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五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五組教材中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的是一名修理廠的技工,無意中抽中了大獎,但是抽中大獎的彩票卻是他幫同事代買的。經過思想斗爭,他把大獎送給了同事。作者贊揚了這種誠實、守信的品質。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
2、能力目標:
①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②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到課文中的父親、母親的人格魅力,做一個誠實、有信用的人。
(三)教學重點:理解父親從不愿意把大獎還給同事,到最后還給同事的矛盾經過。
(四)教學難點:理解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
二、說教法
本課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和文字感染力,蘊含著一個做人的道理,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情感訓練的好文章。 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采用了對比朗讀、自由讀、嘗試性讀、帶著疑問去讀、比較讀、互問互讀、分角色表演讀等多種方法,讓生在反復讀,反復感受文中的人和事的過程當中,從而領悟課文,感知課文所要表達的情感。尤其是本課的重點,要讓學生理解父親從不愿意把大獎還給同事,到最后還給同事的矛盾經過。因此,我決定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動作、神態的句子反復讀、體會、交流,感受父親的高尚品質,在感悟語言的同時受到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三、說學法
識字教學仍然是中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但與低年級有所區別,要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運用查字典自主識字,具有初步的識字能力。因此,在教學本課之前,我安排學生預習生字新詞,為讀好課文作好鋪墊。
教師不再用自己對課文的分析講解去取代學生自身的主體感受,而是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盡可能地讓學生自我活動,去讀書、去思考,參與議論,參與交流,使他們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觸課文,從而更好地去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只有讓他們多讀讀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從讀中理解內容,從讀中領悟父親前后兩次不同的心情。讓學生自己去發揮想象,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討論,在讀中不斷去體會。而且,我設計這節課主要采取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給學生相宜的課堂學習“自由度”,給學生“自主感受體驗的時間和空間塊”,給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讀,讀中思,思中悟,體會課文中父親高尚的品格。使課堂真正成為一個學生思維浪花相互激趣、強烈碰撞的信息交換場。
四、說教學設計
這篇課文所展示的社會和人生畫卷,能啟迪學生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我將引導學生在讀、思、想、說的教學活動中受到思想教育,去體驗、去感受、去領悟人格美。具體的教學設計如下:
1、啟疑,導新課,初讀感知
一開課,教師便出示一個模型,通過識字比賽的方式獎勵給一位同學,并讓他談談得到這份獎品的心情。隨后,教師便引出“我們中獎了都會很高興。可是有一個人,他雖然中獎了,但是他神情嚴肅,沒有一絲喜悅,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從而揭示課題《中彩那天》。接下來,讓學生帶著疑問去讀課文,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在初讀中感知了課文內容。隨后再采用多種識字方法檢查學生預習的生字新詞的情況,使學生感到老師是尊重他們的勞動的。
2、解疑,看插圖,細讀理解
本文共有兩幅插圖,一幅畫的是父親中彩后卻神情嚴肅,看不出一點高興。另一幅畫的是父親打電話給庫伯,要把車子還給他,臉上洋溢著笑容。這兩幅圖其實也就是表現了父親中獎后的思想變化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兩幅圖,找出與之相對應的句子讀一讀,邊讀邊想。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動作、神態的句子反復讀,并把自己讀后的體會、想法與周圍的小伙伴進行交流,在交流合作中實現了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學習。
3、爭論,抓重點,精讀欣賞
為了激發學習的參與興趣,我將安排一個“小小辯論會”,讓認為車子應該還給庫伯的同學作為正方坐在右邊,認為可以留下車子的同學作為反方坐在左邊。先讓他們在組內討論,準備充分的理由,可以在課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像。在爭辯過程中,當覺得對方言之有理時,可以改變選擇,變動座位。讓學生的情感、興趣、個性、思維、人格等在爭辯、交流中得以反映,在爭辯中進行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
4、表演,看動畫,分角色讀
學生在自由爭辯的過程中逐步感受到父親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此時,教師播放課文內容的動畫,讓學生為其中的人物配音。這樣,讓學生走進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去貼近人物的心靈,入境動情,獲得了思想啟迪,而且有助于創造力的培養。
5、想象,解難點,暢談體會
課文語言有一些未定點,教師應憑借這些未定點,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拓展學生心靈的空間。如庫伯派人把汽車開走后,“我”和爸爸、媽媽是怎樣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對話。可以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摹擬對話,引導學生感受人物的形象美,從而使思維動起來,體驗真起來,語言活起來。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我們的教材安排的古詩內容的學習,數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課《江南春》和《春日偶成》兩首古詩,分別是唐代詩人杜牧和宋代詩人程顥所作。每首詩都是七言絕句。我準備按順序先教學《江南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基本學習古詩的方法,接著再學《春日偶成》。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描寫江南的綺麗春色。同時又慨嘆南朝覆滅,流露興亡之感,寄托了諷喻之意。全詩一二句寫今:千里江南,到處是綠葉紅花,到處是水村山郭,到處是酒旗招風,展現了一幅生機勃勃、春色無邊景無限的畫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意圖托庇神靈,江山永固,可是時移事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還有多少佛臺經院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中呢?
