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5篇【必備】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游記,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情融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
課文按游覽的是順序,依次寫了洲金華雙龍洞時的路上見聞、游外洞、由外洞進入內洞、游內洞的所見所聞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況,寫了路上的景色明艷,溪流歡唱,外洞的寬敞,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小、險;內洞的黑、奇、大;在讀者眼前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倫美奐令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欲望。全文結構嚴謹,內容安排渾然一體,井然有序,兩條線索(一是游覽的順序,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有機交融,貫穿始終;觀察仔細,描寫形象生動,景物特點鮮明;敘述有詳有略,詳寫孔隙、內洞風貌突出了雙龍洞的特色。了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和落實“分清文章的主次”這一重點訓練項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是教學的難點。選編本課的意圖在于讓學生學習作者觀察表達的方法,通過語言文字領略金華的雙龍洞的神奇之美,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說學習目標
根據《新語文課程標準》對教學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編寫目的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語言文字感受金華雙龍洞的神奇,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練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說教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教材訓練重點,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寫、練的教學思想,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講讀課文,依照教材的編寫目的,并根據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這一特點,我主要采用“引導探究、啟發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能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四、說學法
在學法上,我們教學的目的是教學生會學,教是為學服務的,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饒有興趣的說、議等方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代替我們教師單一的講、管形式,達到教是為了不教,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發展性,創造性的主體精神被大大激發,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從而達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目的。
五、說教學程序
思路縝密、條理清楚、安排合理的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導入新課:
導語設計
恰當的導語設計很重要既有前后銜接的作用,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記金華的雙龍洞》,課文的前三段向我們介紹了作者游覽的時間、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見聞和美麗景色!那么除此之外作者還游覽了哪些地方?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點?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通過導語把學生的思維拉到了本節課的位置,又使學生在腦海中起到了提示的作用,促使學生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短暫的回顧,并將思維定位到本節課的內容當中。
(二)出示課件,總體感知課文:
1、有了前面的導入,學生的思維就還跟著老師回到本節課,這時候出示課件,讓學生跟著瀏覽課件圖片,然后打開書,仔細讀讀課文4--7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覽了哪些地方,圖文對照,初步感受這一部分的內容。通過交流使學生體會到游覽的地方和順序:外洞孔隙內洞
(三)精讀課文,自讀自悟: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逐段學習,體會各景點的不同特點
1、學習第四自然段。
①出示外洞的景圖,對照圖片,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并提出問題:作者是如何介紹洞口的?外洞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作者運用了什么樣的說明方法?體會外洞的特點;
②師生共同討論,初步了解學生自學情況。
③在討論的基礎上小結:讓學生了解到作者運用了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等說明方法;以及外洞的特點——寬敞。
2、學習第五自然段
在學習第五自然段時采用指導圈點、批注,落實讀書方法。抓住文中的重點句、重點詞指導學生研讀、比較、批注。如文中第5自然段的教學,我抓住“貼”、“稍微”、“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這些重點詞句采取換詞、換句及手勢示意的方式指導學生研讀,并出示進入內洞孔隙幻燈圖片,讓學生對照圖片,找出文中的重點詞語,然后互相探究討論,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小結。這樣,學生通過對照圖片從“行船方式、乘船姿勢、乘船感覺”體會出進入內洞孔隙的特點:窄小、低矮。
3、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在教學“內洞”這一部分時,為理解石鐘乳和石筍的變化多端、顏色各異,先讓學生觀察內洞圖片,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有的說像孫悟空騎著白馬在飛奔,有的說像觀音在講經,有的說像白胡子老者在砍柴,有的'說像壽星老人捧著仙桃來祝壽……
然后再在學生發揮思維的基礎上,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并提出問題:這兩段主要介紹了什么內容?內洞有什么特點?內洞的奇特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并畫出有關語句。
通過圖文對照,學生對內洞的特點有了充分的了解,這時候再指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小結,學生就很容易的得出結論:這一步分主要介紹內洞的景物;內洞的特點是:黑、奇特、大;主要體現在形態各異的石鐘乳上;并能畫出相關的語句。
在了解了內洞特點之后,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說“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倫美奐,創造了眼前美麗的自然景觀,很有觀賞價值。
(四)讀寫指導:
語文的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學習文章,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寫作,所以讀寫的指導也很重要。
1、設疑質疑:
在全文內容學過之后,提出問題:游完了雙龍洞,回過頭來看,作者介紹最詳細的是哪個地方?那你說說作者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呢?并讓學生互相討論,得出結論:外洞、孔隙、內洞三個地方的景物寫的詳細;作者游覽的順序是:外洞→孔隙→內洞
2、小結寫作方法:
有了前面的結論,再提出問題:今后我們應該怎樣來寫參觀游記呢?除了寫作順序之外,要想吸引讀者,打動讀者的心,還應該抓住什么去寫?然后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考論,得出自己的結論:有的會說“按照觀看的路線寫的,內洞寫的詳細”;有的會說“按照行走的路線寫的,外洞寫得詳細”;也有的會說“按照看的順序寫的,都寫得很詳細”……如此等等。
最后老師在學生得出結論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
第一、寫參觀游記要按參觀游覽的順序寫。
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要把參觀的景物)特點寫清楚。
第三、加入自己的親身感受表達思想感情。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小英雄雨來(節選)》是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成長故事”為主題,選編的都是一些長課文,引導學生探究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容的方法。這篇課文講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為了掩護革命干部,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的故事,歌頌了少年雨來熱愛祖國、不畏強敵的斗爭精神。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將一位熱愛祖國、機智勇敢、寧死不屈的少年英雄塑造得活靈活現。文章中多處的環境描寫以及雨來的正面描寫和敵人的側面描寫,都有力地刻畫出了雨來的英雄形象。?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晉、絮”等13個生字,讀準“囊、吧、塞、哇”4個多音字,會寫“晉、炕”等15個字。
2.了解雨來為掩護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爭的故事,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學會給課文的每個部分加小標題。?
了解雨來為掩護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爭的故事,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學會給課文的每個部分加小標題是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處理好課文的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一般地說,可以按照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進行教學。本課教學我主要采用從“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抓住要點閱讀,實現長文短教。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一種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重點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的方法學習。考慮到課文篇幅很長,學生年齡較小,接受能力有限,本節課以加小標題的形式幫助學生整體把握內容,同時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教學,“整體著眼,部分著手”,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課堂更有效。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釋題引疑
由雨來和鬼子斗爭的畫面引入,激發學習興趣。
讀題質疑: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看到課題后,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生字詞
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自主解決生字詞。我再隨堂檢查,明確讀音。
本課多音字比較多,著重進行講解。
指導寫字,強調筆順和書寫規范,并巡視,個別指導。
(三)匯報預習,初讀課文
1.瀏覽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思考:文章是通過哪件事表現雨來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
3.文章的其它部分與表現雨來是一個小英雄有什么關系?
(四)研讀課文,深入探究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為什么說雨來是小英雄?
