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說課稿實用(1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說課稿1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但是我想你們肯定猜不出我喜歡的體育運動是什么?讓我來告訴你吧!那就是自行車運動,俗稱騎自行車。 要學會這門運動說難也不難,說簡單倒也不簡單,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平衡,為了掌握平衡我是吃盡了苦頭,開始我急于求成沒掌握要領,把自己的腿也摔青了,手也擦破了,還是不能很好的.掌握平衡,我真想放棄!這時媽媽經常講的一句話在我耳邊想起:別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就是這句話一直鼓勵著我,我開始腳踏實地,一步步循序漸進學習,首先我坐在自行車上,雙腳在地上像在走路一樣往前“走”。等這樣練了個三五天后。我就試著用一個腳在踏腳板上面騎,另一個在地上“走”。這得練一兩個星期才行。到最后,也就是最關鍵的一環,那就是將另一只腳也放到踏板上,兩腳配合起來,使自行車往前運動。這時別以為已經大功告成了,我又發生“尾朝天”的狀況了,但我并不沮喪,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我再接再厲、堅持不懈,相信我就會成功。水道渠成,我現在不但會騎了,而且騎得“賊溜”啊!
作為一個小胖墩的我,在其他運動項目中可能不是你的對手,但在這項運動中我相信我決不會輸給你,這就是我喜歡騎自行車,喜歡這項運動的真正原因,將來有可能的話我還想成為一名自行車運動員呢!
小學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追求人類更大的自由》處于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從體裁看,這是一篇議論文。這篇文章思路清晰,思想縝密,論說有力。初一學生剛剛接觸這類文章有新鮮感,也有一定難度。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激發學生探究未知,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和豪情。
二、說目標
1.知識目標:整體感知文意,把握文章思想內涵,提煉文中關鍵性語句。
2.能力目標: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領會作者寫作意圖,歸納整理文中作者所列舉的事例及材料并分析其作用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這些內容的理解把握全篇的主要內容和思想內涵
教學難點:文中引用遇難人數和萬戶傳說的作用
三、說學法
學生閱讀這篇議論文要反復讀,理清作者的思路,領會作者寫作意圖,提挈全篇的主旨句,本文宜采用學生分組研討的學習方法。(讀懂文章一直是閱讀的關鍵,所以我采用默讀跳讀朗讀的方法來提煉關鍵性語句)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請同學展示課前搜集航天探索的有關資料(激發學生興趣)20xx年10月15日,航天史上發生了一件令中國人振奮的大事,哪個同學知道這件事?(學生回答)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升空十多分鐘后,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由此踏上了中國人期待已久的太空之旅。
這一事件,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實現載人航天的國家。在此之前,美國和俄羅斯多次進行了載人航天飛行,在這過程中也經歷了嚴峻殘酷的考驗。迄今為止,在航天事故中遇難的宇航員已有22人。
面對著種種危險,為什么還有這么多國家在繼續進行載人航天的探索與實驗呢?他們追求的是什么?請同學們先說說自己的認識。
(學生回答),
在楊利偉成功返回地球的當天,《中國青年報》的編輯李方發表了評論文章《追求人類更大的自由》。讓我們來看看作者對此有什么看法。(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先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在關于載人航天的討論中,反對派們提出質疑的理由是什么?載人航天過程中宇航員面臨哪些危險?簡要概括,(感受人類對航天探索的艱巨性。這種探索并不浪漫,甚至要以做出巨大的犧牲為代價。那么文章引用在航天事故中遇難的數據和萬戶的傳說有什么作用?)
(說明:引導學生去文中篩選信息并為探索研究的原因做個鋪墊。)
探索浩瀚宇宙,追求人類更大的自由的信念鼓舞著越來越多的宇航員離開地球家園,走向廣闊無垠的宇宙太空。請同學們在整體感知文意的基礎上通過對關鍵句子的理解,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
2、細讀課文,思考:邊讀邊思考:人類不間斷地對載人航天進行探索研究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為爭取人類更大的自由是人類探索載人航天的重大意義,人類這個豪壯的夢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但每當重大的航天災難發生總有人置疑)
說明:此問題的設計是讓學生對全文的中心有個把握
三、問題探究(探究的方式是:先由學生自己提出疑難句子,表明自己的疑惑。由學生互動解決。然后梳理出共性的關鍵語句和疑難問題)。
出示要理解的關鍵句子,提出問題:(分組討論,閱讀探討。)
說明:抓住文章的關鍵詞,體會句子的深刻含義,進而理解中心
1.總有一天你要離開家,去外面的世界,那個終將屬于你的世界。(家指什么?那個終將屬于你的世界指什么?)
提示:家指我們居住的地球。那個終將屬于你的世界是指浩瀚的宇宙太空。
2.很多時候他們并不清楚自己要去向哪里,更不知道將會遭遇何種命運,但是他們出發了。沒有這種氣質,也許今天我們仍然生活在森林里。(這種氣質是什么?怎樣理解也許今天我們仍然生活在森林里的意思?)
提示:這種氣質是指航天史上那些宇航員不畏艱險甚至不怕付出生命的代價,為爭取人類更大的自由而勇于探索宇宙奧秘的精神。也許今天我們仍然生活在森林里的意思是指如果沒有那些勇于探索未知奧秘的英雄,人類不會有今天的文明富饒,而只會停留在原始野蠻的狀態中。
3.他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付出了生命代價,不知道當時的人如何看,但我想今天應該沒有人會嘲笑他的做法了,因為我們都已經能夠很好地理解那個夢想的'價值。(你認為那個夢想的價值是什么?)
