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說課稿模板(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說課稿模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嶺南版海南省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美術第八冊第九課內容,屬于新課程標準中“綜合·探索”類繪畫創作課型,即“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并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本課主要是對以前繪畫內容作一個回顧,使學生在鞏固原有繪畫知識的基礎上,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和掌握繪畫日記的特點及繪畫方法,并學會運用繪畫日記記錄每天所發生的有趣、有意義的事情。
2、教學目標: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結合四年級學生特點,本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①知識與技能:了解繪畫日記的結構特點,并能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②過程與方法:通過聲音引發的“語、形、色”來描畫記憶,完成日記的內容。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認識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繪畫日記的表現特點及創作方法,并應用到生活當中。
(2)難點:激發學生的記憶和創造思維,引發學生對往日生活的回憶、想象,完成日記的內容,使學生認識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說學情
小學生活潑可愛,思維獨特,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現畫面。好奇心強,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思維活動仍處于“具體運算階段”,掌握了空間關系、分類等基本能力,但還不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思維活動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運用
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實踐操作為主線”的教育思想,采用啟發式引導教學法為主,以實例為線索,充分運用多媒體、范圖等直觀教具,不斷采用欣賞、啟發,歸納相結合
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結合語文、音樂學科,用音樂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調動學生的感官,學生練習過程中播放一些輕快的音樂,陶冶學生良好的情操,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環境中感受美、創造美。此外,我還采用師生共評法對作業進行評價,讓學生能夠更充分認識自我,客觀的評價自我,并鞏固所學知識。
2.學法分析
遵循“學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做到學與練緊密結合。本課運用多媒體展示圖例和進行繪畫過程的演示,采用課堂討論,合作學習等形式,通過比較分析、實踐讓學生可以直觀的掌了解繪畫日記的結構特點,并學會繪畫和運用。
四、說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一堂課的每一個環節,使全體學生都能夠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促進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創新意識,培養個性。為了優化教學過程,體現學科教學的特點,我設計的教學程序如下:
(一)導入新課
1、提問導入:“同學們都寫過日記,日記能夠記錄當天發生的有興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情,那么,既然我們都會畫畫,為什么不能給日記配以簡單的畫面,使日記更直觀、更形象呢?下面請同學們來看一下屏幕。”(多媒體出示放大的文字日記和繪畫日記的范圖,讓學生觀察。)
2、教師提問:
①比較一下這兩幅作品有什么不同?(前者只有文字,后者既有文字又有繪畫)②這些繪畫是干什么用的?文字內容有哪些?(日期、天氣等)
③哪種日記比較美觀?(繪畫日記)
3、教師小結:文字日記與繪畫日記這兩種方法的共性,也就是目的都是一樣的,但繪畫日記更直觀、更形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繪畫日記。(多媒體出示課題——“我的繪畫日記”)。師:那么,什么能幫助我們回憶起以前的內容呢?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少數寂靜無聲的場面,多數都是有聲音相伴的,當我們聽到某種聲音時就會聯想到以前看到或發生的事情,所以這節課我們要通過聽聲音來回憶表現繪畫日記的內容。(多媒體出示——聽聲音畫記憶畫)
(二)講授新課
1.學習
(1)教師播放小朋友唱歌的聲音,提問:“說說是什么聲音?使你聯想到什么場面?”(多媒體展示:“聽”字。)
(2)教師出示一幅小朋友唱歌圖,提問:“觀察這幅作品,除了繪畫部分以外,還有什么內容?”(還有文字部分)(多媒體展示繪畫日記結構:1.繪畫部分2.文字部分)
(3)教師再次播放各種聲音:國歌聲、笑聲、哭泣聲、雨聲。學生認真聆聽并展開想象。(多媒體展示:“想”字。)
2.探討方法
(1)師生共同討論:當我們聽到其它聲音后你想到了什么?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想象好嗎?(多媒體展示:“說”字。)
(2)教師再次播放音樂并出示一些聽到聲音后學生想到的一些范圖。激發學生想象,并對想象力豐富的學生進行表揚。(教師運用多媒體創設有聲有畫的情景,學生通過探索討論、合作學習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記憶思維,突出本課的難點。)
(3)學生再次討論:如何表現出自己的想法和畫面呢?教師出示范圖(唱歌圖),讓學生探索討論,自主合作學習。
師:那么我們要如何來作畫呢?教師出示幾例范圖并出示繪畫步驟:
(1)構思畫稿(形象、勻稱)
(2)涂上顏色(強調大膽,均勻,整潔)
(3)文字說明(日期、天氣、事件、說明要簡單明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各繪畫圖,動畫出示繪畫步驟并強調注意事項,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繪畫過程,讓學生迅速掌握繪畫方法,突出了本課的重點。)
3.創新設計
按4人一組分組合作繪畫,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畫得又快又好。(注意小組間各人的分工的要明細)
4.完善提高
(1)學生小組創作教師巡視指導,對構思新穎的小組或個人提出表揚,并展示給同學學習,鼓勵不足的學生。
(2)學生創作時播放音樂,并用多媒體再次展示繪畫步驟和一些學生作品供學生參考。
(三)賞評拓展
1、作業展評。各小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臺展示作品,講解創作的意圖,并通過比較、推薦、自薦、自評、師生互評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對各小組選擇題材有意義、文字與畫面組織有特點、畫面主題突出、表現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講評。教師小結,并尋找每一幅作品的閃光點,評價以表揚為主,同時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
2、教師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會了用新的方法記日記──用繪畫記日記。希望大家在往后的日子里能運用這種新畫法記日記!
