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五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一篇課文《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深深的思戀和熱愛。
《泊船瓜洲》一詩,據說是詩人王安石應召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險,前途未測,表示的是再次赴京榮遇之際,對仕途沒有足夠信心之時,所有的鄉情仕意。當然,對于小學生而言,這一點可以不必深究。如果從詩的字面上看,可以說,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思鄉詩。全詩的大意是:從京口到瓜洲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著幾座山。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遠。
2、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注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他們已積累了很多古詩,有描寫春天的詩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兩個黃鸝鳴脆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等;有寫借明月而思鄉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等等;通過“小學生必背古詩詞”,積累了王安石的《梅花》、《元日》、《書湖陰先生壁》等等,這為以詩讀詩、以詩學詩、以詩悟詩、創設詩韻課堂奠定了基礎。
3、教學目標
1、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2、結合畫面、音樂、想象江南春的美景,揣摩作者用“綠”的精妙,反襯作者的思鄉之情。
3、通過意境的創設、書寫作者的心聲、拓展資料的展示,來體會作者深深地思鄉情懷,順勢指導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4、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通過想象江南春美景、書寫作者的心聲、背景的資料拓展來體會作者深深地思鄉情懷;釋破“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用意是本課的難點。
5、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好課件;反復朗讀并背誦詩詞,深層次地體會情感,透徹地理解詩意。
2、學生:字典;搜集描寫春天的詩句、明月的詩句;搜集王安石的詩句;搜集作者的資料等等。
二、說教學策略
基于對教材這樣的理解,針對四年級學生的學情,下面,我把教法學法融合在一起談談本課時采取的教學策略。
1、情境教學法
蘇藿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教學本首詩,我準備通過板畫再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導語創設情境,語言描繪情境等多種手段,創設各種學生樂于接收,能享受其間的情境,能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新。
2、讀悟教學法
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在朗讀中訓練語言文字,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發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
3、想象法:挖掘教材的空白處,讓學生開啟想象的閘門,抒發內心的情懷,發表獨立的見解,揣摩人物的內心,產生情感的共鳴。
三、說教學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五大教學板塊:
(一)、師生對詩,創設詩韻課堂
因為四年級的學生已積累了很多古詩,所以我準備用以“愁”為主題的詩句進行師生對詩的形式引入,讓學生快速地進土詩的課堂。
之后就導入課題,再讀題、解題:重點是指導讀準“泊”,理解“泊”。
(二)、初讀詩文 感知詩意
這個環節我準備分三步:第一步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形式指導學生把詩讀正確,重點指導讀準“間”讀jiàn(因為是“間隔”的意思);“萬重山”的“重”讀 сhóng;“還”讀huán;第二步通過范讀、模仿讀,指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讀得字正腔圓;第三步指導學生讀懂詩意。
最后一步具體操作如下:先指導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即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再交流自己分別讀懂了哪個字或哪句詩的意思。在交流的過程中,針對四年級孩子對詩中出現的地名詞的比較模糊,我準備讓學生上黑板板畫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建立空間的概念,同時也借助板畫指導學生理解第一、二行詩句的意思,從而解決初讀理解上的難點。再借助板畫了解詩人此時人在何處(瓜洲)。
我覺得這一板塊的教學能達成目標一。
(三)、品讀詩文 想象江南春的美景(綠)
第三板塊教學為了突破難點,我準備采用讀詩、換詞、想象、音樂畫面等手段釋破“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的精妙,具體操作如下:
1、讀“綠”
我先通過引讀法,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多種感官調動學生讀詩的興趣,反復吟誦“春風又綠江南岸”。
2、悟“綠”
第一環節先讓學生理解“綠”的原意,再理解它在詩中的意思,接著通過換詞,再引用王安石的典故,體會“綠”的精妙。第二環節主要是讀和想象。先讓學生自由練讀,浮現畫面,再把腦海中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接著點擊春天“鳥語花香”的音樂,追問學生: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能不能用我們積累的詩句來說一說,從而整合了其他描寫春天的詩句。有利于創設詩韻的課堂,還激起學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
這一板塊的設計,使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四)、回憶往事 書寫親情 感悟鄉愁
1、學生寫話、交流
這一環節中,我結合上面的想象,創設情境,讓學生想象寫話,回憶家鄉的美好時光,為漂泊他鄉而思念故鄉之情做好鋪墊。
2、緊扣“還”字,反復誦讀
這一環節準備借助音樂、引讀、詩人的北京資料,一步步敲擊詩人想還卻不能還的無奈的心情。這一板塊的設計是為了達成目標三,突出教學重點。
(五)背誦全詩
(六)、拓展延伸:
1、拓展其余有關鄉愁的詩句。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鄉愁的詩句
