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因數和倍數》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倍數和因數》是小學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2單元的內容,也是小學階段“數與代數”部分最重要的知識之一。《因數和倍數》的學習,是在初步認識自然數的基礎上,探究其性質,其中涉及到的內容屬于初等數論的基本內容,相當抽象。在這一內容的編排上與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沒有數學化的語言給“整除”下定義,而是在本課時通過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給出因數與倍數的概念。在地位上,這節課是因數、倍數的概念引入,為本單元后面的內容、以及第四單元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鋪墊。(注: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略)
二、說學情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五年級下冊的內容,但采取借班上課的形式,選取了四年級的學生。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已經分段認識了億以內的整數,基本完成了整數四則運算的學習(本學期剛學完)。但學生由于年齡的關系和個人思維發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語言表達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師的進一步引導。但由于本課是由乘法引入,且減少了以前老教材關于“整除”等繁雜概念,大大簡化了敘述和記憶的過程,預期學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三、說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在設計理念上,本人總結四點特點,而這四個特點也
剛好在我教學的四個環節中生成:
第一,從生活切入,實現數形結合,完成概念的有意義建構。
數論的內容,如果從數字本身出發進行研究,對小學生來說就抽象了些。本節課,教師以解決問題“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哪幾種拼法?”為引子,讓學生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概念,避開了抽象,有利于幫助學生完成有意義的建構。同時,在解決問題時,學生思考“哪幾種拼法”時,教師給出了不同的建議,可以想象,也可以在本子上畫一畫,這樣既符合不同的學生思維發展有不同,老師有針對的引導,其次,使數與形有機地結合,這樣,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不僅是數字上的認識,而且能與操作活動與圖形描述聯系起來。學生經歷了“先形后數”的過程,也就是知識抽象的過程。
第二,抓住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促使學生學會有序思考,從而形成基本的技能與方法。
能列舉一個數的因數,是本節課技能目標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學活動中,教師牢牢的抓住了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獨立的列舉一個數的因數,在集體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適時的追問“用什么方法找的?”,讓學生充分暴露個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師點撥出學生思維中各自的優勢:一對一對的找;從“1”開始有序的找,再通過有效分析,取得學生整體的認同。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獨立思考——集體交流——互相討論過程中,學習有序思考,從而形成基本技能與方法,做到即關注了過程,又關注了結果。
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實現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導學生在比較中歸納尋找共性。
一個數的因數的特征,單憑記憶也不難接受,為防止學生進行“機械學習”,教師提出問題“任意一個自然數的因數有什么特點?”,讓學生觀察6、11、16和24的因數,思考: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幾?最大的是幾?教師在研究方法方面給學生提供了引導,學生的思維有了明確的指向,便于通過探索發現規律。
第四,重視數學意義的滲透與拓展,力求用數學的本質吸引學生,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持續發展。
數學教學,要樹立為學生的繼續學習、終身發展服務的意識,不能關注短效、急功近利。本節課的設計,教師就注意到了學生的學習后勁。如在備課之初,在是否需要完美數的介紹這一抉擇上,教師反復考慮:由于一節課的時間有限,為表達因數與倍數的整體關系,很多老師在設計內容時,都在一個課時就將求因數和求倍數的方法全部包含。但最終本人選擇舍去求倍數,把它放在了后面的課時學習,將完美數的介紹以及小故事納入本節課的教學,雖然此內容和現行學習任務之間的關系都不大,但卻是學生繼續學習數學所需要的,因為只有有了文化的氣息,數學才變得有了靈魂,讓學生感覺數學的厚重、數學的魅力,才能讓學生透過枯燥,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增強學習數學的持久動力。
四、說教學效果
上完課后,一些老師認為有部分學生并掌握到教學目標里的知識技能目標,未掌握到有效的方法,學生思維水平與表達方式有限,把這個內容拿來在四年級上并不合適。首先,本人認為,教師這節課的引導是有不足的,教學目標并未很好的實施。本人也曾經看過有大量名師找了四年級甚至三年級的學生上過這節課。從理論上說,只要基本能完成整數乘除法的學習的學生都可以進行這部分的學習。當然,放在每個年級來上出現的效果理應都會有不同。同樣,這節課四年級的學生有著他們自己的思維水平,由于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有限,出現一些思維的無序是非常合理的,作為老師不能太關注短效,不能太急功近利。然而,究竟是否該放在四年級來上,如果可以上,究竟怎樣把握教法與學法的度,各家之談,本人僅是做了一次不成熟的嘗試,只希望拋磚引玉,老師們可以給出更多的意見,作為一次有意義的談論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2
一、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對乘法運算和對長方形的長、寬、面積的關系已有認識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教材設計讓學生經歷操作引入概念、探索尋求方法、觀察概括規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建立倍數和因數的概念,探索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概括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特征,為此,教材安排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第一,用12塊大小同樣的正方形拼長方形,得出乘法算式,進而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直觀描述概念的意義。第二,在學生初步感知倍數和因數意義的基礎之上,通過問題引領,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尋求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概括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特征;第三,概念應用,培養學生運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部分內容層層遞進,渾然一體,“四基”“兩能”的落實,為后繼學習夯實基礎。
(二)教學對象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系統掌握了乘除法的意義和運算方法,認識了一個數的幾倍等,經歷過操作、觀察、比較、概括等學習活動,積累了部分數學活動經驗,這些是學習本課內容的基礎。雖然此階段的學生仍以直觀思維為主,但抽象概括的能力也正逐步完善,加之小學生天生的模仿能力,使得探索學習本課知識成為可能。但小學生注意力分配能力不強,紛繁復雜的概念關系和倍數因數的多樣求法易讓其暈頭轉向,令人欣慰的是小學生思維活躍,對新事物總有一探究竟的欲望,新概念的學習必然會引起其極大的興趣。
(三)教學環境分析
本課,依托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支撐,整合了視頻交互系統的攝像、批注、抓捕、音視頻鏈接等多種功能,外顯學生內隱的思維過程,展示學生個性化的思考,有利于強化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更好地實現課堂的開放性和交互性。采用“活動單導學”模式,學生自主創新學習,學習輕松愉悅,積極主動。
基于這些思考,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掌握寫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2、通過觀察、交流等數學活動,探索一個數的倍數、因數的特征。
3、進一步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提高數學思維的水平,培養觀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體會數學內容的奇妙、有趣,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探索并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下面我結合教學流程圖,說說多媒體視頻交互系統如何與本課教學進行有效整合作簡要分析。
整合點一:視頻創設情境,趣味導入揭課題
倍數和因數是表示關系的一類概念,有關系是建立概念的必要條件,為此,鏈接視頻《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以創設情境,“兩個人之間的關系有父子關系,兩個數之間的關系有倍數和因數的關系”,用生活概念類比數學概念,架起生活與數學的橋梁,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巧妙地揭示了課題。
整合點二:批注整理語序,形象支撐突重點
活動一,拼圖寫算式,引入倍數和因數的概念。因為倍數和因數之間關系復雜,描述概念的語句冗長,學生常常被繞暈了頭,甚至混淆概念。課中,采用白板的批注功能描出“語序”,圖示注明概念表述的語言順序,輔之以形象支撐,降低了學習難度,突出了教學重點。
整合點三:抓捕學習信息,以學定教破難點
活動二和活動三,探索方法,概括特征。學生的思維具有獨特性,寫倍數和因數的方法也多樣化,形成了教學的難點。為此,設計“學”在“教”前,讓學生先行嘗試,采用攝像擇點抓捕(課件呈現捕獲圖片),調研學情,對比全面的和漏缺的、有序的和雜亂的……捕獲差異資源,把“學”的信息變為“教”的資源,讓“學”為“教”所用(課件呈現三個問題),引導學生在互動探究中互補,從而建構知識體系,總結出寫倍數和因數的`方法。隨后再次采用電子白板的隨機批注功能,聚焦倍數和因數中最大的和最小的,數一數數量,拖拉板書,總結出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特征。在視頻捕獲、聚焦對比、互動交流中突破了教學難點。
