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范文(精選13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1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真的是一本好書!
雷夫老師在自序中他就寫著:“像所有真正的老師一樣,我經常失敗。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時分躺在床上睡不著,為著一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感覺雷夫老師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教師。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也有同樣的感受:有時為了思考如何上好一節課、如何突出一個教學重點、如何突破一個教學難點,常常是反復的思考、推敲、有時甚至是寢食難安。
在《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著“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一定就是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吧。“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說來簡單,做起來并不容易。在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著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是一種多么樸素的意識和想法啊!我想:要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教師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以信任代替恐懼。
正如雷夫老師所說:“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駕于恐懼之上的信任。”有的時候教師可能是“愛生心切”,一個知識點教了幾次有些后進生都不會,這時教師就免不了語氣會重一些,甚至會罵幾句,這個時候的學生就象一直“驚弓之鳥”,越緊是聽不進去,最后學生和老師都弄的筋疲力盡。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和諧、平等、信任的環境中學習,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知識的海洋中快樂得搏擊。
其次,要用學生自己過去的表現來衡量他現在的進步。
雷夫老師說:“絕對不可拿某個學生的測驗分數跟另一個學生相比,一定要用學生自己過去的表現來衡量他現在的進步。”這句話說得非常睿智。作為一名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我從來不拿一個學生和另一個學生相比較,而是注重學生學習表現的縱向對比,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并給予及時的表揚。”
第三要培養孩子們孜孜不倦、不屈不撓地克服困難的學習態度。
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有時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在一次次的攻克難點中不斷進步的,所以,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在學習的路途上。
第四要善待學生的錯誤。
“人無完人,孰能無過”,學生犯了錯誤,不能一味的批評,而是應該幫助他找到錯誤的原因,避免類似的錯誤重復發生。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2
雷夫老師為了讓叢林學校的孩子愛上閱讀,而作出的努力的故事。叢林學校的學生大多數家境貧困,家里沒有可供閱讀的書籍,雷夫老師告訴他們可以到圖書室去借書,可是孩子們甚至沒有一個人知道書店或是圖書館在哪里,更不用說擁有借書卡了。但是雷夫老師并沒有放棄,他開始自己實行借書的計劃。他以家為中心,找了十幾個二十英里以內的公共圖書館的地址,他用一個晚上的時間計劃路線,之后就開始一家一家的去借。當他知道有一家圖書館有六本他想借的書時,他欣喜若狂,可是沒有想到,圖書館都規定,同樣的書一個人只能借一本。雖然生氣,但是正如雷夫老師自己說的“什么也阻擋不了一個有創意、有奉獻精神的老師。”他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里,不停地出入各個圖書館為孩子們借書看,在離開某個圖書館后的一個小時內,又改頭換面地再次進去借同樣的書,有時會戴上眼鏡,有時會戴上帽子,有時還會戴個假胡子。經過這許多的周折,他終于得到了所有他想要的書!這是一位多么執著、多么專注、多么有奉獻精神,又多么有智慧的老師!
對這件事,雷夫老師是這樣說的:“即使規矩阻礙了你,假如你真是一個好老師,無論怎么樣你都會為孩子們爭取每一個機會!”一句多么簡單的語言,但是要去兌現它,誰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與艱辛,要面對多少困難與挫折!可是因為憑著愛,雷夫老師做到了!
老師對學生的愛心需要自己的辛勤勞苦去澆灌,愛心更需要對他人的那份責任心,愛心不只是言語的承諾,更是承諾之后的身體力行。我終于明白,56號教室這份奇跡,是雷夫用愛心在傾心澆灌!他不僅是思想的巨人,更是行動的巨人!
一間教室能帶給學生什么,取決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間流動著什么。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決定了教室的尺度——教師。教師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教師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而帶給我無限感動的,就是雷夫老師這種全心全意付出的面貌和用愛踐行一切的氣度。
教育成功的秘訣就是愛!有愛,才會去思考,去創造,有愛就會創造奇跡!感動雷夫的思想,感動雷夫的作為,感動雷夫帶給我們的啟示。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3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是一個充滿驚訝和感動的過程。全書字里行間處處滲透出雷夫老師二十多年的教育經驗與教育智慧。一個小小的教室,竟然如此地吸引人,致使學生愿意提早兩個小時上學,而又延遲放學時間,即使畢業了仍不忘每周回到這個教室,這其中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一個普通的最基層的老師,竟然獲得了總統頒發的“國家藝術獎章”,感動了整個美國社會,這又是一個怎樣的會施魔法的老師?讀完再來反思自己的教師角色,不自禁地感嘆:做教師就應做一個像雷夫這樣有追求的教師!
