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說課稿范文集合八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我是什么》是一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并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系。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系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點內容分為二個部分:一、二、三自然段講水的形態,四自然段講水給人類帶來的利弊。
根據教材和二年級學生實際,我把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為:
知識目標:知道水的形態變化及對人類的利弊關系。
技能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愛護水資源,保護水資源。
教學重難點:知道水的形態變化及對人類的利弊關系。
二、說理念
本課設計遵循了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注意激發學習興趣的理念。遵照《語文課標》: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閱讀教學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這一要求讓學生讀中感知課文、領悟課文內容。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互動中相互啟發,拓展思路、分享學習之樂。
三、說教法
由于低年級兒童感性認識強于理性認識,以形象思維為主,和低年級應把詞句訓練放在首位,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本節課我制作了優秀的課件,運用多媒體集成性、圖文并茂的特點,形象地演示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類的利弊關系,讓學生了解水,喜愛水,珍惜水。
鼓勵欣賞法:小組和班集體的點評主要是鼓勵學生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贊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學習信心。
朗讀感悟法:朗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的精彩語句,感受漢語語言美的作用,豐富學生的語言,在形式多樣的朗讀中讓學生喜愛朗讀,對朗讀有興趣。
四、說學法
1、自主學習法
2、合作學習法
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以上兩種學法,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的讀、說、演、寫去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根據閱讀教學的特點,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力求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五、說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以“水”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和學生一起學習,分享學習之樂。為此,我主要安排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 讀讀“我”
上課開始,教師就以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孩子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我是誰了嗎?對,我是水,是天下最棒的魔術師,很會變喲,你知道我會變成什么嗎?快讀讀找找吧!”
1、找形態。
學生通過邊讀邊找邊勾畫,就能說出“我”會變成“汽、云、雨、雪、雹”。這時教師及時鼓勵,“孩子們,真能干,找出了我變的樣子,那你喜歡我哪種樣子?快來讀讀吧!先自己練讀,再在小組里讀給你的小伙伴聽。”這樣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讓每個學生都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
2、讀形態。
在學生匯報讀的過程中,我主要利用了多媒體,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讓學生喜愛朗讀,讀出情,讀出味,讀出個性。下面我就按照課文的順序,說說我是如何利用多媒體,抓住重點詞句,進行訓練的。實際教學時,按學生回答的順序學習。
當學生讀到描寫汽的句子時,教師利用課件演示水變成汽的過程,再讓學生朗讀,評議后再讀,這樣就能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畫面中認識到水是如何變成汽的。隨后教師以優美、形象的教學語言創設情境:“孩子們,天空中各種各樣,五彩繽紛,色彩絢麗的云朵,帶給了我們許多美的享受。”(播放課件)把學生帶進美輪美奐的云的世界中,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起來朗讀,從而激起了學生的朗讀欲望,就能自然而然地讀出自己獨特的美的感受。
“孩子們,看見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那我還會怎么變?”過渡到第二自然段。教師讓學生輕聲朗讀后,利用課件出示一道填空題,讓學生填空,并讓學生說說:“雨、雪、雹都是天空中落下來的,為什么不都用落呢?”這一問題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教師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并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展示出雨沙沙落下,雹子大顆大顆打下來,輕盈飛舞的雪花飄下來的情景。讓學生體會到樣子不一樣,大小不一樣,落下來的情況也不同。從而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帶著這樣的理解讓學生挑戰讀、接龍讀、比賽讀這段話,就更能體會到這三個詞所包含的韻味。
學到這兒,教師總結并提問:“孩子們,你們能排排我的變化嗎?”學生排出水的變化過程后,再讓學生說說這樣排的理由,這不僅是對課文內容的復習和鞏固,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孩子們,我從天空中落下來,又到了哪里?”學生自由發言后,教師用課件范讀:“ ”。讓學生感受倒水在地面悠閑活潑的樣子。再讓學生配樂齊讀,通過語氣、音量、氣勢由弱到強的變化感受水的靜態和動態,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孩子們,我的脾氣實在有點怪,說我老實吧,的確很乖。但是發起脾氣來又很壞,在課文里找找我都有哪些脾氣?”
