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平行線》優秀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平行線》優秀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平行線》優秀說課稿范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第2節的第1小節《平行線》。
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時的教學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空間與圖形”所要研究的基本問題。這些內容學生在前兩個學段已經有所接觸,本節課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探究平面內兩條直線平行的位置關系,平行公理及其推論。這些知識是空間和圖形領域的基礎知識,在以后的學習中經常要用到。同時,本節課充分利用現實世界中的實物模型,讓學生直觀感受,通過設置“觀察”、“討論”等活動來鼓勵學生勤思考、多交流,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應用意識以及創新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2、教材的重難點及成因:
由于學生在前兩個學段已初步接觸了平行線,所以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學生觀察、畫圖和討論,共同探索平行公理的過程。由于七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且從未接觸過反證思想,因而對于平行公理推論的理解存在很大困難,因此本節課的難點是平行公理推論的說理。
二、目標分析
1、知識技能:
(1)理解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只有相交和平行兩種。
(2)能借助直尺和三角板過直線外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3)體會平行公理及其推論。
2、數學思考:
(1)通過對現實生活中平行線的認識,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2)讓學生經歷觀察、實踐、討論、體會平行公理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解決問題:
讓學生在探索平行公理的過程中,體會從數學的角度理解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4、情感態度:
(1)通過對生活中平行線的認識,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通過師生的共同活動,促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學會與人交流,培養學生的良好情感和主動參與意識。
(3)學生經歷觀察、動手操作、發現討論等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活動充滿探索性與創造性,促進學生樂于探究。
三、教法學法分析:
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教法和學法:
1、動:教師利用多媒體設計動畫情景,鼓勵學生動手做,動筆畫,動腦想,動口說,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
2、探:教師引導學生操作模型,動手畫圖與合作討論,共同探索出平行公理及推論。同時,通過設置拓廣探索、應用延伸等練習來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
3、樂:本節課的設計力求做到“與學生的生活實踐聯系得緊一點,直觀的多一點,動手實驗的多一點,使學生的興趣高一點,自信心強一點”,促使學生樂于學習,樂于思考,樂于探索,樂于創新。
4、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滲透觀察、猜想、歸納、類比等數學思維方法,同時,通過平行公理推論的教學,向學生初步滲透反證思想,讓學生嘗試“說點兒理”。
四、教學過程分析
讓學生感受一組畫面,從而引出本節課題:平行線(板書課題)
通過熟悉的畫面,不僅讓學生感受到幾何圖形無處不在,也為后面的探究活動作好了情感準備。
知1、建立模型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操作模型,并思考問題:在木條轉動的過程中,有沒有直線a與直線b不相交的位置呢?利用這個模型引入,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理解平行線的概念。同時,通過學生主動的活動,讓學生親眼目睹數學過程形象而生動的性質,親身體驗如何“做數學”,從中感受到數學的力量,促使學生樂于學習。
2、平行線的概念
(1)學生討論得到:在木條轉動過程中存在一個直線a與直線b不相交的位置,這時直線a與b互相平行(parallel),記作a∥b,讀作a平行于b。
(2)平行線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你還能舉出其他一些例子嗎?
(3)動手畫一畫,分小組討論: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幾種?
(4)動畫演示空間圖形:這樣的兩條直線會相交嗎?那么它們平行嗎?在學生認識了平行線后,舉出生活中平行線的例子,進一步加深理解。讓學生通過動手畫圖、分組討論,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通過演示空間里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建立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同時也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為什么要強調“在同一平面內”。
3、平行線的畫法:
(1)過直線AB外一點P,你能畫出直線AB的平行線嗎?能畫出幾條?
(2)動畫演示平行線的畫法。
(3)練習:過點
P畫直線MN的平行線:
4、平行公理:
(1)討論:在前面轉動木條a的過程中,有幾個位置使得a與b平行?如圖過點B畫直線a的平行線,能畫出幾條?