《春日偶成》作者是宋代詩人程顥。這首詩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興所致寫下來的。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全詩一二句寫景:淡云、輕風、紅花、綠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長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身處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誰知道他內心的快樂,甚至還以為他像少年人一樣偷閑貪玩呢?
二、說學法教法
(1)學法
①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思維。
②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方法,以利于學生終身可持發展。
③有利于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具體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要突出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來提高讀書人的素質,以適應未來科學技術的挑戰。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絕不可包辦代替,而要讓學生作為閱讀主體,自主、積極、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最大限度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人生閱歷、知識儲備、藝術修養、閱讀經驗等)進行創造,進而形成對語言文化知識的系統性、綜合性、規律性的理性認識和邏輯把握,并把語言文化知識、經驗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信念和行為,最終升華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2)教法
①抓朗誦。詩歌的節奏、韻律要*讀來感受,詩歌所蘊藉的感情內涵也*讀來體會。讀,不僅是自己的領悟所必需;讀,也是感染他人,產生共鳴之所需。所以對詩歌不僅要求朗讀,還應要求能朗誦,讀出情和意。因此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本課教學按照學習的漸進性原則安排了四個層次的誦讀,每個層次的誦讀又帶動對課文內容和感情四個層次的理解,層層深入,學生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
②堅持啟發式。問題要精簡,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點撥手法。在學生主動學習交流的基礎上,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運用聯想、想象,體會詞的意境,理解詞的感情。使學生學會閱讀詩歌的方法 ?
③變教知識為教方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與能力,教導他們養成配合工具書積極理解詩文內容的閱讀習慣。
(3)手段——以生為主體,以師為主導,結合掛圖等輔助教學。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自主閱讀,激發情感。
上課伊始,根據在第一課時學生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我以復習生字詞為目的引出學生說出“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然后引導:假設現在我們就是那一行游客,跟著向導一起上島,看看在島上我們都做了什么蠢事。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覺得哪些行為已經是愚不可及?仔細讀課文找出有關內容,細細體會。
出示課件,閱讀提示:
1、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
2、找出有關句子,說說自己是怎樣愚不可及的?把你的體會批注在書上。
3、把你的體會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二、抓重點詞句,以問導讀,領悟“道”
我先引導學生推敲文本中的“欲出又止”和“躊躇不前”兩個詞感受小綠龜的處境,讀懂文本傳遞的信息。然后提出問題:試想一下,弱小無助的幼龜面對如此兇猛的天敵,又是啄又是拉,處境多么危險啊,此時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帶著這樣的感受一起來讀這段話!
學生通過讀,充分理解這段語言傳遞給我們的信息了:我們真是愚不可及啊!緊接著,我引導學生想象補充,個性閱讀文本,體會游客與向導截然不同的態度。我設計了四個引讀問題。
1、如果你就在現場,面對這樣緊張的一幕,你又會怎么做?那么同伴,向導又是什么反應?體會我、同伴、向導的對幼龜處境的不同態度。
2、沙灘上真的沒有事嗎?(不是)是啊!我們著急,擔心,揪心,可向導卻若無其事,誰來讀讀向導說的話?
在我們眼里向導是個什么樣的人?那我就要采訪一下向導,看他怎么說?
