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說課稿模板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必備】說課稿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1
一、 說教材
《天鵝的故事》主要講了一群天鵝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鵝的行動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體破冰的神奇而又壯觀的場面,反映了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文章情節感人,令人深思,同時又能給人以啟迪。文章語言優美,款款讀來,使人對這群可愛的鳥兒頓生喜愛之情,是一篇朗讀訓練的好教材。課文清晰地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情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好文章。課文中描寫天鵝破冰的場面,既有典型場面描寫,又有整體場面描寫,是指導學生學習寫作的好文章。
二、 說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理解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培養學生愛護珍惜動物的思想感情,懂得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三、 說教法、學法
1、先從整體把握課文的情節,再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感受老天鵝及天鵝群的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
2、通過朗讀指導幫助學生理解感悟,并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情。
3、朗讀感悟、自讀自悟。
4、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四、 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齊讀課題。
2、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板書:破冰
二、新授
1、本文三次寫到天鵝的.叫聲,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天鵝叫聲的語句,朗讀揣摩:這三次叫聲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叫聲表達了天鵝怎樣的內心世界
2、交流。第一次:
(1)交流出示:這時,從一大群天鵝。
(2)理解清脆)
(3)指導朗讀。
(4)這清脆的啼叫聲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表達了天鵝怎樣的內心世界自由朗讀三、四小節,把你認為重要的詞、句畫出來。
(5)交流
(6)小結。
(7)指導朗讀。
第二次:
1、指名讀第二次叫聲,注意破折號要延長。
2、交流討論:這叫聲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讀五、六小節,畫出最讓你感動的語句。讀一讀,把你的感受寫下來。
3、組織交流。指導理解破冰勇士。指導體會天鵝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和團結拼搏的可貴品質。
4、指導朗讀。
第三次:
1、引讀。
2、指導學生抓住昂著、挺著胸、來體會天鵝們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的心情。
3、指導朗讀。
4、引讀最后兩小節,說說我為什么放下了槍
5、總結齊讀課文。
三、拓展你還知道哪些鳥也很可愛,說說理由。
四、作業學了課文,你一定很感動,你想對老天鵝說些什么請你把他們寫下來。
說課稿 2
說教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以鳥語為線索,作者通過插敘的方法,回憶了鄉村中云雀、麻雀的叫聲,記下了作者所見識到的人們為追求鳥語而作的種種努力,用都市中散步時突然聽到鳥叫聲的感動來表明:人們正在為生態問題而做的不懈的努力。最后愛人的那句:“現在鳥的叫聲好像多起來了。”實際上一語雙關,既指月亮出來了,鳥兒歸林了,也指經過人們的努力都市中的生態環境開始有了好轉。整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向往。
說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2、品味文章的語言
二、教學過程
(一)自我介紹 導入新課
我的家在農村,門前有一個大大的池塘,一到夏天,池塘里開滿了蓮花,鴨子在蓮梗間跳著優美的芭蕾。周圍是大片的農田,屋子的四周有我親手栽下的22課枇杷樹,三九時節樹上便會掛滿白色的粉粉的花,來年的端午前后樹上便會掛滿果子,那時會有各種各樣的鳥兒爭吃樹上的果子。你們說老師的家鄉美不美?
(二)分析課文 比較兩種生活
問題1、文章中也有兩小節是寫鄉村生活的,請你找出這兩小節,大聲地朗讀這兩小節,用這兩小節的內容為老師的家鄉增彩。
[明確]
這里主要是文章的第8、9兩小節,要注意文章對云雀、麻雀的細節描寫。如:“大地上全是仰望的目光。”“許是云雀知道人們在看她”“盡往有糧食的地方鉆”。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充分感受到鳥語花香的鄉村生活的美好。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找幾幅關于鳥的圖片,找幾支關于鳥的聲音的音樂增強學生的這種感受。
問題2、與老師的'家鄉相比,作者生存的大都市是怎樣的呢?