提示:那個夢想的價值就在于鼓舞著人類的后來者為了能夠克服自然的束縛和禁錮,以獲得人類更大的自由,從而實現人類生命最大的解放,永不停息毫不畏懼地繼續著對載人航天的研究,對宇宙太空的探索。
四、積累拓展
關于人類宇航史上的第一(借以豐富學生的航天知識積累,激發學生探究宇宙奧秘的興趣和豪情。)
五、布置作業
1、課下繼續收集了解有關人類探索的資料。
2、寫一篇讀后感。
說明:培養學生情感價值觀,加深對文章中性的理解,對科學的熱愛。
六、結束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的內心涌動著一種渴望,從地球出發,飛向浩淼的宇宙太空。為人類實現一個又一個宇宙探索的宏偉夢想。
板書:
利用太空資源
追求人類更大的自由 克服自然的束縛與禁錮
擴大生存空間
小學語文說課稿3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匆匆》。
對于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么,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匆匆》選自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二課,本篇課文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對時光的流逝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復雜心情。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但本篇課文在優美的語言中卻包含著作者濃郁的情感。這對于心理方面還不夠成熟的六年級學生來說,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還需要教師的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習“涔涔、潸潸、蒸融”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
2.通過朗讀和小組合作探究方式,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3.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于此,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朗誦法;討論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要形成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會通過復習導入:我國許多文人都曾對時間進行過創作,例如我們學過的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又如《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心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我國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也對時間進行了叩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朱自清一首關于時間的散文《匆匆》。并順勢板書標題。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范讀課文,讓學生圈畫出難認或難以理解的生字詞。
其次,我會引導學生談談思考作者筆下時間的特點是一去不復返。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學生在初步感知時間特點之后,順勢我會提問第一個問題:如何理解“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學生經過再次朗讀后回答。作者運用了極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極小極小的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逝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如此渺小,消逝得如此之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2.順勢我會提問第二個問題:“于是——洗手的時候……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讀了這段文字,你從哪里感受到了日子來去匆匆?學生朗讀后,我會指定一兩名來回答。經過總結,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描寫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洗手、吃飯、默思,“日子從水盆里過去”“日子從飯碗里過去”“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以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3.接著,我會提出第三個問題:作者是不是真的讓日子從自己的身邊任意溜走,無所事事?是不是真的`像文中所說的那樣“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呢?經過小組討論,結合我的引導和總結后,明確問題答案如下:在這一連串的問題中,有追問,反問,更有觸景生情,對自己的深深責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深深地不滿于自己盡在“徘徊”的思想狀態,不甘虛度光陰,力求向上的一種精神。
通過以上環節我達成了我的三維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為:
作者說時間“手邊過去”“身上跨過”“腳邊飛去”“嘆息里閃過”流逝,日子還會在什么時候悄悄地溜走?請同學們回憶自己的生活細節,模仿本段的語言形式,也來說一說。從而學生深入體會時間流逝之快以及文章語言之美。
(五)小結作業
最后,我的小結作業設計為:作者抓住自己身邊的小事,讓我們感覺到時間是怎樣從身邊流逝的,從而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大家課后找一找,下節課進行交流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以上是我今天說課的內容。謝謝各位考官。
小學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三課《荷花》是一篇寫景記敘文,課文寫“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象的事,贊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讓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作為一篇文質兼美的經典課文,這篇課文的教學應該指導學生朗讀和發現語言的美,進行美的教育。
根據新課標要求,并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如下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挨挨擠擠”、“冒”等詞語。
3、抓住不同姿態的荷花,展開想象,欣賞荷花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體會課文詞句之美
教學難點:展開想象,體會荷花之美
二、說教法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此,我設計了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1、以讀代講法:展示一個以讀為主線的課堂,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和荷花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2、情境教學法:采用視頻、演示等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年級的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并且喜歡直觀、形象的畫面,讓他們動動
手,動動口的活動更能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運用“看、讀、演”等學習方法來培養自身的語文能力,并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交流中培養敢于發言,樂于交流的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在下面具體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謎語導入,引發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課堂的開始我會以謎語形式導入,我會對同學們說:“同學們,老師今天提一個謎語來考一考你們,看誰能最快猜出謎底: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心,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在謎語的牽引之下,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順利過渡到課文。
(二)通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通讀課文,除了掃清文字障礙,還要對課文內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
在學生自讀、自學生詞后,老師抽查學生的認讀情況,隨后讓學生字發現哪些字詞容易讀錯寫錯,教師作適當的提醒,充分激發學生的自主性。
(三)品讀課文,感悟語言美
讓學生初讀課文,談讀后對荷花的印象,感知荷花的美和多,然后再讀課文第二、三段,找出具體描寫荷花美的句子,反復誦讀,并讓同桌間交流讀后感受。最后于全班發表見解。通過上述兩個環節,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定會產生一定的疑惑,這時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體會句子,在讀中理解,并展示圖片,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荷花的美。
(會話是協作過程中的不可缺少環節。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會話商討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計劃。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學習成果為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是達到意義建構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演繹荷花,加深印象美
在體會語言美之后,為了加深印象,請學生用手勢演繹課文中合適各樣的荷花。
(建構主義認為,情境創設是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容之一,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考慮到教學目標,讓學生進入情境,演繹荷花,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
然后采取齊背、小組比賽,個人挑戰等形式嘗試背誦第二自然段。在學生有一定攝入認識的時候打鐵趁熱,及時背誦,減輕課后學習負擔。
(五)播放視頻,欣賞荷花美
播放相關荷花視頻,讓學生回憶課文中相關句子,讓學生直觀認識白荷花的美,再現荷花的情境美。
最后由學生發言小結今天的學習內容。
(獲得知識的多少不取決于學習者記憶和背誦教師講授內容的能力,而取決于學生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意義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小結今天的學習內容可以方便教師檢驗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情況,方便教師在下一課時做適當的強調和補充)
小學語文說課稿5
一、說教材。
《自然之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在南太平洋一個海島旅游時,看到一只正離開巢穴爬向大海的幼龜被一只食肉鳥叼啄時,不顧向導勸阻,要向導趕走食肉鳥,把幼龜抱向大海。正當他們為自己保護小動物的善舉而沾沾自喜時,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原來這只幼龜是偵察兵,后面成群的幼龜得到了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美餐。他們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和愧疚之中。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同時培養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但要注意這是一項長期訓練的內容,不能要求過高,不能急于求成;在進行精讀課文時,要交流學生的自己的閱讀感受,從中受到啟示: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不然好事變成了壞事。
二、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難點是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過程。
1、引入"道".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這篇課文的題目比較抽象,所以,新課伊始,我先出示一個故事,讓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成語?同學們很快猜出這個成語是拔苗助長。我隨后又問:"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學生說出了拔苗助長告訴我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會把事情弄得更糟的道理。從這我引出課題"自然之道".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講述這個道理。
為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我又讓學生初步讀文,邊讀邊思考文章,并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語文課程標準》對四年級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所以在此我設計了這一環節。)
2、感悟"道" .
為使學生進一步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運用了演中促讀,演中理解的方式。可愛的小海龜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
a.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讓學生找出描寫幼龜動作的詞"探""欲出又止""躊躇",
b.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我和同伴"及"向導"感情或表情的詞語,"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愿",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感悟自己的愚不可及之處,閱讀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真正走進書里去顯得尤為重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重點找準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信息落差,用"主問題"——"換位思考,我們的行為怎么‘愚不可及’的"進行引路。讓學生占有大量的靜心閱讀的.時間、解決心中的疑團,梳理閱讀的感受,真正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放到了課堂教學的重要地位。
進一感悟自然之道,理解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我又設計了兩個比較句子的題。
比較句子:下面兩個句子有什么異同?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并聯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
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呢?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意。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自由讀6-7自然段。
數十只食肉鳥因為吃得飽飽的,發出歡樂的叫聲, 展開想象: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而"我和同伴們"此時心情怎樣?
