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認真擬定說課稿,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物理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1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
本節課所要講授的運動的快慢是在學習了機械運動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運動的有關知識。這節課既是對運動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它擔負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速度的概念是中學物理運動學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處理解決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因此,這節課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體驗分析在運動路程相同時,通過比較時間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在運動時間相同時,通過比較運動路程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在運動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的情況下,通過比較在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路程長短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從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單位,通過利用公式的簡單計算來掌握速度單位的換算;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區別,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2.學情分析
速度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體的探討。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我們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降低教學梯度,注重基礎教學,同時,盡量運用實物演示、多媒體課件等使教學形象直觀。每個知識點都盡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出發,經過分析歸納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學有所得,享受到獲得知識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根據上述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
(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能進行速度單位間的換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現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2).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具有初步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具有對科學求知欲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
1.速度概念的建立過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二)難點:
1.速度單位的換算
2.利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下面我重點講一下教學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故事激趣------觀察比較------形成概念-----應用新知----加強鞏固-----體驗成功-----歸納總結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運動的視頻資料。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發現問題:視頻中物體有什么共同點?運動情況都一樣嗎?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并得出結論:視頻中的物體都在運動,有的運動得快,有的運動得慢。然后,引出新問題:如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這樣,利用視頻通過生活中常見的運動的實例分析入手,來引出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易于學生輕松的融入到課堂氣氛中去,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故事激趣,觀察比較,形成概念。
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片:龜兔賽跑
提出問題,學生思考討論:開始階段誰跑的比較快?判斷依據是什么?最后裁判認為誰跑的比較快?判斷依據又是什么?
以小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上的氣氛,讓同學們暢所欲言,積極參與,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比較,并互相討論,充分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分析、比較、討論中得出結論,使學生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并能描述所觀察現象有什么主要特征,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學生從交流討論中找到了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開始階段兔子跑得快,是因為在運動時間相同的情況下,跑的路程長。最后裁判認為烏龜贏得比賽,是因為在整個比賽過程中,路程相同而烏龜花的時間少。
據此,對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進行總結并提出新問題:若路程、時間均不相同時,又該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這樣,采用邊觀察、邊引導分析,層層設疑,步步深入的方法組織教學,通過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學生“看”、“想”、“說”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物理教育的教學目標。
展示問題:學校的百米冠軍的成績是12s,而24屆奧運會一萬米比賽冠軍的成績是28min,怎樣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
老師不斷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步步激疑啟思,采用啟發式教學,啟迪學生的智慧,使學生通過演練得出:可以比較他們在1秒內或1分鐘內通過的路程,由此引出什么是單位時間,得出并理解速度度的物理意義是什么,這樣逐步的建立起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高度,慢慢的體會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根據速度的定義直接得出速度的計算公式和單位以及它們的符號含義,并能進行單位換算。
在講解單位換算時,要引導學生根據時間單位和長度單位來逐步的推導出米/秒與千米/小時之間的換算關系,使學生慢慢的領會和理解單位之間是如何換算的,而不是一味的死記硬背。物理注重的是理解,要學會理解的記憶,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3.應用新知,加強鞏固,體驗成功。
利用多媒體展示例題:
例題1: 瓊斯以10秒75的成績獲得女子100米短跑金牌, 請運用知識計算出美國田徑運動員瓊斯百米短跑的速度.
解: v=S/t=100m/10.75s=9.30m/s
答: 美國田徑運動員瓊斯百米短跑的速度為9.30m/s
例題2: 例題:五指山至海口的路程為220Km,一輛汽車從五指山市開往海口,這輛汽車的速度是55Km/h,幾小時后可以到達海口?
已知:S=220Km ,v = 55km/h
求:t
解:根據公式 v=s/t得
t=s/v
=220km/55km/h
=4h
答:這輛汽車4小時后可以到達海口。
例題3: 例題:2006月7月12日,我國優秀運動員劉翔在洛桑田徑黃金聯賽中以12秒88打破了由科林杰克遜保持了13年之久的110米跨欄世界紀錄,則這項記錄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輛正在行駛的摩托車的速度表指示為30km/h,哪一個速度比較大?
解:
利用公式v=S/t計算出劉翔的速度為
v1=S/t=110m/12.88s=8.54m/s
摩托車的速度為
v2=30km/h=30/3.6m/s=8.3m/s
所以,劉翔的速度比摩托車的大。
第一道題是公式v=s/t的直接應用,這道題比較簡單易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順利的做出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第二道題是根據五指山市本地的實際情況編寫的,目的是懂得公式如何變形,學會變形公式的應用,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無處不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第三道題涉及單位之間的換算,教學難度稍大一點,目的是讓學生領會速度的物理意義。
通過這三道習題的講解,讓學生養成先分析題意,再規范解題的良好習慣。
勻速直線運動的引入:
利用多媒體展示想想議議的內容,使學生知道頻閃攝影也是研究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引導學生分析兩幅圖中兩個物體的運動狀態的不同,通過比較分析來引出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
同時指出,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在日常生活中幾乎見不到,因為它是一種理想化的運動。我們有時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簡化物理問題,會近似的把一些運動看做是勻速直線運動。
老師簡單介紹變速運動、平均速度,使學生注意區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課堂小練習:
1)單位換算:
(1)21.6 km/h=____m/s
(2)5 m/s=____km/h
2)汽車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駛,1 min通過了1800 m的路程,汽車的速度是
A.1800 m/s B.108 m/s C.90 m/s D.30 m/s
4.歸納總結
最后,再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把本節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讓學生養成先學習后總結的良好習慣,并培養、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啟發式教學、觀察比較法、多媒體演示
為了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概念,就應遵循人們的認識規律,即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這就決定了物理概念的教學,要重視直觀性,即以直觀為基礎來進行物理概念的教學。本節課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對生活中實際事例的觀察比較來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勻速直線運動與變速直線運動的區別。二是通過多媒體課件,使學生有了直觀的感覺認識,再結合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通過對物理現象的觀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通過比較、分析、概括形成概念。
(二)學法:觀察實驗討論、對比歸納、練習提高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分析點撥和幫助下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為主,老師的提問分析為輔進行的。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列舉學生熟悉的事例,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進行觀察,循序漸進的歸納出速度的概念。
首先,多媒體課件能較好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行觀察,分析現象。更能方便的進行對比、歸納,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量讓學生去想、去說、去做、去練。通過練習,來學會應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以及速度單位的換算。再次,通過動手做實驗,來加深對速度的物理意義的領會。
六、說板書設計
為了體現我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容易理解,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運動的快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2.速度的定義: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3.速度的計算公式:
v=s/t
常用單位:千米每小時(km/h)
換算關系:1m/s=3.6km/h
(二)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2.平均速度公式:v=s/t
七、作業布置:
1.1m/s=_____km/h
72m/s=_____km/h
10m/s=_____km/h
15km/h =_____m/s
2.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別是3.5 km/h, 64m/min,1m/s,則三人的速度的關系是?
3.汽車以25m/s的速度行駛了2h,它在這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__________km.