2.小組讀課文,歸納各部分的大意,理清各部分的聯系。
3.提煉課文的小標題:
游泳技高;上學明理;掩護大叔;勇斗日寇;跳河潛逃;脫險得勝。
4.限時比賽默讀課文,討論段落間的聯系。
幫助學生建立各部分的聯系,從而整體把握內容。
(五)品讀重點段落,感受人物形象
1.自讀第三、四部分,畫出描寫雨來心理活動的句子,思考:敵人是怎樣對待雨來的?雨來是怎樣同敵人斗爭的?
2.交流:你覺得雨來是個什么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什么?
3.由重點句切入,體會人物情感。找出句子“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在課文中的位置。重點理解課文中兩次提到這句話有什么重要的意思?
提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是雨來意志、信念、力量和經受各種考驗的精神支柱。
(六)用對比讀方式,領悟景物描寫作用
1.文章開頭:“蘆花開的時候,遠遠望去,黃綠的蘆葦上好像蓋了一層厚厚的白雪。風一吹,鵝毛般的葦絮就飄飄悠悠地飛起來,把這幾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軟的'蘆花里。”
提示:這寫出了蘆花村景色的優美,同時,小小的蘆花村只是祖國大好河山的一小部分,其他地方和蘆花村同樣美,甚至更美。這里暗寫祖國的大片河山正遭受著日寇的蹂躪。教學中突出蘆花村的美旨在引發學生對家鄉、對祖國的愛和對侵略者的恨。
2.故事結尾部分的景色描寫:“太陽已經落下去。藍藍的天上飄著的浮云像一塊一塊紅綢子,映在還鄉河上,像開了一大朵一大朵雞冠花。葦塘的蘆花被風吹起來,在上面飄飄悠悠地飛著。”
提示:這里不僅寫出了白天的蘆花村景色優美,更寫出了太陽落山時的美。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生活著勤勞善良的村民們。人杰地靈,人們多么希望雨來這個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間啊!
3.“還鄉河靜靜的,河水打著漩渦嘩嘩地向下流去。蟲子在草窩里叫著。”
提示:這一段看似寫景,實際在寫人們的心情。人們多么盼望雨來會突然出現在大家面前啊!連那河水都在靜靜地等待著,草窩里的蟲子都在呼喊著雨來。
(七)探究活動,延伸主題
1.摘抄課文中景物描寫的詞句。
2.復述課文,角色扮演。
3.利用課外的時間閱讀管樺的小說《小英雄雨來》,或者其他小英雄的故事。
(八)課文小結
本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少年雨來,聰明勇敢,游泳本領高強,為了掩護革命干部,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歌頌了少年雨來熱愛祖國、不畏強敵的斗爭精神。
五、說板書設計
根據課文內容和特點,我設計了如下板書。力求讓學生抓住課文的內容主線,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海底的女兒》是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節選自《海的女兒》的結尾部分,通過介紹小人魚親自參加王子的婚禮,忍受身體和精神的苦痛,一步步變成泡沫,走向死亡的故事。這是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二、說目標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港、宴”等13個生字,積累生字組成的新詞。
2.自由閱讀課文,了解故事大意,體會人魚公主的美好心靈。
3.激勵學生從小為人大度,常抱有處處為別人著想的思想。
教學重點:體會美人魚寧可犧牲自己也不傷害王子的品質。
教學難點:了解故事大意,體會海公主的美好心靈。
三、說學法、教法
學法: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自主閱讀故事,合作交流,談體會,談感受,完成對文本的對話。
教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讀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點語句。我在教學中能夠放手給學生,讓他們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語言的內涵。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過渡到感悟作者蘊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組討論階段,學生在充分討論的過程中對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過教師的點撥指導,認識上就更深一層次,對今后閱讀安徒生的作品幫助很大。
四、說教學流程
(一)師生談話,導入課題。
1.出示美人魚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看見過這張圖片嗎?”對,這個圖片畫的是海的女兒。(板書課題:海的女兒)
2. 安徒生簡介,學生初步了解。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19世紀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既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出生于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從小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只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經過8年奮斗,終于在詩劇《阿爾芙索爾》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后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A.初讀,解決字詞。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標上記號,自己想辦法解決。
2.在讀書過程中,標記優美的詞句,寫上自己的體會,不同意見可以與同桌交流。
3.出示詞語。
都城 港口 兵士 宴會 睫毛 婚禮 喜訊
神圣 儀式 旗幟 鋪陳 墊子 永恒 撫弄
4. 指名讀詞語,相機解釋詞語意思。
B.讀懂文意
1.快速朗讀課文,這是《海的女兒》的結尾部分,如果讓你給這個部分取個題目,你認為是什么題目較合適?
預設:
(1)王子結婚,美人魚化為泡沫
(2)王子結婚,美人魚沒有加害王子
(板書:王子結婚,美人魚化為泡沫)
2.再讀課文,如果給課文劃分段落,你認為會劃為幾個部分?在文中標示出來。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
第一部分(1-10):美人魚眼睜睜地看著王子娶了別的公主。
第二部分(11-13):美人魚沒有加害王子,自己卻變成了泡沫。
C.再讀課文,深入分析。
1.快速朗讀課文,把打動你的地方多讀幾遍,圈畫出來,做一下批注,和同學交流你的體會。
2.展示交流
“小人魚親吻著王子的手。她覺得自己的心在破碎。”
談談你的體會。
預設:(1)小人魚很傷心,因為王子誤會了這件事,明明救活王子的是自己,卻被認為是別人。
(2)這將意味著自己將會變為泡沫,將會死去。
“小人魚知道,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個夜晚——為了他,她離開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聲音;為了他,每天忍受著沒有止境的痛苦,他卻一點兒也不知道。”請你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體會。
(小人魚為了愛情,孤身一人來到海上,為了愛情,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離開家人、族人,把自己的聲音交給了巫婆,但是最后卻什么都沒有得到,遍體鱗傷,忍受苦痛的她,還要面臨著死亡。多么偉大的小人魚,多么可憐的小人魚!)
“小人魚拿著刀的手在發抖,但是,……刀落下的地方,浪花迸發出一道耀眼的紅光,好像一滴滴鮮血從水中噴濺出來。”
預設:這是小人魚有了重生的機會,而選擇放棄,為了她心愛的王子,寧愿犧牲自己,成全他人。(板書:犧牲自己,成全他人)
預設:這是一位處處為別人著想的小人魚。
D.分組探討,體悟感情。
1.學生結合課文討論,教師巡視。
2.學生反饋匯報,教師指導:
這篇課文寫了小人魚怎么一步步變成了泡沫,雖然有一次重生回到原來的機會,可是卻放棄了,表達了作者對小人魚的這種“寧愿犧牲自己,傷害自己,也要保護他人,處處為別人著想”精神的贊美之情。
E.課文小結1.這節課我們讀了《海的女兒》的結尾部分,故事非常精彩、感人,這是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令人感動。我們被小人魚所打動。
2.學習了本文,你想對小人魚說些什么?
