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過河》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馬過河》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馬過河》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XX鄉的漢語老師,我叫艾力再。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版漢語四年級上冊第十五課《小馬過河》第一課時的內容。下面我就從以下七方面來說課。(PPT出示標題及副標題)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講述了小馬在幫媽媽馱麥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條小河,不知是深是淺,最后在媽媽的指引下安全過河的故事。本文以“過河”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更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試試才行的道理。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因為漢語閱讀能力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注意力也不能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尤其是我們班兩級分化較大,部分學生甚至對漢語有厭學情緒。但是,在這個年齡段的他們對于圖片、動畫很感興趣,因此我利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吸引學生,同時也能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從而使學生們輕松學習,愛上漢語。
三、說教學目標
遵循課標重在培養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理念,根據四年級學生愛讀童話,能初步讀懂童話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認識棚、匹等13個生字,會寫深、淺等7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知道做事不僅要動腦筋想,而且要勇于實踐,初步懂得“實踐第一”的道理。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依據以上教學目標,并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會本課生字,讀通、讀懂課文;而難點在于讓學生理解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巧破難點,順利實現上述教學目標,在教學方法上我采用了“以讀促悟”法,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解決疑問,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感悟文本的內涵。為了更充分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我采取了“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以“教師的適時引領”為輔的學習方法,目的是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生能更多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進而能更加喜愛漢語的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我將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五個環節進行:
第一個環節:
激趣導入,啟發質疑
首先,我將通過多媒體展示小馬、老牛、松鼠的卡通圖片,讓學生說出這些動物的名字,并介紹學生與這些小動物相互認識。(這樣的簡單的引入,是為了照顧到待進生,化解他們的畏難情緒。而介紹學生與小動物認識則是為了拉近學生與小動物的距離。激發他們的興趣)接著,揭示課題《小馬過河》。啟發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到了什么呢,小馬和其他小動物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這時孩子們的思想也很自然的被引入到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之中。
第二個環節: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通過初讀課文,學生對課文故事情節有了初步了解。我通過引導學生提問并解答的方式來幫助其他對課文理解有困難的學生把握課文內容。我預設的問題有:
1、小馬為什么要過河?
2、它幾次來到河邊?
3、它最后過去了嗎?怎樣過去的?
第三個環節:
再讀課文,探究生字
四年級的學生在識字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所以我以自主識字為主,對學生提出要求:把課文里生字新詞用筆劃出來,通過學生提問,老師引導的方式,理解生詞在句中的含義。
第四個環節:
以讀代講、品文悟情
在這一環節中以讀為主,我會引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反復讀文。
首先出示《小馬過河》課文朗讀動畫,學生體驗朗讀的情感。接著指名讀,克服學生的朗讀困難。
最后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進入情境,感知情境,進而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讀出應有的語氣。并引導學生思考并討論:在面對同一條河,老牛說很淺,剛沒小腿,松鼠卻說河很深,能淹死人,兩者截然相反的觀點促成小馬過河左右為難,那么河水到底是深是淺?為什么?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才能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目的,這其間隨著教學的推進,圖文并存的出示,讓學生弄清這篇課文的難點,為什么同一條河,每個小動物有不同的答案?弄清這個原因是學生正確感受此篇文章的客觀因素。因此,讓學生通過討論確定答案,教師充當學生的引導者,將深奧的道理淺顯化,生動,形象的讓學生感觀到:牛說很淺松鼠說很深,而小馬親自試試,卻發覺:即不像牛伯伯說的那么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么深,進而使學生深刻的領悟文中所揭示的道理。
第五個環節:
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我是根據上一環節來進行的,通過小組競賽分角色競賽朗讀讀的方式激發學生朗讀熱情,要求學生讀出感情,通過學生自讀自評,進一步加強學生對課文的情感體悟。
《小馬過河》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小馬過河》是第三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小幫媽媽馱麥子去磨坊,路上要過一條河,老牛說水很淺,可以過,松鼠說水很深,他的伙伴剛被淹死。小馬沒了主意,只好跑回去問媽媽,媽媽要他親自去試一試。小馬又回到了河邊,自己過了河。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說明遇事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找到答案。文章篇幅長,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我們可以利用課文自身的美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扎扎實實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
2、通過“小馬過河”這個童話故事,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光聽別人說,要動腦筋,要親自去試試,“實踐第一”這個道理。
3、在讀文中識字,認識本課14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說教法、學法
在這節課中我關注學生的學法,以學定教,從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首先讓學生自主閱讀受到熏陶感染,然后把學生的感悟與老師、同學交流、分享。
在此設計理念的指導下我采用以下教法:
(1)多媒體直觀法。我配合課文的主體部分,制作了不同片段的多媒體課件,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多種情境,充分喚起了學生的形象思維,使學生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充滿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使他們能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眼、耳、口、手、腦”多種感官得到運用,在“言、行、情”融為一體的感染下,獲得真知,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主、合作、探究法。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根據本組課文的訓練要求,我以學生為主體,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3)以讀促悟法。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解決疑問。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感悟文本的內涵。
學生主要采用以下學法:自主質疑法、合作解疑法、自讀自悟法。
三、說教學流程
1、故事導入,激趣引趣。
巧妙的開場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本課課文較長我用課文1、2、3自然段引入課文。揭示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小馬過河》。
2、檢查前置作業。
3、精讀課文,讀出感情
通過初讀課文,學生已經了解了小馬為什么要過河,幾次來到河邊。接著我按課文順序分段進行教學。首先學習文章4—6自然段,四至六自然段中對話較多,我注意指導學生以不同的語氣去讀不同“人物”的話。這個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馬,還有老馬,老牛伯伯、松鼠。這些“人物”的語氣、語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馬是“媽媽”,說話該用親切的語氣。老牛伯伯是老一輩,朗讀時聲音要粗,語氣穩重。小松鼠從樹上跳下時講的話,語氣要急切。小馬天真、有禮貌,讀時要用適當的語氣表現出來。同時用課件展示,邊展示邊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這樣的朗讀訓練,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故事中蘊含的美。然后學習第七自然段,第七自然段主要是小馬與老馬之間的對話,注意不同角色的不同感覺。最后學習第八自然段,通過齊讀第八自然段,理解小馬的感受。
4、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困難,你會怎樣做?