4.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340m/s,人對著相距425米的高山喊一聲,聽到回聲經過的時間是( )
A.1.25s B.0.625s C.0.8s D.2.5s
八、效果評價:
通過這節課師生的共同學習和探討,同學們基本能夠掌握速度公式及其變形,能夠運用速度來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同學們也學會了從生活中發現物理問題,并能夠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這類問題,使物理知識有效的運用到生活中去。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了解光在物體表面可以發生反射。
認識光反射的規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知道光路可逆。
知道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過程和方法
通過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象。
體驗我們是如何看見不發光的物體的。
探索光的反射規律。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索光的反射規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密切聯系實際,提高應用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光的反射規律的內容。
2、利用試驗、現象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教學器材】
激光源、平面鏡、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舉出應用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實例。
二、新課引入
教師:我們能看見太陽、電燈,是由于它們能發光,光線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我們為什么又能看見人、教室、書本這些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呢?這是因為他們能反射太陽、電燈等光源發出的光,這些被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本節我們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規律。
三、進行新課
1.光反射的規律
教師:光傳到兩種不同物質的分界面時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的物質中的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演示一:用平面鏡反射太陽光。
觀察:墻上光斑及其變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讓學生觀察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入射點。并在黑板上畫出圖:
教師向學生介紹以下名詞:
入射點(O):光線射到鏡面上的點。
法線(ON):通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的直線(用虛線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反射角(r):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教師:通過演示觀察到光的反射現象。那么光反射時遵從什么規律呢?
實驗一:
1.按照課本圖2.2-3,讓從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紙板入射到鏡面上的O點,觀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紙上畫出法線、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記錄下來。
2.不改變入射點的位置,改變入射光線的位置,重復上面實驗兩次。
3.把紙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還能看見反射光線嗎?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
①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
③反射角等于入板書: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板書: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實驗二:
把入射光線沿原反射光線的位置射到鏡面。觀察反射光的位置。
討論得出:光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講述反射光路圖的畫法:
例:下圖中已知入射光線,請畫出反射光線。
畫法:①過入射點畫法線;②畫反射光線(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學生練習:投影儀膠片。
(1)畫出下圖的入射光線。
(2)如圖,畫出反射光線,并回答:入射角多大?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多大?
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三:用鏡子和白紙反射太陽光或燈光。
問:為什么鏡子反射的光很強,白紙反射的光很弱呢?
我們來研究這兩種情況。
教師: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體表面上時的情況如圖: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鏡面反射:每條光線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這個方向的反射光很強,而其余方向無反射光。
演示四:
把幾根大頭針垂直插入硬紙條中表示“法線”,把硬紙條任意彎折后“法線”不再平行。(圖略)
強調: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漫反射向各個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們從各個方向看到物體。
教師分析實例:同學們看不到黑板反光部分的字,這是因為黑板上的反光部分發生鏡面反射,光線強度比粉筆字漫反射的光線強。怎樣避免這種情況?讓“反光”部分粗糙,這樣就可以發生漫反射,減弱反光部分來的反射光,同學們就能從不同方向看清粉筆字反射來的光,也就是能看清楚字了。
四、歸納總結
1.光線傳播到兩種不同物質的分界面時,發生反射現象。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五、課外作業
【教學反思】
在探究活動中,應給出較具體的指導,避免學生的盲目性。
前、后的練習要補充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的直線傳播》是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四章《光現象》第一節的內容,光的直線傳播是重要的光學現象,是幾何光學的基礎,同時又是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現象的必備知識。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感興趣,通過對現象的分析,培養學生密切聯系實際,運用科學知識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習慣和能力,更重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科學素質。本節教材讓學生認識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和初步規律,是為以后幾節課學習活動進行充分準備。
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節教材內容及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我確定本節的學習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①能識別光源,知道光源分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兩類。
②了解光的直線傳播,能列舉光的直線傳播在社會生活與生產中的一些應用。
③了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實驗探究,認識光在空氣、水和玻璃等均勻介質中傳播的特點。
②觀察演示實驗“光在不均勻糖水中的路徑”,啟發學生歸納總結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在實驗探究中體驗學習物理的樂趣,并在實驗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交流。
②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解釋一些簡單的自然現象,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意識到光的世界既神奇美麗,又有規律可循,而且利用這些規律能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自然,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工作效率。
3、難點和重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確定:
(1)重點:光的直線傳播。(2)難點: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現象。
二、器材的選擇
1、選擇依據
豐富的教學用具及設備,提高了訓練密度及廣度,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進行課堂演示實驗并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教學信息,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2、教學器材: 水槽 激光筆 水 牛奶 煙餅 鑷子 燒杯 滴管 紙杯 蠟燭 火柴 玻璃磚
三、教法和學法
1、教法
本節是學習光現象的一個開始,是以后學習光的反射及折射的基礎。針對素質教育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本節采用觀察分析,啟發式教學法。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通過實驗演示,觀察分析,啟發對比,總結歸納得出規律。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演示實驗和計算機的模擬實驗的觀察,使學生在頭腦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體生動的感性認識為基礎掌握知識,而不是生硬地死記硬背,同時在觀察中培養能力,開展思維訓練重視知識的應用,理論緊密聯系實際。
2、學法
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要使學生從“學會”轉化成“會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法的指導,根據本節的內容特征,教師在做好演示實驗時,引導學生如何去觀察實驗,同時要盡可能讓學親自動手實驗,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并由他們自己總結和發現規律。
四、教學流程
教學中以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播放一組與光現象緊密聯系的優美圖片和視頻:影、倒影、水面下(視深變淺)物體,霞光萬道、晨曦中穿透樹林的道道陽光、白光通過三棱鏡的色散、彩色的肥皂泡、北極光……最后將畫面停在“節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直指本課的主題。讓學生欣賞絢麗天象的同時認識到大自然中有許多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由此進入這節課的學習。(體現由“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探究光的直線傳播的條件
①引導學生應用桌面上的器材,通過實驗探究得出:光在空氣、水、以及果凍這些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要發生偏折。
分組實驗,然后小組間交流實驗結果。(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究,符合教學規律,體現了物理學科的特點。)
在學生匯報實驗現象和結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得出:光在空氣、水、果凍、玻璃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發生了偏折。
②教師演示光在非均勻糖水中傳播的實驗。得出光在同種非均勻介質中路徑發生彎曲。
2、光線
展示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圖片,學生想象光線的形象。
引導:為了直觀的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我們用一條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用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這樣的帶箭頭的直線稱之為光線。