五、說板書設計:
海的女兒
王子結婚,美人魚化為泡沫
犧牲自己,成全他人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4
說理念:
1、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主體驗、感悟,注重體驗過程。
2、課外延伸,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使課內學習與課外發展相得益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說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根據琥珀的樣子推想它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2、發展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根據其它的化石推想成因,學習有依據的合理的進行想象,培養想象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樹立熱愛科學的情感。
說教與學活動:
(一)整體把握課文,進入語文實踐
出示文中“琥珀”的,學生圍繞這塊琥珀,說一說課文都寫了哪些內容。
隨著學生的匯報,抓住琥珀的樣子與它的價值這一段落,學生進行朗讀,發現“想象”和“推測”兩個詞語,并理解意思。隨之和科學家一起合理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
(二)探究學習,在語文實踐中想象
這一環節是本文教學的重點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探究想象能力的體現。
1、請學生看著這塊琥珀,學生轉換角色把自己當成科學家,推測琥珀的形成會想到什么?
2、學生會想到要有松脂包裹兩個小東西,而松脂的形成必須是在炎熱的夏天從松樹上滲出。這樣學生再來讀課文可以找到許多相關琥珀形成過程的語句。
3、學生讀一讀這些句子,說一說它們與琥珀的形成有什么關系。
4、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發現:這塊琥珀的價值還在于同時有兩個小東西被包裹在松脂球中,使人們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我演示:用一大滴松脂來包裹一只蒼蠅和蜘蛛,學生發現這并不能做到。因為蒼蠅和蜘蛛都會在松脂落下來的一瞬間逃離。此時學生的興趣會很高漲,此處借勢讓學生再次讀課文,學生發現科學家推測蒼蠅輕松得意,所以喪失了警惕,沒有注意身邊的危險。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蒼蠅當美餐,就忘記了所處的環境。這為下文松脂把它們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這樣學生感受到科學家推測過程的合理,那一瞬間是在絕對自然的情況下發生的。
5、這時,學生對科學家的合理想象,嚴謹思考產生佩服之情,教師播放松脂球形成的動畫,增強學生的'直觀認識,再來朗讀這個被推測出來的小故事,情感會自然流露。
6、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松脂球變為化石的必備條件要經歷滄海桑田的巨變。
(三)課外延伸,進行綜合性學習
學生結合科學家的想象與查找的課外資料,再來想想這塊琥珀還有可能形成的過程。學生通過討論、比較,會感覺很難想象出新的過程,由此更加敬佩科學家想象的合理。
語文是一個包容性較強的學科,朗讀、想象、創造的完成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課堂高潮,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這是語文課帶給學生的獨特的情感體驗,也是語文課的魅力所在。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5
一、說教材:
《琥珀》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它主要寫了一只琥珀被發現以及科學家推測它的形成過程。全文語言易懂,描寫生動,意在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想象出琥珀的形成過程,理解科學家推測的過程是合理嚴謹的。
二、說理念:
1. 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自主體驗、感悟,注重體驗過程。
2. 課外延伸,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激活學生的想象能力,使課內學習與課外發展相得益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說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根據琥珀的樣子推想它的形成過程,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這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2. 發展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根據其它的化石推想成因,學習有依據地、合理地進行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 通過學習,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樹立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說教與學活動步驟:
(一)整體把握課文,進入語文實踐
教師出示文中“琥珀”的'圖片,學生圍繞這塊琥珀,說一說課文都寫了哪些內容。
隨著學生的匯報,抓住琥珀的樣子與它的價值這一段落,學生進行朗讀,發現“想象”和“推測”兩個詞語,并理解意思。隨之和科學家一起合理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
(二)探究學習,在語文實踐中想象
這一環節是本文教學的重點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探究想象能力的體現。
1. 教師請學生看著這塊琥珀,學生轉換角色把自己當成科學家,推測琥珀的形成會想到什么?
2. 學生會想到要有松脂包裹兩個小東西,而松脂的形成必須是在炎熱的夏天從松樹上滲出。這樣學生再來讀課文可以找到許多琥珀形成過程的語句。
3. 學生讀一讀這些句子,說一說它們與琥珀的形成有什么關系。
4.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發現:這塊琥珀的價值還在于同時有兩個小東西被包裹在松脂球中,使人們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教師演示:用一大滴松脂來包裹一只蒼蠅和蜘蛛,學生發現這并不能做到。因為蒼蠅和蜘蛛都會在松脂落下來的一瞬間逃離。此時學生的興趣會很高漲,教師借勢讓學生再次讀課文,學生發現科學家推測蒼蠅輕松得意,所以喪失了警惕,沒有注意身邊的危險。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蒼蠅當美餐,就忘記了所處的環境。這為下文松脂把它們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這樣學生感受到科學家推測過程的合理,那一瞬間是在絕對自然的情況下發生的。
5.這時,學生對科學家的合理想象,嚴謹思考產生佩服之情,教師播放松脂球形成的動畫,增強學生的直觀認識,再來朗讀這個被推測出來的小故事,情感會自然流露。
6.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松脂球變為化石的必備條件要經歷滄海桑田的巨變。
(三)課外延伸,進行綜合性學習
1.學生結合科學家的想象與查找的課外資料,再來想想這塊琥珀還有可能形成的過程。學生通過討論、比較,會感覺很難想象出新的過程,由此更加敬佩科學家想象的合理。
2.語文教學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教師出示“柏抱槐”圖,學生小組討論它的形成過程,要做到想象合理,課后練習寫出一篇像課文一樣的科學小品文。
語文是一個包容性較強的學科,朗讀、想象、創造的完成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課堂高潮,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這是語文課帶給學生的獨特的情感體驗,也是語文課的魅力所在。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6
【說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四年級第一單元《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詩。這首詩畫面明麗,情感歡悅,語言形象,音韻暢達。依據教材的特點及四年級學生的學習基礎,本課教學一定要引導學生朗讀吟誦,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以達到培養讀悟能力,豐富語言積累的目的。根據上述分析,《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古詩的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展開想象,初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詩句,培養自學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默寫。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句,細細體味詩人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說教法】
為了較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有效地突出重點,達成預定教學目標,我采用“激情引入——自讀釋義——繪畫會意——品味誦讀”這四大主要步驟進行教學。力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明確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新《課標》這指出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也說明學習方法遠遠比學得的知識重要。因此,我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地讀書,充分地交流,充分地參與,充分地合作。主要學習步驟為:自讀、交流、質疑、繪畫、品讀。
【說程序】
操作程序分如下四個環節進行
(一)創設情境,誘發創新激情
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多取決于興趣。教學伊始,我先出示一幅《小池》詩意圖(出示圖)由此而問:“同學們,看到這幅畫,你想到了哪一首詩?”由畫中的荷花和蜻蜓,學生很自然想到了古詩《小池》,讓學生背誦后,我接著說:“這幅畫是我們班同學學習古詩《小池》后為它配的一幅圖,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詩《宿新市徐公店》學完后,讓你們也為它配上一幅精美的圖畫。”這樣導入很自然地把學習帶籬新知識的學習環節,學生都覺得挺新鮮,躍躍欲試,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讀畫結合,訓練創新思維。
這一環節,主要分2個步驟進行教學。
1、自讀釋義
“釋義”包含“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這些內容。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就必須在課堂的教學中實現主體自主學習,因此我首先出示自學要求:①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②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③標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后讓學生借助手中的工具書或課后注釋或插圖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了解古詩的作者,詩句的意思。其次讓學生把自學的成果在小組交流、討論,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用筆記下來;接著全班同學交流,匯報自學情況,相互補充、糾錯等,最后學生質疑進行合作學習。