整合點四:鏈接互動游戲,鞏固新知巧檢測
借助白板的視頻鏈接和PPT的批注功能,設計“心隨我動,快樂大轉盤”游戲,鞏固概念,檢測新知:說說兩個數的關系,任意轉動一次,用上倍數因數說出所指數和指定數的關系;設計轉盤上的數字,寫出指定數的倍數和因數,巧妙地鞏固了新知,最后完成檢測作業。
五、教學感悟
本課,有了多媒體視頻交互系統的支撐,在“技術”與“學科”的整合之下,用動畫《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片段創設趣味性情境,架設了數學與生活的橋梁,引發學生形成了積極的學習心向;調研學情,視頻擇點抓捕,捕獲“學”的差異資源為“教”所用,實現了知識的自主生成;巧用批注以聚焦觀察,在互動互補的快捷反饋中,強化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課末,“心隨我動,快樂大轉盤”游戲更是把課堂學習推向高潮,引領學生享受著幸福的學習之旅。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敬請指導,謝謝!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倍數和因數一課是蘇教版數學第八冊中的內容。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分階段認識了百以內、千以內、萬以內、億以內以及一些整億的數,較為系統地掌握了十進制記數法,同時也基本完成了整數四則運算基礎上進行的教學,主要是要使學生初步認識倍數和因數的意義,學會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10以內某個數的所有倍數和100以內某個數的所有因數的方法。這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公倍數和公因數,以及分數的約分、通分和四則運算的基礎,對以后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和難點。
1、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結合整數乘、除法運算初步認識倍數和因數的含義,探索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并能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找一個數倍數和因數的方法,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數學思考的水平。
3、情感與態度目標: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4、重點:理解因數和倍數的含義,知道它們呢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
5、難點:探索并掌握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三、教學設計
(一)認識倍數和因數
認識倍數和因數時,利用學生對乘法運算以及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關系的已有認識,引導學生在操作中得到乘積相同的不同乘法算式,并進一步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倍數和因數是指兩個數之間的關系,不能單獨說某數倍數或因數,這一點學生往往搞不清,為了使學生明白倍數和因數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我舉了生活中的兄弟關系,母女關系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也讓學生明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是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
(二)探索求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從例1中得出:12是3的倍數,又把學生舉的一個3的倍數的例子有目的地寫在黑板上結合起來看,引導學生說出3的'倍數還有哪些。學生在舉例子時說出來的數是無序的,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有條理地找出3的倍數,促使學生去關注思想方法,并在學生討論交流中感受有序的思想方法。
在學生掌握方法的基礎上,采用比賽的形式要求學生有序地寫出2、5的倍數,然后在整體觀察2、3、5倍數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討論,一個數倍數的特點。培養了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念的能力。
(三)探索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從例中看出4、3、6、2、12、1都是12的因數,那我們可以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呢?先讓學生獨自找36的因數,再指名幾個學生說說是怎么找的,通過幾位學生找的方法的比較得出較合理的方法。接著又找了15、16的因數,歸納出一個數因數的特點。
(四)全課小結
(五)鞏固練習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我又補充了兩個練習:
1、判斷題目的是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2、出示幾張數字卡片。從中選擇只有倍數和因數關系,比誰選擇得多。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因數和倍數》是小學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也是小學階段“數與代數”部分最重要的知識之一。《因數和倍數》的學習,是在初步認識自然數的基礎上,探究其性質。其中涉及到的內容屬于初等數論的基本內容,相當抽象。在這一內容的編排上與以往教材不同,沒有數學化的語言給“整除”下定義,而是在本課時通過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給出因數與位數的概念。這節課是因數與倍數的概念的引入,為本單元最后的內容,以及第四單元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提供了必須且重要的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復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整除、因數、倍數、質數、合數、偶數、奇數、分解質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互質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等概念及其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讓學生經歷數的整除的有關知識的整理復習過程,培養學生整理復習的能力,進一步完成認知結構。
3、進一步培養學生整理的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
質數、合數、分解質因數、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算理。難點: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四、說教法學法:
1、遵循學生主體,老師主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線的理念,利用學生對乘法的運算理解概念。
2、小組合作討論法。以學生討論,交流,互相評價,促成學生對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進行優化處理,提升。鞏固學生方法表達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學生只掌握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確的表達。
五、說教學過程:
(一)知識點梳理:
讓學生經歷數的整除的有關知識的整理復習過程,培養學生整理復習的能力,進一步完成認知結構。
(二)鞏固練習:
通過整理復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整除、因數、倍數、質數、合數、偶數、奇數、分解質因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互質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等概念及其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六、課后反思
1、教學方法單一
2、課堂氣氛不活躍
3、應該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青島版四下41——42頁的內容。
教材情境是12個同學做球操表演。合作探索中有一個紅點和兩個電腦標示的問題。紅點問題是認識因數和倍數,兩個電腦是列舉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一節課時間,我精心準備教授第一個小紅點:因數倍數。
紅點問題以“怎樣排隊?”這個問題為引領,呈現了3種排法每排6人,排了2排;每排4人,排3排;每排12人,只排1排。闡明因數倍數的相互依存關系,理解概念。
教材地位和學情分析
《因數和倍數》是小學階段數與代數的一支,研究的是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在整數和自然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并未后面的公因數、公倍數,分解質因數提供必需的知識儲備。
四年級的孩子學習內容逐漸增多,難度加大。學生對學習會產生恐懼厭煩的心理,考慮問題不全面,課堂上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
教學目標
理解因數、倍數的含義,并掌握求一個倍數與因數的方法。
讓學生意識到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非零數的特征以及相互關系,培養學生分析、抽象能力。
經歷有序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過程,體會有序思維的價值。
重點:理解因數與倍數的含義。
難點:有序尋找一個數的因數與倍數。
教具準備:12根小棒、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交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朋友關系,表示兩個同學之間的一種關系,不能單獨說張三是朋友,應說張三是李四的朋友。目的是滲透關系是相互依存的。
情境導入 問題引領
以學校足球操為現實載體,預在班里舉行球操表演,選派12名同學在全校展演,提問“可以怎樣排隊”引領探究。
二、 抽象乘法算式理解因數與倍數
(一)、活動操作 感知概念
活動要求:1、小組合作擺隊形 2、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自己的擺法。
預設:學生可能擺3行4列,4行3列;或2行6列,6行2列;1行12列,12行1列。
(二)、匯報交流 理解概念
1、提問一生的擺法
用什么算式表示。
生:3×4=12,擺了3行4列。
師追問還可以怎樣擺(4行3列)
總結第一種方法旋轉一下就是第二種了,那么我們把這兩張擺法歸為一類,用乘法算式“3×4=12”來表示。
2、繼續提問
還有別的擺法嗎,只說算式。
2×6=12 讓生猜一猜他是怎么擺的,或者怎么擺?
