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說課稿范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下冊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說課稿1
設計說明
本文從“我”的愿望出發,展開大膽想象,講述了“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發生的一連串奇妙的事情。全文語言輕松活潑,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在本課教學中,主要結合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同時,關注文章寫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現文章的語言美、想象美,練習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如,一棵有各種形狀鳥窩的大樹。
學生準備:結合預學案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導入:同學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瑰麗的夢。如果你會七十二變,你最想變成什么?說說你的理由。
2.揭題:無獨有偶,當代兒童文學家顧鷹也喜歡七十二變,她最喜歡變成什么呢?(動畫:人變成了樹)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導思: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預設:“我”變成了一棵什么樣的樹?“我”變成樹后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4.過渡: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課文。
設計意圖:由暢談“如果你會七十二變,你最想變成什么?”引入新課,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
2.學習會認字:希 癢 鱷 丁 零 腸 醋
(1)教師對學生進行生字卡片抽讀,開火車輪讀。
強調:“醋”是平舌音,“腸”是翹舌音,“鱷”是零聲母音節。
學習會寫字。課件出示含會寫字的詞語:形狀、狐貍、丁零、巧克力、繼續、麻煩。
強調:“丁零”一詞的“零”讀輕聲。“狐、貍”兩字都有反犬旁,“繼、續”兩字都有絞絲旁。
(2)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
3.理解詞語。
(1)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全班進行交流。請小老師來解決。
(2)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①聯系生活實際理解“癢癢”。
②看圖片理解詞語“鱷魚”“香腸”“糖醋排骨”。
③聯系上下文理解“丁零”等。
(3)小結:理解詞語時,我們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對照圖片,也可以先找到詞語所在的句子,再讀一讀這個句子,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通過初讀課文來學習生字、理解詞語。在識字中,發揮學生自主識字能力,通過自己質疑、全班解疑,教師點撥等方法來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思考:各自然段講了什么?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3.幫助學生梳通文章大意:
引導學生了解:根據段落大意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常用的方法。
4.學生交流,教師指導,梳理脈絡: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寫“我”變成了一棵樹。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寫“我”變成的樹的樣子及“我”的做法。
第三部分(第9~23自然段):寫媽媽拿著好吃的食物分給鳥窩里的小動物們,“我”忍不住想家,想起了媽媽做的飯菜。
5.指名分三部分來讀。
6.重點指導讀第一部分。
(1)自由讀,用橫線畫出最能說明“我”想變成一棵樹的原因的句子。
“不動筆墨不讀書”,引導學生知道畫出關鍵詞語或句子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
(2)匯報交流。
(3)指導學生朗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朗讀課文,先讀懂每一個自然段的內容,再進行全篇內容的梳理,幫助學生理清結構。
四、觀察示范,指導書寫
1.出示本節課要寫的生字。
狀 狐 貍 丁 零 巧 克 腸 繼 續 抬 麻 煩
2.認讀生字,口頭給生字組詞。
3.說一說哪些生字較為難寫,互相交流寫好生字的方法。
狀:注意“犬”的寫法,不要寫錯點的位置。(動畫展示筆順)
狐:“瓜”的第三筆是豎提。
繼:“米”的最后一筆要變成點。
4.教師相機進行示范,重點指導“狀”“腸”的寫法。
5.學生練習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6.投影展示學生書寫的生字。
7.積累抄寫。
在課文中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抄寫下來和同學交流。
設計意圖:注重書寫指導,在學生認真觀察的基礎上進行交流、示范,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同時,練習積累抄寫,從而把字寫得正確、美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創設情境
1.課件出示一棵大樹,樹上的詞語有:
希望 癢癢 鱷魚 丁零 香腸 陳醋
麻煩 繼續 狐貍 巧克力 形狀
(1)學生開火車領讀詞語。
(2)用自己喜歡的詞語說幾句話。
2.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你覺得變成一棵樹有趣嗎?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課文,品讀變成樹的美妙和神奇。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詞語,鞏固學生對詞語的掌握。
二、深入讀文,品析語言
(一)學習第二部分,感受想象的神奇。
1.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5~20自然段,畫出你覺得有意思的句子,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寫批注。
2.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3.體會初變樹的樂趣。
(1)讀一讀第5~8自然段,把自己認為有意思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2)感知鳥窩的形狀美。
①課件出示樹的圖片,然后依次出現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長方形的、圓形的、橢圓形的、菱形的鳥窩。
引導學生結合插圖想象各種形狀的鳥窩在枝頭上跳舞的情形,具體感受這棵樹的“奇特”。
②學生進行補充填空。
我變的樹上長滿了( )的鳥窩: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還有長方形的、圓形的、橢圓形的、菱形的……風一吹,( )。
③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快樂與興奮之情)
(3)體會鳥窩里的幸福。
①學生匯報交流。
②課件出示句子:
句1:我會請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鴨子、小鱷魚、小狐貍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歡也可以住進來。
句2:你怎么住進來?別擔心,我會彎下腰,讓鳥窩離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輕輕一跳或者輕輕一爬,就像平時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③引導學生認識設問句,了解其特點和作用。
④鼓勵學生找出文中另一個設問句讀一讀,鞏固設問句的特點及作用。
⑤找出這部分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如:你猜,我變的樹上會長什么?當然不是蘋果啦,梨也不對——對了,鳥窩!
