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銳角和鈍角》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與變換》的第一課時《銳角和鈍角》。
一、說教材
通過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如何辨認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并會用三角板來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本單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銳角和直角。判斷一個角是直角、銳角還是鈍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比較,體現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學生比較容易掌握。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利用生動有趣的游樂場情境,讓學生在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采用了發現教學法,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去發現角和展示角,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擺一擺、分一分、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手、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使用更準確的、更具體的數學化語言描述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數學交流。例如,在描述紅領巾上的三個角時,可以說出“有兩個銳角和一個鈍角”的結論,二年級上學期就只能說有三個角。另外,直角、銳角和鈍角概念的掌握,可以為進一步學習角的度量奠定基礎。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所處承上啟下的地位,我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和技能目標:能結合生活情景辨認銳角和鈍角,能口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總體設計和說明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情境導入、感知角。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利用學生較感興趣的游樂場為情境圖(實物投影:書本第37頁的情境圖),讓學生去觀察,發現圖中的數學知識——角。目的在于引發學生的親切感,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景。再復習舊知,回顧上學期所學的有關角的知識:角的組成、角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與張開程度有關,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第二環節:分類比較、認識銳角和鈍角。
在這一部分內容里,我分了兩個步驟來完成:
第一個步驟是畫角、分類,產生銳角和鈍角。
我首先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新舊知識間的緊密聯系,引導學生在四張小紙片上畫出大小不同的角。再通過四人小組合作,把這些角合在一起進行分類,讓學生商量得出分角的方法,并給角分成幾類。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分法:直角一類(板書),不是直角的一類(板書)。
當學生出現這樣的分法時,我會引導學生把不是直角的一類再分細一點: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板書)。同時,通過讓學生說說怎樣知道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角比直角小,使學生明確判斷銳角、鈍角的方法和判斷直角的方法一樣:都是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用三角板比一比板書上的任一個角),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能辨認銳角和鈍角”提供了依據。再告訴學生,他們的分類方法與數學家想得完全一樣,讓學生感受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最后,我從具體的素材出發,適時地上升到抽象概念,即讓學生根據自己對銳角和鈍角特征的認識,給這兩類角分別取名。這樣從具體的素材出發,適時地上升到抽象概念,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本課題的教學內容:銳角和鈍角也順理成章地揭示了(板書)。
第二個步驟是建立三種角的關系。
為了理清銳角、直角、鈍角的關系,我先讓學生運用活動角(演示活動角)先擺銳角、直角,再擺鈍角、直角,讓學生得出三種角開口大小的關系是:銳角<直角<鈍角(板書),這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三種角的認識。
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更愿意去經歷、去實踐。他們更相信自己看到的.,親自感受到的。因此在第二個環節的教學設計中,我充分重視了學生的體驗學習,在畫角、分類、交流、擺角、想特征幾個環節中,每個活動都給學生充分提供了“看、想、說、動”的機會。特別在做角、分類環節中,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利用已有經驗進行 “動手實驗——分類思考——概念概括——表達陳述”的探究過程,使學生對銳角、鈍角的認識建立在以直角為軸心的知識體系中,從而順利、穩固地建立了銳角、鈍角的概念。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豐富提高。
在這個環節中,我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四項練習: 找出生活中的角、用三角板判斷角、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角以及創作畫。
這樣的練習把學生的思維從課堂帶到了生活中,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同時也讓學生學有困難,學有疑問,學有思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中創作畫這種綜合實踐的練習,通過學生用角來創造美麗的圖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以外,也讓他們感受幾何圖形的美。
第四環節: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這個環節中,讓學生說說在這課堂里進一步研究了角,有什么新的收獲。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
四、說板書
本堂課板書比較精簡,首先板示學生的分類結果。再板示課題,最后板示銳角、直角、鈍角三種角大小的關系。這樣板書不但便于學生辨別,也突出了本堂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2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37—40頁
教材分析:《銳角和鈍角》是在學生已初步掌握角和直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要求學生把角按大小分為三類,銳角、直角和鈍角。由于學生已初步認識了角和直角,這節課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正確區分銳角和鈍角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好本節課為以后繼續學習角的有關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
教學準備:三角尺、直尺、白紙 、活動小棒、各種有角的彩色圖形等
一、說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周圍許多物體的表面有各種各樣的角,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會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析各種角。
3、結合生活情景,進行操作活動,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認識銳角和鈍角,會用尺子畫出各種角。
4、通過操作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學生的智力。
二、說教法
這節課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討論法和操作法。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力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引導探索,得出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的結論。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在合作中解決問題,一步步達到學習目的。為使教學更直觀、簡明,我用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圖讓學生找角,輔助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張笑臉為獎勵,極大調動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說學法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為此我努力作到“授人以漁”。首先從學生的已知出發,讓學生觀察,主動獲取知識。如找到學過的角。其次,讓學生合作交流、比較,引入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從而會區分三種角,最后,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找角,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并且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教學。
四.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我分四個環節進行。第一環節:情境導入,復習鋪墊。第二環節:探究新知,認識銳角和鈍角。第三環節:鞏固練習,豐富感知。第四環節:思維拓寬。
1、情境導入,復習鋪墊
根據兒童的特點,先出示主題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興趣。讓學生從主題圖中找角,并讓學生說說對角已有哪些認識,達到復習鋪墊的目的。并為下一環節為角分類,探究新知打下基礎。
2、探究新知,認識銳角和鈍
銳角和鈍角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知識領域,緣于學生對角和直角已有一定的認識,能從大大小小的角中,應用工具三角板找出直角來,教學中設計讓學生把大小不同的角分類,老師和學生共同討論、交流,一步步引入銳角和鈍角的概念。這樣讓學生從淺到深,來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3、鞏固強化
在學生知道了“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做角,體會三種角的不同;讓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實物畫上找角。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著角,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畫自己喜歡的角,關注到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會學到知識的樂趣。
4、思維拓寬
電腦顯示幾副以角為輪廓線的圖,讓學生在一次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
五、說學生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始終站到主體地位,從說到做,又從做到說,說動結合,既輕松又愉快的達到學習的目的。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三
單元第37—40頁“銳角和鈍角”。
2、教材分析:“銳角和鈍角”這個部分內容是在上冊認識了角和直角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并達到會區分直角、銳角和鈍角。教材在編排上注意到低年級學生的認識特點,從一幅“兒童樂園”主題圖入手,引起孩子的興趣,通過找一找、說一說、動手做一做,一步步達到這節課的學習目的。
3、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依據《大綱》要求,根據教學內容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系,學生的年齡特點等因素,確定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正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2)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思維。
