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人說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人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家人說課稿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讀本課字。
能力目標: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了解內容,想象鄉村的美麗景色,感受鄉下人家的美好生活。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內容,想象鄉村的美麗景色,感受鄉下人家的美好生活。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這篇文章寫的就是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文章,去品味鄉下生活的樂趣。
二、新授。
1、打開書出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請同學發言(瓜架、鮮花、雞、小河、在院子中吃飯、伴紡織娘的叫聲入睡)
快速瀏覽,思考:在作家筆下鄉下人家有什么特點?
從課文中找到一句直接概括的句子畫下來。一起讀一讀
2、接下來咱們一起品讀文字
學習1段:瓜架
“攀、爬”這兩個詞語用得特別好,我們仿佛看見了瓜果在不斷的生長,給人充滿了生機的感受。
夏秋之際,花兒落了,讀課文里描寫的內容
想像這樣的景物就在你家的門前出現,再讀一讀這句,你想表達什么心情呢?(愉快、高興、驚喜等)
這樣的景象我們生活在都市里常見嗎?常見的是什么?出示課件4(石獅子的建筑)
小小的`房屋前有了一道這樣的風景,難怪作者說:(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
這種對比,你體會到了什么?(親切、舒服等)
作者用對比的寫法讓我們看到了鄉下獨特、迷人的景色,也體會到生活在那里的人家充滿著喜悅充滿著期盼的心情。
誰愿意把這段靜止的文字通過朗讀變成優美的畫面讓我們欣賞。
學習2段:鮮花和竹筍
站在屋前的瓜架下是不是有些舍不得走了,可是場地上的鮮花又吸引了我們的眼球,看下一段。在預習中,同學們在這一段提出了一個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問題還沒有解決,課件出示問題,請同學們讀。再深入讀課文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請1人讀這段課文
聽了你們讀的內容,王老師特別想馬上去,因為我想一下子就能看見那些花,行嗎?
講解“依著時令,順序開放”,那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課件,講解各種花的花期。
每一種花能開這么長時間,看來它們對氣候、環境等生長條件要求不是很高,不那么嬌氣,一定很好照顧,這也正是作者想表達的“樸素”。你能感受到它的華麗嗎?
也正是這種“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是我們都市人家所不常見的,因此顯出了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你喜歡花嗎?你讀一讀。
要是春季去,不僅能看到芍藥花,還能在有些人家的屋后看見竹筍,就是竹子的嫩芽。
請男生讀一讀這一部分
體會“探”字,你能想象畫面嗎?說一說(他們爭先恐后的從土里擠出來,為場地增添了春意;一轉眼,春天過去了,筍芽漸漸長大了,到了秋季,他們長成了一片竹林,就像)
場地上的美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記得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經寫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看來,鄉下人家還有著大詩人般的情趣,把自己的家打扮得樸素中帶著華麗而且不俗。
學習3、4段:小雞、小河
交流這一部分內容中你看到的獨特迷人的景物,談一談你體會鄉下人家是怎樣生活的。
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在城市中養貓狗寵物的多,養雞鴨的不多見;在城市中也有護城河等河流,但是沒有在旁邊洗衣服的等。
你能把你體會到的感受讀出來嗎?
學習5、6段
要是讓你去鄉下人家住上幾天,你愿意什么時候去呀?能結合著課文的內容說一說嗎?
三、鞏固。
今天作者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鄉下人家屋前、屋后,夏秋的風景(結合板書)小結全文。真可以說是:無論什么地方、什么時候、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我們生活在都市中看到的,高樓林立的住宅,繁華的商業區,車水馬龍的街道,帶給我們的是緊張忙碌的感受,與之相比的鄉下人家帶給你的是什么感受呢?(自然、淳樸、親切等)
出示課件一首小詩。
這篇課文寫的只是我國廣袤的農村,鄉下人家生活的一個縮影,現在許多鄉下人家愿意讓更多的都市人走近他們,了解他們。
家人說課稿2
一、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及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將本課目標分為以下兩個: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分擔家務。
2、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教學重難點
一年級的學生還不能體會到父母及家人的愛更不知道怎樣去回報,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在體會到父母的愛的基礎上,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并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難點是: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為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學方法
針對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創設情景、小組合作等活動方式。
四、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孩子們將準備杯子等表演用品。我將準備調查表、向日葵評比表、以及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為以下五個環節:
(一)以新朋友“開心果”導入,引起興趣。
(二)學生與家長互動,讓學生更了解家長
(三)家人因我而歡樂
(四) 我為家人添歡樂
(五) 美麗的向日葵
下面我依次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五個環節具體設計及理念。
(一)以新朋友“開心果”導入,引起興趣。我首先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開心果”,由于孩子們都喜歡朋友,這樣的導入充分調動了一年級學生的積極性。我緊接著又出示: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開心果’,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叫‘開心果’嗎?因為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特別疼我愛我,我非常開心,整天樂哈哈的,我覺得快樂真好。所以,我也總是讓我的家人、朋友都快樂,把歡樂也帶給他們,小朋友們,你們的爸爸、媽媽愛你們嗎?你們快樂嗎?開心嗎?這個讓學生把“開心果”與家人聯系起來,初步了解了“開心果”的含義。
(二)學生與家長互動,讓學生更了解家長。這個環節我設計讓家長與孩子共同回答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請說出孩子的生日
(2)請說出爸爸、媽媽的生日
(3)請說出孩子最喜歡吃的水果
(4)請說出爸爸、媽媽最喜歡吃的水果
(5)請說出孩子最喜歡的玩具
(6)請說出爸爸、媽媽什么時候最快樂
這樣拉近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加深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了解.緊接著第六個問題我會說:我們的爸爸媽媽,因為有了聽話、可愛的你們才感到非常快樂、開心。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樂”,引出下一環節。
(三)家人因我而歡樂。我設計了一個談話,以三八婦女節為題,我會問:在三八婦女節的時候,我們一起為媽媽做了小禮物,你們送給媽媽了嗎(學生會回答送了)我又問:你想知道你媽媽當時是怎樣的心情嗎?(請家長講)之后我會順勢引出課題:在三八婦女節的時候,同學們把自己親手制作的小禮物送給自己的媽媽,禮物雖然不貴重,但媽媽卻十分高興、激動。那我們在平時還能為家人做些什么事使他們開心,為家人添歡樂呢?這時板書:我為家人添歡樂
(四)我為家人添歡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我在第四個環節中為學生準備了一個小朋友在家的.錄像并讓學生根據這個錄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問題:(1)爺爺悶了(2)奶奶病了 (3)爸爸下班 (4)媽媽洗衣服對這四個題目討論后學生可以選一組進行表演。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感受到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愛時,明白了自己可以帶給家人快樂或煩惱,從而引發學生思考:我應用什么方式使我的家人快樂,報答家人對自己的愛呢?錄像中琪琪小朋友的做法,給同學們樹立了正面的榜樣。學生]進一步懂得如何給家人帶來歡樂,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五)美麗的向日葵 這一環節我設計讓學生回憶為家人做的事完成美麗的向日葵.激發了學生主動為家人做事的情感。最后開心果小結:我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給家人帶來歡樂的‘開心果’,我愿意和你們交朋友。我送給你們一顆愛心,希望你們能把愛心送給你周圍的每一個人,讓我們一起生活在快樂中。
六、板書設計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圖文并茂的板書。它暗示著愿愛家、愛人之花開在每個學生心中。
七、教學理念
最后說一下我的設計理念。我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結合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與主動性。力求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在參與合作中體驗家人的愛,懂得去回報家人,使學生初步樹立了家庭責任感。
