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駱駝和羊》是人教版第三冊的一篇選讀課文。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童話故事,講的是駱駝和羊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誰也不服誰,因而爭論不休,最后只好找老牛評理的故事。童話是通過一個淺顯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教學這類課文,我覺得學生本身就是有興趣的,只要讓學生多讀,有感情的朗讀,就會體會故事中所蘊含的哲理。理解老牛的話,明白其中的道理是課文的重點;能說出駱駝和羊聽了老牛的話會怎么想怎么說是課文的難點。
因此,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本課重點是借助漢語拼音,正確的讀出“倆、盛、輸、跪、模、扒”等字的字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課文,理解老牛的話,懂得要正確對待自己和正確對待別人。
二、設計理念:
我覺得語文教學應以閱讀為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和提高。本課教學是體現學生主體在閱讀實踐中自讀、精思、感悟的學習過程教學中,創設開放性的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和親自實踐的機會,力求做到生生和作,以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三、教學設計:
1、 結合課文朗讀讓學生自己學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感知生字的字音,然后通過檢查朗讀生字和朗讀課文,強化生字讀音。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教給學生通過看圖、聯系上下文或動作表演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如“茂盛”通過看圖理解,“大模大樣”結合動作理解,“評理”聯系上下文理解。
2、在教學中,我采用以讀為主,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以自讀字悟為主線理解課文內容。在備課時我把心思“我怎么讓學生主動來學”上,注重課堂的動態形成。我安排了以下三個環節:
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再精度重點端再精讀重點段,突出理解的重點,即老牛的話。學生反復朗讀老牛的話,理解駱駝和羊的長處、短處各是什么,讓學生了解再特定的情況下,長處能成為短處,短處也可能成為長處。再通讀全文,師生之間相互交流,體會里面所包含的哲理。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低年級閱讀階段目標的第一條,閱讀教學就應把“讓學生朗讀課文并感受朗讀的樂趣”作為起步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教師利用各種手段把學生帶入課文情景,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下,產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入閱讀,激發學生主動讀書的愿望。我這樣導入新課:自然界中許多動物,他們和你們一樣也經常發生矛盾。這一天,駱駝和羊碰到一起,他們就吵起來。想知道他們為什么爭吵嗎?請同學們快打開書,讀讀課文就知道了。《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低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樂趣”作文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教師借助各種手段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好奇心、求知欲,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入閱讀,激發主動讀書的愿望。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就能主動地獲得知識。在學第一自然段時我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表演讀,激起他們互不服氣的心理,分角色朗讀,讀出雙方的不服氣。在這個基礎上老師和學生互相讀,激發讀的高潮,在有趣的朗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朗讀興趣。
結合插圖,教學生抓關鍵詞句理解內容,品讀精彩段落。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生能夠輕而易舉讀出駱駝吃圍墻上的樹葉的輕松,但對羊吃圍墻上樹葉的著急和吃力可能讀不準。我引導學生先看圖,再讓學生邊讀課文邊看圖,之后邊讀課文邊做羊吃樹葉的動作,然后在課文中找出羊吃樹葉的動詞,最后讀羊吃樹葉的句子。這樣,學生朗讀時注意“抬”、“扒”、“伸”這些表示動作的詞,就能體現出羊吃樹葉的著急和吃力。
四、說板書:
我讓學生通過總結課文學習的收獲來進行板書,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2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的偉大。
3、有熱愛祖國的感情,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教學重難點
感受祖國的偉大,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教學內容:
課本第-頁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展示交流
展示祖國各處風光名勝照片和圖片。
二、看影片,引出生字
播放祖國風光、名勝片段,說說看到了什么?引出生字。
三、自主探究,學習生字
(一)看拼音讀準字音,重點“神、州、川”
(二)識記生字:
字音(去掉拼音讀;隱去熟字讀生字)
字形 例:猜謎語:海中一座山,鳥兒好家園。(鳥)
四、朗讀——提問
(一)自瀆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二)通過不同形式讀(開火車讀、挑選喜歡的一節讀)
(三)再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地方,小組討論解答,然后全班提出。
(四)匯總學生問題,說說你最想解決哪個,你打算怎樣解決?
(五)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回家利用多種途徑找答案。明天開一個祖國知識討論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一)自編韻語,鞏固生字
神州大地,山川壯麗;
黃河長江,奔涌不息;
祖國寶島臺灣,隔海相望;
中華民族,奮發圖強。
(二)根據課件朗讀課文
二、開一個祖國知識討論會
(一)出示上節課匯總的問題
1、我們的祖國為什么又稱“神州、華夏、中華”?
2、“黃河、長江、長城、珠峰”在哪兒?是什么樣的?
3、中國臺灣在哪兒?為什么說中國臺灣和大陸是一家?
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們自己是什么民族的.?
(二)根據回家找到的答案來解決問題,教師隨機點撥來理解課文。
(三)朗讀比賽
三、指導寫字
(四)看書觀察,分析書寫要注意的地方。
(五)重點示范“爭”、“民”、“族”。
(六)練習寫字。
四、補充作業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黃河浪花( ),顏色( )。長江水量( ),流得( )。
長城年代( ),延伸得( )。珠峰年紀( ),特別( )。
2、我國共有( )個民族,我是( )族人,我知道的民族還有( )。
五、板書
神州大地,山川壯麗;
黃河長江,奔涌不息;
祖國寶島臺灣,隔海相望;
中華民族,奮發圖強。
教學反思
《識字3》是一篇識字課文,類似三字經,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這篇課文雖然只有短短的48個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國的山川大地,黃河洶涌澎湃,長江一瀉千里,珠峰高聳入云,中國臺灣隔海相望,祖國渴望統一,小朋友應該努力學習,興我中華。需要很多的課外知識,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個是新認識的字。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我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最好編兒歌來記。小朋友編出了“兩個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聳)、大鳥住在小山上(島)”等記生字的方法。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結合。“教”體現的是教師對學生“學”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提出學習的目標、要求,指導學習的方法等。這種主導作用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才能實現。生字詞的學習通過學生喜歡的方法來學習,讓他們自主的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始,我以為農村的孩子思路不開闊,可能編不出兒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讓他們編。結果,他們積極的開動腦筋,編出了字謎,而且有幾個同學編得相當好。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3
【教材分析】
《父親和鳥》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于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了解,體會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在學生心中種下熱愛大自然,保護生靈的種子。讓你領略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反復閱讀,用心體味,一定會讓人有一種深深的心靈感悟。
【設計理念】
一、抓住重點詞句,培養語感,體驗情感
引導學生一邊閱讀體驗,結合重點詞句進行朗讀感悟,在讀讀說說中積累并遷移運用語言。在指導學生感悟出父親喃喃地說該怎么讀,可以先指導學生理解喃喃的意思再來指導。父親怕驚動幼鳥時,說話很輕,指導學生讀得輕些,學生讀不到位時,可通過教師的范讀來引導。
從文中我們還發現,父親通過望了又望,聞了又聞就能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鳥兒什么時候愛唱歌,什么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可見父親對鳥有多么的熟悉,父親為什么能夠這么了解鳥的生活習性呢?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給出了答案,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還有愛唱歌的鳥。這一句,就明白地告訴我們,父親和鳥的關系不同尋常。
