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故鄉》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教材說明、分析:
1、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
本篇課文為初中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本節課的講授內容是第二課時的內容,著重講授“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該篇作為魯迅的短篇小說名篇,具備了寫作賦形思維訓練中“起、承、轉、合”的寫作思路,作為短篇小說的典范之作,該課書首先要求學生進一步掌握小說的相關知識及對小說的簡單鑒賞分析,學會并力求掌握從人物分析推知小說主題的鑒賞原則,再通過后面幾課的學習,構建小說鑒賞的基本框架,具備小說鑒賞的基本能力,為以后學習、鑒賞,乃至創作小說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該篇小說中多次用到“重復”和“對比”的手法,熟練掌握這兩種手法對于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的提高勢必起到積極的作用。其教學內容、地位和作用可作以下圖示: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掌握小說的基本知識。
●明確作者是如何運用“重復”、“對比”的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和展現主題的
能力目標:
●掌握從細節、動作、語言、外貌、心理等描寫來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文章主題的鑒賞方法。
●能模擬運用“重復”、“對比”手法進行寫作。
情感目標:
●理解人物形象的復雜感情。
●珍愛新生活,樹立為遠大理想而奮斗的決心和信心。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分析。
難點:
●從分析人物到提升主題的思維訓練。
●“重復”、“對比”手法在實際寫作中的運用。
二、教法說明:
現代語文教學的一大弊端就在于把整體教學肢解為板塊教學,對教材所選課文利用不夠,講解課文和寫作教學結合不緊或不當,甚至完全分離,對課文的寫法分析流于表面,即用簡單而模式化的語言來概括,習慣地歸納寫作特點(一般還加上點舉例分析)就草草收場,這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幫助。于是就通過大量的寫作訓練來希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各種大小作文鋪天蓋地,愚以為這是一種時間的浪費和對教材的利用不足,在這節課中我將努力為學生展示較為詳細的“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分析,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模擬片段操作、改進幾個步驟來掌握這兩種手法的運用。為實現課案目標,我在學生熟讀課文、認真預習、掃清字詞障礙的基礎上分兩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簡單回憶作者,重點完成課文內容分析和人物分析;第二課時簡單回憶第一課時所講要點,重點完成寫法分析和寫作片段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實際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學生思維操作為主,運用啟發式教學法、靈感誘發法、直觀教學法和操作訓練法,并注重教師示范。在本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給大家重點展示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三、學法說明:
學生在學習本課時的教學內容之前,必須認真預習課文,并十分熟悉課文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注意仔細觀察,積極思考,注意吸收、借鑒、模寫和自評。按“聽——看——想——寫——想——寫”的步驟進行學習。
四、程序設計說明: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將圍繞“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展開分析,按“回憶舊知識——講解知識點——例證知識點——分析知識點——運用知識點”的思路進行教學。下面作簡單分析:
1、回憶舊知識,導入新課:
在上一節課中,我們就魯迅進行了簡單的回憶,對小說的基本知識和鑒賞方法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對《故鄉》的內容和人物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把握。現在讓我們來簡單地回憶一下。
問題1:我所認識的魯迅。(幻燈展示)
問題2:什么是小說?小說鑒賞應注意些什么?(幻燈展示)
小說就是用散體文章寫虛擬人生幻象的`自足的文字語言藝術。鑒賞小說應采用金字塔結構分析法。如圖:
2、點明學習目標和重點,進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將就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分析,這篇課文寫作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量運用“重復”和“對比”手法,那么,什么是“重復”和“對比”?運用“重復”和“對比”有些什么好處和注意事項呢?在下面的學習過程中讓我們將一起來共同探討這些問題。在這節課中我們將重點分析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并力求通過分析讓大家對重復和對比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并能運用到以后的寫作實踐中。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為實現這目標而共同完成下面的學習內容。
2、講解“重復”和“對比”的含義。(不要求學生背下來)
重復:就是在寫作過程中選擇那些和自己的寫作主題、文章立意的主題信息、性質、意思、情調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來進行謀篇、結構、構段、造句、行文,以增強表達效果的寫作手法。
對比:就是在寫作過程中選擇那些和自己的寫作主題、文章立意的主題信息、性質、意思、情調相反、相對、相背的文章因素來進行謀篇、結構、構段、造句、行文,以增強表達效果的寫作手法。
3、舉例分析:(旨在讓學生對重復、對比手法有更清晰的了解。)
(1)《天凈沙秋思》的例子。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講析:在這首元曲小令中我們幾乎找不到語法結構,但由于重復與對比的巧妙運用,使她成為千古絕唱。首句運用三個情調相同而形象不同的材料對象:“枯藤,老樹,昏鴉”。重復手法的精彩運用,渲染出一種濃郁的生命感受——悲涼、絕望、死寂。接著再采用對比手法,展現了一副明快、清新、溫暖的畫面——“小橋,流水,人家。”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和審美感受,使前者更孤寂,后者更溫馨。后兩句同樣運用重復的手法將那種悲壯蒼涼、孤寂凄清的生命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
(2)我們再來看故都的秋開頭通過運用“反復”所達到的藝術效果: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講析:“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是對秋天的重復、渲染、強調。第二、第三句則更進一層,寫故都的“秋味”特別的美,這是對文章中心立意的渲染、重復。“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三個“來得”是典型的排比、渲染、重復。“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在此,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無非是“我”不遠千里到北平的理由是飽嘗故都的秋意,作者還是采用重復、渲染,把一個“趕到”分說成兩個“趕上”,渲染旅途的輾轉艱辛,以形成反襯,突出對故都的秋的眷戀、神往。“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把一個“秋”字分為兩次說是為了渲染、強化對秋意的印象。)
《故鄉》中這樣的反復與對比也很多,先看前四個自然段。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去。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啊!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
我所記得的故鄉全不如此。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但要我記起他的美麗,說出他的佳處來,卻又沒有影像,沒有言辭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釋說: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變罷了,因為我這次回鄉,本沒有什么好心緒。
問題3:前三個自然段分別講什么?