課堂上通過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立體交流,使基礎能力不同的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傳播信息。幫助學生自學、自悟、理解古詩。
2、體驗意境
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學生理解詩文大意后的升華。把學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的頭腦中活起來,從而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深入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感情,最終受到思想教育。
怎樣引導學生進入詩的意境,我是這樣做的,在學生通過自學基本了解詩意時,我適時提出:“你覺得詩中應該有哪些景物”?同時鼓勵學生想到了什么就說什么,學生在自由表達的過程中,拓展了創新思維的空間,學生的回答除了詩中描寫的景物“籬落、一徑、樹頭、兒童、黃蝶和菜花”之外,也有的說:“我覺得還應該有藍天、白云”。還有的說:“我覺得應該有一只小鳥和一只小貓,就更真實了。”等等。顯然學生對詩中的景物已了如指掌。胸有成竹。為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進一步拓展,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所說的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畫,現在,請你們把這富有情趣的兒時生活畫下來吧!”于是,學生在歡快的音樂陪伴下,開始了繪畫,畫完后要求學生為這幅畫配上一段文字,便不知不覺地進入詩人創設的情境中。
(三)品味誦讀
俗話說:“熟讀詩歌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有感情地誦讀,不僅可激發學生的想象,還可更好的使學生領會詩的意境,學生對繪畫評價之后,我接著說:“詩人也被這幅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刻,他會怎么想呢?”這時,學生不言而喻地會想到這首詩,之后請學生站起來,加上動作和表情一起朗誦這首詩。
(四)總結拓展
課末,我整理板書并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撲蝶圖,感受到了詩人對春天和鄉村生活的愛。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最后布置課下作業。①默寫古詩②把古詩改寫成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我緊緊圍繞教學大綱,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動口,動腦,動手活動中,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飛躍,使知識教育與素質教育得到了有機的結合。
《清平樂·村居》說課稿
一、說教材
《清平樂·村居》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首詞,它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整首詞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清新悅目的感覺。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確定了以下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無賴、臥剝”,借助畫面與注釋,了解詞的大意。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詞的一般特征。在多層次的誦讀、想象、拓展中,感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鄉村生活的和諧美好,體悟詞人對這種安寧生活的向往。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讀的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導學生融入課文,感受江南鄉村的清新秀麗、安寧祥和之美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教學法”。。
學法:1.“邊讀、邊看、邊想、邊理解”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朗讀水平隨著對課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讀寬”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學生在具體感悟美的活動中,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既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構建。
四、說教學環節
本課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鮮明地勾勒出來,語言清新秀麗,淺顯易懂。為了讓學生在多層次閱讀過程中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我一直把“邊讀、邊看、邊想”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力求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根據本文的內容、語言、結構等方面的特點,結合《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我設計如下教學思路:
(一)目標導學,詩詞比較。
學生接觸詞很少,怎樣讓他們很快地知道自己要學什么,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通過回憶古詩,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有關詞的知識。因而我從高鼎的《村居》入手,讓學生比較著學習,這樣學生容易進入學習狀態。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這首詞,把它讀正確,流利。
2、同桌互讀互評。
3、抽生讀并正音。
讀,是詩歌教學之魂。初讀課文時,給學生設置一個訓練坡度:讀準,字正腔圓;讀流暢,表現韻律。首先,要求讀正確,關注“剝”、“蓬”等字的發音,感受詞的韻腳;
(三)合作交流,感悟詞境。
古詩詞有著“詩中有畫”的特點,教學時,我嘗試從再現詩的畫面入手。讓學生說說村居的景色:“茅檐”、“溪上”、“青草”,接著再體會村居的人美:翁媼的相媚好,大兒鋤豆,中兒正織雞籠,小兒剝蓮蓬。讓學生結合畫面感知詞意,體會村居的無憂無慮,幸福自在。
(四)總結提升,感悟詞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此尋常的田園生活,作者辛棄疾為何如此沉醉呢?此時,一段詞人生平資料的展現,恰到好處,再次展現了國泰民安的內涵。
(五)強化訓練
主要設計了兩個作業:一是背誦,一是小練筆。這個過程,既需要學生“入乎其內”,又需要學生“出乎其中”,從總體上把握詩詞,并且把握的是詩詞的精髓,再現的是詩詞的神韻。同時,它以靈動的思維靈動的形式保持了詩詞的靈動性,學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才能寫出美。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海的女兒》是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最后一個單元的最后一課,這篇課文是童話《海的女兒》的結尾部分。小人魚舍棄了安適的海底生活,義無反顧地拯救愛人,不惜犧牲自己。她美麗的心靈打動著每一個讀者。課文用詩一樣的語言講述著小人魚向往人類世界、渴望得到王子愛情的動人故事。小人魚善良、執著、勇敢的精神品質,深深啟迪孩子的心靈。
二、說學情
這篇童話廣為流傳,大部分學生都讀過,很熟悉這篇課文。盡管課文篇幅較長,但學生已掌握讀長篇課文的方法,讀起課文速度較快。在了解了課文內容之后,學生就能體會課文所傳遞的真善美,感受小人魚的善良、執著、勇敢的品質。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本不是教本,而是讀本。因此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自行發現,自主感悟,體會文本的深刻含義。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和同學交流自己讀后的感受,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感受她執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敢、善良的品質。
【過程與方法】
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能和同學交流打動自己的語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小人魚執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敢、善良的品質。
五、說教學重難點
能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感受她執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敢、善良的品質。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課前讀一讀《海的女兒》。
課時安排: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美人魚的圖片)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入口處的海面上,有一座銅像冒出水面——它告訴人們這就是丹麥。但銅像既不是丹麥的開國元勛,也不是丹麥某一個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她坐在一塊石頭上,若有所思地望著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誰也猜不出來。她有一條魚尾。原來她是人魚——“海的女兒”,是丹麥作家安徒生所寫的一篇童話中的主人公。丹麥人民就是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安徒生的崇敬。說起安徒生,同學們想說的話比我還多,說說你對他有哪些了解。
2.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安徒生的資料。
3.過渡:安徒生一生中共寫了170多篇童話故事,他的`每個作品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他的童話世界。
(二)、交流故事,了解內容
1.課前我們讀過了《海的女兒》這篇童話,誰能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故事。
2.學生自由分享。
3.導入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海的女兒》的結尾部分。(板書課題:海的女兒)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瀏覽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3.檢查讀文情況,指導識字。
4.匯報交流,教師相機與學生共同梳理:小人魚為了自己心愛的人,不僅放棄了愛情,還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全文可以分成這樣幾個部分:
(1)王子和公主成婚了。
(2)姐姐們給了小人魚一把刀。
(3)小人魚將刀拋向海里。
(4)小人魚跳到海里,最后化為泡沫。
(四)、再讀感悟,加深體會
1.指名讀文前提示,明確閱讀任務。
(1)小人魚承受了哪些痛苦?最后她成功了嗎?