讀著這本書,我的內心還是翻騰起不小的“浪花”:雷夫老師是一個敢講真話、有智慧、充滿愛心的老師。在《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著“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說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說來簡單,做起來并不容易。
《第56號教室的奇跡》全面而詳細地闡述和介紹了雷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有效行動。雷夫倡導“沒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他反復強調知識本身就是最好的獎品,他運用了“道德發展六階段”理論:我不想惹麻煩———我想要獎賞———我取悅某人———我要遵守準則———我能體貼別人———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這第六階段的道德要求與儒家思想所倡導的“慎獨”不謀而合。他在教學中,培養孩子終身閱讀的習慣,注重寫作的培養,并在游戲中學習數學,他讓學生熱愛地理和歷史,和學生做實驗,培養學生音樂和美術的修養,熱愛運動,學會管理自己的財務。所有這些,看似和普通老師沒什么兩樣,但在每項教育活動中,都充滿了雷夫的智慧和激情,學生和他在一起快樂無憂,每項學習學生都投入極大的熱情,尤其是演莎士比亞的戲劇和旅行兩項活動,更讓學生全情的投入和無限的熱愛。
雷夫也是在標準化測試的大環境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但他做到了“另辟蹊徑”,即實現了“終身性”教育,也沒有影響應試的效果。引起我心靈微震還有雷夫的自省和不斷思考的態度。曾經他自認為自己的科學課上的很完美,并讓他的繼女來欣賞。女兒一句“將來沒有一個學生會成為科學家或從事研究工作”,使雷夫陷入了思考。他沒有固步自封,而是沉下心來尋找問題,最終找到原因,改變了方法,后來的學生不斷的有科學家或醫生等科研工作者出現。
因為對工作的愛與專注,才會出現“頭發著火了”也不自知;因為對孩子的愛,才會不自覺得要對孩子進行終身有益的教育。讓我想到我走上教育工作崗位的初衷:“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只有愛自己選擇的職業,才會讓自己的人生快樂而陽光,只有我們教育者充滿了愛,才能“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
在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著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為什么能做得這么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為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是呀,愛是教育的根本。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高低,但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心不能有高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生要勝過愛子,作為一名教師,要把愛灑向每個學生。我們只有心里時刻裝著學生,學生心里才有你這個教師。尤其是學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對于那些發展慢的學生,我們只有愛之切,才有可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與激情,才能冰釋他們心底積淀的自卑,大膽地去尋找失落的綠洲,才能使他們奔向健康發展的人生之路。
讀完這本書讓人感動和難以忘懷,“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做老師,應該向雷夫老師一樣,時刻不能忘記愛學生是我們的根本。下學期馬上要教初三了在新的一學年里我應為自己和孩子們創造些什么呢?雷夫說:“這是你擁有的時間,是你生命中無可逃避的又一段歷程,假如你愿意的話,你可以用它來做很多事情,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生活。”我堅信我能做到讓自己和孩子們滿意!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4
這是一個平凡的第56號教室,這里有很多平凡的學生,他們不是達官貴族的后代,而是來自貧困移民家庭的孩子,他們沒有接受過上流社會的培養,甚至他們的母語根本不懂英語。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片貧瘠的土壤,無法盛放出智慧的花朵。然而,雷夫·艾斯奎斯卻在這片稀薄的土地上,培育出了參天大樹.在他的努力下,這個平凡教室里的學生們不僅能在全國標準化測試中取得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的優異成績,而且在長大后,紛紛順利進入哈佛、普林斯頓、斯坦福等美國的常春藤名校就讀,一時間成為美國教育界的佳話.