再比較句子,體會"悲嘆""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向導一邊走一邊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向導一邊走一邊發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向導由冷淡到不情愿到補救到不得不發出悲嘆,齊讀最后一句。
教師總結:只有人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保護小海龜,違背自然之道只能傷害小海龜。
3、使"道"深入學生內心。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所以我讓學生想像,當海灘上最后一只海龜艱難的爬進大海,看到那長長的沙灘足跡時,你最想說什么?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對大家說一說吧!根據學生發言,教師適當拓展延伸由課?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使"道"深入學生內心。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并總結:大自然有一定的規律,比如:候鳥遷徙不能挽留;山澗小魚難以在魚缸中生活,溫室也難育參天大樹,我們要尊重大自然,否則將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
四、說板書:
自然之道
遵循 違背
保護 傷害
五、說課后反思:
這一課的教學中運用了朗讀法、比較法、想象、揣摩人物內心、填空等多種方法力求在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真正懂得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在交流討論中,在分析比較中學生受到啟示,更深入的感受到人類應按自然規律辦事,更好地為自然服務這一思想。設計根據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質疑;利用表演,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的目標。
小學語文說課稿6
【說教材】
《藍樹葉》是學生進入二年級以來的第一組講讀課文的第二篇。課文以麗麗借綠鉛筆為線索,記敘了一件發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后自然受到助人為樂的思想教育。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根據《大綱》要求和本組訓練重點,教學時要體現如下思想:
1.發揮漢語拼音幫助識字的作用,讓學生通過拼讀音節讀課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詞句訓練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
3.注重朗讀訓練與指導。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讀出停頓和語氣,還要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4.緊扣課文思考題,理解課文重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為樂為美德。
"麗麗為什么沒有接園園的綠鉛筆"是課文重點;"園園看見麗麗畫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說教法】
1.引讀法
麗麗四次借綠鉛筆的經過采用教師引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朗讀的難點,培養學生語感,還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文中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悟出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妙處。
2.圖文結合法
這篇課文雖不是看圖學文,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無疑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極大幫助。本人備課時仔細觀察圖,就發現文中第一幅圖與課文內容有明顯不符。倘若學生也能發現這一問題,不僅可見其觀察細致,還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真可謂一箭雙雕。
3. 遷移法
(1)學習第二至四段,圍繞"借"與"不愿借"的四次對話,著重講讀第一次對話,通過圈、點、劃、讀、議領悟出學習方法,再讓學生按此方法去讀第二至四次對話,使學生在讀中領悟其中的規律。
(2)通過學習最后一段,結合課后第3題的訓練,實現由讀話到寫話的遷移。這種練習的設計有利于發掘學生創新精神,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說學法】
1.課題入手法
題目是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是課文畫龍點睛之筆。學生開始接觸課文,首先看到的是課題。正確地理解課題,從中得到學好這一課的啟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這一課,我試圖讓學生通過"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么顏色的"釋題入文。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學生會逐步養成一見課題便會產生一系列疑問、聯想,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極有益處。
2.課后題入門法
每篇課文后的問題往往給學生以重要的提示。這一課我以課后題為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學好課文。倘若長此以往,學生都能得到這樣的訓練,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即帶著強烈的.目的去讀書,邊讀邊思考,不僅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而且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圈點勾劃法
從學生學習品質來考慮,讓學生在課文中動筆劃記號,如給重點詞句圈圈、點點、勾勾、劃劃、將長句子用符號標上停頓、語氣重音等。訓練重點不脫離課文語境,在聽讀過程中,動靜合理交替,讓學生學習時思維"聚焦",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達到由"學會"向"會學"過渡。
【說教學】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么顏色的"當板書課題后,啟發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質疑,如:"樹葉為什么是藍的呀"變教師提問為學生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促進主體的發展。
(二)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學生借助拼音逐段讀課文。
2.指導朗讀,如長句子要注意停頓、斷句。
(三)教師范讀,進入情境
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作者創設的情境之中,以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的感情與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頻共振。
(四)緊扣問題,自主學文
抓住一個"借"字,緊扣課后三個問題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讀懂四次對話,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讀,然后指導學生著重讀第一次對話,畫出重點詞。運用第一次對話的學法,學習第二、三、四次對話。第四次對話,可引導學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讀。學習第二段時,還可與觀察文中插圖結合起來。
講讀最后一段
思考:園園看見麗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結合觀察第二幅插圖)從園園的神情聯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讓學生自悟自得,教師只作相機誘導,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五)質疑啟思,合作學習
學生可能會問:"園園不肯將鉛筆借給同學,是不是一個壞孩子"或從麗麗的角度提問:"麗麗不接筆,很有自尊"可引導學生發表意見,深入討論,不必強求一致。為學生構建互動的模式,營造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的氛圍。
(六)適時運用,實現遷移
在課后第3題"填空,再讀一讀"之后,出示:"一個星期后的一堂美術課上,老師要同學們剪紙。可是坐在園園前面的曉曉沒有帶彩紙,園園看見了,會怎樣呢"請同學讀題、思考、討論,先說說,再寫下來。
這個練習以填空引出教學內容,憑借"臉紅"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續情節引導想象事情的必然發展。整個教學片段融聽、說、讀、寫、思于一體,又滲透思想教育,沒有多余的講解,訓練扎實而有效,實現了知識的正遷移。
小學語文說課稿7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我是2號選手,能參加這次說課大賽,我倍感榮幸,同時也非常感謝各級領導對我工作的支持與信任。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怎樣上好童漫作文》。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培訓目標、培訓重、難點、培訓方法、培訓過程等五個方面對本次活動進行展示。
一、教材分析:
我采用的教材是南京市著名特級教師——宋運來老師工作室的研究材料,他是童漫作文的首創者與實踐者。與宋老師相識源于去年暑假在商丘學院的一次培訓,他的1節課、2本書和3個小時的精彩報告深深地打動了我,也讓我下定決心要用實際行動來推廣童漫作文。一年來,我通過十余次的公開示范課和兩次教師培訓,也證明了童漫作文確實給孩子們帶來了寫作的樂趣,給老師們帶來了“作文教學老大難”的春天。
二、培訓目標:
1、理解什么是童漫作文。
2、了解童漫作文的特點。
3、學會怎樣上好童漫作文
三、培訓重難點:
重點:了解童漫作文的特點,并能喜歡童漫作文。
難點:學會怎樣上好童漫作文,并能將其大力推廣。
四、培訓方法:
1、用談話法、電教演示法、音樂熏陶法讓他們去感受童漫作文的魅力。
2、用講授法、討論法,讓他們了解童漫作文的特點,以及怎樣上好童漫作文課。
五、培訓過程:
在本次培訓中,我一共分為以下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談話導入,認識童漫作文。
語文教師,最發愁的是上什么課?
什么是童漫作文?
童漫作文與其他作文有何不同?