(3)使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舉例,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
重點、難點
(1)正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2)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這些角。
二、說教法
這節課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討論法和操作法。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線,力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引導探索,得出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的結論。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在合作中解決問題,一步步達到學習目的。為使教學更直觀、簡明,我用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圖讓學生找角,輔助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張笑臉為獎勵,極大調動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三、說學法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為此我努力作到“授人以漁”。首先從學生的已知出發,讓學生觀察,主動獲取知識。如找到學過的角。其次,讓學生合作交流、比較,引入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從而會區分三種角,最后,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找角,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并且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教學。
四、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我分四個環節進行。第一環節:情境導入,復習鋪墊。第二環節:探究新知,認識銳角和鈍角。第三環節:鞏固練習,豐富感知。第四環節:思維拓寬。
1、情境導入,復習鋪墊
根據兒童的特點,先出示主題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興趣。讓學生從主題圖中找角,并讓學生說說對角已有哪些認識,達到復習鋪墊的目的。并為下一環節為角分類,探究新知打下基礎。
2、探究新知,認識銳角和鈍
銳角和鈍角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知識領域,緣于學生對角和直角已有一定的認識,能從大大小小的角中,應用工具三角板找出直角來,教學中設計讓學生把大小不同的角分類,老師和學生共同討論、交流,一步步引入銳角和鈍角的概念。這樣讓學生從淺到深,來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3、鞏固強化
在學生知道了“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的基礎上,讓學生動手做角,體會三種角的不同;讓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實物畫上找角。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著角,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畫自己喜歡的角,關注到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會學到知識的樂趣。
4、思維拓寬
電腦顯示幾副以角為輪廓線的圖,讓學生在一次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
五、說學生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始終站到主體地位,從說到做,又從做到說,說動結合,既輕松又愉快的達到學習的目的。
六、板書設計
銳角和鈍角
銳角直角鈍角
比直角小比直角大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三單元38頁《銳角和鈍角》
2、教材分析:通過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如何辨認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并會用三角板來判斷一個角是否為直角。本節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銳角和鈍角。判斷一個角是直角、銳角還是鈍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比較。學生比較容易掌握。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使用更準確的、更具體的數學化語言描述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數學交流,另外,直角、銳角和鈍角概念的掌握,可以為進一步學習角的度量奠定基礎。
3、說數學目標: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認識水平的發展,我制定以下目標:
(1)知識方面:理解銳角和鈍角的概念掌握辨別直角、銳角和鈍角的方法。
(2)能力方面:通過折角、畫角、比角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情感方面:結合生活實際的活動,在學習新知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說教學重難點:由于本節課是在學生在認識角和直角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所以我把本課時的重點設為要直角比較出其他角的大小,并理解銳角、鈍角的概念。難點是引導學生正確地畫銳角和鈍角并能做出不同的角。
二、說教法和學法、教法: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雖然他們已經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但因年齡小,還是好動、好奇心強,為了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以情境學為主,同時還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為兒童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操作了良好基礎。學法: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法上采用了讓學生畫一畫。分一分、比一說一說。折一折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在主動參與、合作交流中感悟新知識。
三、說教學過程:
1、復習舊知、導入新課課件出示銳角鈍角直角師問:誰能說出這三個角中,哪一個是直角?用什么方法判斷它是直角?生指直角,并說出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判斷。
2出示主題圖,師問:從圖中看到了什么?學生執細觀察,并說圖中的內容。師引導問: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你又能發現什么?生可能會提到角。師:你們還想知道有關角的.知識嗎?那我們這節課就繼續學習有關角的知識。
設計理念:對直角有個初步的復習,好對后面銳角和鈍角的學習加以比較、做好鋪墊。對主題圖的處理上能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把兒童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
2、主動學習、探究新知。
①畫不同的角
師:請大家拿出課前準備的四張卡片,用筆和尺子畫出四個大小不同的角。
每次卡片一個。比一比誰畫的又好又快。學生獨立完成。
②討論分角。四人為一小組收集每人的角,并互相討論應該怎樣給角分類。
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最后全班達成一致分類結果: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
③貼角
選取一組,到臺前貼出他們分好的角。
師:你是根據什么來分的?
生: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來做比較,以此來分。
其他學生可以補充。
說一說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作比較的方法。
師表揚,適時給予鼓勵。
④給角取名字。
師對以上活動作小結,并引導學生理解: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師邊說邊在黑板上貼出相應的角,并板書銳角或鈍角。
師談話引出課題并板書:銳角和鈍角。
3、深入感知,鞏固練習。
①請大家動手擺一個銳角、一個直角、一個鈍角。
學生利用鉛筆、直尺或紙條等擺角。
個別學生展示擺好的角,并說說怎樣來擺的?
②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見過銳角和鈍角。
③給下面的圖形找到家。(連一連)
鈍角 直角 銳角
圖略
④課本練習9第1題。
⑤動手畫一畫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
設計理念: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有基本練習、變式練習、開放練習等幾個層次,目的是鞏固新知,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理清解題的思路,達到融會貫通。
4、全課小結。
讓學生暢談自己在本課中的表現和收獲,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5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與變換的第一課時銳角和鈍角。
一、說教材
通過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如何辨認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并會用三角板來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本單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銳角和直角。判斷一個角是直角、銳角還是鈍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比較,體現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學生比較容易掌握。
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使用更準確的、更具體的數學化語言描述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數學交流。例如,在描述紅領巾上的三個角時,可以說出“有兩個銳角和一個鈍角”的結論,二年級上學期就只能說有三個角,沒有直角。另外,直角、銳角和鈍角概念的掌握,可以為進一步學習角的度量奠定基礎。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承上啟下地位,我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和技能:使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簡潔的語言完整、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并學會借助工具來驗證銳角、直角和鈍角。
2、過程和方法: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進一步建立幾何的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景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用角來創造美麗的圖案,進一步感受幾何圖形的美,培養學習數學興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直角來辨認銳角和鈍角。
教學難點: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是銳角還是鈍角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創造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與同桌合作交流,自主建立銳角和鈍角的表象,直觀認識銳角和鈍角,在抽象出幾何圖形,讓他們經歷形成過程。學生再通過聯系生活的實際,感受生活中也有銳角和鈍角,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根據我的教學理念,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從一些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利用學生較感興趣的游樂場的畫面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你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指出:其實在這個游樂園里啊還藏著一個我們的老朋友,想知道是誰嗎?出示找到的一個角,它就是我們的老朋友:角,然后問:你已經知道了哪些關于角的知識啊?學生回顧。最后提出問題:你還能找到“角”嗎?
