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點
①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屬物理規律教學,是對功能關系的進一步認識,是學生理解能量的轉化與守恒的鋪墊,為今后學習動量守恒、電荷守恒打下基礎。②在高考中的地位:它結合動量守恒定律是解決力學綜合題的核心,而這類問題又常伴隨著較為復雜的運動過程和受力特點是充分考查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分析能力、應用能力的關鍵點,所以在高考中也是必考點——占整個力學部分的30%左右。③教材的結構特點:本節內容從理論推導過程中,強化學生對動能定理的進一步理解(承前);從思維方式上看,它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認識規律,并在探究、推理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探索發現能力,領悟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教材這樣的安排符合新課標指出的:重視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加強培養學生能力的觀點,也符合STS教學模式的特點:“強調學生參與(探究),注重技術(規律)的得到”。 2、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安排特點及新課標的要求特定:
①重點: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理分析過程,定律的內容及條件 ②難點:能正確判定研究對象在所經歷的過程中機械能是否守恒
二、說學生
目前的學生經過了勢能、動能定理的學習,已會一些基本模型的建立。(如書中的自由落體運動),而對書中的擺動、拋體運動學生也具有一定的感性認
識。所以,學生已具有了學習本節課的基礎;但處于現階段的學生尚處于由“形象思維和感性思維”向“抽象思維和理性思維”的一個過渡期。(教師在處理的過程中就要提供很好的感受性材料,設計好問題,鋪路搭橋,簡化“模型”,降低難度,讓學生能順利地過渡) 三、說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邏輯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學生的特點以及高中新課程的總目標(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滿足全體學生終身發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體性、發展性、和諧性)和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①理解機械能及機械能總量的概念
②掌握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及得出過程(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實例探究→發現結論→理論推證→總結規律初步應用)與方法(實例探究+演繹推理);在過程中浸透,尋找科學真理的價值觀和唯物觀,提高學生探索發現能力。
③對機械能守恒定律條件的實質性理解;會初步應用條件來分析實際過程的機械能是否守恒,這也就要求學生在構建成定律知識上掌握它的來龍去脈,提高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
四、說教法
由于物理規律是人腦對物理現象和過程等感性材料進行科學抽象的產物。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提供多樣化信息來源,根據STS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當注重探究性、主導性、交互性、社會性的教學;注重師生間的協商、對話與交流。
我的教學法設計主要也是依據教學理論及構建主義學習理論進行設計的,具體而言是這樣:
1、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過程),我采用演示單擺實驗(創設情景),發現現象(能達到相同的高度),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定性得出兩個最高點的機械能相等,教師再設計問題(對其它的點或其余的實例是否又具有任意性與普遍?),再通過自由落體運動的理論論證和實例驗證(物體在
光滑斜面上自由下落和振子的運動),進而得出規律。
2、對機械能守恒定律條件的得出與掌握,可以通過對比、分析我們所舉的實驗與實例,學生回到具體的物理情境中去思考我們設問題的前提,在這種思考、、對比與分析中進行總結,從而得出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條件。 3、對規律的應用,屬于是對知識的深化理解,要通過教師的示范,師生的共同討論逐步去領會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切忌一步到位。
4、總的來說我采用的是一種教師引導和學生探究相結合的發現教學法,也符合現代的STS教學模式的`要求。
五、說學法
根據我設計的教法及科學的構建主義學法觀點:“學習不是接受現成的知識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經驗的轉變;學習不是個體構建的過程,也是社會構建的過程。” 學生應當采取這樣學習方法:
1、在具體的物理情景及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探究式學習,體現由物講理的基本方法。
2、學生應當在具體的物理情景中學會思考與分析,演繹推理、歸納與總結。具體的應當是在物理情景中去思考我們的問題,分析它的特點,用我們已掌握的知識進行探究式的演繹推理,最后去歸納總結新的物理規律。 3、總之,學生要學會學習知識的來龍去脈,這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
六、教學過程(程序)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畫風》的第一課時。下面我主要從六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畫風》這篇課文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問、善于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創造”這一單元。主要講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畫紙上的故事。本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但是人物多,對話多,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分角色和有感情的朗讀中去體會三個孩子的思想,學習他們感想敢做,互相協作的精神。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所以在教學時要從他們的學習心理出發,利用他們好奇、好動、好模仿等特點,讓他們親手做一做,通過自己的想象去“畫風”,逐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根據這篇課文內容特點和學情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能力:會認7個生字,學會12個字。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領會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找出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句子,并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教學難點:
領悟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創意,并把創意轉化為對事物的認識,又把認識轉化為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五、教法、學法:
采用直觀教學法,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與語文學科有機整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在教學時,我準備采用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讀讀劃劃,想想說說,輕松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啟發。
六、讓每個孩子喜歡閱讀,主動閱讀,快樂閱讀,是我們這個學段的主要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我將以讀為主線進行教學預設,我的教學流程分為這樣五大部分: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品讀感悟、創編詩歌
(四)拓展課文、積累語言
(五)總結全文、突出個性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首先,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以謎語導課,同學們會輕松的猜出謎底是:風;
這時我會順勢接著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風,比如:說說風的詩句、唱唱和風有關的歌曲、聽聽風的聲音等等,這樣就可以順利的揭題,我們知道風看不到,摸不到但卻可以聽得到,感受的到還可以唱,可以寫,那風能畫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5課《畫風》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在這一環節里我將創設一個有趣的教學情境,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充分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通過多種方式的讀來解決字音,讀通句子還要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了解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感悟、創編詩歌
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我將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首先提出問題:“他們到底是怎么畫風的?”讓學生帶問題默讀的課文,并在文中畫出相應句子,然后再指名回答,隨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句子和圖畫。同時進行相應的指導讀以及字詞的理解和積累。
并讓同學用“風來了,風把( )吹( )了,風藏在( )里’句式說一說,當同學們匯報完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時候,同時也創作了一首小詩,
我讓同學們給小詩起個好聽的名字?通過鼓勵再讓學生們一起朗誦,學生的心理一定充滿了成就感。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說說你喜歡哪一位小朋友?為什么?從而揭示本文的主旨,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愛觀察,動腦筋。
