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說課稿模板(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桂花雨說課稿模板(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桂花雨說課稿1
[說教材]
《桂花雨》是現當代女作家琦君的名作。它主要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她的這篇文章非常優美,使人讀后真的象浸潤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濃郁而迷人的香氣中,感受著琦君那如雨般的思鄉之情。
[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從教材編排上來看,本組課文都是思鄉懷鄉之作,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擬定本課的:
【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課文生字詞,“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想像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達的情感。
[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我將利用電教手段或通過用圖畫創設多種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利用插圖來想象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使學生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2、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我把指導朗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
【說學法】:
讀、思、議、想、練的方法學習課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自己讀懂的那部分內容進行重點閱讀和探究,注重以讀為本,做到師生、生生交流,讓每一位學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
[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開課伊始,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桂花的印象。然后導入新課,從而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進入課堂。
二、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雖然文章洋溢著濃濃的思鄉之情,但是不讀就無法理解其中豐富的意蘊,不讀就未能感受文中那濃濃的情感。因此,我在這堂課上以讀代講,以讀促情的做法,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安排了四個教學步驟:
(一)抓文本用心讀
好的朗讀勝過繁瑣的講解。因此,在整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接觸范文,仔細揣摩,內心融入。
第一,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做到每讀一段都要有目的,不白讀;
第二,選好讀的重點去讀。
我采用范讀、朗讀、默讀、自由讀、引讀、配樂讀、師生互讀等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就水到渠成。
(二)在理解中美讀
在課堂上,要想吸收和積累生動的語言,就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味來。
1、為什么說母親卻說:“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呢?我讓學生瀏覽課文,從中找出寫桂花香的句子,那個句子最能體現桂花香呢?
學生找出:桂花開的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和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這兩句。
引導學生扣住關鍵詞體會這兩句的不同,這些詩句對桂花的形態、特點進行了恰當的描繪和解讀。學生通過與文中的語句進行進一步的對照,就更深刻地去理解母親所說的話了。
2、課文第三節的第一句:“搖桂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一個“纏”字既寫出了作者盼望搖桂花時的迫切心情,同時又把兒童對大人的糾纏耍賴的特點表現出來。
學生讀文后,我問“老是纏著”是什么樣的心情?學生:“期待的心情、希望的心情、迫切心情。……”接著,我先作示范朗讀,(需要自己朗讀這句話)再讓學生試著練習讀,把這種期待與迫切的心情讀出來。
三、在想象中讀美
1、課文的第三小節,我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可以體現出作者搖花時快樂心情的詞句:“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象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理解“使勁地搖”搖出了什么?。自己盼望已久的事情發生了,應當是怎樣的心情呢?我先讓學生做動作體會“搖”的場景,再讓學生帶著歡樂的心情讀文,這樣學生就自然理解了。
②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讓學生看著畫面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歡樂情景。通過同桌共同享受著歡樂時刻,師生合作說話,來進一步享受“搖花樂”這一快樂時光。
2、理解: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時,我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為什么?
家鄉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凝聚著母親的母親的歡樂,母親的辛勞,也有母親對家鄉深深的思念,通過師生合作說話,用學生對生活中親情的認識引導學生體會到這是琦君奶奶對故鄉的贊美、對故鄉的思念)此時此刻,學生再去讀母親的話,自然會產生深深地情感。
四、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在拓展階段,引導學生回憶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呢?說給大家聽。使學生的生活與文本的內容得到溝通,既即時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使學生的心與課文融為一體。
[說板書]
這課的板書力求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簡單明了。
桂花香
桂花雨思念家鄉,懷念童年
“搖花樂”
桂花雨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五年級上冊《桂花雨》。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和教學反思這五個方面來像大家闡述我的這堂課:
一、說教材
《桂花雨》這篇課文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對家鄉的思念。本文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課文有8個自然段。文章先寫小時侯“我”最喜歡桂花,因為“它的香氣真是迷人”。第四、五、六自然段寫童年的“搖花樂”。作者琦君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花樂”這一場景之中。第七、八自然段寫母親愛家鄉的桂花,“我”愛童年的“桂花雨”。教材中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桂花樹下搖桂花的歡樂的情景。教學中能讓學生根據插圖來理解學習課文內容,想象搖桂花的歡樂,可以增強教學效果。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
