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
教學目標:
1.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郎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老馬對小馬說的話。
3.懂得遇到問題時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再試一試。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懂得遇到問題時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再試一試。
課前準備:
課件、音樂、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課前放播放《時間像小馬車》
一、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小馬過河》這童話故事的生字,初讀了課文,大家還記得嗎?(記得)小火車開起來——(開火車讀詞語)
2.師:同學們讀的聲音洪亮,把掌聲送給您們。下面我們 回憶一下課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小馬兩次過河的故事。 師:好,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郎讀課文。
2.能夠理解課文內容,明白:遇到問題時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再試一試。 過渡語:有了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請同學們看學習提示(一)
三、新課教授
聽老師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邊聽邊想:什么事使小馬高興得連蹦帶跳?怎樣讀才能表現出小馬當時的心情?
(1)生齊讀課文
(2)生回答:幫媽媽把半袋麥子馱到磨坊去。
(3)指名讀小馬的話。 過渡語:那小馬在送麥子過程中又發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
用你喜歡的方式讀第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想:
(1)小馬來到河邊,為什么為難了?它此刻心里想什么?
(2)后來老牛和松鼠如何告訴小馬的,用“——”畫出來。
1、生回答:一條小河擋住了它的去路。 生回答:小馬想我能不能過去呢?如果媽媽在身邊,問問她,那多好啊! 生回答:它分別向牛伯伯和松鼠請教。
2、師指導朗讀? 小馬問牛伯伯的話應該用什么語氣?(有禮貌、詢問)老牛的回答用什么語氣?(平靜,因為他認為河水很淺)小松鼠攔住小馬喊什么?要用什么口氣?
3、出示句子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趟過去。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師:“立刻”“連忙”什么意思?誰能根據我的口令做一下(坐下、手背后)。大家一起做一下(手背后、抱臂坐端)。大家這是動腦筋了嗎?(沒有) 過渡語:小馬也是這樣不動腦筋,輕信別人的`話,看看回家媽媽怎么告訴他吧
小聲讀課文第五、六自然段,說一說:
(1)小馬回家后,老馬怎么教育小馬的?它是怎樣回答媽媽的話?
(2)小馬聽了媽媽的話又是怎么做的?
1、生回答。(試著有感情朗讀小馬和媽媽的對話)
2、師:同學們要注意小馬的回答中,出現省略號,這里的省略號不表示內容的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為難,說話吞吞吐吐、斷斷續續)
3、出示關鍵句“光聽別人說,不能了解河水究竟有多深。你去試一試,就會明白了”。引導學生聯系全文,逐步加深體會。
4、生回答:小馬聽了媽媽的話,跑到小河邊,試著往前趟……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2
我執教的是蘇教版第四冊第一課《春雨》,這首詩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原題為《春夜喜雨》。課文節選了其中的前四句。一二兩句寫春雨發生的時令,傳達贊美之情。三四句描寫了春雨的特征,具體寫好。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自古以來,描寫春雨的詩文成千累萬,杜甫的這首詩歌可以說是其中的上品。詩人用洗練的語言,擬人的手法,形象而又準確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作用,抒發了對春雨的喜愛贊美之情。
教學本詩時,我借助多媒體播放和春天有關的圖片,勾起學生對美好春天的向往,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先解釋詩題,簡介作者。接著初讀詩句,學習字詞。在初讀全詩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字詞,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提示學生,逐句誦讀領會,再聯想全詩大意。熟讀成誦,體悟意境。最后,教學生字,并指導書寫。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教學本課之后,我想還可以適當拓展。如讓學生看圖說話或運用古詩進行說話練習。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我說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31課《恐龍的滅絕》。本課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主要是讓孩子們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游恐
龍王國,在漫游中輕松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
二、學生分析:
作為二年級的小學生,尤其是男同學來說,應該是比較喜歡恐龍的,對恐龍也有很大的興趣,在學生的興趣之上,進一步激發孩子們對科學
的好奇心。因為在不久的將來,這些謎團可能就會被正在捧讀本文的孩子們揭開。
三、設計理念:
從兒童的興趣入手,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堂效率。并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感受世界的奇妙。
四、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會認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積累詞語。
情感目標: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五、教學準備
1、課前學生們收集恐龍的資料。
2、教師制作課件。
六、教學重、難點
弄清課文講了幾種恐龍滅絕的原因,有感情地讀出相關段落。
七、教法和學法:
針對兒童特點及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學習本課時,我主要采用了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和直觀形象的`圖片展示法。
八、教學過程
我把本課的教學過程分成四個環節:
(一)導入
上課一開始,我就用一個學生們都喜歡的玩具提起學生的興趣,并且用直觀的圖片激發學生對恐龍的喜愛和學習課文的興趣,通過一個提問
引起學生探究的動機。
(二)自主讀文,整體感知
1、在學生初步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對詞語的理解程度,在互相交流中既鍛煉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2、在研究“對于恐龍滅絕的原因,課文提出了幾種說法?”時,我先給學生做一個示范,來歸納“寒冷說”,再讓學生們分小組來討論、
歸納總結。
(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給小組學習提出明確的要求,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同時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前,給了學生明確指導
,體現了老師導的過程。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體現了師生互動,師生平等。)
4、學生討論后,師生共同總結出文中的幾種說法,并且板書:
寒冷說
恐龍的滅絕
撞地說
偷吃說
傳染說
雄性說
5、學習省略號
在學生充分地熟知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受文中省略號的用處。
(三)深入課文,詮釋重點
1、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充分展示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同時教師及時的給與評價,相機進行朗讀指導,使課堂
生成靈活不呆板,課堂氣氛活躍不枯燥。
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鼓勵學生勇敢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學會質疑,通過質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變接受性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分
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解答學生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2、學習最后一段時,主要是讓學生們知道關于恐龍滅絕的種種原因,都是人們猜測的,恐龍滅絕的原因其實至今也沒有解開。所以,我們不
能肯定這些(指板書)就是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從而,激發學生想研究恐龍滅絕原因的愿望。
(四)、拓展升華
1、在學習課文之后,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對于恐龍滅絕原因的猜測。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發表見解,培養敢于提出問題、敢于質疑的能力。激發探索欲望,發展想象。)
2、最后通過老師的小結,再次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并且鼓勵學生們要從現在起,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才能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
獻。培養學生的熱愛祖國的感情。
3、在學生充分了解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后,我設計了一道鞏固練習題,通過連線的方式再次鞏固所學知識,并使學生理解事情發展的前后因
果關系。
九、布置作業
完成課后的“讀讀抄抄”。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4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五單元中的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走進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共有四篇課文,17課《古詩兩首》和《18雷雨》是對大自然的贊美和自然事物的描述。《最大的“書”》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兩篇介紹自然常識、拓寬學生視野的課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讓學生留心周圍事物,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在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中的“讀讀背背”有一首名為《東西南北》的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同學們對東南西北的方位基本有了解。小學科學《我們在哪里》一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可以根據太陽來辨認方向。而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的第1課時就是《認識東南西北》。
依據課程標準以及教材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學習課文,知道課文中天然的指南針具體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
(2)能力目標:發展學生的觀察生活、辨別方向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喜愛大自然。
我們學校二年級的孩子已經能夠自主識字。我們本著“先學后講,以學定教”的原則,做到“三講兩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通過小組交流能以兵教兵的形式學會的不講,結合學段目標,對學生的遺漏點、易錯點、重難點進行相應的補充和講解,比如:課文中的四會字“忠”,學生可以通過“加一加”和猜謎語的方法來進行識記,但是,對于課文中的.詞語“太陽是忠實的向導”不容易理解。在教學時,我請學生說一說如果是早上的太陽,你能辨別方向嗎?傍晚的太陽呢?引導學生體會因為太陽永遠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中午的時候在南邊,按一定的軌跡運轉,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說是忠實的向導。再進行填空練習
忠實的()早上在()中午在()傍晚在()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理解了忠實的意思,而且與三年級將要學習的辨認東南西北結合起來,對于方向感進行了滲透。
這是一篇具有科學性的文章,有些辨認方向的方法可能學生會不理解,比如:第5小節“溝渠里的積雪化得快的那邊是北面”因為按照常識,應該是南面照到的陽光多,積雪化得快。我可以畫簡筆畫突破課文的重、難點,在黑板上簡單地畫出溝渠,陽光從南面照過來,由于被溝渠的壁擋住了,陽光先照到溝渠中北面的積雪,所以北面的積雪先化,南面的積雪反而化得慢。看了直觀的簡筆畫,學生就會一下子理解了。
當然,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辨別方向的方法,可以讓學生也仿照著課文中的小詩來說一說、寫一寫。結合我們是城市孩子的現狀,讓學生再說一說如果在城市里迷了路怎么辦?把語文知識與科學知識、生活知識緊密地進行結合,鼓勵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看書多請教多觀察多思考,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把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起來。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在這首詩里,詩人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由衷的熱愛。這首詩內容淺顯易懂,短小精悍,十分適合低年級學生的閱讀。那應該讓孩子們學什么呢?