五、板書設計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教學內容于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作畫過程與板書相配合,將范圖、多媒體課件相對應,做到和諧一致。
美術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人教版二年級第二學期美術課《奇妙的腳印》是一堂非常有趣的想象畫課,課中通過讓學生認識了解各種動物的腳印,把腳印想象成其他形象,并運用腳印組合的方法進行設計想象,完成一幅腳印的想象畫。
二、說教學目標。
我在這節課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對事物進行聯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通過活躍學生的美術思維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三、說教法學法。
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美術課堂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載體,教師則是課堂的舵手,如何上好這堂想象畫課,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天馬行空,自由翱翔的喜悅?為此我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把整堂課分割為兩大版塊,即:啟發引導,觀察想象和運用方法設計創作。
我先在課前上了一堂準備課,讓學生自己通過上網、查閱圖書、觀察生活中的小動物腳印并拍攝下照片,自己尋找了解各種動物的腳印。正式上課了,我播放一段游客在沙灘上留下腳印的短片,通過欣賞短片引出課題,接著播放不同動物腳印的動畫片,通過欣賞有趣的動畫片,加深學生對動物腳印的印象。
接著學生們組成小組交流,大家尋找和繪制動物腳印的資料。通過回顧和交流,學生們對動物腳印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我又趁熱打鐵,在媒體上出示許多動物的腳印,讓學生看腳印,猜動物,這樣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四、說重點、難點。
我把認識各種動物的腳印,對動物的腳印進行想象作為教學的重點;把腳印組合的方法設計想象,完成一幅奇妙的腳印作品作為教學的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1、激趣引題,想象感受。
我首先播放課件讓學生觀看短片,引出課題,接著出示各種動物腳印的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它們的形狀,鼓勵學生大膽思考,自由想象,形狀不同的腳印能變化成一幅奇妙的畫。學生的想象大膽而瑰麗,這一環節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的和發表獨特見解的愿望。
2、欣賞體驗,創作作品。
學生充分表達想象后,我在屏幕上把動物的腳印進行了各種角度的旋轉,讓學生再次觀察想象,交流感想,說說可以變出什么新形象。在舒緩的音樂、寬松的氣氛中,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在小組中交流著。在學生的想象思維即將枯竭的時候,我給予學生新的希望,通過觀察變換角度的腳印,進行再次想象,給學生開辟了想象的新天地,讓他們感受各種奇特美麗的腳印造型,從而培養學生美術思維的靈活性與獨創性。讓學生們由單個腳印變成一副畫的關鍵,也是想象創作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突破了這一關口,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我先在媒體上出示許多動物腳印,把這些腳印組合成一幅翠竹圖,讓學生找找奧秘。孩子們驚喜地發現這幅畫全部是用腳印組成的,原來腳印還能組成美麗的畫。他們對“奇妙的腳印”這一課題的理解又上升了一步。
我又利用學生主動探索,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指導學生做課堂練習,我把四幅不同背景的圖分到四個小組,讓學生們發揮他們的想象,把各種不同動物的腳印添加上去,并配上不同的顏色,使其形成一幅完整的畫。
最后在評議學生練習作業時,我進行了考眼力的小游戲。從各小組中挑選出學生作品,進行搶答賽,讓學生:
(1)猜猜腳印組成了什么。
(2)找找畫面中的動物的腳印3、說說畫面給你的感覺。通過搶答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思維。我驚喜地發現,學生的作品想象大膽而富于創造,畫面的構圖,色彩也把握得很不錯,使學生們懂得用想形狀,找腳印的方法進行設計,讓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堅持相信,做任何事都是有方法、有竅門的。在大家看來,沒有統一模式可循,很難歸于一種方法和定論的想象畫創作,在我看來,也一定有思維的方式和思考方法的,在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積極思維并找出方法的過程中,孩子們的創造欲望,探索欲望得到了滿足。
3、啟發創新,課后拓展。
接著我趁熱打鐵和孩子們一起合作嘗試運用想形狀,找腳印的方法來設計降落傘,并把它畫下來。我們找到了鴨子的腳印做傘包,羚羊的腳印做傘繩,豹的腳印做跳傘的人;我們一起設計傘包的花紋,我說設計斑點紋,孩子們就找來了野牛、狗、豬的腳印。我說設計條紋,孩子們就想到了羚羊的'腳印。我想設計花邊,指導孩子們靈活地把腳印不停的重復變成了花邊。在寬松的環境中,孩子們的創造力充分發揮了出來。你一言,我一語,徜徉在想象創作的快樂的海洋中。
好習慣能伴人一生,好的學習方法更是能讓人終生受益,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別人一條魚,不如告訴他捕魚的方法。在美術課中,好的思維方式,思考方法,能使孩子們如虎添翼。在想象畫,創作畫的課堂中,它更是閃爍著亮眼的光彩,我欣喜的看到在學生的作業中,大膽地想象,深入細致的觀察的腳印組合方法的靈活運用相互碰撞著,點燃了一團團創作的智慧火花,創造出了一張張讓人叫絕的作品。
在課的尾聲,我告訴學生要感覺大千世界的美麗,就別忽略它的每個饋贈。如果我們平時都能仔細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善于插上想象的翅膀,那么一定會有新的驚喜。
美術說課稿 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美術第九冊第六課《美術中的比例》。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三個部分向各位評委、老師說課。
一、說教材(在這個環節我分3部分向大家說課。)
1.教材分析:
《美術中的比例》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的教學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造型、表現和實踐能力,并且加強了欣賞的分量。明確比例是造型藝術中重要的形式美法則之一,并能應用到設計中。
學情分析:
進入五年級的學生大多十一、二歲,對簡單的美術知識已有一定的積累,多數學生能通過觀察美術作品直觀地感受到作品中的美感,適時地補充一些比例知識。
2.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初步認識、了解比例知識,知道黃金比例,能夠有意識地發現生活中的比例。
◆能力目標:能運用比例知識對簡單的物品進行分析,從而學習運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情感目標: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用心體驗比例的情感,了解比例隨處可見,接觸黃金分割比,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從而對制作花瓶充滿信心。
3.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黃金比例,能在生活中發現比例的美,或運用比例知識分析、欣賞物品。
(2)難點:運用比例知識分析作品,創作具有比例美感的花瓶
二、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
為了創設輕松、幽默、充滿智慧的課堂,使課真正走進孩子們的情感世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情境教學法、引導發現法,并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等。
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創作者。學生主要運用了感受體驗法、對比觀察法進行了學習,激發興趣的'同時培養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以下六個教學環節:
(一)欣賞圖片、激趣導入;
(二)多元賞析、講授新課;
(三)共同參與、深入探究;
(四)學生創作、教師輔導;
(五)作品展示、多元評析;
(六)板書設計。
(一)欣賞圖片、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黃金分割比例么?
