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15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這是長春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的內容,本課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情境圖。小朋友托腮坐在窗前讀書,屋內十分安靜。墻上有鐘表和風箏,樹上有夜鶯,天上有月亮。圖畫用以激發興趣,引入本課所要學習的四個鼻韻ang 、eng 、ing 、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
第二部分是ang eng ing ong的書寫,用以指導正確描紅。
第三部分是看圖讀拼音詞,拼音句子,用以練讀拼音詞,鞏固本課所學的韻母。
2、教學目標:
(1)認識復韻母ang 、eng 、ing 、ong和整體認讀音節ying。
(2)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3)在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去嘗試、發現、合作、探究,使他們親身經歷整個學習過程。
(4)激發學生們學習拼音、進行拼讀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情感,使他們樂學、愿學。
二、說教法、學法
對于兒童來說,學習漢語拼音是比較抽象和枯燥無味的,所以,在課程設計中,如何調動他們的興趣,是重中之重。為此,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爭強學習的趣味性,我采用了講童話的方式。創設交際的情境,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趣味橫生,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及參與意識可以充分地調動起來。
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表現為好表現自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則,讓學生利用遷移類推、展開游戲等形式掌握發音。通過游戲活動達到學以致用。
三、說教學過程
1、童話引入,揭示課題。
該環節用童話引入,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動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具體設計如下: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繼續神游有趣而奇妙的拼音王國,拼音王國里有兩大家族,一是聲母家族,一是韻母家族,韻母家族中你認識多少韻母寶寶了?他們叫什么名字?快和它們打招呼吧。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韻母家族又來新成員了,想認識它們嗎?
2、觀圖測音,遷移類推。
書中的教學步驟是先有圖片,再有韻母。我讓學生看圖推測讀音。在教學過程中,我遵循有扶到放的原則,先老師教,強調先發前面單韻母的音再快速連上ng的音,每一個后鼻韻母的發音都是如此。于是學得好的小朋友就能自己發音了。最后ong是最好發音的。 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發音,老師完全放手。
3、續編童話,學習音節。
利用講童話故事,學習整體認讀音節ying,由于低年級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采用了童話故事的形式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4、在學完復韻母及音節之后,為了鞏固學習成果,達到學以致用,設計了“介紹我自己。”
“找朋友”的游戲,使孩子們在玩中學,樂中用,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
5、在拓展中升華。
作業超市:
a、我知道我班同學的名字中有ang 、eng、 ing 、ong 。
b、我知道教室的物品名稱中有ang 、eng、 ing 、ong 。
c、我知道上學路上很多牌子中有ang 、eng 、ing 、ong 。
6、板書設計。
低年級的孩子比較好玩好動,所以我將板書設計成了一個可愛的小房子,我想對他們一定會有很大的吸引力。再有指導書寫時我把學習拼音和培養情感有機結合起來,教師放手讓學生去觀察,去實踐,自己只以伙伴的身份參與學生的活動,書寫復韻母時提醒學生“一家人相親相愛,要靠攏,”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審美情趣,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我上學了》是第一冊教材的起始單元,本單元的學習效果關系到學生對本課程的認識和興趣。為幫助剛入學的新生實現從幼兒園小朋友至小學生的角色轉換,教材呈現的是學生熟悉的讀書寫字場景。以讀書寫字為切入口,讓學生意識到自己長大了,每天背著書包走進學校時,已經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小學生了。那就更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了。
二、說學情
考慮到這是一年級新生入學后上的第一節語文課,學生對學校和本課程都有一種新鮮感,渴望更多的了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活動中感悟。
三、說教學目標
由于所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根據他們的年齡、心理以及認知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
2.使學生懂得平時要認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習慣。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談話、看圖、討論、讀兒歌、演示并評點等方法,使學生早早確立“姿勢不對不讀書”“姿勢不對不動筆”的意識。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運用比賽、激勵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白不良學習習慣和良好學習習慣的表現。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實踐中知道糾正不良學習習慣、建立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意義。
四、說教法學法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天,就要有意識地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整堂課突出“活動性”,用8個字來概括,就是“活動→感悟→實踐→指導”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一共設計了四個環節:談話導入——看圖——課堂總結——作業設置
(一)談話導入部分
1.我將《我上學了》一課通過談話的形式進行導入。
問:小朋友們,今天早晨與以前的早晨有哪些地方不一樣?讓學生感知自己的角色,感受做小學生的驕傲。接著播放歌曲《上學歌》。學生邊聽邊唱。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引發學習的共同話題。
(二)看圖學習部分
1.學生打開書本,簡單介紹自己看到的內容,教師適時表揚激勵
2.課件出示“讀書姿勢”插圖。
學生看圖,說一說
(1)上面的兩位同學在干什么
(2)怎樣的讀書姿勢才是正確的呢
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會說出兩位同學一個在讀書,一個在寫字。
對于怎樣的讀書姿勢才是正確的呢這個問題,可以先讓學生反復觀察后,教師做示范,使學生印象更深刻。
在練一練環節當中,教師要進行巡視指導,或同桌互相糾正,最后全班比一比看誰的姿勢最正確。
通過直觀地仔細觀察,使學生了解掌握正確讀寫姿勢的重要性。最后通過觀察和反復訓練,使學生做到:讀書的坐姿端正,身體重心落在坐骨,眼睛和書本距離保持30~35厘米之間,胸部與桌緣保持6~8厘米,讀書時視線與書本平面成直角。
最后教師小結并板書:頭正、身直、臂開、肩平、足安。
3.課件出示“寫字姿勢”圖。
1.看圖,提出問題
(1)許多小朋友已經會寫字了,真了不起,你是怎樣握筆的呢
(2)看圖,指導正確的握筆姿勢。
(3)檢查,表揚姿勢正確的同學。
(4)學習兒歌。讀書寫字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支拳,手離筆尖一寸寬
(5)反復訓練。
此環節通過提出問題、看圖、讀兒歌、演示并評點等方法,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又加深了學生記憶。整堂課突出“活動性”,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使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在實踐中感悟。
4.課件出示眼保健操圖
(1)提出問題:中間的兩位同學他們為什么要做眼保健操
(2)學生自由討論,得出結論: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眼睛很疲勞,做眼保健操就是按摩眼睛,這樣才能保護眼睛。
(3)教師小結:這就告訴我們保護視力,不僅要有正確的讀寫姿勢,還要認真做眼操,并定期檢查視力。
此處的設計讓學生在了解書本內容的同時,進行交流表達,從基礎開始抓好常規習慣。
(三)課堂總結部分
1.學生暢所欲言,說說今后就是一名小學生了,讀書寫字應該怎樣去做?