二、創設閱讀情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年級學生有一定的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根據這樣的基礎,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我們應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多形式深入地閱讀課文,以讀促思,以讀悟情,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愿,激發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如9至11自然段部分,從這開始是比較輕快的,所以可以讓學生聽聽事先準備好的鳥的聲音或者讓學生學學鳥叫。并讓大家說說如果你是一只小鳥,這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書上又是怎樣說的?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樂的時刻。應該怎樣讀這句話,誰能把它讀好了?從朗讀中感受父親在說這句話時的那種愛鳥之情。此外,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設計小組分角色朗讀。通過分角色,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反饋時讓學生給課件配音。課件中優美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加上學生的配音,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豐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培養良好的語感。
三、巧設疑問,引導感悟
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形式,是師生感情交流的.紐帶,是課堂教學中信息反饋的主要途徑。同時,也能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其思維,有助于達到教學目標。在讀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針對課文提問題,(你覺得你提哪幾個問題,對小朋友理解課文有幫助)教師從中挑選出幾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如: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父親知鳥愛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你怎樣理解?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聽了父親的話,今后的我會怎樣?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有效地培養和訓練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促進了對課文的理解。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信心。
四、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運用收集的小鳥的圖片和資料,建一個小鳥樂園。布置在班級一個合適的地方,交流關于鳥類的知識。新課程中非常注重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學科的整和。通過收集資料,既培養了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關于鳥類的知識。
積累詞語,讓學生勾畫出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并讀課后我會讀中的詞語,并選擇其中的詞語練習說話。
寫一寫。提高語文實踐能力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寫一寫,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寫作能力得到提高。我設計一個關于小鳥的故事,鳥媽媽帶著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突然一聲槍響,鳥媽媽被擊中落地。受驚的小鳥只有躲在樹林中哭泣。讓學生續寫后面的故事,可提示,如果自己碰到那只沒有媽媽的小鳥該怎么做?如果你看見那個獵人該怎么做?等等。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小動物過冬》是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自然常識故事,也是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怎么過冬的事情。課文有8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常在一起唱歌跳舞。第2~7自然段寫三個好朋友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情。這部分有5個自然段都是寫他們的對話,介紹了他們不同的過冬方式。第8自然段寫他們約定第二年春天再相見。課文不僅生動地介紹了有關過冬的知識,而且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
二、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正確認讀本課的6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體會課文內容,了解小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培養學生自己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初步學習“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
其中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了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對好朋友要關心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說學法:
二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有一定的識字能力,能夠閱讀一些淺近的文章,已經初步具有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意思的能力,并且能夠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同時,學生的詞語積累量有限,有時心中很明白,卻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教師要適時引導點撥。例如:在學習三種小動物過冬的方法時,讓學生先讀一讀,然后小組里自由討論,把小動物過冬的方法先給小伙伴說一說。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學生之間的學習、思維方式便會潛移默化地產生影響、融合,自覺地取長補短,改善自己的學習、思維方式。
四、說課時安排、學具、教具:
本篇課文,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完成識字教學和指導書寫。第二課時指導學生熟讀、感悟和拓展閱讀。
教學本篇課文,準備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同時使用小燕子、青蛙、蜜蜂三種小動物的頭飾。
五、說教法:
有人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課堂教學中應開放學生學習的情境,從而點燃思維的火花。在教學中我積極創設情境,先激起學生朗讀詞語的興趣,積極地讀準詞語的字音。然后圖中的小動物與課文中出現的動物名稱一一對應起來,讓學生在腦中建立起文中三種小動物的可愛形象。這最大程度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愿望,學生和小動物做好朋友,一同參與學習,學習就更有趣味了,學生自然比較自信,也容易獲得成功的快感。
六、說教學流程:
根椐對課標的認識,教材的理解,學生的學情及本文的特點,采用整體設計教學法(即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再部分探究,深入理解;最后,整體理解)。
引導學生通過想象感知語言文字背后隱含的情感。想象小動物們第二年相見會說些什么,體會好朋友之間的關心。
下面談談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共設計了四個板塊激趣導入;自由閱讀,整體感悟;體會感情,讀中感悟;回歸整體,拓展升華。
(一)激趣導入: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上課時,問學生“冬天到了,你們是怎樣抵御冬天的寒冷的?”然后再談話引出課題:“小動物們也有自己的方式度過寒冷的冬天。”板書課題,并且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學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發展學生思維。同時也為學生“帶著問題”深入文本、為進行個性化閱讀做好了鋪墊。)
(二)自由閱讀,整體感知:
這一部分設計兩個環節: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在檢查生字學習情況。先用詞語的形式呈現生字,然后針對本課生字的特點,從讀音、字型、詞義等方面各找幾個有代表性的字進行點撥。如“商量”“暖和”強調輕聲的讀法;“暖”“商”還要強調字型。這樣一來,在一篇課文的識字教學中,就呈現出各個側重點,你還有什么好方法來記這些字詞呢?
(這兩個小環節的設計在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學會識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識記字詞,從整體感知入手,符合語文教學由“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原則。)
(三)整體感悟,體會情感:
這部分的教學都從課文中的兩個“商量”入手(“商量”一詞第一次出現在“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第二次:“它們商量好了,約定第二年春天還在這里見面。”),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商量”的內容;第二個層次是引導學生體會從這兩個“商量”體現了什么。
學生學習小動物們第一個“商量”的內容,教師主要引導學生找出能體現小動物們如何過冬的句段,然后點撥學生抓住其中的關鍵詞語,體會其獨特的過冬方式,并且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出的句段可能有:
(1)燕子:冬天快要來了,蟲子也快沒啦。我要飛到南方去,那兒暖和,還有很多蟲子。等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再飛回來。
(2)青蛙:我不到南方去,就在這里過冬。我準備吃得飽飽的,過兩天鉆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覺。等到來年春天,再出來找蟲子吃。
(3)蜜蜂:我早就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夠吃上一個冬天的。
學習燕子如何過冬一段時,可點撥學生抓住“飛到南方”“暖和”“很多蟲子”等詞語體會燕子遷徙的過冬方式,并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你就是小燕子要到南方去了,會是什么樣的心情,怎么能讀出這種心情呢,;學習小青蛙如何過冬一段時,引導學生自己找找哪些詞語能體現小青蛙如何過冬的,學生可能會找出“吃得飽飽的,鉆到泥土里,好好睡上一大覺”,然后點撥學生“吃得有多飽?”“什么叫好好睡上一大覺?”從而有感情地朗讀,吃飽喝足了,好好睡一覺其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該怎么讀呢,;學習小蜜蜂如何過冬一段時,點撥學生抓住“早”字體會它的`勤勞,并且可以結合一年級學的《螞蟻和蟈蟈》一課,體會“有備無患,防患未然”。
在理解了小動物們的過冬方式之后,引導學生再和文本對話,畫出小燕子說的幾個問句,學生畫的句子可能有:
(1)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蟲子嗎?可你不會飛,怎么到南方去呢?
(2)蜜蜂妹妹,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沒有鮮花,你怎么生活呢?