強調:光線是為了方便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而引入的一種描述手段,是假想的。
3、應用
(1)影子的形成
投影展示影子的形成原理。
引導:a 光在同種且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b 不透明物體光不能通過。
原理:光在同種且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遇到不透明物體,在物體后面形成一個無光的黑暗區域。
(2)小孔成像
學生利用課前準備的實驗器材完成課本P70“想想做做”,在班級進行展示,觀察小孔成像現象,交流小孔成像的特點。(訓練了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了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利用利用動畫展示小孔成像,畫小孔成像原理圖。
歸納小孔成像特點:像與物相反;實像。
(3)日食、月食
多媒體課件動畫展示日食、月食原理圖,引導學生分析。
(4)學生列舉生活中應用光的直線傳播的實例,并進行解釋。(培養學生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光速
(1)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光的傳播速度,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為3.0×108m/s。(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學生回憶聲音的傳播速度情況,將光的傳播速度與聲音進行對比。
(三)歸納總結,應用提升
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改變以往教師口頭總結學生心不在焉的情況,由學生極積主動說、談、想,為后續的學習作好準備。)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習題,學生作答。(培養學生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4
一、在新時期下,新的課程改革已經全面展開,此時一堂課是否符合新的課改精神,首先要看它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求,在鍛煉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了解科學技術,從而融入到社會中去。所以本堂課要在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全員參與和全面活動,改進實驗的配置與設計,注重效果反饋,讓自主探究得以堅持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聲音部分第一節,同時也是這一部分的重點。“初步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是新課標明確要求的,同時回聲現象也是學生們在生活中十分感興趣的問題。這一部分的素材剛好可以體現出讓學生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過程。在新課標下聲音處于運動和相互作用這一大部分中,它既屬于一種運動,同時在現象上也有它的獨立性。所以本節課無論從課標要求,還是學生自身發展要求上看都處在一個比較重要的地位。
三、學生分析
學習本節課的學生首先已經具備了機械運動和力的知識,物理思想已經有了一定基礎。但他們的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基本思維方式,喜歡動手動腦,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但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維過程。因為本節課主要是從現象入手,而得出比較簡單的結論。所以在細致設計探究與活動過程之后,學生的學習是不存在問題的。
四、課程目標
1、知識技能: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認識真空不能傳聲,認識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了解回聲測距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能從給定的信息中獲取知識。
2、過程方法: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在觀察物理現象和學習過程中發現一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樹立民族自豪感。
五、重、難點
聲音的傳播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在回聲上還存在一些難點。
六、教法與學法
對于本節課的三個知識點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與學:
1、對于“振動發聲”采用學生觀察,歸納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對于“聲音的傳播”,過去學生可能想得較少,所以采用先自讀,再以集體對話討論的形式凸現知識點。
3、對于“回聲問題”學生對現象已經非常熟悉,關鍵是對原理缺乏理解,所以采用媒體直觀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認識。
4、最后要說明的是針對本節課側重現象的特點,不準備設計獨立的評價與練習,而是把學生對教材以外的現象的解釋作為一種練習,讓學的現象和練的現象渾然一體。把課堂最后時間作為知識的升華,讓學生帶著已有的知識去了解有關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的內容,在體會中華民族古代的燦爛文明同時,進一步把現象與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帶著思考結束本堂課。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點
本課講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滬科版8年級物理第九章第一節第一課時內容,本節是五、六兩章力學知識的延續,也是學習滑輪、滑輪組及功等知識的基礎,是力學的重點內容。日常生活中的杠桿現象學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教材并沒有詳細分析杠桿的基本概念,而是將重點放在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上。所以,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親身經歷杠桿平衡條件的探究過程,引導學生學會探究方法尤為重要。
本節的編寫特點是,較突出地體現了教與學在方式方法上多樣化的基本教育理念。
(1)列舉日常生活、生產勞動中的一些事例,結合圖示的方式呈現課程標準與內容標準
杠桿及有關杠桿的幾個概念,通過課本圖9—1和圖9—2示出一些學生熟悉的器具,讓學生通過視圖想想這些器具的使用,從中發現它們的共同特征,進而建立杠桿的概念,認識力臂的意義,明確這些器具在使用過程中支點、動力臂、阻力臂的位置,最終達到能根據實際需要正確選擇和使用杠桿的目的。
(2)用完成科學探究的全過程的方式呈現課程標準與內容標準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課本通過“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交流與合作、評估”等科學探究的幾個主要環節引導學生操作,并得出結論。
總之,本節較充分地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等基本理念。
2.教學目標
按照課程標準,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什么是杠桿;了解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的概念;知道杠桿平衡的條件。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歸納得出杠桿平衡條件,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學生之間合作學習能力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探究物理規律的興趣,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3.教學重點: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4.教學難點:設計探究杠桿平衡的方案。
二、學情分析
1.知識準備
學生通過有關力的知識的學習,對力的知識、物體運動與力的關系、平衡概念等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另外,學生已學會了天平的調節,這些都為學習本節做好了鋪墊。
2.學生現狀
8年級學生經過半年的物理學習,物理觀察、實驗探究、抽象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維是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一種重要的思維形式。
學生對杠桿的認識是感性的,但這些認識可能膚淺、片面,甚至錯誤。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們積極地去觀察、討論、猜想、探究,從中歸納出杠桿的特征及平衡條件。探究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變化。教師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學生主動探究,闡述觀點、明辨是非,做自己學習的主人。
三、教法與學法
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合幾種杠桿的圖示和實例通過積極引導學生用科學的觀點和態度來觀察、感知和探索,主動地學習,大膽地猜想,并通過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制定實驗計劃)去探究,從而得到杠桿概念及其平衡條件。講述杠桿、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的內涵,易于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概念,采用觀察法和探究法。教杠桿原理時,用實驗探究式課堂教學法引導發現規律能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能卓有成效地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總之,教學要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盡量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物理知識,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四、教學用具:
1.引課工具:剪刀、鉗子、扳手、托盤天平。
2.分組實驗器材:杠桿、鉤碼、鐵架臺。
3.演示實驗器材:桿秤、石子、多媒體教學課件。
五、教學程序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2分鐘)
教師展示實物如:剪刀、鉗子、托盤天平、扳手等,讓學生演示其使用方法,
2.實驗探究,認識杠桿(10分鐘)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以上四件工具并提問:這些工具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3分鐘)
學生活動1:實驗探究杠桿的共同特征
①讓學生觀察多媒體投影的內容通過討論,說出它們的應用和共同特征。
②教師利用多媒體歸納展示杠桿的三個特征:(1)硬棒;(2)轉軸;(3)繞軸轉動。并得到杠桿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物理學中叫做杠桿。
③回答:在現實生活中,你還能舉出哪些杠桿的實例呢?
④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現實生活中的另一些杠桿(如角錘、蹺蹺板、手推獨輪車、開瓶器、指甲剪、鑷子、核桃鉗、釣魚竿等)。
電腦展示原始人使用杠桿的圖片,并由此導入以下內容。
質疑:古猿要把大石塊移動,用硬棒捅石塊捅不動,誰能想法幫幫它。(觀察學生是否能想出在硬棒下墊一塊小石頭的方法,教師視具體情況作適當提示) 。
質疑:古猿用的硬棒是杠桿嗎?
強調杠桿有支點,硬棒不是杠桿,硬棒與支點結合就是一種最古老、應用最廣泛的工具——杠桿。這也是人與猿的區別所在——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撬棒撬石頭圖片,并由此導入以下內容。
學生活動2:認識杠桿的幾個概念。(7分鐘)
①學生閱讀課本中的有關內容,認識杠桿上的幾個概念。
②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
杠桿中的概念:支點(O)、動力(F1)、動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并指導學生畫力臂。
③課堂練習:找出所給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及阻力臂。(教師分發打印好的典型試題)
④學生活動——思考討論:
a.力臂是一定在杠桿上嗎?(不一定)
b.杠桿是否都是直的?(不是,也有彎的、圓的,各種形狀都有)
c.動力和阻力的方向一定相反嗎?(不一定)
3.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25分鐘)
設問:桿秤是不是杠桿?它的支點在哪里?你能用桿秤稱不同個數的石子嗎?