家人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溫馨一家人》是繼品德與社會(三上)《我的家庭》后又一個關于"我與家庭"的教學主題,是對上一個單元的一種提升。《孝心獻老人》以生活中尊老愛老的圖片導入,然后介紹了一些古今中外尊老、敬老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全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愛,接著是一個重陽節和爺爺、奶奶出游的小故事,表達了對祖輩的孝敬和感激之情,最后設計的以了解祖輩、尊重祖輩為中心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是讓學生進一步加深與祖輩的溝通,激發學生對尊老敬老的道德認同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旨在讓學生明白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自己作為晚輩承接了長輩們的養育之恩,關愛之情,就要懂得回報,要了解老人的需要,尊重老人的意愿,孝敬老人。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三上《我的家庭》單元中了解了家庭成員的組成,交流了家人的故事,體會了家庭成員間的親情,感受了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萌發了感激之情。但是,因為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把長輩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尤其是對老人,往往只知索取,不知回報;或者知道要孝敬老人,但在做法上存在偏差。加上我國目前面臨著老齡化社會,在此情況下進行敬老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三、教學課時
本課共分兩課時,今天我執教的是第一課時。
四、課時目標
1. 了解老人曾經對家庭和社會所作出的貢獻。
2. 理解為什么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
3. 了解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懷,具有尊重、孝敬老年人的美德。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老年人的需求,關注老人的晚年生活,做到尊老敬老。
難點:為什么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我們該為老人做些什么。
六、教學過程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讓兒童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從中不僅獲得理智上的滿足,而且要在心靈、情感的充盈中得到精神的體驗。新課程指出:“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孝心獻老人》這課就是讓學生懂得自己作為晚輩,承接了長輩的養育之恩,要懂得回報,要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尊重老年人的意愿,孝敬老人。在教學中,我關注著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境,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從了解到關心,從關心到尊敬孝敬,把學生的情感體驗推向高潮,力求讓他們在自主感悟中自育自悟。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采用了五個步驟來喚醒學生的真情,激發他們的情感體驗:
(一)猜字導入,喚醒真情
課的開始我從讓學生猜甲骨文開始引入,模仿孝的動作,以游戲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知道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奠定學生尊老愛老的感情基礎。
(二)回顧付出,感悟真情
在這一環節中,我通過讓學生課前向老人了解他們年輕時的工作情況,課堂上通過介紹,展示光輝歲月的見證,讓學生通過那證書、獎狀、獎章等實物,了解他們為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再啟發學生回憶老人對孩子一件最感動的事,讓學生在小組內用小品的形式展示,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真實的情感體驗,感受老人對家庭的付出和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又通過老師小結性的話語,明白老人們為社會、為家庭和兒女的辛苦付出,從而突破了為什么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這一教學難點,從而對老人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三)社會回報,感恩真情。這一環節旨在了解了老人的貢獻后讓學生感受全社會,全世界的人都在關心老年人,意識到孝敬老人既是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在這里我靈活地處理教材,把多種教學資源引入課堂,使教材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先讓學生閱讀教材對世界各地對老人的關愛,用知識小競賽的形式激勵學生學習,然后又結合剛剛過去的重陽節,了解舟山各地開展的.活動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課前對社會關愛老年人的這一調查,則讓學生通過調查,親自到生活中體驗,使學生學會感恩,學會關愛老人。錄像中老人的心聲,是對學生調查內容的小結,也讓孩子們在自然的情境中得到教育。通過《夕陽紅》生動的畫面,樂曲的渲染,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提升。
(四)創設情境,激活真情。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把自己的情感體驗落實到行動中去。要孝敬老人,就要了解老人的需求,尊重老人的意愿。通過調查讓學生了解老人的需求,感悟到老人對孩子的無私,用公益廣告《常回家看看》告訴孩子們,老人不僅需要豐衣足食,更需要家人的陪伴。在了解了老人需求的基礎上再來制定活動計劃,讓學生的情感在平時的行為中得到鞏固,讓孝心深入學生的心靈。
(五)總結延伸,傳遞真情。我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希望他們做到敬老愛老,進行了課外延伸。因為延伸活動是幫助學生把道德認識轉化為道德行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達到統一的有效途徑。課后加強實踐,讓學生用課堂上獲得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去實踐,去深入體驗,從而把活動引向縱深。最后以孝字結束,首尾呼應,借助歌聲中讓學生的情感久久回蕩在學生的心中。
家人說課稿4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感受張家界迷人的自然風光,增強對祖國壯美山河的熱愛之情
3.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感受張家界迷人的自然風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1.導入:
你們喜歡旅游嗎?你都到過哪些地方去旅游呢?那你聽說過張家界,知道它在哪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迷人的張家界》這篇課文,跟隨著作者一起來領略這迷人的自然風光。
板書:
迷人的張家界
提問:從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
①檢查生字詞的預習
讀生字組詞:絮、劈、纖、杉、皆、錦、怡。
學生互相提示易錯的地方
絮:注意讀音
區分"錦、棉、綿"
提出不懂的詞語,互相講解。
②快速閱讀全文,找出文中與課題相照應的句子。
(這次來張家界,我才真正領略了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迷人的張家界,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
板書:
仙境般迷人人間仙境
這種寫法稱作什么?(首尾呼應)
③文章是什么結構?(總分總)怎樣分述?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了張家界的迷人景色。
板書:
山奇、水秀、物豐
3.引導學生理解首句的作用
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課文中具體描寫了哪些山峰?說說你快的方法。
小結:中心句的作用:提示全段的主要內容,承上啟下,提示了張家界的奇山秀水和其間生存的珍貴動植物之間的因果關系。
4.品讀交流,有感情地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①品讀"奇山部分"自由讀2-4自然段,把你喜歡的部分找出來,與同學交流
A."重重疊疊的山峰……一首優美的詩。寫出山多、山高、山之千姿百態,美妙神奇。(總寫)(反復讀,讀出贊嘆的語氣,相同句式的句子,要注意聲調高低或語速成的快慢區別)
B."金鞭巖高出峰林之上……神鷹護金鞭。"(邊讀邊想象)
C."我們來到……在等待著出征的號令。"既寫出了山峰像將軍一樣威武,又給人一種動感。(個別讀)要讀出氣勢。
小結。
②品讀"秀水"部分
"……清澈見底,纖塵不染的碧水中……安謐靜美的享受。"
寫出了金鞭溪的清澈、靜美。(指導朗讀)
③品讀"物豐"部分
總結文章的表達方法:
A.總分總的結構
B.運用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
5.情境再現
①播放介紹張家界的VCD,感受張家界的迷人。
②有感情地朗讀你喜歡的段落
6.課外延伸作業:
(1)查閱有關張家界的資料
(2)學習本課的方法,以導游的身份介紹學校。
附:板書設計
家人說課稿5
一、說教材:
《鄉下人家》編排在第六組,本組主題是走進田園,熱愛鄉村”,旨在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自然質樸的鄉村生活,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鄉下人家》是本組第一篇精讀課文,起到初步實現并輻射這一主題的作用、文章語言質樸,采用白描和勾畫的寫法,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組美畫,讀之,正如作者所言“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根據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我把本課的三維目標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認知目標:學習作者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鄉村生活的方法。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想象能力,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情感,發揮想象,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
