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說課
本課的教學大致可以分為四大步驟。四個步驟構思不同,方法各異,然而環環相扣,逐次加深,最后殊途同歸,瓜熟蒂落。整個教學行云流水,自然流暢。
一、自讀自悟初步理解
首先引導學生用各種方式誦讀課文三次,然后讓學生自由表達質疑。支老師向來主張:孩子們讀書后,都應該有一種“讀完了就想說一說”的沖動。因此,他不向學生提出任何問題,而是請學生自主地、自由地站起來說一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心得,甚至感覺、感受和疑問。在老師的激勵下,學生紛紛舉手發言。這些發言,不但培養了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質疑的能力和習慣,也使教師了解了學生初讀之后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難所在,為教師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學情參考。從學生的發言和質疑看,他們理解的重點放在了“角度不同、樣子不同”和“是什么樣、畫什么樣”之上,而疑難也同樣產生在這兩點之上。(此刻,更重要的理解重點──“認認真真”、“老老實實”、一生受用”等,學生還沒有意識到。這自然也在預料之中。)根據這種情況,支老師的教學進入了下一個步驟。
二、親身實踐思考體驗
再拿出了兩只楊桃便,放在學生們座位的中心,讓學生各自去畫自己所看到的楊桃。老師說:“仔細觀察,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去畫;不會畫的,再讀課文,邊看、邊讀、邊畫;只畫輪廊,不必細描。”學生興致很高,大家都轉身面對楊桃靜靜地畫起來。請注意,支老師沒有像課文所說那樣“把楊桃擺在講桌上”,而是有意放在教室中間(用一支話筒架竿高高插上,學生坐著能看到楊桃底部)。擺在這樣的位置,學生從四面八方去看,就有了四面八方各種不同的角度,比課文所講的情景增加了不少角度(當然也增加了難度),使學生既有課文作借鑒,又不能照課文所講依樣畫瓢。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支老師又請學生朗讀“能夠指導正確作畫”的有關課文(倒數第2自然段)。這樣邊讀、邊看、邊畫的過程,非常明確地表明了作畫的目的并不是練習繪畫,而是通過“畫”這一手段、這一過程,讓學生親身實踐、親自體驗課文所講的事實,并進一步理解這些事實所蘊含的道理。人們要做到“是什么樣,畫什么樣”,并不像說起來那么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說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我”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讀書思考與實踐體驗的結合,學生理解較深。這種“明理”的教學設計,表現了老師一種深刻的哲學思考,與一般的教師板畫和學生畫畫,有著本質的區別。
三、相互評價深入領悟
在學生作畫過程中,老師進行行間巡視,并收集了幾幅具有典型性的學生作品。支老師讓大家停下來,把學生的作品用投影儀放大到屏幕上,請同學們“以作品的作者讀沒讀懂課文”為題,對作品進行評價。課堂上這個評價的過程進行得巧妙、有趣而精彩。一個男孩子站起來,開始發言。老師立即請他停下,對全體同學說:“他這樣發言評價,恐怕無論如何也說不出正確的意見!”老師這樣武斷的說法,引起學生的驚詫與懷疑。老師又說,再讀讀課文,你們能從課文中找出正確評價別人作品的方法來。學生們又認真讀書,經過一陣沉默和討論,有學生站起來讀課文了:“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讀了這兩句話,支老師對發言評價的男孩子說:“聽完了這兩句話,請你采取行動!”這個男孩子還是張口就說,支老師又讓他停下來。這時其他學生議論紛紛,已經有些學生急不可待地舉手。支老師不動聲色,只是讓男孩子再讀一下剛才讀過的兩句話,并要他用課文語句對照自己的行動。男孩子讀完了,想了想,離開了自己的座位,走到作畫者的位子上去觀察楊桃,然后開始發言。等他說完,支老師又讓其他同學用課文中的話評價這個男孩子的發言是否正確。有的學生又讀出了:“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了”等句子,并發言說這個男孩子走到作者的位子上觀察是對的,因為只有與作者在同一個角度觀察,眼里的楊桃才是一樣的。接著,更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在評價第二幅作品時(這幅畫畫得很正確),評價者走到作者位上觀察以后,硬是堅持說畫得不對。為什么呢?原來,他是在作者的位子上站著觀察的。