最后問還有其他擺法嗎?
1×12=12 讓全班同學一起比劃怎樣擺。
3、繼續追問
還有其他擺法嗎?如果擺5行可以嗎?
不行,這樣每行有2.4人,而完整的一個人不可能被分割。
如果一行0個人有意義嗎?沒有。
4、總結
指向黑板上的算式:
3×4=12,2×6=12,1×12=12。
比較觀察這三個算式的數都是什么數
生:整數。并板書(整數)
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因數和倍數都是在整數范圍內研究的,一般不包括0,。(板書:因數與倍數)
【目的是通過動手擺,寫算式讓學生深刻體會乘法算式中各個數相互依存的關系,為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概念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三、多樣學習 提煉概念
1、看到課題,你想學習什么?
預設:什么是因數,什么是倍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因數與倍數?因數與倍數與其前學習的因數和倍有什么不同?
2、自學課本
帶著問題自學課本41頁,重點理解長方形里的話。
3、反饋理解
通過自學你知道了什么?
隨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在2×6=12中,我們可以說2和6是12的因數,反過來,12是2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
4、算式引領 強化概念
(1)點擊課件隱去文字,讓學生根據算式說說()是()的因數,()是()的倍數。(同桌互說)
(2)結合2×6=12,1×12=12,說一說()是()的.因數,()是()的倍數。
(3)讓學生自己出一道這樣的算式,請大家再來說一說()是()的因數,()是()的倍數。
(4)師出示一道除法算式 30÷5=6 這道算式中有沒有因數倍數的關系?你是怎么想的,讓生說一說。再出一道15÷5=3 讓生說一說怎樣想的,請大家再來說一說()是()的因數,()是()的倍數?
總結在乘法算式,除法算式中兩個數之間都存在因數和倍數的關系。
(5)兩個數之間的因數倍數關系
給出兩個數4和20,問:()是()的因數,()是()的倍數。
怎樣想的,如果想學生不會,提醒用算式表達。再練習:28和7.
同時出示8和24,8和2。請大家再來說一說()是()的因數,()是()的倍數。課件點擊8閃爍,8一會兒是倍數,一會兒是因數,怎么回事?加深理解因數倍數是兩個數的關系,同一個數在不同的組合中,它的意義不同。
(6)總結
因數和倍數是兩個數之間的一種關系,就像我們說的師生關系一樣,不能單獨說8是因數,8是倍數。倍數和因數是一種相互依存的一種關系。
四、對比區別充實概念
1、比較算式中的因數和倍
出示算式2.8×0.6=16.8中,因數2.8是指的一個數,算式中的因數可以是小數,我們現在學習的因數是在整數范圍內研究的。
在出示:3÷2=1.5,商是小數,不是小數,我們可以說3是2的1.5倍,但不能說3是2的倍數。如果我們想根據除法算式找出兩個數之間的因數和倍數關系,被除數、除數、商必須是什么(整數)
五、總結收獲
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做課后練習1.2.3題。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6
一、說目標
《因數和倍數》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內容,是小學階段“數與代數”部分最重要的知識之一,也是在學生初步認識整數的基礎上,探究其性質。學習這部分內容,不僅能豐富學生有關整數的知識,加深對整數與整數除法的認識,同時由于這些知識比較抽象,所以也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在內容的編排上與以往教材有所不同,首先是精簡了整除的概念,其次是改進因數和倍數概念的呈現方式,采用除法的表現形式,更便于學生感知因數與倍數的本質意義。在地位上,這節課是因數、倍數的概念引入,為本單元后面的學習,以及第四單元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提供重要基礎。這是一節概念課,對于學生而言可能比較抽象和枯燥,學生由于年齡的關系和個人思維發展的不同,在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方面需要老師的進一步引導。從認知現狀來說,他們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區分整除與有余數除法的知識經驗,對整除的含義有比較清楚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奠定了基礎。
根據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以及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發現一個數的因數中最大的數、最小的數的特征。
2、通過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自主探索出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3、在探索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條理性。
二、說重難點
根據課標要求和教材的編寫意圖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因數與倍數的概念以及體會因數與倍數的相互依存關系。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自主探索有序地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三、說教法學法
課標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基于這一理念,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在教學中以引導發現法、自主探究法為主,通過引導學生對除法算式的觀察,放手讓學生根據計算結果,按一定的標準給算式分類,在此基礎上引出概念;結合算式,理解概念;抓住算式,構建模型。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的啟發學生的思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好地理解和鞏固概念。
四、說教學流程
為了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五個環節:
(一)課前交流,鋪墊關系
課前與學生談話,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習興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因數和倍數的關系做鋪墊。
(二)觀察分類,引出概念
首先讓學生觀察一些除法算式,找出它們的異同,然后分成兩類,抽象概括出其中一類具有“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共同屬性,從而引出因數與倍數的概念。
(三)結合算式,理解概念
在學生理解了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基礎上說一說每個算式中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在交流中掌握概念。結合具體的除法算式介紹倍數和因數時,讓學生充分的讀一讀,使學生初步感受因數與倍數是相互依存的,再通過練習36和7對反例的辨析,使學生感受更加深刻。
(四)自主探究,深化概念
本環節讓學生運用概念自主探索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把學生的方法交流對比,引導學生有序思考。通過觀察三個數的因數總結一個數的因數的特征。這一環節課堂上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太少,在找18的因數時,由于擔心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因數,對于因數的概念不夠了解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所以引導的過多講解的過細,沒能很好的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五)總結評價,活用概念
課堂練習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必要途徑,教師采用不同層次的練習,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拓展練習:哪些數既是24的因數又是36的因數?在疑問中結束本課,給學生留下探究的空間。最后讓學生談收獲、自我評價。在這個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公正的評價自己的學習行為,從中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和總結概括能力。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7
一、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國標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的第一課時,教材第70~72頁。
例1通過用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拼成不同長方形的操作,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礎上教學倍數和因數的意義。例2教學找一個數的倍數,并結合“試一試”引導發現一個數倍數的特征。例3教學找一個數的因數,再結合“試一試”引導發現一個數因數的特征。
(二)教學對象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分階段認識了百以內、千以內、萬以內、億以內以及一些整億的數。較為系統地掌握了十進制計數法,同時也基本完成了整數四則運算的學習。但這只是對數字的淺在認識,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公倍數和公因數,以及分數的約分、通分和四則運算奠定基礎。
(三)教學環境分析
這節課,我采用“活動單”導學模式,依托多媒體互動視頻教學系統來開展各項活動,力求通過多媒體互動視頻教學系統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具體地呈現出來,將學生操作和思維清晰地展示出來,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發現一個數的倍數、因數中最大的數、最小的數及其個數方面的特征。
數學思考:初步意識到可以從一個數的角度來研究非零自然數的特征及其相互關系。
解決問題:在探索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能力,培養有序思考能力。
情感態度: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思考問題,能積極參與對數學問題的探究活動,真真切切地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和價值。