(復習舊知,回顧上學期所學的有關角的知識“角的組成、角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與張開程度有關”,溫舊導新,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第二環節: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我分了兩個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將找出的角分類,產生銳角和鈍角。
我首先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新舊知識間的緊密聯系,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商量得出分角的方法,并給角分成幾類。同時,通過讓學生說說怎樣知道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角比直角小,使學生明確判斷銳角、鈍角的方法,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能辨認銳角和鈍角”提供了依據。再告訴學生,他們的分類方法與數學家想得完全一樣,讓學生感受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其次,我從具體的素材出發,適時地上升到抽象概念,即讓學生根據自己對銳角和鈍角特征的認識,給這兩類角分別取名。這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
第二步驟是建立三種角的關系。
為了理清銳角、直角、鈍角的關系,我先讓學生運用活動角先擺銳角、直角,再擺鈍角、直角,讓學生得出三種角開口大小的關系,進一步加深對三種角的認識。再通過閉上眼睛想特征,讓學生建立三種角的模型。
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更愿意去經歷、去實踐。他們更相信自己看到的,親自感受到的。因此在第二層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了學生的體驗學習,在分類、交流、擺角、想特征幾個環節中,每個活動都給學生充分提供了“看、想、說、動”的機會。特別在做角、分類環節中,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動手實驗——分類思考——概念概括——表達陳述”的探究過程,讓每個學生都經歷了角的產生,通過銳角、鈍角的形成的一系列過程,使學生對銳角、鈍角的認識建立在以直角為軸心的知識體系中,從而順利、穩固地建立了銳角、鈍角的概念。
第三環節: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在這個環節中,我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三項練習:1:畫角2:展示角。3:找角。
1、讓學生利用三角板或直尺在紙上畫一個銳角,一個鈍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正確的畫角的方法和驗證各類角的方法。同時也討論得出畫銳角的多種方法。
2、角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來。在這項練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要求學生在小組里通過討論,各自運用不同的材料展示一個角,并讓學生說說運用什么材料以怎樣的方式展示了怎樣一個角。這一過程讓學生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3、首先通過看圖,找出生活實物中的角。再通過思維拓展,讓學生說說自己生活中還發現了哪些角。這樣就把學生的思維從課堂帶到了生活中,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當學生遇到困難,不能說出很多生活中各類角時,教師不立即給予回答,而讓學生思考、說說解決的辦法,使其懂得要走進生活去觀察、去發現、去解決。這樣的練習設計,讓學生學有困難,學有疑問,學有思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四環節: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說說在這這堂課里學會了什么,是通過什么方法知道的。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
最后,我說一說我的板書
本堂課板書比較精簡,首先板示直角,讓學生可以聯系舊知來探究新知。然后通過板示銳角和鈍角,加深學生對銳角、鈍角特征的認識,便于學生辨別。這樣板書突出了本堂課學習的重點內容,一目了然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銳角和鈍角》。
這堂課要求學生判斷一個角是銳角還是鈍角,是在二年級上冊中學會了如何辨認直角,并在判斷直角中滲透了比較大小的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所用方法與上學期的一致,都是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來比較的。但比較的重點不同,前者是判斷角是否是直角,后者是看一個角比直角大還是小。
二、說教學目標
l知識和技能:能結合生活情景辨認銳角和鈍角,能口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l
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l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辨認銳角、鈍角。知道銳角、鈍角的特征。
教學難點:能辨認銳角、鈍角。
三、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生動有趣的簡筆畫,讓學生在圖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采用了動像發現教學法,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去發現角和展示角,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擺一擺、分一分、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手、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四、說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CAI課件,銳角、鈍角、直角各一個。
2.學具準備:透明膠片若干,小棒若干,簡筆畫紙若干,活動角若干
五、總體設計和說明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1)情境導入,復習鋪墊。(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4)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第一層: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利用學生較感興趣的一幅人物簡筆畫為情境圖,讓學生去觀察,發現圖中的數學知識角。目的在于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景。再復習舊知,回顧上學期所學的有關角的知識(角的組成、角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與張開程度有關),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第二層: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在這一部分內容里,我分了兩個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擺角、分類,產生銳角和鈍角。
我首先注重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新舊知識間的緊密聯系,引導學生運用小棒在透明膠片上擺出大小不同的角。再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商量得出分角的方法,并給角分成幾類。同時,通過讓學生說說怎樣知道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角比直角小,使學生明確判斷銳角、鈍角的方法,為本課的教學重點能辨認銳角和鈍角提供了依據。再告訴學生,他們的'分類方法與數學家想得完全一樣,讓學生感受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其次,我從具體的素材出發,適時地上升到抽象概念,即讓學生根據自己對銳角和鈍角特征的認識,給這兩類角分別取名。這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再及時地進行鞏固,說說人物簡筆畫中找出的角哪些是銳角,哪些是鈍角。
第二步驟是建立三種角的關系。
為了理清銳角、直角、鈍角的關系,我先讓學生運用活動角先擺銳角、直角,再擺鈍角、直角,讓學生得出三種角開口大小的關系,進一步加深對三種角的認識。再通過閉上眼睛想特征,讓學生建立三種角的模型。
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更愿意去經歷、去實踐。他們更相信自己看到的,親自感受到的。因此在第二層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了學生的體驗學習,在做角、分類、交流、擺角、想特征幾個環節中,每個活動都給學生充分提供了看、想、說、動的機會。特別在做角、分類環節中,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動手實驗分類思考概念概括表達陳述的探究過程,讓每個學生都經歷了角的產生,通過銳角、鈍角的形成的一系列過程,使學生對銳角、鈍角的認識建立在以直角為軸心的知識體系中,從而順利、穩固地建立了銳角、鈍角的概念。
第三層: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這個環節中,我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樂中鞏固知識。在這里我主要設計了三項練習:1:畫角2:展示角。3:找角。
1、讓學生利用三角板或直尺在紙上畫一個銳角,一個鈍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正確的畫角的方法和驗證各類角的方法。同時也討論得出畫銳角的多種方法。
2、角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出來。在這項練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要求學生在小組里通過討論,各自運用不同的材料展示一個角,并讓學生說說運用什么材料以怎樣的方式展示了怎樣一個角。這一過程讓學生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3、首先通過看圖,找出生活實物中的角。再通過思維拓展,讓學生說說自己生活中還發現了哪些角。這樣就把學生的思維從課堂帶到了生活中,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當學生遇到困難,不能說出很多生活中各類角時,教師不立即給予回答,而讓學生思考、說說解決的辦法,使其懂得要走進生活去觀察、去發現、去解決。這樣的練習設計,讓學生學有困難,學有疑問,學有思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四層: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說說在這這堂課里學會了什么,是通過什么方法知道的。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鞏固。
六、說板書設計
本堂課板書比較精簡,首先板示直角,讓學生可以聯系舊知來探究新知。然后通過板示銳角和鈍角,加深學生對銳角、鈍角特征的認識,便于學生辨別。這樣板書突出了本堂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銳角和鈍角
銳角直角鈍角
七、說誘思探究及新課改的體現