讀罷全書,我的思想被雷夫·艾斯奎斯的傳奇教育經歷所強烈震撼,對他所強調的“道德培養的六階段”理論和他所提倡的各種教育方法深深折服,對他數十年如一日地在56號教室里教書育人的精神肅然起敬,同時也引發了我對良好師德師風、對教育、對社會、對人生的諸多思考與感悟。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師德是教師愛崗敬業的從業之德,也是誨人不倦的職業道德;師風是教師有教無類的從業風氣,也是樂于奉獻的為人風尚。在雷夫·艾斯奎斯的教育生涯中,有一點令我感同身受,印象頗為深刻,他曾說“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了什么,而是因為它缺乏了這樣東西——害怕”。
歸根結底,造成問題的原因就是來源于孩子的恐懼。的確如此,在日常上課的提問發言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孩子對問題的背誦掌握的特別快,而有的孩子本來是會背的,可一到提問的時候,就支支吾吾答不上來,而且越緊張就越手足無措。有的孩子是由于馬虎粗心而出詞不達意,而有的孩子在作業本上明明寫的很正確,一旦讓他站到講臺上,當著同學和老師的面在講臺上說或背時,往往就會出錯。孩子內心是害怕的,他們害怕自己出錯,害怕自己不夠聰明得不到老師的喜愛,害怕成績不好被家長責罰,害怕自己落后給其他同學。然而,這種持續的恐懼,并不能使難題迎刃而解,只會加大孩子們的心理壓力。于是,我認識到,我們應該用積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用信任代替恐懼,做孩子們可靠的肩膀。所以為師者的我們不能用激烈的言辭嚇唬孩子,更不能用刻薄的話語諷刺孩子,而應該耐心地反復給大家講解題目,直到全班同學都聽懂為止。這樣如沐春風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們克服求知過程中的恐懼,讓孩子們變成熱愛學習的天使。
良好的教育效果,還取決于我們教師本身所樹立的榜樣。56號教室的孩子們永遠是和氣待人、認真勤勉的,這都是因為雷夫·艾斯奎斯堅持身體力行,用行動為孩子樹立了榜樣。試問,如果一個教師經常上課遲到,又有什么資格命令學生遵守時間呢?如果一個教師在孩子們做作業的時候上網購物,又以何種威信讓學生專注聽講呢?其中道理,不言而喻。所以,每當我上課時,注視著講臺下那許多花朵般美好的面容和星辰般純潔的目光,我都時刻提醒身為榜樣的自己,要帶頭認真投入到課堂中,不做任何與課堂無關的事情,向學生們傳達好的理念。
我還認識到,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不僅僅是讓自己的學生成績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通過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和堅韌的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成長為謙遜有禮、誠實善良的社會可用之才。在雷夫·艾斯奎斯的教育理念中,他一貫堅持“我不想惹麻煩—我想要獎賞—我想取悅某人—我要遵守規則—我能體貼別人—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的六階段道德培養理論,加上“終身閱讀”、“親手勞作”、“以運動為本”等課程訓練,使學生們在擁有高尚正直品格的同時,全面發展,成就美好人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更努力地讀書學習,汲取更豐富的知識,努力把最好的教學展示給學生,用實際行動做到“百問不厭,誨人不倦”,我也會告訴學生,人要誠信禮貌,善良友愛,我不僅做一名授課老師,更要做他們的心靈導師,讓孩子們成長為自信快樂的人。
師者,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黑發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教書教德教智慧,育人育才育芬芳。而教育,也是個談不盡說不完的話題,是條走不盡望不完的路,路上的我們任重而道遠,唯有竭盡全力,循循善誘,才能創造出屬于我們的56號教室,創造出屬于我們的奇跡,屬于我們的輝煌!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5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第二章尋找第六階段。書中寫到,信任是地基,“六階段”則是引導學生學業和人格成長的基礎建材。如果在教學中,在課堂上,我們能引導學生達到這六個階段,那么學生的道德發展一定會走上一個新的臺階,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書中寫到,老師可以帶班級,但決定這個班級優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學生。無論班級中老師如何變換,如何交替,班上的學生都應該始終如一。這種好的班風引導學生為“對的理由”循規蹈矩。