從教材編排上來看,本組課文都是思鄉懷鄉之作,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本課課文內容和課型特點,我擬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品味優美句子和經典詞語,體會作者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為了讓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更集中,更突出,我把第一和第二個目標在課前就已經拜托郭老師幫我完成,所以這節課我的教學目標是在完成第三個目標,具體為:
品味優美句子和經典詞語,體會作者搖桂花的快樂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借助想象和情景對話,想象搖花的快樂。
這也是我這節課要完成的重點。
教學難點為: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三、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我將教學方法確定為情景教學法、以讀代講法和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法。
1、情景教學法。利用插圖來想象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使學生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2、自主、合作、探究法。在課堂上我爭取以一個學習伙伴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中去,適當的點撥,引導學生訓練語言、積累語言、感悟快樂、體會感情。
3、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這篇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在教學中我把指導朗讀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課文
開課伊始,我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雨的印象。然后導入新課,從而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進入課堂。在這一環節順帶介紹作者,也是為了后面學生理解課文盡量形成情感鋪墊。
(二)復習檢測,整體感知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同學們對課文的內容已經有了整體的感知,為檢測同學們對課文的理解,我先引出問題:“作者對兒時陣陣的桂花雨有怎樣的感受,用一個字來形容,你覺得是哪個字?”其實這個這個問題也是為了把學生帶入這一節課的情感體驗之旅。
(三)研讀搖桂花三個自然段,體會感情
課文四、五、六自然段是作者回憶童年搖花趣事的段落,同時更是情感激蕩的幾個段落,而這種感情更是集中在幾個句子當中。所以我把這節課重點的突破放在三個句子上:
※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在這一環節我采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讓學生欣賞句子的生動,體會其中飽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充分朗讀,讓學生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想象與作者一起感受搖桂花的快樂,學生看圖想象邊表演邊說搖桂花的動作,和作者一起分享童年的歡樂。然后激發學生想象的翅膀,說出:“桂花像什么一樣落下來?”使學生在讀、悟、說、想的學習過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讓學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語言文字訓練。以情促練,又讓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感受快樂,進入語言學習的奇妙境界
(四)升華情感,品悟鄉愁
母親的話語是文章情感積淀的一個句子,但也是本節可學生難以闖關的一個句子。但是在前面感情體驗的基礎上,這一句的理解,也就是文章難點的突破上,也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最后通過一個寫話練習檢測大家這節課的學習成果。
桂花雨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桂花雨》。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桂花雨》是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文章。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全文共六個自然段,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段開篇明旨,寫作者小時候最喜歡桂花,因為它的`香氣迷人。第二到四段寫童年的“搖花樂”。第五到六段,寫母親愛家鄉的金桂,同時點題,寫“我”愛童年的“搖花樂”。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童趣淳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之中。
基于對教材的研究,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和中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課標對中年級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節課“鮮”、“謝”等十個生字,會讀“拙”等四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3、能聯系實際生活談談對課后練習4中重點句的閱讀感受。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學會鑒賞,學會積累,并聯系生活實際學會仿寫運用。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家鄉的懷念。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文章不光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還有著優美的語言,學是為了用,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學會仿寫運用的能力。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以“讀——賞——悟”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
(1)讀: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2)賞:賞讀文中優美的句子,積累內化。
(3)悟:每一節課上,我們應該堅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讀、自悟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法。
2、學法:采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感受,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本文的教學,我準備分兩個課時完成。
在第一課時中主要讓學生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掌握本文的九個生字,以及課后第三題中的詞語。
下面我將主要講第二課時的內容: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想象作者描寫的景象,感受作者小時候搖桂花的樂趣,體會文中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以及作者和母親那濃濃的熱愛家鄉,思念家鄉之情。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這篇課文的第一句說道:“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昨天我們學習了作者喜歡桂花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香氣迷人,令人陶醉。作者那么喜歡桂花,但更令作者喜愛的還是那樂趣無窮的“搖花樂”。那么到底作者的搖花樂“樂”在哪里呢?當那陣陣的桂花雨紛紛落下時又是什么樣的呢?好,這一節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跟隨作者一起去搖桂花,同作者一起分享那落英繽紛的場景帶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吧!