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隨文想象畫面,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體會鄉村生活的美。
二、說教法:
朱熹《孟子集注》中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因此我選擇了導讀法、圖示法、情景教學法等來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充分體會鄉下人家自然、質樸的美,從而激發他們對鄉村生活的熱愛。
三、說學法
終身教育的理念并非要求教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而是讓學習者更多的掌握學習的方法和途徑,真正使他們學會學習。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求學生掌握以下方法:自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對比法、讀說結合法、讀寫結合法。
四、教學過程:
語文教育界前輩劉國正老師提出語文訓練要講求“實”與“活”。所謂“實”
指教學體現務實態度,扎實教風,學生在不同階段學有所得,從而使課程目標落到實處。所為“活”,指教學要目中有“人”,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從而使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
(一)創設情境,順勢導學。
學習寫景的文章,直觀的視覺感受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加深對文本的感受。上課伊始,我創設了一個鄉下游的情境,用多媒體展示鄉村生活畫面,使學生再次感受到鄉下美景,為后面想象畫面做好了鋪墊。
(二)默讀課文,整體把握。
本課分為兩課時,經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對本文的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圍繞“課文向我們描繪了哪些鄉村美景?”這一問題提出閱讀期待,引導學生潛入文本,默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景。
1、讀文想像畫面
“讀一讀,說一說”,感受文中的畫面美。
(1)采取多形式朗讀,如學生自由讀、教師示范讀、個別展示讀、小組比賽讀、配樂朗讀等,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讀中品味,從讀中感悟。
(2)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用語言描述出來,做到讀說結合。
2、凝練概括畫面
(1)教師進行學法指導,示范為畫面取名。
(2)生生互動,合作取畫名。
3、動情欣賞畫面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欣賞畫面
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出示句子,讓學生讀一讀,體會句中哪個字用的好,為什么?學生通過讀,可以體會到“探”字用的好,因為“探”字讓人感到嫩筍的長勢之迅速,展示出了勃勃的生機。
引導學生運用對比法進行體會
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引導學生將鄉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瓜藤與高樓門前的石獅子作對比,通過具體事物的想象,一動一靜,鄉下人家瓜藤的可愛與獨特便留在了學生的腦海里。
引導學生用已掌握的“情境體驗法”進行體會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下人吃晚飯的情景。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他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通過“讀文想象畫面——凝練概括畫面——動情欣賞畫面”,充分感受到鄉下風景的獨特、迷人。
(四)再讀課文,升華情感:
(五)布置作業,學法遷移:
為了進一步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我設計了一個小練筆:
(CAI:請試著運用本文中學到的寫景方法,課后寫一段話,介紹鄒城的一處美景,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師備課中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可以幫助學生明確知識結構,正確把握知識內部的各種聯系,我設計的板書簡潔明了,能讓學生一目了然地感受到課文的主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家人說課稿6
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因而,在《我愛我的家人》一課中,我將以感受、體驗、領悟、內化為主線,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學法教法、教學程序”這五個版塊展開今天的說課。
第一版塊:教材分析
教材位置:《我愛我的家人》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二課。本單元共3課,均以(家庭因我更美麗)為主題。《我愛我的家人》是這一系列活動中的第二部分,它前承《媽媽,您放心吧》,后續《我們共同面對》,可以說它是深化“共同營造溫馨的家”這一主題的重要連接環節。
本主題是把愛具體化,用典型形象的事例引導學生如何面對家人付出的愛。使靜態的教學內容延伸到真實的生活中,富于情趣。本單元設計的主旨,就是引導學生在感受被愛的同時,學會表達對家人的關愛,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少給父母添麻煩;主動與父母長輩溝通,共同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第二版塊: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學校教育生活,對家庭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孩子們在家很受寵愛,卻并不懂得如何關愛家人。已經知道要尊敬長輩,孝敬父母,但是如何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還處于朦朧階段。因為年齡偏低,所以要求父母甚多,卻不知回報。要指導孩子們學著為父母、家人分憂,懂得回報家人的愛。
第三版塊:活動目標
衡量此學情,并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了解愛的不同表達方式,能采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
2、對家人講話有禮貌,注意家人的心情,學會關心,安慰家人。
3、通過愛心舉動調查活動,激發學生用舉手之勞表達對家人的愛。
4、從愛小家升華到愛祖國這個大家庭。
本節課中怎樣回報家人的愛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我力圖通過觀看圖片,傾聽講解,生活體驗等活動使學生感受到愛家人的重要性及我們的愛對我們家庭生活的影響,從而在內心自發地生成用我們的行動去愛家人的愿望。
第四版塊:說學法、教法
結合新課程標準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的特點,本課教學將以活動為中心,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特點,主要采取課前搜集資料、創設情景、合作探究、討論交流、講故事等形式,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教法與學法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以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同時,為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師做以下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自己家的全家福
第五版塊:活動程序
新課標倡導教師應是學生的支持者、指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為以下五個環節:欣賞歌曲,期待親情;展示照片,探究親情;學會關愛,增進親情;填寫“愛心卡”,升華親情;課堂延伸。下面我依次為大家進行介紹。
第一環節:欣賞歌曲,期待親情。
我根據學生喜愛音樂的特點,課堂一開始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學生跟著輕聲哼唱。
設計思路:給學生創設一個愉悅、溫馨的情感氛圍,讓他們產生情感共鳴,想到自己的`爸爸媽媽,自己的家,為下一步學習內容產生期待。相應的過渡到下一個環節: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那你們愛自己的家人嗎?以反問句引入課題:我愛我的家人。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第二環節:展示照片,探究親情。
1,展示我的家人的照片。
這就是老師的一家,我想來說說我的家庭,大家愿意聽嗎?隨后介紹我的一家。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引導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對后面的講家庭故事的感情渲染做鋪墊。
2,學生介紹他們的家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提出要“珍視童年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我充分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注重學生在開放式的課堂活動中的感受、體驗、領悟,讓其獲得多元發展的機會。在我們的家里,都有幸福的全家福,孩子們拿出自己的全家福在小組內介紹自己的家人。再找幾個同學到講臺上來介紹。說:照片中都有誰?他們有什么興趣愛好?他們平時都是怎樣關心和幫助我的?激發學生回憶暢談自己家人的愛。在三、五個學生的展示交流中,整個課堂營造出我說
我家,我愛我家的教學氛圍,使教學活動生動化,形象化。
(設計思路:通過照片,使學生獲得直觀感受,喚醒學生“愛”的意識,體會親情中“愛”的份量。)
第三環節:學會關愛,增進親情。
本環節,我將通過學生的三項實踐活動突破本課重難點。
我們都體會了家人對我們無私的愛,那我們有沒有想過要如何回報家人的愛呢?我的愛是什么?