(2)這個故事的結局讓你感悟到了什么?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上面的問題。在相關的段落旁做適當的標注。
3.教師用課件出示課文的重點語段。
在交流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小人魚看到王子和公主成婚時的內心活動,感受小人魚的善良以及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重點語段的預設:
(1)“為了他,她離開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聲音;為了他,每天忍受著沒有止境的苦痛,他卻一點兒也不知道。”
為了王子,離開了家庭,她承受著離家之痛;為了王子,被貪心的巫婆奪去了美麗的聲音,她承受變啞無聲之痛;為了王子,魚變人,她承受著肉體之痛;王子卻一點也不知道她所做的一切,她承受著感情之痛;要么用王子的血來恢復人魚的原形,要么自己死去變成泡沫,她承受著生命抉擇之痛。
(2)“小人魚把紫金帳篷的簾子掀開,那位美麗的新娘把頭枕在王子的懷里睡著了。她彎下腰,在王子清秀的臉龐上吻了一下,再望了望天空,朝霞漸漸明亮起來了。她看了看手中鋒利的刀,又深情地看了王子一眼,他正在夢中喃喃地念著新娘的名字。小人魚拿著刀的手在發抖,但是,她馬上將那把鋒利的刀遠遠地拋到海里。……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縱身跳到海里。她感到自己的身體正在一點點地化為泡沫。”
看新娘,這是奪走她幸福的人;看尖刀,把目光轉向王子,要么用王子的血來恢復人魚的原形,要么自己死去化成泡沫;“小人魚拿著刀的手在發抖”,通過具體的描寫,細致地刻畫出小人魚復雜而矛盾的心理。在這生命抉擇的時刻,小人魚選擇犧牲自己。“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她是在向自己深愛的人訣別,向自己的生命訣別。
(五)、讀寫結合、感情升華
1.選擇課文中自己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2.和同學交流自己的讀后感。
(六)、拓展延伸
課外閱讀《安徒生童話》,在閱讀欣賞課上再交流讀童話的心得。
七、板書設計
海的女兒
王子和公主成婚善良
姐姐們送來一把刀勇敢 小人魚化為泡沫執著
八、教學反思
課前我和同學一起交流安徒生的資料,拉近學生與作者的距離,讓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粗略地交流一下自己對課文的了解。同時我打破了以往的方式,不是讓學生在瀏覽課文或者默讀課文,而是播放課件讓學生結合課件一起回顧課文的幾個重要片段,說一說哪個片段或者環節最打動自己,說一說自己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進而幫助學生感受小人魚的善良、勇敢、執著的品質。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8
一、說教材
本文主要描寫了在上甘嶺戰役中,為奪下597.9高地,黃繼光冒著槍林彈雨去摧毀敵人的火力點,最后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課文渲染了激烈、殘酷的戰斗場面,襯托出黃繼光為了戰斗的勝利,而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同時也生動刻畫了黃繼光在戰斗中的言行,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二、說設計理念
深入挖掘教材,合理分解教材,資源重組教材,通過教師、學生、文本、媒體四者之間的相互呼應,多元互動,追求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段要求,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如下:
三、說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黃繼光“英勇頑強”的精神品質,并使學生從中受到熏陶感染。
2.體會作者在修辭運用和人物描寫上的寫作特點。
教學重點
體會黃繼光“英勇頑強”的精神品質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修辭運用和人物描寫上的寫作特點。
四、說教學流程:
(一)營造氛圍引入情境
上課伊始,我以鮮明的人物畫面和激烈的炮火音效,刺激學生的視聽;以飽含深情的話語,碰撞學生的心靈:同學們,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中,有這樣一位偉大的志愿軍戰士,為了整個戰斗的勝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用他年僅22歲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烈的英雄贊歌。讓我們一起深情的呼喚他的名字——黃繼光。這樣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入課文的情境之中,為進一步學習課文營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圍。
(二)把握精髓,以讀為本
“讀”應該是閱讀教學永恒的主題,它是閱讀理解文本最基本的方法。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充分參與讀書實踐,采取“以讀悟語、以讀悟情”的教學策略,精心設計有層次的讀文三步曲:
第一步,自由朗讀,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學生心中初步定位黃繼光的人物形象——“英勇頑強”。
第二步,靜思默讀,圈畫出黃繼光從請求任務到完成任務過程中,描寫他語言和動作的詞句,并在感動之處加以批注。這一步讀文,靜中有動,滲透著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訓練學生捕捉文章重點的能力;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
第三步,重點精讀,指導學生朗讀品悟描寫黃繼光動作、語言的重點詞句,如:
主動請纓時堅定的話語:“指導員,請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讓祖國人民聽我們勝利的消息吧!”
匍匐前進時頑強的動作:“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更加頑強地向前爬,還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舍身堵槍口時的英雄壯舉:“只見黃繼光又站起來了!他張開雙臂,向噴射著火舌的火力點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通過這樣標的明確的挖掘,深入體會黃繼光英勇頑強的精神品質,同時體會作者在修辭運用和人物描寫上的寫作特點。
讀文三部曲由淺入深,步步推進。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入情入境地讀書,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并在讀的過程中實現對課文內容的逐步感知、感悟、內化和延伸……
(三)小詩鋪路,練筆言情
在品讀重點詞句感悟黃繼光的英勇頑強之后,將詩人嚴辰為黃繼光所寫的一首小詩《永恒》引入課堂
永恒
在那千鈞一發的時刻,
你的胸膛是一道勝利的高墻。
敵人的罪惡的槍口被堵住了,
你生命的火花像長虹一樣閃耀。
你死得那樣年輕,
卻活的那樣久長。
誰說莊嚴的'剎那不就是永恒!
……
相信此時,那一行行感人的詩句撥動學生的心弦,黃繼光的英雄形象愈來愈清晰高大,積蓄已久的情感續勢待發,教師相機而動,安排了這樣一個練筆訓練:孩子們,讀著嚴辰的這首詩,感悟著黃繼光的英雄形象,老師相信在你心里一定有好多話要說!現在就請同學們把你想說的話寫在這篇課文的題目下面,寫在“黃繼光”這個偉大的名字下面。這樣一寫,就在文本和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互通的心橋,行之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受到黃繼光精神品質的深度熏陶,完成了英雄形象的再塑造。
(四)精神永生,真誠獻禮
教學的尾聲,音樂響起,示意全體同學起立,向英雄的黃繼光致以最崇高的敬禮,并把這莊嚴的一禮,獻給那些為祖國和人民利益英勇獻身的英雄們!至此,《黃繼光》一課的課堂教學已被推向情感的巔峰,讓人倍感震憾!在語文學科工具與人文的和諧統一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9
一、說教材
《巨人的花園》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專題是童話故事,要求學生在讀課文時體會童話的語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意蘊深刻的童話,講述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玩耍,很生氣,便在花園的周圍筑起了圍墻,將孩子們拒之門外。從此,花園里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后來,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圍墻,與孩子們共同生活,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二、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課程目標要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基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四年級學生特點,設定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洋溢、允許、圍墻、禁止、告示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3.讀懂課文,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學交流閱讀的感受。
童話主要是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基于文體特點,確定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童話特點,感受童話魅力。
三、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對童話非常喜愛,也讀了很多課內外的童話故事。這個故事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又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相信本文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因此,根據課文特點,我將圍繞“對比”展開教學。我將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朗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讓學生通過對比思考,引導學生深入感悟來實施教學,同時在教學中扶放結合,滲透學習方法。
學法: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滲透了讀中悟、悟中讀的學法。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形式多樣的誦讀,讓學生領略文章內涵;運用想象、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可以實現文本、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多元互動,從而提升學習的效果。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初讀全文。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四年級的學生對童話又有很
大的興趣。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
1.教師:童話那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總能把我們帶入美好的情境,使我們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同學們,你們讀過哪些童話?哪個童話給你的印象最深?