雷夫老師的六個階段,循序漸進,層層提高,仿佛在建造金字塔一樣。最后的塔尖就是第六階段。如果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培養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超越,就一定能夠達到塔尖,實現品格的升華和完善。
從幼兒園起,老師就用小紅花激勵我們,到了小學變成紅領巾,到了大學變成獎學金,到了職場,變成了紅包或獎金。激勵就是屢試不爽的魔法。我們沒有懷疑過,這樣的激勵健康嗎?在雷夫看來,這在道德行為方面,只是初級階段。如果道德行為有六個檔位的話,小紅花只是在第二檔上。在第56號教室里,孩子們的水準遠遠超過了小紅花階段,達到了第六檔。
反思我的工作,雖然每日費盡心思地想出很多對付學生問題的對策,但是歸根結底都無非是采用懲罰和獎賞的方法。我的教育只是停留在第二三階段。讀了這本書,我開始在我的課堂上對那些愛講話的孩子說:“請你不要惹麻煩!”“請你不要給別的同學添麻煩!”效果果然好多了。我們應該努力讓孩子們知道課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眼中有同學和老師。
所以,從這本書中,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教育,無論是哪個年級的教育,都離不開信任,離不開關愛,離不開教師科學的教育方法。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寒假期間,我認真品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該書是由“全美最好老師”雷夫.艾斯奎斯所著,原以為東西方的教育理念相差較大,可是當我通讀全書之后,不禁感慨教育是無國界的!沒錯,就如尹建莉所說“這不是一本美國人寫美國教育的書,這是一本杰出教師寫正確教育的書。”雷夫,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學老師,他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辛勤耕耘,用自己那顆赤熱的心全力教育他的孩子們。
《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所以如果我要我的學生待人友善、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待人友善、最認真勤勉的一個。別想愚弄小孩,他們很聰明,一定會識破的。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教師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師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樣作用也就越強。“欲齊其家,先修其身。”作為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這就要求我在每天的工作里必須日省吾身,針對有必要改進的地方必須避免二次發生。
老師的要求,學生是認真執行了,但教師是否為學生做了榜樣呢?早上進校門,學生有禮貌地問 “老師好”!學生認真打掃衛生區,……。我們的教師又是怎樣的一種表現呢!學生有會怎么想呢?記得我作學生的時候,有時候我向老師問好,老師沒有任何回應,也無任何臉部表情,所以我就比較不會想再問他好了。所以,每次學生問好,我都會好好回應,怕他們內心有失落感。由此可見,對我來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學生來說是大事,他們感覺老師的眼中或心中有他們的位置,對你老師的教育我就愿意接受,融洽了師生關系,無意中也縮短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對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應該都是有所幫助的。
可見,教師散播一種榜樣,收獲的是一種目標。有人說:“播撒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應該做到,讓學生心服口服,讓學生直接從老師身上學到好作風、好品德。這樣,才能達到育人的最終目的。
書,還在品讀;收獲,卻很多很多,我受益于這本書,并不是因為我從書中尋找到了教育的捷徑,而是因為我從中領悟到了“成功無捷徑”。徜徉在雷夫老師的“第56號教室”,我也猶如雷夫老師的學生那樣,深深地迷戀在這理想的“教育國度”之中了。真誠地祝愿所有的老師都能夠開心、快樂地工作,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快樂地學習、茁壯地成長!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在最小的教室里,創造出最大的奇跡跡!
這是一本向家長和老師闡釋什么是真正教育并如何實施教育的指導手冊。真正的卓越是靠犧牲、錯誤,以及大量努力換來的。第56號教室的莊右銘:成功無捷徑!第56號教室的口號:做個好孩子,行事要努力!一位好老師就是教室的奇跡創造者!
教師的任務為何?學生踏進你的教室,可以學到什么?可以帶走什么?要想成為學生和家長心目中的好教師,要做到哪些呢?