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知識目標:認識·“惜、柔、蜻、蜓”等生字,會寫“立”字。能正確朗讀并背誦古詩。
2、能力目標: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大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說目標
根據課題的研究思路、新課標的精神以及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學習生字的讀音、字義。
2、默寫古詩,既有效地檢查每個學生對古詩的掌握情況,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體現自主學習的理念。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成為獨立思考的人。
三、說學情
在熟悉學生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已經會流利地朗讀這首詩了。因此,我順學而導,以學定教,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解詩句內容和想象詩歌美景上。先讓學生反復讀詩句,在語言環境中有所感悟,然后讓學生自讀質疑、釋疑,理解古詩內容。最后在優美的畫面欣賞和動情的音樂渲染中有感情地誦讀古詩,達成本課的情感目標。
四、說教法
教學本首詩,我重點運用了“誦讀悟情法”、“情境教學法”,借助多媒體課件與音樂來創設學生樂于接受、能走進其間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課堂氛圍中深入閱讀、感悟古詩。
五、說教學程序
(一)展開教學
1、看圖導入、走進《小池》。開始伊始,我讓學生展示自己最拿手的古詩,想以此營造學習古詩的濃厚氛圍。接著我直接揭題,引導學生和我一起書寫課題,齊讀課題,一開課便充滿濃濃的語文味兒。接著我讓學生回憶生活中他們見到過的小池塘的景色,然后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描繪圖上的景物,以此自然引人到本首古詩的教學內容上來。這樣的安排,既扎實又有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對要學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同步得到訓練。
2、初讀古詩、學習生字。我用課件出示配圖配樂的動情范讀,使學生從整體上感受到古詩描寫的景物之美。同時也讓學生準確把握住古詩的朗讀基調。接著我讓學生自己出聲讀課文,做到讀正確、讀流暢。然后通過同桌互讀、指名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進行檢查反饋。在以往的古詩教學中,我們發現這樣一種“怪”現象:有的低年級的孩子都會背古詩了,但抽出古詩中某個較為復雜的字,他卻不能正確認讀。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現象,加上識字教學仍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我又從古詩中篩選出生字,讓學生認讀、組詞、記憶字形,扎扎實實展開語言文字教學。
3、細讀詩句、理解詩意。古詩教學中,對詩句意思的理解是我們老師最難把握的,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逐個講解詞句的意思,無疑會摧殘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在學生能讀正確、讀流暢的基礎上,我先讓學生談談讀懂了什么。因為前面有觀察圖畫的鋪墊,學生能讀懂后半部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意思。但前兩行“泉眼無聲惜溪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卻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先讓學生自讀質疑,提出不懂的詞語和詩句,讓學生經歷一個自我思考的過程,然后通過同學討論和教師的'點撥,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理解了古詩意思。從教學的實際效果中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是二年級的學生,可是他們對詩句還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的,比如“樹陰、泉眼”這些詞語的理解。
4、啟發想象,感情朗讀。學習古詩,除了要讓學生讀懂讀好之外,我們還應該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這對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很難的。新課程提出,要重視學生自己的體驗,這是很重要的。讀這首詩,二年級的學生看到的是什么呢?他們想到的是什么呢?這就是他們自己的體驗,我們老師是無法替代的。在朗讀感悟這一環節,我用課件出示詩中所描繪的情境,配以悠揚委婉的樂曲,教師用動情生動的語言描述引領學生走入情境,激發學生想象。在學生充分調動情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古詩,從而達到在有感情誦讀中加深體會、豐富想象、獲得審美感受的目的,自然地突破教學難點,達成第三條學習目標。
5、書寫生字、拓展延伸。為了鞏固生字的學習,我用課件出示本課要求書寫的四個生字。先讓學生認讀,創造性記憶字形,觀察字形,然后教師擇其重點進行范寫指導,接著讓學生練寫,在組織學生進行比較評議中感受漢字的美。在拓展環節,我用課件出示楊萬里的另一首描寫夏天風光的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并找到著名主持人康橋老師的一段深情誦讀的視頻讓學生欣賞,想以此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古詩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積累更多古詩。讓學生從小感受到中華古詩詞文化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二)板書設計
《小池》·楊萬里·泉眼·惜·細流·樹陰·愛·晴柔·小荷·露·蜻蜓·立
我的板書一目了然,主要是抓住了古詩中描寫的主要景物和景物的主要特點即四個準確傳神的動詞“惜、愛、露、立”進行板貼。板書對仗工整,既有助于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也能幫助學生掌握背誦古詩的方法,滲透了學法的指導。把要板貼的詞語卡片作為獎勵讓學生完成板書這一形式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應該是本課教學中的一個亮點。以上便是我對這節課的設計與思考,不足之處,敬請老師指正。謝謝大家!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6
一、設計理念:
神秘的“恐龍”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之一。如何借助這篇極具吸引力的課文,讓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學文,理解、積累詞語和句子,同時,了解恐龍滅絕的有關知識,激發學生繼續探究恐龍滅絕之謎的欲望呢?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學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詞句的含義,讀出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在此基礎上,積累詞句、內化語言,適當練習有條理地說話。
二、教材簡說:
打開課文,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中生代時期,漫游在遍布恐龍的世界里。看,不同種類的恐龍,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戲耍。看到這般景象,人們不禁會想為什么“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變冷,使它們耐不住寒冷,還是行星的撞擊破壞了它們的食物鏈?是越來越多的哺乳動物偷吃恐龍蛋切斷了恐龍的繁衍之根,還是流行的傳染病帶來毀滅性的災難?這都是至今尚未揭開的謎團。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帶著這些疑問閱讀課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龍王國,在漫游中輕松愉快地朗讀課文,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不久的將來,這些謎團可能會被正在捧讀本文的孩子們揭開。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發學生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研究的興趣和愿望,學會“推測”的思維。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感悟理解一些詞句和課文介紹的科學知識。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存疑
1、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恐龍的文章。請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書寫“恐龍”這個詞。(教師板書,生書空寫)
恐龍生活在遙遠的中生代。今天,就讓我們坐上時空穿梭機到那里去看看。(播放視頻)這是中生代時期地球上的繁榮情景,那時地球上氣候溫暖濕潤,到處都是茂密的森林,恐龍是動物界的霸主,占據著海陸空各個領域。他們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玩耍。
2、交流:剛才你看到的是怎樣的恐龍?(預設:龐大、健壯、威風、兇猛、巨大、成群結隊)
3、欣賞幾種代表性的恐龍圖片
4、設疑:這樣一個恐龍的輝煌時代,現在還能看到嗎?(再也看不到了,滅絕了,補充課題)
也許只能在這里看到了,請讀——
(出示:今天的人類只能在博物館或者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恐龍往日的輝煌了。生齊讀)
可是,就是這曾經是地球的主人——恐龍,在6500萬年前卻消失了。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嗎?(但是,龐大的恐龍為什么會消失了呢?)指導朗讀這個疑問句。
二、研讀課文,探究原因。
過渡:是的,這么龐大的恐龍怎么會滅絕的,科學家做了種種推測,其中有很多種推測還寫在我們的書中,只有仔細讀書的同學才能發現。
1、自學課文:認真朗讀課文2、3、4自然段,看看課文寫了幾種推測,把自己感興趣的那種多讀幾遍。
學習方法:
1、讀一讀,朗讀相應的.段落。
2、想一想,恐龍滅絕的原因是什么?