創設了一個特定的環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整體引入提高了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的能力,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印象。這樣設計運用舊知引入新知,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容易和本節課的新知產生有機的聯系。
(二)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1、第一部分的教學,主要圍繞“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這個句子,讀讀這個部分,想想為什么愛桂花?從中,也能讓學生認識到桂花樹的特點。
2、重點是學習第二部分,要理解搖桂花的樂趣。
在學生讀了這一部分后,引導討論:為什么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這得從全家人的活動,以及桂花的用途中去體會。
(1)找出每個人的做法,分角色朗讀,有利于認識父母及作者不同的性格,體會內心共同的喜悅。
(2)交流各人做了什么,說了什么。并指導感情朗讀。重點理解我搖桂花時的動作和話語,母親小心翼翼的動作,和父親隨口吟誦的那首詩,體會一家人對桂子豐收的喜悅。并注意幾個問題: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這句話。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聯系實際,了解桂花的作用。
(4)對這部分的內容做個總結,談談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搖桂花的樂趣,并進一步進行朗讀。
重視以讀促理解,在充分的讀中體會到課文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情境中得到語言文字訓練。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真正地推動課堂對話的發展。在訓練設計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使“教法學法化,學法教法化”。
3、在總結第二部分后,學生對作者懷念童年時光的感情是不難理解的。所以,第三部分中,重點應指導學生理解母親的這句話:“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讓小組進行討論、交流。要認識到,此時的母親已經遠離故鄉,當母親看到_____。
外地的桂花時,說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可以看到母親在想念家鄉了,不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實在是太思念家鄉,太熱愛家鄉,家鄉的什么都是最好的。接著進行仿寫練習:外地的環境好,還是(_____)。外地的生活好,還是(_____)。
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加深了理解,對全文的感情有了深化,加強了語言文字訓練,鍛煉了運用語言的能力,充分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
(三)課堂總結,深切體會
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朗讀全文,讀出作者對“我”和母親對家鄉、對家鄉的桂花的熱愛之情。帶著對課文的感悟和體驗回到課文,實質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也是對整體的回顧。通過總結課文的內容,進一步復習課文,深切體會文中透露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深化認識
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的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或感受,引導學生觀察社會、觀察人生。為體現這一宗旨,同時也為了強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于是我設計了“說一說你童年中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讓學生從讀后的感慨入手,以實際的生活為依托,促使學生有感而發,落筆成文,完成讀寫結合的遷移。
四、說板書設計
喜歡桂花
桂花雨思念家鄉,懷念童年
“搖花樂”
這樣設計板書,既能形象直觀地概括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又能體現出文章的敘事順序,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便于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
以上是我說課的內容,請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桂花雨說課稿4
一、說教材
《桂花雨》是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四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的第11課。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作者琦君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淳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花樂”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質樸淡雅,情感豐富而真摯,一如桂花,散發著濃濃的思鄉懷舊情韻,讀后讓人回味綿長。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從教材編排上來看,本課是思鄉懷鄉之作,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通過讀書,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根據課程改革與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搖花樂”。
2、過程方法目標:以插圖,引導學生讀課文,從中感受“搖花樂”,體會思鄉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這句話,體會思鄉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重點: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三、說教法的選擇和學法的指導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采用“以讀促講”的方式,以“讀——賞——悟”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賞讀文中優美的句子,積累內化。堅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讀、自悟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法。引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合作討論、想象、交流”的學習方式來理解課文內容,學生通過動口說、動手表演以及各種形式的讀來訓練語言、積累語言、感悟真情。
四、說教學程序
1、激趣導入,板書課題。(桂花雨)
這是從天上落下來的雨嗎?像什么?有什么感覺?
(由課題聯想開去,啟發學生想象畫面,談談感受,帶著感受讀題目,訓練了學生的朗讀,也創造了學習情境和氛圍,一舉兩得。)
2、感悟課文
(1)體會“搖花樂”
A、自由默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找一找,你從課文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了作者的搖花樂,把讓你體會到搖花樂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還可以在旁邊寫寫你的感受。
(先自由默讀,再交流、表演,最后朗讀體會)
“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
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
桂花紛紛落下,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這就是兒童的快樂,只有兒童才能了解,這正是父親詩中寫的那句:細細香風淡淡煙,竟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想象體會:看著這紛紛落下的桂花雨,你們覺得像什么?這繽紛的花雨落在你的頭上,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B、“搖花樂”都有誰樂?(讓學生邊讀邊在旁邊作記號,學會帶問題讀書)
反饋交流,總結:我樂、全家樂、全村樂
C、質疑:桂花開在秋天,為什么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從課文的描述中,你好像看到了怎樣的情景?(以矛盾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理解母親對家鄉深厚的感情。
D、朗讀“搖花樂”深化理解。
(2)感悟思鄉情
A、自由讀最后兩個自然段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母親為什么這么想?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理解: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時,我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為什么?家鄉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凝聚著母親的歡樂,母親的辛勞,也有母親對家鄉深深的思念,通過師生合作說話引導學生體會到這是琦君奶奶對故鄉的贊美、對故鄉的思念。此時此刻,學生再去讀母親的話,自然會產生深深地情感。
創設情境,引讀母親的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再甜不如家鄉水,再濃不如家鄉情,再好不如家鄉人,再香不如家鄉桂,所以當作者把杭州的桂花捧給母親時,母親深情地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縷縷花香,傳悠悠搖花樂,淡淡筆觸,抒濃濃思鄉情。
B.(學習第六自然段)母親的這番話,這份情,自然影響了作者,感染了作者,于是每到這個時候,作者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揺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C、同學們知道作者琦君嗎?