1 、“我的愛是一句貼心的話”
看一看。展示教科書上家庭生活的范例,請學生認真看一看,說說圖中一家人在做什么?從中體會到怎樣的親情?
課件出示下列情境:
第一組:媽媽遇到了煩心事(告訴學生當家人遇到不順心事的時候,我們要主動詢問,關心家人。)
爸爸給孩子指出作業中的錯誤。(告訴孩子要真誠感謝指導自己學習的家人,他們為我們學習能有進步花了不少心思。)
奶奶又叮囑我“路上要小心”。(圖中孩子嫌人啰嗦,這是一種學生中存在的普遍現象,要提示學生思考:奶奶為什么會嘮叨?聽到這樣的話,奶奶又會怎么想?要學會從各個角度感受家人的愛。)2 、“我的愛是一個小小的舉動”
第二組:陪爺爺散步、給奶奶夾菜、爸爸、媽媽下班時為他們接過提包,遞過拖鞋等。(要孝敬長輩,一些不經意的小事會讓家人感到溫暖,一個小小的舉動能表達孩子的一片愛心。)
(設計思路: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回歸生活是課程的基本
目標。我聯系實際,深入學生的家庭生活。引導學生從細小的言行中愛自己的家人。)
3 、“我的愛是理解的微笑”
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滔滔的事故》。
(1)、先講述小滔滔昨天回家晚了被爸爸批評的故事——如果你是滔滔,你會怎么做?——學生講述各種各樣的方法。——拿出一張紙條,讓學生朗讀留言條的內容。想象爸看到紙條后的反應。
(2)、演一演。設計父子第二次對話,由學生分組表演。
(3)、說一說。除了寫留言條,還有哪些好的溝通方式。比如寫信、通過其他家人、通過老師做工作等。
(設計思路: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親身體驗和相互評價,讓學生真正懂得:即使家庭生活中有些煩惱和困難,哪怕是誤解和矛盾,但不管怎樣,大家總要互相理解,互相關心,互相惦記,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學會正確處理家庭矛盾,學會與家人溝通的方法。)
4、我的愛還是什么?
以愛的詩為引導,引導學生學會付出愛,因為愛就在我們的身邊。第四環節、填寫“愛心卡”,升華親情。
這時學生愛家的感情已空前高漲,內心有許多話都想對爸爸媽媽說。我把課前準備好的愛心卡發給學生,讓他們在愛心卡寫上“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的話語,來表達自己的心聲。再請學生上講臺投影展示自己的愛心卡,讀一讀。再把愛心卡片粘在黑板上的大心上。并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家人說課稿7
一、說教材、學生
《家人的愛》,是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一課的教學內容。目的是讓孩子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并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示對他們的感激、尊重和關心,。但是,調查表明,當前許多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對父母養育兒女的艱難并不理解,父母給予自己的生命和關愛被看作是平常和理所當然的。
二、活動目標
情感熏陶:
1。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愛,理解疼是愛,嚴也是愛。
2。學習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
能力培養:
3。培養動口動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活動重點: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愛
活動難點:
理解嚴也是愛。
三、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我將主要采用體驗式和研討式等學習方式。從學生生活切入,設計多種活動形式,讓學生在體驗、交流與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愛,激發對家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學手段
結合學生的需要,我將以課件演示為主要手段,運用影視錄像、圖片、等多媒體手段,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使學生如臨其境,自然而然地得到愛的體驗。
五。說教學準備
課前,我布置學生準備一張與家人的合影,錄像。并提出問題:你覺得父母愛你嗎?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六、活動過程
活動一:激趣、感知愛
一開始我就誦讀了一首小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愛,從而為感知自己父母的愛作鋪墊。
活動二:回憶成長經歷,感受愛
首先,課件出示學生和家人的合影,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現,符合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能讓學生觸景生情,回顧生活中曾經歷過的一個個備受父母長輩疼愛的場景。這時,要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照片說說自己在家長呵護下健康成長的故事,這樣在看、聽、說、演的體驗過程中,學生逐步加深了對家人那平常、無聲的關愛的感受。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等能力。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講述的不同事情,引導學生在快樂時光中感受家人給予自己的愛:如在一起出去游玩時,感受到家人的照顧與愛護;如在全家為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感受到全家的希望與愛……
活動三:聯系生活,體驗愛
接著,課件出示書中4幅圖片,以及口述家長悉心照顧孩子的例子,引導學生講述家人對自己愛的故事,感受家人的愛。
學生講述家人疼愛自己的故事,以及聽到父母照顧自己的故事,許多孩子陷入回憶中,根據學生課上發言情況,教師從中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感受家人的愛。如:孩子講到自己生病時家人的照顧與關愛,引導孩子從家人的表情、心情、語言中體會家人的愛;學生講到平時生活中家人的關心和愛護時,引導孩子體會家人為照顧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他們的辛苦和辛勞中體會深厚的愛……
活動四生活情景再現,辨析“愛”
當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滿腦是家庭中那溫馨的一幕幕時,我又利用課件再現書中幾個生活畫面,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考、探究:嚴格要求是愛嗎?當學生們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聯系實際得出結論:嚴也是一種愛時,便是感悟了愛的真諦。這時結合學生討論,我借機讀讀家長的來信,聽聽家長的'想法,引導學生理解嚴格要求也是家人對我們的愛。讓他們理解父母,消除隔閡。
活動五表達愛,升華愛(將感恩卡化作行動)
讓學生在<<感恩的心>>的音樂下大膽喊出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親人的心里話,學生的表達欲望在此得到實現,掀起表達愛的高潮。
趁著孩子們回報親恩的情緒高漲,我順勢引導學生討論,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家人的愛呢?使他們懂得回報的方式雖然不同,但愛也是一樣的。此時,愛在孩子們熱烈的討論、交流中不斷擴張、升華。
隨機出示感恩卡,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切實的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
家人說課稿8
一、說教材、學生 《家人的愛》目的是讓孩子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并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示 對他們的感激、尊重和關心。但是,調查表明,當前許多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 對父母養育兒女的艱難并不理解, 父母給予自己的生命和關愛被看作是平常和理 所當然的。
二、活動目標 情感熏陶:
1.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愛,理解疼是愛,嚴也是愛。
2. 學習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
能力培養:
3. 培養動口動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活動重點: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愛。
活動難點: 理解嚴也是愛。
三、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我將主要采用體驗式和研討式等學習方式。從學生生活切入,設計多種 活動形式,讓學生在體驗、交流與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愛,激發對家人的感 激之情。