3、此時,我和同伴對向導所說的“自然之道”是怎么理解的?
4、向導的冷淡,招來了同伴的一片的呼喊!同伴們會怎樣呼喊呢?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勸勸向導嗎?再分角色朗讀。
“你得想想辦法啊!”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
“不能見死不救”
(這段設計,體現學生個性的閱讀文本,體會文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想象中充實閱讀體悟,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分享別人的智慧與成果,提高自己的認識,如能產生思想上的共鳴,這更是閱讀的一種樂趣。)
三、圖文結合讀,通過比較分析再讀,體會結局的殘忍。
這一環節的教學,我采用教師范讀,學生結合多媒體課件展示的畫面讀中想像,想象后再朗讀文本,補充文本,通過讀去填補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思想,通過想象讓學生走進文本、甚至超越文本。
如:我在出示“不一會,數十只食肉鳥吃得飽飽的,發出歡快的叫聲,響徹云霄。”這段文字的同時,我還展示了食肉鳥啄食幼龜的動畫,并配有食肉鳥響徹云霄的叫喊聲,我問:看到這樣的畫面,聽到這樣的聲音,你的心情如何?向導的心情呢?我們再把書讀進心里:向導心里難受極了:(學生發揮想象填補心里的想法)
是啊,向導心理難受極了,我們救了一只,卻傷害了無數只。
教師引讀,學跟讀:
終于,向導發出了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現在我們再來回想一下向導之前說的那句話(出示向導的話:“向導卻若無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齊讀)還會指責他嗎?現在你該如何體會“自然之道”的含義?(大自然生存的方式)
四、以讀促寫,深化情感
課文讀到這兒,孩子們(出示寫話練習:)
假如我是葬身嘲鶇之腹的一只小幼龜,我想說……
假如我是一只吃得飽飽的嘲鶇,我想說…
假如我是親身經歷這件蠢事的作者,我想說……
請選擇一個寫一寫。
學生寫完后交流,教師小結:我們都感受到了人如果遵循自然之道,就會保護幼龜,如果人違背自然之道,就會傷害幼龜。(板書:人違背遵循)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我們好心辦壞事的故事。孩子們那,我們“我們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
為了鞏固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我還設計了拓展延伸內容,讓學生內化“道”。師:回顧我們學過的課文,你還知道哪些違背“自然之道”的事情嗎?我們之前學過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拔苗助長》《我要的是葫蘆》《“打掃”森林》,都是講自然之道的課文。學生講述自己生活中的自然之道的事例。
五、回歸升華,真誠解“道”。
教師總結:其實,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有生存的規律,如果我們違背規律做事,就會得到與愿望相反的結果。如果我們遵循自然之道,就能與自然和諧共存。
六、布置作業
出示課件:作業:
1、把故事講給家長聽,和家長一起探討有關自然之道的事情。
2、收集有關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過哪些啟發,有什么發明創造的資料。
板書設計:
遵循救
人自然之道龜
違背害
人是萬物之靈,自作聰明,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4
《黃河的主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意蘊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
這篇散文描寫了波浪洶涌的黃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贊揚了艄公憑著勇敢、智慧、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精神,并以“黃河的主人”的美譽來贊美他。
文章開篇并沒有直接描寫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濃墨重彩寫黃河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險惡氣勢,極力渲染黃河氣勢之大、險情重重,為下文描寫黃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鋪墊。
洶涌奔流的黃河足以讓作者驚嘆不已,然而更使作者驚訝的是在湍急的黃河上還有羊皮筏子貼浪前進,如履平地,而且還載著六七個人,文章到此,場面驚心動魄,行文跌宕起伏,處處充滿驚奇,扣人心弦,易于引起讀者的'高度注意。
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談笑風生,勇敢大膽,羊皮筏子的艄公沉著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靈,震撼了讀者的心,讓人感到人類的偉大與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稱艄公為“黃河的主人”。
綜觀全文,課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通過對課文的品讀,讀懂課文內容。熟讀成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2、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學定教,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評價能力。通過觀看錄象,感受黃河的磅礴氣勢。