通過上述六把板塊的設計,緊扣目標,層層推進,不斷設置語言實踐點,體會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并將本課詩句輻射到其余詩句,升華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不僅積累和運用了詩句,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釋放和表達情感的空間。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金蟬脫殼》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課文主要介紹了自然界的神奇現象以及偉人觀察事物認真細致甚至為之獻身的精神,學習這個單元,能夠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認真細致地觀察周圍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并進而培養出做事認真細致的習慣。
《金蟬脫殼》這篇中,作者用精妙的`文筆清晰細膩地為我們呈現出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對金蟬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后三個不同時期金蟬的行為作了詳細敘述,在對關鍵場面中動作的描寫都各有特寫,字里行間充分洋溢著作者對觀察到金蟬脫殼過程的喜悅以及對大自然神奇的熱愛與贊嘆之情。
學習這篇課文,不僅可以積累一些生字詞,了解到大自然中類似金蟬脫殼等現象的神奇,從中得到強烈的震撼,還能學習到作者觀察事物認真細致的態度,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啟發:只有觀察得認真細致,才能寫好。
1.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基于對教材結構和教材內容的這種認識,結合著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本課我確立了三個教學目標:
①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本課中的10個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②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③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樂于觀察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事物認真細致的精神。
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掌握金蟬脫殼的神奇過程以及在金蟬脫殼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體會到作者觀察的認真細致。
教學難點:本課的難點是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樂于觀察事物的興趣以及培養學生觀察事物認真細致的精神。
二、說教法
本課作者觀察金蟬脫殼過程認真細致,敘述詳細生動,語言極富有表現力,充滿了情趣,根據的這一特點,我將充分發揮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作用,運用啟發式教學法,結合圖片等教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通過播放視頻真實再現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變化,激發學生觀察認真細致觀察事物的興趣,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基于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啟發式教學法:通過問題來啟發學生進入對金蟬脫殼神奇過程的濃厚興趣中,展開對本課的學習。
2. 多媒體展示法:利用圖片來進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中,并通過視頻的播放為學生還原金蟬脫殼的全過程。
三、說學法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都見到過金蟬,卻很少有學生見到過金蟬脫殼的過程,因此在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可以思考自己以前見過的金蟬是什么樣子,在教師出示金蟬圖片的時候,可采用:
1. 自由想象法:學生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結合課文內容去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到底會是什么樣子的。
2. 直接感知法:在此基礎上,通過觀看教師播放的金蟬脫殼的視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發自己觀察事物的興趣并培養認真細致的精神。學生要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四、說教學過程
由于本篇課文是自讀課文,因此我把這篇課文設置為一個課時。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借助多媒體等相關手段,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1. 導入新課:(2~3分鐘)
復習上節課的基礎上通過提出新問題來導入新課。導語設計的依據:既概括和復習了舊知識,又通過關于禪的謎語引出新知識,從而展開本課題的學習。這是教學過程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的導語是這樣的:蟬歌唱非常的美,讓我們充分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也體會到只有認真細致才能看清楚自然界的神奇景象,自然界的神奇現象是非常非常多的,比如——金蟬脫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見過金蟬嗎?見過金蟬脫殼嗎?金蟬脫殼的過程會是什么樣子呢?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學習《金蟬脫殼》這篇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并為學生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同時,大致理解生字詞的寫法和意思,把握課文大意(5分鐘)
2. 講授新課:(25分鐘)
在學生掌握生字詞并對課文又大致理解的基礎上,出示金蟬脫殼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思考金蟬脫殼的情形。
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可以大致歸納出課文從“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后”三個部分寫金蟬脫殼的過程。
在此基礎上,我開始講授課文。在講授課文的過程中,我突出重點,充分利用教具來為課堂的學習增加趣味性,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
在完成對金蟬脫殼過程的講解的基礎上,為了使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理解更加直觀,我為學生播放金蟬脫殼全程的視頻。通過視頻與教材的結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
3. 課堂小結:(2-3分鐘)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能在回顧全文的基礎上,再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中心思想,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培養認真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