四、教學手段 結合學生的需要,我將以課件演示為主要手段,運用影視錄像、圖片、配樂詩朗 誦等多媒體手段,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使學生如臨其境,自 然而然地得到愛的體驗. 五、教學準備 課前,我布置學生準備一張與家人的合影,并提出問題:你覺得父母愛你嗎?你 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六、活動過程
活動一:激趣、感知愛
1. 一開始我就播放一段圖片, 讓學生欣賞動物世界中父母關愛兒女的幾組鏡頭, 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再讓其談感受,體會動物家庭中的愛,從而為感知自己 父母的愛作鋪墊。
2. 緊接著,播放一段《幸福寶寶》的錄像,輕柔的'音樂,溫馨、動人的畫面,不 禁使孩子們如臨其境。這時我會問學生:“你想到了什么?”孩子們在看、想和 說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對父母的愛有了初步的感知和體驗。
活動二:體驗、感悟愛 1. 首先,課件出示幾幅畫,這些生動的畫面,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現,符合兒童的 興趣和需要,能讓學生觸景生情,回顧生活中曾經歷過的一個個備受父母長輩疼 愛的場景。這時,要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照片說說自己在家長呵護下健康成長的 故事,這樣在看、聽、說、演的體驗過程中,學生逐步加深了對家人那平常、無 聲的關愛的感受。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等能力。
2. 當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滿腦是家庭中那溫馨的一幕幕時,我又利用件再現幾個生活畫面,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考、探究:嚴格要求是愛嗎?當學 生們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聯系實際得出結論:嚴也是一種愛時,便是感悟了愛 的真諦。此時若有同學談到自己因誤會了父母的愛,心情很后悔,我會立即用手 機讓他與父母聯系,當場向他們道歉,化解心中的疙瘩。這樣,把現實和情境結 合起來,體現課程的開放性。
3. 課件演示小詩:同樣的愛 在體驗、領悟了家人不同方式的愛之后,我讓學生續編或仿編、朗誦這首小詩, 學生的情感在自主的創造活動中再次深化。
家人說課稿9
《我為家人添歡樂》是人教版《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的家人與我的伙伴》中的第三個主題。是在前兩個主題學生了解了家的概念及家庭成員的構成、感受到了家人對自己無微不至關愛的基礎上,使學生轉換視角,懂得家人愛我,我也要愛家人,讓家人快樂的道理。教材呈現了同齡小伙伴用不同方式為家人帶去快樂的生活場景圖,以及母親節和父親節的相關資料,旨在于引導學生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關愛父母長輩,初步培養孩子的體察心和家庭責任感,為下一個主題學會和小伙伴友好相處奠定基礎。
現在大部分獨生子女在家中倍受寵愛,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本課就是為了讓學生從小接受“回報式”“付出式”愛的教育,引導學生成為父母的開心果,為家人添歡樂,使他們真正健康的成長。
通過以上分析以及新課標中“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主動做家務勞動”的要求,本課的主題目標可以確定為以下三條: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分擔家務。
2、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為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初步培養孩子的體察心和家庭責任感。
現在的孩子在家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中成長,接受愛常常認為是應該的事,并沒有真正關心過父母。所以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在體會父母愛的基礎上,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并樂意為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難點是初步培養孩子的體察心和家庭責任感。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課前應做充分的準備:
讓學生課前認真觀察父母長輩一天的勞動,了解他們的感受。回憶并記錄自己為家人做過哪些事。
作為老師將為每位學生設計一張提供他們做記錄的“向日葵”評比表,并制作一套和本課同步的多媒體教學軟件。
以《品德與生活》課程中“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為依托,我在充分考慮學生生活實際的基礎上,以教材為范例,廣泛挖掘課內外的可用資源,合理利用圖片、音樂等教學手段努力為孩子創設一個生動有趣、自主發展的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在互動交流的體驗中使學生能正確地認識自我,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為此,我以“開心果”的提法貫穿全課,確定出本節課的一條主線,即“認識‘開心果’、種上‘開心花’、做個‘開心果’。”緊扣這條主線設計了“情境導入、說出我的愛、行動表達愛”三個環節的導學流程,并通過看一看、學一學、談一談、寫一寫、演一演等活動,使學生深化認識,深刻體驗,真正提高。
環節一 情境導入,認識“開心果”
新課改的教學觀強調“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體驗、討論等感受生活,學習做人是教師的主要任務,《我為家人添歡樂》一課貼近生活,因此在開課之時我將兒童喜聞樂見的“開心果”這一卡通形象介紹給大家,并向同學們揭示它的寓意就是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和開心。同學們對于開心果這一提法一定非常感興趣,接著我順勢提問:你們想得到開心果嗎?想不想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開心果?本環節通過有趣的話題導入,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在交流中解讀開心果的含義,輕松自然的引入本課主題。
環節二 說出我的愛,種上“開心花”
本環節是本課的重難點,是通過“開心花”使學生學會用自己的方式關心、愛父母長輩,表達對家人的感激。在這一環節中我緊緊圍繞主題設計了兩個教學活動。
1、看一看 學一學
通過電腦課件向學生展示教材第10頁上小主人公以自己的方式給家人添溫暖,添歡樂的場景,請學生仔細觀察這幾幅圖后交流自己的看法。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幫助學正確理解以自己的方式關愛家人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讓家長省心、放心、開心。
2、談一談 寫一寫
通過上一個活動,教材中的小主人公的做法給同學們樹立了正面的榜樣。本環節同學們將在榜樣的引領下四人一小組認真思考、討論:我們應該用什么方式使我們的家人快樂,報答家人對自己的愛呢?同學們將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展開熱烈的討論,并商討出切實可行的為家人添歡樂的辦法,可以是幫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以是關心家人的心情說句貼心話,也可以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帶給家人一個好消息等。因為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會有多種不同的方式方法,不管怎樣,只要孩子們真正能替家人著想,想辦法為家人帶去快樂,我想這個活動就是成功的。接下來讓他們把自己做過的為家人帶去歡樂的事和還想要做的事填寫在準備好的向日葵的花瓣上,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本環節我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自我反省與評價,通過廣泛交流──有的學生將感受到回報親情的自豪,有的學生將會認識到自己對親人的“吝嗇”,找到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差距,默默地學習、思考著獻愛心的方式……,學生將在對話中傾聽、在傾聽中碰撞、在碰撞中領悟,本課的重點得到很好的突破。
環節三 行動表達愛,做個“開心果”
“兒童對于活動的需求往往比食物更強烈。”作為一門活動型課程本環節以兒童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情形作為場景,為學生再現生活、體驗生活、提高生活構筑平臺。因此,我再次創設生活的情境,引導學生表演,共安排了四個題目:
1、爺爺在家很悶。
2、奶奶生病了。
3、爸爸下班很累。
4、媽媽在洗衣服。
請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樣做?選擇一個題目表演一下,也可以表演平時在家做過的事。然后結合表演做好評價。在第一組上臺表演的時候,畢竟一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有的同學的語言、表情也許并不到位,會引起觀看同學的陣陣笑聲,這樣一來,就起不到體驗、提高的作用。此時我會做好恰當的評價,對于表演得到真實到位的學生我會說:“看,他表演的有模有樣,多像我們的爸爸呀!”“這位同學真是個懂事的孩子,能體會到爸爸的辛苦。”“你的父母一定會為你而自豪的。”這些巧妙的激勵性的評價會讓學生由衷的、更深刻的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同時還會更強烈地激發其他學生表演欲望,他們會更認真地、把自己對家人的關心和愛表演出來。真正體會到自己對家庭的一份責任。本環節通過小組合作表演反饋,將展示出學生對家庭及家人的理解,對生活的感悟,甚至將自身經歷的反思融為一體。通過這種模擬、實踐、體驗,將加深學生的體驗,使他們的道德認識得到升華。本課的教學難點也將迎刃而解。