3、畫一畫,畫出重點詞語。
4、說一說,恐龍滅絕的原因
2、匯報交流
寒冷說 撞擊說 偷吃說 傳染說 降溫說
三、深入品讀,練習復述
1、嚴寒說
引讀:在這樣嚴寒的日子里,蛇和烏龜有冬眠的習慣,他們能借冬眠(來躲避寒冷),有的動物身上有皮毛,可以利用皮毛來(保暖),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不能像蛇和烏龜那樣,(借冬眠來躲避寒冷),加上恐龍身上(沒有皮毛來保暖),他們(耐不住嚴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①、老師讀(故意讀丟掉“突然”和“慢慢地”)老師讀得怎么樣?
你從“突然”了解到什么?(氣候是一下子變冷的,氣候的突然變冷才使恐龍無法適應。這個詞用得多么準確呀)(指名讀第一句)
從“慢慢地消失”又了解到什么?(指名讀第2、3句)
評:老師從你的朗讀看到了恐龍正在一只一只地死去;從你的朗讀中聽出了你對恐龍的死去很惋惜。
②、指名讀第2段。
③、齊讀第2段。
2、撞擊說
①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數一數一共有句話?
②請三個同學朗讀
③指導朗讀(第一句:害怕;第二句:惋惜;第三句:難過)
小結:寫恐龍滅絕的第2種猜測作者一共用了3句話,這3句話很有意思,一句一句連接得非常緊密,讓我們一起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一說。教師引讀:因為(沒有陽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所以(那些以植物為食物的恐龍和其他動物,漸漸地死去了。)因為(隨著動物的減少,食肉的恐龍找不到足夠的食物,)所以(也漸漸地滅絕了。)
四、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排列句子順序
2、連線
3、資料推薦
六、板書設計: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7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所說課的內容是《雷雨》,它是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18課,是本冊書第五組的第二課,這一組課文是向學生展示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熱的夏日,驕陽似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送來蛙鳴,是多么令人舒暢。本文用字精煉而且準確,語言優美而生動,是一篇很富表現力的文章。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根據本課的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分為三方面:
1、知識目標:
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技能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 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標:
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根據目標的設定,我將教學重點放在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用詞、造句的準確與生動。而教學難點應該是能從文中分析出描寫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景象
二年級的學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段較完整的話,并能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本節課我的教法主要采取
1、信息收集法
2、情景教學法
學法主要目標
1、以朗讀感悟為主
2、小組合作探究
在本節課中我將教學環節分為五個環節
一、設情景,感受雨的美。
首先出示美麗的圖片,讓學生意識感知雨的美麗,引起好奇探究的欲望。
二、出示學習目標,明確本節課內容
帶領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以便在自學過程中有的放矢。
三、理解課文內容
在理解課文內容是,主要讓學生讀一讀課文,想一想雷雨的變化,再讀一讀重點的句子,來整體把握住課文脈絡,最后品讀課文,感受雷雨前、中、后的不同。
四、課堂檢測
在課堂檢測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五、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雖簡潔但明了,更能直觀地加深孩子們理解課文。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8
一、說教材
《的“書”》通過地質勘探隊員叔叔和川川的對話誒主線,向我們展示了巖石這本“書”的無窮魅力。通過叔叔的介紹,描繪了“書”中的“字”、“畫”以及這本“書”的作用,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識。本文生字較多,第一類生字一切掌握12個,第二類生字只認不寫10個,再加上低年級學生的識字缺乏,故盡量把式子與閱讀結合起來,以式子為住,閱讀為輔,從多種有些形式,讓枯燥的.式子教學“活”起來。
二、學生分析
低年級學生思維活躍,自信心表現欲特強,但持久性太差。根據這些特點,教學時需要方法多樣,讓他們自主學習,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
三、課時安排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文教學安排兩節課時來完成: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學習字詞,并感知課文的大概內容。
第二課時:
學習全文,練習朗讀,在朗讀中感受對話的不同句式,激發探究自然的興趣。下面,我就以第一課時說說目標和重難點: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冊”“巖”等12個生字,并根據課文內容理解“地質勘探隊員”、“刨根問底”等詞語的意思。的“書”說課稿設計
2、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能夠流利通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識字,寫字,難點是寫好半包圍結構的字“質、厚、底,”抓住關鍵筆“豎撇”寫好字。
3、能借助普通話正確、通順、流利地初讀課文。
教法學法
在生字教學中,我采用了“結蘋果、摘蘋果”“把生字送回家”等游戲,讓同學們通過游戲自主學習生字詞,讓學生根據初讀課文,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去觀察,去理解詞語。使他們在合作識字、寫字、讀書中質疑、解疑。
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中我先設下情景,讓學生帶著好奇的新走進課文,讓學生初讀課文劃出生字詞,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游戲自主、合作、探究來識記生字詞,還注意引導學生理解“雨痕”、波痕“和“刨根問底”等重點詞語。從而突破識字的教學難點。
在寫字教學中出示寫有生字及筆順的田字格,讓學生自己觀察,臨寫。在看中去感悟生字的筆順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自主寫字和合作交流評比。
最后再讓學生再讀課文,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9
一、說教材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成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說話,富有生命力,并編制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孩子的心理狀態和認知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于孩子接受。
《開滿鮮花的小路》是一個溫馨浪漫充滿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采用擬人的手法,講述了長頸鹿大叔給鼴鼠先生寄來郵包,鼴鼠先生不知道里面一粒粒的籽是什么?就去問松鼠太太,到了松鼠太太的家,發現郵包里面是空的,松鼠太太發現了郵包上有個小洞,春天的時候通往松鼠太太的家有條開滿鮮花的小路的故事。該故事雖然篇幅不長,人物對話簡單潔明了,但為孩子營造了一個浪漫溫馨的氛圍,小路上,花朵簇簇,花香飄動,多美呀!這花是誰種的呢?富有懸念有趣的故事情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生動淺顯的語言,又便于孩子理解、記憶、學習。
二、說目標
發展語言的關鍵是創設能使孩子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孩子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根據《綱要》中語言領域的目標和指導要點提示以及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啟發孩子有序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并掌握故事內容,記住故事情節。學習詞和詞組:郵遞員、懊喪、花朵簇簇、五顏六色。
2、能力目標:培養的觀察能力,提高孩子想象力、感受力、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活動,讓孩子感受生活中的美,培養孩子熱愛生活、喜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說準備
為了使孩子在活動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達,我做了以下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根據《孩子用書》中的圖片制作的大圖書。
2、多媒體課件。
3、黃狗郵遞員、鼴鼠先生、松鼠太太、狐貍太太、刺猬太太等得頭飾各一,有洞的包裹一個。
4、《哇哈哈》音樂。
(二)、知識準備:知道種子在一定的條件下能生根發芽,有的還會開花結果。
四、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孩子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應當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采用了音樂激趣法、直觀教學法、講述法、提問法。
1、音樂激趣法:
《綱要》中指出:發展孩子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孩子的經驗。我通過《娃哈哈》這首歡快活潑的歌曲,讓孩子感受歌曲中描繪的像花園一樣的美麗景象,激發孩子的情感共鳴,引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2、直觀教學法:
觀察是孩子獲得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于是,我選擇了運用傳統教學手段和多媒體課件相結合的方法。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以及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對故事所蘊涵的意境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傳統的圖片有助于孩子仔細觀察畫面,讓孩子有想象的空間,能給孩子創設一個想說、敢說的語言環境;多媒體課件則將整個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可以分段播放,鮮明、生動的形象,容易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幫助兒童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3、講述法:
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能激發孩子的情感共識,引導孩子理解故事內容。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采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角色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如:當鼴鼠先生發現包裹空空很沮喪時,我就放慢語速,降低音量講述;當狐貍太太、刺猬太太、發現通往松鼠太太的家有一條開滿鮮花的.小路,就用歡快高昂的語氣講述。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故事情節、掌握故事內容,理解角色形象,并能較好地集中孩子注意力,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4、提問法:
提問是教師引導孩子觀察事物,要求孩子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孩子積極思維的手段,在教學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孩子對故事有了初步的完整的感受后,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理解故事內容并學習新詞。如老師提問:從郵局到鼴鼠先生的家一路上住著哪些朋友?鼴鼠先生收到的郵包為什么是空空的?春天來了,刺猬太太、狐貍太太發現路上有什么?用什么詞來描述?等等。在提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孩子,設計問題的難易也不同,如:比較容易的問題讓能力比較差的孩子來回答;需要孩子描述的問題就讓能力較強的孩子來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就讓能力最強的孩子來回答。這樣,在活動中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說學法
本次活動主要采用觀察發現法、欣賞法、講述法。
1、觀察發現法:
教師提供適于孩子進行觀察發現活動的材料(如:圖片),使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探索發現知識,感知故事內容。在活動中,讓孩子通過觀察、想象討論故事中的情節、角色對話等。通過觀察、提問和孩子討論,引導孩子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欣賞法:
引導孩子學會理解作品內涵,鑒別作品的美,使孩子獲得美的享受,喚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設計的生動形象的畫面和富有浪漫氣息的情節,加上教師充滿感情的講述,讓孩子體驗作品中各個角色的心情,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從而突破難點。
3。講述法:
主要讓孩子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在活動中,我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材料和采用多種形式的提問和方法為孩子講述提供了空間,啟發孩子用宏亮的聲音大膽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并為每個孩子創設了講述機會。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音樂激趣導入活動:
讓孩子欣賞歡快活潑的音樂《娃哈哈》,讓孩子感受祖國像花園一樣美麗的景色的意境,為學習故事做鋪墊。
(二)展開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老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內容,不用任何教具,依據孩子無意注意站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的特點,為了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響孩子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和抑揚頓挫的語氣來表現故事,講完后,提幾個簡單的問題:故事的名稱?有哪些角色?通往松鼠太太的家有一條什么樣的小路?
2、出示根據孩子用書上的圖片制作的大圖書,引導孩子按數字順序觀察畫面,老師根據畫面再次講述故事,接著老師提出問題:長頸鹿大叔給鼴鼠先生寄來了什么?學詞:郵包。鼴鼠先生把郵包給誰看?郵包里面有什么?鼴鼠先生是什么表情?學詞:奇怪、懊喪。刺猬太太、松鼠太太都看到路上的鮮花是怎么說的?鼴鼠先生怎么回答的?這條開滿鮮花的小路是怎么樣的?學習詞組:花朵簇簇、花香飄動。請你猜一猜,這花是誰種的?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經驗探索討論,并充分想象講述。此環節鼓勵孩子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并抓住教學的重點。
3、完整播放課件,讓孩子邊完整觀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老師根據孩子對故事的理解進行啟發式提問:長頸鹿大叔給鼴鼠先生寄來的是什么?為什么郵包是空的?這條開滿鮮花的小路到底是誰種的?你們覺得這條開滿鮮花的小路美嗎?讓孩子體驗生活中不經意間創造的美帶給的我們溫馨浪漫的感受。次環節重在揭示故事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它是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4、請孩子單獨在全體小朋友面前講述故事,提醒其他孩子認真傾聽。此環節主要讓能力較強的孩子講述,不要拘泥于老師教的詞匯,鼓勵孩子大膽發揮運用自己掌握的其他詞匯來生動講述,給了孩子一個拓展的空間。
5、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頭飾,分組進行故事表演。這個環節旨在給孩子提供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三)結束部分:遷移故事主題,滲透德育。
根據孩子的生活環境和實際情況讓孩子談談生活中有哪些自己感到美的事物,怎樣做我們會生活得更美。如:你喜歡我們周圍生活得環境嗎?你喜歡我們的孩子園嗎?怎樣讓我們生活得環境變得更美?怎樣做我們的孩子園會變得更美?等等。圍繞這樣的話題進行自由交談或到集體面前談,孩子交流時提醒其他孩子認真傾聽,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六、說教學效果
由于在教學中充分注意了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們分角色地扮演文中的人物,大家學習興趣濃厚,很快就進入了角色,學習效果比較理想。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達到了教學的預期目標。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0
說教材:
《我為你驕傲》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當時由于害怕沒敢承認,但內心十分內疚。后來,“我”用自己攢的送報紙的錢賠給老奶奶并寫了一封道歉信。寬容慈愛的老奶奶同樣以回信的方式把錢還給了我,并用“我為你驕傲”贊揚了“我”的美好品德——誠信。孩子的誠信讓老奶奶感動,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懷也值得我們稱贊。本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記敘,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來描寫的。沒有豪言壯語,卻深切感人,人文性特別強。根據新課標要求“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以及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特訂了教學目標:
1、會認“封、歉”等9個生字,會寫“我會寫”中的`12個字。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老奶奶為什么寫我為你驕傲。
3、懂得做人敢于承擔責任,學會寬容。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領會“我為你驕傲”的意思。
教學難點:
領會“我為你驕傲”的意思
說教法與學法:
本文是一個小故事,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來描寫的。先是扔石頭“很開心”;再是砸碎玻璃“很害怕”;然后是見到老奶奶“很不自在”;最后是用自己積攢的錢賠償給老奶奶感到“一陣輕松”。教語文,也是教做人。教學時應該緊緊地抓住這個線索,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發現,教育學生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學習老奶奶寬宏博大的胸懷。同時還要以文為載體,在讀中訓練語感,在讀中品析、積累、運用詞句。
說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驕傲”,和學生打招呼。理解“驕傲”的意思,并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師出示課題。聽讀課文,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研讀,理解課文
1、教師問:小男孩是怎么打碎玻璃的,闖禍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學生自讀課文,相互交流)
提出一個整體性的能牽動全篇的有價值的問題,并且又提出了學習方式和方法的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方法、要求走進文本。這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導學功能,避免了學生盲目的自主學習。
學生匯報第1自然段。教師點撥:你們玩游戲的時候開心嗎?那么你能開心的讀一讀嗎?(學生讀,評議后再讀)
教師抓住“……像……又像……“讓學生仿句說話。
學生讀第2自然段,理解“像兔子一樣逃跑的心情”。師引導:誰見過兔子逃跑的樣子?(學生模仿)
那你們就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吧!(指名讀,讀的不好,激勵學生再讀。一起讀)
2、師引問:小男孩惹了禍,會怎么想呢?學生讀第3自然段,理解“不自在”的意思。讓學生聯系生活體會“不自在”的感受。(學生多元的理解)教師指名學生讀出“不自在”的情感,同桌讀,評議后讀,全班讀。
3、師引導:小男孩后來是怎么做的?學生讀第4自然段,讀后談自己的理解(幾個學生的看法不同),師繼續引導:小男孩還完錢后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啟發學生多角度的理解。讓學生說說小男孩是什么樣的孩子?
引導:老奶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學生讀5、6自然段。并且說出了自己的理解)你認為老奶奶是什么樣的人?(學生很活躍,談出各自的看法)
緊扣語言的訓練展開教學活動的。比如,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抓住小男孩和老奶奶神態、心理、動作的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模仿文中的句式“像……像……”練習說話;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情感,練習朗讀;等等,都是為了體現了語文教學的訓練意識,注重基礎性的把握。
三、總結全文,歸納領悟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小結:老奶奶是寬容的人,小男孩是負責任的人。
四、巧妙拓展,豐富教學
1、你覺得“我”還可以采取什么樣的方法來彌補這次過失?