3、說利弊
學生通過朗讀就能找出水“溫和”和“暴躁”的一面,接著教師提出“你還知道我干了哪些好事和壞事呢?”這一問題進行拓展,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的語文,在生活中學語文。最后,讓學生看著圖片以“水能……水還能……”的句式練習說話。
“孩子們,你們一定了解我了吧!我是一個魔術師,會變得很漂亮,也會變得很壞,你能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夸夸我,勸勸我嗎?”進入到教學的第二環節。
二、說說我
學生同桌互相練習說話后,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要愛護水、珍惜水,讓學生明白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樣的說話練習就能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三、演演我
“孩子們,剛才表揚了我,也給我提了許多建議,你能加上動作和表情在四人小組里把‘我’表演出來嗎?”
教師讓學生戴上汽、云、雨、雪、雹的頭飾,通過自己的理解模仿云在天空中千姿百態和云變成雨、雪、雹落下來、飄下來、打下來的情景,以及水在地面上睡覺、散步、跳舞、唱歌的樣子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水的認識和理解。
低年級兒童特別愛展示自己,安排演的訓練不僅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也為背誦課文和后面的教學打下堅實基礎,可謂是一箭雙雕。
四、寫寫我
《假如我是一滴水》
從讀到說到演到寫,科學地遵循了兒童思維發展的規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利用了兒童愛展示自我的特點,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了創新的膽識和表演表達能力。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說明
《白鵝》一課重點表現了白鵝的性格特點——高傲。作者用準確、幽默的語言突出白鵝的特點,形象生動,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
二、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2、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四、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對文本的理解與感受逐漸接近作者的情感。教學中教師要緊扣教學重點,重視朗讀,在讀中感悟文本,體會情感。
五、設計理念
以讀為本,尊重學生個體感受,引導學生讀、思結合,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中,理解和感悟白鵝的高傲,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八、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你們喜歡動物嗎?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古今中外,許多作家妙筆生花,為他們寫下了一篇篇生動的文章。今天我們來學習豐子愷先生的一篇文章《白鵝》。
2、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由學生對動物的情感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后面讀文、學文做準備。]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詞
1、大聲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詞語認讀,正音。
3、交流:這只白鵝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鵝形象。]
(三)學習課文,體驗情感
1、這只白鵝給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讀第1自然段。
抓住“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理解作者認為它是“好一個高傲的動物!”積累詞語“左顧右盼”。
2、仔細讀課文,體會白鵝的高傲還體現在哪,把感受深的句子劃出來,做批注。
(1)生讀文,做批注。
(2)交流體會白鵝的高傲。
鵝的叫聲
a)指名讀句子,談理解,相機板書“嚴肅鄭重”、“厲聲呵斥”。
b)積累詞語“厲聲叫囂”:如果鵝也會說話,你們猜猜它會說什么?
積累詞語“引吭大叫”:“ 引吭大叫”什么樣子?
c)指導讀出鵝的高傲。
鵝的步態
a)作者把鵝的步態和誰對比?(鴨)為什么要這樣寫?(突出鵝的步態從容。)指名分別讀鴨和鵝步態的句子,對比體會。
b)理解“凈角”。播放凈角出場畫面,請學生演一演,體會“大模大樣”,并讀出鵝步態的大模大樣。
c)從“傲然地站這”、“毫不相讓”、“竟伸過頸子來咬你一口”體會白鵝的高傲。
l 鵝的吃相
a)鵝吃飯怎樣的“三眼一板,一絲不茍”?
b)鵝的吃飯從哪能體會到它高傲?指導讀出鵝狗爭食的有趣,體會作者語言的幽默風趣,感受鵝吃飯時架子十足。
[設計意圖: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白鵝高傲的特點,理解課文的內容,并注意積累詞句。同時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四)思維延伸,整體回歸
1、播放鵝的圖片:學了課文、看了圖片,你還有什么想說的嗎?