師:我們這個世界的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而組成的,怎樣才能學會欣賞不同的美術作品的比例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美術中的比例》。
【這部分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能力而設計的進入情境,明確任務;觀察發現探究新知;自主設計,創新應用;欣賞交流,評價建議。】
(二)多元賞析、講授新課。(在這個環節主要欣賞3個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
(1)展示范寬的中國畫《溪山行旅圖》,引導學生從局部到整體進行欣賞,尋找畫中的比例知識。
引出問題:“畫家為什么把人畫得那么小呢?”
通過對比,學生明確:畫家成功的運用了人、樹、山之間的比例關系表現我國陜西一帶的風光。山在畫的中央,頂天立地,雄偉壯觀,商人趕著驢,顯得很小突出了大山的高聳氣勢。總結出畫山水畫的比例法則丈山、尺樹、寸馬、豆人。
(2)欣賞達·芬奇的《維魯維斯的人》,引出問題:“你發現了什么?”了解人體比例關系。
全圖學生很難發現人體的比例關系。為了突破難點,教師借助軟件將其分解為兩幅圖,結合動畫效果的演示,學生明確:
比例關系1:身高等于兩手尖之間的長度。
比例關系2:當人把手腳張開,作仰臥姿勢,以他的肚臍為中心用圓規畫出一個圓,那么他的手指和腳趾就會在這個圓上。
(3)賞析建筑《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是黃金比例的建筑典范。正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
通過寬和高的比,得出近似值1:0.618。
舉例生活中的書本、國旗等都是運用了黃金分割比的近似值2:3的比例關系,黃金分割比是在人們長期的實踐中發現的,看起來是最美、最合理的。這個比被廣泛地運用在生活中和藝術當中。
【本環節通過對對國內外美術作品的欣賞,充分的理解和感受比例知識在美術作品中的應用,突破本課的難點。】
(三)共同參與、深入探究。(本這個環節分2部分,訓練有梯度,循序漸進。)
1.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取書本、文具盒等用尺子量出寬與長,并算出比值,教師巡視指導。(A4紙1:0.7,語文書1:0.7……)剛才我們測量的比率都接近1:0.618,這就是黃金分割比值.在欣賞、討論過程中,不同學生對藝術作品比例的感受不同,這源于學生的性格、基礎、生活環境等諸方面因素,同時也反映出藝術的多元性。
【通過學習,學生認識到美術與科學的聯系。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2、下面我們來欣賞優美的陶瓶。看看這幾個瓶子給你什么感受?
同學回答。通過學生共同參與,對比例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對下面的制作充滿信心。
【讓學生了解到比例關系隨處可見,從而引發他們思考比例的含義。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在學習比例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樂趣。】
(四)學生創作、教師輔導。
作業:設計一個美觀的花瓶,造型優美,比例合理、花紋流暢、有藝術性、美觀獨特。
【通過欣賞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品,學生定會有創作的欲望,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高寬比例,用各種表現手法來設計一件自己喜歡的花瓶。學生將本課學到的知識靈活應用于實踐中,在實踐中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品展示、多元評析。
在生活中運用黃金比不是一個精確制,我們找到的這些比值也都是徘徊在黃金比的左右。我們的世界絢麗多彩,生活中還有很多不同的美,需要我們用眼睛去發現、用心去感受他們不同的藝術魅力。這些精美的藝術品都蘊含其中,再加上瓶體上精致花紋的設計,給人以美的享受。
【此環節師生沉浸在用不同比例關系、不同表現形式設計出的漂亮花瓶作品中,大家欣賞著自己的設計作品倍感驕傲和自豪,欣賞后大家互相提改進意見,相互評價,讓學生再一次感受比例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享受。】
(六)板書設計。
美術中比例知識
黃金分割比例:1:0.618 近似值:2:33:55:8...