2.教師小結:以后的每一天,我們都要讀書寫字,每一天都要跟今天一樣擺好姿勢,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眼睛,讓它永遠明亮。
(四)作業設置部分
作業我布置了兩道題,一個是必做題:背誦兒歌;一個是選做題:
1.練習今天學會的讀書,寫字姿勢。
2.實踐創新作業:和爸爸媽媽講一講開學第一天的見聞。
這樣設計是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六、說板書設計
由于是第一天入學,主要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感知讀書寫字姿勢的重要性,所以板書設計不宜太復雜,只是把重要的內容利用兒歌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清新明了。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3
說課的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一冊識字(二)中的第三篇課文《菜園里》。本課以一幅菜園豐收圖為背景,配有九個蔬菜名稱,和一首帶有六種蔬菜特征的韻文組成。本文極具生活特色,體現了讓學生生活中學語文,培養觀察能力的意識。本課的兒歌語言生動形象,瑯瑯上口,非常適合朗讀訓練,在朗讀中又能豐富學生對圖中蔬菜名稱加以鞏固。
說學生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很少跟著父母一起去田里、菜市場,對于各種蔬菜的認識也是來自于飯桌上的。又因為一年級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結合圖片展示蔬菜及名稱,有利于學生認識生字,感知生活。
結合本課的特點,學生的學情,我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種筆畫和1個偏旁。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特點。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1、學生課前隨父母去一次菜市場,認識一些蔬菜,并制作一張你認識的蔬菜的卡片。2、課件,生字卡片,蔬菜圖卡及詞卡。
教學時間安排:2課時
說教法:因為本課以識字為重點,把看圖、識字、學詞結合起來了,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了。所以我打算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學習生字、新詞,解讀來自生活的信息。在朗讀教學中,我采用領讀、開小火車讀、你聽我讀、賽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識字教學中,我采用課件演示和教師板書相結合,體現教師的主導性。
說教學過程
遵照學生從直觀到形象的心理認知特點,我為第一課時設計如下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興趣是做一切事情的力量源泉。一位名人曾說:“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為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如:我課件出示買菜畫面,并出示九種蔬菜的'實物:“這節課我們要給它們貼上標簽。”這種實物的出示,可以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形象教學,又調動起學生識字的樂趣。
二、初讀課文,認識九種蔬菜。
當學生為九種蔬菜命名感到為難時,出示兒歌,通過小組讀、討論,判斷九種蔬菜的名字。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想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探究。在教學前,先拋給學生一個問題:“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引發學生積極質疑,主動探究、思考的習慣。
三、主動識字。
在認識了各種蔬菜后,利用給蔬菜貼上標簽的游戲,引導學生主動識字。教師用“用什么方法來記這些字呢?”既留給學生自主識字的權力,又能讓學生在原有生活實際基礎上快樂地識字。識字后,通過各種游戲讓學生加以鞏固,真正做到“樂中學,學中樂。”
四、讀中感悟。
字詞的教學離不開文本,學習字詞又是為了能更好地朗讀、理解課文。字不離文,文不離字。在學生學會了本課要學的生字、新詞后,讓學生更好地運用到文本中去,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環節。本課的兒歌瑯瑯上口,能極大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因此,我通過合作組讀、同桌讀、對讀、齊讀、指讀、賽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感知蔬菜的特點,體驗讀書的快樂,同時通過讀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文本是教材,并不是教學最終的目的。因此,我在最后學有空間的情況下設計了讓學生模仿文中的兒歌,給你知道的蔬菜編兒歌的環節。既讓學生再一次鞏固了識字,又強化了學生對其它蔬菜的直觀形象認識;既培養了美感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實現了對教材的拓展、延伸、補充,確實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六、寫字。
一堂課中,要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各種感官,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因此,寫的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最后的幾分鐘里,我安排了“卜”“心”的書寫教學環節。
總之,我在本節課的設計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致力于構建開放的、民主的課堂環境,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識字、合作探究方法,在情境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努力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促進學生發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過程。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本課采用“詞串”的形式,圍繞小學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規,將
一組詞語組成了韻文讓學生認讀。內容是:太陽鬧鐘小
鳥/穿衣下床起早/刷牙洗臉早餐/上學升旗做操,
四組排列整齊的詞語連起來讀,押韻上口,便于記憶。
課文配以相應的圖畫,不僅能使學生借韻文形式和情境圖識字,還能幫助學生理解詞語,認識事物,受到美的熏陶。
本課時教學目標:
1、學會寫“鳥”字,認讀其他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按順序仔細觀察圖畫,能把圖畫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
3、初步訓練學生健康的生活常規,培養良好的自理能力,努力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本課時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生字,按筆順正確書寫“鳥”字。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他們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持久性差。教學時要注意動靜搭配,有張有弛,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直觀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提高教學效益。在教學時,我主要采用“以讀促講,以講促讀”的教學方法,輔以直觀教學法,聯系生活等手段組織教學。
學法:在教學上,放手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拼音知識,指導學生通過“讀--思--說--讀”的方式來學習韻文,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討論,自主交流,貫徹“自讀、會讀”這一精神。指導學生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說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畫出當上小學生后一天中你最喜歡做的事,并用拼音寫一句話。(這個課前作業尊重學生的差異,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有了選擇的余地。)
四、說教學程序(第一課時)
(一)、借助音畫,激情導入
1、聽《上學歌》,會唱的可以一起唱。
2、你為什么要來上學?
3、小組交流繪畫:當上小學生以后一天的生活并讀一讀寫的句子。
(直觀具體形象的畫面展示,伴隨激情的對話和優美的音樂,將識字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而為學生創設一個溫馨的富有情趣的識字環境,使枯燥的`識字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由發言,展示識字途徑
今天,老師把大家喜歡的詞語都收集在一塊了,咱們一起走進早晨的生活,去學習喜歡的詞語,好嗎?(課件出示全文)這些字你認識嗎?
認識哪個就讀哪個。
還沒學呢,怎么認識的?
(簡單一問,展示了學生的課外識字方法及途徑。對這些學生是極大的鼓舞,對其他孩子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想在課外多識一點字。)
(三)、自學詞串,整體感知
課堂上還有這么多字不認識,怎么辦?
1、小組里讀讀生字,會讀的讀給大家聽,不會的互相幫助。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就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能照顧到全班所有學生,讓他們都獲得發言權,特別是一部分膽小、后進的學生,也能在組內得到表現的機會,而不是讓課堂成為幾個優秀生表演的舞臺。同時,實踐證明,這種學習方式是釋放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重要途徑。)
2、開火車讀 ,六列火車同時啟動。
(在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內容后,開火車讀,六列小火車同時啟動比賽讀。更好體現了小組學習的團結互助性,學生的識字積極性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四)、逐行學習,說話練習
1、教師引導,學習第一行
(課件出示鳥叫,鬧鐘響)仔細聽,你聽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覺呢?
你們看,圖上畫了什么呢?(課件出示圖片1)(調動學生的眼耳等多種感官,增強識字情趣,使之出現思維異常活躍,情感特別豐富,識記創新能力較強的狀態。)
太陽公公張開了笑臉,小鳥唧唧喳喳的叫著,鬧鐘也響了,好象在催小朋友們趕快起床呢!
(課件出示生詞)指名讀,隨時評析糾正。
齊讀。教師評價小結,老師也感受到了這是一天生活的開始。
2、小組互幫,學習第二行
組內觀察圖畫,練習說話
一起拼拼生詞,讀一讀
說說哪些生字最易讀錯.最后齊讀,男女生比賽讀.
3、集體自由發言,共同學習三四行
觀察圖片,說說順序(先……再……然后……說話訓練,同時結合生活常規教育)
自告奉勇,讀讀生詞
當當老師,評價優缺
做做演員,朗誦表演
第四行同樣采用集體自由發言的方式學習.
(從教師引導-小組合作互幫-集體自主學習,由扶到放,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識字的規律和方法。對學生的朗讀、說話、表演等學習活動,應采取積極、肯定的評價,要“準備好一百頂高帽給你的學生戴,讓他們天天帶著榮耀回家。”低年級學生尤其需要教師的賞識,以增強他們學好語文的信心。)
(五)、再讀韻文,體會韻味
(出示整篇韻文)小朋友們發現了嗎?這些詞雖然是一個一個的,可是你們串起來讀啊,讓人覺得很美,就像是一首小詩,所以我們叫它韻文。輕聲讀一讀韻文。
你們讀起來很上口,很好聽,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課件出示韻母變色)
瞧,發現了什么?原來第一二四行最后一個字的韻母是一樣的,怪不得讀起來這么順口呢!
老師也想讀一讀,好嗎?(強調韻尾,做動作)
老師讀得怎樣?
老師為什么能讀得好呢?因為老師一邊讀,一邊在腦子里過電影,有聲有色,有動有靜,多美又多有趣!你們想試試嗎?(放flash)(通過放電影這一形式來指導朗讀,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樹立了模仿的榜樣,同時也教給了朗讀的好方法--想象朗讀法.使朗讀訓練落到實處.)
看完動畫,提出要求:小朋友們也要一邊讀,一邊在腦子里過電影,我們不僅要讀準確,讀通順,還不能一字一頓,也不能拖腔。
齊讀。指名讀。(在學生誦讀時,不光要求他們讀正確、通順,還要防止一詞一頓,也不能拖腔,速度要適中,語氣要輕緩,最后在背誦中積累語言。)
在朗讀韻文的最后,我還設計了一個說話練習:在這些詞里,你最喜歡哪一個?用它來說句話。兩個呢?三個呢?(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主選擇,練習用上一到三個喜歡的詞逐漸把話說具體。)
(六)、利用游戲,復現生字
六個小組來比賽,每組選一個小朋友上臺背對屏幕猜詞。然后逐個出示生詞,其他小朋友可以用動作、語言來描述,猜的小朋友從生字卡中把這個詞找出來。答對小組得金星。
(利用游戲形式,復現生字,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多種感官,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處于興奮之中。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本課的生字。)
(七)、 掌握姿勢,寫好漢字
首先我請學生回憶寫字時的注意點.接著
1、唱寫字歌,作好寫字準備。
2、(出示“鳥”字)古時候的人看見小鳥的樣子,造出了“鳥”字,請你仔細瞧,發揮你的想象,說說它的哪些部分和小鳥很像?