2、整體回顧課文,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設計意圖:學生的各種感受和體驗來自于課文,學文結束后整體回顧課文,有利于學生理清課文脈絡,提高整體感受。]
(五)作業設計
1、把課文有趣的地方讀一讀,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觀察自己喜愛的動物,為口語交際和習作活動做準備。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適當課外延伸,為后面學習做準備。]
(六)板書設計
白鵝
叫聲 嚴肅鄭重 厲聲呵斥
高傲 步態 傲慢從容 大模大樣
吃相 從容不迫 架子十足
[設計意圖:板書條理清楚,使學生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時,明確白鵝的特點,同時進行語言積累。]
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題目是《大洲和大洋之各大洲分界線》。下面我對本節課進行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大洲和大洋之各大洲分界線》是山東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各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情況,這為過度到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學好以后課題的基礎,它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六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七大洲的分界線;
能力目標:通過對七大洲的位置及相對位置的學習,培養學生對地圖的觀察、分析、理解、歸納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與理論。
情感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以及愛護地球的意識。
三、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七大洲的分界線
教學難點:對大洲的分界線的理解與掌握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地理是一門培養人的讀圖分析、理解能力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六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講授、討論、自學相結合的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討論與自學中得到認識。當然老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學生讀圖分析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基于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直觀講授法:利用地圖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 集體討論法:提出本節課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六、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主要有以下個環節:
1. 復習導入:
由上節課演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的未知。這是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 講授新課: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華。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 隨堂練習:
隨堂練習的作用是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對知識的進一步的拓展與鞏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4. 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各大洲的分界線并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
5. 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并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
各大洲的分界線
東半球: 西半球:
亞歐分界線: 亞、北美分界線:
亞非分界線: 歐、北美分界線:
歐非分界線: 南北美洲分界線:
南美、南極洲分界線:
七、綜述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講授教學討論和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果完畢,謝謝!
說課稿 篇4
今天我要說的課是語教版第二冊第18課《離開媽媽的小黃鸝》。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五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小學語教版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二課是《離開媽媽的小黃鸝》。課文通過一只小黃鸝在媽媽的幫助下,自己獨自去捉蟲,并把捉到的蟲子送給白頭翁,到森林醫院請來啄木鳥大夫為白楊樹爺爺治病,跟小百靈鳥學唱歌,使學生從中懂得關心周圍的事情,關心別人,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課文內容淺顯易懂,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學生喜聞樂見。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生字,讀通課文。教學難點是要啟發學生從故事中體會它包含的道理,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認識水平。
二、說教法:
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誘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強大動力,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才能改變為主動,變厭學為樂學。在教學方法上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來創設情境,以激起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引導學生快樂地讀通課文,展開合理的想象,啟發學生大膽地表達。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己分析、自己創造想象的能力。可采用學習小組討論的方式,建立信息交流網,打破課堂教學信息單向交流的封閉狀態,打通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道。這樣就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在信息傳遞和情感交流中思維得到了碰撞,學生帶著這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在學習中認識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發展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從而讓參與學習的群體獲取了新的信息,進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四、說教學程序:
教師要積極地創設情境,在新課一開始,出示小黃鸝的圖片,告訴學生這可愛的小黃鸝是我們的新朋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小黃鸝的故事吧。用小黃鸝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興趣盎然地走進課文,在愉悅的情緒中自由的初讀課文。一年級學生的朗讀往往需要老師的指導,因此應借助老師的范讀幫助學生掃除在初讀課文時遇到的困難,同時也能加深對課文進一步的了解。讓學生帶著“剛離開媽媽的小黃鸝做了些什么?”這個問題再讀課文。通過學生匯報,教師隨文相機出示會讀會認的字詞,引導學生認讀生字,掃除讀文的障礙。
抓住離開媽媽的小黃鸝趕了些什么這條主線,既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又在語言環境中學習了生字新詞。
這篇課文語言樸實,既有描述又有對話,是一篇朗讀代號材料。引導學生用自讀、對讀、輪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讀,在反復朗讀中感受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
為了更好地啟發學生展開想象,教師要積極創設條件。本篇課文在內容上留有廣闊的想象空間,如媽媽高興地笑了,會說什么呢?小黃鸝第三天飛出去捉蟲子又會做些什么呢?如果媽媽不在身邊,你又會做什么呢?(可以說,可以寫,還可以畫)
同學們知道小黃鸝那樣懂得關心別人,關心周圍的事情,所以他的朋友會越來越多,他的生活會越來越豐富多彩。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我們不應該每天只顧自己,而不去關心周圍的人,應注意觀察周圍,主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至此學生與作者產生了思想上的共鳴,文道結合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說板書:
板書,是結構的簡縮。通過板書,能使學生直觀地抓住線索,理清思路,體會中心。因此,我的板書也是通過抓住課文的關鍵詞句,引導啟發學生體會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說課稿 篇5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23課,它是一篇文包詩。文章主要講述了王維在重陽節這天,特別思念家鄉的親人,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課文文詩對照,內容淺顯易懂,不管是故事還是詩句,都蘊含著濃濃的思念之情,讓學生體會詩人的思念之情并非難事,而要讓他們體會詩中“獨”“異”“倍”三字的妙處,則要花一番功夫。
葉圣陶曾經說過:“老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三年級是學習的轉折期,這個階段的孩子閱讀時容易浮于表面,不能很好地抓住關鍵詞句,對課文進行品讀,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時相機點撥。根據中年級學生的閱讀特點,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詩句,并進行背誦。2、抓住重點詞句,詩文結合,理解課文的內涵、品讀古詩的意境,重點理解“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的含義。在這其中,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課文內涵、品讀古詩的意境。教學的難點是,詩文結合,理清文包詩的特點
第斯多惠曾經說過:“只教給學生最本質、最主要的東西,才能使教材切切實實的、不可磨滅地記在學生的心里。”生態課堂也指出: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學中,我盡量做到自然、真切,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空間去體會、去感悟、去品讀,從而達到教師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目的,教師是引導,而不是指導。
語文閱讀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想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本課的教學設計,我著力體現“開發課程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尊重學生主體,著眼學生發展”的理念,立足于學生自主讀書,自主發展。
第一部分:了解王維,激發探究的興趣。
我先出示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請同學讀一讀。隨即指明這首詩的作者,是大詩人王維。請學生根據事先收集的資料講述王維的生平。并提問:讀了這首古詩,你覺得詩人在表達一種怎樣的感情?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肯定會回答:思念,從“倍思親”看出來的,這樣整堂課的主題一下就凸顯出來了。那么詩人為什么會在九月九日這天特別思念家鄉的親人呢?這樣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第二部分:自讀課文,感悟文包詩的特點。