學生讀句子,談自己的體會,教師給以點撥,如“從小燕子對青蛙和蜜蜂的稱呼中,你體會到什么?”引導學生讀出問句的語氣,同時體會小燕子對好朋友的關心。
(這一環節的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利用字詞句理解內容的方法,體會小動物們的過冬方式,學生在自讀感悟、合作交流中學習,教師只是在學生說不出、理解的不到位給予點撥、指導,并且總結學習方法——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教師的引導地位。)
學生學習小動物第二個“商量”的內容,可以引導學生想象“第二年春天它們再見面時,會說些什么?”,讓學生體會從這兩個“商量”體現了什么,帶上頭飾進行表演,發展學生的想象力,體會朋友之間的相互關心。
(這一環節的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和文本對話,表演對話,實現文本的熏陶感染作用,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緯度目標)
(四)回歸整體,拓展升華:
帶頭飾分角色表演朗讀全文。
“春城無處不飛花,萬紫千紅總是春”。語文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教材中,生活中的學習資源也是無處不在的。我給小朋友布置了兩個拓展作業(1)、《我會做》:收集有關動物過冬的資料或圖片。(2)、我會續編故事:第二年春天來了……這樣的課外練習激發了他們繼續去探究,使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培養學生喜愛圖書、樂于課外閱讀的好習慣,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學生的思維也得到擴展。
七、說板書設計:
小 動 物 過 冬
{ 圖 }燕子 飛往南方(遷徙)
{ 圖 }青蛙 鉆到土里(冬眠)
{ 圖 }蜜蜂 蜂巢藏蜜(備糧)
板書的設計提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突出的課文的重點和關鍵,一目了然,對于本課文的內容學習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說一說教后感:
教學《小動物過冬》這一課,令我想了很多很多。一起教研時,我們同事在一起交流教學感受時,總少不了感嘆一句:現在的學生接觸事物多,好動,思想活躍,但上課時卻像萎謝的花兒,有時一點精神也沒有。運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教學《小動物過冬》這一課后,我感到思想豁然開朗,想馬上對大家說: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讓他們成為學習的小主人。教學時,我運用多種形式創設情境,如:教師語言描繪情境、圖片展現情境、學生表演體驗情境等等,將學生帶入意境之中,使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接近了,加深了對課文的體驗和理解。課堂上,學生仿佛一群放飛的小鳥,在天空中遨游,情緒高漲,學習興趣非常高。同時,結合我的引導,學生自然而然地把他們所思、所想、所知都說出來了。運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去教學《小動物過冬》這一課,我努力去做了,雖然運用還不夠自如,做得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從學生學習效果反饋回來的點滴,卻使我今后能自信、從容地走進新課程的課堂。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5
一、 說教材
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現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快心情。
全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簡要敘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麗景象。作者按照從天上到地面的順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態和色彩上的特點,描繪了一幅充滿生氣的秋景圖。第四自然段敘述了同學們秋游時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了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課文具有以下特色:
(1)抓住特征,繪形繪色。作者抓住秋天里天空一望無邊、白云變幻無窮的形態特點,以及稻子、高粱、棉花的色彩特點,繪形繪色。
(2)情景兼備,真切細膩。本文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備,真切細膩。寫秋景處處關情,字里行間流淌著喜悅;寫秋游處處涉景,由遠而近,由景及人,絲絲入扣。插圖與課文內容緊密配合,意境優美生動。
(3)句式整齊,富有節律。第二、第三、四自然段多有短句排列,句式整齊,簡約靈動,富有節律,是朗讀背誦的好文章。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掌握“郊”、“涼”兩個生字,會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3、背誦課文。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
如何在美讀課文中讓學生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養學生流利正確地說話。
二、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
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海南,對秋天這個季節的景物特征沒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因而我在教學這一課時,運用了自制的大幅掛圖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空間距離,時空差異,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對秋天景物有一個深刻認識。
2、以讀代講法
新課標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文語言文字生動優美,讓學生通過多種讀的方式(如:配樂朗讀、表演朗讀等。)反復誦讀,熟讀成誦,深入領會課文描寫的意境,以受到美的熏陶。 3、情境教學法
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力量,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此,我在本節課一開始就運用了師生拍手齊誦兒歌《秋天到》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我還讓學生動手把秋天的美景畫下來,這一環節的設計,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既培養了學生動手的能力,又讓學生在畫畫中深刻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
4、游戲教學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我除了在以上環節中運用畫畫等多種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還設計了“摘蘋果”競賽游戲,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處于積極狀態,并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三、說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采用“讀讀——畫畫——練練——說說“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眼口手腦并用,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理解課文,注重“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三主模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陶冶情操。
四、說教學程序
一、開門見山,揭示主題
這節課我們還是去郊外秋游。請大家打開課文。
課本上有一幅非常美麗的秋景圖,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學生暢所欲言的同時,教師相機出示圖畫。)
二、進入情境,美讀課文
(配樂)呀,這兒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師范讀第一自然段)想和老師一起到郊外游玩的.小朋友,請站起來和老師一起走吧!
請同學們繼續自由地美美地把課文讀一讀,一會兒告訴老師你覺得哪個自然段寫得最美?(生自由讀課文)
(隨機教學)
1、讓學生在讀、評、畫、議中學習第二、第三自然段,感受秋天的美景。
讀: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采用多種鼓勵的方式激發學生讀的興趣。
評:讓學生實實在在的發表自己的意見。
畫:給學生一幅輪廓圖,讓學生給各種景物涂上顏色。抓住“顏色美”這一特點,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的美。
議:讓學生自由走動交流、展示自己的畫。
2、讓讓學生在玩、讀、評中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郊外秋游的快樂。
玩:讓學生根據第四自然段的內容進行表演,在表演中切身體會快樂的感覺,激發學生用快樂的心情朗讀課文。
(讀、評的方式同上。)
三、做“摘蘋果”的游戲,進行說話、識字訓練。
1、小朋友們今天表現得可真棒,秋姑娘可高興了,她給大家送來了一棵蘋果樹。呀!滿樹的蘋果又大又紅,你們想摘嗎?可是,秋姑娘說了,你們要回答出她的問題才能摘。
2、 出示問題:
①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幾朵白云有時像……,有時像……。
②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③“郊”怎樣讀?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會寫嗎?
④“涼”怎樣讀?你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會寫嗎?
四、整體感知,深化主題
1、再讀課文。
2、秋天的景色美嗎?你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一下秋天嗎?
(學生思考,發言。)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6
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程序”六方面來完成本次說課。
一、說教材
二年級語文上冊《咕咚來了》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寫的是一個木瓜熟了,掉進湖里。兔子聽見咕咚一聲,嚇得邊跑邊叫,許多卸年級語文上冊《物跟著跑,最后大象攔住他們,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是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這是一篇童話,通俗易懂,趣味性強。(幻燈)第一單元教學主要是為讓學生感受大自然、家鄉的美,而本單元的參考提示中則強調以識字、寫字為主,培養學生識字能力。本課識字方法的學習和滲透,將為下一識字單元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奠定良好基礎。
二、說學情
學習此課,(幻燈)我們有以下有利因素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比較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而且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筆畫和常見的.偏旁部首,能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再有我班從一年級就開始了課外閱讀,學生的識字量較大,這對他們獨立認字、理解字義都有很大幫助。
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過前幾課學習,我發現由于課文較長,識字量增大,在第一課時進行集中識字,學生對生字掌握的不牢固。脫離了文本這個載體孤立地識字,學習效果不好,于是我決定采用分散識字,提高實效性。
三、說目標
(幻燈)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各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課上,我將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在語境中識字,體悟蘊含在漢字中的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接受文化熏陶,對識字感興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課標)。
基于上述對教材、學生的分析,我把本節課的目標確定為(幻燈)
1.認讀8個生字字音,會寫“熱、鬧、逃、跑、嚇、哈”6個生字。觀察“熱、鬧”的演變過程,進而掌握字的形、義;在語境中理解“熱鬧、逃、跑”的意思,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2.在掌握“熱、鬧”兩字結構、理解字義的基礎上,運用“熱鬧”說一句話。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帶有“熱鬧”“逃、跑”字詞的重點語句。
4.體驗識字的樂趣,產生喜歡漢字的愿望。
四、說重難點(幻燈)
課標中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把本課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