三、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倍數和因數的含義,能按要求找出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
四、教學流程
整合點1:用圖像聲音創設情境
第一步,情境導入。我運用多媒體創設了幫助神探柯南破譯密碼的問題情境,通過這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突出“倍數”和“因數”這兩個關鍵詞之后,板書課題,揭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整合點2:用直觀演示深化體驗
在“建立概念”部分,通過這樣幾個層次,進行教學。學生根據活動要求操作思考,我把學生的操作情況通過攝像頭整體投射到屏幕上,根據學生的匯報把相應的組滿屏顯示,并把各種拼法及對應的算式剪切入電子白板中,為下一步教學做好準備。通過旋轉操作,讓學生直觀感受到這樣的兩個圖形代表同一種拼法。根據學生得出的乘法算式,拖出本節課的兩個概念,并讓學生舉一反三,說說這兩個算式中數字間的倍數和因數關系。
整合點3:用動態展示突出本質
在“應用概念”部分,通過這樣幾個環節展開教學。首先讓學生自己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索,在學生匯報找到的'3的倍數時,有選擇性地進行截屏,同時展示學生多樣化的方法,讓學生比較、辨析、優化,建立有序地尋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根據3個實例,歸納倍數的特征,我使用白板的圈畫功能,形象地突出了倍數的特點,突破了難點。
接著教學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歸納因數的特征。在學生獨立思考、初步探究后,我將學生中兩種典型的想法,同時呈現在白板上,這樣學生的思維過程就清晰地展示了出來,在此基礎上點撥提升,通過層技術顯示幾乘幾等于36和36除以幾等于幾,這兩個一般性的算式,并通過圈畫突出列舉的有序性,強調“成對找,分開寫”的口訣。接著歸納因數的特征,我仍使用白板的圈畫功能,突顯了因數的特征。新授結束后,通過這樣的練習,讓學生自己在白板上操作,及時進行方法的鞏固。
由于本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多,所以在回顧總結時,我通過重點畫面的回放,幫助學生梳理、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再讓學生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解決課始的問題,有問有答,前后呼應。最后進行檢測反饋。
教學感悟
多媒體互動視頻教學系統有著強大的人機交互功能和便捷的信息采集功能,能夠將課堂中的生成性資源即時保存,隨時調用。在本節課中,學生操作、探究得到的各種生成性資源被有選擇地展現出來,在此基礎上點撥提升,言之有物、針對性強;而且這些生成性資源還是下一環節必要的教學素材,這樣環環相扣、前后貫通,一步步引領學生走進倍數和因數的世界。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8
一、學情分析
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缺少主動性,一部分學生怕困難,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考慮問題也不夠全面。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需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性,體驗成功的樂趣,通過學生的親自探索和合作交流,來達到學習知識,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同時感受數學中的奧妙。
二、教材分析
《倍數和因數》是冀教版第五單元的內容,也是小學階段“數與代數”部分的最重要知識之一,在四年級教材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億以內的數,已經掌握整數加減乘除四則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這一單元更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公倍數和公因數,以及分數的約分、通分和四則運算奠定基礎,可以說這一單元對以后的數學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單元主要包括了五個課時。第一課時,自然數。第二課時倍數,第三課時2。5的倍數的特征,第四課時3的倍數的特征,第五課時認識因數、質數、合數,第六課時,分解質因數。第七課時,綜合練習
在對整數和自然數的認識中,概念較多,而且容易混淆,難以理解和掌握,本套教材在整數概念的認識和相關計算的編排上,采取與相關知識整合、分散編排的方式,降低學習的難度,增強知識的應用性。
三、單元教學目標
1、了解自然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并能進行判斷。
2、了解倍數的含義,在1~100的自然樹中,能找出10以內自然數的所有倍數,知道2。3。5的倍數的特征,會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3。5的倍數。
3、了解乘數也叫因數,在1~100的自然樹中,能找出一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會分解質因數。
4、在觀察、探索、猜想、驗證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
5、愿意了解社會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信息,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中;初步養成樂于思考、勇于探索數學問題的良好品質。
四、重點:1、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2、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3、尋找、3、5的倍數的特征。
4、區分倍數和因數
5、區分質數和合數
6、分解質因數。
五、說教法。說學法
1、在第一課時自然數這一課時,有兩個知識點,認識自然數,認識奇數和偶數。根據本節教學內容的特點,立足于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思維,決定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通過啟發引導法,觀察發現法以及直接講授法來指導學生學習新知,培養學生學習的數學的興趣。
2、在第二課時《倍數》這一課時,有兩個知識點,認識倍數是基礎,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是重點,也是難點。我會創設情景,通過開放性問題的設置來啟發學生思考,在思考中體會數學概念形成過程中所蘊涵的數學方法,使之獲得內心感受。
3、在第三、四課時《2、3、5的倍數的特征》這兩個課時,這兩個課時都是找規律。我會通過啟發誘導、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學習新知。
4、在第五課時《認識因數、質數、合數》這一課時,我會利用故事激趣,設疑導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哥德巴赫猜想”這個故事,引入質數、合數的概念,舉例講授質數、合數的概念,通過練習讓學習加深理解。然后會讓學生合作探究找一個因數的方法。從而導入這節課的教學活動。
5、在第六課時《分解質因數》這一課時,通過復習因數質數、合數導入新知,然后在合作、交流、討論中探究新知,最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討論來探究分解質因數的方法。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9
說教材
《倍數和因數》是小學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2單元的內容,也是小學階段“數與代數”部分最重要的知識之一。《因數和倍數》的學習,是在初步認識整數的基礎上,探究其性質,其中涉及到的內容屬于初等數論的基本內容,相當抽象。在這一內容的編排上與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沒有數學化的語言給“整除”下定義,而是在本課時通過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給出因數與倍數的概念。在地位上,這節課是因數、倍數的概念引入,為本單元后面的內容、以及第四單元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鋪墊。
說學情
這是一節概念課,對于學生而言可能比較抽象和枯燥。學生由于年齡的關系和個人思維發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語言表達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師的進一步引導。但由于本課是由乘法引入,且減少了以前老教材關于“整除”等繁雜概念,大大簡化了敘述和記憶的過程,預期學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
教學目標
1、動手操作,感受并認識因數和倍數,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因數、倍數的意義,知道因數、倍數兩者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2、使學生學會用因數、倍數描述兩個整數之間的關系。掌握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滲透有序思考的方法。
3、使學生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
教學重點
1、建立因數、倍數的概念,并讓學生理解、掌握。
2、學會有序的找出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因數、倍數的相互依存關系。
2、使學生理解以前學習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數”和這里的“因數”的不同,過去學習的“倍”的概念和這里的“倍數”的不同。
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課開始之前,與學生交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關系、父子關系等人與人的各種關系滲透相互依存的關系,為下面的學習作鋪墊)
二、理解、掌握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一)動手操作、抽象出3道乘法算式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
師:下面我們就做一個擺一擺的小游戲。每個小組的信封里有12個小正方形,用上所有的小正方形你能把它們擺成一個長方形嗎?開始。
生:……
師:誰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出你的擺法?