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分角色讀的過程也是內化語言的過程,可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初步練習,再選出一組進行全班表演。通過讀,可以扎實有效地培養學生感悟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拓展課文、積累語言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本課的難點,將留給學生一個可以盡情拓展想象的空間,我準備通過想、畫、說、議等四個方面來進行教學,想:你想怎樣來畫風?畫:每4人一小組來畫一幅表現風的畫;說:繼續用“風來了,風把( )吹( )了,風藏在( )里’句式說一說,議:誰的想法最棒?誰的畫最棒?通過這幾個環節既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增進了小組間的交流,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五)總結全文,個性作業
在這里我將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多樣性、創造性和趣味性的布置作業,使學生的潛能真正得到了發揮。
以上是我預設的六步教學流程,主要是抓住讀這條主線,將生字的認識,詞語的訓練,語言的積累,文本的理解,獨特的感受,都通過讀進行有效落實。
說課稿 篇3
說教學內容:
北師大數學第二冊第五單元跳繩(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說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初步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發展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說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
2、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說教學重點:
探索計算方法掌握算理。
說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算理。
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通過跳繩比賽,活躍氣氛:先讓學生估計自己一分鐘能跳多少下?比賽跳之前先估計誰跳得多?大概會跳多少下?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前,我們進行了激烈的跳繩比賽,跳繩不僅能鍛煉身體,不藏著許多的數學問題呢!這是我們班三個小朋友跳繩比賽時的'照片和成績表。(多媒體出示)
(三)、探究新知
1、 根據這個表格,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2、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我們先來解決“小東比小紅多跳多少下?”這個問題。(多媒體出示)
3、 分析題意,列式:請小朋友們把題完整地讀一遍,想誰跳得多? 誰跳得少?能不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
4、 估算:這個算式等于多少呢?我們先來估一估:(學生估算,找說得比較接近的同學說想法)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過渡:真奇怪,一個算式怎么會有這么多個答案呢?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現在請小朋友們動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來計算呢?(獨立思考)
5、 討論算法:請你們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組內與同伴交流交流,待 會兒,再看看哪一組的算法多!(學生討論,老師巡視引導)
6、 交流算法:演示計數器,指名擺小棒,重點強調筆算,板書口 算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
7、 優化列豎式:多數同學用到了列豎式的方法,看來列豎式確實是一種既簡單又方便的算法,同桌兩個互相說一說列豎式時應注意什么?讓學生體會算法多樣化的同時,計算方法也需要優化。
8、 小結:學生靜息:師總結筆算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1、 利用所學的知識,接受機靈狗的考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 課本63頁的試一試。
2、 接受老師的考驗:(多媒體出示第一題:口算我能行。)
3、 摘星比賽:如果四道題都做對了,可以摘到四顆星!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從跳繩活動中發現了許多的數學問題,并學會了新的知識(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回想一下我們在筆算退位減法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總結)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數學問題,只要你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一定能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翠鳥》是s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詳細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鮮艷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迅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啟發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的念頭。
抓住事物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漂亮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
《翠鳥》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通過對翠鳥美麗的羽毛、小巧玲瓏的外形和活動時機警、敏捷的特點描寫,最后歸結到對翠鳥的喜愛,層次非常清晰。作者觀察細致,描寫生動,字里行間流露出了愛鳥的情感。
二、說學情:在學生居住的地方,時常可以看見麻雀、鴿子等小鳥,像翠鳥這樣的水鳥可能很少見到,加之翠鳥又如此漂亮,文本文采飛揚,孩子們對《翠鳥》這篇課文的學習會有比較濃厚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鑒于以上的文本以及學情分析,我認為本文的教學:
重點: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翠鳥的外形特點和動作特點,通過學習課文感受作者的語言美,受到愛鳥的情感陶冶。
難點:抓住動物特點,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有順序的描寫。
四、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準備采用1、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將學習內容生活化、情景化。2、啟發式講讀法: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劃劃、議議,巧妙借助媒體的簡捷直觀幫助學生解決重點,突破難點。3、讀寫結合:抓住課文的教材特點,進行仿說,為本單元的寫作訓練目標的達成做充分準備。
(二)、說學法:1、運用知識遷移的規律,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總分段式的結構和構成(遷移法)。2、在講讀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法)。
(三)說理念: 1、教是為學服務的,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學習方式上,我特別注重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2、“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產生成就感,使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對話,成為自主閱讀后的深層次需求。3、學生生活經驗的缺乏或陌生往往是理解文本的最大障礙,而多媒體資源的豐富性、直觀性、生動性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所以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媒體資源來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又能極大的豐富學生的認知和積累。
五、教學目標:
1、會寫“疾”等14個字,會認“衫”等10個生字,掌握“疾飛”等11個詞語。
2、能讀懂課文第一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外形特點寫具體的,理解課文按照一定順序描寫翠鳥外形特點的寫法。
3、通過了解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
六、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梁。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拉近了。
1.師:同學們,聽—— 你們聽到了什么?(課件播放鳥叫聲)
2.師:同學們的反應真快。從這鳥叫聲中你仿佛看了什么?
3.師:從同學們的想象中老師看的出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鳥。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鳥類朋友,一起叫叫它的名字吧—— 翠鳥,再親切點。瞧,這就是翠鳥。(課件出示翠鳥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翠鳥。
如此導入新課,學生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
二、自讀課文。
1、聽朗讀自學,初讀課文。
(1)邊聽邊畫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2)自由拼讀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正音。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
(3)交流:課文給我們描繪了一只怎樣的翠鳥?
設計意圖: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與文本直接對話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心智在靈動的文字與美麗的情感中恣意徜徉。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剛才感受到了翠鳥的美麗!你知道它為什么叫翠鳥嗎?
2、師: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把表示顏色的詞語用小圓點標出來。
3、師:這么多顏色都集中在翠鳥身上,能用一詞來概括嗎?
4、師:翠鳥的顏色鮮艷、外形美麗,作者能把翠鳥描寫得這樣美麗,你能從這里看出作者對翠鳥有什么樣的感情嗎?能把這種喜愛的感情讀出來嗎?