(2)類比前面我們學過的“垂線的性質”,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3)歸納平行公理。畫平行線是幾何畫圖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學習中,常常會遇到畫平行線的問題。通過動畫演示平行線的畫法,指出畫平行線的關鍵:一放、二靠、三移、四畫,加強直觀教學。
這組練習是為了讓學生認識一些變式圖形,打破思維局限,牢固掌握畫平行線這一基本技能。
通過觀察、畫圖、討論等探索過程,用類比的方法歸納出平行公理,從而把學生的直觀體驗上升到理性思維。
5、平行公理的推論:
(1)討論:過點B、C分別畫直線a的平行線b和c,那么b和c平行嗎?由此你又能得出什么結論?
(2)歸納平行公理的推論。
(3)平行公理推論的說理。
平行公理推論的說理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首先從學生感興趣且容易理解的問題入手,向學生初步滲透反證思想。然后自然過渡到平行公理推論的說理過程,讓學生樂于接受。
知1、鞏固練習:
判斷正誤:
(1)兩條不相交的直線叫平行線。
(2)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必平行。
(3)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必把這個平面分為四部分。
通過練習,鞏固平行線的概念及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落實基礎知識。
2、綜合運用:P19、第7題。
說明:(1)學生畫圖、小組討論、交流。
(2)教師巡回指導、集體講評、示范。
這組練習是“基礎練習”與“復習鞏固”的綜合。讓學生通過畫圖進一步鞏固平行線的畫法及平行公理,使學生能將文字語言轉化為圖形語言。
3、拓廣探索:
小紅的媽媽是舞蹈教師,有一次快到六一兒童節了,需要編排一個舞蹈,規定排成三行,然后變換各種隊形。小紅一聽,高興地對媽媽說:“這是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讓我來替您參謀參謀。”小紅利用我們剛學過的知識:平面內三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設計出了四種隊形。小紅的媽媽一看,果然好辦法,隊形變化多端。
你知道小紅是怎樣設計的嗎?
說明: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并在全班交流,然后教師利用動畫展示。
通過拓廣探索,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服務于生活。同時,通過學生設計不同的隊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1)、如圖(1)點D是AB的中點。①過點D作BC的平行線,交AC于E。②量一量AE、CE的長度,它們相等嗎?③量一量DE、BC的長度,它們有何關系?
(2)、如圖(2)在梯形ABCD中,AD∥BC,點E是AB的中點。①過點E作AD的平行線,交CD于點F,EF與BC平行嗎?②量一量DF、CF的長度,它們相等嗎?③量一量EF、AD、BC的長度,它們有何關系?
通過這組練習,既復習了平行線的畫法及平行公理的推論,又以探究的形式將知識進一步延伸,拓廣了學生的思維,同時為以后學習
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線定理埋下了伏筆。
1、P19第8題
2、P41第12題
說明:教師鼓勵學生精心設計,并將自己的得意作品裝入個人成長記錄袋。第1題讓學生利用平行線設計一些圖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體驗平行線的美學價值。
第2題讓學生利用相交線和平行線畫出自己家住房的平面圖,自己設計一個戶型,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五、教學設計說明:
縱觀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三個注重:
1、注重對學生幾何學習興趣的培養。本節課利用生動的圖片、動畫和模型,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和現實生活,通過動手操作和合作探索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注重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本節課通過設置反饋練習來鞏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平行公理及平行線的畫法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通過設置探究題及圖案設計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3、注重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本節課中,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建立模型,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大膽與同學進行合作與交流,讓學生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平行線》優秀說課稿范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各位同仁: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第36頁的活動1:你有多少種畫平行線的方法。下面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本課時的內容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你有多少種畫平行線的方法?這一活動內容是在學完平行線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設計的,設計此活動課的目的不僅僅是知識回顧,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動手實驗操作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我認為本節數學活動課是一節非常好的教學素材,對今后的數學學習,對知識的渴求及對知識的求索方法都能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
2、活動目標:根據對教材的研究和分析,綜合學生的認知基礎,我確定了下列活動目標:
1)理解并掌握兩直線平行的條件,掌握兩種以上最快捷的畫平行線的方法。