家人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和他們親近的人。雖然他們朝夕相處,親密無間,但那些人究竟給了他(她)怎樣的愛?這些愛又表現在哪些地方?如何去珍惜和回報這些愛?這些恐怕是一年級學生從來也沒有注意觀察、認真思考和細心體會過的問題。
在描繪他們形象的同時,啟發、引導學生表現生動的表情。通過教學,使學生養成認真觀察、記憶的良好習慣,同時提高觀察生活的能力,為今后的主題創作打下基礎。對于人物表現這些課,教師要正確引導,使他們通過學習,能學會觀察并表現人物的特征,不至于發現不了特征,使作品流于一般,從此對表現人物失去信心。
本課選自于浙美版第一冊18課《畫畫親近的人》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認知目標:了解人物的臉型、發型、五官等相貌特征,提高孩子們的觀察能力。
2.技能目標: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人物的臉型、發型、五官等特征,初步進行人物的繪畫練習。
3.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和表現最親近的人,增進對最親近的人的感情,學著用感恩的心面對自己的家人。從中認識藝術作品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教學重、難點為:
重點:抓住人物特征,表現親近的動作和表情。鼓勵學生表現自己的形象感受,力求生動。
難點:對于一年級的學生很難要求他們像成人或高年級學生那樣邊看,邊分析,邊表現。雖然有照片作為參照,但他們創作時仍以記憶為主。作為教師應該了解這一階段學生觀察物象及表現人物的特點,便于正確引導。
二說學生:
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人物的表現還屬于第一課,因此,教師要正確引導,使他們通過學習,能學會觀察并表現人物的特征,不至于發現不了特征,使作品流于一般,從此對表現人物失去信心。學生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于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他們學會了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他們也喜歡用自己的.想法去表現畫面。在這個階段,我們更應該讓學生把興趣放在首位了。所以在學生畫人物時,教師應更多關注他們在創作過程中的那種情感的交流,對于人體的比例等要素則不必過分苛求。“精確不等于真實。”心靈的“表現”,在于盡善盡美地“表現他的感情”。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自己對最親近的人的關心畫進去。
三說過程:
1、課前談話,幫助回憶;
2、嘗試表現,觀察評述;談談“破原型,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在表現人物臉型時,多半為圓型,所以今天我以學生的作品進行深入,結合照片找到臉型的區別,從原生態的學生作品,然后借助照片放大,發現臉型的凹凸,再到尋找自己家人臉型的變化,這一系列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從點”到面的基礎。發現了許多臉型的變化,現在我們畫的才是最愛你們的家人的臉型。
3、欣賞作品,激發創意;
4、學習技法,表現“親人”;今天我與學生嘗試的是一種新的材質卡美紙,他的特點為底色很漂亮,可以用橡皮擦出亮面,所以本課教學中對新材質的運用也是一個亮點。
5、展示作品,學習評價;
6、課堂總結,研究拓展;
課雖然是結束了,但是我知道,我的思考并不能到此結束。一次公開課是一個鍛煉的機會,課后的反思、總結更能讓自己更快得成長起來。希望大家對我的課提出寶貴的意見。
感謝大家給予的這次鍛煉的機會,也感謝我們的朱特,馮校長,師傅阿朱對我這次上課的幫助。謝謝!
家人說課稿11
一、說教材、學生
《家人的愛》目的是讓孩子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并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示對他們的感激、尊重和關心。但是,調查表明,當前許多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對父母養育兒女的艱難并不理解,父母給予自己的生命和關愛被看作是平常和理所當然的。
二、活動目標
情感熏陶:
1、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愛,理解疼是愛,嚴也是愛、
2、學習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
能力培養:
3、培養動口動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活動重點:
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愛
活動難點:
理解嚴也是愛。
三、教法學法
本課教學我將主要采用體驗式和研討式等學習方式。從學生生活切入,設計多種活動形式,讓學生在體驗、交流與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愛,激發對家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學手段
結合學生的需要,我將以課件演示為主要手段,運用影視錄像、圖片、配樂詩朗誦等多媒體手段,不斷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使學生如臨其境,自然而然地得到愛的體驗、
五、教學準備
課前,我布置學生準備一張與家人的合影,并提出問題:你覺得父母愛你嗎?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六、活動過程
活動一:激趣、感知愛
1、一開始我就播放一段圖片,讓學生欣賞動物世界中父母關愛兒女的幾組鏡頭,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再讓其談感受,體會動物家庭中的愛,從而為感知自己父母的愛作鋪墊。
2、緊接著,播放一段《幸福寶寶》的錄像,輕柔的音樂,溫馨、動人的畫面,不禁使孩子們如臨其境。這時我會問學生:“你想到了什么?”孩子們在看、想和說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對父母的愛有了初步的感知和體驗。
活動二:體驗、感悟愛
1、首先,課件出示幾幅畫,這些生動的畫面,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現,符合兒童的興趣和需要,能讓學生觸景生情,回顧生活中曾經歷過的一個個備受父母長輩疼愛的場景。這時,要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照片說說自己在家長呵護下健康成長的故事,這樣在看、聽、說、演的體驗過程中,學生逐步加深了對家人那平常、無聲的關愛的感受。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等能力。
2、當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滿腦是家庭中那溫馨的一幕幕時,我又利用課件再現幾個生活畫面,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考、探究:嚴格要求是愛嗎?當學生們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聯系實際得出結論:嚴也是一種愛時,便是感悟了愛的真諦。此時若有同學談到自己因誤會了父母的愛,心情很后悔,我會立即用手機讓他與父母聯系,當場向他們道歉,化解心中的疙瘩。這樣,把現實和情境結合起來,體現課程的開放性。
3、課件演示小詩:同樣的愛
在體驗、領悟了家人不同方式的愛之后,我讓學生續編或仿編、朗誦這首小詩,學生的情感在自主的創造活動中再次深化。
活動三:表達、升華愛
1、以歌曲《我的好媽媽》為引子,為他們找到感情表達的突破口。
2、讓學生在<<感恩的心>>的音樂下大膽喊出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親人的心里話,學生的表達欲望在此得到實現,掀起表達愛的高潮。
3、趁著孩子們回報親恩的情緒高漲,我順勢引導學生討論,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家人的愛呢?使他們懂得回報的方式雖然不同,但愛也是一樣的。此時,愛在孩子們熱烈的討論、交流中不斷擴張、升華。
活動四:課外拓展,播撒愛
品德課要堅持知、情、意、行統一的原則,為防止課內激情課外拋的現象,我進行了課外活動延伸:
1、利用網絡或其它途徑查找大人們的節日有哪些,記下日期、名稱和來歷。
2、如何在節日里表達對家人的愛呢?請你設計一個方案。可以與同學交流,聽取同學的意見。
3、在節日里,實施你的方案并記下家人的反應,與大家交流,共享家的溫暖。
這三項活動具有連續性,主要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以切實的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
七、備課反思
這節課的設計,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以情感為紐帶,以多媒體為手段,以體驗活動為中心,積極實施``在活動中給學生充分的體驗和思考”這一教學理念。把課前、課堂、課后視為一個完整的活動過程,實現了情感、態度、能力、知識等多種目標的整合、
謝謝大家!