[明確]可以引導學生借助一般大都市鋼筋、水泥、鐵籠子的生存環境來描述作者的家鄉。
[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到作者的家鄉有鳥聲,理由是和愛人一起散步聽到鳥聲,那么老師就由此引導學生閱讀文章的(2—5)小節體會“新修”、“突然”、“一驚”、“最真切”、“幾分感動”、“喜形于色”、“提神、鎮痛、療傷”這些詞的表達作用。
[明確]這些詞表明了都市中這幾聲鳥叫聲來之不易。
問題3 、讓學生說說喜歡作者家鄉還是喜歡老師的家鄉。
[明確]學生會分為兩派,一派傾向于都市生活,因為都市生活現代。一派傾向于鄉村生活因為它美麗、它貼近自然。
(三)分析課文 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生活
問題1、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生活是怎樣的?
[明確]讓學生結合本文談談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生活是怎樣的?
當然是“繁華大都市中的悠閑鄉村生活”
問題2、人們為追尋“鳥語”作了怎樣的努力?
[明確]1、用藝術的形式來表現
2、建人工的鳥語林
3、養寵物鳥
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人們在其中享受到的樂趣
(四)品味文章的語言
問題、文章的第五小節說“鳥語具有提神、鎮痛、療傷的作用”,從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例:置身于鳥語的夢幻中,一切都變得純粹、優雅、安寧。
(五)結束全課
這么皎潔的月色,這么美妙的鳥語,讓我們也一起來三個步。如果沒有鳥語那是多么的冷清,好在“現在鳥的叫聲好像多起來了”。讓我們都來一起為之而努力吧!
向晚時分,我陪愛人到公園去散步。
這是一座新修的穿越城市中心的公園,狹長,半自然,依水筑路,頗具水鄉特色。突然聽到鳥的叫聲,清脆而婉轉。我一驚,這是我今年也是近年以來聽到的最真切的鳥語。如此近距離,不能不讓我生出幾分感動。
“是什么鳥?”“黃鸝,兩個黃鸝鳴翠柳。”愛人脫口而出,喜形于色,完全不像久病后的康復者。顯然是鳥語的作用。
鳥語如歌,一只鳥就是一個歌手,一個大徹大悟的歌手。鳥一生中都在歌唱,不管發生什么,即便在呻吟,也不放棄,直到翅膀化作泥土。
有鳥語引路,我的面前打開了一片記憶的天空。
最有鄉土情結的要算俗稱叫天子的云雀,也叫云燕。光名字就很光彩,很動感。靈如雀,形似燕,飛入云,叫滿天。初夏時節,小麥抽穗,勞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兒正搖著尾巴,悠閑地吃著農民從麥田里扯起的燕麥或從溝壟邊割來的青草,這時就有云雀從草叢中“嗖”地射出,像鳴鏑,直沖云霄。隨著吱嘎吱嘎的叫聲滿天蕩漾,大地上全是仰望的目光。許是云雀知道人們在看它,又怕因為速度太快看走了神,先是遼遼遠遠地叫,然后一動不動地定格在那兒,像依附著什么,只把一雙翅膀扇動。云雀的叫聲里,溢滿了小麥灌漿的醇香。
唧唧喳喳的麻雀,語言簡短得像方言。麻雀小,盡往有糧食的地方鉆,成群結伙,吵鬧聲不絕于耳。麻雀的叫聲與趕秧雀的姑娘的歌聲交織在一起,成為稻草人的音樂天地,也是原野的一大景觀。
鳥語給我們幻想,讓我們迷惑。鳥語的情感,鳥語的色彩,使我們始終無法窮盡其奧妙。
對鳥語的模擬,大概是藝術家們激發創作靈感的一條通幽的曲徑。劉天華是一個用手指抵達鳥語的高人。他創作的二胡曲《空山鳥語》是解讀鳥語的一次嘗試。兩根弦,流淌出山與鳥的和諧之源,天籟之音。在鳥語的招引下,我們感受著樂曲音色的聽辨和情緒布陳的風景。空山之空,乃是充盈萬物的無窮之大。置身于鳥語的夢幻中,一切都變得純粹、優雅、安寧。
我到過武漢東湖邊的鳥語林。那可真正稱得上是鳥語天空。那些悅耳動聽的鳥語無疑是世界上最美的音樂。鳥語斑斕,直讓人順利地完成了從聽覺到視覺的過渡。你看,那么多鳥的花冠,鳥的羽毛,鳥的翅膀與它們個性迥異的叫聲相得益彰,成為大自然天造的杰作。以鳴禽為亮色,組成了一個偌大規模的歌劇院。丹頂鶴、綠孔雀、白鸛、紅腹錦雞、金雕、烏雕,還有來自異國的金剛鸚鵡、黑天鵝、火烈鳥……全都云集于巨大的鳥類活動網之下,又不舍其飛翔的自由。我十分欣賞鳥語林的設計宗旨:既求鳥類生態環境,又求造園藝術精美。走進鳥語林,你不能不萌生與鳥們交流的意想與欲望。
眾多的鳥語,就像潤物的細雨,構成了一套因地制宜的啟蒙教材。鷓鴣喊雨,喜鵲報喜,布谷催耕,雁過留聲……鳥語的涉及面和包容量之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人間四季,天下六合,鳥語,原來是會歌唱、會飛翔的星辰。
或許生態是一個矛盾體。正是一些矛盾的自然消長,才構成了萬物生靈的和諧。從這個意義上講,留住鳥聲,讓鳥語滋潤或者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又成了我們別無選擇的一種責任。
我們行走著,月亮出來了,愛人說:“現在鳥的叫聲好像多起來了。”
說課稿 3