總之,本節課抓住了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注重對學生三維目標的培養,采用多媒體教學直觀有趣,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巧妙的創意來熏陶學生豐富課堂,以動手實踐為課堂教學的訓練手段。
以上我僅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三部分說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闡明了“為什么這樣教”。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節說課提出寶貴意見。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美術說課稿 4
一、學生經驗
本課主要是利用廢舊材料制作成藝術品的一個教學。不過特指棕色紙,主要是它的顏色與秋天的顏色有一定的聯系,這也是前幾節與本課的的聯系。所以學生已有的經驗是對與秋天有關的顏色比較敏感。另一個經驗是學生對運用廢舊材料創作藝術品這種形式不陌生。所以本課對學生來講有難度的是如何發揮創作力,把各種棕色紙的特點巧妙利用制作出各種畫面或形象。
二、相關知識背景
三、教材分析
依據教材要求運用棕色紙(包裝紙、信封、再生紙、舊報紙、紙箱紙、襯紙……)在制作中用撕撕、帖帖、剪剪的方法表現平面或立體的作品。教師要與學生對棕色紙的類型和特性進行分析探討,同時將這幾種視覺效果供學生欣賞。理解各種紙的質感與肌理特性對于創作是有很大幫助的。另外應根據畫面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顏色(深淺)進行拼貼,可以互相重疊,也可以露出部分底色;可以貼平實些,也可以凹凸不平,產生一種厚重感;還可以利用撕紙邊緣的裂色產生的肌理來作為特殊的底色,如石路、墻壁等。
四、教學目標分析
本課主要是利用廢舊材料制作成藝術品的一個教學。學生已有的經驗是對與秋天有關的顏色比較敏感。另一個經驗是學生對運用廢舊材料創作藝術品這種形式不陌生。所以本課應該把制作棕色紙作品作為重點,而如何巧妙運用想象與技法使作品生動是難點。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體驗用棕色紙做藝術品的樂趣,感受秋天的顏色,領悟收獲與成功的喜悅。
知識與技能:認識棕色紙的特點,用撕撕、帖帖、剪剪作畫。
過程與方法:嘗試用棕色紙做出畫,利用棕色紙的顏色和質感創作藝術品和裝飾品。
五、教法探析
本課的教學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體現美術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教育理念。所以在課的開始,通過看錄象以及尋找各種棕色紙來幫助學生體會棕色紙與秋天的關系。在制作作品環節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討論各種紙的特點以及對教師范例和學生作品的分析,從而發揮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想象力、創作力。
在用棕色紙制作鏡框環節中,教師已激勵的手段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創作,安排一個比賽的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和榮譽感,并最終為制作生活用品服務,潛移默化地感受到美術與生活的聯系。
六、學法指導
課的引入部分為了讓課的氛圍與前幾節課有一個自然的銜接,以播放一段秋天的錄象開頭。學生在看錄象中找出秋天的顏色——土黃色、棕色,引出棕色紙這個概念。教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各種紙,包括棕色紙(包裝紙、信紙、再生紙、舊報紙、紙箱紙、襯紙等),讓學生在找一找中了解棕色紙有這么多。從而自然引出課題。
在學習制作作品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各種紙的特性和質感,這對制作是十分重要的。感官的刺激比教師的語言更能促進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在摸一摸、看一看中比較各種紙的不同,感受紙的特性,有的是光滑的、有的是瓦楞的、有厚的、有薄的……通過了解熟悉紙的特點后,教師出示范例給學生欣賞,教師這時要注意在分析作品時把如何運用紙的特點來表現事物講清楚。
如:揉縐的.紙可以表現土坡、樹干,再生紙可以表現樹葉、窗簾、房頂……還可以讓學生模仿教師的分析對書上的作品進行分析。這個活動的目的要讓學生了解如何利用紙的特性開展想象,發散思維。在學生的腦中有了一定概念以后,交給學生任務:制作棕色紙藝品。
這時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制作的能力,在先前的思考中進行篩選。平面的與立體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可以師生共同探討解決。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這種能力,所以在制作時小組合作的方式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整塊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各種棕色紙的特點,發散學生的思維,其中教師的范例和學生作品的分析是很重要的。
第二個活動通過告訴學生什么是廢物利用這個理念引出用棕色紙做的鏡框,以新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給學生新鮮感。在學生討論、比賽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創作欲,并以一定的競爭形式展開,氣氛會比較活躍。這一塊活動是為了體現美術與生活的關系密切聯系的理念,讓學生用包裝紙裝飾生活中的東西就是讓他們在活動實踐中明白道理。
因為本課的作業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所以在作業展示評價環節評選團體獎比較公平。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結精神。拓展環節可以繼續本課的理念,讓學生收集廢報紙制作各種作品,開一個報紙展覽會。
七、教學活動實施脈胳
欣賞、引入→想象創作→表現、應用→展示評價→拓展
美術說課稿 5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奇異的結果》,我將從說教材、說目標、說重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完成
一、情況分析
1、教學對象分析
(1)中學生思想活躍,想象力豐富。將自己的想象變成可視的,可愛畫面,已成為同學們的向往。為此我們借助電腦美術引導學生利用Adobephotoshopcs軟件對多種多樣的素材進行隨心所欲的造型色彩處理,達到新奇的效果。但由于同學們對繪畫軟件的不熟悉,所以課前必須引導學生通過網上收集,認識有關photoshop軟件的基礎知識及使用功能。培養學生利用多媒體網絡自主學習的習慣。
(2)在教學中我們已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逐漸適應了協作學習。本課的協作學習主要體現在課前收集資料上,包括將資料用數碼相機輸入電腦。
2、教材分析
本課是以“造型表現”為主的課程。根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第四學段目標設課。目的是借助電腦美術將自己的想象變成可視的可愛畫面,體會電腦美術所帶來的新思維方式和表現方法。
二、教學內容與目標
學習運用數碼相機或掃描儀輸入自己的作品。學習運用圖像處理軟件的圖層處理功能和濾鏡變形功能,認識利用電腦進行美術創作的特點,注意對本來并無聯系的內容按自己的想象進行新組合變化,形成新奇的.畫面效果。鍛煉和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理解如何更好地運用電腦圖像的功能對自己已有的寫生形象進行整合是本課的重點,對圖像處理軟件中“層”的合理使用以及形象大小,變形和色彩的合理運用是難點。
四、教法、學法
本課采用的主要教學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教師為學生在網上查資料,討論留言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網上收集圖片,用數碼相機將小組的寫生作品輸入電腦。并在網上查找photoshop的基礎知識及功能。
五、教學流程設計
1、導入課題
教師播放《最終幻想》的片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小結:奇異的結果來自你大膽的想象,來自你細心的觀察,來自你靈活的表現。
2、相關美術知識的學習
藝術家們用自己的想象力成就了自己奇異之果,
課件演示:介紹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創作理念和創作方法,啟發學生大膽獨特的想象。
3、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
教師讓學生打開教師發布到Interner網上的網站
網站的主要內容:教師作品、學生作品、有情幫助、討論版等。
4、Photoshop技能技巧學習
教師演說:以《我的飛翔》為題做一幅圖并講解、示范電腦圖像處理軟件的基本應用方法。
5、學生作品創作
根據自己的創意,運用學到的方法、整合成一幅有創意的作品。
小組收集的資料課前裝入共享,教師循環輔導,小組間互相學習,完成作品,將作品保存為就JPEG格式提交。
6、教學評價
教師主機控制,全班欣賞作品。鼓勵一些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和互評,課后教師將同學們的作品發布到網上,請同學們在網上留言,討論等
美術說課稿 6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階段的學生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學生的學齡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思想目標:體會設計的意義,形成對美的感受和認知。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電腦,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制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教學重點,難點是:鼓勵學生動腦大膽想象并采用與別人不同的創意與造型。并能夠將繪畫與其它造型方法結合,共同運用于電腦模型的裝飾美化。