家人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首先,我對本課教材進行分析:
《家人的愛》一課是新課程《品德與社會》(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在愛的陽光下”中的一個主題。按照教材的編排,它和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我愛我的家》教學內容是相聯系的,是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的家人與伙伴的延伸。本單元由三個主題構成:主題一、家人的愛;主題二、讀懂爸爸媽的心;主題三、來自社會的愛。本單元以愛作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一些具體的生活情景,感受和體驗家人對自己的成長所付出的辛苦及其蘊含著深深的愛。由于現階段的孩子有很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中大多數是在家人的寵愛下生活和成長起來的,由此,造成一些孩子道德情感麻木與欠缺,身在愛的海洋中卻感受不到。對他人,甚至對自己最親近的人缺乏理解和關注。我認為設置本單元的目的主要就是讓兒童在感受愛的同時,豐富他們的道德情感和對生活的道德敏感性,學會關注和體諒別人。
“家人的愛”是其中的第一個主題,本課的編寫,其時代感、生活性、針對性都很強,當前很多家庭中,孩子對父母養育兒女的艱難并不理解,父母給予自己的生命和關愛被看作是平常和理所當然的,孩子對家人的關心和照顧微乎其微,以至于這些孩子慢慢行成了接受和應該享受家人對自己的關心的心里,卻忽視了自己對家人的愛。這部分內容目的是讓孩子感受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并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示對他們的感激、尊重和關心。《品德與社會》課程強調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以體驗去感受生活,讓學生感受家庭中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懂得父母為培育自己付出了許多的辛勞,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基于以上對教材的了解和分析,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教學目標:(1)情感目標:使學生體會家庭生活的溫馨及家人培養教育自己的苦心,進而感受家人給予自己的關愛,培養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回報家人的愛。
(2)能力目標:
①通過開放課堂教學情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觀察、感悟、體驗、表達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知識目標:
知道父母長輩為自己健康成長付出的辛勞,了解他們對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養教育自己的苦心。
重點:了解家人培養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給予自己的關愛。
難點: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
三、說教法:
課標指出: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教學中針對三年級兒童的特點,將兒童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導、思考、探索,以及學生判斷能力的培養和社會知識的獲得有機結合,教師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學有所獲的空間。因此在教法選擇上有:合作交流法、集體討論法、活動探究法、情感體驗法。
四、說學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在學法指導上力求體現“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際體驗”的理念,主要讓學生應用合作、探究、討論、體驗等學習方法去學習新課。
五、說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調查表等。
學生:照片、親情故事、感恩孝心卡等。
六、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活動中設計了如下幾個環節:
活動一,的設計能夠感受到情感目標。
活動二,的設計完成了能力目標第二點。
活動三,的設計突出了教學重點及知識目標。
活動四,的設計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四個活動都滲透了本課的情感目標及能力目標第一點。
下面我具體說下各部分詳細活動過程。
活動一 導入,喚醒愛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溫暖的家,在這個家里,你每天快樂的生活著、健康的成長著,家人一句輕輕的問候,一聲暖暖的叮嚀,一頓可口的飯菜,一次嚴厲地批評,這都是家人對我們的關心呵護、對我們的愛,今天我們就來感受體會《家人的愛 》。板書課題生齊讀。
請學生介紹介紹自己都有哪些家人?說說怎樣與家相處的?
教師貼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彩色頭像(貼圖)
(設計意圖:利用簡單質樸的語言引導學生說出本次的課題和主旨,讓學生細細品味這些日常所發生的簡單的小事,先對家人的愛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活動二 回憶、感受愛
培養孩子愛的情感,喚醒孩子身上沉睡巨大的潛能,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
回憶自己成長的經歷,出示生活照或物品,說說家人給你的愛。
1、小組內分享自己與家人的照片或家人贈送的禮物。
2、全班匯報、交流
(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講述的不同事情,引導學生在快樂時光中感受家人給予自己的愛:如在生病時,感受到家人的照顧與愛護;如在全家為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感受到全家的希望與愛……)
(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利用同學們帶來的小物品,創設出引導學生進入回憶的情境,讓學生自己說出物品背后的故事,物品的意義,通過學生自己的闡述更能觸動他們的心弦,老師再說出物品包含的愛意,進行點睛總結。在課前做好特殊家庭學生的調查,使他們從不同角度來回憶家人的愛。)
活動三 體驗、感悟愛
1、觀察圖片
出示教材第4頁四幅圖,根據圖片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后歸納重點板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和發展教材的情境因素,有機地營造和渲染出一種讓學生感到美好的、親切的、喜愛的學習氛圍,這樣使原來那種枯燥乏味的德育教育變成一種有滋有味的精神享受。
2、完成小調查、展示
①出示表格學生填寫
家人曾經為我做過的事情,打“√”;我為家人做過的事,打“O”
系鞋帶
( )
盛 飯
( )
穿衣服
( )
蓋被子
( )
洗臉
( )
削水果
( )
拿書包
( )
陪你寫作業
( )
②小組長匯報調查情況
③注意引導學生拒絕溺愛。
(設計意圖:通過小調查的方式,讓學生在填寫調查表的過程,明白父母原來是這么細心和貼心地照顧著他們,調查的數據更是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對于現在家長的過分溺愛,要給予正確指導,讓學生明白溺愛的危害。)
3、“愛”的體驗
新課程的品德教育重視教育過程中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兒童從體驗中獲得的情感是最樸素、最真誠,也是最難忘的,體驗教育正是組織和引導少年兒童在親身實踐中,因此我設計了:
①請一名學生扶著布娃娃體驗家長教我們學步的辛苦。
②體驗者談感受后,全體學生彎腰弓背計時體驗。
(設計意圖:通過實踐家人幫助我們的小事,來感同身受父母為了我們付出的艱辛,直接升華主題,讓孩子再次地感受體驗到家人無私的付出。)
活動四 表達、回報愛
教學過程要情感化、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感染學生。
1、聽故事!