第一、學會關愛
世界上的愛各種各樣,而老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復雜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學家認為,這種愛是由老師老師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教育情操。內容上表現在老師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等。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好教師,要讓學生時時處處能體會到你對他們的愛,教育才會起到正正的作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則把教師熱愛學生作為“教育的奧秘”,他的座佑銘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
第二、學會傾聽
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別人尊重的愿望。作為老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學生的疾苦,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興的事,有什么憂愁的事;他們學習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問題,還是心理的問題,是習慣問題還是基礎問題。對這些問題有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就可以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學生時候,就要放下老師的架子,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增加老師的親和力,使其“親其師,信其道”,學會傾聽。可是我們許多老師,不愿意聽學生的傾訴,不愿意聽學生的嘮叨,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比學生高明,沒有必要傾聽學生的訴說。其實學會了傾聽,就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們就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懷。他們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訴你,求得老師的關懷和尊重,求得老師的寬容和理解,求得老師的幫助和解釋。這個時候所進行的交流,就是心與心的交流,就是靈魂和靈魂的激蕩。所以,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第三、學會欣賞
欣賞是有效實施教育的態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學會傾聽的基礎上,欣賞學生。不僅包含了對學生的理解和寬容,更重要的是把學生當做正常的人一樣;不僅欣賞優秀學生的優秀品質,而且,要學會欣賞學生的缺點和失誤。有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我套用這一句名言“人沒有不良品質,只有用錯了地方的性格。”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對優秀學生欣賞,幾乎每個老師都能作到,但是對差生的欣賞,就幾乎沒有人認同了。
第四、學會贊美
贊美是欣賞的結果,是欣賞學生的自然流露,是對傾聽和欣賞的鞏固。她和表揚不同。她不是當著學生的面的表揚,而是在學生背后的贊美。她是融洽人際關系的法寶。實踐表明,兩個互相仇視的人,如果在背后聽到敵人在贊美自己,馬上就會煙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間就歸于烏有了。老師的傾聽是不是假的,老師的欣賞是不是做作出來的,只有當學生聽別的同學說出來的時候,才會從內心深處認同,才會對老師的教育感激,對老師的教育感恩,才會肯定老師的誠意,才會不自覺地在老師的期望方向上,邁出步子。
做好老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應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實施教育,在關心、關懷的基礎上,傾聽學生的心聲,真誠地欣賞學生的長處,贊美學生的優秀品質,這樣就一定能夠帶領學生,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8
雷夫老師提倡并實踐的是“沒有害怕的教育”,而反思我們的教育現狀,“害怕的教育”遍及方方面面,很多學生守紀是因為怕受罰,考不好怕老師批評,表現不出色怕同學嘲笑,成績欠佳怕家長責罰……一切學習的動力皆因害怕而起。想想我們的學生有多少人認為學習是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方式,有多少是為了體驗快樂而主動學習。對他們而言學習是被動的、不快樂的事情。既不快樂又讓人害怕的事又有幾件能做好呢?雷夫老師為了讓他班上的學生們消除恐懼不再害怕,打造無恐懼教室做了以下四件事:一是以信任取代恐懼;二是做孩子們可靠的肩膀;三是紀律必須合乎邏輯;四是教師自己就是榜樣。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堅固而友善的避風港,就等于有機會,讓他們成長為充滿自信又快樂的人。
另外,雷夫老師認為,聰明不是那么重要,而正派得體遠比考試分數重要。“教師教的最重要的東西是養成人格品質,而這通常在學校里被忽略了。堅毅、誠實、勤奮,比那些考試過后就會很快被遺忘的知識更重要。”雷夫老師認為:“六階段”是引導學生學業和人格成長的基礎建材。
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從踏進校門的那一刻起,大多數的孩子就開始接受第一階段的思考訓練,一切行為幾乎都以“不惹麻煩”為原則)。第二階段:我想要獎賞。第三階段:我想取悅某人。(孩子們慢慢長大以后,也開始學會做些事情來取悅人)。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則。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不論是對兒童或是成人,第五階段都是很難做到的。能幫助孩子們對周圍的人產生同情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
