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二年級語文說課稿(通用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二年級語文說課稿(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部編二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中國美食》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識字課文。課文主要通過各種各樣的美食圖片,讓學生了解中國美食,通過認識這些美食從而學習生字。通過認識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認識中國的美食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本單元為識字單元,重在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與能力。依據單元特點及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學會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所以我擬定本課第一課時的三維目標及重難點如下:
【知識與技能】會認16個生字,規范、正確地書寫“烤”,掌握1個多音字;觀察圖片,正確說出各種美食的名稱。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了解中國的美食文化,激發對中國美食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會認16個生字,正確地書寫“烤”,掌握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地讀出各種美食的名稱。
教學難點:歸納總結漢字的構字規律。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因此我根據本課的特點,通過讓學生看圖識字識詞,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利用菜名識字等多種方法,創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識字欲望,使學生主動識字,樂于識字,從而提高識字教學效率,實現本課識字教學的目標。
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采用以圖助記、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完成。
三、說教學過程:
(一)、整合單元內容,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良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剛一上課他們的思維不能馬上集中到課堂上來,愛吃美食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就問學生,生活中你都喜歡吃哪些美食?把學生的注意力,有效地一下子引到課堂上,在孩子回答的基礎上導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中國美食的特點。。
為了提高孩子認識本課美食的興趣,我采用看圖片,猜名字的方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初步認識美食名子,了解中國美食的特點。再通過引導學生發現課文的編排特點,進一步明確有七種菜肴和四種主食。
(三)、再讀課文,識字認字。
1、此環節再次出示11道美食名,帶拼音、去拼音,采用指名領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讀。(重點讀準紅色字音即我會認的字)
2、多種方式識字。
依據學生課前利用工具書預習生字,指名說出本課結構較為特殊的字,明晰偏旁,通過組詞、相互交流,積累更多的識字方法,又培養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本課的漢字有一定的構字規律,教學中我利用課后習題,將本課生字歸類,讓學生明白帶有“火”旁和四點底的字大多與“火”有關。多音字的識記我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做到學以致用。
檢測環節將本課認的字放在生活中常見的菜名中,在語境中再鞏固,最后和學生玩送蔬菜的游戲,突出在玩中學樂中學。
(四)、指導書寫“烤”字。
1、憑借書中田字格觀察生字,引導學生觀察筆畫的位置,交流書寫注意事項。
2、師范寫,學生書空后練寫,教師巡視。
3、展示評議。你認他寫得怎樣?好在哪里?哪里不好?
寫好字的前提是觀察好字的結構及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引導在讓學生寫前說的同時讓孩子學會了觀察,進而才能規范書寫。
(五)、再讀課文,鞏固識字。
識字的最終目的是讀好課文,為理解課文打好基礎。
(六)、作業:
1、會認本課生字,在練習本上規范書寫“烤”。
2、向家長了解常用的烹飪方法,圈出本課中使用的烹飪方法,說說制作哪些食物時需要用到這些方法。
以上僅是我對這節課的初步設想,當然課堂是動態生成的,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會因勢利導、隨機應變,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預設與生成共精彩。
部編二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四課《小馬過河》,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馬在幫媽媽馱麥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后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的故事。本文以“過河”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試試才行的道理。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閱讀能力還不是很成熟,注意力也不能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因此我采用圖文并存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從而使學生們愛上學習,愛上語文。
三、說教學目標