老師們,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有的已從教多年,你們覺得上什么課最發愁?(對,作文),長期以來,學生怕寫作文,教師怕教作文,這已經成為很多語文教師的共性。
今天,大家來個換位,你們當學生,我當老師,來共同完成兩節童漫作文課,看看今天的作文與以往有何不同?對大家又有那些啟發?首先大家來看課題,理解一下什么是童漫作文,(哦,童真、童心、童趣的作文)大家說的不錯,童漫作文就是充滿童真童趣的兒童漫畫作文。
第二環節:播放兒歌,引入作文主題。
上課之前,大家先來聽一首非常熟悉的、旋律優美的兒歌《一分錢》,想一想,這首歌曲和什么主題有關呢?(撿錢)那撿錢的主人是誰呢?撿錢后又發生什么事呢?接下來我們共同走進今天的童漫作文課。
第三環節:依次出示圖片,引發學員想象。
這也是大家最喜歡的一個環節,依次出示四張圖片,讓學員按觀察——聯想——表達的順序,通過豐富有趣的.漫畫讓學生在觀察中展開想象的翅膀,編成鮮活有趣的故事,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來,那五花八門的故事情節、精彩、幽默、出乎意料的結局肯定令人忍俊不禁。
第四個環節:筆下生花,學會欣賞作文
學生在活潑、幽默、愉快的氛圍中暢所欲言,文思泉涌。實踐證明,每次的童漫作文課,同學們都上的神采飛揚,寫的是妙筆生花。最后,再讓他們相互欣賞對方的優點,劃出優美的詞句,按照“先表揚后批評的”模式寫上評語,像這樣,他們怎么能不喜歡這樣的作文課呢?
第五個環節:通過培訓,愛上童漫作文
通過這兩節常態課,老師們一定會對童漫作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時再讓他們了解童漫作文的特點:
“趣”:風趣、幽默、趣味性強。
“真”:天真、率真、有真實實感。
“活”:教法活、形式活、要求活,能靈活運用。
童漫作文有這么多的優點和樂趣,大家是不是已經喜歡上了童漫作文呢?如果你們想更多的了解童漫作文,就到新浪博客——宋運來老師的工作室去,里面有很多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學習,相信你們一定都會愛上童漫作文課。
尊敬的各位領導和評委:
作文,是小學生的難題,也是許多語文教師教學的難點。一直以來,語文教師總在不斷地研究作文教學的最佳方法,也用過一些具有創意的特色教法,小學作文教學的改革稱得上百花齊放,異彩紛呈,但重寫法指導,輕內容選擇仍然是常犯的毛病,因此,小學生怕作文、不喜歡作文仍是當前一大難題。
而童漫作文,一種將兒童漫畫與寫作相結合的創新方法,真的不失為作文教學的一條新路。為了孩子語文成績的提高,為了孩子更茁壯的成長,讓我們都來了解童漫作文,使用童漫作文,相信,童漫作文一定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與成功!
小學語文說課稿8
【說教材】
《畫》是北師大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第十一單元字與拼音(四)中最后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詩人用優美、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山水圖,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課文里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看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色。編者將這首詩安排在拼音單元教學內容完成之時,可能正是考慮到學生通過之前一個月左右對聲母、韻母及特殊拼音規則的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拼讀能力和較強的拼讀興趣,借機巧設一首繪景美、韻味足、字面淺的五言謎語詩,讓學生既能“現學現賣”嘗試獨立拼讀識字,感受其中樂趣,又能在自己標準的普通話誦讀中去感受詩句美。另外本文識、寫字考慮到了拼音知識點的點撥、強化,無形中對拼音單元的學習進行了反饋。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我為本課擬訂了以下4個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
2.隨文識字5個,會寫4個字。
3.了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4.生通過師點撥個別字詞、圖文對照感悟詩情、品讀詩韻,在自己的美讀去享受詩與畫中鳥語花香、山水相襯之美。
【教學重點】
1.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
2.會認5個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
1.讀準詩句中“山有色”一詞
2.掌握“去”、“來”的筆順及關鍵筆畫
3.學會通過讀好詩句中的反義詞讀出詩句的美感、韻味。
【教師策略】
1.創設“賽詩會”情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運用啟發式、點撥式教學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自主拼音識字、實踐情感美讀詩,在學詩的過程中去發現“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2.讓學生通過“圈”找出生字,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去識字。用五星勾出翹舌音幫助正音。通過師滲透“遠近”這組反義詞,嘗試找出其他幾組反義詞。然后嘗試透過圖文對照理解詩意、感悟詩畫美,自悟讀詩韻律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開場、創設情境
創設“賽詩會”情境,從學生表演、誦讀已學過的詩帶動一股愛詩熱情,教師借機參與其中吟誦《畫》引出本詩的教學。
二、自主識字、嘗試讀詩
學生自瀆《畫》,用“圈”的方式找出生字并用拼一拼的辦法認識它。學生嘗試讀詩,師正音,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字音的檢測,激發學生賽讀興趣,讓他們都愿意讀好、多讀。師點撥畫五星標注翹舌音的辦法強化普通話對字音的講究。生從讀通一句逐漸訓練讀通全詩。
三、點撥字詞、自悟韻律
組織“賽詩會”在學生評,老師評的過程中隨文識字、自瀆詩、互比較、自悟讀本詩節奏與韻律
四、圖文對照、讀出美感
圖文對照,感受畫中的詩,詩中的畫,領會幾對反義詞的意義,體會山水花鳥相襯的美,從而自發的美讀古詩。
五、游戲激趣、鞏固識字
通過翻滾列車、郵差寄信、畫中藏寶等游戲讓學生在快樂中識字,鞏固隨文識字效果
六、靜心觀察、樂中書寫
在學生在音樂中賞字、陶冶情操、靜心學寫字
七、拓展訓練、模擬作詩
出示三幅山水畫,選一幅自己喜歡的畫,用上反義詞仿寫一兩句詩。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
通過學生反復地拼讀,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學生讀準每一個字音。學生通過聽,自由朗讀,同桌互讀,分小組朗讀,齊讀等不同的訓練方法,能夠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讓學生反復地讀課文,無形地識字,再通過多種形式讀詩及趣味游戲方法鞏固生字。通過學生自己找反義詞,讀反義詞,理解反義詞,進而達到自己嘗試讀出韻律感、節奏感,讀出自己從詩、畫中體會到的真情實感。在音樂中陶冶詩情,讓學生不僅喜歡讀詩,還愿意寫好詩中的字。
【抓關鍵點的方法】
本詩的教學我主要以讀為主要教學活動,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在各種不同的目標引領下讓“讀”貫穿學習始終。老師在其中少范讀、帶讀,把充分讀詩的機會交予學生,而老師在其中只需借機點撥關鍵點,讓學生能自信、自學、自瀆、自賞、自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要給學生一個較為開放的學習空間,使他們自主學習顯現出來的個性能得以張揚。
小學語文說課稿9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相關石榴的說課稿內容,一起來看看!