3、情感態度目標:在朗讀中感受黃河風浪的險惡和艄公的勇敢、沉著和智慧,進而體會人類征服自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本質力量。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教學的難點是對黃河的認識,因為黃河離孩子很遠很遠,要借助媒體來突破這一難點,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間的有機聯系也是難點。
第一課時
我準備圍繞“介紹黃河,板書揭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字詞,鞏固練寫”這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
介紹黃河,板書揭題
讓學生談談心中的黃河,聽老師介紹黃河,出示古人描寫黃河的詩句,讀一讀,初步感受黃河。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在這環節中,讓學生充分的閱讀,在朗讀中自學生字,了解大意。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采用多種朗讀的形式,對文中重點字詞進行正音、理解。
四、學習字詞,鞏固練寫
示范“艄、滔、履”的寫法,說說注意點。
第二課時
共分六個模塊。
第一模塊:整體感知,初步感受黃河。
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后用一個詞語(最好是成語)說出黃河給你留下的印象。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黃河的氣勢之大。播放黃河萬馬奔騰、滾滾東流的錄像,領略黃河的氣勢,感受黃河的磅礴宏偉!在播放錄象的同時教師相機朗誦,激起學生的共鳴。
第二模塊:自讀自悟,感受皮筏的小、輕
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作者是什么感覺呢?讓學生通過讀一讀二至五小節,邊讀邊把有感想的地方劃出來,寫一寫感受。然后交流各自的認識,教師適時點撥,老師點出“作者初見到湍急的黃河,為一驚,遠望鼓浪的橡皮筏子為之再驚,細看到筏上有人更驚”的觀察思路、認識思路,并用朗讀展現這種越來越驚的層次。(由遠而近)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是提心吊膽、驚訝、激動、興奮、吃驚。我把大量的時間放在指導學生朗讀。通過朗讀來表現自己的感受。我抓住了“啊”進行多元解讀,讀出其驚訝。“一個、二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怎么讀,如何讓學生讀進去。通過反復閱讀、評價的方式讓學生明白該怎樣讀好。
第三模塊:交換角色,感受艄公技術高超。
這樣小而輕的羊皮筏子,在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黃河上漂流,作者不禁提心吊膽,如果讓你坐在上面,你敢嗎?來讀一讀6、7小節,體驗乘客與“我”形成的鮮明對比,反襯出艄公高超的駕筏技術。接著用一組排比句試問:羊皮筏子之所以能在湍急的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那是因為讀——
之所以羊皮筏子能在洶涌的黃河上鼓浪前行,那是因為讀——
之所以乘客能談笑風生,那是因為——
讓學生連讀三遍“他專心致志地撐著篙……”一段,再現艄公高超的技藝。
第四模塊:抓關鍵句,深入感受“主人”形象。
以“皮筏上的乘客憑什么能談笑風生?”為切入點,了解那艄公憑什么贏得了乘客的信任?理解中心句“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能聯系6—8節,說說對勇敢、智慧、鎮靜、機敏這幾個詞的理解。在理解詞語的同時,引導學生討論艄公會遇到的怎樣的困難,他又會如何克服,在此基礎上找尋艄公能克服這些困難的原因,深入感受羊皮筏子的艄公沉著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及他那高超的駕筏技術和豐富的經驗。相機理解“如履平地”這一字!領略艄公風采后,齊誦最后一自然段,用作者的話贊美艄公。
第五模塊:讀寫結合,內化精神
剛才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黃河波濤洶涌、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此時,再活用語言和語言規律,進行極具個性色彩的言語實踐,用
“艄公,我想對你說——”寫一段話,用自己的話贊美艄公。
交流完畢,播放黃河錄象、歌曲,再次感受黃河的氣勢和黃河主人的風采。
第六模塊:延伸拓展,升華主旨
黃河上的艄公至今已是罕見,學生由于陌生,往往很難與自己聯系起來,請學生課外收集一些在外界的挑戰中獲勝的人物,如航天英雄、登山運動員等,這樣進一步落實德育目標,感受人類的偉大和不平凡,激勵學生要向他們一樣勇敢地面對一切,做生活的強者、生活的主人。
板書設計:
黃河的主人
(艄公)
勇敢
智慧
鎮靜
機敏
這就是本堂課的板書設計。以上僅僅是我對本課的認識,望大家批評指正!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三顧茅廬》是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贊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
二、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能簡要復述課文。
2、體會抓住人物言行,環境烘托以及通過人物間的彼此襯托來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
3、初步學習根據范例合作編寫課本劇,并進行表演,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設計理念
在傳統教學中,對于歷史故事我們一貫沿襲著“情節分析+人物特點”的教學模式,教師細膩入微的講解,學生有本有綱的分析作答,從而提示中心。這樣的學習過程,我們說學生只滯留在淺層的語文知識上,至于學生的語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合作探究的意識、創新精神等等,關注甚少。為此,就對于本課我的設計理念是:
(一)過程開放,體現探究性。
