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找規律》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找規律》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時教學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第一課時內容。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字簡單的排列規律。本節課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對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奠定了基礎。教材的主題圖設計了小東家廚房裝修的畫面,墻面和地面裝飾的瓷磚都是有規律排列的。注意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然后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獨立設計出有規律的圖案,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在學生探索完它們的排列規律后,安排了學生獨立設計有規律的圖案,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的情境。與一年級下冊教材相比,本節課最大的變化是圖形的排列較復雜,主題圖形的排列呈現循環變化,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的簡單排列規律,注意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如尋找聯歡會情境中裝飾的彩花和彩旗的排列規律等。本冊教材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這部分內容與一年級下冊的內容一樣,活動性和探究性比較強,注意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探究的方式學習;也可以采取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基礎,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讓學生發現、經歷、探究圖形和數字簡單的排列規律,通過比較,從而理解并掌握找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推理能力。
2、經歷尋找、分析、發現圖形的循環排列規律的過程,知道生活中事物存在循環排列的規律。
3、通過學習活動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4、感受數學的價值,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發現圖形循環排列的規律。
教學難點:發現例1的循環排列規律。
三、設計理念: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四、教法和學法
1、激發學習興趣,體會數學就在身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它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以請學生到智慧姐姐家做客為線索,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到智慧姐姐家中做客一系列活動展開,選取貼近生活的素材為教學資源。
2、觀察討論,互動合作法。
新課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師要緊扣學生已有的經驗,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互動、合作、討論等活動探索新知。
3、動手操作,積極活動法。
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動手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等方法體會圖形的排列規律,同時讓學生動手設計有規律的圖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應用能力。
4、尊重學生,和諧發展。
今天的教育是關注人的教育,因而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現新課程理念的基點便是從學生出發,尊重學生,正確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營造一種新型的,更有人情味的課堂教學形式。
五、教學流程
(一)情境中感知規律
1、運用經驗,初步感知規律。
鑒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年級探索給定圖形或數字中簡單的排列規律的基礎,一部分學生能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或者直覺思維,補充出第四行圖形。由學生自己動腦筋填寫出智慧姐姐家門上的密碼,然后由學生以游戲的形式表演循環排列規律,使學生初步感知規律。在情境創設中設置懸念,學生很樂意地去觀察,去發現,展開討論,觀察、推理、猜測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循環排列規律”的含義。讓每個學生把自己的發現在小組內先進行交流,不會的學生去聽旁邊學生的想法,也有發現。讓學生表演規律,可以使學生在運動中初步感知循環排列規律的形成過程。
2、課件演示,深化對規律的認識。
對橫著看,“第一個移到了第二行的最后一個,其余的圖形向左平移一個位置”學生理解不到位,表達不準確。因此先讓學生觀察課件演示,再讓學生操作后用語言表達圖形變換的過程,進一步明確規律。
學生在前面親自動手演一演的過程中,已經初步理解了循環排列的規律,但還不太明晰。這時教師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示范作用,用課件演示循環排列的規律,給學生的思維與表達,提供一個范例,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感知循環規律的形成過程,逐步提高學生的推理的能力,提高猜想的可靠性以及表達的準確性。
3、動手操作,內化規律。
用自己的學具擺一擺密碼的運動變化規律。
(二)探究中發現規律
在這一環節中設計發現智慧姐姐家地板的排列規律,在第一環節中學生已經理解了循環排列規律,為了防止學生思維定勢。培養他們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能力,在排第五行、第五列的過程中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更透徹地理解循環排列規律。
對于本節課的內容,大部分教師只是讓學生認識并理解循環排列的規律,而舍棄了進一步培養學生推理能力的機會。上面一個環節的設計,則使學生在感知和理解循環排列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擺第五行,第六行的過程中,提供豐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討論等形式,對簡單問題進行歸納、類比、猜想,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提高學生推理能力。
2、利用學生愛幫助別人的心理,請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幫老師家補墻中間掉了的磁磚,比一比看誰補得又快又好!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動手操作的積極性,讓學生樂意去思考。學生積極思考前邊學過的規律,并根據規律進行修補的操作,有利于進一步理解、深化物體的排列規律。
(三)欣賞中拓寬視野
讓學生欣賞生活中有規律的圖片,以此來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體驗和感受數學的美。
(四)設計中創造規律
在學生認識了規律之后,讓他們設計美麗的花邊。這樣,學生的思維就能更好的發散,創造出更多、更美的規律,更能激發學生愛數學,發現美的情趣。培養了他們的大膽創新意識。在運用規律設計圖案,解決實際問題中,培養了學生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五)全課總結
我們身邊到處都有有規律的圖案,希望你們做個有心人,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規律,創造規律,設計出更多漂亮的有規律的圖案來裝扮我們的生活,把我們的生活打扮得更加美麗 。將學生學習數學的空間拓展到生活、社會這本大書中去。
總之,這節課我本著在操作中探究發現知識的原則,根據低年級兒童趨樂心理,創設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使師生在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各有所得。力求做到課雖盡,味猶存。
《找規律》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首先來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這部分內容著重讓學生找出間隔排列的物體之間的規律,共安排兩道例題。教科書第48頁的例題著重引導學生探索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以及類似現象中的數量之間的關系,發現相應的規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話場景為素材,根據間隔排列的手帕與夾子圖、蘑菇與兔子圖、籬笆與木樁圖分別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分別感受兩者個數之間的關系,感知這些事物之間的共同特點。接著讓學生思考、歸納,發現其中的規律。
根據新課程的要求和本節課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關系,以及類似現象中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初步體會和認識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關系間的規律,初步學會聯系發現的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初步發展分析、比較、綜合和歸納等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用數學的觀點分析生活現象的初步意識及能力,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逐步形成與人合作的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