本課的教學充分的調動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用激趣法從而更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課堂活躍了起來,學習的內容由學生自己發現、探索,教師只起了橋梁的作用,使學生由要我學轉到了我要學,成功的主宰了課堂。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8226;數學(二年級下冊)》第38~3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3.通過看、說、擺、分、畫、互問及互答等形式的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學會提出問題并運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評價意識。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
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區分銳角、鈍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CAI課件,銳角、鈍角、直角各一個。
2.學具準備:透明膠片若干,小棒若干,簡筆畫紙若干,活動角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復習鋪墊
1.在情境中抽象出角。
(1)出示情景圖。
根據地區特色,將主題圖改編為南昌市新八一大橋(懸浮式斜拉橋)圖。
(2)引導學生在情景圖中找出角(初步感受幾何圖形的美)。隨著學生的發言,從圖中抽象出各種角,并借助三角板判斷:標桿與橋面形成的角是否是直角。
2.回顧角的特點。
集體交流:關于角,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
二、活動感知,認識銳角和鈍角
1.擺一擺。
(1)明確活動要求:4個人為一小組,根據角的特點共同擺出10個你喜歡的,而且大小不同的角。
(2)交待活動方法:用透明膠片作為底板,用小棒表示角的兩條邊,粘在透明膠片上,每張膠片上只能擺放一個角。
(3)小組合作開展活動,教師參與合作,并給予適當的指導、糾正。
2.分一分。
(1)在分類之前,組織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商量分類方法,在小組內得出統一的分類標準。
(2)以小組為單位,按照商量好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
(3)反饋各小組的分類情況,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幾種分類結果。
①根據是不是直角分為兩類。
②按照角的大小分為三類:直角為一類,比直角大的為一類,比直角小的為一類。
(4)引導全班學生以討論、答辯的形式著重分析第二種分類方法(按照角的大小分類)。
①在展示平臺上展示分類結果,并把是這樣分類的學生請到前面來介紹怎樣分類的。
②組織其他學生根據分類的結果提出相關問題,并有序地解決。(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應適時進行補充、整理、引申。)
例如:怎樣驗證這些角是直角?
A.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用三角板的直角來驗證。
B.組織學生進行現場驗證,如發現錯誤給予糾正。
C.討論:其他比直角小(或大)的角需要驗證嗎?
得出:能用眼睛判斷的不需要用三角板驗證,如果一眼看不出來,就需要用三角板來驗證。
(5)得出名稱。
①師:像你們這樣根據大小可以把角分成三類:以直角為標準,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而像這樣的角,叫做鈍角,鈍角是比直角大的。
②再次出示新八一大橋的情景圖,學生以搶答的形式,辨認抽象出的三個角,說出它們的名稱。
3.感知銳角、直角、鈍角三者之間的關系。每個學生用活動角先表示直角,再表示銳角,同時交流是怎樣操作的,得出:把直角的張口變小就是銳角。用同樣的方法先表示直角,再表示鈍角,得出:把直角的張口變大,就是鈍角。
4.閉眼想銳角、直角、鈍角的特征,可以用喜歡的方式比畫,以建立三種角的模型。
5.揭示課題:銳角和鈍角。
三、深入感知,建立表象
1.在實物中找出各種角。
(1)課件出示四種實物──背心、單杠、人字梯和剪刀(見練習九第1題),小組內交流以上實物中分別有哪些角。
(2)自由選擇最有把握的物體來匯報。根據學生發言,用課件抽象出各個角給予反饋。在辨認中,學生較易把第二幅單杠圖沙坑中的一個角判斷為鈍角,教師應給學生建立正確的概念,借助多媒體來多方位、多角度展示,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
2.在視圖中判斷各種角。
(1)課件出示練習九的第2題。
(2)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與有困難或有質疑的學生進行個別交流。
(3)集體反饋。請個別學生到電腦前,用鼠標拖動角放到適當的位置上來表示連線的結果,其他學生用掌聲表示自己的評價。
3.畫銳角和鈍角。
(1)請學生選擇一些自認為有用的工具,分別在畫紙上畫出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
(2)展示部分學生的作品,并請學生演示選擇的工具和畫的過程以及方法。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A.選擇直尺,根據銳角和鈍角的特點直接畫。
B.選擇三角板上已有的銳角,描邊畫。
C.選擇實物上(或活動角)的銳角和鈍角,描邊畫。
D.用兩塊(或多塊)三角板拼在一起,找到其中的鈍角,描邊畫。
《銳角和鈍角》教學反思
一、讓學生在有趣的綜合活動中鞏固和應用銳角和鈍角的概念
活動化、個性化是課堂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做數學,演繹數學,我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把練習九的第2題的一個直角設計為學生用眼睛不能很快看出來的直角。有的學生說直角,有的學生說鈍角,產生爭辯。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探索用三角板的直角進行判斷的方法,在矛盾沖突中自然地突破了難點。然后通過信封中的圖形(圓、月牙、五角星、三角板等)讓學生找一找都有哪些角,學生小組活動積極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興趣盎然,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讓學生變活動的角,等等。
二、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相互評價、共同發展
新課標明確告訴我們,評價已不再是教師的專利了,應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互相質疑、互相欣賞、互相幫助。在找銳角和鈍角畫角數角變角的多層次學習活動中,每一環節都有學生對同伴的質疑與幫助。例如:我覺得他們都做對了!我認為他銳角畫得比較好,鈍角有點像直角,建議以后畫鈍角,要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學生回答得好,其他的學生也能熱情地給予肯定。在自我評價中,有的學生自信地肯定了自己的表現,有的學生謙虛地對自己提出了希望。在質疑環節中,學生提出了許多問題,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欣賞、互相評價、相互幫助和自我評價、自我激勵,使學生既學會了學習又學會了做人,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總之,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7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37—40頁
教材分析:《銳角和鈍角》是在學生已初步掌握角和直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要求學生把角按大小分為三類,銳角、直角和鈍角。由于學生已初步認識了角和直角,這節課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正確區分銳角和鈍角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學好本節課為以后繼續學習角的有關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
教學準備:三角尺、直尺、白紙 、活動小棒、各種有角的彩色圖形等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周圍許多物體的表面有各種各樣的角,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會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析各種角。
3、結合生活情景,進行操作活動,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認識銳角和鈍角,會用尺子畫出各種角。
4、通過操作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初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學生的智力。
設計意圖:
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大膽放手,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借助觀察、操作、判斷等學習方式,體驗數學問題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小組合作交流,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自主探究把角按大小分為三類,然后分類驗證。并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活動,消化新知。在這其中學生獲取知識,完全是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主動建構,并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
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 啟發導入
1、(出示游樂場的圖片)談話激趣。
2、觀察圖片,并與同桌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學生匯報引入“角”。
師:這位同學找到了角,你也能找到一個角嗎?(課件逐一演示)
4、(點擊,實物去掉、只剩角)師:上學期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有關角的知識?(直角、畫角、做角、找角)
5、談話引題。
從學生喜歡又熟悉的游樂場引人,迅速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學生一上課就馬上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通過對角的知識的回憶,引導學生自然的進入新知的探究中去。
二、主動探究 獲得新知
小組討論 合作交流
1、就地取材
師:請小朋友拿出紙和筆畫一個你喜歡的角。(學生畫,師巡視,把學生畫的不同形狀大小的角貼在黑板上。)
2、合作交流
師: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點亂,你們能把它們分分類嗎?請四人小組討論: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允許學生對一些不明顯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3、指名小組匯報結果,并說明分的理由。
4、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二)分類驗證 滲透方法
驗證直角
師:(指直角一類)我們怎樣來驗證這些角是是不直角呢?(用三角板比一比)
2、學生上臺驗證,并說出自己是怎樣比的。
3、驗證其它兩類角
師:他說得對嗎?誰還能用這種方法來驗證其他的角嗎?