雷夫老師言傳身教,用“六階段”法則引導和培養學生人格成長,讓孩子們首先擁有健全的人格,再啟迪心智自我學習,自我完善。“我認為,我們可以做得更好。”雷夫老師正是在這種信念之下,以師生間的相互信任為基礎,把學生引入了更高的人生境界中去。他說,“我希望孩子們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就必須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希望孩子們友善待人,勤奮學習,這意味著我必須成為他們所見過的最勤奮、最友善的人,而且我必須始終如一。這種身體力行,不斷反思,不斷進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為這本書的中國譯本做了序,其中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取決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么。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讓我們一起向雷夫老師學習,用心打造我們身邊的“第56號教室”。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最近,我認真品讀了擱置已久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該書是由“全美最好老師”雷夫。艾斯奎斯所著,原以為不同的國度的教育理念相差較大,可是當我通讀全書之后,不禁感慨教育是相通的!沒錯,就如尹建莉所說“這不是一本美國人寫美國教育的書,這是一本杰出教師寫正確教育的書。”我深深地被雷夫。艾斯奎斯的教育激情所打動,他特立獨行的個性、截然不同的觀念、別出心裁的創意一次又一次地使我心靈大為震撼。
雷夫老師所從教的小學是一個處于充滿暴力和貧窮的地區,56號教室里的孩子成長環境并不好,面對如此惡劣的教學環境時,雷夫也曾感到疲倦沮喪,問自己到底值不值得教下去,但是當他經歷了“教室里的火”之后,他勉勵自己其實作為老師可以無視第一線教育工作者面對的那些倒灶事,只需要盡一切努力幫助孩子們進步。或許不一定做得很好,但起碼努力過了。于是從那以后他便開始用“頭發著了火似的”態度,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當今社會,能像雷夫老師一樣下決心的老師比比皆是,特別是青年教師,但大部分的人往往是三分鐘的熱度,隨著時間的流逝激情也慢慢的被燃燒殆盡。我想我們所缺乏的是犧牲的精神和敢于試錯的勇氣,就如雷夫所言“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在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畢竟,成功無捷徑。”雷夫老師堅持“成功無捷徑”多么利落而又有力的標語,對孩子而言,學習的成功無捷徑;對成人而言,事業的成功無捷徑;只有堅持,并不斷付出,才能淬煉出卓越的成果!
品讀書中對部分“家最溫暖”感觸很深,初為人師的我,曾一度以為要維持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要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與學習活動之中,要掌控課堂教學,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在班里樹立“威信”,但這樣只會是學生因為怕挨罵,怕面對父母的盛怒而學習,也就磨滅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雷夫老師告訴我,不管是教導學生還是子女,一定要時時從孩子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當做教育的捷徑。他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并成為孩子的榜樣。的確,身教確實重于言教,因為孩子們一直看著你,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或許這并不容易,但只有這樣才能是孩子們成長為愛學習的天使。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仿佛是在與偉大的雷夫老師進行了一次思想的對話,我受益于這本書,并不是因為我從書中尋找到了教育的捷徑,而是因為我從中領悟到了“成功無捷徑”,只有堅持并不斷付出才能淬煉出卓越的成果,56號教室奇跡的出現是因為雷夫老師對教育事業永恒的激情!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第56號教室的奇跡》是美國霍巴特叢林小學教師雷夫艾思奎斯所寫。雷夫和他的孩子們生活在第56號教室,在這塊快樂小天地里,他們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奇跡。雷夫老師通過描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給我們一線教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是他的才華和人格魅力吸引著孩子們,使56號教室的孩子們熱情地追隨著他,是他的犧牲精神和敢于試錯的勇氣感動了我。
書中處處傳遞給我的是雷夫作為老師的信念: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成功是無無捷徑可走的。這也印證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正如雷夫老師的那句名言“成功無捷徑——真正的卓越是靠犧牲、試錯,以及大量努力得來的。”讀了這本書讓我感觸頗深:
一、學習雷夫對教育事業全身心的投入
雷夫將教育作為自己終生事業,并沉醉其中,他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的秘訣就是:對孩子全身心的給予愛,對事業高度負責。雷夫任教的美國霍巴特叢林小學,學生大多來自美國中部的貧窮家庭和一些亞非移民家庭,英語底子很薄,家境貧困,雷夫老師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1、每天為了自己的學生早上三點多從家里出發,倒好幾次車在早上六點多趕到教室,晚上六點離校。