5、指名讀、師范讀。
6、比較兩組句子。(課件出示)
7、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課文對翠鳥外表的描寫,是按照頭部、背部、腹部的順序寫的。
四、學習二、三自然段
師:翠鳥的外形這樣小巧玲瓏,行動起來一定也很機靈。自由讀一下第二、三自然段,在讀的`時候感受一下哪些句子讓你感覺到翠鳥的機靈的?
1、師引導:說到這里,老師有個問題
課件出示:1。翠鳥鳴聲清脆,愛在水面上飛。
2。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
(1)師:這一句中多了“貼著”和“疾飛”,讓我更感覺到翠鳥飛得快。寫得更具體更詳細。
(2)師:同學們都理解得很好。你看,正因為作者描寫時用詞用得如此準確,我們才這么形象的看到翠鳥抓魚時飛翔的樣子,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寫作或說話的時候,就要學習作者的這種方法。
2、師:課文中還有像這樣的句子。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劃線的詞語,說說從這兩句話的描寫中你看出了什么?
如: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射出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
小結:作者能把翠鳥動作寫得如此準確,把翠鳥捕魚的瞬間動作描寫得活靈活現,說明作者觀察是極其細致認真的。這就更說明他非常喜歡翠鳥了。
四、小結。
今天,我們了解了這位翠鳥朋友,我們也要像作者那樣,不但喜愛鳥,更要保護鳥,因為鳥類是我們的好朋友。
下面我們來有感情的讀一讀課文,要讀出對翠鳥的喜愛哦。
五、遷移拓展
1.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課外作業:把自己喜愛的一種小動物的外形寫出來。
要求:①寫前要認真觀察。
②寫作時要按一定的順序,抓住動物的特點。
③語句生動連慣,表達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文本是教學的載體,也是把學生的視野從課內引至課外的一個橋梁,“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所以,在學完本課后,我引導學生的思維從文本中走出來,通過角色體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繪畫《花路》這一個活動選自《找春天》這一主題,春天到了各種各樣的花開了,而這段時間我們正好在接觸圓形和線條、螺旋線和線條的組合畫,為此我想經過畫各種各樣的花激發孩子的創造意識。同時經過畫花幫忙孩子更好的了解花的生長過程。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于激發孩子的情趣、激活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賦于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的幼兒藝術教育要求經過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現代幼兒藝術教育則強調精神創造的意義;強調藝術活動對幼兒心理發展的影響。為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經過幫忙孩子認識花朵,經過自我觀察,看看、想想、說說、畫畫,幫忙幼兒掌握技能,培養創造意識。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以及活動帶來的愉悅、滿足感、成就感。為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
2、說目標
鑒于對該活動的認識,并結合小班幼兒的水平,我制訂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能運用圓、螺旋線和短線進行花的造型的創造。
(2)初步感受美的本事,在創造中體驗樂趣。
給予對本次活動的分析,我把活動的重難點放在花的造型設計上,經過多種感官培養孩子的創造意識。
3、教具準備
根據活動的'需要,及給予幼兒美的感受,我把幼兒的作畫紙設計成淡淡綠綠的草地,同時我運用大圖片供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經過小圖片的出示,讓幼兒明白各種圖形與線條組合后花的造型,激發創造意識。
二、說教學方法
繪畫活動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他們能在活動過程中進行大膽創作。為此,我將此活動設計成讓幼兒觀察為主,經過故事導入,看看、說說,讓幼兒感受各種花的造型,從而激發孩子的創造意識。這樣做,我覺得不僅僅讓幼兒大膽參與活動,還能激起幼兒大膽探索、創作,能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進而達成目標。
1、故事激趣法:經過故事《花路》導入,幫忙幼兒了解花的生長過程,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2、圖片引導法:小圖片的運用對孩子的幫忙是很大的,由于要創作各種不一樣的花,在孩子的思維中花的造型還不多,為此經過各種花造型的小圖片幫忙幼兒進行梳理,如大圓、小圓能創作出什么花,圓和線條又能創作出什么花……給幼兒創作的意識。
三、說教學程序
1、以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我們聽過花路的故事,故事里面的小熊撿到一只大口袋。口袋里面裝的是什么呀(這樣設計能夠讓孩子對花的生長過程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2、(出事圖片)看這些花有什么不一樣呀幼兒回答。
師:總結: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形狀不一樣,高矮不一樣。(在這一環中,經過孩子看看、說說,讓孩子明白原先花的造型是很多的,經過圓形、螺旋線與線條組合,能夠創造出各種不一樣的花。
3、你喜歡那一朵花這花是有那些圖形寶寶和線條寶寶組成的呀(幼兒回答)師示范畫花及組合的線條。(這是解決活動難點的環節,經過小圖片的運用幫忙幼兒進行梳理、提煉,從而幫忙孩子更好的進行創作。)
4、幼兒操作
有了大家的交流及小圖片的輔助,孩子們對花的創作有了底,在操作中這時孩子們從探索中獲得經驗,操作起來更得心應手。
6、講評
這是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他能夠幫忙孩子進行互相的學習,從而激發孩子更廣闊的創作空間。
說課稿 篇6
一、教材簡析
小學語文課本里收集了不少紅軍長征途中涌現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讓我們把思緒再一次拉回到那艱苦的戰爭歲月,一起走進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豐碑》這篇課文。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講述了紅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文章對人物的刻畫非常細膩,表現了紅軍將士們那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對紅軍將士的敬佩從心底油然而生。我們嘗試利用多媒體讓情景交融,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去感悟。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新的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應注意課文的人文內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于是,我擬訂了以下學習目標。
1.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紅軍忠于革命、舍己為人、勇于犧牲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人片斷,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3.培養學生自讀、自悟、自議的能力。
4.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體會文中當詳則詳,當略則略的表達方法。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紅軍將士忠于革命、舍己為人、勇于犧牲的精神。
三、教法、學法設計
1.激情范讀,整體感知