二.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創設情境欣賞范例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景——欣賞范例”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手工作品——電腦,為后面設計電腦做好鋪墊,引導學生通過體會電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使用電腦,引出本課課題—《新穎的電腦》
(二)引導啟發了解電腦其次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了解電腦”這一環節。先出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觀察探索,了解。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的制作設計了一個坡度,減低了難度。通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于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三)自主探究制作電腦接著我設計了“自主探究——制作電腦”一環節,因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他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所以在這環節我先用激勵的語言表揚學生的學習精神,正當學生情緒高漲,相互交流,積極互動,講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驟,并大膽地展示出一個設計與眾不同的作品。通過這種安排,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在小組中合作、在小組中探討,使重、難點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大膽創作制作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制作”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創作,在再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制作同時,并播放兒童歌曲,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顏色的搭配等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五)展示欣賞評價作品我接著設計了“展示欣賞——評價作品”的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采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課堂小結擴展延伸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后,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更漂亮的電腦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四.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新穎的電腦》基本特征示意圖和展示區。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我的課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美術說課稿 7
一、設計思想: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設計。應用”領域7—9年段的目標是了解主要的設計類別、功能,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多樣與統一等組合原理,利用媒材的特性,進行創意和設計,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最終遞進為“創意與設計”,指向了思維活動和操作實踐全過程的要求。本課教學內容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服裝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初中生對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服裝包含著三大要素:款式、色彩、面料。
本課《生活在格子里》是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和本課特點,從服裝面料設計中尋找靈感,以格子為切入點,通過對生活中格紋面料的結構和色彩變化分析,加上自己個性化的創意設計,再根據設計在不同人群中的適應性,讓學生的設計得到生活化的應用。
除了專業引導,本課還注重濃郁的人文關懷,將學習領域定位于“設計。應用”,其中“設計”重在引導生從經典中吸收靈感進行“格紋設計”的多樣表達,而“應用”重在將學生設計的作品在不同氣質的人身上進行立體的演繹,當我們的創意在緊緊的思考“人之所需”時,溫暖的人文關懷得到了自然的呈現。
二、教材分析:
《青春風采》屬于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16冊教材第2課,該課涵蓋內容異常豐富,為我們多角度的理解教材并進行個性化的自我建構提供了形式多樣的可行性。
針對這一教學內容,可以設計四個課時。第一課時為“服裝欣賞”,第二課時為“色彩和花色搭配”,第三課時即本課——“生活在格子里”,第四課時是“多樣的格子裝”。前兩課時的教學既讓學生領悟到了服裝的多樣表達,又讓孩子們具體了解到了色彩和花色搭配的奧秘,有了這兩課的積累,再細化到“生活在格子里”,原有知識和全新內容的互相碰撞,為孩子們的多樣表達形成了爆發的原點,第四課時則是利用格子元素進行豐富格子裝款式設計,前一課的學習又回歸到學生特別感興趣的款式設計。由此,這一單元的課程安排與服裝的三要素——款式、色彩、面料不謀而合。
而本次教學設計的呈現主要是第三課時《生活在格子》。在具體的教學設計中,依照“感悟——表達——應用”的主線節奏,進行了層層遞進式的教學,其中“感悟”是從經典的“蘇格蘭格子”入手,通過學生具有生活體驗的格子構成喚醒大家對它的重點關注;“表達”是引導學生在熟悉的格紋造型中運用線和色的互為融合,重構個性化的格紋構成;根據不同的人所傳達的不同氣質,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設計進行生活化的“應用”。
三、學情分析:
1.初中生對生活、對服裝已經有了自己一定的審美積淀,格子裝非常適合學生穿出青春風采,然而對于生活中的“格子元素”是如何構成的?它們獨特的美是怎樣演繹的?我們將運用這些元素如何重構?重構后的作品又將如何適用于不同的人?這些蘊含“美學原素”的思考是初中生所不具備的,因此這一課的展開不僅使學生領悟到小小格子元素的秘密,而且還從課堂學習衍生出更多的觀察所得——生活中很多細小的美,只要我們潛心去挖掘,總可以感知它的未知面。
2.學生在本課學習中可能會遇到以下的困難和問題:其一、學生沒有借助線條構成而形成格紋美的積累;其二、學生對各種經典格紋的抽象美的感知是全新的;其三、設計之后如何應用也是學生會遇到重要難題。
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采用的學習策略有個體自主思考的學習策略、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策略、緊圍問題的“探究式學習”的學習策略等。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由蘇格蘭格子裙了解“井子格”及其它“馬賽克格”、“千鳥格”、“蒙德里安格”等格紋種類,知道這些格紋以線構成、色彩渲染的造型特點,感悟各種格紋或穩重、或活潑、或靈動的美感。
2.技能目標:嘗試運用水粉工具,通過線條交錯、重疊等不同組合和色彩漸變、對比的豐富變化表現出學生喜歡的格紋。
3.情感目標:了解格子服裝的特殊文化內涵,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
五、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掌握各種服裝中格紋圖案造型的獨特美感,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個性化的設計。領悟格紋設計中的經典美,并能提升對格子服裝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六、教學策略:
本課教學運用了從“感知——表達——應用”的教學流程,注重學生觀察分析、自主探究和實際操作,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與感知,探究和創造,設計并運用。
七、課前準備:
1.學生的準備:水粉筆、刷子、水粉顏料以及相應的輔助工具。
2.教師的準備:課件、源于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人物模特”教具和示范用具。
八、教學過程:
(一)展示格紋造型的“艾瑪”,了解馬賽克紋,揭示學習內容
1.課件演示:享有當代寓言大師美譽的大衛。麥基筆下的《花格子大象艾瑪》,請學生欣賞艾瑪的眩目格子裝。
2.教師闡述:馬賽克式格子裝是利用色塊的交融表現艾瑪純真、可愛、開朗的個性,同學們可以像艾瑪一樣,生活在格子里。
3.出示課題《生活在格子里》(大衛。麥基筆下的“花格子大象艾瑪”)
[設計意圖:以直觀的、有趣的.圖片直入主題,在快樂、新奇的情境中明確本節課的重點]
(二)觀察分析格紋,了解格紋種類,豐富表現能力。
第一、欣賞、表現蘇格蘭裙
1.粗看
跟著影像去旅行:展示生活中的蘇格蘭人在不同的場合穿著的蘇格蘭裙,引導學生有感而發:精短的旅行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粗略的欣賞與觀察,使學生自主的感受格子裙在蘇格蘭民族中的地位,從而激發他們深入了解格子這一造型元素的興趣]
(穿著“格子裙”舞動的姑娘小伙兒們)(穿著“格子裙”的士兵)
2.細看(街頭的藝人)
(1)色彩:
定格幾款不同色彩的經典蘇格蘭裙,請學生瞇起眼睛觀察:每一款格子裙的主要色彩傾向是什么?