讓學生從中既領悟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觀點,又接受了分析、比較、綜合等思維方法訓練,并聯系學生實際,挖掘教材的內在思想因素,有的放矢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5、課文延伸。
小馬終于把麥子送到了磨坊。同學們想一想,小馬過河回來以后,會對老牛、松鼠和媽媽說些什么呢?
(課件出示:小馬過河回來以后,他對老牛說:“____________。”他對松鼠說:“____________。”他對媽媽說:“__________。”)
《小馬過河》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科教版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十二課《小馬過河》。這是一篇家喻戶曉的故事,課文中告訴了這樣一個故事:小馬在幫媽媽馱麥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了一條小河,不知河水是深是淺。最后在媽媽的指示、指引下安全過河。本文以“過河”為線索,采取簡潔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懂得做事不能只聽別人說,自己也要動腦筋想想,親自去實踐才行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點,以及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認讀生字詞,理解相關的詞語,積累新的詞匯,并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做到現學現用。
2、技能目標:通過研讀課文,培養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導學生知道做事不僅要動腦筋想,而且要勇于嘗試,在實踐中尋找答案。
三、教學重難點
依據以上的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重點
1、學會生字新詞;能理解課文,并能準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牛伯伯和小松鼠為什么對同一條河有不同的看法?
3、如何理解文中老馬對小馬說的話,并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說教學策略
1、情景導入法
2、朗讀感悟法
3、問題引入法
4、情境教學法:有情有趣是教學課的伊始,針對學生年齡小,借助色彩鮮艷的圖片和色彩鮮明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評價激勵法
6、隨文識字法
五、教學流程
1、導入
(1)這是使用情景導入法與設問法引入課題,充分勾起學生們的興趣,以及使他們能夠快速的進入主題。
(2)引出課題之后,用課件出示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小馬為什么要過河?過河途中發生什么?)
2、分析課文
通過初讀,學生對課文已經有了整體認識,在此基礎上講解課文的段落,并解決課文中的重難點。同時,用課件出示每個模塊相應的問題,用問題引出課文的內容,便于學生能夠理解課文的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復習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首先檢查,復習生字詞。以讀詞接力的形式讓學生朗讀,讓學生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朗讀課文,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與記憶。
其次創設情境,指導朗讀。這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老馬、小馬、松鼠、老牛伯伯。老馬是媽媽,語氣要和藹,親切;老牛伯伯是長輩,聲音要粗,語氣穩重;小松鼠從樹上跳下來時,語氣要急切;小馬則天真,有禮貌,聲音較慢,溫和,有的地方還須顯示出害羞,不好意思,比如在它“難為情”時。用課件展示出動物們的對話,邊展示出動物們的對話邊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同時,老師要范讀,并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并佩戴上準備好的動物頭飾,這樣能夠讓學生能在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到故事中蘊含的美。
《小馬過河》說課稿4
一、說教材
《小馬過河》選自未來出版社大班上冊藝術領域的內容,活動中根據小馬過河的故事情節進行添畫,學習畫馬的外形。促進了幼兒想象力的發展和繪畫能力的提高。這符合《綱要》中的要求,在支持和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幼兒知道小馬過河的故事。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畫馬的外形,提高繪畫能力。
情感目標:喜歡畫畫,體驗繪畫的我樂趣。
三、說活動方法
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親自動手的能力,因此活動中我將使用到觀察法、發現法、演示法,使幼兒能順利的理解活動中的內容。幼兒的天性就喜歡玩耍,因此為了滿足幼兒的需求,我在活動的末尾設計了一個游戲,讓幼兒能在玩中學到知識。
四、說活動準備
相關活動的卡片若干、游戲道具、布置好活動場地
五、說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引出主題我會講述小馬過河的故事,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從而順利的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2、出示圖片,初步感知接下來,我將出示有馬的卡片,,讓幼兒仔細觀察,大概了解馬的外形。
然后引導幼兒自己動手畫馬,在過程中我會對幼兒進行有必要的指導,及時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體驗游戲,深化理解通過走“獨木橋”的游戲,讓幼兒體驗到小馬過河的勇敢精神。
4、教師小結,活動結束對幼兒講述一些鼓舞性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