第一段:對故鄉的急切渴望的熱烈心情。
第二段:渲染所見故鄉的凄涼、蕭索、荒涼和自己的悲涼心情。
第三段:一種驚詫,在這背后是對故鄉的美麗的回憶和印象,對第二自然段的重復。
問題4:“我初到故鄉看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教師示范分析圖表的前一小部分,重復、對比的例子各一,剩下部分由學生獨立完成。)
問題5:試根據剛才的分析方法自己從文中選取材料分析“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做針對性指導)(旨在讓學生獨立體會、理解重復、對比手法。)
問題6:大家通過剛才的分析明白了《故鄉》的寫作過程中“重復”、“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起到的巨大的表達效果。我們再來看下面的例子:(旨在通過學生獨立分析后再進一步體會、提高。分析略):
長城啊長城!你真是太美了,太美了,實在太美了。(這是我們所說的“重復”的寫法嗎?)
(不是,重復不是簡單的語言的消極同一再現,而是那些和自己的寫作主題、文章立意的主題信息、性質、意思、情調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的再現)。
富豪按了一下開關,天花板上的枝形吊燈亮了;監獄里也按了一下開關,電流通過了那位工人的身體。富豪打了個呵欠,躺在椅子上睡去;工人抽搐了一下,躺在地上死去。
(結構、物體對象的重復,內容、環境、人物的對比突出了主題,有強大的藝術震撼力。可見“對比”是材料性質的差異、相反、對立,是要為整體服務的,小橋流水人家只有在《天凈沙秋思》中才有其強大的藝術魅力。在運用“重復”、“對比”手法時首先要注意明了文章的立意,主題的內涵,給行文定下基調再進行謀篇。)
我為從前的自己放上一紙玫瑰,一支黑色的玫瑰。黑色的氣氛,黑色的禮服,黑色的靈柩,黑色心情的暗影,徐徐隨風飄去……
4、檢查、實際操作:(初步把知識轉變為能力)
問題7:請根據自己的體會,自選內容,運用“重復”、“對比”手法寫幾句話(可以運用其中一種或兩種綜合運用)。(教師巡回指導、點評)
5、小結:
通過上面的講解分析和操作,我們了解了重復和對比手法的正確運用能增加文章的立意、表達效果,關鍵是在運用時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整體立意和主題內涵,選擇好要運用的材料對象的本質和主題內涵的相關、相似或相反、相對。這更多的是在以后的寫作實踐中加以運用,并在運用中仔細揣摩、體會。
6、作業布置:(旨在把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運用能力。)
(1)、分析下面這一幅對聯中重復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塞馬秋風薊北
杏花春雨江南
(2)、自選題材,運用重復和對比的手法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7、教學后記:(批改作業后作課后總結。)
附:教學時間安排說明:回憶舊知識5分鐘;講解概念3分鐘,舉例分析10分鐘,學生獨立分析、教師指導講評10分鐘,學生寫作訓練、教師指導講評15分鐘。小結、作業布置2分鐘。
【《故鄉》說課稿】相關文章:
《故鄉》說課稿01-12
《故鄉》說課稿范例07-31
九年級語文《故鄉》說課稿12-24
九年級語文《故鄉》說課稿06-29
九年級上冊魯迅的《故鄉》說課稿07-31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故鄉》說課稿12-06
故鄉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01-04
《二十年后回故鄉》說課稿范文03-17
故鄉啊故鄉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