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空氣》說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找空氣》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找空氣》說課稿1
說設計意圖:
新《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空氣是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的,世間萬物的勃勃生機都是因為有空氣的的存在,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去發現問題。使幼兒變被動者為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說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征及作用。
2、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說活動重點:
利用有趣的科學操作活動,使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產生興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學啟蒙的關鍵,它將使幼兒永遠保持探究學習的熱情。因此,我把培養幼兒的探究興趣做為重點,精心的呵護和培植。
說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通過老師的示范操作實驗,從中找到空氣,我班幼兒年受其原有知識經驗和思維水平的影響,對事物及其關系的認識和理解,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
說教具和學具:
皮球、透明玻璃杯、粉筆、透明盛水容器、蠟燭、打火機、碎紙屑、卡紙
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本次活動將運用啟發提問法、觀察發現法、引導發現法、實驗操作法等,使幼兒感受空氣的存在。
2、學法:
幼兒在與老師互動中通過猜謎,實驗操作、觀察獲得認知能力的。
說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猜謎語,引出課題: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一位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猜猜它是誰?
謎語:
看不見、摸不著,不香不臭沒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一時一刻離不了。(空氣)出示皮球,讓幼兒說出皮球為什么會鼓起來?誰住在皮球里?(空氣)
(二)提出問題,幼兒猜想。
1、尋找空氣:
小朋友們,我們現在一起來找一找,什么地方有空氣?出示皮球,讓幼兒說出誰住在皮球里?(空氣)
2、幼兒討論后回答,教師點評。
(三)實驗操作,探索活動。
1、身體里的空氣請幼兒伸出一只手,嘴對著手用力吹氣,感知身體里空氣的存在。或用手捏住鼻子閉上嘴巴,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2、粉筆里的空氣。
以小組的形式,幼兒分別把粉筆頭放入盛水容器中,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并將自己看到的現象說出來。
(四)做實驗,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其特性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個變魔術的游戲(師示范)。
(五)倒不出來的水。
1、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紙。給玻璃杯倒滿水,蓋上卡紙,然后把杯子倒過來。你能使杯子里的水不倒出來嗎?成功的和失敗的一名代表來演示。通過對比,幼兒知道只有使杯內無氣泡(杯內無空氣),才能將杯子倒過來。幼兒再次進行試驗,直到獲得成功。
2、是誰在幫忙。為什么杯子里沒有空氣,水才不會倒出來?究竟是誰在幫忙?誰那么有力量?引導幼兒交流:杯子里沒有空氣,外面的空氣就會不讓水從杯子里流出來。
3、將蠟燭點燃請一幼兒用玻璃杯罩住,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
幼兒作答,把碎紙屑放在桌子上,幼兒分組:用手在周圍煽動,觀察紙屑的變化。讓幼兒感受我們的周圍充滿了空氣,只是我們看不見它。反思:本活動讓幼兒對實驗中發生的現象產生興趣,在實驗中讓幼兒反復玩,使幼兒在操作;探索的'基礎上獲得經驗,玻璃杯中沒有空氣,外面的空氣就會把水壓入杯中卡紙就被吸住,水不會倒出來。
同時我在這課添加了用杯子去蓋點燃的蠟燭,一下蠟燭就滅了。空氣可以支持燃燒。這樣吸引幼兒的注意,目的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幼兒建立一個探索、嘗試與交流的平臺。幼兒容易理解。在活動中我運用了啟發提問法,觀察發現法,引導發現法,實驗操作法。幼兒通過猜謎語——尋找空氣——試驗操作的教學環節,讓抽象的自然想象變得具體化了,課堂氣氛很活躍,突出了活動的重難點,通過科學探索活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利用簡單的科學實驗使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也是這次活動的亮點,讓幼兒理解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空氣無處不在,只要有空隙的地方就有空氣。也培養了幼兒的認知能力。