利用多媒體集圖象、音效、文字為一體的優點,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入情景,在凝重的畫面與音樂聲中,老師用充滿激情的朗讀,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并簡要說出整體感受。
2.自主學習,重點感悟
新的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以此審視閱讀教學過程,課堂首先要保證學生獨立、充分、深入地與文本對話。這種對話至少應包括:
(1)搜集處理信息并把握意義(即讀懂了什么);
(2)受到情感熏陶;
(3)獲得思想啟迪;
(4)享受審美樂趣。
第一點是主要的,但并不意味著后三者可以不要。教學中我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動的段落,并想想為什么感動?學生把自己的感悟與小組其他同學一起分享。多媒體把學生可能受感動的段落隱藏起來,到學生匯報學習情況的時候,跟隨學生的匯報一一展現出來,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的情景,加上師生互動的推進,為學生的感悟營造了氛圍,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樣的自主選擇性學習,可以給學生更廣闊的空間,學生在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學習材料、學習伙伴的過程中,真正參與了學習活動的全過程,真正實現了自主,真正走進了文本。
3.相互啟發,協同學習
既然閱讀是一種對話,那如何來把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我認為在課堂上,教師應有兩種身份,第一種是與學生平等的再學習者;第二種是給予學生啟迪的引路人。教與學的過程,我們何不把它看作是相互啟發、協同學習的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也要給予學生適時的點撥。例如:描寫凍僵的軍需處長那一段,如何讓學生感悟其偉大,我引導學生抓住幾個重點詞語:倚靠、鎮定、安詳、夾著、伸著、單薄破舊,聯系人物的身份和這樣嚴寒的環境,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緊接著,帶領學生走進軍需處長的內心,想象此時此刻他忍受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痛苦。掌握軍隊后勤大權的軍需處長舍己為人的形象一下浮出水面。同樣,描寫將軍向軍需處長敬禮的那一段,抓住“緩緩地、深深地”這些詞語讓學生走進將軍的內心,體會將軍的復雜心情。而文中到最后情感達到一個高潮,同時,多媒體也把我們引進一個高潮,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學生預習時理解的“豐碑”只是字典上的解釋,即高大的石碑。可在文中是這個意思嗎?從而促使學生去探討豐碑的真正含義,它是一種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畫面中,軍需處長被大雪掩蓋住了,與云中山連為了一體,讓我們感受到軍需處長的這種精神與天地同在。正是這種精神激勵紅軍將士不斷前進,文中最后有這樣一句話: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可以請學生換個說法,體會一個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可能有的會說:“勝利一定屬于這樣的隊伍。”有的會說:“勝利怎能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有的會說:“難道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嗎?”等等。
通過朗讀比較,讓孩子們知道:同一個意思有不同的表達方法;要根據表達的需要來確定采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本課要表達強烈的感情,用反問的形式是最好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豐富了自己的語言,也讓學生感受到紅軍將士的決心,多媒體同時出現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把整個課堂引入一個高潮。
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趙xx。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乙烯》,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生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談談這節課。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幼師《化學》下冊第八章第二節的第一課時。《乙烯》不僅是本章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幼師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本節教材內容主要是乙烯的結構、實驗室制法、性質、用途。
二、教學目標
本節課要求學生達到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掌握乙烯碳碳雙鍵的結構,知道乙烯的實驗室制備方法、實驗裝置及實驗條件。
2.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質,掌握乙烯的化學性質。
3.了解乙烯的用途。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建立對有機物“結構(組成)-性質-用途” 關系的認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聯系生活生產實際,樹立運用化學解決生活生產問題的意識。培養用實驗進行科學探究的思想。
教學重點是乙烯的結構與化學性質,教學難點是乙烯的結構與加成反應、聚合反應。
三、學生分析
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生對有機物、化石燃料等有了非常粗淺的了解,上節課對甲烷、烷烴性質又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對乙烯是初次接觸,沒有以往的知識經驗。
另外,幼師學生本身知識基礎較差,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理科學習較為吃力,對數理化普遍不感興趣。
四、教法、學法
基于以上對教材、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分析,本節課較難教難學:實驗難度大,用品多,操作復雜,實驗用時較長;本課新概念多,比較抽象;本課內容多,知識點多。為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我采用了如下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在教法上主要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化抽象為形象,創設積極的情境導入,同時合理安排實驗教學和直觀教學,注重學生思維的啟發。
在學法上,學生主要以實驗探究與交流活動相結合,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交流的習慣。
五、教學過程
因為乙烯的制取與性質實驗用時較長,為了節省時間,因此課前就將實驗裝置和實驗用品裝配齊全,一上課就先做上實驗,在合適的時候再開始講解。然后開始進行如下教學環節。
(一)生活導入
我們把化學課稱為魔法師修煉課堂,本節課以多媒體為媒介,通過生活中水果商長途運輸過來的水果都是生的,催熟后再出售,以及深秋時節棉農對向棉田打催熟劑的這樣兩個生活中的事實案例進行場景創設,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魔法-催熟,魔法精靈-乙烯產生興趣,為探究乙烯的結構與性質做好鋪墊。
(二)直觀演示
用球棍模型直觀演示從乙烷裂解制乙烯的.過程,得出乙烯的結構模型,然后比較乙烯和乙烷的結構,引導學生思考:乙烯的性質與乙烷相比會有什么不同嗎?推測乙烯的性質,再用實驗來檢驗推測,邊實驗邊講解,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
(三)精心設疑
思考1、甲烷、乙烷等烷烴一般不與氧化劑等起反應,乙烯卻能夠使高錳酸鉀褪色,說明什么問題?
思考2、烷烴能與鹵素單質起取代反應,乙烯與溴發生的反應是取代反應嗎?