生:2×6=12 (點擊課件)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點擊相應的課件
師:你是怎么擺的?
生:……
師:是這樣嗎?(點擊課件出現2行6列的圖形)
師:當然也可能是一行擺(2個),擺了(6行)。
在這里,通過問引導、暗示學生,但答案最好讓學生說出,先讓學生頭腦中自主建構形狀相同的另外一種擺放。
師:(點擊課件)第二種擺法我們只要把它一旋轉就跟第一種怎么樣?
生:一樣。
師:他們算一種擺法,我們可以省略。
師:還有別的擺法嗎?
生:……
師:誰來猜猜他是怎么擺的?
生:……
師:還有其它擺法嗎?
生:……
師:大家一起用手比劃一下,是怎么擺的?
師:還有嗎?
生:……
師:每行擺5個行嗎?
生:……
(設計意圖:通過擺,使學生在學習數學概念時,避開概念的抽象性,有利于幫助學生完成有意義的建構。除此之外,使數與形有機地結合,這樣,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不僅是數字上的認識,而且能與操作活動與圖形描述聯系起來。學生經歷了“先形后數”的過程,也就是知識抽象的過程。)
師:那大家再來看看這三道乘法算式中的數,都是一些什么數?
生:整數(板書:整數)
師: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因數和倍數”就是在整數的范圍內研究的,一般不包括0。(板書:因數和倍數)
師:看到課題,你想知道它的哪些知識呢?
生:……
(設計意圖:從學生本身出發,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有助于學生更有目標的參與數學活動。)
(二)、自學,理解、掌握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師:以2×6=12為例,先請同學們自學大屏幕中的知識,看看從中你知道什么?
在自學完后設計了4個小過程:
1、師:通過自學,你知道了什么?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小結(這里,邊說邊指著數,讓學生視覺與聽覺相結合)
3、(點擊課件,文字消失)同位之間互相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
4、再指名讓學生根據算式2×6=12,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強化學生對于因數、倍數的理解。
接下來:
師:誰能結合這兩道題(3×4=12,1×12=12)來說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生:……
師:誰能出道這樣的乘法算式,讓大家再來說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生:......
師:看這道算式中有沒有因數倍數關系?你怎樣想的?
30÷5=6
師:誰來說說?
生: ……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師:再來一個15÷5=3
師:在乘法算式、除法算式里兩個數之間都有因數、倍數的關系,那在
4和20中,( )是( )的因數,( )是( )的倍數。
師:你是怎么想的?
師:這個呢?誰來說?
28和7
(設計意圖:從乘法算式到除法算式再到兩個整數之間,慢慢滲透,最終讓學生體會什么是因數,什么是倍數這個抽象的概念。)
師:再來說說這兩個。
8和24
8和2
生:……
師:你有什么發現?(此時課件中的兩個8變紅)
生:……
師:對啊,都有8,可8一會兒是24的因數,一會兒又是2的倍數,一會兒因數,一會兒倍數,怎么回事?
(設計意圖:課件中的8變紅,突出8,在同中求異,從而更加深入理解因數與倍數是兩個整數之間的關系,同樣一個數,在和不同數的組合中它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生:……
師:這是你的想法,誰還想說?
生:……
師:也就是8一會兒因數,一會兒倍數,與誰有關?
生:……
得出因數與倍數指的是兩個整數之間相互依存的一種關系。
師:那今天我們學習的因數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數一樣嗎?
生:……
(設計意圖:讓學生與已有的經驗形成認知沖突,區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中的“因數”和今天學的“因數”的不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師:再來一個8和8,誰來說說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師:因數、倍數是在什么數范圍內研究的?(同時大屏幕呈現剛才所有的式子)
生:……
師:就是在整數范圍內研究(一般不包括0)
師:判斷2.4和4 3和2有無因數倍數關系?
強調原來學習的倍和今天研究的倍數也是不同的。如果我們想根據除法算式找出兩個數之間的因數與倍數關系,被除數、除數、商都要是(整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注意區分“倍數”與前面學過的“倍”的不同,體會“倍”的概念比“倍數”的概念要廣,在比較中加深概念的理解。)
三、探尋找因數的方法
師:試一試,你能從中選兩個數,說說誰是誰的因數嗎?
2,3,5,9,18
生:……
師:有沒有好的方法,把18的因數一個不漏的全部找到?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完成一號作業紙,需要借助算式的把算式寫在下面,開始。
生:……
學生匯報完教師小結:
師:也就是從1開始,一對對的找。找到了1,也就找到了18,1后面是2,找找到了2,也就找到了9,依次往下。
師:為什么不試4?
生:……
接下來呈現寫法(兩頭寫)并用課件展示也可用集合圈的方式來表示一個數的因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獨立思考——集體交流——互相討論過程中,學習有序思考,從而形成基本技能與方法,做到即關注了過程,又關注了結果。)
師:來操練一下,做2個對口令的游戲
師:再來練幾個,完成2號作業紙。
11的因數有:
16的因數有:
1的因數有:
學生匯報
師:(課件呈現所有數的因數)觀察這幾個數的因數,你有什么發現?