遵循課標重在培養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根據二年級學生愛讀童話,能初步讀懂童話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認識馱、磨等生字,理解相關詞語。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知道做事不僅要動腦筋想,而且要勇于試,初步懂得“實踐第一”的道理。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讀懂課文,那么如何理解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便成了本課的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巧破難點,順利實現上述三維目標,在教學方法上我采用了“以讀促悟”法,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解決疑問,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感悟文本的內涵。為了更好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摒棄了傳統教學的“以教為主”,采取了“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以“教師的適時引領”為輔的新型學習,目的是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生能輕松掌握所學知識,進而能更加喜愛語文的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五個環節進行:
第一個環節:激趣導入,啟發質疑
上課伊始,我首先出示一條謎語,引導孩子打一動物名稱,如此激趣的導入新課,使孩子在輕松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了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伙伴,接著出示小馬,問:誰能有禮貌的和小馬打個招呼?通過剛才的打招呼拉近孩子與小馬的距離,仿佛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即揭示課題《小馬過河》。啟發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小馬嗎?通過前面的鋪墊,孩子們覺得小馬就在我們當中,又通過剛才的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問題匣子被打開了,這時孩子們的思想也很自然地被引入到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之中。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探究識字
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學過幾十篇短小有趣的課文了,因此在識字認字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方法,這里我對學生提出了自學要求:
在反饋中,我用認—帶—找三步進行,“認”拿出生字卡片與大家一起學習。“帶”你是用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的,一個學生的方法變成大家共有的,達成知識共享。“找”老師準備字謎,如一個人白頭發原來是個老伯伯(伯),等等,這樣學生在游戲中嘗到了探索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第三個環節:以讀代講,品文析句
在這一環節中以讀為主,我會引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復讀文,如,指名讀、默讀、跟讀等。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才能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目的,這期間隨著教學的推進,圖文并存的出示,讓學生進入情境,感知情境,進而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讀出應有的語氣。
第四個環節:研讀課文,解疑感悟
《小馬過河》這篇童話故事的關鍵就在面對同一條河,老牛說很淺,剛沒小腿,松鼠卻說河很深,能淹死人,兩者截然相反的觀點促成小馬過河左右為難,那么河水到底是深是淺?為什么?弄清這個原因是學生正確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觀因素。因此,讓學生通過討論確定答案,教師充當學生的引導者,將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生動、形象地讓學生感觀到:牛說很淺松鼠說很深,而小馬親自試試,卻發現:即不像牛伯伯說的那么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么深,進而使學生深刻地領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理論支點是:從文中來,到文中去,跳出文本,實現文與道的統一。
第五個環節: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分兩步進行: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目的是使學生達到熟讀成誦,更是對學生學文情況的有效檢驗,二說寫結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小馬過河回來后會對老牛,松鼠,媽媽說些什么呢?這一問題的提出,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又使學生說的能力得到提高,寫的能力得到訓練,“讀說寫”三者的有機結合是學生語文能力的有利保障。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雖然我已經做到了認真準備,精心設計,但其中還定有不完善之處,敬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部編二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二年級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宗旨是讓學生明白:有愛,才會甘于奉獻;有愛,才會樂于助人。本文是一首兒童詩,作者以優美的語言和流暢的音韻,沿著“長長的小溪”和“彎彎的小路”娓娓的向我們述說著,輕輕地撥動著我們的心弦。讀完這首詩,要讓學生明白,人們尋找雷鋒、呼喚雷鋒,其實就是尋找雷鋒精神,呼喚我們都要向雷鋒同志學習。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寫本課9個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朗讀感悟,懂得奉獻愛心,樂于助人。