播放《汶川地震中感人的故事》感受愛的偉大。
2、學生寫感恩孝心卡,請2-3個學生讀感恩卡(播放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喜愛聽故事的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選用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震撼著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父母愛的力量,愛的偉大。同時通過制作感恩卡這種充滿濃濃的親情的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愛的情感,使學生感激、回報家人的愛由心而發。)
3、總結延伸:
這周末回家立刻行動起來,以寫日記的形式每天記錄下你為家人做的事,當個貼心的小寶貝吧。
(設計意圖:品德課要堅持知、情、意、行統一的原則,我們應當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感知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課程、教學法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課程資源,補充一些現實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為防止課內激情課外拋的現象,特別設計了課外活動延伸這個環節。)
八、說板書設計
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板書,板書簡潔、突出本課中心主題。
關心健康
家人的愛 鍛煉意志
教給知識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謝謝大家。
家人說課稿13
一、教材分析:
《我為家人添歡樂》是小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本課設置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要孝順父母、長輩,并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愛,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本課分兩課時完成,本次活動選取的是第一課時。
二、學情分學情分析:
我們學校由于班級大,人數多,現在的社會獨生子女多,他們受到爺爺奶奶的寵愛,爸爸媽媽的嬌慣,可謂是“小皇帝”“小公主”,也就養成了心中沒有他人的高傲性格,很多孩子都不懂得孝敬長輩,關愛家人,征對這種情況,我設計了我為家人添歡樂的活動。
三、知識目標:
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有責任分擔家務,關心家人,為家人添歡樂。
技能目標: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表演能力,繪畫創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從而明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樂意為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
情感目標:
解父母的辛苦,懂得要孝順父母、長輩,并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愛,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用實際行動為家人添歡樂。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體會到父母的愛的基礎上,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愛,并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樂意為父母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用實際行動為家人添歡樂。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向日葵評比表。
教師準備:1、課件、圖片以及與課文有關的視頻等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前一課我們我們學習了看《家人的愛》在課堂上我們感受了家人對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和愛護,那么這一節課我們來學這回報家人的愛,看看你在家里都給家人帶來了那些歡樂。好我們今天來學習《我為家人添歡樂》板書:《我為家人添歡樂》大家大聲再讀一邊
2、《我為家人添歡樂》、你在家里什么時候最快樂?(過生日、買衣服、好吃的、好玩的......)想一想這些快樂是怎么來的?(這些快樂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在享受快樂的同時不要忘記,這些快樂是父母長輩給予我們的,是他們的愛給了我們快樂的基礎。)板書:爸爸媽媽愛我們
二、愿為家庭添歡樂
1、過生日的時候很快樂,人人都喜歡過生日。你們誰知道自己的生日呢?
2、我們都知道自己的生日了,那有誰知道自己爸爸媽媽生日呢?還有誰知道爺爺奶奶的生日呢?
3、表揚后來舉手的同學,他們能夠記著家人的生日,說明心里不但有自己,還有自己的親人。
小結:剛才同學們說過,想讓自己家變成快樂家庭。爸爸媽媽為了給予我們更多的歡樂,每年都記著我們的生日,給我們過生日,讓我們在家庭中享受著歡樂。我們是家庭的小主人,建成快樂家庭也有我們一份責任啊。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課題:“我為家庭添歡樂!”
三、怎樣才能添歡樂?
1、老師這有一首兒歌,請同學們讀一讀,看誰讀得最好。
我是一顆開心果,愛說愛笑愛唱歌。
能做爸爸小助手,會幫媽媽做家務。
常給爺爺捶捶背,奶奶樂得笑呵呵。
人人夸我好娃娃,家庭有我歡樂多。
2、這首兒歌里的小朋友是做了哪些事讓家人開心的呢?讓我們討論一下。誰能說一說?
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
(1)愛說愛笑愛唱歌:把自己的快樂傳遞給家人
(2)倒水捶背擦飯桌: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兒歌旁邊還有幾幅,請同學們看看圖上的小朋友都做了哪些讓父母長輩高興的事情?
你做過什么事讓家里人很開心呢?(學生討論、交流,老師巡視,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補充和評價。)
3、模擬表演:
(1)同學們做得都很好,都是家里的開心果!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么做,選一個你感興趣的題目進行表演。
(a)奶奶病了,躺在床上,你應該……
(b)媽媽下班回到家了,你應該……
(c)爺爺心情發悶……
(d)爸爸下班累了躺在沙發上……
(2)分組匯報表演
(3)學生對表演進行評價。
板書:開心果
小結:要成為家里的開心果,原來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呀。你們真是好樣的!
五、課堂檢測:
1、打開書翻到11頁“向日葵光彩大奉獻”評比表(花瓣不美)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嗎?家人的“開心果”呢?今天我們走進同學們的家看看你是怎樣把開心果帶給你的家人的,現在老師這里有一顆向日葵你們看它漂亮嗎?(不漂亮)我們可以用自己的雙手把它打扮的更美麗,下面我們就把自己在家做的能使自己家人開心的事寫在花瓣上,并涂上漂亮的顏色,使它成為一朵美麗的向日葵。
2、添寫個人向日葵評比表。
3、“向日葵光彩大奉獻”評比表。把每個同學與小組班級聯系起來,比一比小組中誰做的最好。為自己小組爭光。班級中哪個小組表現最好,可以為班級體爭光。
六:拓展訓練:
你以后還打算做些什么幫助家人?
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一節很有意義的課。我們是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小小年紀沒有能力為家庭做出什么貢獻,但有義務做全家的開心果,給家里增添快樂,讓家人生活得開開心心,大家能做到嗎?
【家人說課稿】相關文章:
家人的日志03-31
我的家人02-17
家人的作文08-20
家人的愛05-22
思念家人的成語03-31
夢見家人解析04-16
家人父子成語11-02
描寫家人的句子09-28
家人的陪伴作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