生:……
(課件出示發現)
師:口頭出題17的因數最小最大
100的因數最小最大
100000的因數最小最大
(設計意圖:讓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思考:有什么發現?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規律。)
四、練習
五、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自己本節課進行知識的梳理,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內化知識)
六、拓展
完美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覺數學的厚重、數學的魅力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增強學習數學的持久動力。)
七、課后檢測
設計理念
第一,從生活切入,實現數形結合,完成概念的有意義建構。
數論的內容,如果從數字本身出發進行研究,對小學生來說就抽象了些。本節課,教師以解決問題“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哪幾種拼法?”為引子,讓學生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概念,避開了抽象,有利于幫助學生完成有意義的建構。除此之外,使數與形有機地結合,這樣,學生對概念的理解不僅是數字上的認識,而且能與操作活動與圖形描述聯系起來。學生經歷了“先形后數”的過程,也就是知識抽象的過程。
第二,抓住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促使學生學會有序思考,從而形成基本的技能與方法。
在找一個數的因數環節,教師適時的追問“用什么方法找的?”,讓學生充分暴露個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師點撥出學生思維中各自的優勢:一對一對的找;從“1”開始有序的找,再通過有效分析,取得學生整體的認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集體交流——互相討論過程中,學習有序思考,從而形成基本技能與方法,做到即關注了過程,又關注了結果。
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實現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導學生在比較中歸納尋找共性。
一個數的因數的特征,單憑記憶也不難接受,為防止學生進行“機械學習”,讓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思考:有什么發現?讓學生自己探索發現規律。
第四,重視數學意義的滲透與拓展,力求用數學的本質吸引學生,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持續發展。
將完美數的介紹納入本節課的教學,雖然此內容和現行學習任務之間的關系都不大,但卻是學生繼續學習數學所需要的,因為只有有了文化的氣息,數學才變得有了靈魂,讓學生感覺數學的厚重、數學的魅力,才能讓學生透過枯燥,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增強學習數學的持久動力。
除此之外,本節課還讓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產生認知沖突,比較原來學的“因數”、“倍”與今天學的“因數”和“倍數”有什么不同,在比較中提煉深化,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專家、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70—73頁:《倍數和因數》。這節課教學倍數和因數的認識,學習找一個自然數的倍數和因數。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題、兩道“試一試”及相應的“想想做做”,例1通過用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的操作,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礎上教學倍數和因數的意義。例2教學找一個數的倍數,并結合“試一試”引導發現一個數倍數的特征。例3教學找一個數的因數,再結合“試一試”引導發現一個數因數的特征。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得出相應的乘除算式,幫助學生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探索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發現一個數倍數和因數的某些特征。
2、使學生在認識倍數和因數以及探索一個數的倍數或者因數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數學思考的水平。
教學重點是理解倍數和因數的含義,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是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為了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有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我打算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通過激趣、操作、比一比誰寫得多,找朋友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進行自主探索,教師及時引導學生掌握數學思考的方法。
基于以上認識我預設了如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二)操作發現,理解概念
(三)探索方法,發現特征
(一)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首先和學生交流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關系,“比如你們和老師是什么關系?你和媽媽呢?其次引入數學中自然數和自然數之間也有各種關系,初步體會數和數的對應關系,既拉近了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又培養了學生的興趣。
(二)操作發現,理解概念
我準備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
(1)操作體驗,初步感知倍數和因數的意義。通過操作我們能發現許多的知識。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1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試一試能擺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并思考一下其中蘊涵著那些不同的乘法算式。再讓學生根據算式猜一猜“他可能是怎么擺的”,然后電腦演示相應的'操作。用12個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進行不同的擺法展示,為了避免簡單的操作,引導學生通過算式來想他是怎么擺的。組織交流,引出算式與概念鑒定。學生充分經歷了“由形到數、再由數到形”的過程,既為倍數和因數概念的提出積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數和因數的關系,為正確理解概念提供了幫助。
(2)在具體的乘法算式中,理解倍數和因意義。值得注意的是,教材沒有給出抽象的意義,而是結合乘法算式進行直觀的描述,這樣不僅降低了難度,而且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拓展了空間。因此,教師首先根據算式介紹倍數和因數的意義,然后讓學生根據其余兩道乘法算式模仿的說一說,充分的讀一讀,在通過“能說4是因數,12是倍數嗎?這一反例的教學,充分感受倍數和因數是相互依存的。
(3)及時練習。我把“想想做做”第1題改為學生自己出題,說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既達到了鞏固的目的,來自學生自身的材料又更加真實,學生更容易接受。同時考慮到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可能所舉例子都是乘法算式,教師就需及時有效“介入”比如,“24除以3=8”,促成學生不僅從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從除法的角度進行,為后面找一個數的因數做好伏筆。
(三)是探索方法,發現特征
分兩個層次進行,首先教學找一個數的倍數。我將教學過程設計成了一個個問題鏈,什么樣的數是3的倍數?,怎樣找才能有條理?比一比誰找的倍數多?能把3的倍數全找完嗎,應該怎樣表示問題的答案?你有什么竅門找一個數的倍數?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學生之間積極互動,“捕捉”對方的想法,完善自己的認知理解掌握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并結合“試一試”,通過交流比較,發現“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第二個層次教學找一個數的因數,相對于找一個數的倍數而言,找一個數的因數無疑難度增加了,在此環節中不必急于告訴學生方法,而是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探索“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是教學取得實效的關鍵”對學生出現的情況我作了充分的預設:有的可能是用乘法想(乘積是36的兩個數是36的因數)有的可能是用除法想(除數和商都是36的因數)這兩種方法都出現一個問題:無序。從而導致重復、遺漏現象。為了解決問題,我再次放手,小組交流,,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求”怎樣找才會有序,找到什么時候為止”?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最后師生達成共識:按一定的順序一對對的找,找到兩個數接近為止。從而在互相評價、充分比較、集體交流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學性。由于一個數倍數特征的借鑒,一個數因數的特征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 質數和合數”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因數和倍數》中的內容;是學生學習了因數和倍數的意義,了解了2、5、3倍數的特征之后的重要知識,在小學階段,只是讓學生在因數、倍數的基礎上初步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為后面學習求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以及約分、通分打下基礎。
根據新課標倡導的目標,本節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并能進行正確的判斷。
2、會把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
過程與方法:
1、 采用探究式學習法,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的意識。
2、通過自主學習-——猜想——交流驗證——歸納總結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和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體驗與探究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新,感受數學的魅力。
2、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本節的核心內容就是質數和合數,所以教學重點確定為: 理解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由于本單元概念比較多,奇數、質數、偶數、合數的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是難點,所以教學難點定為:
理解掌握質數、合數的概念的基礎上,能區分奇數、質數、偶數、合數。
教學準具: 課件
課前準備:學生寫出1——20的因數。
二、說教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轉變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根據本節知識特點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遵照課標精神,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動手操作,引導探索,發現規律,培養分類歸納的數學意識和品質 。
2.寓學于樂,逐步提高。樂學環境的構建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教師的任務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會學。通過本節教學內容,使學生掌握以下學習方法:
1.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學會分析、綜合、整理的方法。
2.在思維活動的組織上,采取從個別到一般的概括方法,比較對照,區別異同的方法等。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思路擬訂為“復習舊知,導入新課——自主學習,探究新知——聯系實際,鞏固新知——全課總結”四大模塊,努力構建學生自主探索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應當建立在學生現有認知水平和已有數學知識經驗之上。新知教學需要舊知做鋪墊,本節的新知質數和合數以因數為基礎,課前復習關于因數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因數和倍數,也會求一個數的因數。關于因數你知道些什么?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因數的問題。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一)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秉著“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中重要的參與者和創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指導思想,課堂上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1、師:拿出你所找的1——20的因數,我們一起來互對一下自己找的完整不完整?
出示課件,1——20的因數。
觀察思考:
(1)這些數的因數的個數一樣多嗎?
(2)你能把這些數按因數的個數進行分類嗎?
按要求填入課本23頁表格。
2、師:自學課本23頁。
師:通過自學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生:質數的概念、合數的概念(板書課題)
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師明確:20以內的質數2、3、5、7、11、13、17、19
20以內的合數4、6、8、9、10、12、14、15、16、18、20
(針對“質數和合數的概念”這個教學教學重點,我設計了三個強化層次。)
其一,思考:
(1)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關鍵是什么?
(2)質數的因數有多少個? 合數的因數有多少個?
其二,從小到大各寫出5個。
2的倍數:
5的倍數:
3的倍數:
師:先觀察2、5、3的倍數都是什么數?這些數的倍數都是合數嗎?