目標1、2為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可通過多讀成誦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體驗,逐漸能夠背誦課文。結合本課,讓學生課前搜集關于雷鋒的資料,并在上課時交流,培養了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目標3是難點,通過課件展示資料圖片,和課外延伸的小詩入手,使學生明白了要樂于助人,樂于奉獻愛心。
三、說教法
根據學生年齡特征,確定“情景激趣法”、“指導朗讀法”、“故事法”、“展示法”等教學方法,以及“朗讀法”、“練習法”、“小組合作法”、“歌唱法”等形式的學習方法來教、學本課。力求緊密結合課文,貼近學生心理,符合學生年齡特征。
四、說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先利用課件播放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出示圖片導入,板書,并隨即講解“鋒”“叔”二字。然后,請同學們說說課前搜集到的關于雷鋒的資料,講講雷鋒的故事。
2、整體感知課文,首先利用視頻播放《雷鋒叔叔,你在哪里》,聽范讀,熟悉課文。然后自讀課文,教師提出初讀要求:讀準字音,勾出生字,標出小節,學生自讀課文。然后小組內自學字詞。教師只重點強調幾個易錯字的讀音:如“鋒、曾、濘、荊、瑩”都是后鼻音;“曾”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céng;“濘”讀第四聲,不要讀成第二聲;“棘”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
字音讀準了,接下來讓學生把課文讀通順。同桌的小伙伴讀一讀,比一比,誰讀得好。同桌互相讀,互相正音。然后指名讀,讓學生讀出感情。
最后,請同學們再把課文讀一讀,邊讀邊開動腦筋想一想:雷鋒叔叔到過那里?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邊想邊做上記號。劃出有關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課文的哪幾個小節講的是雷鋒叔叔幫助迷路的孩子?哪幾個小節講的是雷鋒叔叔幫助年邁的大娘?讓學生提出還有那些不懂的問題。
3、深入理解課文,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首先學習第一、二小節
學習第一、二小節朗讀時,重點指導兩個“你在哪里”。講解第二個比第一個語氣加重,語調拖長,要讀出深情呼喚的語氣,要根據情感的起伏,讀出急與緩的變化。小溪和小路的話,語速稍慢,娓娓道來,“瞧”以后的詩句可適當提高音調。
邊讀邊想這兩小節中,雷鋒都幫助了誰?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雷鋒叔叔幫助了小孩兒的'?體會“蒙蒙”、“冒著”的意思。
然后學習第三、四小節。法與第二小節差不多。要體會“荊棘”的意思。
下一個環節,聽老師的朗讀,閉上眼睛做想象,如果你是那個迷路的孩子,或是年邁的大娘,你想對雷鋒叔叔說些什么?學生自由發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最后學習第五小節。提示雷鋒叔叔在長長的小溪邊幫助了迷路的孩子;在彎彎的小路上幫助了年邁的大娘。他還會到哪兒呢?我們大家愿意去尋找他好嗎?引起學生興趣后讓學生把第五小節讀一讀。并指導第五小節的第一句的朗讀,要注意:讀出急迫尋覓的感覺。然后突破重點。引讀: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里。
討論: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雷鋒叔叔真的會出現嗎?這里的“雷鋒叔叔”指的是誰?
播放一段公益廣告,展示現實生活中“雷鋒”圖片,讓學生體會雷鋒精神一直鼓舞著人們,雷鋒就在我們身邊。懂得誰為人們做了好事,誰就是“活雷鋒”。
最后,請學生看看書上的學習伙伴,他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讓學生找一找身邊的活雷鋒。
四、鞏固練習
積累“彎彎的小路”、“晶瑩的露珠”這樣的詞語嗎。試著用這些詞說話,或再找一些這樣的詞語,再讀一讀。體會這篇課文中語言的優美。
五、板書設計
抓住詩歌的層次結構,幫助學生理清條理。
小溪 抱過迷路的孩子
處處 愛的奉獻——雷鋒精神
小路 背過年邁的大娘
部編二年級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詠柳》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千古佳作,詩人用獨特的筆觸描寫了春天的柳樹,歌頌和贊美了春天的創造力。依據學生實際及教材特點,從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確定本課。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本課的5個會寫字。
2、通過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并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詩歌。
三、說教法
語文教學首先是人文教育。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之瑰寶,如何順應新課程理念,使學生愉快輕松的學習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領悟作者的審美情趣呢,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我將以讀為主旋律,以讀促讀思,讀中悟情,讓學生在讀讀,吟吟,唱唱,演演,畫畫中輕松領悟詩歌魅力。
1、初讀,文通字順。即一看見詩后,要求學生先大聲朗讀,讀準字音,掃清生字詞的障,礙,把詩讀的通暢,既是學生的興趣所致,也是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礎。
2、再讀,領悟詩意。即在讀順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己借助插圖讀動詩句。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不一定能全讀懂詩中每詞每句的含義,可通過小組或全班交流詩句的含義。當然,在最疑惑時還需老師精當的點撥。