這個位置正對著楊桃的一個端頭,楊桃看起來是一個有五個尖而細的角的五角形。但畫上畫的卻是只有一個上角是尖尖的,其他四個角都畫成了半個橢圓形的樣子。支老師讓評錯的學生自己尋找評錯的原因。這次他找不到了,說:“我和作者是站同一位置,從同一角度觀察的啊!”其他同學也不知怎樣解釋,一致認為作者畫的不對。支老師看看時機已到,就請他坐在作者的位子上觀察楊桃。這一坐下,他承認作者畫得對了。他說:坐下來,眼睛的位置降低,楊桃下面的四個角的側邊部分也看到了,因而變成四個半邊的橢圓。其實還是“角度不一樣,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這時,支老師又請作畫者來讀課文,要他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明自己為什么能畫得很正確。對于畫得不正確的作品的評價,則重點讓學生聯系課文中父親和老師的話,來認識畫錯的原因。
經過這一番評價,學生較深刻地領悟了課文中蘊含的道理。在整個評價活動中,老師始終堅持聯系課文語句去評說實踐中的實際事物,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學會閱讀,提高認識能力。
四、把握重點跳出課文
課上到這里,老師話鋒一轉,對學生說:“剛才我們作畫和評價時,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引用的課文語句,大多在哪些段落?”學生一下子指出課文1、2和倒數第2、3個自然段。支老師再一次請大家朗讀這幾個段落,并指出,讀一篇文章,要抓住它的重點段落章節,在重點段落章節中再抓住它的重點語句,就能較深入而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和思想,這是一個普遍有用的閱讀方法。與此同時,支老師還把上課初幾個同學的質疑,回歸給提問題的同學,學生已經能夠回答當初自己提出的問題。支老師又讓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并討論“相似”和“一生受用”的含義。最后支老師引導學生“跳”出課文,從“畫楊桃”這一特定事件中,把思考引向更廣泛的領域:畫楊桃要“是什么樣,畫什么樣”,那么做其他事情呢?經過師生舉例說明,最后歸結出“實事求是”四個字。于是,一篇淺顯的文章,在支老師的課堂上,講出了一個辯證唯物主義的大道理。縱觀整個教學過程,筆者認為支老師的這次教學,的確是獨樹一幟,的確是恰如其分地切合教材特點,具有很強的'教學個性。
對于閱讀教學,筆者也曾反復思索。目前我們閱讀課堂教學的過多的提問、細碎的分析、脫離文章整體內容的所謂“訓練”,還有充斥于課堂中的各種形式主義,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我們的閱讀教學耗時費力而低效,使學生厭學,教師難教。克服這些弊端的根本途徑是進一步明確閱讀教學的目的、任務,實現教學觀念的進一步轉變。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問、分析,多讀想、感悟。但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語文學科的復雜性,決定了語文教學改革的復雜性。不同的課文,必然有不同的教法,怎樣找到最適合于“本課”的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而又符合閱讀教學以讀為本、讀思結合的基本規律?支老師的課,給我們提供了不少范例。他的《第一場雪》、《太陽》、《再見了,親人》、《西門豹》、《曼谷的小象》等等,都是閱讀教學共性規律的個性化體現。在教《畫楊桃》中,他從始至終沒有提出直接指向內容的繁瑣問題,就連過渡性、提示性、點撥性、引導性的問題也提得很少,但文中所有的疑難之處都通過學生自主的讀、思、說得到解決;他沒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節細部,但課文的語言、結構、內含、重點都已一目了然;他沒有搞什么“練習冊搬家”式的所謂訓練,但學生對課文語言、理念的運用已充分表現在教學過程中。整個課堂最明顯的特點,是始終回蕩著學生瑯瑯的書聲,醞釀著靜靜的讀思。我甚至感到,在支老師的課堂上,似乎一切問題,都可以通過讀來解決。特別具有啟示意義的是,支老師根據“這一課”教材的特點,設計了“畫”與“評”這兩個教學“環節”。而這兩個環節,又恰恰是通過多讀、多思、多感悟巧妙而妥善地進行。
【《畫楊桃》說課】相關文章:
畫楊桃的作文05-13
觀《畫楊桃》有感04-14
《畫楊桃》課堂反思04-04
畫楊桃教學設計03-16
畫楊桃的教學設計03-29
《畫楊桃》課文賞析01-17
畫楊桃課文原文01-17
《畫楊桃》教學設計04-01
《畫楊桃》教學反思04-01
《畫楊桃》說課稿范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