學生活動:讓學生演示使用桿秤稱不同個數的石子。(3分鐘)
引出并歸納杠桿平衡概念,并初步引導學生判斷影響杠桿平衡的因素是“力”與“力臂”(通過學生得到“桿秤平衡時所掛物體越重,秤砣離提鈕的距離就越遠。”時,教師引導學生悟出實質是力與力臂不相同,進而猜想與假設出他們之間的關系),教師要鼓勵學生去猜測、去探究。
為了使探究過程有序地進行,可將整個活動劃分為如下四個環節:
(1)假設與猜想:學生通過討論提出猜想,分組匯報,教師將它們板書在黑板上。
(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學生利用所給的實驗器材,自行設計實驗方案。 (學生分組匯報思路,教師多媒體展示。)(3分鐘)
(3)進行實驗并收集數據:分工進行實驗操作,設計表格并進行記錄。(教師巡回檢查指導,出現問題及時指出。)(10分鐘)
(4)分析、判斷,討論交流和評估:通過討論,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猜想,同時學生匯報實驗結果。(4分鐘)
為了使數據真實有效,教師隨機抽出4個小組,每組取出一組數據,填寫到實驗記錄表格中,讓學生對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歸納,依次排除錯誤的猜想,從中得出正確的結論。
完成實驗報告冊后的習題(5分鐘)
4.小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以填空的形式)
5.學生課堂練習(6分鐘)
課后作業3、4
板書設計:9.1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第一課時)
一、認識杠桿
1.杠桿的定義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在物理學中叫做杠桿。
2、杠桿的五要素: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
動力F1:使杠桿轉動的力。
阻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動力臂L1: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阻力臂L2: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二、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壓強是物理學的重要概念。壓強知識既是對前面所學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續,又為后面整個章節奠定了基礎,是學好液體壓強、大氣壓強和浮力的重要保證。本節內容又是初中物理有關力學知識的一次較大的綜合,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學習科學方法的重要環節。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本身的特點,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知道壓力的概念,理解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單位,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改變壓強的方法,了解壓強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⑵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進一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及歸納、實驗能力;通過對壓強概念的學習,進一步理解比值定義法;通過對日常生活、生產中壓強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認識科學方法的重要性;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壓強現象的解釋,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物理學原理精神和將物理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生產的意識。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壓強的概念,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強的概念貫穿全章,起著統領全章的作用)
教學難點:壓強概念的形成。(如何通過概括實驗結論而引導出壓強的概念為本課的難點。)
4、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力學的基礎知識,有了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對如何用控制變量法探究自然規律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具備了基本的觀察、分析和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但抽象思維能力尚未成熟,通過實驗現象尋找規律的能力還比較薄弱。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最好通過形象直觀的實驗,讓他們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獲得。
二、教法與學法
教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依據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提倡探究式學習的教育理念。這節課我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學法和啟發式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探究來發現自然規律。
學法:根據以上教法以及我班學生的特點,這節課我主要采用的學法為:觀察法,實驗法,對比法,歸納法,比值定義法,數學推理法。
三、 教學過程
1.讓學生用吸管插入酸奶杯,體驗插入的難易程度引入新課;
2.復習彈力引入壓力,詳細講解概念、方向、作用點
先讓學生畫壓力示意圖,再畫重力示意圖,分析壓力與重力的`關系
大小(通過鋼尺、砝碼實驗,讓學生明確壓力的大小與重力的區別),
通過力的三要素可以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引出也有作用效果:
人站在泥潭里,單腳站立和雙腳站立,陷入泥潭的難易程度,進行分析(三要素完全一致)。
氣球、鉛筆實驗讓學生猜想壓力的作用效果與那些因素有關?學生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怎樣來探究呢?(控制變量)
演示實驗,完善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3.為了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壓強,讓學生明白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學生對所提供的三組情況比較壓強大小,從而引出壓強定義式;分析單位,得出國際單位帕斯卡,對生活中的報紙對折展開壓強的大小進行介紹;
4.典型例題解題過程學生練習并分析、講解;
現實生活中要增大(減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舉例(切菜、切肉(磨刀、大刀))
5.讓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存在壓強的實例(打地基、沙發舒服,沙發變形增大受力面積、注射器),并說出是增大還是減小壓強,讓學生根據公式分析具體的方法,并把圖片拖至各種方法邊,一一對應;
6.鞏固練習;課堂小結
四.教學反思 本課成功之處:
1.充分利用實驗,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讓學生利用身邊的物體做實驗,這是后進生的強項,讓他們展示了自已的能力,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克服了畏難心理,照顧了學生的差異。
3.在分析講解壓強的概念、公式時,用類比法步步深入,讓學生很自然的接受并理解壓強的概念,從而更好的突破了難點。
4.在增大和減小壓強方法的學習中,從公式、現象出發,并結合實例分析,不僅鞏固了壓強的知識,還進一步落實了“生活——物理——社會”的教育理念。
本課需要改進之處:
1.時間的控制需要加強。
2.做得再靈活簡潔一些,可以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問題。所以我會加強制作的學習,將多媒體技術更好的應用在物理教學中。
由于水平有限,可能有些細節把握的還不夠好,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提高。當然我會繼續努力,懇請您的指導!謝謝!
附1.板書設計:
第一節 壓強
一、壓力(F)
1.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2.特點:作用點 方向 大小
3.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二、壓強(P)
1.定義:作用在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叫做壓強。
2.公式: p=F/S
3.單位:帕 1帕=1牛/米2
4.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7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八年級物理第八章運動和力中的第3節摩擦力。
這是我說課的流程,共六部分,分別是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流程和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
20xx年審定的人教版新教材,本節與以往教材不同之處有兩點,一是從學生們的親身體驗入手感知物理知識,二是增加了一些更直觀的有關摩擦力的彩色插圖,更多的從生活中理解摩擦力。這是本節的知識體系,包括認識摩擦力、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生活中的摩擦力三部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摩擦力是學習了彈力、重力后的又一種重要而常見的力,是力學的基礎。
(2)這不僅是二力平衡的應用,而且為后面的功和簡單機械的學習,甚至高中學習做好鋪墊,在力學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3)不但使學生們學習到摩擦力的有關知識,而且是學生們對探究、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升華,同時也逐漸培養學生們養成科學探究和重視知識應用的好習慣。
二、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們雖具備了初步的歸納能力,但探究能力有差異,知識應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索過程中樂學、會學,提高能力是關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
(2)知道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增大和減小摩擦的具體問題。
2、過程與方法:
感受體驗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定義結論、鞏固應用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信心、加強團隊合作、培養創新精神。
重點:(1)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解釋生活中摩擦現象。
難點: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難點突破的措施:激趣誘導,以多種方式指導教學,把時間教給學生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教學方法