其三,舉例
你能舉一些質數的例子嗎?你能舉一些合數的例子嗎?(學以致用) (二)自然數分類
舉例我們把教室里面的同學進行分類,可以怎么分?引出“分類標準”很關鍵;男女生分、左中右分。
1、按照是不是2的倍數這個標準,可以把自然數分為?
黑板上畫集合圈。 sxsk/
2、按照因數的個數多少這個標準,自然數又可以分為哪幾類?
黑板上版畫集合圈。(把學生的思維導向于有意義的思考。)
3、觀察質數里有奇數嗎?有偶數嗎?
觀察合數里有奇數嗎?有偶數嗎?(此時學生已有質數和合數的概念,如何啟用相關的知識經驗,對比奇數、偶數、質數、合數, 建立起概念之間的聯系,既鞏固了新知識,又加強了知識之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從而突破本節的教學難點。)
三、聯系實際,鞏固新知
(從內容上圍繞重點,鞏固新知。從層次上逐層深化,拾級而上。可以檢測學習情況和評價教學效果。)
1、開心智力判斷,并解釋理由
(1)所有奇數都是質數。()
(2)所有偶數都是合數。()
(3)在自然數中,除了質數就是合數。( )
(4)兩個質數的和是偶數。( )
2、智力找朋友
172229 35 37 87 93 96
質數合數
3.猜猜陳老師家的電話號碼?
第①位是10以內最大的質數。
第②位是10以內最小的合數。
第③位是10以內最大的既是偶數又是合數。
第④位這個數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第⑤位是10以內最小的質數。
第⑥位是10以內最小的既是質數又是奇數。
第⑦位是10以內最大的既是奇數又是合數。
四、全課總結
(課終之時,進行簡明扼要地梳理,可以使教學內容系統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師生共同小結:學習了哪些內容?怎樣判斷質數和合數?從中你學會了什么?
說教材完畢,謝謝大家!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12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倍數和因數”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許多自然數的知識之后,五年級數學水平比較好,在教學中我爭取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鼓勵自主探索。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使學生結合整數乘、除法運算初步認識倍數和因數的含義,探索并掌握找一個數的倍
數和因數的方法,發現一個數的倍數、因數中最大的數、最小的數及其個數方面的特征。使學生在認識倍數和因數以及探索一個數的倍數或者因數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數學思考的水平。
(二)情感、價值目標:
讓學生初步意識到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非零自然數的特征及其相互關系,培養本
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倍數和因數的含義與方法。
教學難點是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四、說教法與學法指導
1、遵循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組織),學生操作、探究為主線的理念,首先從學生的操
作入手,由淺入深,利用學生對乘法運算以及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關系的已有認識,在操作中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
2、小組合作討論法。以學生討論、交流、相互評價,促成學生對找一個數的倍數、一個
數的因數的方法進行優化處理,提升、鞏固學生方法表達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學生只掌握了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確的表達。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多個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片
六、說教學過程
(一)《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點出發,上課開始,就讓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知識進行討論,
合作交流,認識倍數和因數
1、動手操作。
出示操作要求:用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幾種不同的拼法?觀察拼
成的長方形,每排擺了幾個?擺了幾排?用乘法算式把各種擺法表示出來。
2、提問:你表示的乘法算式是怎樣的?猜猜他可能是怎么擺的?
根據學生回答,在黑板上板書出乘法算式,電腦演示相應的圖形。
板書:12×1=12 6×2=12 4×3=12
3、談話:用12個同樣的小正方形可以擺出三種不同的長方形,寫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
式。根據一道乘法算式,如4×3=12,我們可以說
“12是4的倍數,12也是3的倍數。
3是12的因數,4也是12的因數。”(邊說邊在屏幕上顯示)
師:如果我說“4是因數,12是倍數,行嗎?”
明確:倍數和因數表示的'是兩個數之間的關系,所以不能單說誰是倍數,誰是因數。
根據6×2=12,你能說出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嗎?根據
12×1=12呢?
4、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因數和倍數”。為了研究方便,通常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
所說的數都是指不為零的自然數。
七、合作交流,探索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1、談話:下面我們研究找一個數的因數。
你能想辦法找出18的所有因數嗎?有困難的也可以小組里先商量一下。
教師巡視,有目的地將學生中出現的各種情況指名板演。
2、比較“有序”和“無序”兩種情況,引導:對他的方法有沒有什么需要補充或提問
的?(使學生在比較、交流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學性。)
3、比較“乘法找”和“除法找”的兩種方法,你發現了什么?
4、回顧剛才的交流,你覺得要找出一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最大的訣竅是什么?(按一定的順序一對一對地找,找到兩個數接近為止。)
5、能找出15的因數或16的因數嗎?選擇一個找找看。交流:15的因數有1、3、5、15。16的因數有1、2、4、8、16。
6、觀察上面三個例子,你發現了什么?
八、自主探索
學會找一個數的倍數。
1、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倍數和因數,知道了12是3的倍數,3的倍數還有哪些?
讓學生思考片刻后自己試著找一找,再小組交流。
全班匯報:在引導學生相互評價的基礎上明確:3與一個數相乘的積就是3的倍數,所以可以用3依次乘1、2、3、4、5……來找3的
倍數;也可以每次加3來找3的倍數。
提問:寫的完嗎?(寫不完)那怎么辦?(用省略號表示)
2、能總結一下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嗎?