4. 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并及時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我的板書設計是:
脫殼前
金蟬脫殼 脫殼中 背→頭→腳→尾
脫殼后 翅膀→大 顏色→深
翅膀→斑紋 觸角→光環
5.布置作業:
針對學生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不是很熟練,為了使學生能充分掌握本課知識,我為學生布置了作業。
我布置的作業是:
(1)本課生字每個寫一行并組詞。
(2)課下嘗試著認真細致觀察事物,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我的“長生果”》。希望各位老師多指教。本單元以“創造的樂趣”為主題,所選文章處處迸發出思想的火花,或引導學生體驗創造的樂趣和感悟創造力的來源,或引導學生認識創造力的表現和掌握創造的方法,或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它們帶給學生的不僅是思想觀念上的沖擊和思維方式上的轉變,還有耳目一新的情感體驗。
我將本文的說課按照:說教材地位及教學目標---說教材的重難點---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評價---說教學設計,這六個環節來展開說課。
一. 說教材地位及教學目標
《我的“長生果”》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以一種娓娓交談的方式,用樸實的話語,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經歷和讀書收獲,真誠抒寫了閱讀和寫作帶給自己的愉悅。字里行間融注了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真實的體驗和感受,給人思考和啟迪,其激發學生創造欲望的“廣告”作用,地位可見一斑。
根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五年級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和技能目標:
(1)據標志性的詞句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內容要點,在聽說雙方互動過程中,增強知識的篩選能力。
(2)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體味字里行間流露的真情實感,感受散
文“形散神聚”的魅力。
(3)通過刪減,調序,改換,勾連等方法,引導生學自主品析,并在一定基礎上進行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2.情感目標:
(1)聯系自己閱讀,寫作經歷和生活實際,暢談感受和收獲。感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
(2)體悟閱讀與寫作對于個人的成長,社會人生的價值意義,借以激發學生提升心智,豐富生命,完善自我。
二. 說重點難點
本單元的主題是“創造的樂趣”,葉文玲在本文中娓娓講述了創新寫作給她帶來的樂趣。編者其意,旨在希望讓閱讀帶給學生一點思想觀念上的沖擊,一些思維方式上的轉變。故而,結合單元目標和本文特點,我將本文的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味字里行間流露的真情實感。
難點:結合自身體驗,暢談學習本文的感受和收獲。理解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的道理,并能進行創造性的寫作。
三.說學情
我們的學生是山區學生,語文基礎較差,尤其體現于學法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通過前面三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初具賞析和品讀一般文學作品的能力,并能結合文本談自身的閱讀體驗。但能否將體驗升華進行創造,這又是本單元一個挑戰。
四、說教法和學法
《綱要》明確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根據我們學生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初中生的認識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采用以下教法:
誦讀法:“三分散文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教師示范朗讀,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到交替運用輪讀、個讀、齊讀和品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欣賞、領悟短文的優美語言和意味,借此落實教學目的。
提問法:為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對短文整體的把握能力,我設計了若干個問題在學生反復朗讀中適時拋出,有利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最后又通過互動設計板書表現出來。
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練習法: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我設計一些課堂練習,運用練習教學法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課標》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葉圣陶先生也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因而,學法方面我采用“導—思—討論—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朗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4.練習法:主要是進行創造性的表達(口語和寫作)。
五.說教學評價
主要用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
采取這種評價相對及時,以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優點作出肯定,如:“我們班又多了一位文學家!”“你的回答有創意!”“大家鼓掌歡迎,希望你再接再厲!”對學生回答的不足之處加以提
點和修正,使其能揚長避短,更有利于學習。
六.說教學設計
(一)趣味引入,懸念入題。(從學生喜愛的神話故事人物輕松導入,激起學生興趣,調動全體進入學習氛圍)
(二)自讀自悟,整體把握。(《課標》中明確提出,學生要“要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此環節的設置意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齊讀,明確“長生果”的喻意。
2.個讀,理清文章思路(“我”的讀書經歷和讀書收獲)。
3. 輪讀,積累優美詞句。
4.范讀,重點品讀1,2節。
(三)批注精讀,體會情感。(重點突出,合作探究精神的培養) 討論和圈點勾劃:
1.作者為什么把書比作“長生果”?文中哪些詞句(字里行間)體現出我對書的喜愛?請把你的理解或感受批注在旁邊。
2.書對作者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信息的歸納整合)
3.對此,你是怎樣理解文題的?那把它更換為“我愛讀書”,或“閱讀對我的幫助”。。。好不好,為什么?