4、給角取名
設問1:你能給比直角小的角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嗎?
師:小朋友們給它起的名字真好聽!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數學家就給它們起了一個名字,叫銳角。和老師一起說:銳角 銳角。快找一個銳角,舉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設問2:你能給比直角大的角也起一個名字嗎?真不錯,數學家也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鈍角。和老師一起說:鈍角 鈍角。快找到一個鈍角,舉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5、師:好!那現在誰能完整地說一說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幾類?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把學生的作品作為教學素材,更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并給足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小組合作,自主探索這些角的分類,通過兩種分法的討論,,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二年級數學下冊(銳角和鈍角的認識)說課稿,標簽:二年級數學說課稿,小學數學說課稿,
在學生自主探索出角的分類后,再來分類驗證,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一系列活動,獲得新知。特別是給角起名字環節設計,吸引全體學生都來自由想象,輕松表達,把學習氣氛推向高潮。
三、實踐運用 深化發展
1、做角 : 請小朋友們快速地做一個自己喜歡的`角,并給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它是什么角,好嗎?開始吧!
2、舉例:小朋友們做出了這么多的角,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它們也隨處可見,說一說生活當中你在哪也見過這些角?
3、師:其實用我們人體四肢也可以表示角,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
4、找角(展示五角星)
師:你能發現這個五角星上有幾個角,它們分別是什么角?你是怎樣判斷出來的?能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嗎?
5、畫角:看來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可真多呀!剛才我們認識了角,也在生活中找到了角,還利用自己聰明的大腦、靈巧的小手制做出了許多自己喜歡的角,那如果老師說出一個角,你能在紙上畫出來嗎?
老師說學生畫,然后學生同桌之間互考。(教師巡視,選一些角貼在黑板上)
師:你們喜歡這些角朋友嗎?可是它們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學生練習)
6小小設計(用角或有角的圖形設計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這些活動的設計是學生消化知識的重要環節,這幾個活動的設計突出了層次性、多樣性和趣味性。如“用四肢表示角”學生感到非常有意思,原來人的身上也有角,每個孩子肆意的舒展自己的四肢,演示了各種角,整個環節輕松愉快。如又“小小設師”練習,既具有趣味性,又有意識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新思維。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得愉快嗎?有哪些收獲?
對知識的梳理和情感的體會
教學片段實錄:(“小組討論 合作交流”片段實錄)
師:請小朋友拿出紙和筆畫一個你喜歡的角(學生畫,師巡視,把學生畫的不同形狀大小的角貼在黑板上。)
師:這么多的角娃娃在黑板上可真有點亂,你們能把它們分分類嗎?請四人小組討論:說一
說,你是怎樣分的?(允許學生對一些不明顯的角可用三角板到黑板上去比一比)
指名小組匯報結果。
師:你們是根據什么來分的?
小組1:我們分兩類,是直角的一類,不是直角的一類。
小組2:不對。應該分三類。直角的一類,比直角小的一類,比直角大的也一類。
其余小組:對,我們也分三類。
師微笑:你們都贊同分三類,那分兩類到底有沒有道理?(學生思考)
稍一會兒。
生1:我知道了,分兩類也是有道理的。我們是按角的大小分,他們是按是不是直角分的。
生2:我懂了,兩種分法都是有道理的,只是分的標準不一樣。
師:是呀,很多時候,數學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像今天我們給角分類一樣,標準不同,分法也就不同。
反思:
本節課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環節的設計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使整個教學過程組織有序、情趣并生,學生學得輕松、扎實、愉快,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本節課,我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材上離我們的學生較遠的素材變為學生非常熟悉的游樂場所圖片出現,學生果然興致極高,立即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使本節課的教學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新知探究環節中,我創造性地把學生的作品作為教學素材,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的形成全過程,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二、創設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方式,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地為學生創設了從事數學學習活動和交流的空間。如,讓學生小組合作,比一比、分一分,并說一說你是怎么什么分?再在分的基礎上分類驗證。特別是剛才有幾個角用眼睛觀察有爭議的,通過親手驗證,大家都心服口服的讓它們歸隊。通過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時也為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乃至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8
《銳角和鈍角》的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與變換的第一課時銳角和鈍角.
一、說教材
通過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如何辨認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并會用三角板來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本單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銳角和直角。判斷一個角是直角、銳角還是鈍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比較,體現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學生比較容易掌握。
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使用更準確的、更具體的數學化語言描述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數學交流。例如,在描述紅領巾上的三個角時,可以說出“有兩個銳角和一個鈍角”的結論,二年級上學期就只能說有三個角,沒有直角。另外,直角、銳角和鈍角概念的掌握,可以為進一步學習角的度量奠定基礎。
本單元一開始就設計了一幅生動有趣的的游樂場的情境圖,圖中包含了本單元涉及到的各種概念。例如,風車上相鄰兩片扇葉之間成直角,秋千架上有直角,觀覽車上有銳角,滑梯上有鈍角…..這是主題圖所涉及到的關于銳角與鈍角的概念。接下來就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教材通過以下步驟來教學銳角和鈍角的概念的.首先,呈現上海楊浦大橋的情境圖,圖上有直角,也有銳角和鈍角,接著從圖上抽取3個角的局部,使學生清晰地看到我們所要觀察的角.然后通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進行比較,看到三個角大小不同.最后,抽象出一般的角,給出各種角的名稱,并提供判斷的標準.接下來就是做一做.本環節是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活動鞏固對三種角的認識,圖中的3個小朋友分別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不同的角,有折紙有做活動角的,還有用鉛筆搭出來的.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承上啟下地位,我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1、使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簡潔的語言完整、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并學會借助工具來驗證銳角、直角和鈍角。
2、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進一步建立幾何圖形
的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3、通過生活情景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用角來創造
美麗的圖案,進一步感受幾何圖形的美。
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直角來辨認銳角和鈍角。
教學難點: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斷是銳角還是鈍角。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我主要采用情景教
學法,創造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與同桌合作交流,自主建立銳角和鈍角的.表象,直觀認識銳角和鈍角,在抽象出幾何圖形,讓他們經歷形成過程。學生再通過聯系生活的實際,感受生活中也有銳角和鈍角,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感知角(二)分類比較,認識銳角和鈍角(三)鞏固練習,豐富感知(四)課堂總結 布置作業
一、情境導入,感知角
師:小朋友有沒有去過鳳凰山主題樂園啊?