1.認讀8個生字,會寫6個,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2.有語氣地朗讀重點語句
教學難點
在掌握“熱、鬧”兩字結構、理解字義的基礎上,運用“熱鬧”說一句話。
五、說教法學法
過去的識字教學方法低效枯燥,只注意了“音、形”,而忽視“義”,造成學生錯別字多,口語交流時說錯話表錯意。基于這種現狀,識字教學必須注意“音、形、義”的結合,教給多種識字方法,逐步培養其獨立識字能力。所以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注意了以下兩點
1.運用字理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利用字理識字,挖掘漢字本身的趣味,會讓學生感覺學起來有趣。教學“熱”“鬧”時,我將采用追根溯源法幫學生識字。這樣,會讓學生很快記住,同時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好。
2.在語境中識字,培養識字能力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中有讀,讀中有悟。識字教學不能孤立進行,必須在語境中識字。教學中,我將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識字情境,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識字,并鼓勵學生大膽尋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
六、說教學程序
我將本課分為四個環節來完成(幻燈)
第一環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第二環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第三環節多種方法“識”“悟”結合;第四環節通讀全文設置懸念。
第一環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幻燈)
首先給學生放一卸年級語文上冊《我羝擔ü具斯具說納音),讓學生猜是什么聲音,從而引出課題二年級語文上冊《咕咚來了》(板書)。然后讓學生質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聽視頻猜聲音,可以培養學生想象力,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質疑,是為了培養問題意識,我認為問題意識應從低年級培養,習慣成自然。】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幻燈)
于永正老師說過“書不讀熟不開講”。這節課主要是識字教學,但第一課時擔負著讀通課文的任務,讀通是讀懂的基礎,所以朗讀也必須重視。第一步,讓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多字。第二步,認讀本課生字新詞,從看拼音讀到去掉拼音讀。第三步,指名分段再讀課文,如果哪個段落學生讀不好,糾正再讀。
第三環節多種方法“識”“悟”結合(幻燈)
第一、重點學習“熱、鬧”。這節課預計讓學生掌握六個生字,重點學習“熱、鬧”兩字是因為“熱”這個字筆畫多,“四點底”又是新學偏旁,再有本課總目標中要求會用“熱鬧”寫一句話。我認為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字義,才能用“熱鬧”說一句完整的話,為下一課時落實到“寫”做好鋪墊。這兩個字我采用了字理識字法,我重點說“熱”字的教學。
首先,我板書“熱”字從甲骨文到楷體的演變過程(幻燈),讓學生猜字,并讓學生說說怎么猜到的,我估計個別學生能猜到這個字,因為學生在品德課學過漢字的演變。如果猜不到,我就把字寫出來,給學生講“熱”字的演變,點出是象形字。(幻燈)之后,我讓學生說說他們還有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學生可能說出“換一換、結構識字、編一個小故事”等方法。如果說出“四點底”,順勢學習這個新偏旁,并告訴他們“四點底”的字一般和“火”有關系。如果沒說出再出示這個偏旁。然后問“你還知道哪些帶四點底的字?”向課外延伸。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7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二》,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本節課的教材分析
本課的十二個詞語,描繪出一幅幅在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學校生活畫面。學生通過讀詞語、想畫面、識生字,一定會感到熟悉、親切、有趣。
2、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驗課余生活的多彩與樂趣。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教學難點:感知詞句的意思,感悟動詞的準確運用。
4、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
二、說教法:
這節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為主線,還將借助多媒體課件、詞卡片等幫助學生理解體會。
三、說學法:
老師在教學先讓學生自學,接著安排小組討論,最后安排鞏固練習。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感悟詞句的意思。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這樣開展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說課的核心內容。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錄像,請大家認真看、仔細聽,看片中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他們在做什么,一會兒說給大家聽。
放錄像:校園生活片斷。
2、誰來說說剛才你從錄像中都看到了什么?(根據學生說的內容,老師出示新詞卡:練書法、畫圖畫、下象棋、彈鋼琴、拉二胡、唱京戲、栽花草、喂鴿子、養金魚、做航模、學電腦、觀天氣等。)
3、指導學生說話:誰在哪干什么?
如:小明和小芳在校園里栽花草。
亮亮和月月在教室里下象棋。
……
4、小結:校園生活多有意思啊,讓我們也加入到他們的活動中吧!
(二)學習課文
1、出示自學提綱,讓學生自學。
(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2、檢查自學情況。
在檢測時先讓學生說出每幅圖的意思(誰在干什么),教師隨后在圖片下出示相應的.詞語。接著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
3、分析字形。
在分析字形時,教師先跟學生復習識字方法,再讓學生按所學的識字方法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完后小組派代表匯報。(這樣既可以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學習詞語。
在學習詞語時,教師也是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在認讀詞語后,教師分別把表示動作的詞和多音字顯示出來。(這樣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知識方面得到延伸。)
這個教學過程的安排,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突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構思,把時間、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活動中學習,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五、鞏固練習
在練習中教師出示課件、詞語卡片,讓學生認讀。(通過認讀來鞏固學生這節課所學的知識,這樣使整節課的重點更突出。)
這節課,為了讓學生讀寫相結合,教師又指導學生書寫比較難記易錯的字——“琴”。
六、游戲
在學習完后,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又來一個輕松環節“玩游戲、編兒歌”。(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七、總結
先讓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進行總結,教師再來歸納這節課的知識。
八、課外作業
為了讓學生課后復習功課,教師布置口頭作業“認讀生字和詞語”。(這樣讓學生回家后有目的復習功課。)
九、說板書
板書:
1、部件分析法。棋、彈、鋼、琴、胡、戲、
識字方法:
2、熟字換偏旁。喂、鴿、養、航、模
3、熟字加、減偏旁。
練書法畫圖畫下象棋
彈鋼琴拉二胡唱京戲
栽花草喂鴿子養金魚
做航模學電腦觀天氣
因為這節課的重點是:認讀生字詞、熟讀課文,所以板書方面,教師把這節課要認的字、詞語和識字方法全貼地黑板上,讓學生一目了然,力求取得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8
我執教的《父親和鳥》是人教版第三冊第七單元“環保”專題中的一課。課文沒有直接寫“父親”是怎樣保護鳥或是為鳥的生活環境提求什么方便,而是通過“我”和“父親”閉于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通過看動靜、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鳥兒什么時候愛唱歌,什么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利,感受到人與鳥是那么親密無間,領略到人與自然的融洽,體會到父親對鳥的熱愛。
課文最先說:“我真下興,父親不是獵人”。多么稚氣又多么純真,蘊含著“我”的護鳥心愿。我認真閱讀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及文本,認真地進行了學情的分析:父親和鳥之間發生了什么事?課題便能引起孩子們探索的欲望。每個孩子都有質疑、解疑的追求,在朗讀父子的對話,深深理解父子的對話中,孩子們不斷產生疑問:為什么沒有鳥飛,沒有鳥叫,沒有鳥味,父親卻知道林中有鳥?為什么我知道父親這時也最快樂?為什么在最快活的時刻鳥最容易被獵人打中?為什么父親如此了解鳥的方方面面?……所有的疑問都將激勵著孩子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語言學習中去,同時感受人鳥的親如一家。同時,當我走進文本時,就覺得像在溫習著一個今老而真切的童話,讓人領略到人與自然本應是十分調和、十分融洽。反單誦讀,用心體味,就會對文本產生更多更深的感受。綜開以上情況,我確定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主動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說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情感。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愿,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從小學會與大自然調和相處。本課教學中我擬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開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采用自讀自悟、開作探究進行指導。在分析了學情,確定了教學目標、重難點及教法、學法先, 我例文了第一課時教學進程,并努力追尋語文教學的“詩意”:
一、想象描摹,浸潤心肺。
上課伊始,一曲美妙的《鳥叫》,把孩子們帶入了鳥的天堂,并讓孩子們說說,在這美妙的音樂聲中看到了什么,想起了哪些詞語或詩句;課間,出示數幅群鳥圖并配上動聽的音樂,讓學生想象鳥兒的歡快及父親的歡樂之情;讓學生想象父親說話的神情、動作及“一生最喜歡樹林,還有愛唱歌的鳥”的父親是如何愛樹林、愛小鳥?父親走進樹林,望著小鳥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二、揣摩文本,情思相融。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閉注學生的集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聽讀、自讀、品讀、演讀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用聲音觸摸文本,用心靈揣摩文本。
1、聽讀課文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然先說說聽到了什么?
2、自讀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第一遍時,要讀準字音,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讀第二遍時,要用心感受,看看有什么新發現。自讀先,教師檢查學生字詞學習情況,并讓學生用簡短的語言說說讀文先的感受。
3、品讀課文抓住重點句“父親突然站定,朝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他喃喃地說:‘林子里有不少鳥。’” “父親指著一根樹枝對我說:‘看那里,沒有風。葉子為什么在動?嗯,還有鳥味。’父親的話很輕,生怕驚動了鳥。”“父親又對我說:‘在鳥最快活的時刻,在鳥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等句子進行品讀。在教學中,采用抓重點詞深入理解、想象“父親”的神態、動作、語氣及教師導語煽情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深入文本,與文本進行心靈的溝通,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如:在體會“父親突然站定,朝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他喃喃地說:‘林子里有不少鳥。’”這一句時,我是這樣例文的:
(1) 出示句子。
(2) 霧蒙蒙的樹林是什么樣的?