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通過游戲引入、激發興趣;創設情境,形成新知;設疑啟發,引導探究;辯論比賽,鞏固新知,對學生們進行適時正確的引導。
學生們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們利用對教材的預習,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最終形成物理知識、技能和方法。
五、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分六個環節,分別是游戲引入、感受體驗、科學探究、知識應用、回顧反思、作業布置。
1、游戲引入:
初二學生們活潑好動,對知識的渴求欲強,在新課開始我采用游戲引入,男生用一個涂油的碗,女生用一個干凈的碗,在學生們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比賽抓碗游戲,而力氣小的女生卻出乎意料的贏了。創設情境教學,引人入勝,引出新課,為這節課順利的進行打下基礎。
2、感受新知:
問題是知識的產生點,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體驗,教師用擬人的口吻,類比拔河,提出問題,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實際,便于學生們接受,使師生間的距離拉近。
生生合作,說出摩擦力的定義,培養學生們的歸納總結能力。
然后采用搶答的方式說出作用點和方向,不僅鞏固新知,還活躍了課堂氣氛。
摩擦力的方向是理解摩擦力的一個難點,學生們對運動方向和相對運動方向混為一談,而且生活中的一些經驗使學生們總認為摩擦力就是阻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們分析人走路,同時解決了上面兩個問題。而采用舉手指的形式增加學生們的參與度。
我設計了摩擦力大搜索這一環節,把學生們分成兩大組進行舉例比賽,在這種交流中學生們的表現欲被調動,使兩個知識點順利銜接,為突破難點做好鋪墊。
3、科學探究:
根據學習金字塔的理論,只有讓學生們動手操作,甚至是教別人或馬上應用才是最高效的學習方法。在本環節學生們說出自己想探究的問題,從生活經驗進行多方位的猜想,拓展學習思路,小組自行合作設計實驗方案,特別是如何探究影響摩擦力的因素,通過生生交流學會,通過我設計的火眼金睛環節等多種方式,真正學會控制變量法這一科學的探究問題的方法,學生們在嘗試成功的喜悅之后,信心更足了,而教師此時及時肯定他們的猜想,,鼓勵他們合理分工后動手去驗證,引導他們進行數據分析,而對于學生們的其他猜想,也廣泛討論實驗,本實驗根據學生們的猜想變量太多,小組合作分兩個階段有秩序的進行實驗,使課堂活而不亂,得出規范的結論,最后交流與評估。教師不僅僅關注學生們學習的結果,而且還重視學生們的學習過程,即使是失敗了,反思后再實踐驗證,這也是一種收獲。本環節,我采用小組實驗比賽的方式,選出幾個優勝小組來。
目的一是學會科學的探究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習信心;二是培養學生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三是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為了讓學生們多角度、多方法解決問題,開拓學生們的思維,我設計了通過手和桌子探究摩擦力的方法,簡單且可操作性強,有利于學生們對影響摩擦力的這兩個因素的進一步理解。
4、知識應用:
根據學生們學習注意力不持久的現象,在此掀起課堂的高潮,我設計了辯論賽這一環節,主要有四個目的,一是在課堂中引用競爭機制,以新穎的形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二是增強學生們的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三是培養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四是順利的進行知識點間的過渡。
再薄的一張紙也有它的兩面性,通過上面的辯論我們知道了生活中的摩擦力的兩面性,所以要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通過實例說出了具體的方法,從系鞋帶到磁懸浮列車,加上老師展示的一些圖片,使學生們大開眼界。這樣不僅教會學生們辯證的看問題,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們的發散思維,激發了對知識的渴求和對科學的熱情。通過聰明屋的這一環節,,等到知識的升華。
5、回顧反思
達標測試環節,檢驗學生們在本節課的學習效果。
小結部分,先讓學生們主動總結,學生們交流,看誰的收獲多,查漏補缺,讓學生們學會知識的梳理,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六、作業布置:
作業題設計注重知識的應用和創新,簡單而新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們都有所收獲。
這時我的板書設計,一目了然。
七、設計思路
我們學校一直推行“1525高效生命課堂”教學模式,目的是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們。在這節課中,教師激趣誘導,情景教學;學生們探索發現,合作探究,同時加強合作交流,打造高效而有生命力的課堂。
以上是我對這一節課的看法,非常希望得到各位專家、同仁們的指點、幫助,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5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8
《二力平衡》一課是蘇科版八年級下第九章第一節,是學生在第八章已經建立了力的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二力平衡是物體受力平衡最簡單的情況,體現了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律,為后面研究牛頓第一定律、分析力與運動的關系、壓強、浮力的學習等設下伏筆。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學習這節課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學科、教材的特點、課程標準及新課程改革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觀察和實驗,從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的邏輯思維,分析能力的培養,對本節課制定了以下目標:
(1)、對于平衡態的物體進行受力分析,認識平衡力的概念
(2)、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
(3)、知道二力平衡時物體的運動狀態
(4)、會用二力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平衡問題
通過觀察演示實驗得出二力平衡條件,進一步體會控制變量法的應用,通過分析實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分析、探索、領略科學探究方法,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體會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二力平衡是本章的重點,是今后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學習壓強和浮力,分析力與運動的基礎,所以二力平衡條件是本節的重點。初中學生的推斷能力普遍停留在經驗的水平上,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完善,對物體受平衡力都的分析判斷比較盲目,因此運用平衡條件解決實際問題是本節的難點。
1.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學生在第八章已經建立了力的概念,學習了彈力、重力、摩擦力,會畫力的示意圖,知道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些為本節課提供了必要的知識基礎。
2.學生已有的科學探究方法基礎
學生在學習速度、密度知識時,對控制變量法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應用,可以遷移類推到本課,并通過比較、概括、歸納得出結論。這些都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基礎。
3.學生的思維障礙
學生現有的經驗認識存在一定的錯誤性。如物體靜止在空中要使它勻速上升或下降,所用的拉力必然大于或小于物體受到的重力。這一錯誤的認識造成學生對物體在平衡狀態下,對平衡力大小的理解產生思維障礙;學生已學習了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在大小方向上有共同的特點,學生很容易混淆,對物體受力分析方面有思維障礙。
依據教材內容、學科特點、學生認知規律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觀察法、演示法、探究法、討論法、分析歸納法、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認識的深度和廣度。
利用多媒體圖片、列舉生活中的實例,提出問題:這些物體處于什么狀態?它們受力作用嗎?分別受哪幾個力的作用?討論總結出幾個力平衡和平衡狀態、二力平衡等概念。
引導學生從兩個力的三要素去探究;啟發學生用控制變量的方法
演示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介紹實驗裝置,討論操作方法。
歸納總結二力平衡條件:
為了方便學生記憶,把實驗結論概括為:同體、等大、反向、共線。這樣更為清晰明確,方便學生記憶運用。
(1)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2)比較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異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作用在不同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以便學生建立準確的概念,正確的進行受力分析。
學以致用,物理課來源于生活應用與實際,關鍵在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從平衡力的判斷、方向大小應用等方面設置了練習題,以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并靈活運用。
1、平衡狀態、平衡力、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
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異同
4、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小結,培養的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去粗取精,條理清晰,加深學生對各個知識點邏輯關系理解,形成知識網絡,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內容。
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程度參差不齊,一定數量的作業,有利于知識內化、能力的提升。
以上是我根據課標、學情、學科特點談的我的教學設計,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參照物的概念.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過程與方法
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點:參照物的概念、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教學難點:認識物體運動和靜止相對性.
教學方法:提問討論法
教學用具:掛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組織同學閱讀課本節前大"?"的內容。提問: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子彈在運動嗎?飛行員為什么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要認真學習有關物體運動的知識。
二、新課教學
1.什么是機械運動?