2.讀題想象。教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大膽想象:在你的心目中,這個巨人的花園會是什么樣的?這樣的導入既能直接切入課題,又能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好課文埋下伏筆。
3. 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通讀順課文。
(2)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人物?
第二環節:精讀課文,突破重點。
(一)花園變化前后的對比讀
1.提示說話,接觸對比
想想巨人的花園原來是什么樣的,后來又是怎樣的?并在相關的語句下畫上記號。稍后,適時請學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關的語句。
2.對比朗讀,感受對比
以對比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先讀讀描寫花園漂亮的語句,再讀讀因為巨人的行為而變得寒冷、荒涼的語句和花園后來又富有春意的語句,最后再讀讀描寫花園變成了冬天的語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讀
1.巨人的性格
(1)我這樣引導學生:“這可真是一個神奇的花園啊!可是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同樣一個花園,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不同呢?”
(2)“當巨人面對孩子們一次又一次進入他的花園,態度是怎么樣的?”我讓學生再次認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的語句。
(3)當學生交流完后,我適時出示相關語句:“你們在這兒干什么!
我自己的花園就是我自己的花園。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許任何人在里面玩。”在研讀巨人斥責孩子們這三句話時,我是這樣設計的:請你們讀一讀這三句話,并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說這些話的時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說話的`時候可能是什么樣子的?
2.孩子們的性格
讓學生試著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悟一悟。并隨機理解重點句: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讓學生通過想象補白:小男孩會對巨人說些什么?讓學生在想象中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對比讀
1.讓學生再次朗讀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無情的句子。
2.再讓學生找出描寫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點句:“ 我多么自私啊!現在我明白為什么春天不肯到這兒來了。孩子們,花園現在是你們的了!”再次朗讀,然后讓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第三環節:巧設練筆,升華情感
設計有創造性的小練筆:“巨人趕走了小孩,你覺得他趕走的僅僅是小孩嗎?還有什么?你想對他說些什么?”讓學生在練筆中,再次升華學生的情感。
第四環節:綜合學習,拓展延伸。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注重讀寫結合。一篇篇課文就是一個個鮮活的范例。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當學生明白童話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導學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話讀一讀,或在小組內對人物形象議一議。
通過這些綜合性學習,使學生在揣摩、比較、體會中感悟本課的表達特點,感受童話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課重點。
六、說作業設計
1.收集有關幸福的名人名言。
2.課外同步閱讀《小青石》和《格林童話》。
3.收集王爾德的其它童話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給大家聽。
七、說板書設計
25巨人 的 花園
趕走 孩子 冬天
留住 孩子 春天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新奇的納米技術》是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文章介紹了什么是納米、納米技術以及介紹了利用納米技術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寫出了納米技術的神奇。學習本課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濃厚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一)說教學目標
1.掌握新字、詞。
2.了解科學小品文的文體知識。
3.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信息,了解納米有關知識。
4.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信息,了解納米有關知識。
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體體現。
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2.有科學依據的大膽想象,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能力。
三、說教法
1.通過查字、詞典等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
2.自主、合作探究“神奇”的具體體現。
3.體會深入淺出地介紹科學知識的.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把學生由神奇的神話世界領進神奇的科學世界)
1.多媒體播放《西游記》影片中孫悟空變化成一只小蟲,隨鐵扇公主喝茶時,進入了鐵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讓學生觀看《西游記》片段,然后請學生把看到的內容講給大家聽,并談談感受。
歸納、總結:這是神奇的神話,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還有比這神話更神奇的多媒體展示圖片
[中國科學家研制的納米機器人在人體血管中巡游,這機器人長約3毫米],這種機器人能自我復制,能殺滅人體內的有害病……]這樣微小的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機器人,它就是應用納米材料并運用納米技術制造的納米機器人,今天我就與大家共同走進《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多媒體出示標題,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
提問:(多媒體展示)同學們,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你有什么疑問,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什么是納米,納米技術體現在哪些地方等)
(二)閱讀探究一
1.快速瀏覽課文,篩選出下列信息:
什么叫納米?
什么叫納米技術?
納米技術可以為人類做哪些事情?
小組交流,班內匯報,學生自由回答。
歸納小結:
納米:又稱毫微米,是一種長度計量單位,1納米等于十億分之一米。
納米技術:研究的對象是1納米到一百納米的小小物質,這些小小物質具有新奇特性,納米技術就是研究這些特性,造福于人類的一門學問。
2.理解概念,感受“神奇”(多媒體出示標題)
以上三個問題,是不是都掌握了呢?分別談談你對這三個問題的理解。
(1)學生自由發言,理解概念“納米”。
教師補充,請學生計算:人的一根頭發直徑約0.6毫米,約60萬納米),感受納米這個長度單位本身的微小。
(2)理解“納米技術”,納米技術指的是1納米到一百納米的尺度范圍內的小小物質進行觀察、操縱和加工的技術。
(三)閱讀探究(二)
1.大聲自由朗讀課文,一邊勾畫出納米神奇的具體體現。
2.小組交流。
3.匯報探究結果(多媒體出示,閱讀匯報2)
歸納小結:并板書
(四)拓展延伸
大膽想象,創造神奇(多媒體展示標題)
開動思維,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力,運用納米材料和技術來發明創造一些物品,并作簡介介紹。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表揚鼓勵。
(五)納米情報站,展示神奇
把教師收集到的有關納米技術的新產品向學生作介紹:圖片1:美國已研制成功的“自凈”玻璃;圖片2:中國研制成功的人工骨粉;圖片3:美國人正在研制的“納米戰袍”……
(六)科海沖浪,搜羅神奇(作業)
這節課我和同學們一起科海遨游,領略了納米的神奇,體驗了閱讀的快樂,大家還想了解有關納米科技的最新進展嗎?請以四人為一小組,查閱報刊、雜志,或上互聯網查閱資料,每一個小組辦一份以納米科技為主要內容的手抄報。
(七)教學后記
本節課,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教育思想,激發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注重了課內與課外的聯系,使學生學到了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的創造能力還未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古詩三首》是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偉大的品質”,編排的課文都表現了人物的高尚品質。本課由三首古詩組成。《芙蓉樓送辛漸》是王昌齡被貶入吳,送好友辛漸赴洛陽時所作。詩人送別友人,并借友人告知他在洛陽的親朋好友,他雖然身處逆境,但無一絲凄風冷雨,他有的仍然是一顆純潔的玉壺冰心。全詩語言流暢自然,格調開朗,感情真摯。
《塞下曲》是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古體詩,是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斗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墨梅》是元代詩人、書畫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畫梅,也喜詠梅,這是他的一首題畫詩。詩人借墨梅為喻,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詩的前兩行寫實,強調 “吾家”的梅花都是“淡墨痕”的,素凈雅潔;后兩行抒情言志,說明他畫梅花,不是為了讓人夸贊顏色好,只是要讓它的清香彌漫在天地之間。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芙、蓉”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單”,會寫“芙、蓉”等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芙蓉樓送辛漸》。
3.借助注釋和插圖,聯系生活實際,讀懂詩句意思。
4.結合詩句意思,領悟其中表現的精神品格,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芙蓉樓送辛漸》是教學的重點,讀懂詩句意思,領悟其中蘊含的精神品格,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教學中采用“創設情境入詩境——想象畫面解詩意——吟誦詩詞品情感”的教學方法,注重圖文結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誦。體現《語文課程標準》“以讀為本”的理念,讓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優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以詩意的語言描述古詩內容引入,將學生帶入古詩的情境中。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由讀古詩,標出生字,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詩句,檢查生字認讀、古詩朗讀情況。對易讀錯、寫錯的字讓學生交流識字寫字方法,幫助識記、書寫。
(三)品讀《芙蓉樓送辛漸》,感悟品質