4.作者由閱讀而獲得了怎樣的寫作體驗(創造的樂趣)?你有過同感嗎?請你也談談。
(四)能動創造,享受樂趣(難點突破,創新精神的培養)
1.聯系自己閱讀,寫作經歷和生活實際延伸體驗,暢談學完本文后的感受和收獲。(再次體悟作者的感受,提升對閱讀,寫作及人生的認識)
2.“我也能!”仿寫:
書,是人類文明的“長生果”;書,是-----------
3.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
4.創造性表達:
①.口頭創作故事:“有一天,我在街頭漫步,突然看到**同學(男)
②.小作文:《由“男子漢穿裙子”想到-----》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第五組最后一篇課文,介紹的是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把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展現在我們面前,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本文共有5個自然段,結構清晰,敘述具體,文字淺顯。作者以“總——分——總”的形式來結構全文。總寫:只有兩句話,總體概括介紹莫高窟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突出她環境的惡劣及她的藝術價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分寫:第2-4自然段,選取了莫高窟中的三個典型代表“彩塑”、“壁畫”、“藏經洞”來記敘,寫得形象、生動、逼真,再現了我國古代輝煌的藝術成就,以喚起讀者對我國藝術珍品的熱愛之情。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總寫:以作者的感受總結全文,突出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引起讀者的共鳴。文中生動、傳神的詞語和優美、靈活多變的句式也很多。所以,《莫高窟》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教育的理想教材。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教材特點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生字新詞,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莫高窟的藝術特點,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學會自主學習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學會提出問題,與他人合作進行探究性閱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借助多媒體及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體會敦煌莫高窟藝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激發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三、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內容,結合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1.教學重點:讀書指導,抓住重點詞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的藝術特點。
2.教學難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從而激勵學生熱愛我國燦爛民族文化。
四、設計理念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為此,要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在讀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獲得獨特體驗和思想啟迪;要讓學生的情感與課文共振,和課文一起心跳。要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五、說教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在本節課中將采用“情景教學法”、“閱讀感悟法”、“直觀教學法”、“揣摸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六、說學法
1、用讀、思、議、想、練的方法學習課文。
2、注重以讀為本,提倡自讀自悟、自主合作、自學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那部分內容進行重點閱讀和探究,讓每一位學生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引導學生解讀文本,獲得思想啟迪。
七、教學流程
一、 激趣導入
課前組織教學談話:(讓學生自我介紹,說出自己的興趣愛好)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學生說)老師也很喜歡旅游。有一個地方令老師非常的向往,但是一直都沒機會去。所以,今天我想誠摯地邀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去,不過老師希望大家在旅途中能有出色的表現,能接受我的邀請嗎?好,現在咱們就馬上出發,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18課,一起走進《莫高窟》,一起走進祖國西北邊陲的莫高窟。(板書課題,學生書空,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詞語檢查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些需要認識和會寫的生字詞語,要求學生正確認讀。第二部分為課文中出現的四字詞語。第三部分為課文中出現的多音字“佛”。
2.檢查書寫生字,讓學生從紅色字體里面選一個容易寫錯的字,上臺描紅。做到以學定教。
3.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并讓學生提煉出關鍵詞板書到黑板上)。此環節的設計是讓同學們對課文有個整體的認識,
三、研讀交流
1、品味“彩塑”
讓學生自讀課文邊讀書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是怎么讀懂的?你想到了什么?充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讀自悟。
文中出現的佛教人物基本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感受神態各異的彩塑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因此我適時地展現各種彩塑,特別是臥佛的畫面,使文字活了起來,讓學生主動、自然地進入到了課文中。在接觸了彩塑絢麗多姿的形象后,學生對文中詞語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同時讓學生抓住關鍵的語句,閱讀體會彩塑的惟妙惟肖,學生的感情世界就會得到升華。然后進行追問:面對這一尊尊彩塑,游人們無不嘖嘖稱贊。如果你是游客,會怎樣嘖嘖稱贊?如果你是外國游客,又會怎樣贊嘆?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文字到圖片再回歸文字,使學生對莫高窟彩塑藝術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引導學生讀出這樣的感受,這里充分體現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結合。通過這樣的美讀,可以讓學生體驗、感悟、熏陶,在語言的海洋里領會情感。
2、回味“壁畫”