通過這兩個思考,導向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乙烯中由于存在碳碳雙鍵的結構,因此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容易被氧化,容易發生加成反應。
(四)形象模擬
乙烯的加成反應與聚合反應是兩個新的反應類型,既是微觀的,又是抽象的,學生難以理解。我用動畫模擬了加成和聚合反應中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過程,化抽象為具體、化微觀為宏觀,降低了學生思維難度,提高了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反應實質的理解。為了幫助學生區別取代反應與加成反應,又靈活的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并配上了形象的圖片。
(五)當堂檢測
練習題從易到難,檢測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鞏固所學知識。
(六)本課小結
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讓同學們談談通過本課的學習,對乙烯的了解有哪些,最后老師進行歸納總結。
(七)作業與延伸
留下本課的書面作業,同時留下家庭實驗與思考題,并在微信群內投放拓展閱讀材料:乙炔,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水果催熟和保鮮的一些材料等。
六、教后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比較成功,我深深感受到,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擴充課堂容量,創設積極的教學情景;可以發揮技術優勢,化微觀為宏觀,化抽象為具體,突破教學難題,生動呈現教學內容,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課后在微信群投放延伸閱讀材料,拓展了課堂空間和學生們的知識面,深化了教材內容。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起到引導作用,充分以學生為主體,滿足學生探索及發現的需求,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是超越學科知識,對學生終生有益的。
教學當中由于內容的緊湊性,在時間把握上應該更注意。在探究中要充分“想學生之所想”,做好充分的準備。
說課稿 篇8
一、 說教材
1、 教材簡析:
《紙船》出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四篇課文《詩兩首》,這是一首冰心寫的詩。這個單元的課文,主要表現人間親情。學習的重點是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鑒,訓練朗讀和圈點勾畫重點詞句。
冰心的《紙船》表達了詩人對母親深深的思念和愛,可以由讓學生在朗讀、感悟、探究的過程中,加深對母愛的認識,培養與家人的親情,同時通過對詩歌特點的認識,讓學生學習用詩歌的形式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感情。基于《詩兩首》中第一首詩歌的學習,學生對母愛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
根據以上要求和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2、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從而理解詩的內容、主題和主要表現手法;
(2)領悟母愛,體驗人間親情,感受美的熏陶。
3、 教學重點:
理解詩的主題,品味詩中的情感。
4、 教學難點:
領會詩歌是借助具體形象來抒發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運用這種方式進行簡單地表達訓練。
二、 說教法
初一學生大多愛表現自己,發言積極,教師應抓住這一點,充分保持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利用他們的好奇心理和接受新事物敏感的特點,喚起他們的求知欲,誘導他們學習。利用這一點可更好的調整課堂的氣氛。初一學生的想象力很豐富,創設情境讓學生走進文本,產生與文本對話的欲望,通過“情境渲染,走近詩境;朗讀練習,感知詩情;體會意象,體驗詩情;拓展延伸,深化體驗”,讓學生初步了解閱讀、品析詩歌的方法,進一步感受親情。
三、 說學法
1、讀中悟,悟中讀,逐步加深對詩歌思想感情的認識。
2、學生合作、探究詩的語言及寫法上的特點。
3、在了解本詩借物抒情的寫作特征后,真情流露,鼓勵學生嘗試創作短小的`詩歌。
四、 說教學過程
(一) 情境渲染,走近詩境
先來考考學生:一次全球性的調查結果顯示,有一詞當選為世界上最美的英文單詞。你知道是哪一詞嗎?(mother)
師:當你每天沐浴著母愛的光輝,當你每天領受著母愛的恩澤,有沒有想過為母親做點什么呢?
等學生回答好,放輕柔音樂,教師抒情地描述:
是啊,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在上世紀20年代,一位著名作家,她漂洋過海,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思念自己的母親。一天,她竟然因思念母親而小病于舟中。當晚,她夢見了自己至愛的母親,來到了她的床頭,手里端著藥杯,伸手摸她的額頭。第二天,她的病竟奇跡般的好了。
這位作家就是被稱為“感動了整個中國的”、“最具愛心、夜一般溫柔的”作家——冰心!也就是在這段孤獨的旅程中,冰心寫下了一篇含義雋永感人至深的優美短詩——《紙船》!(幻燈片顯示課題)
(初一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先設計問題來考考學生,創設了問題情境,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入課堂。設計這樣一個問題是先讓學生明白母愛的偉大之處,以及用心體會這種神圣的情感。心理學研究表明:愉悅的情緒對學習有著明顯的優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學習的興趣,給大腦帶來明晰的狀態。之后由音樂伴奏教師描述,帶學生進入一個詩意的境界,試圖給學生一種和諧愉悅的心理體驗,感受愉悅美。)
(二) 朗讀練習,感知詩情
1、我國是個詩歌的國度,我們今天學習詩歌一個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朗讀。組織學生自由朗讀,體會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個別學生朗讀,再由學生點評。在朗讀中談體會,同時注重對朗讀時停頓、節奏、重音、情感等方法上的指導。
如:“一只一只”:說明疊紙船的數量之多,從而表現對母親的思念之深。
“不灰心、每天的疊著”:表明思念和愛的執著。
“含淚、悲哀”:表現思念深切之至。
利用這些關鍵詞語引導學生做到正確朗讀,有感情地朗讀。
3、請一朗讀能力好的學生做示范朗讀。(配樂鋼琴曲《眼淚》)
你認為哪句最能體現詩人要表現的情感?
把握詩歌總體基調:對母親的思念和愛。
4、齊讀。
(一節成功的語文課,瑯瑯的書聲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葉圣陶稱誦讀為“美讀”,他說:“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讀的時侯傳達出來。” 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給學生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是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來體味母愛。之后學生點評教師點撥,使朗讀與原有的形成比較,更好的把握朗讀的要點,讀出感情。這首詩很短,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學生可以感知詩歌要抒發的對母親的感情。)
(三) 體會意象,體驗詩情
1、課文用一個什么意象來表達感情?再讀全詩,圍繞中心意象各用一個詞語或短語來概括詩歌每個小節的主要情節。(疊紙船 放紙船 夢紙船 )
2、同學們,朗讀中,我們感悟到了詩人對母親深深的思念和愛,那么詩人是如何通過紙船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四人小組討論下面問題)
(1)作者疊紙船的時候為什么含著淚?為什么除了愛還有悲哀?
(2)詩人為什么要借紙船這一意象呢?