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小學《品德與社會》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們生活的地球》第四課《當災害降臨的時候 》中的第一課時《無情的災害》。
一、說教學內容
本單元以人類的家園為主線,引導學生認識人類與賴以生存的地球之間的關系,通過了解家鄉生態環境的一些存在問題,在災難面前人們所做的努力,讓學生心中形成環保意識,感受我們在自然災害面前所帶來的損害,以及在人類自救互救中閃現的真情。本節課“自然災害”對于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五年級學生來說,雖然有所了解,但對自然災害的無情以及造成的巨大損失的認識比較膚淺,對于人與自然環境相互依存的關系認識不足。而本課的活動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深刻感受自然災害帶來的危害性。到底怎樣才能拉近學生與話題間的距離,讓學生能有所感悟呢?找準切入點顯得尤其重要。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結合學情我將本節課教學目標定位為以下兩條:
1、 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網絡搜集曾經發生在我國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災害,了解其到給人類和社會的危害。
2、 小組合作利用網絡搜集資料、整理資料,提高閱讀地圖的能力。
3、 認識自然災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同時樹立保護生態環境意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課程標準、學生的學習實際,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我把本課的重、難點確立為: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網絡搜集曾經發生在我國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災害,了解其給人類和社會的危害。學生社會實踐經驗少,綜合能力不夠全面,這堂課需要學生收集有關自然災害方面的資料,很多資料在書籍或網站上都有,但是有些學生因家庭條件限制,也許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無法完成,因此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落實突破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上談談:《品德與社會》課,是“學”的課程而非“教”的課程,因此這堂課在教法上主要是以情感渲染為主,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通過圖片向學生展示災害的冷酷無情。在學法上我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在網絡高速發展的現代生活,網絡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搜集資料的重要渠道,而五年級的孩子往往只對網絡中的游戲功能感興趣。對于利用網絡搜集、整理資料應該說還是一個盲區。因此,本節課我決定充分利用網絡的資源優勢,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如何利用網絡搜集資料,整理資料,學會科學合理的`分工合作,讓學生自己通過網絡收集材料,學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將單純的接受式學習變為主動參與式學習。學生通過搜集、匯報的方式,在活動中自主體味、自主探究。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從學科特點和孩子的認知現狀出發,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擬定了以下教學框架:
(一)談話導入
這學期我們學校少先隊都開展了哪些活動?學生交流到給雅安地區的同學捐款引出最近四川發生的雅安地震。
(二)從印象最深的地震談起
觀看雅安地震發生時的學生逃生視頻讓學生認識到地震的可怕危害。之后拋出問題:“地震給人類到來了無盡的災難,那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無情的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嗎?”激發學生的求知期望。看過《地震小百科》視頻,教師通過學生的匯報過程,認真地傾聽,適時總結。并通過同桌合作網絡搜索、填寫調查表,了解歷史上發生的大地震帶來的損失使學生深入感受地震災害的危害之大。