語文課程是開放的,有活力的課程,它的開放要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向學生的情感開放,向學生的未來開放。在開放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為此,為學生創設探究的情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創新精神。
(1)情境的創設
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啟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我在《三顧茅廬》中開門設疑:誰三顧茅廬?為什么?結果怎么樣?等等疑問,能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生撞擊,尋找到孩子心跳與教材心跳的合拍點,產生移情效應。
(2)角色的轉換
《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式的,在《三顧茅廬》的教學中,課始情境設計,教師是激發學生思維的引導者,當學生就“劉備是怎樣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的?”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二)感悟運用,突出個性。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三)綜合訓練,注重實踐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所以不必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如,本文是學生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生動,深受學生喜愛。因此,適于將課文編寫課本劇進行表演,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四、設計思路
根據文本的特點,學生個性發展需求以及設計理念,本節課教學思路為:
(1)創設情境,質疑探究。
(2)編寫劇本,重組信息。
(3)表演入境,求活求趣。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質疑探究。
1、揭題質疑,初知大意。
(利用多媒體放錄像,學生思考提出問題,而后用一句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誰三顧茅廬?為什么三顧茅廬?結果怎么樣?
誰能用一句話說完整、具體?
(設計意圖)通過錄像展示學生對故事情節,人物個性有豐滿的了解,又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積累語言的興趣,更重要的是為編寫劇本、表演埋下伏筆,提供給學生創作的素材。
2、重點質疑,探究交流。
引出探究重點:劉備是怎樣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的?
(自由讀課文,用符號劃出表現“劉備”的詞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從語言方面探究
從行動方面探究(抓重點詞句,指導朗讀。)
從環境描寫方面(數九寒天)
從張飛態度方面(訓斥張飛的魯莽)
3、賞讀復述,內化語言。
(1)自由組合,再次感受劉備邀請的誠意。
(2)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復述故事。
設計意圖:以問題引導探究,讓學生在信息重組、比較分析、多向開放,自由質疑的提高和情境中探究,為學生提供一個更開闊的、更活躍的探究平臺。問題的解決,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又能激起學生進一步深入閱讀,不斷鉆研,在良性循環中最終形成積極探究的心理傾向,同時賞讀、復述,層層深入,讓學生積累語言,感悟語言,為今后的編寫、表演服務。
(二)編寫劇本,重組信息。
(1)出示范文,了解寫法。
教師把自己事先準備好的簡單課本劇流程發給學生,教師可以從場景的設計、語言的形式(獨白、對白、話外音)、人物的動作表情等方面加以指導。
(2)分工合作,編寫劇本。
以課文為素材,根據課堂探究所得,展開合理想象,編寫劇本。
設計意圖:學生編寫劇本的過程,也就是學生琢磨課文、推敲語言、體會情感的過程,有意識地將課外信息引入課內,將學生的學習引向課外,拓寬語文學習的內涵和渠道,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
(三)表演入境,求活求趣。
設計意圖:課本劇的表演將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的表情姿態。它可以啟發學生潛在的智力,促使孩子的思維發展,使他們對語文學習發生興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XXX中心小學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范文合集五篇】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冊人教版《語文園地二》說課稿范文07-22
四年級下冊語文巨人的花園說課稿范文10-23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合集七篇09-10
關于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范文10篇09-10
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九篇09-24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中彩那天》說課稿05-15
四年級下冊語文《永生的眼睛》說課稿05-04
關于四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范文匯總9篇10-07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永生的眼睛》說課稿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