2、犧牲自己節假日的時間,輔導孩子閱讀、算術,與孩子一起表演莎士比亞戲劇,一起去旅游。他那所謂的“魔鬼式訓練”、學習“8法則”——解釋、示范、模仿、重復、重復、重復、重復、再重復,都是建立在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出于對學生的那份愛的基礎之上的。
3、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無條件的幫助,物質上精神上使孩子以及他們的家庭走出困境,即使是這種幫助和犧牲在最后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
他用自己的雙手去為他的學生撐起一片天地,讓第56號教室的學生有最大程度的發展。
二、學習雷夫以信任取代恐懼,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盡管我們都知道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要尊重和理解學生,但是為了維護老師的尊嚴和威信或多或少都會有控制不住情緒和粗暴的時候。一邊讀著書,一邊反思自己的行為,作為教育工作者,為了維持班級上課的正常秩序,我難道沒有用威嚴壓制學生,使學生怕我,然后屈服于我的勢力之下的行為嗎?那種看似和諧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不滿和敢怒而不敢言。
“我不需要他們愛我,只需要他們信任我。”雷夫老師認為信任是一切教育的起點,信任一旦破裂便無法彌補。雷夫說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贏得你的信任,有些孩子會背叛你對他們的信任。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孩子有好的表現,就必須用行動告訴他們:我們相信他們有優異表現的可能。在你所打造的美好環境里,孩子們也將茁壯成長,展現出讓你和他們自己都驚奇的好表現。
三、學習雷夫教學智慧和對教育的長遠目標和意義的看法
雷夫老師能培養孩子未來生活的信念和技能。因為孩子們非常獨立,雷夫試著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提供建議,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做決定,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
在教孩子們一項技能之前,雷夫都告訴孩子這項技能在生活中有什么用,讓學生非常向往他的教學;讓學生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無論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么,都必須先學會在沒有老師陪伴和指導下自行練習。有一部分學生,在校時作業整潔、干凈,正確率高,家庭作業卻龍飛鳳舞、丟三落四,錯誤百出。我們的孩子,是在為老師學習嗎?我們老師(包括我),常常為了能看到學生干凈整潔的作業,監督學生做作業,這樣的方式,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陋習,應當訓練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樣學生才能在任何狀態下高效地學習。就像雷夫說的:“我想教孩子終其一生都派的上用場的技能,‘整理事物’、‘安排事情的技巧’等就是其中之一,懂得安排和分配時間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樂在其中,也會做得更好。”
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雷夫老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幫助我建構了嶄新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他的成長經歷對我做一名好教師非常有借鑒意義。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實踐和探討,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反思、探討、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假期里有幸拜讀了朱永新主編的《教育的奇跡》一書,受益匪淺。我不知疲倦地欣賞著這本神奇的“奇跡”帶給我的新生力量!
《教育的奇跡》這本書里面的故事讓我震撼、引人深思。書中的故事讓我懂得教育不是為了選拔天才,更不是把人分成天才和笨蛋。上帝讓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賦予每個人一個成功的機遇,成功的可能。
當我們真正領略了教育的真實意義,也就不再懷疑這些功成名就的天才的成功必將是一種必然!
《教育的奇跡》主要講的是一些當代名人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后來卻成功了:牛頓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是不受老師歡迎的“糊涂蟲”、達爾文是愛“說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是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么?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書中還寫到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名智商不全指揮——周舟。他是一個先天性智殘孩子。舟舟是不幸的,舟舟又是幸運的。作為他的父母,從未把他當成殘疾兒童,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來培養兒子的智力。利用他超常的音樂天賦,不斷培養和給予他鍛煉的機會。作為一個智障孩子,舟舟是幸福的。上帝關閉了他智慧的大門,卻開啟了他指揮的殿堂。看來“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職責,更多是家人的責任!總之,無論是來自哪一個人的有效教育,它都能不同程度上創造真正的奇跡。而這一個個奇跡的背后,無時無刻不在顯示人性的愛!是愛,各種各樣的真愛,讓這一切成為了可能!