這一部分,我打算通過兩個問題展開教學:一、王維為什么在九月九日這天特別思念家鄉的親人?二、他思念親人時,想到了什么?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通過自學,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因為王維15歲就離開了家整整兩年,獨自在外,且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家家戶戶團聚,所以他非常思念家鄉的親人。在學生交流的時候,我相機點撥: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他是獨自一人在外的?讓學生體會“獨”字蘊含的意思。再引導:“是呀,獨自在外地,一個人,沒有家的感覺,所以是‘異客’。”由此,他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讓學生理解“倍”意思,從而理解“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的意思。學生充分交流后,我小結:“是呀,這真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啊!”從而提出文包詩的特點:詩文結合,這就是文包詩的特點,因此以后遇到此類文章時,即使老師不講解,你也能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研讀,理解古詩的意思。第二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學生在理解了文包詩的特點后,很容易就能理解古詩第二句的意思。結合對第三自然段的誦讀,我相機引導,山東并不是指現在的山東,而是指長安和王維的家鄉之間隔了一座華山,兄弟們在華山的東面,而王維在華山的西面。如果兄弟們也在重陽節這天寫詩思念王維的話,可以取什么詩題呢?【許多教育專家認為,將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一些沒有學會如何獲取知識,不會自己鉆研問題,沒有預見力的人。這就要求我們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必須學會如何學習。科學的方法是點金術,是通向成功的橋梁。尤其是在知識更新日益加速的今天,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顯得特別重要。一個只能被動學習,不會主動探求知識的學生,在他們日后的工作、學習中必將遇到許多麻煩,甚至完全無法適應周圍的環境。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尤為重要。】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請學生用“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給在外地的親人打電話。【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曾經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么在我們的教學中,要想了解學生是否對知識真正地掌握,讓他們進行運用是最好的方法。】
第四部分:總結
在學生充分誦讀體會的基礎上,我進行總結:“是呀,‘每逢佳節倍思親’表達了我們每個人的心聲,是我們在美好節日時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柏拉圖說過:“強迫記憶的知識是不會留在心里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只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采用適合他們興趣的方法和手段,并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那么學生必定樂學、原學,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板書設計
23、每逢佳節倍思親
獨自在外 心緒不寧
倍思親
觸景生情 提筆寫詩
說課稿 篇6
本節內容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從簡單的圖形向不規則圖形和組合圖形的知識轉化。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基礎上學習的,為即將要學習的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打下了基礎。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的計算,一是可以鞏固已經學過的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二是將學過的基本圖形進行綜合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根據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幾點教學目標:
1、認識簡單的組合圖形,能夠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
2、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計算方法,能合理地運用“割”、“補”等方法來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發展空間觀念,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4、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產生積極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掌握用割補法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計算方法,根據圖形之間的聯系和一定的隱藏條件,選擇最適當的方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五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五種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更多見到的是組合圖形,學生對于這些組合圖形并不陌生,對于根據基本圖形計算組合圖形面積也不太困難,但怎樣選擇更好的方法去轉化成基本圖形是關鍵。針對這些問題,創設的教學活動,更多的是通過學生嘗試與交流,逐步讓學生找到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在交流中理解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從而使學生在求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中選擇最優的方法。讓學生不但能掌握好書本知識,而且把這些知識也能夠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1、本節課通過組織學生活動,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和參與的興趣,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圖形上畫分割線,實現了由具體到抽象的跨越,繼而探索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無論學生用哪種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我都給與肯定、不強求學生思維的一致性,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特色。