(她是浙江永嘉人,出生于1918年。)(她是當代女作家。)
(她畢業于杭州之江大學,是著名詞學大家夏承燾先生的學生。)
(琦君是一位高產作家,出版的散文集、小說集和兒童文學作品有30多種。)
我們今天所學的課文——《桂花雨》就是作者1962年寫的,那年她44歲,此時的她遠離家鄉,文章流露出的是作者對家鄉桂花的熱愛和這種濃濃的思鄉之情,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
總結:桂花是作者的童年,作者難忘童年的桂花雨,桂花雨中,有甜甜的回憶,桂花雨中,有濃濃的鄉情,所以,作者這樣寫:小時候,……;讓我們再一次讀出作者內心深處濃濃的情……
3、布置作業(自由選做)
A、寫感言:從作者身上,從這篇課文中,你讀懂了什么?用一兩句話寫下自己的感想收獲。
B、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像作者一樣,學生一定也有印象深刻的事,這里,進行一個拓展練習,引導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并將此練習作為本課的一項作業——小練筆。
五、說板書
這課的板書力求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簡單明了。
板書設計:
11、桂花雨
桂花香揺花樂思鄉情
桂花雨說課稿5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7課《桂花雨》。下面,我將從說目標,說教法,說學法和說教學流程,說教學反思五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正確認讀“籮筐、姿態、至少、鄰居、提前、尤其、杭州、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通過用抓重點詞,想象畫面的方法,體會桂花給“我”帶來的快樂。
3、通過感情讀文,朗讀感悟,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深刻含義。學習作者通過寫童年小事表情達意的方法。
我確立此目標有以下四點依據:
一是基于對課程標準學段目標的理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目標的設計要著眼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要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習和運用語文。
二是基于對單元重點項目的理解:本篇課文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教材的主題是“月是故鄉明”,訓編排本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眷戀、摯愛的思想感情;而是通過閱讀,使學生領悟到,思鄉的情是一樣的,思想的方式、寄托的對象卻是因人而異,從而體會到作者感情是通過一些景物或事情表達出來的。
三是基于對教學內容的認識:《桂花雨》是一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題目給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于故鄉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通過桂花寄托自己和母親深深的思鄉之情。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目的是使學生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同時,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是基于對學生學情的認識:五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剛剛跨入高段學習的時期,雖然有一定初步閱讀的能力,并通過自己的朗讀表達自己的理解與感受。理解力、觀察分析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正快速發展,但需要進一步加強讀與說的有機結合。據此我將重難點確立為:通過用抓重點詞,想象畫面的方法,體會桂花給“我”帶來的快樂。通過感情讀文,朗讀感悟,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深刻含義。學習作者通過寫童年小事表情達意的方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據此,本節課我主要通過朗讀感悟,自主探究,啟發引導等方法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體現語言本位的思想。讓學生在自主探究、朗讀感悟中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想象畫面
設計意圖:引入課題后,利用閱讀提示,讓學生梳理出問題,帶著疑問去讀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設計意圖:我設定這個環節,主要是給學生充足的讀書和思考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內容。
(三)深入學文,品讀感悟。
設計意圖:設計此環節主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朗讀感悟、想象、交流閱讀體會中感知桂花給“我”帶來的快樂。在理解母親的話時,旨在讓學生能夠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句子。從而體會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所學方法學習致用,通過回憶童年小事表達自己的情感。作業設定為寫一次口語交際,目的是為了便于反饋檢測。
四、說教學反思
一堂課難免有許多不足,反思自己的這節課堂,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雖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做到民主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的還是過多,感覺像是為了完成自己設計的目標而去引導,忽視了課堂生成,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次,對學生的評價也不是很合理,不及時。(李金龍提到的作者借桂花樹來表達情感,這時候我的評價沒跟上,方法總結不到位)評價針對性不足,導致課堂學生的發言比較單一,沒有啟發學生的思維。
另外,通過這次教學,反思,也讓我認識到教師對課堂的把握,對教材的處理等都需要自己去下功夫學習。這些都是我所欠缺的地方, 唯有學習反思才能使自己進步。
以他人為鏡,方能知曉自身最大的不足,對于本節課教學,可能自己還是“當局者迷”,自己還沒有認識到的不足還有很多,懇請各位老師給出指導和建議,使我不斷進步,有所收獲,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