所以,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教學理念,那就是無限相信學生的潛力。人的潛力是巨大的,要相信每一個人都應該而且可能做得最優秀,做得最卓越。公平對待所有的學生。其實越是成績不好的孩子,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懷與愛護,他們的心更敏感。很多學生之所以會越來越差跟他在學校老師對他的關心夠不夠,受到老師的漠視有著很大的關系。對待學生,特別是小學生,我們應該有親切的語言,溫暖的笑容和恰當的包容,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我們的包容與鼓勵,多點包容,多點鼓勵,孩子的進步就會很大很快。
作為一名教師, 特別是小學教師,我們要明白對孩子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首先,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和成人相比,孩子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們不受束縛,無章可循,無法可依,心上很少受概念的約束。因此,他們不可能去認真思索一個問題,注意力也不可能長久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這反而使孩子能無拘無束地想他們所想,超出成人的想象,創造出令人驚異的場景。善于教育的老師,往往能夠順孩子的天性,不斷誘導,把孩子培養成才,而不會按照自已的意志強迫兒童改變自已的天性。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同能力,不同個性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也應該有所區別,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發展孩子的特長,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強制孩子服從家長的意愿,而是要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再次,多為孩子喝彩,不要像防壞人一樣防孩子。孩子有優點也有缺點,這是肯定的。在與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和老師一定要避免使用一些不良的語言和態度,而應該多為孩子喝彩,多對孩子進行鼓勵,父母和老師也不要把孩子當成壞人一樣的防著、管著、而是應該信任孩子、贊賞孩子。
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雖然不是絕對,但也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會對孩子起著絕對的作用。老師、家長們應該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強迫孩子去成長。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邊,打開此書,悉心閱讀,你會發現——天才就在身邊!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上學期展出讀書筆記,可以挑選一本書。在眾多可供選擇的書籍中,確定選一本與教育有關的,經再三斟酌,最終選擇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
原因在于:首先自己也帶了班級。其次,翻看目錄,感覺是一位老師的經驗介紹,有助于我們解決在實際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翻看此書,幾頁下來,就感覺很對胃口。雷夫是以長者的身份帶領著孩子走向人生的正途。像尋找第六階段:我不想惹麻煩,我想要獎賞,我想取悅某人,我要遵守規則,我能體貼別人,一直到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
當一個人能達到第六階段時,離成功也就不遠了,從雷夫的敘述中可以看出他就是這樣的人:會學習、善思考,不人云亦云,又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失誤。而“培養終身閱讀的孩子”“世界真美好”“火箭人”“藝術愛好者”“電影英雄”“行萬里路”等一個個故事或一種種具體做法的介紹,又讓我們感覺:作為雷夫的學生那是多么幸運。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有幸拜讀了朱永新主編的《教育的奇跡》一書,受益匪淺。我不知疲倦地欣賞著這本神奇的“奇跡”帶給我的新生力量!
《教育的奇跡》這本書里面的故事讓我震撼、引人深思。書中的故事讓我懂得教育不是為了選拔天才,更不是把人分成天才和傻子。上帝讓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賦予每個人一個成功的機遇,成功的可能。
當我們真正領略了教育的真實意義,也就不再懷疑這些功成名就的天才的成功必將是一種必然!
《教育的奇跡》主要講的是一些當代名人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后來卻成功了:牛頓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是不受老師歡迎的“糊涂蟲”、達爾文是愛“說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是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么?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思緒萬千: 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沒有什么比愛心更重要的。對此,我深有同感。在我看來這些五六歲的孩子都應該是快樂幸福的,而這學期,有一個班的一個幼兒卻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沉默寡言,課間還躲在角落里,上課不愿發言,性格孤僻,行為也較為散漫,學習也不太好。為什么陽光般的年齡卻是如此默然呢?我在腦子里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于是,我決定去了解一下她的家庭,希望從那里能得到答案。通過我的了解,她三歲時,父母離異,她跟著父親過,父親沒有固定工作,經常找一些人在家里酗酒、打麻將,很多家務活都得她干。即使這樣,父親一不順心還要打她。在幼兒園里,她總覺得老師、小朋友歧視她,對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嚴重。教師的愛應該像陽光照射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溫暖每一顆還十分稚嫩的心,特別是那些心靈受過傷害的孩子。父母離異,家庭變故給她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創傷,使她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撫愛和家庭的溫暖,許多要求得不到滿足,不愿和人交往,膽小,天常日久成為班上頭疼孩子。心理學認為,教師對孩子誠摯熱愛的情感,能夠感染打動孩子,乃至轉化為孩子的心理動力,影響其品德的形成和個性發展的方向。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關心教育這樣的孩子,并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協調好離異雙方和孩子的關系。我決心以行動去溫暖她,消除她的自卑心理,喚起她的自尊。在這過程中,不是我一個人的努力,而是要號召全班孩子和家長共同協助和配合,一起來幫助她走出迷茫,邁向成功。這個孩子漸漸地變了,性格開朗了,特別是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學會去賞識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身上的這些閃光點,多給孩子一些寬容,讓他們在老師愛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健康、快樂地成長;我相信:愛,會創造教育的奇跡呢!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02-04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02-01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09-01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05-26
《第56號教室的奇跡》教師讀書心得08-15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筆記05-26
《第56號教室的奇跡2》讀書心得04-02
《第56號教室的奇跡2》讀書心得08-12
著作《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心得體會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