數數有幾筆?
找出已學過的筆畫。
學習新的筆畫,書空。
3、在田字格中邊范寫,邊講解要點。
4、在習字冊上描紅。
(在寫字教學中從描紅入手,仿臨結合,在書寫過程中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在內容上做到難易區別對待,不平均用力,力求事半功倍,低耗高效。在寫字過程中,努力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最后在評價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體意識。)
(八)、擴展延伸,發展思維
1、小組討論交流爸爸、媽媽、爺爺或奶奶早晚或星期天的生活常規。
2、集中交流,練習仿說(可以用自己的話,能模仿書中的詞串練說更棒,可以是一句或多句)。
如:爸爸的晚上
落日門鈴回家
晚飯洗澡看報
電視脫衣睡覺
四人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從教材入手,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踐,練習仿說,拓寬學生的思路,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在練說中不作統一要求,尊重學生,鼓勵學生思維的多維性,對于不同層次學生的發言給予相應的鼓勵。)
(九)、作業
必做題:
1、臨寫鳥字四遍。
2、背誦韻文。
選做題:
1、學著文中的圖畫畫一組家人(爸爸、媽媽、爺爺或奶奶等)晚上或星期的生活常規。
2、學著文中的圖畫,拍攝一組家人(爸爸、媽媽、爺爺或奶奶等)晚上或星期的生活常規畫面。
( 作業采用自助餐式的,有必做題和選做題,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等擇題而作。作業設計注重對字詞的鞏固和對課文的適當延伸,并從一年級開始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嘗試。不追求結果,重在過程參與,能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體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促進學生選擇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的發展,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5
一、復習
1、 同學們,我們之前學了哪幾個單韻母?
2、 單韻母家族還有其它三個兄弟姐妹,你們認識它們嗎?我們今天一起來和它們交個朋友好嗎?
3、 (板書)i、u、ü,它們就是我們今天的新朋友,但是它們比較害羞,都躲在圖畫中,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⑴ 我們的第一個新朋友 i 藏在哪里了?為什么你認為它藏在那里
① i 的發音和衣服的"衣"相同
② 圖畫上,衣服的紐扣很像 i 的形狀
⑵ 還記得四聲歌嗎?我們給 i 加上聲調來讀一讀(投影):
一聲高高平又平 ī ī ī,二聲就像爬山坡 í í í,
三聲下坡又上坡 ǐ ǐ ǐ,四聲就像下山坡 ì ì ì。
加上聲調的 i 有什么變化嗎?
──少了一點,你們想一想為什么呢?你能告訴我們其中的故事嗎?
參考:i 是有禮貌的孩子,它遇見聲調大哥哥就會摘帽行禮問好 。
⑶ 我們一起看看小 i 的家住在四線格的哪里,(范寫)小 i 有一頂小帽子,但我們先不要放小帽子,先讓小 i 的身體住進去,住到中格后再把小帽子放在上格。
⑷ 把小 i 送回家后,我們再看看另外兩個新朋友躲在哪里?──烏鴉的窩和鯉魚吐的泡泡
u 和 ü 長得像嗎?沒有眼睛的讀 u,我們閉上眼睛試一試,沒有眼睛只能感到世界一片烏黑,所以沒有眼睛的是 u。u 加兩眼變成 ü,因為小鯉魚有兩個小眼睛。
⑸ 加上聲調的它們又怎么讀呢?請小老師帶度四聲歌并做動作。
⑹ 我們也把它們送回家,知道它們住在四線格的哪一格嗎?怎樣把它們寫漂亮(范寫)學生描紅,跟寫。
⑺ 齊讀帶聲調的' i、u、ü。
第二課時
一、復習
抽讀卡片,復習帶聲調的單韻母;然后齊讀。
二、同學們
你們有遇到過同名同姓的人嗎?雖然他們名字相同,但是他們并不是同一個人。在漢語拼音的世界里,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有些拼音字母的讀音很相似,甚至相同,但它們是不同的字母,有不同的用途。今天,我們介紹一個漢語拼音的大家族,你們知道是哪個家族嗎?對,就是聲母,它們派了兩名代表來和我們一起上課。
1、(課件)"我叫大 y,我叫大 w,你們能在圖中找到我們嗎?
2、你們能幫我們找一下同名同音的韻母朋友嗎?
3、齊讀y、w
三、連線練習
1、y i w ü u
2、教讀兒歌:大 y-y,小 i-i,大 y 小 i 在一起,組成整體認讀音節 yi。
大 w-w,小 u-u,大 w 小 u 在一起,漢字注音就讀 wu
3、y 還可以和誰相連呢?yu 猜一猜怎樣讀?
小ü的眼睛不見了,這是為什么呢?你能想像一下,編個故事嗎?
教讀兒歌:小 ü 見大 y,脫帽行個禮,摘掉帽子還念 ü
四、"聽指揮"游戲
分別貼出 yi、wu、yu,老師拍一下手掌讀第一聲,拍兩下讀第二聲,如此類推。小組比賽,比一比哪個反應最快,又讀得最準。
五、教寫 y、w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6
一、說教材。
《烏鴉喝水》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通俗易懂,以“喝水”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說明任何事情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文中插圖形象鮮艷。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能正確流利的讀課文。
2、自己運用已學過的學習方法認讀生字。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探究式地學習,理解課文。
3、培養學生遇到困難時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這既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又是教學的難點,運用實驗等直觀教學化靜為動,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其中的奧妙,避免了抽象煩瑣的講解。在識字教學中“喝”與“渴”字,形近,音似,區分這兩個字成了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學齡初期兒童活潑,富于想象的心理特點,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擬定以下教法:
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能借助拼音進行生字學習,并在文中找出本課的生字、畫上圈。課中生字教學我設計如下:
1、師問:課文中哪些生字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生字,師相機點擊課件,相應的生字變為紅色,引起注意。字娃娃調皮地從兒歌中的字跳下排成兩列。
2、同桌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扮演小老師的角色,互相糾音、互助學習。
3、老師請一名小老師指著字娃娃帶領全班再讀生字,小老師教得很投入,底下的學生也學得認真。
4、開火車抽讀生字卡片,比一比哪列火車開得又好又快,檢查字音并糾正。如生字“渴、喝”給學生編成順口溜:“一個人被困在屋子里,一天(日)連三滴水都喝不到。(這是渴),后來,一個人送了一杯水(這就是喝)”
讓學生在游戲的同時,又進行了語言訓練。枯燥的生字變為學生游戲的伙伴。學生在積極、快樂的參與中,調動起自己的眼、耳、口、腦去完成游戲中的各個要求,不僅使他們學得主動,而且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根據高萬同老師在《談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閱讀教學》中指出,起步階段的閱讀教學要把培養閱讀興趣放在首位。應激發他們圍繞課文內容,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不讓一個學生成為無動于衷的旁觀者,當一個有口無心的假讀書郎。多媒體在自主探究中發揮著優勢。我制作了豐富多彩的課件。我首先以第1 自然段為引子,使學生了解到“烏鴉喝不到水”這一情況,多媒體動畫演示烏鴉的著急心情,然后就讓他們圍繞課題,大膽猜想事情的最后結果,從而找出矛盾焦點,產生好奇心、求知欲,激起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朗讀課文,領會課文潛在的思想內涵,是本課教學的主要目標。依據課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讀通、讀懂、讀好課文。一個巧妙的.追問:“你最想對烏鴉說些什么?”挖掘了課文的思想內涵,表現了課程重視提高學生品德修養的課改思想。
課本劇表演讓學生在情境中打開了記憶的倉庫,激活了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學生憑借這些“背景知識“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頭腦中盡情描繪課文語言所描寫的 情景,再通過語言,動作,神態,把平面的文字變成了立體的活生生的形象。運用自己的閱讀感受,完成了對課文的“再創造”。同時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和生活中的直觀的東西、表情、動作來記住字形,理解字義。體驗法。通過烏鴉動作,心情的體驗使得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此外還有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等。
三、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主要引導學生用比較法、發現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1、謎語導課:
我認為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通過橋梁,師生的心拉近了。
(1)《烏鴉喝水》的這一課我采用了謎語激趣導入:“身穿黑袍子,長個丑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打一種鳥。”
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都被調動起來,“多頻道”地運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也便使孩子在輕松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伙伴。
(1)出示“烏鴉”問,誰能有禮貌地跟烏鴉打個招呼?