【說教材】
《石榴》是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全文以季節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石榴的成熟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我”的家鄉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第二自然段寫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的景象,重點寫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態;第三自然段寫在秋天石榴成熟的過程,重點寫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態;第四自然段寫石榴子兒的形狀與味道,表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本課文筆優美,語言生動形象,記述條理清楚,是學生學習語言和習作的范例。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依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品嘗一種水果寫一段話。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難點。另外,學以致用,在讀懂本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運用本文的寫法,寫一種水果,也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學準備
教師:錄音機、實物投影儀、石榴、音樂磁帶
學生:畫筆、白紙
【說教法、學法】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通過不同要求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動手畫一畫成熟的石榴樣兒。這一作畫過程,實際上是對感知內容的還原,即由抽象文字還原于具體形象。同時也是自己獨有的閱讀感受的表現,自我潛能的釋放,通過這一過程,可以引導學生更深刻地感知課文語言。新課程又十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如小組成員一起交流喜歡的詞句,一起觀察石榴子兒的形狀、顏色,品嘗它的味道。)同學間相互啟發,相互評價,使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
【說教學過程】
一、漫談“石榴”,導入新課
1.老師板書課題:石榴,領讀:榴(liú)。(相機給“榴”注音,指出該字在“石榴”中應讀輕聲。)
2.老師:小朋友,你們見過石榴?吃過石榴嗎?誰來說說石榴是什么樣兒的?(根據學生發言,教師相機簡介石榴)
3.指導讀好課題。
4.(出示課本插圖)今天,我們一起去棗莊,去看看那里馳名中外的石榴園,大家高興嗎?
●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起他們對石榴的回憶,這樣能喚起他們對教材的親切感,提高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范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語:瑪瑙嗽叭甚至扒開喜訊剝開
嚼一嚼甜津津紅白相間郁郁蔥蔥
(指導讀好下列詞:“喇叭”的“叭”讀成輕聲,“紅白相間”的“間”讀jiàn)
(2)說說:通過讀課文,你了解了些什么?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必須循序漸進。初讀課文時,教師先范讀,讓學生模仿,再放手讓學生自己讀通課文,學生自讀時要給予充足的時間,因為理解內容、體驗情感都必須以學生的充分閱讀為前提。
三、自主協作,讀中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多媒體顯示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的畫面,引導學生想象春夏時節,石榴生長的過程和景象。)石榴葉美嗎,花美嗎?讀讀課文,想想畫面,同桌相互交流。
(3)把你眼中美麗的石榴花、葉讀給大家聽一聽。(相機指導讀好“越開越密”、“越開越盛”等詞,感受石榴花開得熱鬧。)
●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感悟總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展現美麗的石榴生長的畫面,以景激情,使學生對石榴產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輕聲朗讀,用△△△標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詞語,并跟小組內的同學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2)學生交流學習情況,師生共同評點。
重點指導理解下列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老師: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喜歡朗讀的,就把這個句子好好地讀上幾遍,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喜愛之情;喜歡畫畫的,就畫一畫石榴;喜歡說話的,就對著桌上的石榴說一說。每個小組里的同學,至少采用二種方式。
(3)小結:作者通過長期、細致的觀察,描寫了石榴外皮顏色的變化及成熟的石榴的外形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石榴深深的喜愛。我們小朋友也要像作者那樣,經常觀察,養成勤于觀察的習慣。
(4)配樂齊讀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對重點句的理解,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或讀,或畫,或說,教師營造了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了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展,這樣讓學生有親身體驗的機會,自主選擇的權利,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小組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教師小結,滲透了“勤于觀察”這一學習習慣的教育。
3.學習第四自然段。
(1)過渡:石榴熟了,摘下一個,剝去它的外皮,里面又是怎樣的呢?
(2)小組學習,觀察石榴內部。
(3)匯報觀察結果。
(4)默讀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描述他觀察到的石榴子兒的?
(5)學生質疑,學生釋疑。(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解決。)
(6)再讀第四自然段,用△△△標出自己喜歡的詞語,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7)指名讀,學生評議,再齊讀。
●觀察時,引導學生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中不知不覺地了解了石榴的內部,調動學生的各種感管,激發了學生思維;學生質疑,學生釋疑,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四、讀寫結合,形成能力。
1.總結:作者通過觀察,不僅寫出了石榴的顏色、樣子,還寫了它的味道。其實,觀察不僅包括看,還包括嘗、聞、摸、聽等。
2.布置作業: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寫一種水果,通過看、摸、聞、嘗,寫出它的顏色、形狀、味道和氣味。
●在理解內化語言文字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運用積累,實現知識的遷移,增強語文實踐性與可操作性。這一作業布置,具有針對性,使課內學得的觀察方法遷移于課外,真正做到了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小學語文說課稿10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我有一個好朋友,你呢?誰是你的好朋友?(生搶著回答)
師:昨天老師碰到了困難,好朋友伸出了熱情的手,來幫助我,讓我感到很快樂。那么你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朋友是怎么幫助你的呢!(生自由發言)
小結:是呀,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都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麻煩,是我們的朋友伸出友愛的雙手,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任何困難都會隨之解決,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溫暖,更加美好。(出示課題)
(課堂的導入從生活的細節入手,讓學生在自然的生活中進入課堂,讓課堂體現生活。)
二、聽故事,悟道理
1、創設情境,老師把課文以講故事的形式講給大家聽。
故事中的小女孩遇到了什么困難?阮恒又是怎樣幫助他的呢?(點擊)如果你是小女孩的朋友會怎么幫助他?請你們來說一說好么?(學生講看法)
討論:剛才同學們講得都很好,但你覺得哪個同學講的更好,為什么?
誰幫助的方法更好?為什么?
小結:是呀,看來當我們看到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義無反顧的去幫助。對待朋友就要真誠無私。
師:那么當你們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每次都得到了幫助嗎?
使學生明白:(1)有付出就有回報。
(2)只有你真心對待朋友,朋友才會真心的對待你你。
(生活情境的再現能充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活動與討論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到朋友交往和朋友相處的態度,這就是生活的經驗與積累!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生活的本質。)
三、演演“愛心劇”
1、師:明白了這些道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愛心劇場”真正體會一下阮恒的內心世界。(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師:是呀,在生活中,我們看到別人有了困難,都能主動的伸出雙手去幫助他,這樣互幫互助,更何況是好朋友呢?幫助朋友多重要。雖然自己很矛盾,但為朋友,即使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3、再讀課文,說說你的感受。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非得給學生機會訓練其道德行為不可。愛心劇場是來源與生活的情境再現,在生活中我們需要朋友和朋友需要我們的時候很多很多。它符合道德行為必須加以訓練的規律,因此足以讓學生在讀文中真正感受到朋友的重要。體味到生活的滋味)
四、情感熱線
1、師:再次讀了課文,老師知道小朋友都已經懂得了怎樣對待朋友,怎樣去幫助朋友。那么當你得到朋友的幫助或是幫助了朋友時一定有很多想法和感受吧,你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嗎?讓我們一起走進“心連心情感熱線”吧!