1.師釋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2.學生誦讀古詩,結合注釋,理解詩意;學生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疏通詩意。
3.師引導學習一、二句,體會離別之情。
4.小組合作學習三、四句,感受詩人高潔的情懷。
5.學生感情朗讀全詩、背誦默寫本詩。
6.歸納主旨:《芙蓉樓送辛漸》通過送別友人時的表白,表明了詩人藐視庸俗的功名利祿,不向排擠陷害自己的.惡勢力屈服,永葆高潔品質的崇高氣節。
(四)學習古詩《塞下曲》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指導正音。
2.解詩題,知詩人。師釋題:“塞下曲”是古代歌曲名。這類作品多是描寫邊境風光和戰爭生活的。
3.看注釋,解詩意。課件出示注釋,學生探究詩意。
師:誰能將這首詩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學生舉手回答,師相機補充。)
4.品讀詩句,想象畫面。
5.歸納主旨:《塞下曲》描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情景,氣概豪邁,贊美了守邊將士慷慨出擊、不怕環境的惡劣,隨時準備殺敵的大無畏精神。
(五)學習古詩《墨梅》
過渡:我們感受了邊塞的苦寒,現在請大家來欣賞幾幅圖片。(出示梅花圖)
談話引入:梅花真美呀!提起梅花,你首先想到了哪些詞語?(淡雅、高貴、清秀脫俗、不畏嚴寒……)
接下來我們就隨著詩人王冕,一起感受梅花的高潔。
板書:墨梅
1.解題,知詩人。
(1)出示墨梅圖。師引導:為什么稱它為墨梅?學生由圖探索發現。
(2)師:對作者王冕大家了解多少呢?誰想來介紹他?(課件出示王冕簡介)
2.正音,明詩意。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指名讀,正音。生齊讀。
3.小組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4.思考:王冕筆下的梅花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學生自主探究,小組交流。
5.探究品格。重點理解“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小結:王冕正像這墨梅一樣——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彌漫在天地間的,不僅是梅花的清氣,更是王冕的清白正氣。
6.體會寫法。師引導:“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既是說梅花,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志向。詩人一語雙關,借墨梅表達自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這種寫法叫:托物言志。
7.歸納主旨:《墨梅》中詩人借墨梅言志,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視流俗、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操。
五、說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上,我主要堅持簡潔明了,條理鮮明,重點突出。結合單元學習主題,我設計了如下板書,幫助學生把握古詩內容,理解詩人的高潔品質。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鄉下人家》是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陳醉云用細膩、優美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溫馨的田園風光畫卷。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贊揚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品質。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構、冠”等10個生字,會寫“構、飾”等15個字。能正確讀寫“屋檐、構成”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概括內容。能和同學交流文中自己感興趣的景致。
3.知道什么樣的句子是“生動形象”的,能找出這樣的句子摘錄積累。
4.感受鄉下人家風景的獨特、美麗,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和贊美。
5.能寫一寫自己眼里的鄉村景致,表達自己的感受。
6.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我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概括內容,能和同學交流文中自己感興趣的景致作為教學的重點,感受鄉下人家風景的獨特、美麗,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和贊美作為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情境教學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是用聲音、形象、色彩來思維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鄉村圖片,創設情境,以直觀的方式,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動情入境,可見可聞,產生真切感。
以讀代講法。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學中我抓住課文文字優美、情景交融這一特點,把不同形式的.讀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以升華感情,強化理解。
先扶后放法。在這堂課中,我采用了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創造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的氛圍。
四、說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展示一組鄉村生活圖片。
以鄉村美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給學生充分時間自主學習,自由讀課文,標出生字,圈出詞語,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我利用多媒體出示字詞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學生對易讀錯的字進行討論,交流識字方法,加深印象。
(三)整體感知,理解內容
1.學生通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為我們展現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畫面?
屋前瓜架圖鮮花春筍圖群雞覓食圖
鴨子戲水圖門前晚餐圖秋蟲夜唱圖
2.根據圖畫,歸納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找出中心句。
3.學生自讀自悟,想象畫面,批注感受,交流體會。
(四)匯報交流,品意悟情
1.小組代表匯報。課件展示相應圖片及句子。匯報后,組員補充,其他同學可做評價、補充,教師小結。
示例賞析,體會描寫生動的句子:(1)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對比表現鄉下人家的獨特美麗)
(2)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體會“許多”“成群地”“探出頭來”表現的生機勃勃)
(3)學生交流其他描寫生動的句子,進行摘抄積累。
2.由讀學寫,獲意得文。引導學生仿照課文生動的描寫,寫寫自己所見的鄉村景致。
學生自主交流、互相補充,寫話展示。
(五)拓展延伸
出示總結本課描寫景物的詩句讓學生填空,再次回顧內容,加深對本課詩一樣的語言的感受。
(六)課文小結
課文抓住鄉下人家最平凡的事物和場景,呈現出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農家畫面,展現了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和樸實自然、和諧詩意的生活,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勤勞雙手裝點家園、裝點生活的美好品質。
五、說板書設計
本次板書仿照思維導圖的形式,圍繞鄉下人家,展現了文中描繪的幾幅圖畫。生動活潑,幫助學生把握內容。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琥珀》是第二單元展現科學世界的第一課。本課屬于科普小品,從琥珀的形成、被發現、科學價值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全文語言生動易懂,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感受生命的突變和漸變,還能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作者說明語言的生動,想象的準確以及作者推測琥珀形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琥、珀”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扎”,會寫“怒、吼”等15個字,能正確讀寫“怒吼、松脂”等詞語。
2.默讀課文,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
3.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
4.能根據琥珀的形成過程,說說課文推測的依據。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能根據琥珀的形成過程,說說課文推測的依據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合理運用多媒體手段,展示畫面,引導入境,促進朗讀,幫助理解。
2.朗讀法和小組討論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理解文意,達到以讀促悟;通過小組討論法,給學生創造各抒己見的表達機會,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思維能力。
《語文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四年級學生思維已經有了很大發展,學習能力和獨立性增強,且有較強的表現欲望,我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合作交流等方式,努力建設開放有活力的課堂,讓學生能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多媒體展示琥珀圖片,讓學生描繪琥珀。
同學們見過琥珀嗎?你會用哪些詞語來描繪琥珀?這么美麗、珍貴的琥珀是怎么來的呢?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難理解的詞語。
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考察學生認讀情況。
指導正音,學生自主交流識字方法,怎樣更好地記住這個字?怎么把這個字寫得工整好看?學生交流、討論寫字的發現,我再根據情況做寫字指導。
(三)了解文章內容
1.學生用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并說說課文大意。
2.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寫這塊奇異的琥珀的形成過程。
第二部分(第13——17自然段)寫這塊琥珀被發現。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寫這塊琥珀的樣子和價值。
(四)默讀課文,交流疑問
1.學生默讀課文,提出疑問
2.總結疑問,交流解決。引導思考:(1)這塊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2)為什么說“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生在幾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
(五)感知琥珀的形成
1.體會松脂球的形成。(炎熱天氣,松樹滲出松脂;蒼蠅、蜘蛛相遇被松脂包裹;松脂不斷下滴,形成松脂球。)
2.體會化石的形成。(地殼變化,漫長的時間演化,松脂球變為化石。)
(六)感知推測,體會珍貴
1.學生齊讀第18自然段,引導了解科學家們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又是什么?