師:孫老師去過。今天孫老師就帶領大家去參觀一下怎么樣?
出示主題圖
師:看多棒的游樂場啊!誰能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啊?
師:其實在這個游樂園里啊還藏著一個我們的老朋友,想知道是誰嗎?
師出示找到的一個角,它就是我們的老朋友:角
師:你已經知道了哪些關于角的知識啊?
師:你還能找到“角”嗎?
(創設學生熟悉和喜歡的情境,引發學生的自覺參與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溫舊導新)
二、分類比較,認識銳角和鈍角
師一一出現學生找到的角。(課件出示)
師:小朋友們真棒,找了那么多的角!如果把這些角放在一起,你會分類嗎?
師:請小朋友拿出這張紙,四人小組合作討論,先仔細觀察這些角,再進行分類,分好后請選個代表說理由。
1、生分類,師巡回指導
2、學生反饋(有2種分法,一種是按照是否是直角來分的;另一種是按照直角的大小,分成比直角大或小三類)
師:誰能說說你們組是怎么分的啊?
(當學生只有出現第一種分法時,老師這樣引導)
師:第一種分法是以直角為標準,把直角的分為一類,,不是直角的分為另一類,這種分類方法不錯,但是顯得有點粗糙。能不能將不是直角的這一類再分的細點呢?(引導學生說出第二種分法)
師:看這一組比剛才就顯得詳細多了,你們為什么這樣分啊?
(有的角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
師:能告訴大家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呢?
3、引出銳角和鈍角的含義。
師:小朋友們同意這類分法嗎?
真棒!你們想的跟數學家們一樣,他們也把這樣大大小小的角分成了三類,(一類是直角;一類是比直角小的角;另一類是比直角大的角)(邊說邊畫角)
師:你認為這類角有什么共同特點?
師:數學家們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
師:那這一類的角呢?
師:這樣的一類叫做鈍角(指著比直角大的角),鈍角他比直角大。這就是角的三兄弟。
(這一環節選取各種的角讓學生在原來的知識基礎上把角進行分類,讓他們自主探索,在小組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自然的引出本課內容—銳角和鈍角)
4、建立三者之間關系的表象
師:現在小朋友們對角的三兄弟的樣子已經有了初步的印象吧。請小朋友們拿出活動角,先表示一個直角,再表示一個銳角。
師:請你說說你是怎么操作的啊?(張口變得小一點)
師:你們變得銳角都是一樣的嗎?(銳角有無數個)
師:現在仍舊用活動角表示一個直角,在此基礎上表示一個鈍角,
你們是怎么操作的啊?
你能變幾個鈍角啊?
師:你發現了什么啊?
結論:直角的張口變大就是鈍角,直角張口越小,就是銳角。
師:那你能用一個符號表示他們三兄弟的關系嗎?(銳角〈直角〈鈍角〉
三、鞏固練習,豐富感知
(1)快速判斷(練習九的第二題
(2)找生活中的角
1、師:謝謝大家的禮物,今天我的收獲真多,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找找生活中的角吧.這是樂樂的一天的生活片段,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找找哪里有角?是什么角?(出示練習九的1的四幅圖)
(內容大致這樣:樂樂起床穿衣服----上體育課跳高-------下午放學回家在爬樓梯,把衣服撕破了——幫媽媽買剪刀,要補衣服)
2、找教室中的角
師:那你能找找教室中的銳角和鈍角嗎?找到的小朋友請站到有角的地方去。
生反饋
(3)制作小禮物
師:今天孫老師為小朋友們當導游,讓大家經歷了一次難忘的旅行,而且還增長了見識,是不是該送份禮物給孫老師啊?
師:孫老師要大家親身制作的禮物。愿意嗎?
1、出示制作要求: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展示一個銳角、一個直角、一個鈍角。制作材料:小棒6根,直尺4把,各種三角板共8個,圖釘2個,彩紙2張,硬紙條4根)
師:做禮物時,要求四人一組合作,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拿出紙袋里的學具或別的物品,用不同的方法展示一個銳角、一個直角、一個鈍角。可以折角動手做角,也可以畫角,用三角板拼角.請組長記錄一下,看哪個小組的方法多又好啊?
2 (播放音樂,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制作情況)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都很愛動腦筋,有的用的方法很巧妙.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小朋友完成的禮物吧!
3 展示作品,把相應的作品貼與黑板上
師:剛才通過動手操作,老師發現小朋友已經會用不同方法展示了,老師很喜歡這么多精美的禮物.
師:看到小朋友們做的那么起勁,老師也手癢畫了一個角,你認為是銳角鈍角、還是直角呢?
(引導學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己創造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
四 課堂總結 布置作業
師:今天我們進一步研究了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啊?