2、說說真實的事例,說說內心的感受。(學生上講臺,說自己的感受)
3、看故事《兩肋插刀》,聽聽小熊的感受。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得到朋友的幫助時我們很快樂,當我們幫助了朋友,同樣我們也感到了快樂。但是幫助朋友必須是正義的,有益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課件)
師:小熊受人欺負的時候,小猴也幫助它找了許多朋友去打架,給它解恨。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有什么感受呢!(生說)讓我們一起聽聽小熊的感受吧!
(回憶生活的點滴,暢談心中的感受,此時此刻,學生已經從課堂走進了生活,情感也因此得到了升華。)
五、齊唱《朋友》
師:是呀,小熊說的對,只要幫助朋友是對的,但要講方法。有好的會溫暖伙伴的心!有害的也會傷害朋友的。讓我們共同伸出自己的手,來唱一首朋友的歌。出示歌曲〈朋友〉
六、小結:課外延伸
1、通過今天的交流和學習,我們小朋友之間的友誼更加深厚了。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建立純潔的友誼。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互幫互助。和你的朋友手牽手,唱一唱《朋友》
(歌曲是情感的延續,課堂的延伸,現實生活的回歸。讓課堂回歸了生活。)
七、教學反思與分析: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育不通過生活是沒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這就是說,
人的認識活動是與人的情感活動、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新課標的基本思想特別強調了課堂教學要聯系學生的生活,指出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應放在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并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上。因此,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非常注重課堂的學習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充分體現課堂教學回歸生活,實現德育與生活教學結合的目的'。
一、從生活入手實現道德教育
語文教材上的內容都來源于生活,然而,我們的教材只呈現一個生活狀態,一個范例,不是特定學生當前現實生活的寫照,而我們的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的生活環境千姿百態又是千變萬化的。因此,我們教學的設計要根據學生的生活層面,組織活動,展開活動。
在教學中我以教材為例子,努力掙脫教材的禁錮,在教材與兒童生活之間建立內在的有機的聯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找課堂教學的素材,為孩子們打開生活的窗戶,從具體的生活事例引入課堂,能更加容易的被孩子們所接受,也更能激發強烈的道德情感,這就為孩子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奠定了基礎。
二、讓孩子在生活中豐富道德體驗
生活是學生成長土壤,更是他們形成良好個性品德發展的基礎,讓孩子回歸生活,體驗生活,無疑是豐富學生生活的有效手段。
三、讓孩子在實踐中為生活增添色彩
通過關注兒童的現實生活,挖掘兒童的現實生活,促進兒童文明健康地成長,積極向上的生活,即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是“學以致用”。即為學生開辟一條與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續發展的渠道,讓他們在廣泛的生活世界中提升自我,謀求與社會、和諧發展,從而創造出更富有意義的生活。
總之,課堂教學生活化就是課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課堂,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只有將二者緊密的結合起來,學習才有興趣,情感才能激發,教學才能真正體現實效。
小學語文說課稿11
一、整體感知內容
1、課題的揭示從一位中年學者對動畫片《九色鹿》的評價入手,讓學生引起強烈的好奇心:一部動畫片怎么會如此大的魅力,讓人愿意傾家蕩產再去觀看?從而使學生產生積極主動探究學習故事的欲望。
2、蘇教版十分重視學生課前的預習,把它作為一項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如何檢查學生的預習?在字詞檢查上,我并沒有讓學生挨個把詞語朗讀一遍,而是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最有挑戰性的一個來讀,讓學生從中感到“刺激”,感到“快樂”。教師再根據班級孩子的反饋出來的實際情況進行正音,這樣,提高了字詞教學的效率。
3、學生預習后,必定對課文內容有所了解,對此,我讓學生說說九色鹿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再讓學生美美地把課文第一自然段讀一讀。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來看,第一自然段的內容不構成學習障礙,因此,我作了“弱處理”。
4、學生的每次讀文都應帶著任務去讀。在學生了解了故事的主人公以后,我提出要求:九色鹿和調達之間到底發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輕聲讀讀課文,同時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之后,再讓學生用較為簡潔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
教學伊始,我主要從檢查預習入手,了解學生已有認知水平,教會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脈絡,使學生立即投入到課文的情境中。由于學生年齡小,概括能力較差,所以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一問題,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要充分發揮,如何引導學生把故事情節用概括的語句提煉、表達出來。
二、自主探究學習
1、從故事教學的角度來講,我認為除了故事情節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通過閱讀,感受人物形象,為此,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情節之后,我確定了這堂課學習的主要任務,即研究兩個主人公的品質特點,這樣讓他們學有目標,學有方向。九色鹿的見義勇為學生往往心里明白而不會概括。(這在我多次試教中顯現出來)對此,我索性把詞典上的意思講述出來,再讓學生聯系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其見義勇為的特點。從第二自然段“九色鹿立即縱身跳進河中,將落水人救上岸來。”“在洶涌的波濤中奮力掙扎。”從“立即”一詞可以表明九色鹿救人時不假思索,行動快速而果斷,而且聯系上文可以看出九色鹿不顧自己的安危,這就是一種見義勇為的精神。
接著,再讓學生自讀第四自然段,從不求回報以及讓落水的調達快回家的語言當中感受到九色鹿的善良的一面。
2、學生從課文結尾九色鹿怒斥調達的一段話中,直接找出了概括出調達的性格特點的關鍵詞——“見利忘義”,“背信棄義”教師再讓學生默讀6、7兩個自然段,再通過朗讀、想象調達當時鄭重起誓的樣子,這樣學生便能抓住調達落水得救后感激涕泠(語言、動作)、面對懸賞時立即告密(動作)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感悟到這個人靈魂的骯臟,加深對這兩個關鍵詞語的理解。
3、九色鹿對國王控訴的那段話是文章的.重點部分,也是整堂課一個重要的訓練點。為此,我出示了這段話:陛下,你知道嗎?正是這個人,在快要淹死時,我救了他。他發誓永不泄露我的住處地,誰知道他竟然見利忘義!您與一個靈魂骯臟的小人來濫殺無辜,難道不怕天下人笑話嗎?