《找空氣》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找空氣》是蘇教版小學科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1節的內容。“空氣”對每個孩子來說并不陌生。學生們都知道有空氣,但卻不知道自己的身邊到處都存在空氣。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本課通過三個學生活動,引導學生感知我們的周圍有空氣,用事實證明空氣就在我們身邊,知道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
二、教學目標分析:
我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特點,確定了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在不同地點裝空氣的活動,發現我們周圍有一種能將袋子撐得鼓鼓的東西
(2)通過做將袋子里的空氣放出來的活動,調動多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
(3)通過憋氣活動,知道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
重點:
知道我們的周圍有空氣。
難點:
運用多種方法、調動多種感覺器官,感知空氣的存在。
三、教學準備:
塑料袋、安全圖釘、口哨、水槽
四、教法學法:
第一個環節:激趣導入新課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師出示一個大的`塑料袋,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用眼睛看,用手摸,再猜一猜里面裝著什么,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節:活動與探究
在這個環節中我安排了三個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感知我們的周圍有空氣,知道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第一個活動:組織學生從找空氣開始把我們周圍的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裝進袋子里。充分挖掘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猜測“你知道哪里有空氣嗎?誰來說一說哪里有空氣?你是怎么知道的?”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親自動手,學生發現無論是在操場上、樹林里,還是在教室里、桌肚里,都能把袋子裝得鼓鼓的。在我的引導下,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將他們的好奇心轉化為自覺的探究能力。第二個活動:把袋子里的東西放出來、運用不同的感覺器官感受空氣的存在。它包含三個小活動:當學生在袋子上戳一個洞,將洞口對著自己的臉擠壓時,可以感覺到有東西拂過面頰;當學生在塑料袋口裝一個小哨子,擠壓袋子時可以聽到有東西吹響口哨;當學生將扎了孔的塑料袋壓入水中時,可以看見有氣泡冒出。這種能把塑料袋撐得鼓鼓的、能拂過面頰、能吹響口哨、能在水中冒氣泡的神秘的東西就是空氣。我還試著讓學生討論交流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第三個活動:通過憋氣活動以及對一組圖片的分析,知道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用手捏緊鼻子,不能偷偷用嘴呼吸,感受空氣的重要性。
體會空氣對于人的重要性。
第三個環節:拓展延伸:
在這一個環節里我通過視頻向同學們展示不要長時間呆在空氣不流通地方的危害性,同時也給同學們留了一個課外作業:睡覺時能不能把頭埋在被子里面呢?讓孩子們回家親自感受,并在下次課堂上討論交流。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師出示一個大的塑料袋,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用眼睛看,用手摸,再猜一猜里面裝著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引入新課
二、活動與探究
(一)組織學生在不同地點找空氣
1、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猜測“你知道哪里有空氣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學生討論交流
3、帶領學生用塑料袋裝空氣
4、師小結:在操場上、樹林里,還是在教室里、桌肚里,都能把袋子裝得鼓鼓的。
(二)用不同的方法將空氣從塑料袋里面放出來
1、讓學生在袋子上戳一個洞,將洞口對著自己的臉擠壓時,可以感覺到有東西拂過面頰。
2、當學生在塑料袋口裝一個小哨子,擠壓袋子時可以聽到有東西吹響口哨。
3、當學生將扎了孔的塑料袋壓入水中時,可以看見有氣泡冒出。(提醒學生孔要扎在淹沒在水中的塑料袋上)。
4、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實驗。
5、師小結
(三)通過憋氣活動以及對一組圖片的分析,知道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
1、讓學生用手捏緊鼻子,不能偷偷用嘴呼吸,感受空氣的重要性。
2、結合圖片討論人離不開空氣。
三、拓展延伸:
1、師播放視頻向同學們展示不要長時間呆在空氣不流通地方的危害性。
2、課外作業:睡覺時能不能把頭埋在被子里面呢?讓孩子們回家親自感受,并在下次課堂上討論交流。
六、作業布置:
完成學生活動手冊第7頁。
七、板書設計:
找空氣
找空氣
空氣的重要性
【《找空氣》說課稿】相關文章:
空氣的近義詞是什么04-14
夢見空氣是什么意思10-17
找話題勵志故事11-28
不找借口找方法勝任才是硬道勵志故事11-10
空氣環保宣傳標語(通用50句)09-28
靠空氣也能發大財勵志故事03-01
《找爸爸》讀后感10-15
《無聲告白》有感---找自己09-14
不為失敗找理由座右銘11-10
小松鼠找花生的詞語造句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