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段。讓學生帶著問題“你讀懂了什么?是怎么讀懂的?你想到了什么?”在組內合作學習,然后以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在學生交流時引導學生欣賞圖片,尤其是飛天圖片,用文中的語言進行描述。然后引導學生學習文中的句群,再運用這種描述方法,寫一寫飛天還有哪些形態。所有這些都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理解、積累、運用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字。重點指導學生讀好描寫飛天的句子,一步步引導學生讀出層次感。
這一段的教學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感知,有效地帶領學生領略了壁畫的“宏偉瑰麗”,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深深地感受了作者用詞的精確和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化。
3、體味“藏經洞”
“說說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拋出話題,讓學生勾畫。并結合著出示珍貴文物和文物被盜的文字資料,“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感想?”再次讓學生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并激發他們對侵略者的憎恨。接著,教師順勢組織學生帶著惋惜和憎恨之情朗讀第四自然段。
四、整體感悟
同學們,莫高窟的文物已經所剩不多了,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責任投身于保護敦煌,研究敦煌的歷史使命中去,因為——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齊讀。
然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情感進一步得到升華。
五、課外拓展
1.引導學生課后搜集一些有關莫高窟的資料進行交流。這樣引導學生進一步查找資料,解決問題,構建開放的課堂結構,為開拓學生思維留下空間,也自然地把學生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了課外。
2.讓學生把課堂上的語言文字訓練在課后寫下來,以訓練學生的寫話能力。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說教材內容】
《桂花雨》這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第七課,這篇課文題目給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記憶中關于故鄉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個印象。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的桂花,接著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后寫了離開家鄉后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的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桂樂和桂花雨。
【說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高、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合計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并領會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說教學重難點】
抓住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
【說教法學法】
1、直觀教學法:
由于對桂花的了解人們很陌生,帶領學生親自找到桂花樹讓學生對桂花的顏色、形狀、味道進行直觀了解和感受,拉近了學生和課文的距離,幫助理解重、難詞句。
2、朗讀體會法:
通過學生自讀、指定讀、聽讀、演讀幫助體會桂花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進行有效的語感培養。
3、啟發誘導法:
通過激發語、教學媒體從興趣出發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悟。
4、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回憶你們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許多難以忘懷的人和事,能給大家說說嗎?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難忘的,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
(板書:7、桂花雨)
上課一開始激發學生,教師充滿激情的導語創設優美的情景,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
二、出示插圖,聽錄音,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看《桂花雨》的插圖,放錄音朗讀,讓學生感知作者搖桂花的快樂,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
三、朗讀體會重點句段
1、自由朗讀(2~6)自然段,說說你理解了什么。把自己理解的內容給同桌交流。
2、提問:
哪個自然段給你留下的印象深?生回答:“第五自然段”接著出示大屏幕。
⑴指定學生讀,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⑵在師的引導下說出作者從迫不及待到高興,媽媽從沉著到趕緊這一情感的變化,從而進入到身臨其境的境界。
⑶讓學生演讀“搖桂花”這部分,感受作者的快樂。
3、抓住重點句“可是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從事實上桂花的香氣是一樣的,甚至杭州的小山上桂花因為多,更是香氣濃郁,這是我們用鼻子來分辨香氣的,那媽媽是用什么來分辨的呢?其實媽媽是太喜歡院子里的桂花了,她是用感情來分辨的。同時引出:
⑴東西是自己的好。
⑵月是故鄉明:
更進一步體會到桂花做的食品(桂花茶……),此時桂花已充滿她生活的全部空間,不難看出家鄉在母親心中的分量。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多讀、多背。)
五、展示學生成果
(背誦。)
六、總結全文
課文用生動的文筆向我們介紹了作者童年生活,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文中蘊藏著濃郁的鄉情,讀了后很感人。希望你們能夠根據這篇課文寫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
【教學板書】
7、桂花雨
香
搖花落
【關于五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集錦5篇】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莫高窟》說課稿范文07-12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集錦5篇07-22
語文《觀潮》說課稿范文10-30
關于五年級語文說課稿4篇08-18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7篇07-31
關于語文說課稿范文(通用7篇)07-18
關于五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十篇09-28
關于五年級語文說課稿范文錦集七篇09-22
五年級語文《遲到》說課稿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