2、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探索計算組合圖形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添加分割線的辦法,把組合圖形分解為基本圖形再計算。課上在對方法的比較上還存在一些欠缺,還應加強方法之間的橫向和縱向比較。如:同是分割法,學生一共出現了三種分法,我可以引導學生比較,發現把它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更簡便,因為相應的數據比較容易找到。再如,在練習一的處理上,我應加強1、2兩題與第3小題的比較,讓學生感知到:有些圖只能用分割法,有些圖只能用添補法,我們在選擇方法時,要根據圖形的特點,以及提供的數據,選擇最合適的方法。
3、在課堂上,對細節的處理還不夠細致。如輔助線的畫法,應要求學生用直尺畫,并且要畫虛線。其次,教師的語言要規范,包括對學生語言表達得指導,還要加強。
4、加強“系統”備課,對知識的前后聯系要學會溝通,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樣也能降低學生學習的壓力。比如今天的組合圖形,其實都可以轉化成學過的基本圖形,它是可以轉化成規則圖形的不規則圖形。這樣學生學習的效果會更好些。同時,也為下節課學習不可以轉化成規則圖形的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計算打好基礎。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學內容
本課的內容是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Module 5 Unit 13 Work with Language。也是這個模塊的第二課時。本課主要教學內容是在學習動詞短語的過去式和第一人稱表達的基礎上,再發展學習第二,第三人稱和復數的表達和在情景中的運用。本課的主要任務是復習鞏固動詞和動詞短語的過去式,能用各種人稱對過去的事情進行問答,談論。鍛煉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本課的教學內容語法性比較強,內容比較枯燥,針對這一特點,我設計了多個游戲,利用歌曲,小詩和日記展卡來增強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說學生
六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影響,他們比較懂事,知道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平時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很高,但往往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是比較內斂和含蓄的。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他們不喜歡在大眾面前表現自己了,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不斷的激發和引導他們,讓他們積極大膽的表達自己。本班的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很高,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有一定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在本課時之前,他們了解了什么是過去時,學習了幾個動詞的過去式和一個過去時的問答: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ed)…
三、說教學目標
㈠語言知識目標
⒈復習鞏固已學動詞的過去式,繼續學習其他動詞的過去式,如talked。
⒉復習、操練和鞏固一般過去式的問與答,并歸納句型:
Did you/he/she/they…?Yes,I/he/she/they did。 No,I/he/she/they didn’t。
What did you do?I…Ved。
What did he/she/they do? He/she/they…Ved。
㈡語言技能目標
⒈能熟練地說出已學動詞的過去式。
⒉能基本讀出動詞加ed后的發音。
3.能自然地運用已學句型描述和表達自己做過什么事情,或與他人進行自然地交流,知道問與答的句型。
4.能進行初步的寫話。
㈢情感態度目標
讓學生當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小主人,從總結自己上星期做了什么,下星期打算做什么,逐漸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㈣學習策略目標
⒈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習慣,在交流中學到東西的策略。
⒉培養學生學會結合已學知識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降低學習的難度,形成知識網絡的策略。
⒊培養學生把學習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把學習生活化的策略。
⒋培養學生學會通過觀察和對比進行自我歸納和概括的學習策略。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⒈復習鞏固動詞的過去式。
⒉能結合實際情況,正確運用過去式的句型談論和描述過去做了什么的話題。
3.在適當的情景中,一般過去式句型的靈活運用。
五、說教法和學法
(一)小組活動學習法
把全班分成7個小組,課堂各項教學活動勻以小組活動為主線,結對或全班活動為輔,學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中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及交流的意義,也通過小組成員之間“榮辱與共”的關系而形成同步學習的環境。
(二)活潑輕松課堂的教學法:
我將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上。使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在短語和句型練習中使用了本班學生的照片,貼近生活;在小組接龍,猜照片的游戲中,激發興趣,活躍課堂;歌曲,小詩的運用更是令整堂課活潑和輕松了起來。最后環節的寫作,我并不是讓學生干巴巴的寫,而是讓他們在事先設計好的各種形狀的卡紙上寫,并用展板把他們的作品展出來,這樣更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三)鼓勵法