(引導學生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進一步了解詩人的情感,因為詩人漂泊在太平洋上,無法與母親互通音信,而船又是負載東西、運送物品的,所以詩人借助紙船,仿佛可以載著自己對母親的愛、眷戀和思念,回到母親身邊一般,這樣就把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體現了詩歌語言的創造性。借紙船來抒情寫出了詩人漂泊無依的孤獨。借紙船抒情適合于大海上這一特定的環境特點。紙船又富有童稚氣,適合于表達女子的心態。以此讓學生了解這種寫法叫做借物抒情。)
(四) 拓展延伸,深化體驗
結合課本注釋一了解冰心代表作。
冰心創作風格被文壇稱為“愛的哲學”,它的三個支柱——母親、童心和自然,這可以在《繁星》、《春水》的導讀中得到印證。
請讀《繁星·春水》中的兩首小詩:
用幻燈片出示:
春水
一○五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極樂的應許。
我要至誠地求著:
“我在母親的懷里,
母親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繁星
一五九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智育的成效在不小的程度上取決于是否善于通過一些無形的線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本詩短小,在理解其內容和主題之后,為了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我拓展了冰心的《繁星》、《春水》有關知識,促使學生對愛的更深一層的理解。)
(五)布置作業,感受親情
同學們,詩是清晨嫩葉上晶瑩的露珠,是忍不住要噴涌的情感之泉,是放飛想象的青春翅膀,我們既然已經領會了本詩的特點是借物抒情,我們能不能也借某一意象寫幾句獻給我們最愛的人呢?冰心說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相信大家會妙筆生花的。
(初一學生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布置這樣的作業,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走近現實生活,讓他們進一步感受親情和愛。)
(六)板書設計:
紙 船
寄母親
冰心
我 紙 船 母親
疊 放 夢
愛和思念
說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鄙、夷、兌、蠢”,理解“彩票、光顧、欣喜若狂、鄙夷、懇求、迫切、怦然動心、兌獎、誠信、慕名、真誠、愚蠢、不可思議、猶如、熠熠生輝”等詞語。
2.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林海燕誠信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3.能幫助那位中獎人給送給林海燕一面錦旗上設計寫的內容,以表達中獎人對林海燕誠信美德的贊頌和感謝。
教學重點:
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林海燕誠信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教學難點:
幫助那位中獎人給送給林海燕一面錦旗上設計寫的內容,以表達中獎人對林海燕誠信美德的贊頌和感謝。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我們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什么?學習這幾課你有那些收獲?
今天我們用學過的方法學習第二十課《彩票》。(板書課題:*彩票)看到題目你會想到什么?你還能圍繞題目提出哪些問題?二、檢查預習,解決問題。
1.說說你是怎樣預習課文的?
2.指名朗讀課文,其它同學邊聽邊劃出讀錯的'字音。
3.交流讀文情況,檢查字詞。
4.默讀課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5.解決提出的問題。
二、研讀課文。按照課文后面提出的問題,讀書思考、感悟。
(1)邊讀書邊畫出林海燕把中獎彩票交給中獎人的過程。想一想林海燕幾次打電話給中獎者?
(2)畫出描寫中獎者的語句和林海燕的心情的語句,想一想為什么中獎者不相信?同桌之間互相讀讀,體會中獎者和林海燕的心理。
第一次:
中獎者:“你別蒙我了,我怎么可能中大獎呢?即使中了大獎,彩票也在你那里。”“唉,現在的人哪,大家相互不信任。”
第二次:
中獎者:“幾百萬的巨獎哪能這么輕飄飄地降臨在自己頭上呢?不可能,還是不可能!再說,這時還在別人手里的彩票就像水中之月,離自己遠著呢!”
“你我算是熟人了,我又不會少你錢。”
林海燕:十分焦急,帶著點懇求的語氣
(3)為什么林海燕十分焦急?此時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有沒有想過把彩票歸為己有?
第三次:
中獎者:“他看了看手中的彩票,真的中了大獎?他有些反應不過來,半信半疑地到了兌獎中心,等領到了五百一十八萬元巨獎時,他仿佛在夢中一般。”
林海燕:激動。
4、出示
林海燕是真誠得有些‘愚蠢’的普通人。
林海燕是真誠得有些愚蠢的普通人。
(1)讀讀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2)從這不同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此時你想對林海燕說些什么?
三、實踐活動
假如那位中獎的先生要送林海燕一面錦旗,請你幫他設計一下錦旗上寫的話吧。比如“誠信無私”“誠實守信的楷模”……
四、作業
1.搜集有關誠信的名言。
2.了解周圍同學誠信的故事。
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目標、重難點、教法學法
我今天說課的教材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三單元第9課《母親的恩情》一課的生字練習,分別是“恩、補、針、根、撫、摸、報、遲、寸、永、潤”,左右結構的字偏多,其中又以“提手旁”的字居多。本課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重點指導的生字“無”和“把”,第一個字均放大出示,并附有書寫要點說明,旨在訓練獨體字和提手旁的字的書寫。第二部分是本課生字描紅、臨摹和臨寫的練習,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第三部分是臨寫《游子吟》這首詩的書法作品,目的是初步認識并欣賞書法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和中國書法藝術的熱愛,從而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二年級識字寫字的標準和本課實際,我將教學目標設為以下幾部分:
1。掌握獨體字以及帶有“提手旁”的字的書寫要領。
2。寫好“恩、補、針、根、撫、摸、報、遲、寸、永、潤”等字,寫得正確、美觀、比例恰當。
3。通過討論、評價及實踐等教學方式,了解獨體字和帶有“提手旁”的字的一般書寫規律,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4。通過古代書法家故事的熏陶,培養學生對書法的熱愛,認識到學好書法必須要持之以恒。
其中本課時著重訓練第1、2、3項目標。
圍繞這個教學目標體現的教學重點是書寫11個生字,難點是掌握書寫規律,為了更好地解決教學重難點,關鍵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的結構及筆畫形態特點。
我覺得書法是一種高雅的藝術,是一種快樂的行為,小學寫字教學,作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基礎教育形式,顯得尤為重要。本節課我將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掌握書寫規律。
二、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復習寫字姿勢歌導入新課。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重視寫字的興趣和良好習慣的培養,提出“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因此,在第一環節中,我首先出示《寫字姿勢歌》,復習正確的書寫姿勢,提醒學生:身體坐正,腳平放,注意做到“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桌面一尺,胸離桌邊一拳。 環節二:指導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
要想寫好一個漢字,不僅要掌握字體結構,還得把握在書寫過程中,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分配好每一部分的間架比例。
所以我出示本課生字,指導學生觀察漢字的字體結構,同時指導學生觀察每一部分的間架比例,以及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比如:“無、寸、永”是獨體字,筆畫應寫得舒展;“恩”是上下結構,應寫得上緊下松,上窄下寬;“遲”是半包圍結構,“尺”位置稍偏右上,“走字底”的捺向右下斜;“補、針、根、撫、摸、報、潤”是左右結構,應寫得左窄右寬,左緊右松。
環節三:指導寫獨體字。
本課的獨體字有:無、寸、永,重點指導“無”。
第一步指導學生讀《習字冊》中的書寫提示,結合觀察說說提示的意思,再讓學生描紅、臨寫生字各一個,最后展示學生的書寫并點評。
第二步讓學生依據以上方法自己觀察“寸、永”,并指名說說你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學生根據提示練習描紅、臨寫生字各一個,最后點評。
環節四:指導寫帶有“提手旁”的字。
本課帶有“提手旁”的字有:把、撫、摸、報,重點指導“把”。 還是分兩步進行教學。第一步指導學生讀《習字冊》中的書寫提示,結合觀察說說提示的意思,再讓學生描紅、臨寫生字各一個,最后展示學生的書寫并點評。
第二步讓學生依據以上方法自己觀察帶有“提手旁”的字:撫、摸、
報,并指名說說你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主要引導學生觀察聲旁的書寫要點。學生根據提示練習描紅、臨寫生字各一個,最后點評。