2、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做了錯事,應當怎么辦?
利用這兩個生活問題,讓學生談更多的生活感受,給他們個性化表達的機會。
說板書:
板書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對本課起到復述的作用。本文我是抓住小男孩的情感變化進行板書設計,(開心→害怕→不自在→輕松),老奶奶、小男孩的性格特征,為突出直觀性,使知識簡要,集中并體現教學的重要內容。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1
一、教材簡析
“人生多少哲理,盡在寓言中”。著名作家嚴文井老先生對寓言曾做過絕妙的比喻,他說:“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想活躍。”而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組教材正是圍繞“要正確看待問題,善于思考”這一專題選編了兩則流傳千古的寓言。《守株待兔》便是其中一篇,情節簡單卻促人深思,語言淺顯而寓意深刻。故事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只撞的兔子,他就丟下鋤頭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二、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語文教學就是要憑借語言文字,訓練語言,發展思維,讓學生在理解、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本課教學設計力求通過“解讀文本,品味語言;建構文本,增加積累;超越文本,凸顯主題。”從而發展語言,提高思維。
三、學法思考
本課以“讀、悟、議”作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中品味語言,體會寓意,訓練思維,受到感染熏陶。
四、教法選擇
以學定教,以教促學。擬以“讀-悟-議-讀”為本課主要教學方法,讀是發現的開始,悟是思索的結晶,議是智慧的碰撞,讀后有悟,悟后生議,議后促讀,方能讀出語感,讀出形象,讀出韻味。
五、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單元目標及本班學情,特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六個生字,理解“守株待兔、樂滋滋、露出來”,初步掌握字理識字、歸類識字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課文語言材料,特別是帶“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這四個詞語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種田人因為一次意外的收獲便抱有的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
學習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閱讀課文,理解寓意。
學習難點:理解寓意并結合生活實際深化主題,學會正確、多角度地看待問題。抓住重點詞句,以多形式的朗讀,結合生活實際深化理解,突破重難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CAI課件。
六、教學流程:
擬用以下教學板塊來實現我的教學構想:看圖猜寓言,增加積累——找準切入,質疑導讀——品析賞讀,領悟寓意——鏈接生活,升華——主題。
第一大板塊:課前測試,增加積累: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本設計利用課前五分鐘出示幾則寓言的插圖讓學生看圖猜故事,再利用適當的點評拓寬對寓言的了解。這對于二年級孩子來說,既激發了孩子們對寓言的興趣,又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和求知欲,同時又順理成章地揭示課題,引出新授內容。
第二大板塊:找準切入,質疑導讀:
1、揭示課題,引導質疑:學貴有疑,疑則進矣!”當學生猜出《守株待兔》這一名稱后,順勢板書課題,并抓住“守”字進行寫字教學,(提醒注意寶蓋寫得稍大,“寸”的一橫不能超過寶蓋頭兩邊。)再引導學生圍繞“守”字質疑,“守”什么?為何“守”?怎樣“守”?既抓住了本課中心,圍繞此字展開質疑,輻射全篇,牽一發而動全身。
2、初讀感知,隨文正音:然后引導學生合作讀一遍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其余聽讀隨文正音,比如利用故事法區別“竄”和“串”的讀音。
第三大板塊:品析賞讀,領悟寓意:
一、多維思考“為何守”,感知“偶然得兔”的僥幸:
本則寓言故事語言淺顯,加之二年級學生已有良好的預習習慣,和獨立閱讀課文的能力,因而單刀直入讓學生帶著第一個問題深入文本,用喜歡的方法自讀課文,再引導學生談感悟后帶著感受再讀課文。學生可通過破解課題得知之所以“守株”是因為想“得兔”;觀察插圖可發現種田人之所以坐在樹樁邊,是因為希望兔子還會來撞在樹樁上;深入閱讀文本會證實種田人確實從樹樁邊撿了一只野兔。但真的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嗎?結合“忽然”、“竄”、“撞”等關鍵詞深入感悟,再利用課件演示幫助理解“竄”的意思,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在樹樁上是一件及其偶然的事。(師板書:偶然得兔)
二、深層探究“守什么”,體會“不勞而獲”的虛幻:
那么這個種田人守的僅僅是兔嗎?引導學生讀中感悟,孩子們抓住“沒花一點力氣,白撿、又肥又大、樂滋滋”等關鍵詞語,再結合插圖中種田人的神態、動作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后得知:他守的絕不僅僅是兔!又肥又大的野兔可飽肚,可保暖。他可以不再經受田間勞作的艱辛,也可以不再經受莊稼從種到收的漫長等待。他守在樹樁旁,分明就是守的三餐溫飽啊!一句話,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勞就可以收獲,用一個詞叫“不勞而獲”。(順勢板書“不勞而獲”)最后讓學生比較“樂滋滋”和“樂悠悠”,再帶著感悟讀出種田人垂涎欲滴,仿佛口水都流出來了的情態,讀出他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僥幸心理。
三、重點感悟“怎樣守”,體驗“一無所獲”的可悲:
1、讀議結合,品味感悟:
引導學生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他是怎樣守的?(如:從“整天”一詞分析,這個人從早到晚什么事兒也不干,他在“專心致志”地守,“一天一天過去了”說明他在日復一日地守,“野兔沒再來,莊稼全完了”說明他在執迷不悟地守。)學生說出什么?就引導他們用自己個性化的.閱讀來讀出自己的體會。再通過解析“男”和“獲”,“田力男田力男,田間出力好兒男”,可這個男子既不想下田出力,也不愿帶犬打獵,什么也不干,這樣守下去的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板書“獲”,邊講解邊擦去“獲”的部件,引導學生順勢說出“一無所獲”,師就勢板書。)
2、創造性朗讀,提升情感:
在學生初步感受到“一無所獲”的結局后,引導學生先以兒女、朋友、過路人的身份對第三自然段進行改換人稱閱讀,(如:從此爹爹(叔父)丟下了鋤頭……我們的田里……”、“從此我的這個朋友丟下了鋤頭……他的田里……”“從此這個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的田里……”)如此充滿創造性和個性化的練讀,再加上老師入情入境的范讀,使學生的心靈一次次經歷情感的沖擊。
3、角色體驗,自悟寓意:
此時此刻,學生的身心已經全然與文本融為一體。再引導學生圍繞這一“守”字各抒己見說出自己想對種田人說的話。有了深厚的情感蓄勢,學生的情感之門便如決堤之江,一瀉千里。他們或聲淚俱下、或苦口婆心、或據理規勸,或大加貶斥……從而成功地完成了課后“泡泡語”中“我想對種田人說”這一語言訓練要求,本則寓言的寓意也在角色表演不說自明了。
第四大板塊、鏈接生活,升華主題:
如果說剛才的各環節朗讀品味是對文本進行深入細致的解讀,個性化、創造性閱讀是對文本進行合情合理的建構,那么,接下來就應該讓學生超越文本走向生活,聯系身邊此類事例加深感悟。在這一環節中,師引導學生結合板書,再用上“只有……才能……”說出自己的啟示,談談該怎樣做事,再順勢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做人,并對學生的精要之語進行板書。從而使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停留于對寓意的表層理解,而是對生活、對他人、對自己的做事為人產生深入思考,使寓言的主題理解得以升華。
最后以教師簡潔有力的小結收束全課:不去幻想不勞而獲,要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這是我們學這則寓言獲得的啟示,也是我對你們最大的愿望。希望大家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并在課余時間讀更多的寓言明更多的道理,成為一個充滿智慧、品德高尚的人,這是我們所有人對你們的美好祝愿。下課!
總之,讓語文課充滿語文味,就是本設計的最大追求!