然后相機指導學生閱讀《中國地震帶分布圖》,看看哪些地區易發生地震,從地圖上找到我們的家鄉,了解我們威海與曾經發生過唐山大地震的京津唐渤張地震帶近在咫尺。
(三)擴展到其它自然災害
針對威海本地頻繁發生或造成嚴重損失的自然災害,學生自主分成小組,每組圍繞一種自然災害通過網絡搜索展開專題研究,之后上臺通過調查表、圖片、視頻等形式匯報交流。讓孩子們明白除了地震之外,還有一些像水災、旱災、火山等自然災害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的威脅。
以圖片配字和視頻的形式出示各種災害所帶來的傷害,讓孩子們重溫那悲慘的一幕一幕,給學生帶來強大的視覺沖擊,意識到自然災害的無情。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災害?作為小學生我們能做些什么?”提出質疑,激發起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升華學生愛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情感,發自內心地想要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我們都是地球的主人,防災、減災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應該從我們每個人做起。課后作業是用搜集到的資料來出一期“自然災害報”,并向周圍的人宣傳自然災害的危害和減少自然災害的知識,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六、說板書
板書是畫了一個破碎的心的簡筆畫,將學生交流到的各種災害寫在上面,簡單明了,突出了本課的教學內容。
本節課,我通過圖片及影象資料,為學生再現了災害的場面。了解曾經發生在我國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災害,及其帶給人類和社會的危害。認識自然災害有不可抗拒的一面,同時樹立保護生態環境意識。但畢竟“學無止境”,我的教學設計還有待于改進,懇請各位專家給予指點。
說課稿 4
我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生物學下冊第四章第三節一一《輸送血液的泵一一心 臟》下面,就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程序 等方面說說本課的教學設想。
一、教材分析:
人體體內物質的運輸是依靠人體循環系統來完成的。人體循環系統包括血液循環系統和淋巴循環系統兩部分。血液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組成。其中心臟是推動血液在體內循環流動的動力結構,所以本節的重點是心臟的結構和功能。這節課的內容為學習血液循環奠定了知識基礎,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人體心臟的位置。
2、理解人體心臟的活動規律。
3、掌握人體心臟的結構特點,以及與其相連的血管。
(二)能力目標:
(1)識圖能力的培養,通過觀察,識別人體心臟的外形圖,解剖圖和圖示的方位,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2)觀察能力的培養,通過指導學生觀察新鮮的豬心臟,觀看課件的有關內容,使學生掌握觀察心臟結構的方法和步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總結心臟瓣膜與心臟內血液流動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思想教育:通過有關內容的學習,說明體育鍛煉對心臟的有利影響,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心臟潛力,增強體質。
(四)教學重點分析:人體心臟結構和與其相連的血管關系復雜,它們共同構成血液流動的管道,心臟是促使血液在這個管道中流動的重要動力器官,掌握這部分知識為下一節血液循環奠定了基礎。因此,心臟的結構及其相連的血管是本節課的重點。
(五)教學難點分析:血液在心臟內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即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這是由于心臟內具有瓣膜,心臟瓣膜只能朝一個方向開啟,從而控 制血液在心臟內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而且,心臟瓣膜的位置及其開啟、關閉與心臟內血流方向的關系是比較抽象和復雜, 是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的。那么如何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呢?