師: 角在美術中也有妙用!在美術中有一種畫叫人物簡筆畫,它是用非常簡單的圖形拼擺起來,表示人物的一些簡單動作。像這樣圓表示頭部,用線段表示身體,用角表示四肢。
讓學生欣賞簡筆畫。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9
教材分析:
通過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了如何辨認角。本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對角的認識,判斷一個角是直角、銳角還是鈍角,并能用更準確的、更具體的數學化語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建立直角、銳角和鈍角概念,可以為進一步學習角的度量奠定基礎。本課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
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簡潔的語言完整、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過程和方法目標
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 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能通過與直角作比較來辨認銳角和鈍角。
教學難點:
難點是使學生會辨認生活中不同類型的角 。
教具學具:
課件、三角尺、活動角、小棒、練習紙等是本節課所需的教具和學具。
教法學法:
教法:為了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我綜合運用了情景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探索發現法、多媒體輔助法等方法。
學法:在學法上,我特地采用了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觀察發現法和合作交流法。
我采用的這些教法和學法,都是為了讓學生品嘗嘗試成功所帶來的喜悅。
教學過程:
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的規劃,遵循目標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設計安排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2、引導探究,合作交流。
3、聯系生活,拓展應用。
4、課堂總結 ,課后延伸。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一開始,我就表揚學生們最近的學習表現很好,作為獎勵這節課我將帶領同學們去觀光旅游,我說:我們現在就到游樂園好好玩一玩。緊接著,我就出示了一幅情景圖片,請同學們一邊參觀一邊思考老師的問題:找一找哪里有角?這些角都是由什么組成的?有直角嗎?哪些角比直角大,哪些角比直角小?各是什么角呢? 由此我引出了課題《銳角和鈍角》(板書:銳角和鈍角)這樣的導入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學習過程,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就這樣,學生帶著對角的初步感知走進了第二個環節。
第二環節:引導探究,合作交流
接著我繼續旅程,帶領學生參觀上海楊浦大橋,我把情境圖中的八個角提取下來,請同桌小朋友先仔細觀察這些角,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分類,分好后說一說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然后全班交流,找出最合理的分類方法,充分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驗證作用,給角進行分類,引導學生歸納出:直角一類,比直角小的一類是銳角,比直角大的一類是鈍角。通過找角、抽象角、分角、驗證角的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正確口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建立銳角、直角、鈍角之間的表象。我在活動中對于勇敢提出自己見解的學生做出積極評價,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第三個環節:聯系生活,拓展應用
練習是鞏固學生的知識,進一步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數學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創造能力及合作意識,因此在鞏固新知環節我設置了讓學生判斷角、變角、畫角、折角、拼角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加深了學生對銳角、直角、鈍角的認識,同時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接著我讓學生一起去欣賞美麗的角世界,讓學生能夠辨認生活中的角,感受角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體會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第四環節:課堂總結 ,課后延伸
在本節課的最后我讓學生暢談自己在本課中的表現和收獲。課后讓學生運用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角的現象,把它告訴你最喜歡的人聽。
板書設計:
銳角和鈍角
銳角 直角 鈍角
比直角小 比直角大
評析:總之,這節課以帶領學生游玩觀光為線索,通過四個環節來展開教學,設置了六個活動鞏固新知,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了角,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銳角和鈍角P38P40。
2、教材分析:
《銳角和鈍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圖形與變換》的內容。教材的開篇就呈現了3種不同的角,通過讓學生利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較,抽象出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從而學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并通過設計找角、造角、畫角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去讓學生深刻理解直角、銳角和鈍角的特征,為以后進一步學習角的度量奠下基礎。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準備從知識、技能和情感三個方面來說一說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能在直角的基礎上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能力目標:經歷找角、分角、造角、畫角、欣賞角和擺角等活動過程,培養觀察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同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學會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3、情感目標:通過師生評價、交流體會的活動,建立自信心,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同時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使用三角板的直角辨認銳角和鈍角。
教學難點:能清晰區分直角、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三、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與學法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教法和學法是相輔相成的、互相聯系的。教師的教應當適應學生的學,而學生的學又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本節課當中,我準備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索、動手操作、猜想驗證、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創設一個輕松、開放的學習氛圍,以小精靈聰聰為引向,以找角、分角、造角、畫角、欣賞角、擺角為主線展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勇于嘗試,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找一找、分一分、造一造、畫一畫、賞一賞和擺一擺的學習活動中去,使學生在不斷的思考和探索中獲得新知識,讓學生在不斷的評價和交流中,求得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同時體驗學習的成功喜悅。
總之教師的教將要做到:創設情景、激發興趣、鼓勵探索、引導發現;學生的學才能做到:勇于嘗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發展。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激趣:小精靈聰聰給大家帶來了一位老朋友---角。
2、指名學生說說角的組成。
3、聰聰帶著大家去找角。
(一開始創設情境:引入小精靈聰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既有利于學生對舊知識的回顧,又有利于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
1、感知角。
(1)學生指角,教師用鼠標點擊有角的地方,抽象出角的形狀。
(2)提問學生:在找出的角中,有沒有我們學過的角?請說出它的名字。
(3)追問學生:用什么方法能證明2號角和4號角是直角?
(4)教師強調:比角的方法。
(多處體現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內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各個層次面上的學生各有所長。讓學生通過學生指角的活動,重現角的形狀,感知角的特征,從而復習比角的方法,為下面的分角作好準備。)
2、認識銳角和鈍角。
(1)學生在小組內對這6個角進行分類。
(2)小組匯報分類的兩種分法。
(3)教師呈現分角的方法。并邊用三角板的直角驗證,邊導出銳角和鈍角的概念。(隨機板書)
(4)教師小結:辨角的技巧。
(師生通過猜想驗證、合作交流的分角活動,共同探究了銳角和鈍角的特征,導出了銳角和鈍角的概念,體驗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學習平臺。)
3、體會銳角和鈍角。
(1)教師造角,學生說出角的名字。
(2)教師說出角的名字,學生造角。
(3)小組內造角。
(4)師生合作給角畫個像。
(5)教師強調:畫角的要求。
(通過師生互相造角的動手活動中,感受直角、銳角和鈍角的內在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同時生生的評價、師生的評價,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更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4、聰聰的評價。
聰聰帶著學生到活動樂園去玩一玩。
(以小精靈聰聰對同學們的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自然過渡到下一個環節:進入活動樂園玩。)
三、拓展延伸,鞏固深化。
1、活動一:找角。
2、活動二:欣賞角。
3、活動三:擺角。
(以活動的形式穿插找角、欣賞角和擺角的練習,避免學生的疲勞感,讓學生感受到身邊處處有數學,更能享受到學習的喜悅和成功。同時通過具有針對性的、層次性的練習,讓學生檢查學習的效果,以便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反饋信息。)
四、承上啟下,評價總結。
1、交流體驗,歡送聰聰。
2、教師總結。
3、布置作業。
課后找找家里的角,并說上名字,看誰找得又準又多!