根據教學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關系作為重點。初步體會和認識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關系間的規律作為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我來談談我對教法、學法的認識,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采用引導發現法、直觀演示法、動手操作法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學法應遵循自主性與差異性的原則,讓學生在“觀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檢驗一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三、說教學程序
我來談談我對教學程序的預設,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并分為如下的五個教學環節: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首先讓學生們做游戲,5位女生排成一隊,在每兩個男生中間站一個女生。讓學生們數一數男、女生的人數。接著提問:照這樣排,6個男生中間可以站幾個女生?7個呢?20個呢?從而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板書課題:找規律)。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首先出示課件(例題中的圖畫)讓學生觀察圖中畫了那些物體?哪兩個物體間是有聯系的:你發現他們之間有什么規律嗎?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小組討論。這樣設計的意圖不僅可以養成認真觀察事物的好習慣,也能鍛煉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
接著分別出示夾子和手帕圖,蘑菇和兔子圖,籬笆和木樁圖,讓學生說說它們是如何排列的,發現了什么規律,引導學生概括。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然后讓學生在桌面上擺小棒和小圓片,引導學生討論其中的規律。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引導學生自主探討,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進一步體會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的規律。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首先讓學生們舉間隔排列物體的例子,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展開充分想象的`空間。
接著出示課件(想想做做的第2、3題)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通過屏幕的演示,讓學生們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鞏固。
然后通過做游戲。發現新的規律,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讓知識得到拓展延伸。
(四)課堂小結,深化新知。
我讓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并且發言。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既能把所學的知識結合,對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進行回顧與反思,又能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說板書設計:(最后來談談我對教學本節內容的板書預設)
找規律
一一間隔排列
夾子手帕
蘑菇兔子
籬笆木樁
兩端中間
多1少1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將本節課所學內容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人看去一目了然,記憶深刻。
以上是我對本節教學內容的理解與預設,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評委批評指正,謝謝!
《找規律》說課稿3
一、教材及學情
1、教材分析:“找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是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對于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數學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節課是《找規律》的第一課時,本課時讓學生探索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
2、學情分析:學生對于規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礎。在學前階段就曾接受過“找規律”這部分知識的啟蒙教育。因此,學生對于學習簡單的圖形排列規律這部分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他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已經或多或少接觸到了一些規律性的現象,只是沒有把它作為專項知識進行學習和研究,還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在課堂中,只要老師稍加規范和引導,就可以使學生的思路變得清晰。也就是說《找規律》內容是孩子初次正式接觸,怎樣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探索、領悟、創造規律,將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而又因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精力容易煥散但其又很活潑,思維很靈活。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個性、心理特點揚長避短地進行教學,是我教學設計的重點。
3、教材處理:基于學情的分析,我將教材進行了嘗試性的處理,以教材中的主題圖作為本節課的第一個層次的練習,而將學生動手創造規律、展示規律、表達規律作為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將教學的難度提高,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訓練學生的探究能力。
根據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4、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探索、領悟、創造的規律,并能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通過說一說、畫一畫、擺一擺等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學會從多角度發現規律、創造規律。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之美,體驗數學之樂趣。
5、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到找探究規律的活動中,自主探究并發現規律。
6、教學難點:能用合理、清晰的語言闡述自己所發現的規律,學會用“重復的一組”來表達規律,并會創造規律。
二、教法與學法
1、教法:
(1)本節課從關注“教”轉向關注“學”,從而進一步轉向關注“人”的發展。為了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層次,并在與同伴交流中獲得進步。在本節課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己去參與數學活動,
在動態的過程中體驗規律、感悟規律、應用規律,同時獲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和積極的情感體驗。這節課首先要讓學生能夠從事物中發現簡單的規律,然后能準確清楚的表述規律,最終運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問題。
(2)創設多元情景、發展多元智能。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一個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發展潛能。我創設多元情景,如讀規律、演規律,聽規律,畫規律,欣賞規律等活動,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
2、學法:《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方式,同時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1)實踐操作法。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他們需要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學本節課時,我設計了找規律圈一圈、創造規律擺一擺等操作活動,通過學生動手圈、擺、畫,親身感知、體驗事物的排列規律,逐步發展其動手、觀察及推理能力。
(2)自主探究法。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始終做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創設充分學習的空間、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
(3)對比歸納法。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學會歸納總結,同時錘煉學生表述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創設情境,感知規律
2、動手操作,探究規律
3、激趣練習,應用規律
4、聯系生活,欣賞規律
【《找規律》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找規律》優秀說課稿03-15
五上《找規律》說課稿12-06
《找規律》說課稿(精選6篇)07-21
北師大版三下《找規律》說課稿(精選5篇)09-30
價值規律說課稿11-04
一年級找規律優秀說課稿模板(精選5篇)07-21
找次品說課稿(通用5篇)07-20
一年級找規律說課課件09-12
中班說課稿模板《黃豆爺爺找寶寶》09-24
小學一年級找規律課件設計資料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