(3) “喃喃地說”是怎樣地說?父親為什么要這樣輕,這樣慢地說?
(4) 誰能學學父親說話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5) 師:父親在霧蒙蒙的樹林邊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鳥,可我呢?生讀:我并沒有看見一只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師;父親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鳥,可我呢?生讀:我并沒有看見一只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師:父親用鼻子聞了又聞,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鳥,可我呢?生讀:我并沒有看見一只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4、演讀課文請同桌分別演父親和孩子,練習對話。全班分角色讀。老師讀旁白,男同學讀父親的話,女同學讀孩子的話,老師給課文加入提示語。
三、積累拓展,情思飛揚。
1、交流閉于鳥類的知識及有閉描寫鳥的詞語和詩句。新課程非常注重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學科的整和。通過收集資料,既培養了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閉于鳥類的知識。
2、積累詞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課間,在領會“小鳥和樹林的快樂”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9
一、 說教材
《清澈的湖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三冊的一篇課文。現就以下兩方面說一說教材。
1. 說教材內容的作用和意義。
隨著21世紀的到來,高科技突飛猛進,地球村悄然形成,空間站相繼興建,新能源不斷開發,然而人們也清醒地意識到我們生存的環境正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如不警醒,人類終將遭遇滅頂之災。
保護環境,關愛自然從小是做起,從自己做起。就是給我們自己創造良好的生存的空間。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中感到大自然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這幅畫要靠我們的雙手來共同描繪。
2. 說教材的內容安排
跟隨著小潔的月光,我們欣賞著藍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躍的青蛙,展翅的胸鷹,賽跑的“龜兔”,栩栩如生,美不勝收。當小潔正想把面包紙扔進湖里的時候,她看見那清清的湖水像鏡子一樣,映照出蔚藍的天空和如畫的山巒。誰忍心把“這”鏡面打破呢?小潔拽緊了面包紙,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進了應該放的地方。
3. 說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難點:陪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力求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德的熏陶,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得到升華。
4. 課時建議:
2課時或2課時以上。
二、 說目標
1.認識目標: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欣賞、變幻、展翅高飛等詞的意思。能用……像……練習說句
2. 技能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促進學生的閱讀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目標:感受風景的優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體會自然美和行為美的和諧。有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 說學情
從二年級已有知識和經驗來看。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句比較完整的話,并能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
四、 說教法,學法、
教法:
1.創設情景
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用課件圖畫,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從而讓學生如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美好環境的感染。
2.自主探究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識字過程中可采用多種形式,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在朗讀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瀆自悟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感情,成為學習的主人。
3.朗讀感悟
朗讀是語文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匯,陶冶情操。《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應用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感悟體驗。
4.練習說法
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的內涵。在本課中,我設計了想象說話和句式練習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法: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朗讀感悟學習法。
五、 說教學課程序
1. 教具學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課前準備:畫環保圖畫。
2. 設計思路:
語文是一門審美性較強的學科,霍姆林斯基說:美育是一種心靈體操。我想這種美的體操應該是語言文字的涌動,去感悟。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思路:
激趣導入,感知美——初讀課文,尋找美——自主品讀,欣賞美——交流討論,發現美——拓展練說,延續美
3.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感知美
師激趣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給大家去看一彎清澈的湖水。(出示課間)清澈的湖水是怎樣的?說一說。感受有情境美,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老師在問:這一灣清澈的湖水你喜歡嗎?帶著喜愛之情齊讀課題,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尋找美
風景美,語言文字更美。引入初讀全文。給難讀的生字做上記號,劃出詞語,多讀幾遍。
交流預習情況,把難讀的字、詞指出來,再把問題拋給學生。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問題,互相合作幫助。(課文指出,教師在教給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意引導發現使兒童漸漸學會用喜歡的方法或合適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獨立識字能力)。
1.把難讀的字詞讀給同桌聽一聽,互相糾正字音。
2.檢查學習情況: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注意把字音讀準,及時評價。
3.表揚學習成果:自學能力多強啊!讀對了這么多生字和詞語。讓我們隨著小潔蕩舟湖上去欣賞如詩畫的美景吧。教師范讀課文。
請同學們用“—”把句中描寫景物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和同桌討論討論,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板書:景美)
(三)自主品味、欣賞美
教師請學生來說說找到的句子。課標強調閱讀方法,歸根到底是為了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補性,重在感受體驗,整體把握,而不是單純性,機械的分析,要重朗讀感悟,我依據理念這樣設計:
課件出示,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龜、石兔,好像在賽跑。
指名讀句子,比一比誰讀的好,進行朗讀爭星,鼓勵學生樂讀美讀。
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說出山石很有趣等原因。教師板書山石奇特。
在圖上找一找,認一認這些石頭,用動作表演“展翅欲飛”。
再指名讀,讀出有趣,肯定,你完全有資格做小導游了,為我們介紹一下其它的山石。
引導說話練習,圖上還有怎樣的山石,積累語言出事出示課件詞語卡、奇峰林立、栩栩如生、千姿百態、奇形怪狀、美不勝收
讀一讀,積累詞語。
合作背誦(師生合作,美美背誦)
1.課件出示,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
讀讀,湖水給你什么印象?(平靜)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閉上眼睛讀一讀。,感受美麗湖水。
此時小潔的感覺是怎樣的?有感情的'讀,我覺的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過渡:小石是奇特的美,湖水是平靜的美,繼續匯報美的句子。
3.課件出示: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跳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重點能解決“躍”是什么意思?感受小魚的有趣。結合老師范讀——想象讀——表演讀,多種形式讀,讀中感悟景之美。
4.在音樂中齊讀1——4突然之前自然段。
引導學生欣賞美的風景、感受美的風景。在教學設計中我是緊緊扣住朗讀,了解感悟語言文字的美。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說: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感悟能力的高低決定他們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
(四)交流討論,發現美。
過渡,山石美、湖水美、魚兒美、人更美,你從哪里看出來?(板書:人美)
引導學生抓住面包紙的主線,抓住“剛想”“生怕”“”三個詞語。指名,讀,她在想什么?(想象讀,想象說話練習)
小潔在欣賞美景時又發現了什么?讀出“不滿”的語氣。(板書不滿)
小潔把紙扔進河了嗎?找出文中句子,她跨步上岸,四處張望,好象在尋找什么。————她在尋找什么呢?生:垃圾箱,清潔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五)拓展延續美
假如你是小潔,會對亂扔香蕉皮的小孩說些什么呢?(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學生個性的表達愿望。)
(六) 總結全文
簡述本文大意,讓學生談談學后想法,強化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意識。
(七)說板書
板書是整堂課的教學思路的縮影,是教學的藍圖。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課的內容。本文敘述了夏日里,薩沙一家到郊外去度假。恰逢暴雨,年僅四歲的小薩沙在家人的影響 下,把媽媽讓給他的雨衣蓋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薔薇花上的故事,贊揚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雖然這只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字里行間,卻蘊 含了深刻的道理。既滲透了“不甘當弱小者,要爭當生活強者”的文本價值觀,又飽含著“保護弱小者”這樣的信念情感,更體現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義,發人深 省,是一篇極具生命教育意義的經典文章。
圍繞小學中段教學的訓練重點,并結合本課教材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技能目標:能聯系上下文,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句子的意思。同時以句型轉換、比較、標點符號的使用為訓練手段,進一步理解句子所飽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懂得“不甘當弱小者,要爭當生活的強者”,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覺保護弱小者”。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定為:理解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薩沙和媽媽的對話,從而懂得“不甘當弱小者,要爭當生活的強者”,并引導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保護弱小者”。
二、說教法:
在這一課的教學上,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由于本文是極具生命教育意義的篇章,在教學中,我主要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營造近乎文本的真實情景,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引導學 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體驗文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第一,我通過創設情景對話,讓他們設身處地地在暴雨來臨危急之時,自己是甘當弱小者,欣欣然去接 受雨衣,還是勇當強者,把雨衣讓給別人?從而懂得“不甘當弱小者,要爭當生活強者”的人生價值觀。第二,我通過創設實際生活畫面,把學生由文本引入生活, 引導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覺保護弱小者”,使學生真正受到思想的啟迪。
2、朗讀感悟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通過指導學生朗讀文中的重點句段,加 深對文本的理解。在入情的誦讀中,學生不僅深入領悟了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增強了語感,豐富了語言積累,在情感體驗中受到美的熏陶,把三維目標落實到每一 個孩子身上。
3、基礎技能訓練法:教學時,我主要抓住薩沙和媽媽的對話,特別是薩沙的三句話。在學生自讀理解的基礎上,以句型的判斷、轉換、比較和標點符號的運用為訓練重點,使學生體會到薩沙的不解、不甘與自豪;同時受到思想的熏陶,引發心靈的碰撞。
三、說學法:
讓學生充分自讀,是有效開展語文學習的基礎,而邊讀邊思、邊讀邊畫則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是讓學生自主閱讀,著重進行基礎技能訓練,交流思想,把讀、練、說、寫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四、說教具:
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功能主要在于:形象生動逼真、聲色直觀感強,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情景教學更加逼真,更能煽動學生的情感,有助于學生對文章思 想、人物情感的.體悟。同時也為教師節約時間,留下更多的教學空間。當然,多媒體并不是利用得越多越好,而是適時、恰到好處地運用,才能真正發揮其功效,達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于事無補。】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由“弱小”引入新課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緊扣文眼“弱小”,首先通過展示街頭乞丐的畫面,來激發學生的同情心,為學習課文設下感情基調。接著過渡,引出課題。然后點燃學生的學習望:“我”是誰?“弱小”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我”不是最弱小的?