(在評價、交流體會中,學會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時也建立自信心,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知識的內涵。)
五、板書設計。
銳角和鈍角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銳角和鈍角》。
這堂課要求學生判斷一個角是銳角還是鈍角,是在二年級上冊中學會了如何辨認直角,并在判斷直角中滲透了比較大小的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所用方法與上學期的一致,都是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來比較的。但比較的重點不同,前者是判斷角是否是直角,后者是看一個角比直角大還是小。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能結合生活情景辨認銳角和鈍角,能口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實踐,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辨認銳角、鈍角。知道銳角、鈍角的特征。
教學難點:能辨認銳角、鈍角。
三、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生動有趣的簡筆畫,讓學生在圖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采用了動像發現教學法,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去發現角和展示角,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擺一擺、分一分、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手、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四、說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PPT課件,展臺。
2.學具準備:活動角若干
五、總體設計和說明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1)情境導入,復習鋪墊。(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3)應用新知,解決問題。(4)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六、反思
通過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如何辨認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程度有關,并會用三角板來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本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銳角和鈍角,是對角的知識補充和完善。根據本課特點,我精心設計備課,在網上查閱了大量有關銳角和鈍角的教案及課件,然后結合自己的教學思路及方法準備了這節課。
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銳角和鈍角,由于學生沒學過這兩個字,對它的字面意思理解也困難,更不用說把它用在數學中記住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的角是鈍角了。下面我就說說這節課的主要優點:
1.課前準備充分,思路清晰,課件實用,能充分幫助學生認識角。
2.教學環節設計合理,各環節緊湊,重難點突出。
3.口齒清晰,講解明了,語言親切,過渡自然。
4.師生雙邊活動較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5.充分利用多媒體,加強直觀性,易于學生理解。
6.練習有層次性、趣味性。
當然,我也知道自己經驗不足,存在許多缺點:如時間把握不好,總是前松后緊,導致后面練習不夠充分,這也是我在課堂上常犯的一個毛病,以后應好好注意。
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動態的過程,常常會有意外的場面突現,這就需要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及時靈活的調整教學策略,順應學生的思路,引導他們走自主探索的道路,這方面是我所欠缺的。
心理素質方面的問題也是我教學路上的一大障礙,要服此困難,就得多練多講,并常請老教師聽課評課,這樣我才能有所進步。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12
教學內容:
《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是冀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第五單元“認識角”的第二部分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知道了角的頂點和邊,會用直觀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師在引導學生在觀察正方形紙、三角板等實物的基礎上,抽象出直角的圖形,又通過從教室里找到更多的直角來幫助學生建立直角的表象,然后開展畫一畫、折一折、找一找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在認識直角的基礎上,初步認識銳角和鈍角。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經歷認識直角的過程,初步學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2、初步會畫直角、銳角和鈍角。
3、通過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4、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學,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初步認識角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分析、實踐操作、合作交流來認識直角,建立直角的表象,正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說教法學法:
設計理念:“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是《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于這一理念,我對本課的教法學法作如下設計:
教法:講授教學、引導教學、實踐教學
學法:觀察發現,實踐操作,合作學習
具體措施:
1、能為學生創設豐富的實物情景,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從“不規則紙片、三角板”等實物中抽象出直角的概念。再從生活中找“直角”,又把直角回歸到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2、能注意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做數學。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動手操作,經歷“直角”的形成過程。通過“看、找、折、畫”等一系列操作活動,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從而加深學生對直角的印象。
3、關注“數學思考”,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折直角、比直角、用三角板驗證直角從不同角度畫直角等環節,體現數學方法策略的多樣化,重視觀察比較、類比歸納、操作發現等數學方法的'滲透,培養發現探究的能力
4、初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相互評價的能力,如:畫直角、判斷直角時,小組內通過適當的合作交流,能使有困難的學生較快地掌握操作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畫了直角后,相互欣賞各自的作品,提出合理的看法或建議,增強同學間的互助意識。
說教學程序:
一、看情景圖,復習舊知。
本環節復習了角的特點,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二、加強實踐、體驗,充分認識直角
1、認直角
(1)觀察正方形,認識直角。
這四個直角放的位置不一樣,但都是直角。說明看這個角是不是直角,和它放的正不正、平不平是沒有關系的。
(2)師出示一塊三角板,指出直角,學生也拿出三角尺,找出它的直角。舉起來指給老師看看。
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把這個直角畫在黑板上。在點子圖上找一個點作為直角的頂點,把三角尺上的直角頂點對準這一點,然后沿著三角尺直角的兩邊畫,這就是一個直角。在數學中,為了清晰的表示一個直角,給直角加一個標記“”,這就是直角標記了。
2.畫直角
本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對直角的認識。
(1)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互相檢查。
3、折直角
動手折直角,通過動手實踐,激發學生學與尋找直角的樂趣。為后邊直觀比直角做鋪墊。
4、比直角
引導學生,雖然我們用的紙形狀大小都不一樣,但是折出的角都一樣大的,利用教具三角板和學生折的角對比,學生有說老師的直角大,有說一樣大。這樣激發學生研究直角大小的好奇心和興趣,加深記憶。
小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直角大小與邊的長短是沒有關系的,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樣大的。
5、找直角(認識銳角和鈍角)
直角就隱藏在我們的周圍,用你們的火眼金睛去找一找直角。(自由回答)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撥動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組成直角,引出下一話題,比直角小的角是銳角,比直角大得角是鈍角。
在點子圖上直角的基礎上畫銳角和鈍角,增強對比性。學生作圖。
三、鞏固練習
1.多媒體演示剪角,寓教于樂。充分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
2.習題,利用三角尺測量角。
3.綜合題。
四、總結。
直角都是一樣大。比直角小的角是銳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鈍角。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 篇13
聽了袁老師的這節數學課,讓我感受到動手操作能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萌發了學習興趣。袁老師盡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手、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活力。
在課的導入部分,先出示了主題圖這么一個情景圖,讓學生去觀察,發現圖中的數學知識——角,引發學生的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景。然后再抽象出角,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現實生活,數學就在他們身邊。趁熱打鐵,在抽象出的角中找直角,然后將抽象出的角分類,利用直觀教學,學生分類明確,說明分類原因。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較角的大小,在操作中,發現并認識銳角和鈍角,學生在自主探究、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去發現、親歷了認識銳角和鈍角的過程,使數學學習更有效。
袁老師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也很恰當,得出銳角和鈍角概念的時候,老師邊板書邊指導學生讀銳角和鈍角。另外在畫角時,先讓學生自己畫,然后,袁老師利用投影儀,細致地教如何畫銳角和鈍角及如何能畫好直角。
學生學會本堂課有關角的一些知識后,袁老師讓學生找一找教室里的角,學生興致勃勃地去找每一個角。這樣,無形中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會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縱觀袁老師的課堂,數學活動貫穿始終,注重生活與數學學習的有機融合,課堂生動而有效。
【《銳角和鈍角》說課稿】相關文章:
《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06-06
《爺爺和小樹》說課稿06-01
《樹和喜鵲》說課稿10-28
說課稿《獅子和兔子》06-20
電流和電路說課稿11-26
狐貍和烏鴉說課稿01-15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11-11
體積和容積說課稿01-04
《小數產生和意義》說課稿07-13
《小數加法和減法》說課稿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