環節五:學生練習書寫其他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老師巡視時可以抽取書寫優秀的作業,在全班同學前進行點評,給予鼓勵,是激發學生寫字興趣最有效的方法,讓學生有成就感,他們就愿意去寫字,寫好字。在課堂最后再小結書寫要領,并布置適當的課外作業。
各位領導、老師,以上就是我這節課的設計安排,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11
執教者:陳麗玲 執教時間:20xx年11月25日
一、說教材
《遲到》是一篇飽含深情的敘事散文。文章以倒敘方式,回憶和描述了“我”童年上學因賴床而挨打的往事,寫出父親對“我”管教很嚴厲又很疼愛,表達出“我”對深沉父愛的理解和感受。散文是寫父愛的,但文中寫父親的筆墨并不多,十分簡煉,突出一個“嚴” 字,三個“很嚴,很嚴,很嚴”,強調了這一點。敘“我”賴床,寫“爸爸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父親嚴得似很無情。接著寫父親打“我”,逼“我”上 學,真是又嚴又狠。后來父親又送花夾襖、銅板給我,也很簡單,沒有笑容,沒有安慰的話。可是細細品讀,卻能品出父愛。父愛無言,父愛如山。
二、說學情
通過半學期的教學,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有了預習課文的習慣,知道一定的讀書方法,比如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聯系上下文學習課文等。很多同學樂于學習,對學習比較感興趣,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然而,大多數學生不會很好地運用這些讀書方法,不會進行自主的閱讀,學生的理解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
三、說目標
針對教材情況和學生的目前狀況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1.理解父親“嚴”和“疼”中含著的愛,改掉遲到這一習慣的過程。2.感受父親那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3. 懂得正確地對待錯誤,改正錯誤。然后,我把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確立在能抓課文關鍵詞句感悟課文內容的方法;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四、說教法
1.通過有層次、有重點、有個性的朗讀訓練,實現在讀中理解父親狠狠打“我”和“到學校為“我”送東西的用意,感悟父親嚴和疼都是愛。
2.通過自讀感悟、討論的過程,在自主閱讀,合作學習、交流碰撞中使學生對父親狠狠打我是為我好,是愛我這樣的思想感情經歷層層深入的變化。
3.抓住重點段落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不應該繁雜,應該找出一處或兩處最能折射全文的語段,反復誦讀,反復感悟,使其發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本課中,我抓住兩個重點段進行教學:父親打“我”與父親為“我”送衣送錢的部分。讓學生抓住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愛。
4.運用語言激勵,創設氛圍,把學生再一次帶入情境,使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展開聯想,情感進一步深入。于是,本課的教學,我設計一下幾個情境:(1).父親為海音送衣與錢時,有過幾個無聲的動作,父親會說什么?(2).我穿上爸給我的夾襖,接過兩個銅板,我會說些什么呢?這些情境的創設都是為了情感的升華、為對愛的領悟作鋪墊。
5.引入搜集的資料,豐富課本的內容。我在流程設計的第四部分,加入了《父親的花兒落了》文章中的一段話,讓學生再一次感受這件事對林海音的影響很大,并讓學生從中受到思想的教育,激發閱讀期待,升華情感。這樣的目的也是為了實現課內外、課堂與生活的有機結合,努力營造大語文觀。
五、說教學設計(見教案)。
說課稿 篇1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祝福》》是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作者魯迅,體裁為小說。在整個高中六冊書中,共有四個小說單元:第三冊有兩個,即本單元和第四單元,第四冊和第五冊各一個。由此可見,本冊書在整個高中小說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本單元則是學生高中階段接觸的第一個小說單元。
2、教學目標
咱們的教科書上明確寫出了本單元的教學要點:學習分析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所起的作用。因此,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①知識目標:
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鑒賞小說的能力。
③情感目標:認識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依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目標及學生的實際(基本上同于教學目標確立的依據);至于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困難的地方。
根據以上這些,確立本文的教學重點為:
1、對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2、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為環境與人物的相互作用。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同學們接觸到的小說其實已有很多,但他們是不是就會鑒賞小說了呢?可以肯定地說“不”!所以,我考慮先教給學生鑒賞小說的方法,然后讓他們在方法的指導下,在老師的引導下去鑒賞本篇小說,并爭取能夠舉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說的鑒賞中。
2、學法
在鑒賞本篇小說時,一定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做到舉一反三,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說教學過程導語引入
復習魯迅的小說集
介紹怎樣鑒賞小說
有重點地鑒賞本小說
布置作業
理論支持
結束
怎樣鑒賞小說(1)要了解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作者寫作發表時的社會背景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此基礎上領會小說所揭示的主題思想。
(2)認真分析人物形象,通過對有關描寫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從而深入領會小說的思想和藝術。理解人物與環境會互相作用:環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環境,這會使環境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如果人物幾經抗爭,仍無法改變環境,就造成了悲劇的結局。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別人看。
(3)研究小說的故事情節、線索結構怎樣為創造形象,表達主題服務的。
(4)分析小說的社會作用:認識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典型人物的刻畫
問:為什么說祥林嫂是最好的.女人有是最苦的女人?(質疑引起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
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寫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她身上既有共性(勤勞、善良、質樸),又有著自己的個性(頑強、倔強)。
肖像描寫魯迅說:“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出它的眼睛。”
找眼睛論特點
初到魯鎮——順著眼——善良、安分
再到魯鎮——順著眼,眼角帶著淚痕
——再受打擊,內心痛苦
講阿毛故事——直著眼,瞪著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門檻——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讓祝福——失神——再受打擊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麻木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光——一絲希望
語言描寫
找對話論特點
與我對話靈魂有無——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對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對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的對話——精神重壓,陷入恐懼
行動描寫
找行動論特點
反對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門檻)
懷疑靈魂——問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賣)——守家不成(喪夫失子)——守命不成(贖身行乞),是一個不幸的女人。
典型環境
自然環境:祝福景象的描寫魯鎮舊歷的年底雪天
社會環境:群眾的反應魯四老爺的書房
暗示:封建迷信的毒害封建禮教的束縛群眾的淡薄、冷漠
人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討論)
人物環境
逃抓
撞嘲笑
捐不承認
問說不清
祥林嫂這個善良的勞動婦女被毀滅了,她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
情節設置是否有力表現了人物性格?