二、說教法
1、自學導思法。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還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2、直觀教學法。通過觀察新鮮的豬心臟,媒體動畫演示,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逐步將學生從感性的認識引導到理性認識,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三、說學法
1、指導觀察新鮮的豬心臟,圖片和媒體動畫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
2、隨著老師的設問,學生自學教材,主動思考,小組討論, 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指導學生發現并掌握知識內在的聯系,總結出生物學的“統一”原理,并學會運用這種原理指導學習。
下面通過教學程序來談談教法、學法的具體運用。
四、教學程序
首先,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課件展示,學生觀察課件內容,老師舉例說明汽車開動要用發動機,抽水要用水泵,人體內血液流動也需要動力,這就是心臟。設問:那么心臟有什么樣的結構和功能使它能起到動力作用呢?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引入新課。
其次,新知識傳授(約35分鐘)
1、學生活動:要求學生把右手放到左胸,感受自己的心臟搏動,初步了解心臟的位置。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胸腔透視圖,心臟的位置。展示人體心臟外形圖,觀察心臟的形態,識別人體心臟的各個方位。
2、識別心臟的各個方位后,通過觀察豬心臟的掛圖結合課件,講授心臟的結構。首先指導學生觀察,比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再引導學生回憶所學的人體四種基本組織,同時設問:從心臟壁的厚薄來看,心房與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與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讓學生講出心臟的組成及心臟壁的厚薄。然后結合人體心臟解剖的課件,分部觀察人體心臟的四個腔,使學生明確左心房與左心室相通,右心房與右心室相通,左右兩邊不相通。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繼續觀察新鮮的豬心臟,找出與心臟相連的幾條大血管。同時教師邊講邊畫出心臟結構簡易黑板圖,肯定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最后用課件展示心臟解剖圖,要求學生寫出心臟四腔及連通的大血管加以鞏固。這樣,由分解到綜合最后形成整體概念,重點突出,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人體心臟的結構。
3、在學生掌握心臟的結構及其相連血管知識的基礎上,講授心臟瓣膜的位置及其開啟關閉與心臟內血流方向的關系,這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難點,為突破難點,我準備利用多媒體手段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首先指導學生閱讀課文68頁,通過指導閱讀,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然后,課件展示人體心臟瓣膜縱剖放大圖,指導學生觀察人體心臟瓣膜的位置與開關方向;緊接著課件展示人體心臟瓣膜橫剖面放大圖引導學生觀察心臟瓣膜的分布及組成。設問: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有什么特殊的結構?通過觀察與提問使學生明白心臟中有房室瓣和動脈瓣,房室瓣位于心房與心室之間,只能朝向心室開,動脈瓣位于心室與動脈之間,只能朝向動脈開。在此基礎上,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心臟瓣膜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課件展示血液在心臟內流動的動畫圖,顯示血液在心臟內流動的方向與心臟瓣膜開閉的關系,同時設問:同學們,從圖中我們看到血液在心臟中是如何流動的?心臟瓣膜在血液流動中起什么作用?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從而歸納出瓣膜的開閉與血液流動的`關系: 即心臟瓣膜能控制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動,也就是只能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這樣通過多層次,多方向的反復觀察和教學,難點被逐一突破。
4、通過以上的學習,教師接著可提問:“人體心臟的功能是什么?”從而歸納出人體心臟的功能是推動血液在血管中循環流動。然后又問:“體育鍛煉和適宜體力勞動對心臟有何好處?”對學生進行衛生保健的教育。
最后是課堂小結:課件展示心臟解剖放大圖,結合板書設計,請學生自己歸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板書是對教學內容的總結概括,我的板書設計見附表,這種板書設計突出重點,突出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簡潔明快,體現了板書設計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導性與藝術性。
附板書設計:
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臟
左心房一一連通肺靜脈
1、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左心室一一連通主動脈
右心房一一連通上下腔靜脈
右心室一一連通肺動脈
2、防止血液倒流的結構 房室瓣一位于心房與心室之間
動脈瓣一位于心室與動脈之間
五、教學思想
下面我簡要地說明一下這節課教學設計的優點,以及理論依據。
1、注重生物教學的直觀性原則。
充分利用模型、實物、特別是現代多媒體教學等直觀手段,動與靜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形象生動,突出重點,易化難點。
2、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教學設計中有大量的學生活動,充分給予學生表現的空間、活動的空間、思維的空間,通過啟發式教學,逐步引導學生觀察和思維,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
說課稿 5