通過打招呼拉近孩子與烏鴉的距離,仿佛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時也使孩子學著禮貌、熱情地與人打招呼。
(3) 揭示題目《烏鴉喝水》,讓學生想辦法記住“喝”字。思考: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烏鴉的嗎?
通過前面的鋪墊,孩子們覺得烏鴉就在我們的當中,又通過剛才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問題匣子打開了,從提問中也可看出孩子對烏鴉的關心,通過激發,孩子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自學。
2、分層識字:
(1)由于這是一年級第二學期,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過幾篇短小、有趣的課文了,其中還有不注音的文章。因此學生已有了許多對不認識的字,讀不通課文的解決辦法,所以在自學要求時,只要教師稍作點撥就可以了,而在識字、認字方面學生也已懂得加一加、減一減等方法來解決生字。
(2)反饋鞏固:
生字學習中我采用認──帶──找三步。認:拿出生字卡片與大家一起再認生字;帶: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的?一個學生的方法變為大家共享的 方法;找:老師準備字謎,如:水車千斤重(漸),拿出實物如:瓶子,石子,教
學(瓶、石),做喝的動作(喝),渴的表情(渴),邊做以游戲讓學生尋找到手里的生字卡片舉起來,“喝”和“渴”是形近字,難記,也可讓同桌一起合作自由編順口溜的方法加強記憶:喝水要用口,口渴需要水。
3、初讀課文:
(1)讀課文時,抽四個小朋友分段朗讀,并讓聽的同學與朗讀的同學互提要求與建議,使孩子明確自己在讀或聽時該注意些什么。
(2)讓學生評價學生。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4、讀文感悟:
(1)通過剛才的自學,你已解決了哪些問題?學生交流。通過這一環節讓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決遇到的困難。再問:那么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再讓學生互相交流。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創新和進取的精神,對課文的質疑可以使學生懂得在思考中學習,在問題中學習。
(2)朗讀課文第一段,思考:烏鴉是怎么找水喝的?這一環節中可抓住“到處”這一關鍵詞啟發學生想象烏鴉四處找水的情景。(想一想烏鴉會到哪些地方找 水,邊找還邊說著什么,想一想,說一說,再來演一演)體會烏鴉口渴難耐的焦急心情。并指導朗讀第一句。
通過學生的聽說演把學生帶入課文情景,從局外人變成局內人。并為指導課本劇表演埋下伏筆。
(3)正當烏鴉高興的時候,它又碰到了什么困難呢?引導學生從文章中找到這個句子劃出來,并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對照文字旁邊鮮艷、生動的插圖來進行討論、分析,得出“水不多,口小,嘴大”等原因。
面對這些困難,這時教師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了。可采用激將法:算了,算了,喝不著,還是走吧!
這時激起了學生許多智慧與情感的火花。“不行,不行,烏鴉已經很渴了。”“烏鴉到處都找遍了,才發現的。”“你瞧圖上的烏鴉多累啊!”“小烏鴉 還要去照顧媽媽呢!”這時孩子和文中烏鴉一樣處于兩難的境地,再讓孩子反復朗讀:怎么辦呢?這里的感情激發,就十分的水到渠成了。
(4)實物演示,突破難點:
通過實驗,演示烏鴉怎樣把小石子放進瓶里,水又是怎樣升高的?讓學生觀察(一個一個,漸漸)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實驗,化靜為動,突 破教學難點,使學生認識事物間的聯系。另外,一個巧妙的追問,挖掘了課文的思想內涵,表現了語文課程重視提高學生品德修養的課改理念。
孩子們通過矛盾的斗爭,也很自然的想到幫助烏鴉,用麥管吸,加石子,請大象幫忙等十分多的辦法也就產生了。這一環節既激發了學生熱心關愛,幫助別人,又發展了思維,訓練了表達。也為下一課時的體會烏鴉的善于觀察與聰明作了鋪墊。
5、指導朗讀:
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體驗,孩子的朗讀更有感情、更自然了,而且還可個別、集體加上動作、表情,等多種形式朗讀,并借助板書來加上動作來演一演等鞏固朗讀。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7
說教材:
《操場上》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這是學生學完拼音后第一個識字單元的第四課,本課有一幅表現操場上熱鬧的圖,六個表示體育運動的詞語和一首兒歌。圖上畫了小學生在操場上所玩的大部分體育運動,兒歌概括了操場上活動的情形。告訴學生體育鍛煉可使身體更強壯,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對事物具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好動好玩是他們的天性,所以讓學生在動中學,學中動。考慮到昨天匆忙結束拼音教學,第一次接觸到識字課,這節課我安排了內容較少,僅僅學習9個生字和6個詞語。
說教法:
字詞教學向來是語文教學中最枯燥乏味的環節,為了避免出現老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無味的現象,在這節課中我采用了趣味識字的教學方法。
說教學過程: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往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躍,精神振作、情感充沛,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上課伊始,利用我班學生愛猜謎語的特點,我出示了三則謎語(乒乓球、氣球、籃球)揭示謎底后教學“球”字,給球字找找朋友,想辦法編順口溜記住字形。
學完“球”后自然地過渡到教學的第二環節:看圖說話。出示課文中圖畫,給足時間讓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說說自己想說的話。但考慮到低年級的孩子心理發展水平較低,抽象思維能力尚未形成,他們完整地口述整幅圖的意思是比較困難,從平時的教學中完全能反映出來,上看圖說話是我最怕的,不管我怎么引導,學生都不能說到點子上。何況今天教的是那么復雜的一幅圖,所以在備課時,我頗費心思。設計了兩個環節:
1、出示圖畫仔細觀察,看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拋出問題后讓學生自由述說,此時學生說得肯定是零零碎碎的。2、自由述說后再引導學生“這么大的操場,這么多小朋友在活動,我們的眼睛真不知看哪里好?