⑥多種形式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二)學習第三部分,感受現實的幸福。
1.體會媽媽進入鳥窩的變化。
(1)讀一讀第9~20自然段,把自己認為有意思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
(2)相機出示下面的句子,引導學生讀句子并說說“我”高興和失望的原因:
我有點兒高興,又有些失望。
①引導學生聯系第11自然段讀句子談感受。
②重點抓住描寫媽媽和小動物們吃東西時的句子,進一步感悟“我”的高興和失望之情。
③引導學生質疑。
④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和段落。
2.輕聲讀第9~23自然段,交流思考:讀了這一部分,你還知道了些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相機點撥。
設計意圖:教學設計中,旨在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感受想象的神奇。關注文章的寫法,感受使用設問句的好處。同時,通過圖片的直觀感受,體會變成長滿鳥窩的樹的快樂。
三、創作表達,嘗試練筆
1.導思:想象的世界是多么神奇與美妙!如果你也會變,你想變成什么?之后會發生什么奇妙的事?
2.動筆進行寫話練習。
引導學生從自己的愿望出發,鼓勵學生通過想象,讓自己的愿望在想象世界里得到實現。
3.投影展示評議。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延伸,激發學生想象,同時也為運用積累的語言提供一個平臺,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從而以讀促寫。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上課伊始,通過暢談自己想變成什么和觀看人變成樹的動畫,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濃厚。然后抓住關鍵詞句來體會想象是神奇的,同時引導學生發現了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感受使用設問句的好處。在練筆嘗試中,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寫故事,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三年級下冊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整體識字7個;會寫13個字;會寫16個詞語。
2、學習作者是怎樣把想象中的奇妙經歷寫清楚的。
3、能用學到的方法大膽想象自己的一次奇妙經歷。
[教學過程]
檢查預習
1、完成練習冊一至四題
2、指名校對答案。重點指導“狐”左窄右寬,注意右面是個“瓜”,不是“爪”;“零”注意下面的是個“令”,不是“今”。
趣味導入
孩子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宇宙的另一邊》,了解大膽想象可以創造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作者顧鷹小時候的一次奇妙經歷。(板書課題)
整體感知,把握主要內容(讀薄)
1、自學提示一: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寫事文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2、指名分享展示。(1人分享,2人補充。)
預設1:因為貪玩,不想被人打擾,所以想變成一棵樹。
預設2:我變成一棵樹后,樹上長滿了鳥窩,奇形怪狀的。窩里住滿了我的朋友,還有媽媽,他們在一塊吃東西,饞得我口水直流。
預設3:“我”因為不想回家吃飯而希望自己變成一棵樹,愿望實現后發生了一連串有意思的事情。
品讀故事,感受奇妙的想象世界(讀厚)
1、自學提示:一邊默讀課文,一邊用“”在文中劃出你認為最有意思的一個場景或者一句話,并說一說為什么覺得這里最有意思?
2、學生分享展示。
預設a:我真希望變成一棵樹,這樣就沒人在你玩的時候叫你吃飯了。我心里想著,就覺得身上癢癢的,低頭一看,發現許多小樹枝正從我身上冒出來。呀!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
過渡:“我”變成的這棵樹有什么神奇之處?
