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說課稿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山東xx實驗初級中學的語文教師,趙xx。下面我對我所執教的《羚羊木雕》這節課進行解說。我主要從下面的六個流程來進行闡述。即:說模式、說教材、說學情、說設計、說評價、說得失。
【說模式】
我們xx實驗初級中學的課堂模式是“3·2·1”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三個教學環節,兩種學習方式、一個最終目的。簡稱為三環節兩方式一目的。所謂三個教學環節就是指學生的自主學習,交流展示,反饋提升三個環節。首先,“自主學習”是課堂教學的基礎,主要包括“引入定向、自學指導、自主學習”三個步驟;“交流展示”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主要包括“合作交流、疑難生成、展示點撥”三個步驟;“反饋提升”是課堂教學的保證。主要包括“反饋測評、拓展提升”三個步驟。兩種學習方式指的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兩種學習方式,這兩種學習方式主要是針對于學生的“學”而言的,細說有自主學、結對學、小組學、交流學、指導學、合作學等等,最終達到學生的快樂學、高效學的目的。無論是先學后導,先學后教,都是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落實一個最終目的,即: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學習,這也是我們實行課改的原始出發點和最終歸結點。
為了全面落實新課改理念,我們總結出了課改課堂的十大特征,即:
1.面向全體學生2.以學生為主體
3.以教師為主導4.體現民主平等
5.落實開放課堂6.運用分組教學
7.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8.教材校本化改造
9.與實踐充分接軌10.快節奏、高效率、大容量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針對課堂的三個環節,規范了學生課堂行為的15個標準。
為了保證課改的順利推進,我校總結出了符合我校特點的“三為主”課堂推進策略:即以教材為主源,以導學案為主線,以解決問題和疑難為主攻。為了落實課堂的高效和減負,我校還實施了“三策略一轉型”
即:訓練前置、學案作業一體化、三色學案、作業轉型。
為了提升課堂層次,我們總結了高效課堂應處理好下面的十大關系,為了避免走過的彎路,課堂還應該避免下面的十大誤區。
我們現在的“3·2·1”課堂已經發展到突破模式的階段,已經成為獨具特色的靈活課堂。這些流程可以刪減、顛倒、循環或有所側重,給予不同學科和課堂更大的開放空間。我校全體師生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打造一種以課改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小組活動和課堂展示為載體的新型課堂。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羚羊木雕》教學的思考與探索。我說課的題目為
以學為主,實現平等對話
創新設計,打造快樂課堂
【說教材】
說教材——說單元
從單元編排來看,本課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第五單元第二課,本單元的文章采用散文、詩歌、小故事等多種寫作形式,描繪了母女情、同學情、母子情、兄弟情等。作者以切身的體驗,引起了我們的共鳴。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要在整體感悟課文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寫法的借鑒,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
而《羚羊木雕》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間發生的一場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給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我”。“我”對朋友這樣反悔,傷心極了。
本篇課文向我們展示了兩種內心世界。一面是少年朋友的交往,他們珍惜友情。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他們也疼愛子女,但有時卻忽視了孩子最渴望最珍惜的友情。
(因情節緊張曲折,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學生喜歡讀,感興趣。)
但是,本文的人物爭論性很大。人們對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各不相同。有的人認為,這篇課文的思想傾向很明顯,是父母重財輕義,批判的鋒芒直指父母等老一代人。還有人認為,父母心目中珍視的是羚羊木雕和對子女做人原則的教育。更有人把文章定位為父愛和母愛。經過反復的讀書、思考和商討,我決定引導學生珍惜純潔友情的同時,也要考慮做事情特別是重要的事情前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在生活中,要學會溝通,學會理解他人,擁有寬容之心,這樣才會有和諧的生活。
確定了文章的價值取向,我思考目標的定位:
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充分調動起來,實現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真正對話的過程,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一直是我的追求。
所以,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我定位為:
說教材——說目標
1、掌握圈點勾畫等讀書方法。
2、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語言,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感悟課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組織學生辯論,引導學生多角度的分析問題,學會處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并學會和家長溝通。
【說學情】
學生剛入初中學習才兩個多月,圈點勾畫的學習能力還不夠強,體會和感悟還不夠深刻,從文本中體驗情感并讀出情感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老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情感,在辯論中提高認識,在快樂中學習語文。
同時,初一新生的課堂狀態還需指導,搶答有序,動靜結合,學會傾聽,認真專注。
有了新課標理念的引領,才有了下面的設計理念。
【說設計】
沉默并不總是睿智……睿智是金,而沉默不見得是金。——塞繆爾·巴特勒
為了讓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獨特的體會和感受,為了引導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我以整體理解帶動逐段分析,用創新設計引領思維提升。為此,教學流程我做了這樣的設計:
說設計——整體感知
1、本文的.時間和地點在不斷變換,你覺得文章向我們展示了幾個場景?