2)培養學生動手實驗,概括總結的能力,養成膽大心細的習慣,發散學生思維,增強學數學、用數學,探索奧妙的欲望。
3)鼓勵學生大膽探索,科學分析,培養協作意識,建立自信心,體驗成功感。
4)指導學生探究、應用的能力。
3、重難點確定及成因分析:
重點:理解兩直線平行的條件,掌握兩種以上最快捷的畫平行線的方法
難點:探索新的畫兩直線平行的方法,并能簡單說理。
分析:平行線畫法不僅鍛煉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還可以復習本章多學的相關知識,因此,把它確定為本課時的重點。七年級學生自主探究,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探索出新的畫兩直線平行的方法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把它作為本課時的難點。
二、教法、學法
本節課借鑒了美國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學”的理論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思想,我將主要采用“情景激趣,自主探究”法教學,由情景—操作—發散—應用形成,層層推進,有力地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把知識的體驗過程化為親身參與,動手實驗,運用推廣,進行實踐的過程。
三、活動準備:
1、學生自動分組,5—6人一組,自選組長。
2、尺規、量角器、鉛筆和紙四、活動設計本節課我將按以下四個環節來完成教學
(一)情景激趣,導入實驗5分鐘
(二)動手實驗,探究創新25分鐘
(三)聯系實際,鑄就能力10分鐘
(四)歸納小結,體驗感受5分鐘這種分法環環緊扣,層層遞進,過渡自然,有利于教法,學法的實施,教學目標的實現,能幫助學生理順本節知識點,提高效率,活躍課堂氣氛,也體現了活動課的特點。
(一)情景激趣,導入實驗。
1、教師演示課件,依次展示鐵軌,木工師傅用角尺畫平行線,學校跑道、樹林,這些平行線的例子,你知道是怎樣畫出來的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而引出課題“你有多少種畫平行線的方法”。(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所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想畫平行線的欲望。
2、教師提出問題,什么叫平行線?平行線有哪些性質?怎樣判定兩直線平行?讓學生討論后推舉一人回答。(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平行線的性質,判定方法為探索畫平行線的`方法作好鋪墊。
3、教師讓學生通過平移三角尺的方法畫平行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對不能獨立完成的同學給予指導,并演示課件,展示用平移三角尺的方法畫平行線。(設計意圖)與后面多種方法畫平行線形成一種對比,為下一個活動作好準備。
(二)動手實驗,探究創新
1、教師演示課件,展示李強過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平行線的過程,提出問題,李強畫平行線是通過畫什么角相等來得到平行線?(設計意圖)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激發學生思考,形成學生的理性認識。
2、教師提出問題,你能用其它方法來畫平行線嗎?要求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發揮想象力,進行實驗操作,小組討論,體驗活動中的各種感受,探究中得到的結論可以是畫平行線的方法,也可以是畫平行線的說理過程。(設計意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經歷“做數學”的過程,能夠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和提升。
3、請小組代表向同學們展示本組的圖形,并說明畫平行線的方法及其平行的道理,有的同學通過畫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或垂直于同一條直線來構造平行線,甚至有的同學會通過畫出相等的外錯角或互補的同旁外角的方法來得到平行線,教師給予肯定。(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給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空間。
4、要求學生觀察課本“活動1”中張明同學的畫法,請學生說出其中的道理,并要求學生根據張明的畫法再次產生新的畫法,學生討論后進行交流,教師可演示課件,展示用畫菱形的方法得到平行線,并告訴學生在今后學習了四邊形的知識后,就能明白其平行的道理。(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充滿了探索性和創造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5、教師提出問題,不用作圖工具,通過折紙能得到平行線嗎?要求學生先看書,教師再演示課件,展示折紙過程,學生模仿制作,并簡單說理。(設計意圖)讓學生覺得數學好“玩”,使學生在“玩”中接受數學,運用數學。
(三)聯系實際,鑄就能力
1、教師演示課件,依次展示鐵軌,木工師傅畫平行線,學校跑道、樹林,提出問題,它們各自是運用前面哪一種方法畫平行線的?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逐一點評。
2、教師提出問題,正值插秧季節,你能幫父母在秧田打行距嗎?小組討論后進行交流,教師演示課件,展示插秧圖。(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四)歸納小結,體驗感受課堂小結以學生總結為主,既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2、本節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平行線》優秀說課稿范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五章的5、2節《平行線的性質》(第三課時)、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的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設計這幾個方面把我的理解和認識作一個說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與作用:
平行線的性質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基礎知識,在以后的學習中經常要用到、這部分內容是后續學習的基礎,它們不但為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證明提供了轉化的方法,而且也為今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識的學習奠定了理論基礎,學好這部分內容至關重要。
2、在本節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經了解了平行線的概念,經歷了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可以判定兩條直線平行,那么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之間會有什么關系呢學生有進一步探究的愿望和能力。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探索平行線的性質,并掌握它們的圖形語言、文字語言、符號語言;
了解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區別。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實驗、觀察,培養他們主動探索與合作能力,使學生領會數形結合、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和解決使學生感悟到幾何知識來源于實踐并反作用于實踐及認識事物的規律是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平行線的性質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基礎知識,在以后的學習中經常要用到、這部分內容是后續學習的基礎,讓學生通過探索活動來發現結論,經歷知識的“再發現”過程,可增強學生對性質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確定
本節課的重點為:探究平行線的性質、
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基本圖形的性質和判定方法,且它們互為逆命題,所以學生很容易在記憶和使用時將其混淆、因此,我確定
本節課的難點為:明確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的區別
四、教法與學法
1、教法:采用引導發現法,教師通過精心設置的一個個問題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合作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動手測量,猜想小組交流合作探究總結出平行線的性質,使教學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自主探索的活動過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觀點、
2、學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動手測量、猜想、小組交流合作探究總結出平行線的性質,使教學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自主探索的活動過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觀點、逐步培養學生善于觀察、樂于思考、勤于動手、勇于表達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五、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的流程分五部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探究新知實驗猜想;歸納性質說理證明;應用新知鞏固練習;歸納小結布置作業、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問題:已知公路c分別與兩條互相平行的公路a,b相交,兩輛汽車在公路a,b上同向行駛拐彎后上公路c又同向行駛。
(1)如果公路c與公路a的交角為700那么公路c與公路b的`交角是多少度呢?
(2)如果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各有什么關系呢?
設計意圖:利用情景導入,引出新問題,為學生將新知識納入自己的認知體系做好鋪墊,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與生活,應用與生活,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實驗猜想
問題1:作出兩條平行直線a、b被第三條直線c所截,標出所得的8個角,你能借助你所畫的圖想辦法解決如果已知兩條直線平行,同位角有怎樣的數量關系這個問題嗎?如果兩直線平行,內錯角、同旁內角又各有怎樣的數量關系呢?
學生首先獨立完成問題1,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索,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能否按要求正確畫圖并準確標記直線和角;能否準確找出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分別進行討論,并得出正確結論、對于學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具體的幫助、鼓勵和指導,使全班同學都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畫圖,度量角度等簡單易行的操作調動所有學生參加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來,再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小組交流驗證自己的結論是否正確,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樂學愛學。
問題2:大家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樣嗎?得到的結論相同嗎?
學生以四人合作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學生可能想到的方法:(1)用量角器進行度量;
(2)通過剪紙拼圖進行比較。
【《平行線》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平行線》說課稿(精選6篇)03-24
平行線09-21
七年級下冊《平行線》說課稿04-02
愛的平行線11-12
相交的平行線11-23
相交的平行線11-23
優秀說課稿優秀03-02
生命的平行線經典散文04-15
平行線情感日志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