小朋友,你有什么好辦法來介紹這幅圖,讓大家聽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適時引導學生能按照一定的順序,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進行說話訓練,使學生的表達更確切,說得連貫、通順,學生自練后在小組里試說,初步培養學生言之有序的表達能力。
在看圖說話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接觸了即將要教學的6個體育名詞,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學習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6個詞語,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出示6個帶拼音的詞語后,學生自由拼讀,再指名讀,同桌賽讀,去掉拼音再讀。在讀正確的基礎上再記住形,這一環節我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通過擺一擺讓學生按規律給詞語分類,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初步發現漢字組字的一些規律。接著讓學生猜猜字謎,出示兩個猜猜這兩個古漢字是什么字。利用這兩個小篆記字形,我有一定的意圖,因為這兩個字的篆書特點還依稀保存在他們的楷書中,對記住這兩個字頗有益處,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喜愛之情。記住了“足、手”后教學偏旁,做做跟手,跟腳有關的動作,以加深印象。
新課程講究活動中學,學中體會。孩子們經過30多分鐘的學習,此時也屬于課堂中的'疲倦期,在這里我設計了一個游戲“你做我找”,指名一生做動作,其余學生快速地找出相對應的詞語,利用游戲的方法鞏固字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最后一環節,我又安排了一個活動“喜迎奧運”黑板上貼著12面奧運五環旗,每面五環旗的反面有一個生字寶寶,揭完旗后展示在眼前的是北京奧運的會徽。
此設計的意圖一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擺脫刻板單調的一遍一遍地重復性地機械地認讀。二是體現本課的思想性,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想到設計奧運五環旗,主要是受雅典奧運會上中國軍團的不菲成績的鼓舞,再說北京奧運近在眼前,有必要對孩子們進行北京奧運的宣傳。這樣孩子們在課堂上不僅學習了生字,還能了解國家大事。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8
一、說教材
《爺爺和小樹》是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的課文充滿詩情畫意、童趣盎然,讓學生從詩、文、畫中感悟到自然美景,了解自然美景及人與自然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單元的整體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教給學生正確的朗讀方法。根據本單元教學重難點,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本課教學中,我注重去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閱讀課文的興趣。
《爺爺和小樹》這篇課文以孩子的口吻講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冬天,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小樹為爺爺遮陽,表現了人和樹之間密切、和諧的關系。人類保護樹木,樹木為人類造福。課文內容簡短,層次清晰。從冬天和夏天兩個方面寫了小樹與爺爺的'關系,滲透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文字活潑,富有情趣,且配有兩幅生動形象的插圖,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審美情趣和閱讀心理。
二、說學情
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強,活潑好動,注意力保持時間短,所以在教學中,應切實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語言環境準確地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由于學生剛剛接觸課文,既充滿好奇心,又害怕困難,因此教學中要充分鼓勵和肯定他們的行為,如朗讀中的稚嫩的感受,讓他們在寬松、活潑、愉悅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并受到美的熏陶,為今后的閱讀教學打下基礎。同時要結合朗讀,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爺爺愛護小樹的行為的感染,從小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三、說教法
由于課文簡短,內容通俗,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注重學生對課文整體感悟,以讀為主線,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努力做到學生讀的形式多,讀的時間長,在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語感。
教學時,引導學生一邊看圖片,一邊朗讀課文,認真觀察兩幅圖,理解課文內容,初步體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看圖,理解“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指什么,切實引導學生把詞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課文中準確地理解意思,使他們初步學習到聯系句子,聯系課文理解詞句的基本方法。積累詞語,通過討論、交流搜集的資料,懂得樹是人類的好朋友,可以遮陽,可以提供氧氣,可以美化環境。教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練讀,要耐心地糾正學生的字音,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再現課文的情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滲透讀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同時創設了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爺爺美好的心靈,感悟人與樹之間的和諧關系,突破了教學重點。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重點詞語 "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了解人和花草樹木的關系。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語句,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讀中感悟,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學準備:
課件、收集有關“樹木為人類做貢獻,人類為保護樹林做了哪些 事”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復習生字詞語、偏旁
2、檢查課文朗讀
二、學習課文,朗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練習說話:什么地方有什么?
2、出示課件,畫面為:我家門口有一棵小樹,北風一陣陣刮過,地上有許多樹葉。
小樹在寒風里會說些什么呢?
3、課件畫面:課文第一幅插圖。
說說爺爺在做什么?
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理解“暖和的衣裳”。
啟發想象: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他會對爺爺說什么呢?
4、課件畫面:夏天到了,小樹長得很茂盛。
小樹在爺爺的幫助下度過了寒冬,春天來了,他長出了小葉,到了夏天,小葉變成了大葉子,他一直想謝謝爺爺,可它不會說呀,怎么辦呢? 指名讀課文。
你知道小樹為爺爺做了什么嗎?什么是“綠色的小傘”? 理解詞語,再讀課文這部分內容
你想夸夸小樹嗎?(朗讀感悟這一部分的設計我想體現以下幾點:1、堅持從讀中悟,自讀自悟的原則。2、注重過程的趣味性。3、在讀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5、討論:小樹為什么能長得那么好?
三、擴展活動,宣傳環保
1、課件出示:小樹干旱、缺乏養料、有人傷害等畫面。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小樹?
2、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樹木為人類做貢獻”的資料。使學生明白:人類愛護樹木,樹木回報人類。一棵小樹要長成大樹可并不容易,需要人幫助還不能受到傷害,你們想一想,我們可以幫小樹做什么呢?適度擴展,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
3、讓我們用彩筆畫一棵美麗、可愛的小樹,好嗎?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在熟讀課文中認識漢字,并引導孩子發現構字規律,認識“筆尖、鮮花”等8個詞語,會寫本課生字“力、手、水”。
(2)正確朗讀課文,初步感受漢字的構字規律。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調動團隊合作的意識,提高識字效率。
(2)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理解、感悟漢字,掌握朗讀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悟漢字的構字規律,培養主動學習漢字的濃厚興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漢字文化的熱情。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生字,會寫“力、水、手”三個字。
教學難點
了解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培養初步的認字能力。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2、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過程:
一、形象揭題,趣味識字
1、出示“一輪紅日圖”。你能用一個字來概括這幅圖嗎?板書:日。紅日高照,光芒四射,非常明亮。
2、出示“一彎月牙圖”。這幅圖又用什么字來概括呢?板書:月。
3、“日”和“月”和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新的字。板書:明。齊讀題目。
4、大家觀察這個題目,你發現了什么?像這樣的字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認識這些新朋友。
二、學習生字
出示:
明、鮮、塵、尖、滅、男、休、看、林、森、眾
1、你們仔細看看,有誰認識這些漢字?說說是怎么認識它的?曾在哪兒見過它?讀讀看,讀對了同學們就跟著小老師讀一讀。
2、同學們再仔細瞧瞧,看誰能發現這些漢字有什么特點?舉手說說。然后把它們分成三類:左右結構:明、鮮、休、林;上下結構:塵、尖、滅、男、看;品字形:森、眾)
3、是呀,這些漢字有的是由兩個不同的字組成的,有的是由三個相同的字組成的,有位小朋友也像你們一樣能干,他也發現了這些規律,而且還把他的發現編成了一篇小韻文,讓我們來讀讀,說不定,待會兒我們也能像他一樣編一篇小韻文了。
三、熟讀課文,語境識字
1、自由拼讀課文,并把這些漢字在課文中用圓圈圈出來。
2、同桌互讀課文、教師引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比比誰讀得好。
4、比賽讀。自選一節最喜歡的反復讀,然后分組讀課文、分男女生讀、指名讀、開小火車讀。
5、讀著讀著,你們又發現了什么?(每一小節有一句話,有兩行,第一、二兩節與第三節不一樣,是把一個字拆開來變成兩個字,第三節是把幾個相同的字組成新的漢字。)
6、出示:明、鮮、塵、尖、滅、男、休、看、林、森、從、眾,讓小朋友獨立猜猜并相互說說這些漢字的意思。
7、匯報學習情況。
(1)明:明亮的意思。日和月都很亮。
(2)鮮:“魚”和“羊”的味道都很鮮美。
(3)塵:土少就叫塵,灰塵。
(4)尖:(用鉛筆演示)上面小,下面大,就尖了。
(5)滅:用蓋兒一蓋,火就滅了。
(6)男:田里出力干活兒的主要勞動力是男人。
(7)休:人靠著樹干什么呀,休息。
(8)看:(動作演示)手掩目是“看”。
(9)林:樹木多了,就成山林了。
(10)森:樹木多了,就成林了,再多一點就是森林了。
(11)從: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隨,叫跟從。
(12)眾:上面看,一個人,下面看,兩個人,仔細看,很多人。人多了,就成“眾”了,眾多、大眾。
四、誦讀韻文,鞏固識字。
1、自己出聲讀韻文。
2、用對口令的方式,鞏固識字。
五、小結本課學習內容。
小朋友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生舉手說說。
第二課時
目標:
1、開展實踐活動,擴大識字。
2、指導書寫。
過程:
一、復習生字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讀課后詞語。