物理學里講的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
同學們騎自行車時,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或路旁的樹都有位置的變化;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它相對于地面有位置的變化。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提問并組織學生回答:舉例說明我們周圍的物體哪些是在做機械運動。
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組織學生看掛圖,討論: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讓學生充分說明自己的看法。
小結:首先明確本問題中研究對象是汽車中的乘客,這位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其次根據前面所學機械運動的知識,判定汽車、司機和乘客都在做機械運動。但是司機和男孩所說乘客是靜止的或是運動的說法都有道理。因為他們在研究乘客的運動情況時,選定的作為標準的物體不同。
問:司機看到乘客沒動是靜止的,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以車廂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車廂沒有位置的改變,所以說乘客是靜止的。
問:男孩看到乘客運動得很快,他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樹木、房屋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路面有位置的改變。所以他說乘客是運動的。
教師小結:在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定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提問:看課本圖12.1-3,卡車和聯合收割機在農田里并排行駛,受油機與大型加油機在空中飛行,說它們是運動的,你選什么物體為參照物。
答:選大地為參照物,它們是運動的。
教師追問:在甲圖中如果選卡車或收割機為參照物,在乙圖中如果選受油機或加油機為參照物,另一物體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
答:另一物體是靜止的。因為它們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的改變。
教師小結:像卡車和收割機這樣兩個物體以同樣的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相對位置不變,則稱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提問:請你解釋法國飛行員能順手抓住一顆子彈的道理。
要求學生用相對靜止的道理予以解釋。教師指出: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在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舉例說明當所選的參照物不同時,物體的運動情況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車中的乘客以地面為參照物是運動的,以車廂為參照物是靜止的。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動手動腦學物理
板書設計:
第一節運動的描述
一、什么是機械運動
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二、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參照物:在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假定不動的物體。
2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10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牛頓第一定律》.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課堂反思五個方面來談我對本節課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牛頓第一定律是蘇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九章第二節內容。包括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兩方面的內容。本節設計有兩個課時,我說的是第一課時。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頓第一定律是經典力學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個力學的基礎,因為它把最基本的勻速直線運動和物體是否受力聯系起來,確立了力和運動之間的關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為后面學習力與運動的知識打下了基礎,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可以說,牛頓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現有的認知基礎 ,我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及主要推理過程;
2、知道牛頓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義。
過程與方法:
1、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2、常識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實驗的推理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在研究過程中成功的喜悅,學會分工與合作,提高團結協作的能力。
2.感悟科學探究的艱辛與曲折,感悟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牛頓第一定律。之所以確立它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理由在于本節課是一節物理規律教學課,通過本節課的科學探究及實驗論證的目的就是為了認識力和運動的關系,揭示力和運動之間的內在規律。
教學難點:力和運動的關系。學生在從生活經驗中獲得了一種被現象掩蓋了本質的錯誤認識。那就是物體的運動是力作用的結果,為了使學生擺脫這種觀念,轉變錯誤認識,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嚴密推理,才能幫助學生走出誤區。
二、教法學法
(一)學情分析
學習者是八年級學生。有利的方面是:經過一年的物理學習,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并且學習了機械運動、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為本節學習做好了鋪墊。不利的方面是:學生受生活經驗的影響,“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的錯誤觀念不容易轉變。
(二)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選擇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本課時我主要采用“演示法”與“科學推理法”相結合來進行教學,即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討論,又加以科學的想象和推理,引導學生去發現知識,總結規律 。
(三)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兩方面的有機結合,在上述教學方法的正確實施下,我引導學生采用:科學探究法、小組合作學習法、討論法、分析歸納法等學習方法。我認為“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目的是讓學生有足夠的機會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培養學生動腦動手的習慣,變學生由“學會”轉向“會學”。
(四)教具與學具
電教器材:多媒體
教師演示用:斜面、小車、毛巾、棉布等
學生分組器材:
書、圓珠筆、鉛筆盒、小車、書包、斜面、毛巾、棉布、乒乓球等
豐富的教學設備,尤其是身邊的器材拿來實驗,提高了訓練密度及廣度,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課堂演示實驗并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教學信息,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學過程
本節課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感受活動,總結觀點→合作交流,實驗探究→科學推理,得出新知→剖析定律,強化理解→應用遷移,鞏固提高→布置作業,延伸升華。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約5分鐘)。
高爾基說:“好奇是了解的開端和引向認識的途徑。”為此,我設計了兩個小實驗引入新課,讓學生從身邊的實例入手可以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
1、要讓靜止的書(文具盒)運動,該怎么辦?
2、停止用力,又會如何呢?(學生實驗后上臺演示)
誤導學生:物理受力就會運動,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謬論:物體運動要靠力維持。
教師實驗演示:推一輛小車,撤去推力,小車沒有立即停下。
得出結論:物體運動不需要力維持。
觀察學生表情,出示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激發
學生探究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這樣的實驗學生既熟悉又好奇,帶帶著想知道這是為什么的懸念進入新課,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索興趣。
第二環節:感受活動,總結觀點(約3分鐘)
讓學生用力推書,圓珠筆,鉛筆盒,小車,書包等,然后撤去推力,物體會慢慢停下來。讓學生體會物體運動不需要力維持,運動的物體停下來是由于受到阻力的緣故。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通過自身感受體驗,觀察現象,并提出自己的論點,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第三環節:合作交流,實驗探究(約20分鐘)
本環節設計三個步驟:
第一步:用flash課件展示實驗,用嚴格的推理方法讓學生感受伽利略觀點是正確的。通過回顧歷史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通過形象的flash演示,使學生對伽利略理想實驗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為接下去的分組實驗探究做一個鋪墊。
第二步:學生分組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教師出示以下問題,讓學生結合問題學習教材,小組自選器材完成實驗。
1、我們實驗目的是什么?實驗中觀察什么?
2、幾種不同的物體鋪在木板上,作用是什么?
3、實驗中怎樣保證小車開始時的速度相同?
4、實驗中,如果我們把表面換成更光滑的玻璃,小車的運動情況會有什么變化嗎?
5、如果表面比玻璃更光滑呢?
6、如果表面絕對光滑,小車會怎樣運動?
7、如果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會怎樣?
通過這些難度不同的問題引導,讓學生相互討論,交流,自主制定方案,完成實驗,不僅使他們印象深刻,還培養他們的實驗探究能力。同時讓學生知道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對于不確定的觀點應該通過實驗來驗證。
第三步:用flash課件再次展示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肯定和總結。
教師強調以下幾點:
1、亞里士多德的觀點“運動要靠力來維持”是錯誤的,伽利略的觀點“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是正確的。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漸漸停下來是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所以說,力改變了物體運動狀態,而不是維持物體的運動狀態。
2、理想實驗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的合力推理,不是憑空想象。伽利略正是有敢于堅持真理,不迷信權威和對科學的執著精神,才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長達20xx年的錯誤理論,為后來笛卡爾等科學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通過演示和總結,對前面提出的觀點進行判斷,為學生確立正確的觀點。結合伽利略的實驗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堅持真理、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
第四環節:科學推理,得出新知(約5分鐘)
學生通過實驗和觀察動畫能夠得出:如果表面絕對光滑,運動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運動下去。
提問:運動的物體不受阻力時將永遠運動下去,那靜止的物體不受阻力時會怎樣呢?
學生通過討論能夠得出:靜止物體在不受力時,將保持靜止狀態。
教師講解:為解決力與運動的關系,牛頓在伽利略、笛卡爾等前輩的研究基礎上,提出牛頓第一定律:
引導學生得出:我們在科學正確的實驗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最終得出可信的結論,即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同時教給學生一種實驗+推理的研究方法。教師再通過展示圖片使學生了解任何科學的發展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的觀點和探究過程與偉大科學家是一致的,從而獲得了成就感,增強了探究的自信心,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第五環節:剖析定律,強化理解(3分鐘)
如何把牛頓第一定律理解透徹,一直是很多學生學習的大難題,通過對這以下三個問題的思考,可以很好的突破本節難點。
1、牛頓第一定律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牛頓第一定律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3、力和運動是什么關系?
解釋牛頓第一定律時主要強調“一切”、“不受外力”、“總保持”的含義,并強調牛頓第一定律的理想性。這樣,使學生加深了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并能準確的表述出牛頓第一定律。
用視頻冰球比賽展示牛頓第一定律的理想性,強調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并闡述實驗推理法的應用。
第六環節:應用遷移,鞏固提高(5分鐘)
1、回歸課本
分析課本開頭三幅圖片,分析運動的物體為什么會停下來?