一、研讀教材找聯系
《識字4》是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它以“轉轉盤識字”的形式出現。本課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轉盤圖和生字圖。轉盤圖顯示了基本字“也”和不同的偏旁所組成的字;轉盤下面是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第二部分是一首字謎歌和4幅插圖。字謎歌是一首扣住謎底“也”的詩,四幅插圖直觀地再現了字謎的各句意思。圖文結合,不僅有利于學生讀懂字謎,還幫助學生理解了第一部分中的詞語。轉盤圖、字謎歌、插圖互相聯系,緊密結合,使識字變得趣味無窮。
二、明暗結合定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依據課標,我的教學設想是以識字為切人口,以識詞為中介,最后再以誦讀字謎歌來鞏固、加深識字、識詞的成果。在加深理解字義的同時,領悟到形聲字的學習方法——“看看偏旁就知道”。 為增強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欲望,我還假設將“也”稱為孩子們熟知的朋友貫穿與教學始終,衍生出一連串與“也”相結合的偏旁,組成的新字。
本課設計我主要突出一條明線:通過轉盤識字、誦讀韻文,鞏固積累識字成果;一條暗線:滲透形旁意義教學,學會偏旁識字方法。
依據本單元訓練重點、教材編排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認識6個偏旁,并能書寫正確、美觀的生字。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其他字的知識,加深對字詞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誦讀謎語,理解謎語,體驗猜字謎的樂趣。
上述目標1是教學重點,目標2是教學難點。
三、多樣識字重書寫
低年級孩子的學習從激發興趣開始,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并在學習過程中保持高昂的興趣是我在教學設計時思考最多的,基于此,本課的教學環節就有了以下的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引出字盤識字
上課伊始,我創設情景:孩子們,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出示“也“),還記得他叫什么呀?(齊讀)你會正確書寫“也”字嗎?(指生書空,注意筆順)接著,我出示轉盤上的偏旁問:誰認識他們?(著重認讀這節課的兩個新偏旁—“馬字旁”和“土字旁”)。轉動字盤,分別和“也”手拉手交朋友,并相機板書今天要學習的生字:“馳、地、他、池”。這一導入設計充滿童真童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架起由舊知走向新知的橋梁。
(二)自主認讀字詞,指導偏旁識字
1、繼續鞏固拼音識字。在調動起學生識字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打開書,借助拼音自己認讀,然后檢查學生認讀情況,對“池”和“馳”的讀音著重強調,回憶整體認讀音節的讀法,進一步熟化拼音技能。
2、滲透偏旁識字方法。讀準了字音,初步感知了字形,我接著引導學生理解并識記新詞“池塘”與“奔馳”。為了增強識字效果,提高識字能力,我先出示插圖,讓學生借助插圖形象感知詞義。再聯系以前的學習經歷回憶“三點水”所表示的意義,由此啟發學生說一說帶有“馬字旁”的字都表示什么意思呢?學生頭腦中會立刻展現出馬的飛奔疾馳的情景,很快就明白了“馬字旁”所表示的就是速度飛快的意思。然后讓學生由“池塘”“奔馳”延伸出更多意思相關的詞語:“水池”“池水”“飛馳”“疾馳”……這一環節體現了由淺入深、由表及內、由抽象到具體的認知過程,領會借助情景圖和偏旁識字的識字方法。
3、辨析感知偏旁意義。在理解了“奔馳”“池塘”的意思基礎上出示轉盤,讓學生觀察“馳、地、他、池”字形特點,說說有什么發現?有的孩子會說:“這四個字的右邊都是‘也’字”;有的孩子會說:“四個字的偏旁不一樣,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樣”;還有的會說:“四個字的讀音有點相似”……從孩子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對偏旁的意義有所領悟,這時我就順勢告訴學生:“這四個字都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叫聲旁,另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叫形旁。像這樣的字,我們就叫形聲字。在漢字中有許多形聲字,抓住這個特點可以幫助我們牢牢地記住這些字。”形聲字在漢字中占到80%以上,讓學生建立偏旁部首的初步概念,掌握形聲字的規律,對學習漢字十分有用。
4、轉盤游戲加強識記。出示轉盤并轉動,老師采用一邊誦讀“小小轉盤轉呀轉,轉呀轉,轉來一個( ),搖身變成( )”一邊指示多名學生來認讀。然后再變換轉盤上的偏旁和字,采取搶答的形式讓大家認讀。最后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大家在小組內、同桌之間互相玩“轉轉盤”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快樂識字,發揮了自主識字的積極性,提高了識字效率。
(三)誦讀字謎韻歌,鞏固識字成果。
轉盤識字后,出示配圖字謎歌讓學生猜一猜,學生興趣盎然很快就猜出了謎底,接著采用多種方式誦讀韻文,如老師范讀、學生自讀、指生朗讀、分組賽讀、展示背誦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深對“馳、地、他、池”字義的理解,強化對字、詞的認讀,完成從字到詞、由詞到句的過渡。
誦讀之后,相機出示字謎歌中出現了另外五個生字“行、千、莊、養、蝦”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識記字形,如“行”“莊”“蝦”用新學的偏旁識字法來識記;“千”“養”可以借助原有的知識經驗,用加減筆畫法、想象法、拆字法等多種識字法來識記。“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識字重在教給識字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
最后,我出示幾個課外搜集的字謎,讓學生猜一猜。課內學識字方法,課外遷移運用,豐富積累語言,符合語文教學規律。
(四)指導書寫
“讀書是識字的重要手段,而寫字訓練又是識字教學的重中之重。”對于寫字教學,我采用“四步教學法”:一觀、二描、三臨、四正。
①“觀”觀察生字字形、筆順、筆畫以及所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指導:“奔”、“馳”、“塘”、“行”四個字,說一說怎樣才能把這字寫規范,寫漂亮?