(紅色調的蘇格蘭格紋)(藍綠色調的蘇格蘭格紋)(藍色調的蘇格蘭格紋)
[設計意圖:由經典的蘇格蘭格子裙,復習色彩中色調的知識,為學生在后面的創作中如何控制色彩傾向做好鋪墊。]
(2)格紋:
更近距離看它,格紋也很有特色,你發現了怎樣的線條,它們是如何構成格子的?
[設計意圖:注重觀察方法的引導——從遠至近、從整體到局部,引導生聚焦“蘇格蘭格”的構成是典型的“井字格”。]
(3)色彩和格紋:
當這樣的線條進行交錯、重復、疊加時,就產生了豐富的節奏韻律感,仔細觀察,這樣的美感是通過線條與色彩怎樣的變化產生的?
歸納出線條的方向變化,粗細、疏密的對比以及色彩漸變、對比產生了富于節奏的美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發現的眼睛去提煉蘇格蘭格的基本格,理解它的變化,為學生創意性的設計格紋奠定扎實的基礎]
3.表現
教師現場示范表現蘇格蘭格,落實格紋的表現技法。
注意:端平手腕、鎖定方向、大膽運筆,就能形成平直穩定的橫直線與豎直線。
強調兩個細節:其一改變畫筆的方向就能表現出粗細不一的線條;其二產生了瑕疵,可巧妙利用,讓它融入畫面;或者大膽保留,形成獨特的畫面效果。
[設計意圖:教師示范能讓學生直觀感知如何用筆,如何把控平直的線條,如何巧妙處理創作中的小瑕疵,為學生獨立的設計解決技能上的難點。]
4.欣賞
演繹蘇格蘭格子服裝不同的真人秀,感受格紋圖案在服裝中的不同表達,領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設計意圖:欣賞能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知經典格紋的多樣表達,通過開放性的觀察來開闊學生設計格紋的思路]
第二、感悟、探究格紋的變化
人們的創意思維不會滿足于一種經典,會創造出更多的變化。
1.菱形格的演變
從水平直線組合演變成斜直線的變化,感悟“井子格斜”變成“菱形格”的不同感覺。
(1)師現場演示,將蘇格蘭格變化方向放于身體前。
引導生觀察:這樣變一下,斜直的線條交錯起來變成了菱形格,帶給你怎樣的感覺?說說你的直覺。
(2)加上你的創意思維,斜直線會構成不同的格紋效果。
這種變化是怎么造成的呢?
小結:線條形態的改變、角度的變化、當然還可以有更多的。
[設計意圖:通過生動的演示,讓學生發現菱形格線條的造型特點,有效地利用這一造型優勢,可以創作出n種創新版菱形格紋,揭示創意的設計就在線條的組合重構之中]
2.千鳥格的演變
在變化中感悟“井字格”和“斜直線”的組合構成的格子——千鳥格。
3.蒙德里安格的演變
欣賞由不規則的變化構成的形式豐富的“蒙德里安格”。
(1)引導學生目標明確的觀察:這樣的格子具有哪些獨特的美感?
(2)“我”(教師本人)穿蒙德里安裙和氣質相符的模特穿蒙德里安裙相對比,兩個不同版本的不同穿著效果,引出格子裝的著裝法則——適合的才是最美的!
[設計意圖:“千鳥格”和“蒙德里安”格的觀察分析讓學生更立體的感知格紋世界的多樣表達,而通過教師自身的與模特的對比演繹,自然的導出格子裝“設計。應用”的精髓——適合的,才是最美!讓看似簡單的“格紋”設計課上升到我們生活中最樸素的審美高度。]
(三)回顧格紋學習,思考格紋創意
1.你吸收了哪些基本的方法?
2.你又生成出哪些變化的靈感?