七、說教學手段
“天機云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好課何需穿花衣,因此本課課件運用極其簡單,只用幾張圖片啟思導學,不讓太多的課件占用學生閱讀感悟的時間,不愿花哨的演示限制學生的思維,真正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學語文。”
綜上所述,本設計以“讀”為主線,抓住“守”字巧妙切入,輻射全篇,引導學生調動思維深入文本。在入情入境的朗讀感悟中,從解讀文本到建構文本再到超越文本,學生從品味語言到明確寓意再到做事為人的思考,一聲聲叩問撥動兒童思維之弦,一層層思索敲開兒童的心靈之門,將一顆求真、向善、愛美的種子悄悄地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田。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我為你驕傲》是一篇富有童趣且蘊涵做人道理的記敘文。文章用一個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訴孩子們:做人要誠實,有責任感,并且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肯定、尊重與夸獎。
二、說理念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的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因此,我本課的設計理念是:讓學生從讀書中獲得深刻的感受和獨特的體驗,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和富有個性的表達。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學生的個性體驗,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認識“封”等九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通過抓重點語句的朗讀,體會人物心理活動。通過自主式、合作式學習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做人要誠實,待人要寬容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通過朗讀體會人物心理變化。
四、說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的設計以:想象體驗法、朗讀感悟法、自主學習法來體現新課標“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五、說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情感朗讀,做到學生、教師、文本三者間的對話。我分五個環節來完成本課教學。
(一)律動導入,揭示課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導入會使學生滿腔熱情地進入課堂,。本課我是這樣設計導入環節的。我先帶領孩子們做課前律動,然后說:“同學們做的真好看,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我又說:“一位老奶奶也對一個小男孩說了這句話。”板書課題“我為你驕傲”我接著讓學生齊讀課題。然后問:“這位老奶奶為什么要對小男孩說這句話?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一下子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認識生字,讀通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提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在“認識生字,讀懂課文”這個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生自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一讀,認一認。不會的可以找同桌幫忙。
2、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
3、交流識記方法,例如:編順口溜“骨頭掉在水里啦”(滑)“玩一半,波一半”(玻)
4、去掉拼音再讀。
(三)整體感知,讀懂課文
這個環節中,我主要抓住小主人公心理變化這條線索,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和文本進行深入的對話。
讓學生讀文后,我讓學生說一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做小結,相機板書詞語:開心、害怕、不自在、輕松
(四)研讀品味,讀好課文
《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根據這一要求,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小環節:
(1)抓比喻句,感受孩子游戲時的開心,有趣。
在學生反復讀這個比喻句后,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從比喻句中讀懂了什么?學生可能會說:石頭像子彈一樣快,很有趣;還可能會說:石頭像流星一定很漂亮。為了激發學生朗讀課文的興趣,我配樂朗讀第一段。在讓學生時間個性化朗讀時,我相機做朗讀指導:讀出句子的美感,讀出游戲的有趣,讀出小主人公的開心。
本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從朗讀中體會到小主人公游戲時開心的心情。通過“朗讀感悟法”達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心理活動”這一目標。
(2)聯系生活,想象體驗。
每個人都有感到害怕的時候。課文中的小男孩犯的錯,學生們們可能也犯過,都有過闖禍后的親身體驗。所以,我引導學生想象:你有沒有犯錯的時候?你遇到過什么害怕的事?學生可能說:碰到一條可怕的蛇。還可能說:天黑了,一個人在家。還有的學生會說:碰到打雷,閃電會害怕。“當你遇到害怕的事時,你有什么表現?”有的學生會說:拼命的跑,免得被咬到,還有的會說:趕緊躲在被子里,等媽媽回來。“對呀!咱們遇到害怕的事,會這樣做,那,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做的?”“我們聽到玻璃破碎的聲音,就像兔子一樣飛快地逃走了。”然后,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為什么害怕?他在怕什么?學生可能會說:他怕被老奶奶抓住;可能會說:害怕老奶奶上家里告訴父母;還有的可能會說害怕要賠錢。在課件展示這句話后,我讓學生反復自讀這句話,并采用男女生讀,挑戰讀的形式,讓學生在一遍一遍的朗讀中體會小主人公害怕的心情。
在本環節,通過“想象體驗法”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達到“通過抓重點語句的朗讀,體會人物心理活動”這一目標。
(3)學法指導,自主學習
小學的教學,首先應該教會學生怎樣學習。作為老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運用知識。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自主學習的環節。
課件展示自學方法“默讀課文——找句子,做記號——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用以上的方法自學:小男孩“感到不自在和感到輕松”的部分。課件出示:哪些句子寫出了“我”不自在的心情?哪些句子寫出了“我”輕松的心情?自學結束后,我采取了“互幫互學”的形式。讓想提問的學生提問,能夠解答的同學當小老師來解答。老師只做適當的補充和引導。我可以這樣做:用課件展示重點語句,給學生自讀自悟的`機會,理解“小男孩為什么覺得不自在”和“為什么感到輕松?”
在本環節,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得到了個性化展示的機會,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五)巧妙拓展,讀活課文
為了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人和事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設計了以下的問題:
“小男孩”做錯了事,老奶奶為什么還要寫“我為你驕傲”?你們覺得老奶奶是怎樣的人?讓學生談自己的看法,接著,進行生活的延伸:你喜歡課文中的小男孩和老奶奶嗎?你在生活中做了錯事會怎么辦?你遇到同學做了錯事,應該怎么辦?
在學生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后,我用兩句話來結束本課的教學:
誠實應該成為我們永遠的朋友。
不會寬容別人的人,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寬容。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讓學生通過“讀通,讀懂,讀好,讀活課文”,獲得深刻的感受和獨特的體驗,給予學生富有個性化表達的機會。特別是通過巧妙拓展,讓語文鏈接生活,讓語文提升思想,讓語文指導行動,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提出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語文課程特點。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介:
《烏鴉喝水》是蘇教版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也是《伊索寓言》故事中深受孩子們喜愛的一個經典、有趣的童話故事。課文以“喝水”為線索,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教育孩子懂得任何事情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的道理。其語言簡潔,通俗易懂,結構嚴謹,文中插圖鮮明形象,符合二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
設計教學時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本課特點及學生實際情況制訂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流利、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漸漸”,并能用“漸漸”說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感悟烏鴉找水、喝著水的一系列過程及心理活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烏鴉的聰慧,明白遇到困難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
3、教學重難點:
體會課文中小烏鴉的累、渴、急,并能讀出真實而具個性化的感受。在教學中主要通過情境創設來突破重難點。
二、說教法:
新課程精神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充分激發學生自主意識。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在選擇教學方法上,結合本課的特點,考慮到學齡初期兒童活潑,富于想象的心理特征,擬定以下教法:
1、情境體驗法。讓學生通過扮演烏鴉動作、心情的體驗使得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旨在通過誘人的畫面、鮮活的形象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感官,激發學生興趣,誘發學生情感,吸引他們主動投入課文所設置的情境中。
3、自主探究法。引導學生去比較和發現,積極探討嘗試想出另外的解決辦法,讓學生懂得去觀察思考、學習。
三、說學法:
以“演”“看”“悟”“讀”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始終,利用多媒體及角色扮演為學生創設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情境,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讓他們在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去感受、領悟、升華。并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自由讀、指名讀、比讀、齊讀、做動作讀,把自己的理解表現出來,使學生在朗讀中培養語感。將課文中的語言輸入孩子的頭腦,真正達到我心入境,書入我心的境界。
四、學情分析:
本課所執教的學生處于二年級下學期。從知識掌握和能力體系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入學教育,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和口語表達能力,學習了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初步學習了結合詞句來理解課文的一些方法;但是受到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的限制,對課文的一些情感體驗不深。
從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來分析,這階段的孩子大多好動,注意力持續時間不長,仍以形象性、直觀性思維為主,在學習中需要老師通過一些有趣、靈活的教學手段吸引其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
五、教學媒體的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運用了實用性、操作性較強的PPT課件。利用課件的直觀性、生動性,幫助學生區別識字、體會文中角色的情感、理解詞語“漸漸”,進行思維拓展,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作用,也為突破課文的`重難點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使得信息技術的優越性在本課教學中得到了極大的彰顯。
六、說教學流程及主要環節設計
(一)激趣導入,形象記字
二年級教學識字是重點,而二年級學生往往主觀形象記憶比邏輯抽象記憶發達。因此《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1—2年級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所以開課伊始,我在猜謎揭示出謎底后出示烏鴉圖片,結合圖片我又讓孩子們描述體會烏鴉全身烏黑的外形特點,配合生動的課件演示(小鳥飛出啄去“鳥”字一點),并以小結性的銜接語:“烏鴉是鳥類的一種,它全身烏黑發亮,黑得連眼睛都看不出來了,你們瞧,小烏鴉將鳥字的一點啄去,提醒大家烏鴉的‘烏’字沒有點,大家一定要記牢。”,使學生記住“烏”字沒有點,讓學生對“烏”字的構字方法及字形特點有了鮮活的記憶。
(二)情境學文,指導朗讀
①創設情境,加深情感體驗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本課教學引導孩子充分體會烏鴉找不到水喝的渴、累、急,進而讀出真實感受是一大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也為讓孩子們能愉快自主地深入投入到課文學習中,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請孩子們戴頭飾扮演文中的小烏鴉展開翅膀找水喝,并想象自己飛過了哪些地方找水,從而激發孩子們體會文中小烏鴉的口渴、焦急。隨后用課件演示文中烏鴉飛越沙漠、高山、田野、森林的畫面,配上我生動地補白:“是呀,我們歷盡了千辛萬苦,飛過了茫茫的沙漠,飛過了連綿的高山,飛過了廣闊的田野,來到了茂密的森林,我們淌下了辛勤的汗水。小烏鴉們,你們累嗎?渴嗎?心里著急嗎?”生動的畫面,恰當的引導,不僅順利的幫學生理解了詞語“到處”,更進一步地激發了他們的情感體驗,喚起了他們與文本的共鳴,如臨其境,隨后有感而讀。
在這一環節中充分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的延伸功能,將文字變成能動、有聲有色的、直觀形象的畫面,結合合理的想象展開,把學生帶入情境,獲得了初步的情感體驗。
②創設情境,外化個性朗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怎么辦呢?”這段話時,我仍然將孩子們置于小烏鴉的角色意識之中,運用課件演示小烏鴉喝不著水的畫面,當畫面中小烏鴉的大嘴巴與瓶口發出“鐺鐺”的撞擊聲時,我適時激發孩子們產生喝不著水時生氣、著急、難過等獨特的心靈體驗,并指導他們帶上相應的動作或表情,如:瞪著眼睛、捏著拳頭的生氣模樣;皺著眉頭的著急表情;愁眉苦臉的難過表情……讀出孩子們自己真實而具個性化的感受。
③啟迪創新思維,自主探究
實施創新教育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難點之一便是教育學生懂得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因此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將畫面停留在“烏鴉喝不著水正焦急萬分”的圖象上,再引導“小烏鴉們快開動腦筋想辦法吧”,善良的孩子們看到畫面中小烏鴉焦急難過的表情,紛紛各抒己見:烏鴉的嘴巴很堅硬用嘴巴啄、用石頭砸掉瓶口、用空心的草稈當吸管吸、把瓶子放倒趕快喝……接著我又帶領孩子們討論辦法的可行性,并極力為孩子們創設一種辯論的氛圍,讓他們暢所欲言,在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辯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索精神、創新精神,增添了自主探究的勁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④動靜結合,理解“漸漸”
在本課最后一段話的學習和朗讀指導中,通過知道“放石子,水會一點點升高”的科學常識,進而理解詞語“漸漸”是本篇課文一個知識難點。我引導學生抓住此段第一句中的關鍵詞“一個一個”和“漸漸”通過比讀、學生自評討論理解難點詞語,并讓“小烏鴉們”帶上手勢動作邊做邊讀,體會烏鴉放石子時的小心細致。
接下來用課件文本出示這一重點段落“烏鴉把小石子xxxxxxxx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xxxxxxxx,烏鴉就xxxxxxxx。”請學生根據原文填充,并精心將“一個一個”這四個字的出現設計為“一個個慢慢落下”的動作效果,以幫助學生加深“烏鴉一個一個放石子”這過程的記憶;將“漸漸”的出現設計為“緩緩浮出”的動作效果,加深學生對于“漸漸”的理解。
最后利用課件演示“烏鴉放石子,水一點點升高”的畫面,畫面中放大的水瓶里緩緩上升的水位清晰可見。在視覺形象作用下,使學生對“漸漸”這一關鍵詞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刻理解,為后面的用“漸漸”說句奠定了基礎。學生清晰感受到作者準確的科學語言,思路豁然開朗,障礙一掃而光。
(三)合理拓展,拓寬視野
最后,在進行全文朗讀后,我又適時地送出兩份禮物:一是請孩子們用“漸漸”說句子,贈送漂亮的智慧星;二是播放好聽的動畫歌曲,請小朋友們隨歌律動。再通過課件中的卡通人物提出兩個課外拓展問題:請小文學家課下閱讀關于烏鴉的故事;請小科學家動手試試,當瓶子里的水少于一半時,放石子行嗎?將課堂與課外相結合,不局限于課堂,不拘泥于教材。
七、設計感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運用多媒體進行情境教學的核心就在于“激情”。
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聲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創設了優美的課堂情境,使孩子們滿懷“激情”馳情其間:因為“激情”而讀得入情入境,因為“激情”而說得各抒己見,因為“激情”而學得趣味盎然。不僅為語文課堂注入活水源泉,有效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更使課堂成為學生快樂自由的學習天地,因為只有讓學生不斷品嘗學習的樂趣,學習的過程才是快樂的過程!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4
我說的《學棋》是義務教育國標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了古時候兩個學生拜圍棋能手秋為師學藝后不同的結局,告訴我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專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課文所講的故事生動形象脈絡分明,語言淺顯易讀易誦,對于“走了神兒”的學生的脫軌思緒寫得更為生動與詳細,一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對學生進行朗讀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學生對課文所描繪的情境比較熟悉,甚至會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對于這個形象生動的故事一定會感興趣,但蘊涵在文本中的道理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感知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基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擬定了以下三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了解圍棋的有關知識,理解“專心致志”、“走了神兒”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能力,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懂得做任何事情專心致志和聽從勸告是成功的條件。
其中目標1、2是本文的教學重點,課文第二自然段為重點段;而目標3則是教學難點,必須抓住關鍵詞句來剖析出兩個學生不同結局的原因,讓學生從故事中明白道理、獲得教育。我準備安排兩課時來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將安排“故事導入,激發興趣”“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指導書寫”三個環節讓學生疏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先通過聽故事來揭示課題,介紹有關圍棋的知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接著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在初讀檢查時引領學生再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我著重對“能”和“另”進行正音;同時相機出示生詞,結合具體的語境或聯系生活經驗理解“棋藝、棋盤、能手、專心致志”等詞語意思;而文中的長句“一個學生專心致志,一邊聽一邊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要問上幾句。”“他想,要是用弓箭把它設射下來該多好哇!”學生在朗讀起來有一定難度,我將帶領學生朗讀。在初步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美美地讀讀,通過這種選擇性閱讀,再次加深對課文的了解。最后,我將預留七八分鐘的時間學習“棋、圍、能、專、致、另”六個生字,在學生自主識記交流的基礎上,重點提示“專”的筆順,先看書上的筆順表,再通過老師的范寫、學生的描仿,正確規范地書寫。最后,讓學生當堂練字,教師巡視指導。
下面我詳細介紹一下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本課時將通過“創設情境,復習導入”“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研讀探因,提高認識”“學習生字,拓展深化”四個環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讀書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同時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上課伊始先出示詞語“圍棋 能手 遠近聞名”“棋藝 布子專心致志”“天鵝 動作 拉弓射箭”,指名逐行認讀。
