是:“毛”最后一筆是豎彎鉤,“手”最后一筆是豎鉤,我再引導學生思考是否有記憶的好方法,編成小兒歌:“毛毛,尾巴彎彎翹翹”;“小手小手,拉拉勾勾”……是字形不同,字音也不同。再如,“向”、“問”形近字,學生結合“問”字門字框左上角有點、不封口的特點,自編出小兒歌:“門里有張嘴,開口問一問!苯Y合“向”字把“”想象成小眼睛,編出小兒歌:“眼睛睜大,辨別方向,方向的向!
第二、記字義。
漢字中的許多字都是由一個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組成的。如,學生在學習“清”字時,把“清”與“青”字混淆。我啟發(fā)學生根據“清”的形旁“三點水”和聲旁“青”編成小兒歌:“青青葉兒清水洗!边@樣學生通過兒歌理解了字義,分清了“清”、“青”。這時引導學生總結自己發(fā)現的記字形的方法,并運用自己的方法識記生字。在識字過程中,學生看到生字,馬上就會將生字與熟字進行比較。比較后,他們會發(fā)現,在基本字的基礎上,加加、減減、換換就可以記住許多字的字形。教學時我告訴學生:“許多字是由它原來的形象演變而來的。字的偏旁部首往往能表明這個字所指的意思。如言字旁的字往往與說話有關;女字旁的字往往與女人有關;豎心旁的字往往與心情有關;形聲字中一般右邊是字聲;左邊是字義!安恕薄安取薄安恰薄安省薄⑦@些字,有些讀音雖然變了,但字義往往離不開偏旁所說的意思!苯虒W中我們把用基本字帶出的數個音、形相近的合體字稱為“字族”。假如在識字的過程中出現了某個字族中的字,在學習這個字的同時,我會鼓勵學生盡量多的運用他們發(fā)明的加、減、換的識字方法找出自己熟悉的這個字族中的字,比一比誰是識字小博士。
第三、記字音。
有些同學時常把同音字、音近字用混了。要留意辨記這些字的用法。如,“對”、“隊”二字學生也輕易混淆,兩字音同字不同,學生易寫成“排對”、“寫隊”面對這種情況,我對學生講解:“對,是針對,是與錯意思相反的意思。”并引導學生結合字的形、義想象,自己動腦筋來區(qū)分記憶。最后,學生編出了形象生動的小兒歌:“小裁縫,真細心,又量對了一寸”;“小人排隊,耳朵聽好”在語文活動課中,我再把這些小兒歌變成“它是誰”、“找朋友”等猜字游戲。學生們在課堂上爭先恐后的邊說邊猜,興致勃勃,整堂課趣味盎然。課雖終,興猶存。學生們不自覺的在學中玩、玩中學,錯別字問題迎刃而解。
學生的識字天地十分廣闊,不局限于一、二冊課本,也不局限于小小一堂課,生活是最好的識字課本,社會是最好的識字課堂,把大小課堂結合起來,更能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充分利用社會這一識字大課堂,營造氛圍,組織開展了各種識字活動,不失為一種極佳的識字途徑:識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讓學生養(yǎng)成留意四周事物學習生字的習慣,對生字的熟悉大有幫助;從課文的內容出發(f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我們利用晨會,午休時間等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識字活動:如上《比尾巴》這一課,舉行《我對動物知多少》主題活動,學生在了解動物的特點的同時,熟悉了各種動物的名稱……每次活動一個主題,一個中心,學生在識字活動中輕松愉快地熟悉了漢字;自作“識字課本”,引導學生自己制作“識字課本”,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動,如在教學《自選商場》時后,讓家長帶學生逛超市后,把所買東西的包裝袋:如食品中“盼盼法式小面包”等;飲料的包裝:如“匯源果汁”等;保健品中的包裝:如“腦白金”“黃金搭檔”;還有各種報紙雜志的刊頭字等等,這些都是兒童識字的最好資源,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并茂的非常精美的“識字課本”這種“識字課本”定期拿到班上交流,分享成果,平時閑暇拿出來讀讀,看看,對識字來說,真是實用、有效。
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留意力不易持久,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我們采用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識字方法,這樣可以啟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樂于識字,主動識字!叭松R字聰明始。”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很強,特殊是低年級的學生,想象力豐富。當學生出現錯別字時,作為老師對待學生不要一棒子打死或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應告訴學生,寫字不要有差不多的想法,還要養(yǎng)成多動腦、多記、多分析的習慣,避免錯別字再次出現。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解決自己出現的問題。剛開始可以師生共議找方法,逐步的放手,最后學生可自己創(chuàng)編、總結出兒歌或小故事。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生“授之以漁”,使他們把握正確的,良好的學習方法,自己解決問題。這就達到了“教是為了將來不需要教”的目的,學生的能動性才能真正得以培養(yǎng)。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4篇】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教師心得體會(精選6篇)03-15
《語文園地一》語文教學反思06-07
語文語文《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09-23
語文輔導教學反思07-15
語文gkh教學反思07-05
語文《趕!方虒W反思06-26
語文《爬山》教學設計10-23
語文《白鵝》教學設計05-13
語文《挑山工》教學設計04-14
語文祝福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