(1)自由讀讀“我會讀”中的詞語。
(2)指名讀詞語。
(3)找朋友。(老師報詞語,學生在詞語上標序號,然后校對。)
4、讀讀想想。
(1)自由讀讀“讀讀想想”中的內容。
(2)跟老師讀。
(3)指名說說還從哪兒看到過像今天所學的漢字一樣,也是由兩個不相同的漢字拼成的新字,或者是由三個相同的漢字拼成的新字。(說到品字形的字時,可以從學生的姓名中遷移開去,給學生提供認識更多的認識漢字的機會,例:石頭很多就是磊,水很多就是淼等等。)
二、自創兒歌。
1、根據課文形式,自創兒歌,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2、交流。
三、指導書寫
力:先寫橫折鉤,再寫撇。
手:注意第一筆是撇,要寫得平,第三筆在橫中線上,要寫得長,第四筆在豎中線上。
水:第一筆豎鉤寫在豎中線上,第二筆橫撇壓橫中線出筆,第三筆寫至中心點,最后一筆捺收筆在撇的平行線上。
四、課外拓展。
課外利用多種渠道去認識漢字,把自己的發現編成兒歌。
《日月明》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第一冊“識字(二)”第四課《日月明》,鑒于《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從教材的編排來看,本單元之前的象形識字課顯然已作了很好的鋪墊,學生對日、月、火、竹等會意字的組成部分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幾個句意的理解完全可以通過會意字的特點進行分析,因此,識字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字音以及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上。本課出示了12個會意字,并以節奏明快、音韻和諧的韻文形式介紹了這幾個字的構字規律。《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認了以下幾個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明、鮮、塵、尖、滅、力、男、休、手、林、森、從、眾”13個生字,會寫“力、手、水”3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由讀、對讀、等多種形式反復讀,在讀的過程中發現會意字的構成規律,知道他們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漢字組成的,而它的意思就是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如很小的泥土就是灰塵的塵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祖先造字的智慧,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為達成這些目標,我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因為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但是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并不是完全地放任學生去自由活動,而是在教師有序指導下的自主探究,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從四方面著手讓學生進行探究:
一、字形上的探究
直接出示要認的會意字,因為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很高,所以對于這些字學生很快就讀出并讀準了他們的字音,然后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仔細觀察,這些字有什么特點,學生很快就說出了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鮮是由魚和羊組成的,而日、月、魚、羊則都是我們學過的象形字,通過反復的認讀,學生很快就說出了日月明、魚羊鮮等這些朗朗上口的韻文。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充分地認識到了通過自己的努力,每個小朋友都能掌握識字規律。也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二、結構上的探究
讓學生看看明、鮮、男、森等生字同樣是由獨體字拼成的,他們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從而引出結構分類,讓學生自己到黑板上去認一認,分一分,哪些是左右結構,哪些是上下結構,哪些又是品字結構。使生字反復再現,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同時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
三、筆畫上的探究
讓學生探究發現獨體字是不是簡單的相拼,學生很快就發現了一些部首的變化,比如人木休的休,左邊人的捺變成了豎,小土塵塵上面的小,豎鉤變成了豎等,再一次讓學生體會了構字規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編出來的韻文兒歌讀讀黑板上出示的生字。
三、字義上的探究
新的課程觀指出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杜威也主張“在做中學”,因此為了更好得讓學生理解字義,我讓一高一矮兩個學生上來,高的當樹,矮的坐在樹旁邊,學生很快就說出了這是休,這樣既讓學生明白了什么是會意字,有讓學生知道了休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休息的意思,又比如我在黑板上畫冒著熱氣的魚和羊肉串,讓學生體會鮮的意思,還可以讓學生拿出鉛筆來觀察,學生很快就說出了鉛筆頭尖尾粗的特點,這樣就很容易得理解了小大尖。然后我又出示了一些本課沒有出現的意會字,如采、苗等,讓學生說說字義,通過討論解決的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識字、理解字義活動中,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積累學習方法提高自學的能力。
四、拓展上的探究
本課課后練習中安排了一項“讀讀想想”,目的是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會意字的認識,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結合這項練習,我組織學生圍繞“有趣的漢字”這一主題開展實踐活動。首先,我先引導學生完成“讀讀想想”的練習,仿照課文將這四組字念成一段小韻文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三日晶。然后,引導學生自由組合,與好朋友一起復習前面學過的漢字,看看有沒有類似的字。因本冊書至此已過大半,學生已學了不少漢字,其中有不少象形字、會意字及形聲字,讓學生試著找出這些漢字有趣的地方,或畫畫,或出字謎,或學著課文的樣子編編韻文。總之,用各種方式將漢字的有趣之處表現出來。最后,開個交流會,讓學生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了自主選擇的權利,有了自由表達的空間,有了展示才能的舞臺和自主發現的過程。
不難看出:孩子的潛能是巨大的,只要給他們機會、時間,孩子會發現很多很多的東西。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現構字規律,互相傾訴,欣賞別人的發現成果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思維與情感也在互動。學習中,孩子的自信心在增強,學習能力在增強,互相傾聽、互相欣賞、互相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也在逐漸形成。總之,我在本節課的設計過程中我時刻牢記用新課標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時時處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不動搖,讓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用,雖然在課上仍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相信朝著這樣的方向去努力,成功終會屬于自己。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10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魯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15課《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一篇擬人童話故事,課文通過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三次對話,講述了燕子媽媽讓小燕子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在媽媽的耐心啟發下,小燕子去看了三次,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仔細,每次都有新的發現,終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點。這篇童話告訴我們只要仔細觀察就有新的發現,這樣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
二、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良好的讀書、寫字、認真傾聽等行為習慣的養成。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一年級學生有了初步的識字能力,并能說出簡單的識字方法。
從課文內容上來說,學生較容易理解。 在朗讀方面,學生前面接觸的大多是詩歌,韻文,這樣的童話還是第一次涉及,朗讀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多時間,多形式,多層次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感受閱讀的樂趣。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與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皮、片”2個生字,認識新筆畫“橫鉤”,認識新偏旁“王” 字旁。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其中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詞,正確書寫兩個字,讀通課文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學難點是: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
四、教法學法:
1、在教學中,朗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采用自由朗讀、男女體驗、學生賽讀、自主發現等方式讀課文,設計意圖在于: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深入文本內涵。讓學生在讀中識字,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從而懂得文中所蘊含的道理。
2、在識字教學中,我采用猜謎語識字、動畫識字等多種方法,設計理念在于:讓學生練習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旨在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提高識字效率。
五、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緊扣主題讓學生仔細觀察老師有什么特點?引出我們這節課也要認識一只像你們一樣會仔細觀察的小燕子,自然地導入新課。
(二) 檢查預習:
1、檢查詞語:
通過各種方式檢查詞語認讀情況。重點指導“么、得”這兩個字讀好輕聲。
2、 檢查生字: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并交流識字方法:
先讓學生自己說方法,老師再重點指導 “王字旁”和通過視頻讓學生了解象形字“燕”,并總結識字方法。中國的很多漢字就是從事物的形狀演變來的。
3、檢查標自然段序號:
一年級上學期孩子剛接觸什么叫一個自然段,所以老師有必要和孩子交流標自然段的方法。
4、指名分段讀課文:
提出要求:讀的同學要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掉字。其他同學端好書、坐端正、認真聽。想一想:小燕子去菜園看什么?一共去了幾次?
(三)品讀課文、讀中明理
1、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孩子邊讀課文邊畫出小燕子的三次發現。
2、交流所畫句子,提醒學生這三次發現其實就藏在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的三次對話當中,并認識標點“?!”。
3、指導讀好第一次對話:
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和感嘆句,并教給學生讀長句子要學會停頓。
4、用讀第一次對話的方式讀第二次和第三次對話:
自由讀、指名分角色讀
(四)抓點提升、拓展延伸
1、體會燕子媽媽的三次問話: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
2、想一想小燕子會怎樣仔細的觀察冬瓜和茄子呢?預設:看一看、摸一摸等。
3、生活當中你有沒有仔細的觀察過一種事物?