3、聽讀,體會感情。古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批之而入情”,在了解了詩的大意后再反復朗讀就能體會到詩中情感,這里我們可以借用多媒體手段把學生帶到春的意境,加強感知,形成表象,此外,我會借助錄音范讀,讓學生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提高。
4、誦讀,熟讀成誦。在悟情的基礎上熟讀,指導有感情的讀,以達到成誦的目的。
5、演讀,唱唱,畫畫,演演。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詩再現,讓詩豐富的內涵再現,讓學生得到真正的理解。
四、說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題。
1、課前以一首《春天在哪里》為引子,并播放幾幅春景圖,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引入正題: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學生談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學習的《詠柳》,就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通過描寫柳樹來贊美春天的詩。
2、解題:“詠”,歌頌、贊美。詠柳,贊美柳樹。那么,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
(二)朗讀全詩,初知大意——領略美
通過初讀課文后,我會問學生:你讀懂了什么,請大家自由來說說,有的可能會說柳樹真美,我會趁熱打鐵問:你認為最美德地方是什么,
有的會說樹很高,有的會說葉很綠,我會順勢引導這柳樹的確很美惹人喜愛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呢?學生一定會說贊美的語氣,這時,我讓學生齊讀古詩進一步體會它的美。
(三)質疑問難,想象意境熟讀成頌——欣賞美
此時,學生的情感已經被調動起來了,我適時進行引導:現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作一回詩人也來吟頌一下這首詩呢,接著,我會放上音樂,讓學生大膽的去表現把詩中豐富的內涵大聲的朗讀出來。
(四)自主作業,遷移能力——延伸美
乘著學生的情緒高漲時,我會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詩再現可以畫可以演把詩中豐富的內涵變為簡單的形象畫面,再現詩中意境,得到真正的理解。
總之,這一節課我以讀為本,以讀促思重在感悟為教學方式,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學習方法,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陶冶了情操,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讓學生真正從朗讀課文中感受到閱讀的興趣。
六、說板書
板書力求簡潔,便于學生記憶和背誦,又能讓學生體會比喻的妙處以及贊頌春天的主題。
碧玉 —— 青翠
詠——贊美
絲絳 —— 柔順
部編二年級語文說課稿5
一、說教材
《祖先的搖籃》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首現代詩。這首詩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祖先在她的搖籃----原始森林里自由快樂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以及保護環境的愿望。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祖、掏”等7個生字;會寫“祖、啊”等9個生字,會寫“祖先、原始”等1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第二、三小節的問句。
3.能展開想象,仿照第二、三小節說出人們還會在祖先的搖籃里做些什么。
4.能認讀含有“摘、采”等動詞的詞語,并體會動詞的恰當使用。
對生字詞的認識以及對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是重點;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是本課的難點。
三、說學情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篇課文的內容不難理解,因為這篇課文所描繪的場景是學生日常生活常接觸的。可是對主旨的把握,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
四、說教法
1.圖片引入
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我用原始森林的圖片引起學生興趣,同時引入課文的學習。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體會祖先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3.在讀中感悟文本,了解祖先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五、說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始終。在識字教學中,我讓同學們用這種方法學習生字,同學們在掌握自己總結得識字方法的同時,還能學習別人的識字方法。這樣,在學習的同時還培養了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
1.圖片引入,激發興趣。
用原始森林的圖片引入,激發學生一探究竟的欲望。
2.讀詩歌,感知文本。
首先,教師范讀這首詩,學生邊聽邊思考:祖先生活在哪里?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在他們的生活環境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習了生字后,我要求學生讀這首詩,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不讀錯字音、不讀錯句子。
3.精讀這首詩,體悟文本。
抓住第二小節和第三小節來讀,體會祖先生活的快樂,體會詩歌中充滿的童趣。同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激發他們和環境和諧相處的愿望,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4.總結提升。