【課堂創設的感情基調與文本基調一致時,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情感體驗。其次,以質疑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二)、初讀課文,感知故事
1、速讀課文,理清脈絡
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2、自讀雨前部分,了解事情的開端。
雨前部分向我們介紹了什么?由于雨前部分比較淺顯,在教學時我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學與合作來完成。
【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由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到了解事情開端的自我體驗感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同時有利于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
(三)、品析雨中部分,體悟感情,滲透思想教育。
1、多媒體播放電閃雷鳴,大雨如注的場面。創設情境,渲染氣氛。引導學生進入情景,“此時此刻,如果只有一件雨衣,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由于當代孩子受庇護太多,依賴性強,自我為中心較重,不懂得感恩,更別說是關愛他人。所以我從學生思想實際出發,讓學生身臨其境,再現自己的思想,為與下文薩沙的對比埋下伏筆,引發思想碰撞,震撼心靈。】
2、過渡,多媒體展示薩沙與媽媽的對話。(去掉標點的,并要求學生合上課本)
①自由朗讀,試著給它加上標點。
【標點符號的使用,是對句意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出判斷的。憑著學生的自讀自悟,放手讓學生完成,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落實“雙基”的訓練。】
②多媒體播放朗讀錄音,加深感受。
主要是從語感上幫助學生對句型的判斷,促進學生對句子的理解。
③著重抓住薩沙的三句話,判斷其句型,訓練句型的轉換,并通過句型的對比,體會句子飽含的思想感情。
④練習鞏固。
⑤反復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訓練。
【從句型的分辨、句型轉換對比,標點符號的運用,從而真正落實“雙基”訓練。憑借讀中感悟,引導學生交流與判別,從中體會句子飽含的思想感情,有利于促進學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鳴。】
3、聯系生活,拓展思維,升華感情
①討論:在雨衣傳遞的過程中,跳過了托利亞。你猜猜,托利亞是怎么想的?
借助文本插圖,引導學生從人物表情上揣摩人物的心理。進而從側面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②交流:薩沙的身上有著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品質?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③拓展:多媒體展示真乞丐和偽乞丐的畫面,你有什么話想要對他們說嗎?
【馬丁曾說:“沒有引發任何行動的思想都不是思想而是夢想。”所以說思想教育如果只停留在認識與觸動層面上的話,那只是瞬間的、沒有效應的;只有引導學生由思想觸動到指導行動這個層面上的教育才真正是思想教育。】
(四)、復述鞏固,結束課堂
【復述是對學生概括能力培養的一種形式,同時又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他們一定的概括能力是為他們升上高段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六、說板書:
板書是文章思想內容的高度濃縮,應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能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我的板書力求達到這樣的效果:語言簡潔,條理清晰,把握重點,表明中心,便于學生理解。
我不是最弱小的
讓雨衣:爸爸
媽媽 → 薩沙 → 野薔薇
爭當強者,保護弱小者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11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以“誠實”為主題,講述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在工藝館參觀時,由于被布娃娃的美麗所吸引而悄悄拿走了布娃娃。她身心飽受痛苦,最終,在還回了布娃娃之后,又找回了從前的快樂。告訴我們: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一種誠實的行為,誠實的人才能生活的快樂。文章雖短,但卻是一篇情文并貌、引人深思的好文章。
二、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訓練;教學中以讀為主,引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讀中感悟。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 知識與能力:認字13個,能選擇不同的方法識字,并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過程與方法: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以讀代講,學習在閱讀中想象,結合自身體驗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閱讀,讓學生懂得勇于承認錯誤是誠實的行為,誠實的人才能生活得快樂的道理。
教學重點:會用不同的方法識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結合自身體驗體會珍妮復雜的心情。
三.說教法
由于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征,學生往往對故事內容比較感興趣,而對人物心理體驗較
少。因此,教學時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并善于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將“讀課文”與“生活感悟”融為一體。
四.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鼓勵他們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與能動性;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讀,在讀中感悟;最后,通過啞劇表演的形式,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體驗人物情感。
五.說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布娃娃,多媒體課件
六.說教學程序
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設計了如下四大環節: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感
語文課標指出:教法的選擇,必須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因此,我設計了如下的導入方式:
(出示手中的布娃娃)“同學們,老師手中拿著什么?”學生回答。師板書“娃娃”,師再問:“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娃娃?”學生在補充課題的同時,也進行了擴詞訓練,加強了語言積累。老師選擇“可愛的”一詞板書完整課題《可愛的娃娃》。再啟發提問:“如果你有了這樣一個可愛的娃娃,你的心情會怎樣?”學生回答:我會很高興,很快樂,很幸福,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樣甜……師話峰一轉:“然而,有一個叫珍妮的小姑娘,她得到了這個娃娃 ,卻變得不快樂了,這是為什么呢?咱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好不好?”
布娃娃是課文的主要線索,對于學生熟悉并喜愛的事物,課文里與現實中卻產生了情感反差。利用這種情感的碰撞,使學生產生探究欲望。
(二)讀文識字,積淀情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一旦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就能主動排除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請同學們輕聲讀文,邊讀邊畫出自然段序號,同時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然后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并試著有感情地朗讀“渾身濕透、又冷又餓、心驚肉跳”等詞,做動作理解“盯”字,為后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基礎,使教學重點有了訓練坡度。在這一環節中,要注意對生字掌握較好的學生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成就感。
(三).精讀品悟,體驗情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這一環節中,我注重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
1.在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試著用“誰、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結果怎樣”這種句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能力。
2.引導學生用默讀的方法將課文內容讀通、讀懂。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邊讀邊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在課文的重點部分——第四自然段,播放多媒體課件(電閃雷鳴的場面)創設情境,在讀中體驗珍妮由不安到害怕再到心驚肉跳的心理變化過程。
4.在學生準確地把握人物心理之后,鼓勵學生試著用動作、眼眼神、表情等肢體語言,通過啞劇的形式表演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內容。
5.在學生表演之后,啟發學生由文本內容想開去:“媽媽看到女兒‘哇哇大哭’,會怎樣說,怎樣做呢?”