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反復閱讀,反復體會,一步步引領孩子品讀課文,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由九色鹿的氣憤到勇敢到機智,情感體驗越來越深刻,課文讀得也越來越有味。
4、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課堂是個開放的大課堂,學生的視野更開闊了,思維更活躍了,嘴巴也更會講了。但是,語文課還是姓“語”,課堂教學還是應該立足于語文學科的根本,學語文,用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多次想象練說的環節:想象調達當時的鄭重起誓;想象九色鹿控訴時的內心憤恨;想象國王聽了之后的內心活動以及國王會如何懲罰調達等,通過角色的置換、想象,讓學生充分感受民間故事所特有的豐富的體驗。
5、語文課程的“開放”、“拓展”,都必須建立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文本的價值取向和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教學中,我緊緊抓住課文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感悟體會、朗讀說話,從字里行間體會兩個人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點,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學最后一環節——誠信格言的補充,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感受故事所蘊涵的做人的道理,同時,與當前所提倡的誠信教育相結合,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另外,為學生用精煉的語言寫出學了故事以后的內心感受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學生學以致用,真正形成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最后,老師還告訴學生:九色鹿壁畫至今還完好地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建議同學們有機會去觀賞,旨在鼓勵學生走進學習語文的大課堂,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小學語文說課稿12
一、分析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六年級十二冊第三組11課《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文章講述了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十天內選出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諸葛亮為顧全大局,與周瑜斗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暗算的故事。說明諸葛亮有膽有識、謀劃周密、才智過人。課文結構嚴謹,故事以“借”為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敘述。第三組教材以“中國古典名著”為主題,中國古典名著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閱讀名著對于增益智慧,提升素養,特別是語文素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編寫本組教材的意圖就是讓學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目標:
我依據《新課標》對高段語文閱讀教學及本單元的學習要求,我根據三個維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預設為: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領略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總結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4、從故事中具體的人和事中得到啟示,體會我們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從而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是“諸葛亮是怎樣利用草船借箭的”讓學生通過對故事情節的了解,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從而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教學難點是“了解諸葛亮借箭為什么能成功,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全面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努力啟發誘導,變“教”’為“導”,變為學生探索、發現的過程。針對訓練的重點項目和課文的特點,設計富有思考價值的重點項目,和符合課文特點、富有思考價值的、多層次、多梯度的問題來導讀課文,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充分發揮朗讀、默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
教學準備:課前收集的有關《三國演義》的人物、歇后語、故事
二、說教學思想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定位可以概括為:“兩個基礎,一個重要”。由此我確定的教學指導思想是:①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主人的學生觀;②堅持文道統一,重視方法指導的教學觀;③革新、開放的大語文教育觀。
三、說教法、學法
隨著課改的深入,現在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要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一直在默默的思考:怎樣教才能有效,怎樣教才會有效呢?通過實踐、反思,我慢慢的明白:語文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時的教學方法為:
小學語文說課稿13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
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去年的樹》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去年的樹》這篇文章選自部編版三年級上冊三單元第一課。這是一篇童話題材的文章,作者主要講述了小鳥大樹成為好朋友,并約定來年再見,結果大樹被砍,送到工廠里做成木材,又被切成木條做成火柴,最后用來點燃了煤油燈,小鳥為了履行約定,便對著燈光唱歌的故事。這是一篇十分感人又很悲傷的故事,極具教育意義。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一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夠熟練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詞,做到會讀、會寫、會認。
【過程和方法】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的方式,體會小鳥的內心情感變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現實教育意義。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學習并熟練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是我本節課的重點,體會文中小鳥情感的變化以及作者所傳達的`教育意義為本節課的難點。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將采用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也不例外。對于三年級的同學,我希望首先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我通過提問的方式來開啟這一堂課,我可以問“同學們有沒有人種過樹”,或者“有沒有人養過小鳥”來吸引他們的注意,然后再問問他們“小鳥和大樹有著怎樣的關系呢”,基于同學們的回答,我們可以引出本篇文章的內容,并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對于學生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梳理文章大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會先讓學生們自己閱讀課文,把文章中出現的不認識的生字詞挑出來,大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同學之間可以相互解決,然后再由老師自己進行示范誦讀,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讀完文章后要對學生讀錯的重點字詞進行加強記憶,可以在黑板上加以書寫,并帶領同學多讀幾遍,以保證字音字形的正確。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學生在通讀完課文之后,我會讓同學們來說一說本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最后根據同學們所說的,再進行明確: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鳥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大樹聽,但是冬天鳥要飛回南方過冬去,鳥答應了大樹,等明年回來時還要唱歌給大樹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飛回來找大樹的時候,大樹卻不見了。鳥四處尋訪,最后找到了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鳥為了履行約定,面對著由朋友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緊接著我就會提問,這個故事里一共有幾個人物,他們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呢?可以依次找同學來回答:這個故事中一共有5個人物,他們分別是小鳥、大樹、樹根,門先生,和小女孩。小鳥和大樹是最先出現的,小鳥給樹唱歌,并且在臨別之際約定來年再唱歌。
然后是小鳥和樹根又出現了,小鳥第二年回來之后只看見了樹根,大樹卻不見了,于是小鳥向樹根詢問大樹的下落。小鳥和門先生也一起出現了,鳥按照樹根的指示找到了山谷的工廠里,在工廠里,它遇見了門先生,門先生又告訴它大樹被做成了火柴運到了村子里。最后是小鳥和小姑娘一起出現了,小姑娘告訴小鳥,大樹做成的火柴點亮了煤油燈。以上就是文中人物出現的場景。
為了能讓學生更深刻的體會小鳥內心情感的變化,我會讓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小鳥以及其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以及小鳥在面對每個人時不同的心理變化。如小鳥和大樹在一起時是開心快樂的;在大樹被砍,小鳥去找尋大樹的蹤影過程中,小鳥是焦急,急迫的;在最后得知大樹變成了火柴點燃煤油燈之后,小鳥是傷心難過的。
最后,我們找同學來說一說,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或者說一說你從中得到的啟發,每個人體會到的可能不一樣,有的人可能會說要信守諾言、珍惜友情;有的人說要保護環境,愛護樹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還有的人說要無私奉獻。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只要能從課文中找出支撐的理由,不脫離文本的本意,都是可以的。
(四)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在這一環節,我會帶領同學們繼續深刻體會文章情感,在班級內找人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各個角色的語氣,可以讓同學們選出讀的最好的同學給予獎勵,這樣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踴躍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同學們將文章體會到一定程度之后,我會讓同學們大膽猜一猜,小鳥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都在想些什么,同學們可以互相討論,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在這一環節中,同學們的自主性很大,每個學生體會到的情感不一樣,那么他代入的角色也會不一樣,從而想法就會不一樣,這個環節老師就需要給予同學鼓勵,讓他們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發散思維。
(五)作業小結
同學們在進行了本節課的學習之后,還需要課后相應的復習與鞏固,才能將所學知識真正的掌握。為此,我針對本節課的而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布置了相應的作業。一是讓同學們課下練習課后生字詞。二是把這個童話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家人聽,并且和他們交流自己的感受。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考官聆聽!