2.結合前文對琥珀形成的推測,體會科學家想象和推測的合理性。
3.體會琥珀的價值。(琥珀對歷史的完好保存、對科學家研究的意義)
(七)拓展實踐
1.實踐演說: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
2.拓展閱讀:課下讀一讀柏吉爾的《烏拉·波拉故事集》,感受更多的自然奧秘。
(八)課文小結
這篇科學小品文通過合理的想象,從一塊琥珀的發現,推測到幾千萬年前的故事和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使我們進一步增加了有關化石的科學知識,激發了我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五、說板書設計
本次板書按行文順序,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讓學生能一目了然,了解科學家推測的琥珀的形成過程,知道琥珀的價值。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千年夢圓在今朝》是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不斷嘗試和追求,重點記敘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攬、焰”等9個生字,能夠正確認讀詞語。
2.能默讀課文,理解為什么千年的飛天夢能在今朝實現。
3.查找資料,了解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
?認識“攬、焰”等9個生字,能夠正確認讀詞語是教學的重點,聯系課文及資料,理解為什么千年的飛天夢能在今朝實現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為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三維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取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文相結合的特點。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以“嫦娥四號”登月引入,讓學生初步感受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就,激發探究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認讀字詞
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探究,解決生字詞,疏通內容。接著我再利用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認讀,檢查學生的識字和課文朗讀。對課文中難理解的詞語讓學生交流討論,理解詞義。
(三)自讀自悟,合作交流
1.默讀課文,理清我國“飛天夢”的實現過程。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夢想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探月工程啟動——新的征程“嫦娥四號”月背軟著陸——人類航天史的壯舉
2.感悟成就,升華情感。
(1)探究:千年的飛天夢為什么能在今朝實現?
①中華民族勇于實踐、鍥而不舍精神;②廣大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團結合作、默默奉獻;③國家的獨立、強盛、發展。
(2)課下延伸:查查資料,了解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最新成就。和同學交流,說說你的感受。
(四)課文小結
課文敘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飛離地球、遨游太空的美麗夢想進行不斷嘗試和努力,終于把千年夢想變成現實的過程。表達了為我國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而無限自豪的心情。
五、說板書設計
本次板書緊緊圍繞課題,展示了千年飛天夢的實現過程和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能幫助學生清晰明了地把握本課的主要內容。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本課是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著名的漫畫大師文學家豐子愷先生描寫動物的一篇佳作。作者重點表現的是白鵝性格的特點——高傲。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善于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并運用反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如用“鵝老爺”“不勝其煩”“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貶義的詞語來表現鵝的個性,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囂、吭”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看”。會寫“吠、促”等15個字,能正確讀寫“即將、姿態”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體會語言的趣味。
3.能根據“叫聲、步態、吃相”分類摘抄文中表現鵝高傲的詞語,體會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寫清楚的。
4.能根據問題提示,結合具體語句,體會文章用對比的寫法。
5.比較閱讀《白鵝》和《白公鵝》,說說兩位作家筆下的鵝的共同點,體會兩篇文章表達上的相似之處。
6.能根據“叫聲、步態、吃相”分類摘抄文中表現鵝高傲的詞語,體會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寫清楚的是教學的重點。能根據問題提示,結合具體語句,體會文章對比的寫法是本課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品悟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讀”也是語文實踐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讀進去,想開去,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來理解和體會語言。本課教學我以讀為本,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讀悟交融,讓學生在朗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以讀促情,從而體會作者語言之中蘊含的喜愛之情。
2.入景體驗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觸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這就需要科學的方法來助讀,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進入深度的學習體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聯系實際對比自己,體會白鵝進門時的高傲,同時引導入境,想象鵝可能是在說什么,體會白鵝叫聲的高傲。在不斷的角色體驗過程中,理解課文,獲得情感,使學生的生命活力得以外化,同時也能更好地得到教育。
說學法——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圍繞重點展開討論、交流,從而理解課文內容,解決學習難點。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以學生都很熟悉的詩歌《詠鵝》引入本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主探究,讓他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生字較多或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我再利用多媒體檢查自學情況。課件出示生字詞檢查認讀,抽查朗讀。對易讀錯、寫錯的字讓學生交流討論識字方法,幫助識記。對難讀的句子,交流朗讀方法和要點,學生進行展示讀。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用課文中的詞概括)
口頭填空:這是一只……的白鵝。(高傲、傲慢、從容不迫、一絲不茍、架子十足……)
2.你從哪里知道這是一只高傲的'白鵝?(引導學生找相關段落,并完成如下板書。)
姿態:左顧右盼叫聲:引吭大叫
步態:從容不迫吃相:架子十足
(四)初識“高傲”
1.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從哪里看出白鵝的“高傲”?
2.品詞: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3.表演朗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五)再識“高傲”
1.體會:①鵝的叫聲很高傲。②鵝的步態,更是傲慢。③鵝吃飯時,架子十足。
2.討論:作者是怎樣把叫聲、步態、吃相寫具體的?找出重點詞句讀一讀,體會作者的寫法。
3.小練筆(填空)
(1)鵝的叫聲:嚴肅鄭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從這三個詞中你體會到什么?)
(2)鵝的步態: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從這句中你體會到什么?)
(3)鵝的吃法,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從容不迫架子十足(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什么?)
(六)品讀句子,體會趣味
1.學生品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
2.具體分析步態與鴨的對比、吃相與狗的對比的句子,體會文章的寫法,感受語言的趣味。
(七)課文小結
本文從叫聲、步態以及吃相三個方面對白鵝高傲的特點進行了具體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好的板書能體現課文的重點內容和中心思想。因此,我抓住文章的脈絡。設計了如下板書: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部編版語文《巨人的花園》說課稿03-07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05-16
(熱門)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05-16
部編四年級語文說課稿【精】05-17
部編版語文《老王》說課稿(通用10篇)09-23
部編版匆匆說課稿05-13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琥珀說課稿06-12
部編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精選9篇)06-02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巨人的花園說課稿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