②“描”繼續堅持用好每篇課后設計的“描紅”字貼,強調保持正確的握筆方法和書寫姿勢,認真做好描紅練習;
③“臨”對照生字表在本上規范書寫兩遍,老師做好巡視指導;
④“正”在巡視中發現問題即及時給予糾正指導。寫字教學要堅持既動眼用心,又要動手操作。課內加強指導,嚴格訓練,掌握寫好字的本領,逐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寫好后,組織學生將寫得好的字在全班比一比、評一評、賞一賞。讓學生享受寫字帶來的快樂,產生熱愛祖國漢字美的情感。
四、動態板書凸重點。
本課的板書按照教學過程,以張貼字詞卡片與生字示范書寫依次呈現。貼生字卡片為課內節約了時間,偏旁與字,字與詞組合起來也更為便捷。最后指導學生寫字時,老師要在黑板上對重點字進行示范書寫。這樣板書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動態展示也符合兒童的心理和年齡特點。(附板書)
說課稿 6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一年級美術上冊第7課《想象中的太陽》這一課,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二、說教法學法
三、說教學思路
四、說教學設想
其中第一部分我又把他分成四部分:教材內容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想象是人類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任何科學成就都是由人類的想象開始的,因此培養兒童的想象力不僅有助于兒童繪畫能力的提高,而且對兒童的全面發展也大有益處。
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太陽只不過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能夠發光發熱的恒星,但是自古以來,太陽一直是人類崇拜的對象,關于太陽流傳的故事、神話、傳說數不勝數,其中無不凝聚著世界上各族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我們今天的教學提供了豐沃的人文土壤,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地運用好多方面的素材,不斷地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作熱情,引導他們大膽地表現出自己心目中的一個或幾個與眾不同的太陽形象。
2、學生分析
對于六——七歲的孩子來說,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愛動、愛說、愛唱、愛跳,他們對每件事物都感到新奇,這其中會產生很多的疑問,這疑問中就包含他們大膽而豐富的想象,這種想象正是我們教學中的切入點,因此,美術課在這一階段應以美術活動和游戲為載體,給學生廣闊的自由想象空間,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感受美術的學習樂趣。
3、教學目標
通過以上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學生學情的分析,我將本課教學目標確定以下三點: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抓住基本形狀特征對太陽進行大膽想象,用各自喜愛的方法創造出有個性的太陽形象。
過程與方法:運用討論、談話的方法豐富學生關于太陽的知識,了解太陽與動植物的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美術活動中表現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肯定和表揚兒童獨特的想法,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快樂,獲得成功感。
教學難點
1、怎樣用線和色來豐富太陽的形象;
2、采用夸張手法和擬人化處理,創作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生動有趣的太陽形象。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一年級學生愛動,愛玩的心理特點,本課我將采用①創設情境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畫太陽的情境。②:啟發引導法,啟發學生用不同的形和光來表達心中的太陽,除以上兩種方法之外,我還結合了講話法,討論法,練習法進行教學,通過這些方法運用讓學生看一看有關太陽的圖片,聽一聽關于太陽的故事,說一說對太陽的“顏色”“形”“光”的表現方法,想一想太陽的特征,練一練對太陽的想象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最后通過賞識學生作品,用大拇指和掌聲來肯定學生作品的方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設計思想:
1、體現“以美術切入的綜合”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設計的教學活動,設計綜合性學習。在教學內容上體現了以美術為主的綜合。在美術教學中,圍繞“種太陽”這一主線,自然的融入、自然科學、音樂等學科的.內容。
2、體現“以人為本”的教改理念