課堂評價主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課上師恰當的使用激勵性評語和摘貼紙的方法讓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滿足,這也是激勵學生積極投身英語學習的一個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程序我采用了聽、說、玩、唱、讀、寫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具體設計為熱身——復習和導入——學習和鞏固——鞏固和發展。
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三年級新教材第五單元的內容都為一系列的歐洲的風情,它向學生打開了一扇了解世界各地人文歷史的窗戶。通過學習,讓學生在書頁間自由快樂地穿梭旅行,感受身未動,心已遠的境界。
《29、一座銅像》是其中的一課,抓住一座城市的標志性銅像這個點,敘述了五百多年前,比利時小英雄于連發現敵人妄想通過點燃地下火藥庫,而炸毀布魯塞爾市時,他機智地用自己的小便撲滅了導火線,保住了城市,保護了全城的百姓,受到了人們的稱頌,并為他建立了一座銅像的故事。引導學生閱讀本文,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小于連熱愛祖國、機智、勇敢的品質,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站在整個單元整合學習的高度,掌握一定的閱讀與寫作的方法,通過閱讀去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
本單元重點訓練的目標是,聯系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理解詞語。教學中,我將重點訓練目標貫穿于整個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如聯系上下文、查閱工具書、找近義詞等。
二、學情簡介
反復朗讀,自我感悟。是我班語文學習常用的方法。我班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有良好的預習習慣,大家常常會以圈圈、劃劃、批注、質疑等方法自主地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同時還能自主地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學習,三分之二以上的學生能大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然而自主感悟的能力參差不齊,相當一部分學生心中有想法,但不知如何表達,也有一部分學生根本不知道如何一步步去感悟課文內容的方法。然而,就本課學習來看,由于學生年齡尚小,缺乏對英雄這個概念的具體理解,因此在全文學習中,貫穿理解急中生智的含義;以及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感悟,了解比利時人民為何塑造一座撒尿小男孩的銅像的原因自然成為本文學習的重點。另外,從三年級開始,對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也是訓練的重點目標,這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這一切都需要教師為他們架設平臺,在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步提升品悟語言文字的能力,逐步形成概括能力。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單元目標及本班學情,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8個塞、尿、迸、涸、庫、屹、覽、瞻;運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詞語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節。通過對文中關鍵詞句的理解,了解比利時人民為小男孩于連立銅像的原因,感受小英雄機智、勇敢的優秀品質。
3能借助板書的提示概括節意,并能以小導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紹這座銅像。
四、教學設計板塊:
第一板塊:創設情景,揭題導入。
導入新課前,我帶領學生一起瀏覽世界各國著名城市的風貌。(同學們:我們在本單元的導讀課中,已初步瀏覽了許多著名的城市:透過小艇我們了解了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瀏覽了令人神往的日內瓦,參觀了澳大利亞的標志性建筑物悉尼歌劇院。今天我們就要到一個美麗的城市布魯塞爾去游覽一下,去瞻仰一座銅像,去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課件出示應作相應調整、布魯塞爾風光圖片,最后定格于于連銅像。)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怎樣的感覺?
2、出示課文第一節,朗讀并質疑。
意圖說明: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首先讓同學們通過圖片文本,回顧本單元介紹的異國風情,然后將畫面定格于一座銅像,自然揭示了本課閱讀的重點內容。讓學生簡單闡述自己的所見所感,再閱讀本文的第一節,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積累,針對課文中與之相矛盾的內容進行質疑。教學時,當我問道:看著這座銅像,讀了這段介紹以后,你們有什么想說的話、想問的問題嗎?教室里頓時沸騰起來,學生有的問:為什么布魯塞爾的廣場上要矗立著這樣的一座銅像?這個人究竟做了一件什么事,人民都要紀念他?他只是撒了一泡尿而已,為什么稱他是英雄?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們的閱讀興趣被激發出來,同時也為教師的教提供了突破口。
3、揭示板書課題:29、一座銅像
第二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學生瀏覽全文,想一想課文哪幾節向我們介紹了關于這座銅像的故事。
意圖說明:這一板塊旨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通過一個簡單的問題,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結構,引出課文的重點學習段落。
第三板塊:重點研讀課文第三節,感受小英雄的機智、勇敢。
1、指名1人朗讀課文第3節,思考:小于連究竟做了什么,使人們將他稱為英雄?請你畫出文中有關的句子,簡要回答。
2、交流出示板書:急中生智澆滅導火線
3、借助字典,理解急中生智。
意圖說明:從教材內容來看,小英雄急中生智是一個顯性的信息,學生初步閱讀便能夠捕捉到,但對急的具體理解卻是一個難點。因此,教學時通過讀文劃句,直奔事件的結果,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出示板書,一是為學生概括節意作鋪墊,二是為深入研讀提供抓手。
4、深入研讀第3節,聯系相關語句感受急。
(1)默讀當經過一個小院子時小于連斷定是隱藏的敵人搞破壞。想一想,小于連發現了怎樣的險情,請你畫出有關句子,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說說當時的情況險、急在哪里?