我變成了一棵長滿各種形狀鳥窩的樹: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菱形……”
省略號還省略了哪些形狀的鳥窩?
(梯形、星形、心形、五角星等)
預設b:我會請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鴨子、小鱷魚、小狐貍住在里面。
過渡:小動物們是怎么住進鳥窩的?
別擔心,我會彎下腰,讓鳥窩離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輕輕一跳或者輕輕一爬,就像平時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預設c:“咕嚕嚕……”我的肚子里發出一種怪怪的聲音;
“咕嚕嚕……”我肚子里的聲音越來越響了。
過渡:看著小動物們津津有味地吃著媽媽拿來的好東西,我饞得直流口水,對于我的口水,小動物們展開了有趣的討論。
“咦,下雨了。”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嗎?”
“你看,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事一只蟲子撒的尿。”
“不對,是大樹在哭。”
思維導圖描繪課文寫法(讀清)
請你用思維導圖的方法把作者的奇妙經歷描繪下來。
溫馨提醒:
1、我想變成什么?
2、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3、變了之后會發生什么奇妙的事?
大膽想象,創編自己的想象故事。
如果你會變,你想變成什么?變了以后會發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自主作業:
出示自學提示:讀《主題閱讀》中的《逃家小兔》,完成課后思維導圖。
三級下冊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說課稿3
一、說教學背景(片3)
1、在教程中的作用(片4)
本文是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17課,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想象”為主題,帶領學生進入美妙的想象世界。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因為不想自己在玩的時候有人叫“我”吃飯,所以變成了一棵樹,繼而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另一個奇妙的想象世界,也表明了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媽媽。本文將人與動物、植物的相遇與相處,描繪得如同一種真實的存在,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世間的和諧與美好。為本單元的習作做好鋪墊。
2、學情分析(片5)
學習情況:
學生思維活躍,嘗試欲望強烈,想象力豐富。
學生情況:
學生在創新能力、思維方面存在不足,想象力會不自覺地受到思維定勢的約束。合作學習意識不強。
解決對策:
(1)由淺入深設計想象訓練,鼓勵學生以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展開想象。
(2)鼓勵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拓寬思路。
3、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本課教學中,應結合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與樂趣。同時,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現文章的想象美,練習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為此,我將教學目標確定為:(片6)
(1)知識與技能:
A、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B、知道想象的世界與現實生活的不一樣,想象是神奇的,有趣的。
(2)過程與方法:
A、通過學生畫出自己認為有趣的句子并在組內交流有趣的原因,讓學生發現想象的世界可以是現實生活不存在的。
B、鼓勵學生想象:文中的省略號可能省略了哪些形狀?媽媽和小動物們在樹上吃東西時可能說些什么?讓學生能夠由句子到段落說出自己的想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想象訓練,使學生能夠感受想象的神奇,樂于想象。
教學重點(片7):知道想象的世界與現實生活的不一樣,想象是神奇的,有趣的。能夠大膽說出自己的想象。
教學難點:體會想象的樂趣,大膽展開想象。
關鍵:引導學生發現,想象的世界可以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激發學生想象的興趣。
二、說教學分析:(片8)
1、說教法:為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也為了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片9)
(1)讀書指導法。新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文內容較為簡單,有了第一課時的朗讀基礎,本節課我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說出喜歡這些句子的理由,適時進行朗讀指導。并適度進行拓展閱讀,鞏固讀書方法。
(2)討論法。小組討論可以使學生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本節課我鼓勵學生圍繞課后兩個中心問題展開小組討論。同學們相互交流,更有利于理解想象的趣味。
2、說學法(片10,點擊4次鼠標)
誦讀品味法。新課程強調凸顯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而在語文課中,就必須強調個性化品讀。這節課,我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充裕的時間與空間,學生通過自主發現,品讀悟趣,感受“我”變成一棵樹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片11、12)
(一)導入:(片13)
1、復習上節課所學的字詞。
(形狀、狐貍、丁零、巧克力、香腸、繼續、白糖、秘密)
出示詞卡,學生開火車讀詞,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2、談話導入:
學生回憶:本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我”為了逃避媽媽催促自己吃飯,變成了一棵樹。)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后,師生輕松談話:“我”變成大樹后都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可以通過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閱讀期待心理,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
(二)合作學習(片14)
1、小組討論: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最有趣的句子。
(2)組內交流:為什么覺得這些句子有意思?