2、情景討論
在體育上,我班同學都參加了哪些項目?現在請大家思考,假如你正在和同學賽跑時,突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會出現什么情形呢?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11
一、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對自然界中的很多現象充滿好奇,動手能力較強。但剛學習物理不久,對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掌握欠缺,同時還缺少邏輯思維的經驗。因此應以學生身邊現象引入知識。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光的直線傳播是光學的基礎,學習光的反射規律、折射規律都要用到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同時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又能解釋影子、日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現象。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著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的傳播特點”是新課程標準對本節課提出的要求。根據這一要求和教材具體內容,結合學生學情,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種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并了解其現象和應用。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實驗現象認識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
○2通過觀察與實驗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用語言表達物理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3通過介紹墨子在光學中的貢獻,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歷史責任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重點、難點
重點:光的直線傳播。
難點:解釋簡單的光現象。
三、設計理念
本堂課的設計著重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以導學案引導學生學習、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只作一個參與者。同時讓“研究性學習”走進課堂,走進物理教學,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而引導學生經歷完整的科學探究學習。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四、說學法、教法
在此設計理念的指導下我準備采用以下主要學法: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從學生的好奇、好問、好動的心理特點出發,依據教師所提供的學習步驟和實驗器材,讓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自己發現問題,并自己回答和解決這些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的教學環節中。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從生活走向物理
通過展示城市的夜景和自然光現象,讓學生產生學習這節課的興趣。
閱讀課本自主學習,就問題學生討論光源的定義以及如何判斷一個物體是否是光源?
2、經歷探究,完成光的傳播學習
(1)提出問題:
“光是沿什么樣的路徑傳播的呢?”
(2)猜想與假設
學生小組猜想。
(3)設計實驗,評估優化探究方案
教師給出實驗器材:激光筆、玻璃磚、水等。學生根據這些實驗器材制定實驗方案。
(4)進行實驗,完成實驗表格
按照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教師參與其中完成實驗
(5)分析與論證
小組展示光在空氣、液體、固體中的傳播。最后得出實驗結論: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6)提出問題
為什么強調“同種均勻”,引導學生完成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實驗
3、光的直線傳播的現象和應用,從物理走向社會
接著啟發學生生活中有哪些現象可以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呢?讓學生舉例,如影子的形成、日月食、小孔成象等,小組進行簡單的解釋,并強調一些語言表述方式。接著學生小組完成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激光準直、槍的瞄準、排隊等。
4、光的傳播速度
閱讀課本內容,自學完成這部分內容。
5、就所學內容當堂進行檢測,同時給予評價和肯定
6、師生小結
學生總結這節課有哪些收獲,教師予以補充和肯定,并給以鼓勵。教師展示本節主要內容與導學案上。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八年級第六章第二節,密度是一個物理量,用來描述物質在單位體積下的質量。密度也可以引申為一個量與一個范圍的比值作為這種情況下的簡稱例如人口密度。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2)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的關系。
(2)學習以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性(物質的本質特征)來定義密度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密度反映的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4.教具、學具
(1)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
(2)質量,大小不同的若干木塊、鋁塊、鐵塊。
(3)托盤天平和砝碼1套。
(4)刻度尺1只。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學生活動:想想做做
讓學生用天平稱量體積相同的不同種物質木塊、鋁塊、鐵塊的質量。
學生對稱量的結果會認識到,體積大小一樣,但種類不同的物質,質量是不同的。表明物質在這方面性質上的差異。
2.新課教學
(1)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
通過上面“想想做做” 提出問題: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會有什么關系?
推測:同一種物質,體積越大,質量越大。如果體積增大到原來的兩倍,質量是否也會增加到原來的兩倍呢。也就是說,同一種物質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嗎?
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鋁塊,分別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直尺測出邊長后計算出它們的體積,列出表格來,然后以體積V為橫坐標,以質量m為縱坐標,在方格紙上描點,再把這些點連起來。
從測量數據上看,會得到同種物質的質量增加,其體積也增大;質量減少,體積也會減小的結論。將測量數據圖像化,會更直觀地得出:同一種物質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線性關系,即同一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成正比。
將鋁塊換成鐵塊重做上述實驗。
分別計算每個鋁塊、鐵塊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可以得出其比值是個定值。這種比值不變性反映的正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對不同物質來說,其質量和體積的線性關系表現在過原點的不同直線上。換句話說,各種物質所對應的比值是不同的。
(2)講解: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是單位體積的質量;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相同,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
(3)密度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4)密度的公式
密度=質量/體積
講解: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ρ=m/v
教師指出:要注意:(1)ρ的寫法、讀法。(2)密度只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
(5)密度的單位
密度國際單位:千克/米3(kg/m3)
密度其他單位:,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
(6)課后作業
讓學生看課本一些物質(固體、液體、氣體)的密度值,要求學生會查密度表中的密度值。引導學生閱讀表中列出的各種物質的密度值,對于那些常見的物質的密度,形成一些具體的認識,例如金比銅的密度大,銅比鐵的密度大,冰比水的密度小,記住水的密度等。
(7)講解例題
教給學生如何運用物理公式進行密度計算。要求學生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驟進行計算,不能只寫公式和數字,一定要把必要的文字說明寫出來。特別是對單位的運算要加以強調,提醒學生注意正確地書寫,不能遺漏。
四、板書設計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13
一教材分析:
(一)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第一章第一節內容。“聲現象”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盡管小學自然課中學過,但一般印象淡薄,需要進一步對“聲音的發生和傳播”的現象進行概括得出相關結論。本節也是后面聲現象知識的鋪墊。為了體現“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物理現象就在我們身邊”的新課程理念,教材中設計了一些探究實驗。由于初中生剛開始學物理,對實驗的觀察和概括能力不強,學習本節內容對于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概括能力,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操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本節課教學的三維目標:
依據教材和學生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具體如下:
知識目標: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2.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知道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大。
能力目標:
重視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及熱愛生活、
熱愛大自然的情操。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及確立依據
本節課的重點是聲音產生的原理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對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學生聯系生活會有一些膚淺的認識,而對于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速度不同,學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實驗探究聲音的傳播條件和不同介質中聲速不同是本節的一個關鍵。
本節課的難點是引導學生觀察、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以及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如何滲透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如何開發非智力因素,在啟蒙教育的初二物理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本節課堂組織教學的過程應突出體現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最終實現本節教學的三維目標。
二教法的選擇及依據
聲音的產生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是本節教學的兩個中心環節,我采用教師演示實驗、質疑、引導學生觀察并讓學生動手實驗等實驗探究的方法,啟發引導學生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氣體、固體、液體都能傳聲,而真空不能傳聲。學生分組討論,得出初步的猜想或者判斷,設立懸念、激疑,在學生中營造各持己見、百家爭鳴的討論氛圍,然后以“信息平臺”、“信息快遞”等板塊形式向學生提供相關的知識信息,再讓學生分組討論提出的問題,學生結合提供的信息進行討論交流,肯定或者否定了自己原來的想法,最后再選出代表發言在全班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歸納出問題的正確答案。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于這些問題正確觀點的認識,又通過這些觀點的形成過程,鍛煉學生的思維行為和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因此本節教法我設計為實驗探究法、質疑誘導法、自學討論法相結合,組織學生獲取和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學法分析