(當經過一個小院子時小于連斷定是隱藏的敵人搞破壞。這段話應出示)
(2)交流出示板書:路過小院發現險情(干涸連著)
(3)師生配合朗讀,了解發生險情的過程。
意圖說明:這一環節的教學以急中生智這一詞語的理解為抓手。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對于詞語的理解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現在要求學生用聯系課文內容的方法,來細化對詞語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感悟,借助同伴互助的方式,使每位學生都得到發表意見的機會,有助于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為學生進一步體會小于連的機智、勇敢作鋪墊。
對干涸一詞的理解,我采用的方法,請學生在課堂上,當場拿出工具書,查查干涸這個詞語的意思,字典中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干涸的涸既干的意思,同學們也就了解了這個詞語,干就是涸,涸就是干,從而也知道了這個詞語原來是用兩個同義詞來進行構字的。
5、借助填空,展開想象,進一步體會小于連的機智。
(1)為什么小于連非得用自己的小便澆滅導火線呢?請你借助填空,展開想象,說說原因。
a.填空:
面對滋滋燃燒的導火線,小于連想到__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想到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又想到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最終他________________。
意圖說明:這一環節的教學仍以急中生智這一詞語的理解為抓手,但理解的重點落在智字上。通過說話訓練,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雖然當時小于連想出的方法有些不雅,但這也是最好、最合適的方法,在學生完成填空的同時,教師則通過隨機的引讀,反復強調情況的緊急,這樣無疑也使學生明白了要想把課文內容學深、學透,聯系上下文是至關重要的。同時更進一步體會小于連的機智和勇敢。這也是比利時人民為什么要塑造一個撒尿的小男孩成為這座城市的標志的緣由。
(2)引讀:小于連急中生智,布魯塞爾城-------全城的老百姓---------直至結尾。
隨機板書:城市保住百姓得救
6、借助板書的提示,概括第3節節意。
意圖說明: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而概括節意是本年段的重點訓練目標。起始階段,教師應為學生概括節意提供一定的腳手架,幫助學生嘗試概括。在這里,我就引導學生借助板書的提示概括節意,逐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7、引讀第4節理解詞語瞻仰。
瞻仰這個詞語的意思既恭敬地看,相信學生通過上下文的理解及平時的知識積累,能很快知道這個詞語的意思,那么在這里,我還設計了一次小練習,即:除了課文中說到的瞻仰銅像以外,我們還可以瞻仰什么?這樣,通過這樣的練習設計,學生對瞻仰這個詞語的語言環境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第三板塊:總結概括,引導實踐。
1、以導游的身份向游客們簡要介紹這座銅像。
2、小結:其實,作為一名游客,我們在游覽時,不僅要觀賞風景,還應該去了解與之有關的歷史。
意圖說明:語文學科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學生學語文,不僅是要感悟文本的內涵,還要掌握語言表達的工具。結合本單元的導語,我將本課教學的語言實踐目標定位在以導游的身份向游客們簡要介紹這座銅像。通過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運用語言,知道游覽名勝,可以賞景,還可以了解歷史。從而,將課堂學習引向廣闊的生活,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工具作用。
附板書設計:
路過小院 發現險情 (干涸連著)
一座銅像(小英雄于連) 急中生智 澆滅導火線
(瞻仰) 城市保住 百姓得救
【有關說課稿范文集合八篇】相關文章:
有關《巨人的花園》說課稿范文10-16
說課稿模板說課稿范文11-08
有關圓的周長優秀說課稿范文07-13
有關說課稿范文合集十篇07-29
有關語文《項鏈》說課稿10-01
《北京》說課稿范文11-25
廣告說課稿范文09-30
《坐井觀天》說課稿范文09-23
【精品】小學說課稿范文集合五篇07-20
關于幼兒園說課稿范文集合五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