(3)以小組為單位,匯報交流,小組間相互補充。師適時指導朗讀。
學生在匯報時,可能從不同的角度分享自己體會到的“趣”,但我會從學生的回答中抓住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順勢引導。
預設(1)(片15)
“我變成了一課長滿各種形狀的鳥窩的樹: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師適時引導學生想象,省略號可能省略了哪些形狀?你能仿說一段話嗎?設計意圖:這樣既可以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又能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初步體會省略號的用法。)
預設(2)(片16)
“我會請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鴨子、小鱷魚、小狐貍住在里面,”(這些想象有哪些奇特之處?這些在陸地上生活的小動物居然爬到樹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鳥兒。設計意圖:讓學生發現,在想象的世界里,一切現實生活中的“不可能”都可以成為“可能”。)
預設(3)(片17)
“媽媽打開背包,從里面拿出來許多好東西:巧克力———”(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媽媽和小動物們在大樹上會說些什么呢?設計意圖:讓學生聯想畫面,想象人與動物、植物的和諧相處,感受世界的美好。)
預設(4))(片18)
“咕嚕嚕……我肚子里的聲音越來越響了——”
(設計意圖:本文出現兩次“咕嚕嚕”,表達出“我越來越餓”。師要強調象聲詞的語氣,要讀的快而響,如“咕嚕嚕”,強調出“我”餓的程度,重讀“怪怪的聲音”“越來越響”。這一環節可以鼓勵學生展示讀、評價讀、挑戰讀多種方式,提高朗讀能力。)
合作學習環節放手把文本給學生,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獨立解讀文本讓學生激動興奮,互相探討擦亮了靈感的火花,適當的點撥提升了欣賞的品味,整個課堂便會充滿生機,其樂融融。
(三)拓展想象:(片19)
說一說:如果你也會變,你想變成什么?變了以后會發生什么奇妙的事?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更廣的想象空間,進一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四)拓展閱讀:(片20)
1、拓展閱讀兒童詩《頭疼》
身上長出棵樹,總讓人覺得恐怖,
我現在只有枝和刺,渾身上下光禿禿。
可到了春天你再瞧,一定把你嚇一跳!
思考:你喜歡詩句中的哪些想象?為什么?
2、推薦閱讀:《閣樓上的光》(美)謝爾、希爾弗斯坦(片21)
(設計意圖:在完成本課學習目標后,適當把孩子們的思維引向課外空間,向橫向拓展或縱向延伸,以拓寬他們的閱讀面,增加他們的閱讀量,從而使語文課程學習更加開放、更有活力。)
(五)布置作業:(片22)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故事的結局會怎樣?把你們續編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們聽。
(設計意圖:讓孩子展開自己的想象,為故事編寫不同的結局,過一把“作家”癮。再一次感受想象的樂趣,能夠大膽展開想象。)
四、說板書設計:(片23)
在課堂信息傳遞中,板書作為一種形象的無聲語言,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能再現學生的情感體驗,產生一種“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教學效果。
板書設計(片24)
我變成了一棵樹
變成樹
長滿鳥窩
親朋光臨
教學效果預設
本文是想象故事,恰好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安排學生拓展想象,更深入的體會想象世界的美好。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說話訓練,促使學生從積累到運用的遷移。
三年級下冊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我變成了一棵樹》。《我變成了一棵樹》是一篇富有想象力的文章。文章通過描寫小作者為了逃避媽媽讓她吃飯,而發揮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棵有趣奇特的樹,表現出來作者的想象奇妙、有趣。
《我變成了一棵樹》這個單元的主題是“大膽想象”,旨在鼓勵、啟發學生大膽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材的體裁特點以及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我主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三個維度設置本課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生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能夠將生活和想象結合,組織語言,進行想象力訓練。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感受“我”變成樹的樂趣。
3、教學重點:聯系生活,讀懂想象,學會想象。
4、教學難點:讀懂課文,體會想象的樂趣。
二、說教法
這篇課文,重在培養學生聯系生活,讀懂想象,學會想象的能力。本課教學,我的教學思路是:復習導入→邊讀邊想→重點感悟→探究問題→交流匯報→課堂總結→課堂練習。在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思考回答為主線,樹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合作者、啟發者的角色意識。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倡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讓學生在對重點內容的學習中,讀懂想象,學會想象,體會想象的樂趣;讓學生通過劃一劃,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自主地思考問題,合作交流問題,探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探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拉近距離。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一篇課文的生字詞語呢?首先讓我們來對上節課學過的生字進行一個考察,看看同學們對上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邊讀邊想,探究問題,啟動思維,重點感悟。
過渡:我變成了一棵樹,這個想象多么有趣,接下來還會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發生。
默讀課文,說說你覺得這幾部分里各有哪些想象有意思。用筆在文中畫出來,再來和大家交流,并說說有趣在哪里。
(設計意圖:通過初讀課文,畫出重點,互相交流,感知文本內容,為下一步教學作好鋪墊。)
(三)交流匯報,碰撞思維。(討論)
討論:“我”變成了怎樣的樹?下列兩句話哪句的表達效果更好?