6.最后由“珍妮又變得活潑快樂了。”回歸文本。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一下“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這樣以讀代講,讀想結合,通過朗讀感悟、角色體驗、啞劇表演,讓學生將自己和課文中的形象合而為一,啟發學生思考:“你覺得珍妮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如果她就在你身邊,你愿意和她做朋友嗎?”這樣不只讓學生學到知識,還把情感目標落實到每個個體身上。
這一板書設計,不但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十分簡明 地體現在黑板上,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涵——“可愛的娃娃”不但指美麗的布娃娃,還指知錯 能改的小姑娘珍妮,更指每一個能做到這一點的孩子。
結合這個板書設計,我設計了這樣的結語:“有一個叫托爾斯泰的大作家曾這樣說過: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們都來做一個誠實 的人,一個可愛的人,一個美麗的人,一個快樂的人。”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1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我真希望》這首詩是S版課標教材語文第三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全詩寫了小朋友看到生活中的環境污染而產生的美好愿望,用兒童的語言表達兒童的內心感受,真摯地表達了人們希望治理煙塵、整治污水、潔凈空氣,還我藍天的美好愿望。警示人們: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2、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受詩歌的優美,體會詩中的感情,培養環保意識。
3、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4、教學難點:在讀中領會詩中的感情。
5、教學準備:電腦課件。
二、說教法和學法
我按照新課標理念,根據二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好說的特征,制作了相應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我采用了情境引導法,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營造情境,直觀教學。讓學生在一個開放而富有意境的學習氛圍中展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準備鋪墊、導入新課→多樣化朗讀、感悟課文→展開想象、拓展延伸→總結全文、背誦課文
(一)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準備鋪墊、導入新課,讓學生也發出“我真希望”的感慨。
(二)多樣化朗讀、感悟課文
在這個環節中,我又以“提出疑問→自主合作學習→釋疑→指導朗讀”這一教學思路展開組織教學的。
1、我先以疑問“寫詩的小朋友有哪些希望?”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能帶著目標去初讀書課文。那“詩中的小朋友為什么會有這些希望?大氣受到污染除了煙囪冒出的.氣體,還有什么原因?”進一步深化問題。
2、小組間展開自主合作性的學習
3、組員反饋本組內學習情況,共同釋疑,出示相應課件輔助理解比較抽象的詞語,再根據圖文板書,讓學生明白體會“我真希望”,理解課文內容。
4、本課教學重點在于讀中感悟。在學生初讀課文,初曉文意時,再進行指導性朗讀。
先讓學生試讀,在師生互評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好“我真希望”,重音落在“真”上等一系列要特別注意的重音、語調、節奏上。
再而又以教師引讀,男女分讀,集體讀的多樣化朗讀方式去朗讀課文,感悟文意,從中懂得去保護自己身邊的環境、愛護環境,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展開想象、拓展延伸
1、出示相關環境污染圖片,結合生活聯系,讓學生展開想象,說說我們身邊的環境。
2、面對這些環境,你又有什么希望呢?說一說。那我們這節課也來做個小詩人,把你們對環境的希望用筆寫出來吧!
(四)總結全文、背誦課文附板書設計:
我真希望
我看到我的希望濃濃的黑煙輕盈潔白的云彩灰灰的粉塵清澈晶瑩的泉水難聞的氣味淡淡的芬芳
樹更綠,花更紅,小鳥的歌聲更動聽、悠揚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13
各位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有趣的動物》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有趣的動物》是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中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本單元教材內容是圍繞"自然科學"這一主題進行編排的,通過課文中隱藏的科學知識,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學會觀察大自然。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說"有趣的動物",讓學生說說喜歡的動物是什么?他有趣在哪里?此次口語交際鍛煉,意在讓學生學會說得清楚明白,同時學會認真傾聽,并有禮貌的提問。此次口語交際的鍛煉,有助于學生培養認真聽講,禮貌提問的好習慣,為今后的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2.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豐富學生對動物知識的認知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對動物的保護意識
3. 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豐富學生對動物知識的認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突出重點,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機會。
難點:增強學生對動物的保護意識
通過介紹動物們的優點和與人類的關系來突破難點,讓學生明白大自然的可敬。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上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
1.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本課應著重采用實踐訓練、情景創設和學導式討論教學法。
2. 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實踐訓練教法,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表達,整理出初步思路。最后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小組競賽,二次組織語言,做到表達有邏輯。此時注意關注后進生,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的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三、學情分析: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學生特點分析: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欠缺,說話起來沒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語言不夠,連貫,無法表達清楚想要說明的意思,教學本次口語交際,從學生喜歡的動物入手交流,能激發她們說話的欲望,同時引導學生說話前,先想好要說的內容,再講給同學聽,這樣讓學生先在頭腦里,進行語言初步加工,說的過程中,進行語言的再次組織,感受說話的邏輯思維,慢慢養成,先思后講,學會把意思表達清楚。
最后我來具體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四、教學程序及設想:
1、談話導入,以"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提示,首先大家要想好自己要說的內容,然后再講給同學聽,講的時候要吐字清楚,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禮貌的提問,而是自己也了解的動物可以舉手補充
3、三小組內討論交流,首先,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展示,并向同學介紹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同學間可以互相閱讀,其次,互相推薦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最后,用簡單的話在小組內介紹最感興趣的'內容。
4、創設情境:召開動物介紹會。課件出示動物介紹示范,小獅子的自述,引導學生注意聽,然后學著仿說,同桌互助準備好搞講稿。
5、小組競賽: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家講解,組內其他成員評議。小組內選評選出說的好多同學來班級參加比賽
6、總結結論:強化認識,提綱挈領。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今天同學們一起努力,讓我們大家都認識了好多動物。動物們真是有趣,長得千差萬別,住的地方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大自然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才變得那么有趣,那么精彩,我們一定要保護動物!