小學語文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人物描寫”單元的習作內容。本次習作要求和單元目標均提到 “運用課文寫人的方法,寫出人物鮮明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寫作空間”。因此,本次習作教學,我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構思,合作學習。通過方法指導,從身邊熟悉的老師、同學等出發,小組合作討論與習作,激發學生的習作欲望;在提煉寫法、選材訓練等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寫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富有技巧性,充滿樂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通過欣賞、評改習作,提高學生的評賞能力,使學生養成主動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享受到修改習作的樂趣,和看到習作越來越充實、精美的成就感。
二、說學情:
學生在習作前雖然只是大概預習了一下《人物描寫一組》課文內容,沒有進行過隨文練筆,但他們已經有了從三年級以來積累的一些習作方法和技巧,并非從“零起點”開始學習。基于學生起點和現狀,我們發現學生對人物特點內涵理解比較淺顯,對人物細節描寫掌握不到位。因此,本次習作教學的指導課我采用了“四部曲”方式進行教學:第一部激趣解題,第二部方法指引,第三部片段習作,第四部評賞修改。即先讓生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一個人物的特點,接著結合課文精彩片段進行方法指導,然后出示更多的寫作素材,拓寬學生思路,讓生在小組內確定一個人物和他的一個最鮮明的特點,運用合適的人物描寫方法,共同完成一個習作片段,最后依托學生優秀作品,以小組為單位,全班欣賞、點評習作片段。
三、說教學目標:
1、復習人物描寫方法,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抓住人物的特點。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合適的人物描寫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完成一則習作片段。
3、通過互動賞評,培養學生欣賞、評價、修改習作的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依據不同的寫作對象,寫出生動具體的文章”。所以我將教學重點設置為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的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合適的人物描寫方法,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點,完成一則習作片段。教學難點為通過互動賞評,培養學生欣賞、評價、修改習作的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按照規定的教學內容,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所以教師應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到教材讓學生審讀,規律讓學生尋找,疑問讓學生議論,錯誤讓學生辨析,知識讓學生梳理。大綱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合作教學,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和學生關系,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法、學法:
教法:引導法、合作法、拓展法、實踐法。
學法:激發興趣法、討論法、評議法、舉例法、探究法。
偉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壞的教師是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是教人發現真理。”這就告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在激活學生思維的“深”度和調動學習主動性的“廣”度上下真功夫,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自始至終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為了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前三分鐘熱身>
(二)方法指導:
1、師課件出示課文精彩片段,進行方法指導。
(1)、師提出任務:讀一讀,聯系上下文,思考這個片段表現了嚴監生什么樣的特點?用了什么人物描寫方法?請找出相應的字或詞。
(2)、師提問回顧所學過的人物描寫方法。
(3)、師提問質疑,引導生結合課文上下文,學會選擇合適的描寫方法。(師板書“合適”)
(4)、師繼續質疑,引導生學會用一件事例來表現人物鮮明的特點。課件出示《臨死前的嚴監生》節選。(動作詞紅色字體顯示)
文摘: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
(三)片段習作:
1、師課件出示其余素材照片(周勇、彭老師、TF boys、同學等),生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擇一個人物,抓住一個鮮明特點,舉例描述。師播放圖片。
2、小組內討論,確定一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他最鮮明的特點。
3、小組內合作,結合一件事例,選擇合適的描寫方法,完成一個人物特點描寫片段。(師課件逐步出示要求。)
4、師巡視,相機指導。(師提示:可以像課文中的片段一樣,抓住細節來描寫。)
(四)展示賞評:
1、以小組為單位上臺展示,師生共同欣賞、點評。
a)、先請一個小組上臺,展示小組的習作。其余學生自由點評。課堂如果生成好的點評句式,師相機抓出來,黑板上板書,后面小組效仿。
b)、如果課堂生成不夠理想,師相機出示溫馨提示,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賞評習作。
師課件出示賞評句式溫馨提示:
你用了( )描寫方法,表現了XXX( )的特點。我建議( )
2、教師相機點撥。
3、師相機課件出示自己的下水片段,請生賞評、修改。
(五) 繼續習作:
師小結本課,布置作業。
小學語文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本篇課文以時間為序,通過童真、童趣的方式描寫了一個小朋友在不同的時間應該做的事,以及他的心理想法的變化。以課文中的小朋友為例,來告訴同學們應該有時間觀念,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并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做有益于我們身心成長的事。
二、說學情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具有天真、好奇、愛玩、好動的特點,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收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讓課堂充滿樂趣,不僅是低年級的孩子的心理需求。可以采用多種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運用多種形象直觀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三、說教學目標
1.會拼寫、拼讀本課13個會認字,能按正確的筆順寫出本課的7個會寫字,認識一個新偏旁。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以及理解本課的詞語。
3.感受并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時間觀念,明白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養成有規律的生活學習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課文中的生字和詞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是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同學們都形成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五、說教法
本課采用自主識字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愿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并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在課文感悟中,使同學們能把課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
六、教學過程
為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教師設問學生,你們每天都是幾點睡覺,幾點起床,幾點上學,這些事情都是你們自己愿意做的嗎?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一個接一個。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學習會認字。
1.老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圈畫生字。
2.教師拼讀生字,學生跟讀。
3.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會認字的巧記方法。
4.教師點評:本課的會認字中“接”的拼音是“ jiē”不是“ jīe ”;“覺”是一個多音字,可以讀“ jiào ”,組詞(睡覺),也可以讀
“ jué”,組詞(感覺);“夢”可以拆開來記:木木夕;“伙、伴”都是和人有關系的字,所以偏旁是單人旁;“卻”的拼音是“ què”而不是“ qùe ”。
(三)重點品讀,理解感悟。
1.教師找同學朗讀第一段,同時同學們思考:這一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歡哪一個?(學生回答:做了玩踩影子游戲和回家睡覺這兩件事,他更喜歡玩踩影子游戲。)
教師講解:課文中的小朋友雖然更喜歡玩踩影子游戲,但是他依然選擇了回家睡覺,因為他知道到了該睡覺的時間。而且他知道睡覺有睡覺的好處“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教師講解“各種各樣”這個成語的意思。
2.教師找同學朗讀第二段,同時同學們思考:這一小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歡哪一個?(學生回答:做了睡覺和起床上學這兩件事,他更喜歡睡覺。)
教師講解:從文中“要是不上學就好了”這句話能看出他更喜歡睡覺。課文中的小朋友雖然更喜歡睡覺,但是他依然選擇了起床上學,因為他知道到了該上學的時間,而且他知道“去了學校,就能見到小伙伴,多么開心哪!”
3.教師找同學朗讀第三段,同時同學們思考:這一段里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他更喜歡哪一個?
教師朗讀最后一段。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從前往后按段落來朗讀課文,對于朗讀得較好的同學,教師應該給予獎勵。
(四)小結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時間觀念,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明白什么時間該做什么事情,并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做有益于我們身心健康成長的事。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7個生字。
2.讓學生觀察字的筆順,記住筆順。
3.怎樣寫才好看?學生交流寫字的要領。
4.老師范寫,學生練寫,再投影作品展。
【小學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完整的說課稿07-07
小學語文《太陽》說課稿07-02
小學語文優秀說課稿07-22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11-25
有關小學語文的說課稿11-10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11-21
小學語文說課稿11-12
小學語文《所見》說課稿08-18
小學語文說課稿11-20
小學語文《匆匆》說課稿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