總結全詩的基礎上,感悟作者寫作意圖,并以此為課外拓展的出發點,把學生由課內引向課外,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體現“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5.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體現了這首詩的主要內容,同時也體現出作者的主旨。
七、說預期效果和教學反思
預期效果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把握住了重點、難點,培養了學生們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達到了預期目的。
教學反思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把握,注重對作者的寫作意圖的把握,因此,同學們在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之上,達到了能力的培養。不足之處在于個別同學對寫作意圖的把握還不夠準確。
部編二年級語文說課稿6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是一首散文詩,以兒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滿童真童趣的幻想、優美的語言,把我們的思緒引向遙遠而又神秘的遠古時代,去探尋人類祖先生活過的地方。詩歌共有5小節。第1小節由爺爺的話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的說法,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由此,“我”產生了豐富的想象,而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實的童年生活。課文最后,樹葉的響聲使“我”的思緒回到現實中來,并與詩歌的開頭相照應,將情感充分地表達了出來。
二、說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
3.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內容說一說。
4.學習準確使用動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祖先的搖籃”的含義。
三、說教法
1.識字時,可以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借助拼音認識生字。寫字時,注意偏旁部首的寫法,教師可以結合學過的字,引導學生交流寫字的方法。
2.采取以讀為主的教學策略,注意詩歌中有的語句比較長,而且排成兩行,教師應該通過范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注意語句中的停頓。
3.以畫助讀,展開想象。在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之后,可以讓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展開想象,動手畫畫這美麗的搖籃
四、說教學流程
1.解析“搖籃”導入,并板書課題“祖先的搖籃”。(播放原始森林錄像)
2。范讀
3。學生自學:出示自學要求
(1)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
(3)思考:“祖先的搖籃”指的是什么?課文的大意是什么?
(4)讀完課文后,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檢查自學情況
(1)朗讀課文:齊讀,指名讀。
(2)檢查字詞:你在自學課文時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學習這些字詞的?
出示生字詞卡,指名讀。
(3)提出問題:你在自學課文時有什么疑難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4)學習動詞。
讀一讀以下短語,注意加點的詞語。再在文中用橫線畫出帶有動詞的短語,讀一讀。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蟈蟈 看夕陽 賞明月 數星星
5。初讀課文,了解祖先的搖籃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數一數這首詩共有幾小節。
(2)指名讀課文第1小節,其他同學思考:祖先的搖籃是指什么?
(3)分組討論:第1小節寫了祖先的搖籃的什么特點?
(寫了祖先的搖籃很大。)
(4)再讀課文,找一找有關句子,說說課文中為什么把原始森林稱為“祖先的搖籃”?
(5)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6)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鵲蛋、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逗小松鼠、采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會有怎樣的感覺?(學生自由發言)
(7)教師范讀第2、3小節,引導學生讀好問句。
(8)學生練讀第2、3小節。
(9)配上歡快的音樂,齊讀第2、3小節。
(10)想一想,在祖先的搖籃里,人們還會做什么?仿照第2、3小節,說一說。(分組討論,自由發言)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們的祖先在搖籃中會做些什么?畫一畫吧!
2.如果我們置身于原始森林——我們祖先的搖籃中,你會做些什么?
六、說板書
祖先的搖籃
摘野果 和野兔賽跑
掏鵲蛋 看蘑菇打傘
逗小松鼠 捉紅蜻蜓
采野薔薇 逮綠蟈蟈
原始森林 蒼蒼茫茫
七、教學感悟
這是一首兒童詩,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為“祖先的搖籃”,深情地回想我們的祖先質樸率真的田園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遠青翠蒼茫,大自然永遠清秀明凈,表現了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我通過一堂課的教學,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整堂課從課前學生的預習到讀通詩句到初步感受詩意,從讀好詩句到領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幫助學生在讀中體驗、感受,養成獨立學習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