指導學生從實驗現象和日常生活經驗中歸納總結物理知識。初二學生才接觸物理,對物理實驗很感興趣,但缺乏描述和歸納總結實驗現象的能力。教師應注意培養他們這方面的能力。上課時讓學生自己描述看到的實驗現象,自己總結物理規律,在腦海中構建本節課要求掌握的知識點。
四課堂教學秩序
(—)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注意,導入新課
注意是心靈的窗口,是學生有效學習新知識前的心理準備狀態。根據本節特定內容,我選擇在播放樂曲的同時配以簡短的解說:我們生活的世界有各種各樣的聲音,聲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并提出疑問:同學們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嗎?你們想不想知道聲音又是如何傳播的呢?以此激發學生探求的心理,從而導入本節課內容。樂曲選擇了巴洛克風格的音樂,據說有利于大腦進入學習激發狀態。
(二)展示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活動效率
把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對學習充滿期待。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了努力的方向,便于提高注意力,是提高學生學習活動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學目標用語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強。
(三)新課教學
本節課有三個小標題,直接指出了本節學習的三個問題,分別是:一,聲的產生;二,聲音的傳播;三,聲速。還有部分內容用黑體字標出(例如:介質),為學生自主學習時抓住重點提供了方便。另外,必要的插圖,形象的展示了相關內容,為學生在學習中的想象活動提供了中介,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進行。
一,聲音的產生
(1)教師演示,學生動手實驗尋找發聲體的共同特征
教師播放敲鼓和琴弦振動的演示課件,同時讓學生思考: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振動停止還能聽到聲嗎?通過提出的問題使學生感悟到:實驗中要用到比較的方法,比較發聲時與不發聲時物體的區別。然后讓學生動手進行橡皮筋和直尺實驗,親自探究聲音的產生原因。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可以得出結論:物體振動產生聲音。同時教師以信息快遞的方式對學生得出的結論加以肯定。
二,聲音的傳播
(1)學生動手實驗感受固體可以傳聲
(2)教師講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如:下雨天聽見打雷的聲音,在岸上聽見水下發出的聲音。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液體和氣體也能傳播聲音。
(3)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教師播放真空不能傳聲的課件,使學生認識到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教師進一步總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并以信息平臺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同時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釋書上的圖片:為什么在月球上宇航員要靠無線電通訊,做到學以致用。
(4)讓學生閱讀教材,知道聲音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叫聲波,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三,聲速
(1)觀看視頻《射雕英雄傳》片段,讓學生討論并在老師的引導下得出結論:固體傳聲快
(2)閱讀書上“一些物質中的聲速”,知道聲音在15攝氏度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同時分析、比較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的傳播速度。
(3)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時直接顯示前面所學結論,目的是促成知識的保持,并提示學生用恰當的方法,利用時空順序輔助記憶。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并有利于學生形成認知結構,而結構化的知識更便于記憶、檢索和提取。
(五)達標檢測
檢測題圍繞重點設計,課前印發給學生。檢測能夠促進知識遷移,設計的原因前面已經提到,不再贅述。
(六)布置作業
作業設計體現和鞏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同時又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和學習興趣。
整個教學程序這樣設計,但具體的課堂還要根據當時的情景,突發事件等不斷調整。本節課的整體設計思想,不僅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而且在教法設計上突出體現以學生為本,依靠學生的自學、探究、討論、交流、歸納、總結等形式來獲取和掌握知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總之要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方法的同時,各方面有所提高,還要提高學習效率,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各種教法的作用,以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回顧總結和板書設計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3.聲速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了解太陽光的光譜。
了解色散現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顏料的三原色。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通過親身的感悟和體驗,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后續學習打基礎。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
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復合,物體的顏色。
教學難點
色光的三原色跟顏料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規律的不同。
教具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三棱鏡、檔光板、白光屏。
學生:玻璃板、白紙板、盛水的碗、光碟、三棱鏡、手電、各種顏色的顏料和透明光屏、調色碟。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我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世界,太陽光和我們息息相關。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與太陽光有關的光的色散。
2、將學生分成男、女兩組,比較哪組表現的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二、進行新課
1、光的色散
提出問題: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會發生什么現象呢?
教師演示(或通過課件演示)光的色散。引導學生觀察自屏及彩色光帶上顏色的排列順序。
光通過三棱鏡會發生折射(或兩次折射);光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可能向尖端也可能另一端;光經過三棱鏡后,會出現彩色的光。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種顏色的光。
2、色光的混合
啟發學生思考彩色光帶再經過三棱鏡后,又將怎樣?
教師演示(或通過課件演示)七色光的混合。引導學生分析兩次實驗現象,討論歸納實驗結論:太陽光(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演示實驗:用手搖轉臺裝上紅、綠、藍三色盤進行演示.調整三色比例,旋轉時就看到三色盤呈灰白色.對于紅、綠色光的混合,可調整三個色盤,使其只露出紅色和綠色部分,改變各色比例,旋轉時就會觀察到隨著紅、綠比例不同,會依次出現橙紅、橙、黃和綠黃幾種顏色.各種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給學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幾個即可,其余可由學生在課下完成.
聯系生活實際舉例光的色散和光的混合。彩色電視機里的各種顏色是怎樣產生的?
指導學生利用實驗探究三基色(課本圖4—37)。認識紅、綠、藍被稱為三基色。
用掛圖或多媒體投影電視機畫面,簡單說明畫面是由紅、綠、藍三色光合成的。
3、物體的顏色。
(1)透明體的顏色
演示太陽光通過棱鏡和紅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條紅色光帶,啟發學生解釋此實驗現象的原因.如果此實驗現象不明顯,可適當增加幾塊紅玻璃或多層紅玻璃紙。
再用藍玻璃重復上面的實驗步驟,啟發學生分析總結玻璃是藍色的原因。
總結學生的發言,得出: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能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
(2)不透明體的顏色
演示實驗:在白屏上貼一張紅紙,屏上只有被紅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換用一張綠紙,屏上只有被綠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總結實驗結論:有色的不透明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
4、顏料的混合
讓美術專業較好的學生回答:只需哪三種顏色就可得其他種顏色的顏料。
學生分析總結出紅、黃藍為三原色。
引導學生將不同的顏料混合,觀察混合后的顏色。學生分組做實驗,體驗色光混合與顏料混合不同。
課堂小結
建議由學生發揮主動性,討論總結本節課的內容.教師可在課前準備好板書演示,配合學生的總結發言。
板書設計
第四節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組成
二、色光的混合
三基色:紅、綠、藍
三、物體的顏色
四、顏料的混合
三原色、紅、黃、藍
布置作業
做一做“水三棱鏡”和“七彩陀螺”。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15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慣性現象》是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四章第六節《慣性 慣性定律》的第一課時內容,本節的學習為后面學習慣性定律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因此,雖然內容相對簡單,但對于慣性定律的理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在多媒體演示實驗和學生自主實驗中,通過有趣的慣性現象,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求知欲;并培養學生有重點地觀察實驗現象,和準確按照實驗要求進行操作的能力。在對慣性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討論和解釋時,糾正學生對慣性概念可能存在的一些錯誤認識,加強學生使用物理語言的規范性和準確性,從而達到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本節課的重點是對慣性概念的理解和運用,難點在理解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教法
物理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基于本節課的特點,應著重采用實驗與討論的教學方法。即:通過對慣性現象的觀察、分析和討論,加深學生對慣性概念的理解,從而達到會用慣性概念解釋現象的目的。
五、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為上這節課作鋪墊,我提前一周讓學生以慣性為題出了一期黑板報,使學生對慣性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起到預習的效果,在接受這節課的知識時不會感覺太過生硬。在慣性概念和對慣性現象的解釋方法的得出中,采用了學生自主分析、討論、歸納的方法,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其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優秀范文09-19
八年級物理《運動的快慢》說課稿10-27
八年級物理說課稿(通用5篇)03-13
初二物理說課稿01-17
高中物理說課稿01-14
物理說課稿三篇03-11
物理《電阻》說課稿范文03-20
高二物理說課稿04-22
【精華】物理說課稿4篇03-13
八年級物理上冊《測量平均速度》說課稿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