[設計意圖:回顧、思考既是對整節課的梳理,也為孩子們共享設計思路提供了一塊靈性的空間。]
(四)欣賞“非常格裝秀”,激發創作靈感
在動感的旋律中讓學生體會格子的多種表達,并刺激自己設計靈感的生成。
[設計意圖生活需要激情,設計也需要激情,設計前的視覺沖擊可以點燃學生的創作激情。]
(五)散發創意靈感,創作格紋實踐
主題:創作?的格子
要求: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討論(確定格調)——分工(明確個人角色)——創作(大膽的呈現想法)
請利用色彩+線條組合+變化你們想表達的格子
[設計意圖:“?”的格子給了學生更廣泛的創作空間,溫馨提示則凝煉了本節課的重點,便于孩子們在設計中可以圍繞幾組關鍵詞大膽的展開。]
(六)設置“應用”情境,展示學生作品
1.教師呈現各類人物的KT板造型,簡要分析人物身材和性格特點;
2.請各組同學根據該組所設計的格紋,對照人物的身材和性格,給他們穿上適合的格子裝。
[設計意圖:虛擬的人物場景,使得學生可以真正的讓自己的設計得到有效的運用。]
九、板書設計
蘇格蘭格
經典的格紋千鳥格變
菱形格
十、教學反思
1.換位思考,結合專業,解讀教材。
現行使用教材每一課涵蓋的內容都較廣,為我們解讀教材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如何解讀呢?
首先是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來初看《青春風采》,列出作為初中生看到這一內容時,會條件反射出哪些問題?即俯下身子,讀出孩子們的興趣點。中學生喜歡怎樣的服裝呢?中學生充滿著青春活力,除了運動裝,怎樣的服裝要素最能吸引學生呢?通過調查和交流,我發現,“格子裝”是初中生喜歡穿著的日常服飾,具有四季皆宜的特性,能在學生的生活體驗中引起共鳴;格子紋樣又屬于服裝面料設計,頗具變化,于是,就選擇了《生活在格子里》作為教學內容來組織本課教學。
其次,回歸到教師自身的角度重讀《青春風采》,憑借自己的專業素養圍繞課標要求和教材分析,提煉出在第一層次:服裝的三大要素包括款式、色彩和面料。可以以款式和色彩為重點設計出較為常態的教學流程,對面料的設計卻很少有人涉及,而“格子紋”的線條蘊含著節奏與韻律、對比和變化等多重美感,關注這一細節的層層剖析,能讓學生從美學的角度重新認識身邊熟悉的服裝元素;第二層次:站在“設計。應用”的角度,《生活在格子里》不僅在課堂中能體現這一學習領域的特點,而在學生更為廣泛的生活中,更能真真正正的得到體現,符合學習致用的特點。
2.循著主線、把握節奏、組織教學。
在本課的設計與試教中,我強烈意識到一節課像一條潺潺溪水,可以營造出多重交叉的主線美感。因此在組織教學素材時,我先找出能架構起本課內容的幾個關鍵點,然后提煉出“經典剖析——個性的演變——適合才是最美的”的課堂主線。而溪水的轉折流淌如課堂的節奏變化,從緩緩的進入、變化的呈現、動感的沖擊到回歸率性的創作,這樣的節奏處理會使學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設計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服裝美的元素。
3.追求完美、沒有完美、思考永恒。
在《生活在格子里》的執教過程中,同樣感受到還有值得推敲和反思的細節。其一、格子構成的設計能否再開放些,大幅度地展開學生思維,讓格子這一設計元素表現的更多元;其二、少一點預設,多一些生成。教師要成為靈性的教師,應該隨著學生的思路及時地調整方向,這樣的教學才不會因為少了某個環節的呈現而遜色;其三、多給學生充足的體驗時間,特別是在優質課評比中,常常會出現“趕”的現象,是否能放慢步伐,留給學生大塊的時間去發現、去感知,相信孩子們《生活在格子里》的收獲會更豐富!
美術說課稿 8
一、說教材
我設計的自行車是三年級美術上冊第十四課內容,教材內容只是學生畫的和制作的幾幅自行車的圖畫,主要是讓學生來認識自行車,不但要知道它的.結構、用途,還要讓學生積極的去改造去創新,引導學生開拓思維創造出既美觀又有一定實用價值的自行車來。
二、教學重難點
1、初步認識自行車的大體結構及用途。
2、能根據自行車的結構畫出簡單的自行車。
難點:能夠有創意的去對自行車加以改進,使其變得更美觀更實用。
三、說教法學法
先引導學生認識自行車的結構,然后示范自行車的畫法,平觀看各種自行車的圖片,啟發學生創新。
四、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展示自行車的圖片,并提問:你家里有自行車嗎?他們是什么顏色的,漂亮嗎?你想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嗎?這一節我們就來設計一輛,板書課題:我設計的自行車
(二)認識自行車各部分結構
1.車輪
2.輻條
3.剎車
4.車把
5.車架
6.車座
7.貨架
8.腳撐
9.鏈條
10.腳踏
你知道自行車有什么功能嗎?
你想讓它還有什么功能?
學生自由繪畫。
鼓勵有創意的學生作品,提醒學生要注意自行車造型的美觀和實用性。
(三)展評作業
選出“最佳造型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制作獎”。
(四)課后小結
這一節我們了解了自行車的結構、功能,并設計了自己的自行車,但課堂時間有限,可能還有更好的作品,課下交給老師。
美術說課稿 9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彩泥、繪畫、剪紙等美術方法表現生活中的蔬菜、菜肴,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2、強調在創作的過程中,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用彩泥、繪畫、剪紙等美術方法表現生活中的蔬菜、菜肴。
2、讓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教學課時:
1課時
課前準備:
各類菜的圖片和一些精美的菜肴及菜名標簽圖片的教學課件及學生創作過程中的音樂。彩泥、繪畫紙、油畫棒、剪刀、彩紙、膠水。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師:孩子們,你們知不知道我們班最活潑,最可愛的是誰呢?(生:……)對呀!xx是我們班最活潑,最可愛的?可是今天早上我看到她的時侯卻發現她好象有點心事。一問才知道,原來今天是她的生日,平時是與爸爸,媽媽和朋友在家里過的,可是今天還得上學,怎么辦那?說道這兒,巧了,我們今天的美術課剛好講到《今日的菜單》[板書課題:14、今日的菜單]何不就讓我們一起為xx過一個有趣的生日呢?大家說可不可以呢?[板書:一個大的問號“?”](生:可以。)呵呵,真是我的好學生。那下面老師就先帶大家到菜市場去逛逛吧。
二、發展階段
1、用課件出示圖片,學生興趣更濃。
師: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們買些什么樣的菜?(師逐步出示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和肉蛋類的給學生觀察各種菜的特點。)
2、學生建議,初步設計菜單。
師:剛才到菜市場看到了那么多的菜,我們大家一起來選擇幾種菜,看看我們剛選擇的這些菜可以做出什么菜式來。(生:……)
師:說著說著好象都能聞到菜的香味了,但是我們在美術課堂中不能真刀切,真鍋炒,你們想想我們能用什么辦法將菜先設計并展現出來呢?