生活中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有更多的發現,就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4、分角色朗讀全文:
老師讀旁白,女生來當會教育孩子的燕媽媽,男生來當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五) 指導寫字:(課件出示:皮、片)
觀察這兩個字的占格位置—指導“皮”字(認識新筆畫橫構)--范寫“皮”字—學生練寫—評價—學寫“片”。
六、板書設計: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冬瓜 茄子
大 小
綠 紫
皮上有毛細 柄上有小刺
這堂課的板書力求做到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總之,在教學設計中,我力求把他上成一堂扎扎實實的語文課。謝謝各位領導老師,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11
一、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輕輕地》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四課的第四、五部分。第四部分是帶調拼讀音節,認識五個生字,配有一副情境圖,蘊含著一個故事情節:一匹馬馱著米袋在lus 走,路邊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米袋不知什么時候漏了,小馬卻沒有發現,小兔子飛快地追上來告訴它:你的米袋漏了,第五部分是一首兒歌。
2、教學目標:
(1) 認識“大、米、土、地、馬、兔”六個生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有表情地朗讀兒歌。
(3) 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及口語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初步培養學生的評判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認識五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兒歌。
難點是能根據畫面展開想象,說幾句簡單的.話。
4、課時安排:
一課時完成
二、說教法、學法。
指導學生認識生字,首先要引導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有什么,再帶調拼讀音節,讀出詞語,最后認識“大、米、土、地、馬、兔”五個字,在鞏固認讀時,口頭組詞,說話。
教學兒歌,讓學生初步理解意思,認讀音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表演朗讀。
三、 說教學程序:
(一) 學習生字,看圖編故事。
1、 看圖導入、引導詞語:板書:
大米 土地 馬 兔
2、 采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詞
看黑板讀詞語
看卡片讀生字
生字口頭組詞、說話
3、 看圖編故事
在小組內交流
自愿報名講故事
(二) 學兒歌
1、 講故事引入。
剛才小朋友們生字學的好,故事講的也好,下邊老師也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好嗎?“春天來了,在綠油油的草地上,盛開著許許多多五顏六色的小花,有一只小狗和一只小兔在草地上跑來跑去,又蹦又跳,這時,在遠處的小馬看見了,連忙大聲喊小兔小兔!小狗小狗!”小馬要對它們說些什么呢?請小朋友想一想,再說一說。
2、 自由讀書中兒歌。
3、 找出兒歌中紅色的音節讀一讀。
板書:de tu le ni
4、 師范讀兒歌,生思考:哪兒讀得快?哪兒讀得慢?哪兒讀得輕?哪兒讀得重?
5、 學生練習讀(采用多種形式)
(三) 學生自我總結學習收獲。
1、 小朋友,通過這節課的活動,你們都知道了什么?
(談認識的小動物,認識的字,懂得的道理,愛護花草等)
2、 課外延伸:
請小朋友們回家后,把自己這節課知道的給爸爸媽媽讀一讀,說一說好嗎?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12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九課《小溪生病了》,現在我就本課的教學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小溪生病了》是“保護環境”單元的主體課文,是一篇內容淺顯、通俗易懂的童話故事。文中用富有童趣的語言敘述了小溪從清到臟,再從臟到清的過程。通過閱讀,告訴孩子不能亂扔垃圾,要保護好自然環境。課文以一些小動物前后行為的變化,導致小溪水的變化作為線索,進行對比描寫,句子連貫而流暢,十分適合小朋友朗讀感悟。根據教材的特點,課標要求,我制定如下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小溪為什么“生病”。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不唱讀,不頓讀,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強化保護生態的意識。教學重點:理解小溪為什么生病了,后來怎么變清了。
教學難點:
理解小鳥的話的含義和小動物們聽了小鳥的話為什么都不好意思了。
二、說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能記、愿讀、肯說、會想、敢問、想象力豐富,好表現,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生動形象的表演,在朗讀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角色感。雖然他們能初步借助拼音朗讀課文,但朗讀水平不高,對有感情的朗讀把握不夠,因此,本課的設計依然以指導朗讀為主,初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更投入。
三、說教學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說:“語文課,要教會學生閱讀與思考。”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以讀代講、誘導思維”的教學方法。利用范讀、自由讀、朗讀、誦讀和齊讀等形式多樣的讀,使學生準確、有效地理解課文內容。我著重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通過讀書、通過思考解決問題,通過讀、議、想、說等活動,讓學生在親歷實踐的過程中學習、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自主發展。另外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去補充文章的空白,想象還有哪些小動物會怎么做等等,通過這樣的訓練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開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多媒體課件運用可以形象直觀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說教學流程
為了能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新課標和有效教學的理念。我將從以下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在課題的.揭示上,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幅很漂亮的圖畫,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緊接著,問:“你看到了什么?”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接著揭示課題,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從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平日里歡快活潑的小溪怎么會生病呢?現在我們就一起讀讀課文來解決吧!帶著這樣的問題進入第二環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是最主要的理解課文的方法,為了實現有效閱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我要求學生不是漫無目的地去讀,而是有要求有任務地去讀。
一是借助拼音初讀,做到不丟字、不添字。
二是看漢字讀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熟。
三是學生自由速讀,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四是指名分段朗讀,邊聽邊想:小溪為什么生病了?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提到“低年級閱讀課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閱讀的樂趣”。所以在環節的學習中,我主要引導學生圍繞“小溪為什么會發生變化”這一問題展開,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重在指導學生通過“清清的”、“綠綠的”、“天天“、“歡樂的”等詞語體會和評議朗讀時高興的語氣。接著引導學生自由讀第2、3、4、5小節,要求學生找到表示小溪生病、病好原因的句子,引導他們進行對比朗讀,在朗讀中感悟往小溪里扔垃圾是不對的,應該保護好環境。教學“小動物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了”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主旨,理解小鳥的話的含義和小動物們聽了小鳥的話為什么都不好意思了這一教學難點,我還設計了拓展說話練習,聯系上文,說說小動物們會想些什么?通過練習,一方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二期課改的精神,注重課文學習的整體性,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拓展延伸,超越升華。
針對低年級學生表達、理解能力較差的現狀,我采用循序漸進的說話練習進行訓練,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能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與知識鞏固。第四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小溪病好了,他會對小動物說些什么呢?(自由交流)
2、猜猜小動物們現在會做些什么呢?
3、除了把小溪里的垃圾清除掉以外,還有什么好辦法來美化小溪呢?以此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的機會,同時也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體現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這樣的設計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板書:小溪生病了扔、丟、倒請醫生小溪清又綠——生病了(黑臭)——又清了自己保護環境
五、說教學效果及反思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對于低年級起步階段的閱讀教學要把培養閱讀興趣放在首位。因此,本課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圍繞課文內容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
如:引導學生觀察小溪生病時的樣子,把小溪生病和自己生病時候的感受相比較,體會小溪在遭受破壞時的委屈和難過,從而有效地進行了朗讀訓練。我還通過課件展示,使學生身臨其境,避免了抽象繁瑣的講解,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日月明》,這篇課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一年級上冊識字(二)的一篇課文,它以節奏明快、音韻和諧的韻文形式提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因為字意的理解基本上可以通過會意字的特點進行分析。因此,我把識字教學的重點放在字音以及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上。《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認了以下幾個目標: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漢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幫助學生了解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13個漢字。
難點:初步了解會意字的特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一個雙邊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本節課我采用了“激、促、查、教”等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學習,以達到“生成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整篇課文我貫徹了一個闖關的情景,而在這個情景中我引入了學生非常熟悉和喜歡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等人物,這樣讓學生在一次次的闖關中完成一個個學習任務,從而也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收獲快樂。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美麗的圖片(多媒體展示圖片),這是一座識字城堡,里面住著識字大王和小王,看到這樣美麗的城堡,同學們想不想進去呢?(想)好,那你必須先通過老師的第一關:說出城堡的名字(日月明)(課件出示)。
2、齊讀課題《日月明》。
過渡:很快城堡的門就打開了,我們就隨之進去了,可是奇怪的是我們發現城堡里沒有任何人,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因為我們還沒過第二關:讀生字。(課件出示)
(二)多種形式,讀準字音。
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匯報: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讀。(老師隨即貼出相應的生字)。
3、學生齊讀。
4、小老師帶讀。
5、開火車認讀。
6、卡片游戲
7、去音讀生字。
過渡:過了第二關我們就認識了這個城堡里的.識字小王,那你還想認識誰呢?(拼音大王)下面就讓我們來過第三關:記字形(課件出示)
(三)牢記字形,理解會意字
1、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認識這些字的(一部分生字)。
2、猜一猜:通過圖片猜是什么字 ( 另外一部分生字)。
3、你覺得我們今天所學的字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為什么有趣呢?),引出會意字。
4、你能給這些字組詞么,能用其中的詞語說一句話嗎?
6、指名三名學生上臺完成老師的板書。
過渡: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成為比識字小王更厲害的識字大王呢?那就用你們的聲音告訴老師吧!
(四)朗讀課文、感悟會意字
1、學生齊讀詞語。
2、學生齊讀課文。
3、師生對讀。
4、學生拍手讀。
(五)課外拓展,加深理解
1、你還知道和認識哪些會意字呢,和大家一起說一說吧!