7、布置作業。
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搜集更多關于動物的知識,和同學們分享一下。
8、板書
有趣的動物
名字 樣子 優點(本領) 愛好
五、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按照既定目標,通過課前準備,鍛煉了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和展示介紹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學中,我注重示范和要求,讓學生明確應該如何組織語言,如何培養邏輯。不足之處是,學生傾聽和有禮貌的提問仍然訓練不到位,有的學生非常積極,有強烈的發言欲望,難以控制自己。同時,在小組展示過程中,我對個別表達欲望低的同學關注不足,沒有做到全員覆蓋。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1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塘沽育才學校的任亞男。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父親和鳥》,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
首先我來說說對教材和學情的理解。
《父親和鳥》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最后一篇課文,該單元以“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主題。在本單元前幾篇課文中,學生們已經感受到了“愛護動物,保護自然”的重要性。《父親和鳥》則通過文中的“我”和父親的對話,讓我們感受到父親對鳥有不同尋常的了解,不露痕跡地滲透著愛鳥護鳥的情感啟示,涓涓細流般的語言讓人領略到人與自然應該是和諧統一的。
我校屬于邊遠農村校,學生所受的學前教育不是很完善,雖然一年多的語文教學使他們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但把握文本深層含義的能力還有所欠缺,他們并不能很好地理清自己的情感體悟。因此,根據“三維”目標,結合本文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7個認讀字,會寫8個會寫字;
2、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練習用“快活”這一詞語說句子;
3、抓住關鍵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之情;
4、抓住課文最后一句的留白,展開合理想象,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文章對話描寫突出,因此我準備在教學中以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對話為重點,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另外,我將通過品讀重點詞句來挖掘文本所蘊涵的人文精神,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之情這一難點。
科學合理的'教法學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基于此,我準備采用情境教學法、講授法,并以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為了體現語言運用的學科特點,我將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以勾畫圈點的學習方法深入文本,理解課文內容,以小組討論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
本課計劃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主要完成以下教學任務:
1、識記生字,會寫四個字。
2、標清自然段,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如“喃喃”、“生怕”等。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出文中有幾處對話,用橫線標出“我”的話,用波浪線標出“父親“的話,通過練讀人物對話體會課文大意。并重點解讀課文第一句,讓學生明確父親和鳥的關系不同尋常,為下節課的細致講解做出鋪墊。
第一課時,主要是引導學生經歷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容的閱讀過程。第二課時則著重引導學生經歷從思想內容到語言形式的回歸,為此我設計了復習導入,再讀感悟,細讀文本,情感升華和寫字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小鳥圖片,告訴學生小鳥帶來了一些小禮物,讓學生猜一猜,點擊圖片,每只小鳥身后都出示一個上節課所學字詞,加以認讀。可愛的小鳥形象緊扣課文題目,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整體交付,再讀感悟。
“讀整篇課文”是《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教學提出的要求之一。由于第一課時學生已經了解了課文大意,在此我交付一個整合問題:為什么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讓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明確閱讀方向,有理有據地回答。根據我對我班學生的了解,他們會在課文中找出父親非常了解鳥的幾處依據,在自讀自悟過程中,我會巡視指導理解較慢的學生,并找出找到課文依據的學生,為后續環節的順利進行打下伏筆。
三、細讀文本,心靈溝通。
通過再讀感悟,學生會認識到父親對鳥是十分了解的,因此父親不是獵人,鳥就少了一分危險,這就初步解決了再讀感悟中提出的問題。基于此,父親了解鳥的幾處依據,就成為了細讀文本的具體脈絡。
首先、針對第3—8自然段,引導學生找出父親看動靜、聞氣味就只知道林中有鳥,并板書關鍵詞。繼而提出問題:“父親太厲害了,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先由教師范讀第3自然段“父親突然站定,朝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他喃喃地說:“林子里有不少鳥。” 此處我會重讀“望了又望”、“聞了又聞”、“喃喃”,引發學生思考父親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然后以這樣的句式問學生“父親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他看到了……什么……用鼻子聞了又聞,他聞到了……什么……”然后他們會再次仔細閱讀課文的第四到八自然段,從中找到答案來填充我的問題。進而再引導學生揣摩第四自然段中的兩個“沒有”的作用,即從“我”和父親的對比中發現父親對鳥的觀察細致入微;第五自然段中的“生怕”一詞所表現出的父親對鳥的愛護,體會文本中蘊含的深切感情,并帶著這種感情找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
細讀第9—15自然段時引導學生歸納的父親知道鳥兒什么時候唱歌,什么時候容易受傷,并板書關鍵詞。抓住三個“快活”,我會問學生“這三個快活一樣嗎”,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快活和鳥兒的快活密切相連,讀懂父親是個知鳥、愛鳥的人,并板書。再讓學生練習用“快活”說句子。
有了一系列的感情鋪墊,順勢引導孩子們再次品讀課文的最后一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是啊,還好父親不是獵人,否則小鳥們就會遭遇滅頂之災了。至于我和鳥的關系,有了前面的探究也就顯而易見了,不難體會到受到父親的感染我也愛鳥,想要護鳥。讓學生透視并走進“我”的心靈,受到愛心的感染,而這種通過心靈互感所獲得的良知與愛心,在孩子們的心中是最純真、最可貴、最長久的。
四、情感升華,拓展能力。
在學生領悟到這種“愛鳥護鳥”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之上,我趁勢追問:“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你想對這樣的父親說什么”讓學生展開想象,自主討論,并寫下來。這一環節將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與思想教育的滲透相結合,同時也是對課文內容進行一個很好的歸納,然后通過這樣的小練筆,潛移默化中深化了主題——愛鳥護鳥,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五、寫字指導。
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漢字筆畫和間架結構,因此在寫字環節中可以抓住重點做少而精的講解。本課的會寫字中,橫這一筆畫出現較多,我將重點指導學生寫好橫的變化,以“喜”字為例,可以先用一個順口溜“口上十個豆”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說出第三筆的橫最短,第九筆的橫最長,再找學生到黑板前書寫,由學生互相評議,然后讓自行書寫,務必保證充足的十分鐘寫字時間。
六、板書設計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一份粗淺設計,由于工作時間剛滿一年,經驗尚淺,對于教材和學情的把握還有許多不當之處,還望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15
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九板塊《寄給青蛙的信》第二課時,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等幾方面來簡單的說一下本課的教學思路。
一、教材分析
《寄給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話故事,以擬人化的手法,描寫了青蛙等信,松鼠寫信、蝸牛送信的情節,告訴人們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道理。
二、學情分析
學生升入二年級,在朗讀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感,但對體會人物心情還需教師的點撥,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形式和不同層次要求的誦讀,運用創設情境,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教學手段去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有所體會、感悟,獲得情感熏陶。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書寫“說、話、收、到”四個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創設情境,體驗朗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從而體會到被別人幫助是幸福的,而幫助別人也是快樂的。
四、教學重。難點
1、正確、規范書寫生字。
2、體會到被別人幫助是幸福的,而幫助別人也是快樂的
五、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法
由于本課是一篇童話,淺顯易懂,教學中,創造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帶學生走入童話的世界。
2、讀文感悟法
尊重學生個性化行為設計有目的有層次的朗讀,鼓勵有創意的談感受。這是一篇感情色彩很濃的文章,所以,我把教學設計的落腳點放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上,采取以讀帶學為主,情境渲染為輔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知、讀中思、讀中悟、讀中學。
為完成本課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確定如下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猜謎語引入激發興趣
2、復習舊知
3、指生讀詞語,全班齊讀。
(二)講授新課
1、教師貼青蛙,松鼠和蝸牛大叔的圖片,同時梳理課文的大致內容,學生自由讀文。
2、精讀課文品悟情感
(1)小青蛙和小松鼠這一對鄰居是怎樣相處的呢?讀一讀小松鼠的話。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
(2)作為鄰居的小松鼠,聽了小青蛙傷心的話,能做些什么呢?請三名同學讀一讀3、4、5自然段。
小松鼠都做什么了?我們來看看松鼠是如何請求蝸牛大叔幫忙的`?
師小結:生活當中我們也要做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人。
(3)小松鼠把信交給蝸牛大叔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了小青蛙的家。一推門,小青蛙正躲在房間里——哭呢。如果你是小青蛙,你此時心里在想什么?(創設情境,體會青蛙心情)
引讀課文:(出示第三次對話)師:小松鼠看到小青蛙這么傷心,心里多么難受啊!于是他拉著小青蛙的手,安慰他說:——(生齊:別難過,今天你一定能收到好朋友的來信!)
師:可小青蛙還是難過地說:——(生齊:不,不會的!)
(4)(出示蝸牛在路上爬行的圖)小松鼠們,快點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小青蛙吧!
(5)剛才小青蛙還哭得那么傷心,可接到信后呢?故事中用了一個什么詞說小青蛙?(高興極了)帶著這份快樂再來讀一讀這封信吧!
如果你是小松鼠,還會說些什么呢?出示課件:“親愛的青蛙,我要告訴你,我是你的好朋友,我天天想念你,”
(6)出示省略號:現在我們都來做小松鼠,想想他在信中還要對小青蛙說什么呢?指生補充完整。
(7)分角色朗讀全文。
(8)做課后練習。
(9)指導寫字
(三)作業
你能為小青蛙設計一封回信嗎?
(四)總結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寄給青蛙的信
青蛙(圖片)小松鼠(圖片)蝸牛(圖片)
等信、念信寫信送信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說課稿:稱贊07-03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06-27
語文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7-19
二年級語文上冊北京說課稿06-26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1-13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03-18
二年級語文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說課稿01-06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看雪》說課稿12-16
五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05-23
小學二年級上冊說課稿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