(生:繪畫、剪紙、彩泥……)
師:對呀,大家想的辦法真不錯。我們就可以先用我們美術表現的形式將菜肴設計出來啊。
3、提出活動要求,做好活動的準備。
(1)、明了比賽要求。
師:接下來我們將要進行的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那我們現在的三個大組分別為我們的三個智囊團。我們三個智囊團之間將展開爭奪,看今天哪個組想出的菜式,做出來的菜最豐盛、最有營養。那這組將被評為“表現智囊團”。同時我們已經分好了每三個人組成一組的合作小組,我們每個合作小組之間也將進行比賽,在每個智囊團中評選出各合作小組中表現最突出的菜式為“金點子菜”,老師還準備了一些獎品將送給被評為“金點子菜”的設計者。大家有沒有勝利的信心呢?(生:有——)
(2)、課件出示大師作品及一些菜名標簽。
師:為了使同學們更好地完成任務,取得最后的勝利。老師特意準備了一些有名的廚師的作品給大家做做參考。請大家注意看各種菜式、盛菜用的碗疊和每樣菜旁邊的菜名標簽。
師生互動觀看大師作品。
(3)、活動前討論。
師:看了大師的作品我想大家可能心里更有把握了吧。接下來的兩分鐘時間將讓大家討論:
a、自己這個合作小組準備用什么材料設計什么樣的菜式,用怎樣的碗碟盛放,并請將菜式的名稱標簽也放在你們的設計當中。
b、注意合作小組中三個人的合理分工:一個人負責菜式設計,一個人負責碗碟的設計,另一個人則負責菜名標簽的設計。
(4)、交流討論結果。
4、動手做做看。
(1)、學生開始設計時,老師放輕音樂調劑課堂氣氛。
(2)、學生制作,第一大組用彩泥捏出菜式;第二大組用繪畫的辦法表現菜式;第三大組的同學用剪紙的方法來創作。在學生制作的時候老師下去巡視指導。
5、作業展示與評價。
組織學生將菜肴擺在前面,請今天的小公主到臺前來,大家一起為他唱起生日歌,許下心愿,請今天的小公主選出她今天最愛吃的菜,被定為今天的.”金盤菜”
(1)、師:比賽時間到了,我們來看看三個智囊團的比賽結果怎樣?恩…我能看到每個智囊團的孩子都是非常盡力地去做的,真是一群熱心的孩子,看看你們設計的菜肴,真是色香味齊全,非常的不錯。[老師將黑板上的問號換成感嘆號“!”]
老師選取學生設計的任意的菜肴讓學生欣賞,并問孩子設計的意圖:說說為什么要設計這樣一個菜肴?
(2)、請學生代表來評選出自己這一組的“金點子菜式”。
(3)、評選出“表現智囊團”。
三、課后拓展
師:今天大家設計的這些菜肴,我看到了是非常的喜歡。我想xx肯定會非常滿意并感謝大家幫了她的忙,今天老師就希望放學回家后,你們也能將今天課堂上的設計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同時幫助他們按照你們的設計,也做出可口又有營養的菜肴來。
美術說課稿 10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基本的作畫步驟,構圖知識,美術術語的基本含義
重點、難點、及措施:
重點理解構圖知識和美術術語的含義
教具:
幾何石膏、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舉生活中的生動圖片。
二、素描的含義;
1、用單色的點、線、面的.結合表現物體的形體,色調明暗層次等造型因素的繪畫。
2、寫生素描從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3、工具可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
4、作畫時間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
5、從繪畫傳統的角度分為;中國傳統的素描(白描)、西方寫實傳統的素描。三、素描的表現語言
1、線條、色調。對于初學者,首先學會用線條表現形象,即學會用線條打準輪廓及把握比例,透視關系等。
2、初學者注意表現形體的明暗和色調的深淺。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三個方面;
1、感覺能力
2、知識(透視學、解剖學、色彩學)
3、技巧:勤,練。
五、觀察能力:在動筆作畫之前,應該用足夠的時間觀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要堅持多看,多分析,不斷深化認識和理解的程度,如觀察表現。
1、首先分出兩大明暗體系。
2、用比較的方法分出兩大體系中不同色調的變化。
3、在比較不同的色調時,要時刻注意形體結構的變化和周圍環境的關系及形面,在色調的處理上,有些地方要細膩柔和,有些地方要簡練,概括。
六、素描的要求:
1、物圖得當。
2、造型準確。
3、質感空間感強。黑白的關系,近實遠虛,近大遠小。
七、素描考試指導:構圖定整。結構明確。層次分明,刻畫深入,總體感強,注意形象(局部)。
八、靜物寫生:
1、構圖,上下左右均衡。
2、切點定形。
3、形體分析。
4、鋪大調子。
5、深入刻畫(整體-局部-整體的素描原則)。
6、整體調查。A、形體比例處理。B、形體色調表現。C、形體背景有空間感
D、物體質感。
九、教師從總體上進行總結,讓學生有一個系統的知識結構。
十、課后作業: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臨摹一幅石膏素描。
【美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美術說課稿12-14
美術說課稿范文06-15
小學美術說課稿05-14
必備美術說課稿模板05-10
美術說課稿模板模板05-12
人教版小學美術說課稿07-13
最新美術說課稿模板03-30
小學美術說課稿范文03-24
高中美術說課稿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