3、教師出示表格讓學生找出4的倍數:指名匯報,教師板書:
4、觀察上面的例子,你有什么發現?先小組討論,再交流。
九、聯系生活,鞏固應用。
教師出示練習,鞏固本課所學的知識。
十、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讓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收獲。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xx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倍數和因數》(同時板書)我的說課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
首先我來說說對教材的理解,《倍數和因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它屬于數與代數的認知領域,是在學生初步認識整數和自然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進一步學習公倍數和公因數,以及分數的約分,通分和四則運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本部分知識節課將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根據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并掌握求一個數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2、能力目標:讓學生初步意識到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非零自然數的特征及其相互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互相合作,互相學習的習慣,并注意對學生有序思維的培養。
圍繞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課件)
教學重點: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教學難點: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說教法
其次說教法和學法,《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本節課我采用情景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方法進行教學。
說學法
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
三、說設計思路
這節課我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更換了情景。整體的設計思路是以慶祝我校成立30周年文藝演出為主線貫穿始終,從開始出示入場券到最后的抽獎環節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流程圖),設計的情景、活動,并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始終體現了在趣中學、試中悟、做中得的原則,使學生學的實在、學的輕松、學的忘返。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設計思路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以“入場券”為情景,引入新課
課堂伊始我給每位同學發一張慶祝我校成立30周年文藝演出的入場券,(排:30的最小的因數號:自己學號的最小倍數),問根據這張入場券你們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嗎?要運用到什么知識來解決呢?同學們觀察后說:“要運用倍數和因數的知識”。(設計意圖:由此通過這張特別奇怪且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入場券,引入課題,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以“舞蹈”排隊列,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概念
為了文藝演出能圓滿成功,學校各藝術隊正在積極準備著呢!瞧,舞蹈隊的老師正在發愁呢,怎樣給12位同學排隊形,要求每排的人數一樣,問每排站幾人,可以站幾排,能給舞蹈老師想辦法?(繼續追問)請你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排法表示出來。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很快編排出六種不同的排法,并寫出相對應乘法算式。在此我結合算式4×3=12,介紹像這樣的乘法算式,3是12的因數,4是12的因數,12是4的倍數,12是3的倍數。接著要求學生根據6×2=12同桌說一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再通過“能說4是因數,12是倍數嗎?進行反例教學。
(設計意圖:通過為校舞蹈隊編排隊列,學生經歷了“算式與圖形相結合”的過程,為理解概念提供了幫助,并結合具體的乘法算式,理解倍數和因數意義,體會倍數和因數是相互存在的關系,從中培養學生嚴謹的數學思維品質。)
以“合唱隊”挑隊員,探討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
剛才同學們積極思考,給舞蹈老師想出了多種編排隊列的方法,現在合唱隊的老師更著急了,因為報名合唱隊的人數太多了,必須篩選,最后決定挑選每個班學號數是12的`因數就可以參加排練,請問我們班誰有幸被參加呢,你能找出所有符合條件的同學嗎?(課件)找一個數的所有因數是本節課的難點,在此不必急于告訴學生方法,而是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探索,對學生出現的情況我作了充分的預設:
1、有同學的可能是用乘法想:()×()=,12乘積是12的兩個數是12的因數);
2、有同學的可能是用除法想:12÷()=()除數和商都是12的因數;我及時肯定了這兩種的方法,但是都出現同一個問題:無序,從而導致重復、遺漏現象。為了解決問題,我再次放手,小組交流,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究”怎樣找才會有序,找到什么時候為止”?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最后師生達成共識: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一組一組的去找,最后找到兩個數接近為止,(關鍵字一一對應有序相接近)從而在互相評價、充分比較、集體交流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學性。這時我問:還有別的方法嗎?同學們想了想,搖搖頭,老師這有一種方法,想學嗎?于是我隆重推出U型法,舉例操作。老師講解后,同學們通過對比,觀察上述幾種方法后,覺得U型法簡潔,易操作。
如果選擇標準改為16.36的所有因數,又有哪些同學將有幸參加呢?并觀察這些被選上的學號,你發現了什么?(課件)學生通過練習對比,觀察發現:“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一個數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設計意圖:本活動是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并總結出找一個數的,從無序到有序再到自己總結方法的,充分體現,以“管樂隊”找倍探討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管樂隊的老師也在不閑著,正在制定訓練計劃了,規定每個月中,號數是3的倍數為訓練日,聰明的同學你們能寫出訓練的日期嗎?相對于找一個數的因數而言,找一個數的倍數就簡單多了,在此我設計了兩個問題,什么樣的數是3的倍數?怎樣找才能有條理?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全班交流,最后得出3的倍數從1倍開始找起,以此類推。再問:剛才我們是在一定的范圍中找出了一個數的倍數,要是在自然數中找的話,能找出多少個呢?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在小組交流得出“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數是它本身,一個數最大的倍數(沒有),一個數倍數的個數(無限個)
設計意圖:在此環節中學生從有一定范圍到沒有范圍中一個數的倍數,充分發展想象空間。
(四)學以致用,在實踐中鞏固新知。我設計了兩個環節:
1、寫出自己入場券的排數和號數(課件)
排: 30的最小因數號:每人學號的最小倍數
設計意圖:首尾回應,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第二個環節抽獎游戲環節
為了慶祝文藝演出圓滿成功,準備在演出結束后有個抽獎環節(出示抽獎規則):
1、憑自己座位的號數參加抽獎
2、座位的號數符合題目的要求即為中獎3
3、獎項分設一、二、和三等獎)(課件)這里要借助抽簽軟件,具體操作如下(介紹每獎項的設計目的)。
設計意圖:通過此環節的操作,班級氣氛達到高潮,學生不僅鞏固了新知,而且能在玩中學,學中樂,充分感受數學的無窮魅力。
五、說板書設計
最后說說板書設計,我的板書自然、明了,充分展示教學內容,讓學生一目了然。
總之,本節課我以教材為依托,以生活為背景,以學生探究為主線,使學生在經歷的活動中,學到有用的數學,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大家!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 篇1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們團隊所執教的是《因數和倍數》。
一、說教材:
《因數和倍數》是小學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也是小學階段“數與代數”部分最重要的知識之一。《因數和倍數》的學習,是在初步 認識自然數的基礎上,探究其性質。其中涉及到的內容屬于初等數論的基本內容,相當抽象。在這一內容的編排上與以往教材不同,沒有數學化的語言給“整除”下 定義,而是在本課時通過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給出因數與位數的概念。這節課是因數與倍數的概念的引入,為本單元最后的內容,以及第四單元的 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提供了必須且重要的鋪墊。
根據教材所處的地位和前后關系,確定了以下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掌握因數倍數的概念,理解因數與倍數的意義,掌握找一個數因數與倍數的方法。
情感,價值目標:
培養學生合作、觀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體會教學內容的奇妙、有趣,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掌握找出一個數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缺少主動性,一部分學生怕困難,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考慮問題也不夠全面。在本堂課的教學中,主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 堂學習的參與性,體驗成功的樂趣,通過學生的親自探索和合作交流,來達到學習知識,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同時感受數學中的奧妙。
三、教法與學法指導
當今社會,人類的語言離不開素質教育,而實施素質教育必須“以學生為本”課堂教學要圍繞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出發,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打下一定的基礎。本節課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心理特征來進行教學策略和方法的設計。
1、遵循學生主體,老師主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線的理念,利用學生對乘法的運算理解概念。
2、小組合作討論法。以學生討論,交流,互相評價,促成學生對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進行優化處理,提升。鞏固學生方法表達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學生只掌握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確的表達。
四,教學過程
1、揭示主題
老師直接揭示主題,大膽創新,打破了傳統的為了導入而導入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提供了開放的空間。
2、合作交流,理解因數,倍數的概念及其意義。
教師出示前置性作業,小組內交流,匯報學習成果,教師適時點撥,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也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交流中培養了合作學習的'意識,對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對它們之間的聯系也有了更好的理解。
3、學習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是本節課中技能目標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獨立的列舉一個數的因數,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得出。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真正地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加深理解,化解難點。
4、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歸納尋找共性,找出不同,得出一個數的因數,使學生學會有序思考,從而形成基本技能與方法,做到即關注了過程,又關注了結果。教師的教學水到渠成,學生的學習則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引導學生置疑,集體交流,化解疑問
便于學生對本課所學知識更好的消化理解。
五、練習
練習題設計形式多樣,有梯度。既注重基礎,又有所提高,從而真正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因數和倍數》說課稿】相關文章:
《3的倍數的特征》說課稿11-25
關于人教新課標版五年級下冊《因數和倍數》公開課教案11-26
獲獎最小公倍數說課稿(精選7篇)08-21
《和時間賽跑》說課稿12-16
電流和電路說課稿11-26
狐貍和烏鴉說課稿01-15
《爺爺和小樹》說課稿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