1、學生探究結束后,說一說自己的收獲,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2、小組派代表匯報各小組的探究結果,讓思維在小組匯報中撞擊出絢麗的火花,讓學生在小組匯報中分享探究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悅。
(設計意圖: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比無目的的閱讀,受到的閱讀效果更佳。基于這樣的認識,我通過目標導讀、探究問題、交流匯報的學習形式,讓學生的思維經歷喚醒、啟動、碰撞的過程,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四)目標導讀,喚醒思維。
1、拓展想象,說話訓練。
既然媽媽一早就知道我是那棵樹,為什么還故意端來美味的食物饞我?
媽媽很早就知道英英變成樹了,所以她才故意拿來好吃的和大家一起吃,為了是讓英英感覺到餓,主動去吃飯。
2、教師進行點撥引導。
五、本課小結
回顧全文,說說課文講了什么故事?
這篇課文寫了英英為了逃避媽媽催促自己吃飯,而變成了一棵樹,機智的媽媽用美食引誘她流下口水。故事充滿了童趣,令人感到溫馨幸福。
六、拓展延伸,鞏固小練習
媽媽是用怎樣的方式讓英英吃飯的?
A、直接把她拽回家。
B、把飯拿過去,讓英英吃。
C、用美食引誘英英,回家吃飯。
學生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教師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建構本課的知識體系。
七、說板書設計
我變成了一棵樹
變成樹:癢癢的冒出來
長滿鳥窩:各種形狀想象奇妙、有趣
住滿親朋:小兔子、小松鼠、媽媽……
(設計意圖:板書是一篇課文的袖珍版,是一部微型教案。本板書以結構性、條理性、整體性原則為設計指導思想,突出課文結構,繪出文中美景,點出文章中心,學生一看便一目了然,文本的知識結構便存于心中,起到了總結全文、收束全篇的目的。)
三年級下冊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說課稿5
一、說教材。
《我變成了一棵樹》選自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以圍繞想象為主題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通過大膽而新奇的想象,描寫了“我”變成一棵樹以后的情景:“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樹上有各種形狀的鳥窩”“水珠從我嘴巴里流出來”……十分有意思。同時,文中也深深地透露著“愛”與“童心”。“我”有一顆純凈的童心,所以變成樹、還和好多動物交上了朋友,而媽媽到底是發現了“我”的秘密,令人感受到幸福的母子之愛。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發散思維,發揮想象寫故事,創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希、癢”等7個生字,會寫“狀、狐”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傍晚”“丁零”“秘密”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文中妙趣橫生的情節。
3.在閱讀中感受文中豐富而新奇的想象,并能仿照課文展開想象,說說“我”想變成什么,發生了什么新趣的事。
重點:在閱讀中感受文中豐富而新奇的想象。
難點:能仿照課文展開想象,說說“我”想變成什么,發生了什么新趣的事。
二、說學法。
三年級的學習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想象豐富,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新課標尤其強調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而本課想象新奇、有趣,更能讓學生在讀中產生生動的畫面和豐富的聯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采用任務驅動、朗讀感悟、思維啟發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同時借助多媒體教學,加深對學生文本的理解。