情節內容
序幕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祥林嫂初到魯鎮倒敘
發展祥林嫂被賣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魯鎮
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倒敘的作用:
1、設置懸念
2、突出祥林嫂與魯四老爺的尖銳矛盾,突出反封建的主題。作業布置
電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門檻不被承認后砍門檻的情節,好不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不拘定論)
導語“多乎哉?不多也!”咸亨酒店里,那穿著長衫,吃著茴香豆的孔乙己的形象,同學們一定還記憶猶新吧?今天我們就再來認識一下魯迅先生筆下的另一名人——祥林嫂。善良的祥林嫂以為辛勤勞作能安心生存
以為喪夫失子能博得同情
以為捐得門檻能減去罪孽
;悲劇人物要使人憐憫,“最重要之點,性格必須善良”。——亞里士多德
理論支持顧泠沅老師的情意原理告訴我們,激發學習者的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強教育者與學習者的感情交流,是促進認知發展的支柱和動力。
顧泠沅老師的活動原理告訴我們,教育者精心組織各類行為活動與認知活動,并使之合理結合,學習者充分發揮活動的自主性,是促成行為結構與心理結構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徑。
說課稿 篇1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翠鳥》。《翠鳥》共有5個自然段,這篇課文用生動活潑、活靈活現的語言細致入微地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活動特點及它的生活習性。
一、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作者抓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理解課文按照一定順序描寫翠鳥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寫法,并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二、說學情:
生活中學生時常可以看見麻雀、鴿子等小鳥,像翠鳥這樣的水鳥他們卻很少見到,但翠鳥又如此漂亮,文本文采飛揚,孩子們對《翠鳥》這篇課文的學習會有比較濃厚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翠鳥的外形特點和活動特點,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難點:體會翠鳥的外形特點和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
四、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準備采用
1、直觀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將學習內容生活化、情景化。
2、啟發式講讀法: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劃劃、議議,巧妙借助媒體的簡捷直觀幫助學生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3、讀寫結合:抓住課文的教材特點,進行仿說,為本單元的寫作訓練目標的達成做充分準備。
(二)、說學法:在講讀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五、說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導入新課
展示一組翠鳥的圖片,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介紹翠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自讀要求:讀通課文,思考:課文講了翠鳥的那幾個方面?
2.指明匯報:(翠鳥顏色鮮艷、飛行速度快兩大特點)
(三)、品讀課文,感受文美。
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出示動畫的課件演示翠鳥外形)。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讀好“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一下子飛走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等句子(此時向學生動畫演示翠鳥捕魚的情景)運用有形、有聲、有情的情境,讓學生進入課文,直觀感受翠鳥捉魚的動作敏捷,調動學習積極性,這樣能比較直觀地理解詞語的含義,變抽象為具體,當學生感悟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后,自然地生成了情感。
說課稿 篇14
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比的認識》這一節是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四章內容,其在小學數學中是重點,它對小學數學內容中除法和分數的概念聯系起來,對小學數學內容的學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對教學目標分析:
1、引導學生根據除法的概念引出比的概念的探索過程。
2、感受比的概念與除法及分數之間的關系,會化簡比及求比值。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引導其在獨立思考實際操作中及合作交流中理解比的 概念及意義。
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雨臺小學六年級,因為各種原因,學生的`基礎知識太差,缺乏動手操作能力,針對以上情況,我采取了聯系生活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特點來教學。
四、對教學重、合作難點分析:
重點:第一課時為理解比的意義,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稱 ,第二課時為理解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
難點:第一課時為理解比的意義,第二課時為理解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
五、說教法:
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用幻燈片結合生活中具體的內容將教學內容放映出來,其主要采用質疑法和講授法。
六、說學法
結合生活中具體的內容以小組合作、相互交流、探究性學習。
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以幻燈片的形式出示具體生活場景,讓學生觀察。小組合作學習先說出圖意,然后小組內交流寫出算式,小組匯報。師出示正確的算式,并得出結論:
2、出示幾組生活場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寫出除法算式,得出得數。
3、學以致用,師幻燈片出示一個除法算式,講述比的概念及比的各部分名稱
4、舉例生活中遇到的比。
第二課時:
回憶上節課內容。
以幻燈片的形式出示具體生活場景,讓學生觀察、小組合作交流并探討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并得出比的基本性質。
引導學生利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及求比值。
介紹“黃金比”的概念及生活中的“黃金比”。
【說課稿】相關文章:
比的應用說課稿比的認識說課稿11-15
說課稿小班健康說課稿03-02
《春》說課稿春說課稿03-28
比的說課稿05-26
精品說課稿精品說課稿范文03-28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 說課稿模板課件11-30
幼兒說課稿范文 幼兒說課稿子04-18
精品說課稿 精品課說課稿03-28
《春聯》說課稿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