2、課文訴說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既是學生對文章的一個整體感知,也是引導學生學習敘述中的插敘寫法。
整體感知課文后,學生已經基本讀懂了課文內容,也就是把書讀薄了,我們還要把書讀厚,讀出自己獨特的體會和感受,所以,精度課文時我設計了一個這樣的問題。
說設計——精讀課文
你從文章中讀到了什么?標出最能觸動你內心的語句,把你的感慨批注在書上。全班展示交流。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展示,是學生品析語言,體驗情感,抒發讀書心得的一個個性化的表達。如果老師引導不好,那課文就會被肢解得支離破碎。所以,老師的主導地位在這里顯得尤為重要。老師要引導學生談感悟,如一個學生談到父母追查木雕下落時母親的表現,就引導其他學生把這部分談完,“你從媽媽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中還讀出了什么?”以此類推,集中展示“我與萬芳的友誼”“要回木雕時的情景”這幾部分內容。同時,學生在集中展示完我與萬芳的友誼時,老師補充了幾句有關友誼的名言,以備學生積累,并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這個過程是學生真正走進文本的過程,又把書讀厚了,也就是讀進去了,讀進去還要讀出來,讀出自己的體驗。
分角色朗讀課文,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學生讀出自己獨特的體會,化無聲的書面文學為有聲語言,幫助學生深刻地體會作品的思想內容,從而打動學生的情感。
接下來是辯論賽,因初一學生年齡還小,所以,我給出了辯論提示。
辯論提示:
1、我該不該把羚羊木雕送給萬芳?
2、父母逼我要回羚羊木雕,應該還是不應該?
3、我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萬芳,該不該要回?
之所以設計辯論賽,是讓學生在辯論中,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教育,在辯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友誼的純潔,學會與人溝通,善于理解,擁有寬容的品質,讓學生知道:友誼誠可貴,木雕價也高。
課堂的結束,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
作業——小練筆(這也是對課堂內容的拓展延伸)。
你也在悄悄地長大,對許多事情已有了主見。有時候,對某些問題,你可能不得不面對與父母的分歧,它也許讓你無奈、傷心甚至落淚。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呢?請你寫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最后落實到寫上,自此完成了語文教學的讀一讀,思一思,議一議,寫一寫,完成了聽說讀寫的訓練,實現了以整體理解代替逐段分析,用創新設計引領思維提升的設計理念。實現了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真正對話的過程。
為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板書:
【說評價】
激勵是精神的清新氧氣。——喬治·M·亞當斯
這節課,我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和多樣性。
在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習形式下,評論到“組”,而不是“個人”。
(在小組內形成凝聚力,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實現共贏。)
在每一環節,對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生的感悟進行評價。
(形成正確的知識體系,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評價。
(以鼓勵為主,調動學習積極性。)
課堂的結尾,總結性評價。
(客觀公正的評價,激勵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不斷提升自己。)
【說得失】
本節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評價和真誠的鼓勵,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了一個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了學生,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可以說“以學為主,實現平等對話”。
“暢談自己的讀書感悟”,“分角色朗讀本”,“辯論賽”,“作業小練筆”,讓學生我口表我心,是心靈的碰撞,是情感的交流。也可以說“創新設計,打造快樂課堂”
但是,在教學設計和課堂駕馭上,還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斧正。
最后以兩句名言結束我的說課:
教育不是往桶里硬塞內容,而是點燃思想的火種。
——威廉·巴特勒·葉芝
要改變孩子,先要改變自己。
【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說課稿】相關文章:
《羚羊木雕》語文說課稿03-14
《羚羊木雕》說課稿11-25
語文課文羚羊木雕說課稿03-31
初中語文《羚羊木雕》說課稿11-27
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的說課稿03-17
課文《羚羊木雕》說課稿04-08
羚羊木雕12-25
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教案02-04
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的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