除了“初讀、精讀、賞讀、活讀”等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運用質疑、勾畫、想象等方法,以讀促寫,讀思議結合,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情語言,體驗情感。
三、說教法。
1.巧設疑問,激趣導入。
在上課開始,讓同學們大聲朗讀課題“我變成了一棵樹”,引發大家的疑問:“我”為什么會變成一棵樹,“我”變成一棵樹后會發生哪些事情?先讓學生自由暢想、自由交流。然后再導入課文:當“我”變成一顆小樹之后,到底會出現了怎樣的情景?這樣引發了同學們閱讀的興趣。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如:丁零、失望、繼續、麻煩。可以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結合語境來理解詞語。
3.默讀課文,感受想象。
圍繞“你覺得哪些想象有意思?”這個問題,讓學生自行品悟、勾畫相關語句,然后在班內進行交流。感悟想象是這篇課文的學習重點,所以先將問題拋出,引導學習。
在交流中,學生會有不同的感受,要盡量讓學生從文本出發,讀出自己的感受。如:
(1)“我”變成了樹就十分有意思:“我”心里想著變成樹,結果立刻就有許多小樹枝從“我”身上冒出來。多有趣呀!
(2)“我”變成樹后,樹上長的不是各種果實,而是長滿了鳥窩;更有意思的是,鳥窩還有各種各樣的形狀。
(3)鳥窩一般是小鳥的家,但是“我”長出的鳥窩能住各種小動物,它們只需要輕輕一爬、一跳就住進了鳥窩,連“我”媽媽都可以來住,多么神奇。
(4)當“我”緊張得心嗵嗵跳時,“我”的鳥窩也會丁零丁零響。
(5)雖然“我”變成了小樹,但是“我”的肚子還是跟以前一樣會餓,也會發出“咕嚕嚕……”的聲音。
(6)小樹也會流口水,并且小動物還以為是下雨呢。
4.再次朗讀,感受“我”的心理變化。
這篇課文不僅有新奇、有趣的想象,對“我”的心理描寫也十分直白,充滿了童真童趣。那么怎么讓學生感受這份童趣?關鍵點也是以問促思,以讀識情。讓學生讀,找出表現“我”心理變化的語句讀一讀,可以嘗試批注。如:
(1)我真希望變成一棵樹,這樣就沒人在你玩的時候叫你吃飯了。(煩惱)
(2)我心里想著,就覺得身上癢癢的,低頭一看,發現許多小樹枝正從我身上冒出來。呀,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驚喜)
(3)傍晚的時候,媽媽背著一個大包過來了,我的心嗵嗵地跳著,震得樹上的鳥窩都一動一動的,發出丁零丁零的聲音。(緊張)
(4)她不知道我變成了樹!我有點兒高興,又有些失望。(高興、失望)
從“我”的心理變化中,繼而探討重點問題:“我”為什么有點兒高興,又有些失望?從而引導學生發現,“我”高興是因為媽媽沒有發現這棵樹就是她的孩子,“我”失望也是因為媽媽沒有發現這棵樹是“我”,因為“我”覺得媽媽是最親的人、最了解“我”的人,所以在心中暗暗期待她能發現“我”的秘密。
(5)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還是媽媽。(欣喜、得意)
5.朗讀最后一段,感受韻味。
朗讀最后一段:哎呀,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
讓學生思考:媽媽是怎么知道“我”秘密的?媽媽為什么會知道“我”的秘密。從而提示主題,感受濃濃的母子深情。
5.思緒飛揚,拓展想象。
在文本閱讀的基礎上感受想象,進而結合課后習題進行思維發散:你想變成什么?變了以后會發生什么奇妙的事情?相信在文本學習的基礎上,學生的思路已被打開,這一環節重點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象,進而再下筆寫作。
【三年級下冊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說課稿05-11
《我變成了一棵樹》說課稿范文04-14
三年級下冊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教學反思05-25
我變成了一棵樹09-10
我變成了一棵樹07-09
三年級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教學反思05-26
我變成了一棵樹作文08-19
語文三年級下冊我想變成一棵樹作文12-23
初二語文下冊說課稿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