2、生活中搜集更多的會意字,并把它講給爸爸媽 媽聽。
(六)板書設計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本課以“太陽和月亮”為主題,是第十單元的首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歌。詩歌共有兩句話,先寫了彎彎的月兒像小船,接著展開想象坐上月亮船到太空,看到了閃閃的星星和藍藍的天。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為兩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使學生充分感受詩歌的意境,熱愛大自然,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只”的用法。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①通過朗讀感受詩歌的意境,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
②用聽讀法識字。
二、說教學準備
字詞卡、音樂碰帶、《晴朗夜空圖》
三、說教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時主要采用談活法、直觀法、情境法、講授法等。
四、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對于一年級學生,興趣是其主動學習的前提,因此安排了如故事引入,教具設計富有童趣,音樂欣賞,做游戲等。課堂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比如自己練讀課文,當小老師,認讀生字,互檢生字等等。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主要設置六個環節。
第一,故事引入。
通過講《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第二,指導看圖。
1.出示圖畫,讓學生觀察: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并指名學生上臺將相應的詞卡貼上去。具體事物與詞組一一對應,具體情境更有利于一年級學生的識字。
2.讓學生自由對丁丁提問,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第三,讀文。
1.板題,理解課題的寓意。
2.反復練習,熟讀課文。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要從小培養。我采用的形式如下:
①自己練讀,畫出不會讀的字。
②老師帶讀,學生留意自己不會讀的字。
③學生再讀課文,若還有不會讀的字可以問同學或老師。
④指名讀文,學生評議。
⑤教師范讀,學生評議后標出停頓。
⑥齊讀課文。
第四,認讀詞組并理解。
1.出示詞組卡,全班認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2.板疊詞卡,讓學生發現這些詞有什么特點?在發現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出示“彎彎的月兒”,讓學生比較“彎的月兒”彎,還是“彎彎的月兒”彎?
老師范讀,生練讀,同法練讀“小小的船”,“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3.感情朗讀課文。
用充滿童趣和美感的語言激發學生強烈的表現欲。以加深對詩歌意境的體驗。老師說:丁丁說小朋友讀的真好,把月兒讀得彎彎的,把船兒讀得小小的,把星星讀得閃閃的,把天讀得藍藍的,他還想聽小朋友讀一次課文,你們愿意嗎?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可愛的星星、月亮、天空。
第五,認讀生字。
1.出標貼有字的蘋果樹。
2.讓學生當小老師把會讀哪些字就摘下蘋果,領大家讀一次。
老師重點指導“里、月”的組詞,多音字“只”的用法。
3.小組合作識字,交流識字要點;
分析部件:只、尖、里。數筆畫:在、見、猜謎語:月
4.擴展識字方法,讓課內外知識相融合,努力開展課程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5.同桌互檢生字,體現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6.游戲:“猜猜我是誰”,鞏固生字。
第六,音樂欣賞,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讓學生跟唱。
2.配樂朗讀,練習背誦。
3.動手畫一畫,“晴朗夜空圖”。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15
說教材:
《靜夜思》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靜夜思鄉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著作者的心弦;舉頭仰望,低頭沉思,俯仰之間,神馳萬里,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無盡的思念。背景圖是詩句內容的形象反映,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所描寫的意境。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一、學習目標
a.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2個偏旁“亠、攵”。
b.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并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c.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說個同學們聽,培養觀察與說話的能力。
d.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二、教學重難點
識字、朗讀、背誦古詩和寫字
三、教具準備
遠程教育資源、生字卡片
四、課時劃分:一課時或兩個課時
說教法學法: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但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活躍,基于這一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方法。
1、正確引導,激發學生良好的興趣
有人說:“興趣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創造出人間奇跡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初是對學習過程和外部活動感興趣,對學習內容卻興趣不濃,因此,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然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非是生來就有的。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有些課文在時間上跨度大,而一年級學生的生活閱歷淺,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即使在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后,感情仍很淡漠,運用了遠程教育資源教學能夠使聲畫并存,生動直觀地將教學信息再現于學生的感官。通過聽覺、視覺的協作作用,打開學生的思路,由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遠程教育為載體,創設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活動
在遠程教育的資源中,如互動探索和課外拓展都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資源。由于是農村小學,條件不好,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手頭上可供使用的教育資源都遠遠不能滿足當今時代發展對教育的需要,教學設備也跟不上,現在有了遠程教育資源就拉近農村教育與城市教育的距離。對于小學語文來說,僅靠一本教課書是不可能讓學生學好語文的`,只有利用現代媒體做幫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發揮他們的潛能。
說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能在視、聽、說、思等幾個環節中經歷學習的過程,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如下。
1、觀察交流、激發興趣、情景導入
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會靜夜,我設計了這一環節。在上新課前一晚,布置學生去觀察夜晚的天空,然后上課時把自己觀察到夜空的內容和感受,說給同學聽,大家互相交流下。交流后引入新課:靜夜思。
課題引入后,給學生解釋下課題,讓學生思考一下,詩人是在什么時候思念,又思念些什么?提問后,把遠程教育碟片切到《靜夜思》這課,讓學生欣賞課文。
2、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我設計這一環節,是想讓學生通過自己朗讀課文,去發現這課的生字,并在這環節中,要求學生利用拼音幫助自己讀準每個字,尤其是一些后鼻音,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欣賞完課文后,把整首古詩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由讀古詩,要求把字的音讀準,并在讀的過程中,把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來。指名朗讀,評議,注意讀準后鼻音,如:靜,床,光,望,鄉,明,霜,上等。
老師出示生字卡片,帶領學生認讀生字的字音。請音讀的準的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讀后,給學生一、兩分鐘的時間讀記生字。然后再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記字的方法,如:“夜”——亠,認識“亠”。“故”——“古”“攵”,認識“攵”。
“床”——“廣”“木”,認識“廣”等等。
交流后,為了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把遠程教育資源切換到識字的畫面,把生字逐個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復習生字。先讓學生自己讀和組詞,讀后讓其他學生來評價,看他念的對不對,再在生字前顯示出正確的拼讀音節,全班一起念一遍,讀的不準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發現,及時個別學生的讀音。如:先在屏幕上出現“靜” 字,先讓學生拼讀,再顯示“靜”的讀音“jing”和詞組“寂靜”,“夜”——“ye”和“夜晚,黑夜”等,以供學生學習。
3、誦讀古詩,展開想象,體會感情
為了讓學生能跨越這道悠遠的時間長河,去體會這首古詩,所以我設計了這個環節。在生字復習后,讓學生自讀古詩,互相交流,都讀懂了哪些詞句?讓學生說說自己在什么時候見過“霜”,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示“舉頭”、“低頭”的意思等。學生表演后,在自由練習朗誦,練習背誦。在背誦是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如:學生個別背,全班背和分組背等。在背誦時,如有不記得的地方,可以引背前兩個字,再讓學生接的背,完成整首古詩的背誦。還是不會背的同學,要求他們回家后要多朗誦,記住課文。
4、趣味練習,書寫生字
設計這一環節是為了學生能掌握并正確書寫本課所要求會寫的4個簡單的漢字的筆畫順序。把這課的遠程教育資源切到寫字畫面,先讓學生仔細的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認清“目,耳,頭,米”這四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書寫要注意漢字的高度,不要超出田字格。先讓學生看一邊生字的書寫筆畫順序,再把自己的右手舉高,跟著遠程教育資源在空中書寫,練個一、兩邊后,讓學生拿出本子書寫生字,在書寫時要告訴學生注意“耳”是上橫短,下橫長的,寫“頭”和“米”字是要注意最后的兩筆是“丿”和“乀”或“丶”,這兩筆是相呼應的,要把“丶”寫得上尖下圓。學生在書寫是要隨時提醒他們要注意坐姿與執筆的姿勢要正確。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說課稿05-20
語文上冊說課稿:稱贊07-03
語文上冊識字說課稿06-27
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家》說課稿11-09
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家說課稿06-25
一年級語文上冊《雪孩子》說課稿05-22
一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通用03-25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說課稿(精選11篇)10-26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家》06-26
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家》說課稿3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