再讓學生交流對課文內容的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問,一方面喚起學生對課文的回憶,另一方面教師以學定教,確定自己的教學重難點。然后進入本課的第二個教學環節
二.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引讀第一自然段后,讓學生介紹秋是一個什么人,從哪里看出他是圍棋“能手”。接著乘熱打鐵,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如果你是這兩個學生中的一個,你為什么跟秋學藝?有了秋這位老師,你覺得以后會怎樣?這樣讓他們自由展現,表明自己的情感、態度,
再指名讀一讀第三自然段,以讀代答,說說名師手下兩個徒弟的不同結局。教師適時板書:出色長進不大這樣造成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以及強烈對比,引起學生的思索,激發學生閱讀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帶著疑問一起
三.研讀探因,提高認識
課文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一句話來說一說這兩個學生是怎樣學下棋的?教師小結時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專心致志、走了神兒、不聽勸告。讓學生初步感知兩個學生一個出色、另一個長進不大原因。
隨后要求默讀這一自然段,找出分別寫兩個學生學棋的句子,做上自己喜歡的記號;與同桌說一說:從哪兒看出第一個學生的專心致志,另一個學生的走神兒又表現在哪里;全班交流時分三塊進行:
第一塊,理解“專心致志”之深。課文中并沒有他專心致志的具體表現,在指導讀了文中的有關句子后,進行情景想象:在他學棋時會出現什么意外事情,都沒能影響他學棋;隨后進行一個句式訓練:哪怕小鳥在耳邊鳴叫,也 。
哪怕身體冷得直發抖,也 。
哪怕 ,也 。
通過這個先扶后放的句式訓練,讓學生將“專心致志”具體化,并能引入學生的生活經驗之活水,又反過來指導學生的學習行為,并為下面的理解做好了鋪墊。
第二塊,理解“走神兒”之弊:另一個學生的三心二意文中有詳細生動的描述,讓學生
抓住關鍵詞句“好像看到、他想、想著想著……” 特別是“他想,要是用弓箭把它射下來該有多好哇!”一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他走神之遠、舉動之可笑;
課文對他三心二意的.表現只是舉了一個例子,可以讓學生聯系實際設想更多種情況,從而明白他的三心二意可不是一次兩次,也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經常的。
第三塊,理解“不聽勸告”之害。教師引述“那個學生這樣經常,老師看見了怎樣呢?”在學生充分說的基礎上,讓學生充當他的老師秋,根據不同情況對他進行勸告,同桌對話練習后進行全班交流。通過這個對話練習,讓學生從正反兩面來思考,能夠內化文中語言,并加入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對話的活動中,以文本為載體,讓學生對專心致志學習之利和學習走神兒之弊有更深刻的認識。
接下來再次引讀第三自然段,創設情境想象:那個棋藝長進不大的學生看見師兄成了出色的棋手,他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想一想,他會想些什么呢?讓學生暢所欲言,或表達自己的后悔之意,或想以此提醒別人不要重蹈覆轍,或提出自己今后的打算,等等。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明白不僅要有悔恨之心,更要有悔恨的行動,以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對有創意的想法更要贊賞,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
隨后讓學生認真齊讀課文,說說懂得了什么道理。最后進行第四個環節的教學
四.學習生字,拓展深化
先學習剩余的三個生字“弓、專、鵝”,先充分利用課本資源讓學生自學筆順表,認識新偏旁——鳥字旁,通過描紅加深認識;指導書寫時要求將前兩個獨體字寫得舒展,將“鵝”字寫緊湊,讓學生當堂練字,教師巡視指導。再布置選擇性作業,要求學生選擇一個作業認真完成:(1)讀一個關于專心致志學習的故事;
(2)收集幾個和認真學習有關的成語;
(3)找一個身邊認真學習的同學做榜樣,與他比賽。
這樣將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再次受到教育,深化認識。
學 棋
這一板書,抓住課文重點、難點,將兩種學習態度和兩種不同結局形成的鮮明對比,清楚展現在學生面前,不但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課文內涵,而且能收到強烈的視覺效果,力求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15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18課《雷雨》。本課我將從教材,教法與學法,過程三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雷雨》是第四冊的一篇看圖學文,課文用精練、自然簡樸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雖然篇幅比較短小,但文章內容生動,課文插圖優美,適合低段的學生。讓學生以學習本文為契機,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學會觀察,感受生活的樂趣。單元訓練中提示,學習本組課文,可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理解內容,品位美感。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以及學情特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壓”等幾個生字,會寫“垂”字。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從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出發,結合教材的內容,我覺得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體會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教學的難點在感悟雷雨前天氣悶的讓人透不過氣來的這種緊張氣氛。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我準備采用“情景教學”、“自主閱讀”兩種教學方法。
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集中注意力,能啟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借助學生生活經驗,以學生為主體對文本展開自主閱讀。通過讀,學生與文本面對面地進行接觸,品嘗著課文原汁原味的語言,培養著學生語言的感覺;通過讀,課文規范的語言儲藏到學生的頭腦中。學生學著,讀著,悟著語言,仿佛置身于那場雷雨中。不知不覺中,學生理解了語言,感悟了語言,積累了語言。
三、【說過程】
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教法學法,設計如下教學過程,分三步進行《雷雨》第一課時的教學。
一)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雷雨的現象。關于雷雨你知道些什么?(老師肯定學生的體驗后,從學生的生活入手,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從課堂開始讓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再進入文本,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后,馬上進行第二步的教學。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要讓這么小的學生說出課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的順序來寫的,是很難的。為了突破重點。所以我選擇了給調皮的課文打亂了順序,出示課件(課件內容是打亂順序的課文及相應的插圖)。請你給他們排排隊的這種方式,希望把這種敘事方法潛移默化到學生身上。這環節安排三位學生讀。與初讀課文相比較,這次讀的.要求不但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而且在讀的同時給學生布置了聽和思考的任務,讓他們思考,朗讀的課文寫了什么時候的景色?我覺得讀要體現層次性和目的性,扎扎實實地讀好每一遍課文,讓學生在每一次朗讀過程中有所收獲。所以安排了以上教學環節。文本是讀懂的,不是看懂的,更不是講懂的。所以我設計了第三步教學。
三)品讀課文:本課時安排了品讀雷雨前的段落。
自由讀1—3自然段:你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的那種緊張氣氛——黑沉沉的烏云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卷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也趕來湊熱鬧。
這種氣氛真的很難言傳。如“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一句中,“壓”字用得很妙。但我估計小孩子從這個壓字感覺不到悶熱。我想還是得讓他們進入到情景中去(所以在這里出示課件,雷雨前的景象)。這時教師同時用語言去營造這種情景,渲染這種氣氛。“滿天的烏云,黑沉沉的像巨石一樣向你壓下來了,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不叫。”“夏天的午后,天氣非常炎熱,滿天的烏云向你壓下來,越壓越低,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不叫。”這時我要求同位互相讀。互相說。小組比賽讀,進一步品讀文本。了解雷雨前的景象。我就這樣突破了教學難點。在體會風大這個環節里,讓學生角色換位,當一當小樹。有經歷,才有感受。沒經歷,就去創造經歷吧。我這樣鼓勵孩子們后。再讓孩子們分角色演。進一步感受雷雨前的這種景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讀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學生理解得越好,朗讀就越有感情。在品讀這個環節,我把學習的自主性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學習,加深理解和體驗。為了檢驗一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相機出示“壓,亂,垂,虹”這幾個要認的漢字,檢驗學生是否養成隨文識字的好習慣。這時學生的心已經有些散了,在最后幾分鐘安排了寫一寫。指導,描紅靜心書寫”垂”字。
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了以“讀”為本,讀中感悟。還在激情引趣上下了一定的功夫,讓學生能主動愉快學習,讓學生學會感受自然、體驗生活、愛好語文。
以上教學環節是我的點滴想法,具體教學效果還有待教學實踐的檢驗。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05-15
二年級語文下冊《雷雨》說課稿11-27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12-10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12-21
初中下冊語文說課稿04-19
二年級語文下冊《雷雨》說課稿5篇12-15
二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精選18篇)07-21
高一語文下冊說課稿范例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