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課程內容,采取活潑多樣的游戲活動和新型的學習方式,游戲在課堂中反復出現,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還參與到學生活動中,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伙伴,是他們遇到困難時的援助者,也是他們的積極的贊賞者、激勵者。
四、教學設想。
1、首先以神秘嘉賓為引子, 激發學生好奇心,導入課題。
2、講新授課
(1)通過回憶、觀察、說出太陽的特點,通過小組回答說出搜集到的有關太陽的資料,最后通過課件,了解太陽的科學知識。
(2)播放《后羿射日》的故事,激發興趣,感受傳統文化,啟發學生思考。
(3)欣賞同齡人作品,學習繪畫方法。欣賞同齡人的作品能夠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達到良好的欣賞效果。
3、學生創作,老師進行巡回指導。
學生創作前我將提出要求,可以讓小朋友通過小組合作或者個別完成的方法運用各種材料的方法進行創作。這個過程我將會給學生20分鐘的創作時間。
4、離下課還有5分鐘時。我會將一些優秀學生作品進行收集并貼與黑板,這些是我收集來的學生作品(出示圖片)讓學生自評,互評,評價自己作品的獨特之處,評述別人作品的獨特和不足之處,然后老師進行總結性評述。
5、小結:太陽給我們帶來溫暖與光明,使我們的生活幸福又快樂,使我們每天都有燦爛的笑容,讓我們好好學習,多了解大自然,美化環境,減輕污染,也讓太陽每天都能露出笑臉。
說課稿 7
一、教材分析與學生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它具有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征。學生對植物世界的一草一木無不興趣盎然,他們經常會帶一些小草小花到學校的花盆里種植,還比一比誰的植物種植的最好。在親近植物的過程中,學生會產生許多疑問,比如苔蘚和許多植物一樣喜歡陽光嗎?植物有了枯葉,怎么辦呢?樹葉是綠的,這些綠色能派什么用處呢?校園里那么多植物,我們能不能為它們做一些名片呢?植物是怎么發展的呢?班級的花卉它們的生長特點又是怎樣的呢。
在這個主題中,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動手制作、查資料,可以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既增長了自己的知識,又鍛煉了個人的探究能力。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參與學習,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探究和搜集資料的能力,增進對大自然的了解。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經驗等,圍繞這個活動主題,我期望達成以下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了解一些植物的.小知識,掌握一些實驗的好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收集整理能力。
能力目標:知道植物的分類,讓學生在指導下進行觀察、記錄等,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對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并加強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
情感目標:培養集體主義觀念與合作意識,同時也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三、說教材的處理
教學重點:學會多渠道尋找資料,并對照資料進行篩選,完成手冊的編排設計。
教學難點:嘗試設計出版物,鍛煉繪畫、排版等方面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課前對探究小組進行學習指導。
給組員分配任務。
搜集相關的資料。
2、學生準備:
收集有關植物的資料和相關書籍。
組內分頭查找。
定期交流匯總。
3、成果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了解植物的生長和分類。
(2)能對相關資料進行必要的收集、分析、整理。
(3)、發揮團隊精神,掌握一些小知識,運用一點實驗的技巧。
4、課程資源:
社會資源:請教本年級組的科學老師
相關書籍:《十萬個為什么》、《小學生百科全書》
四、說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與學法:嘗試法、研究法、小組合作設計法。
在這里我主要談小組合作設計法。
1、小組合作設計法: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有些孩子性格孤僻,針對這點,教師要在課堂上有意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探究精神,讓他們合作完成某一個某一個任務這樣會增強他們體會合作的樂趣和友愛的精神,為日后形成完美的人性品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模式:交流——互動式教學模式
綜合實活動的教學目標具有不確定性,而交流——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通過師生交流、教學互動,使教師、學生、課程、環境,雙雙相互作用,在活動中建構。
利用此教學模式,有助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不斷有信息交流、活動交往,只有在教學互助、互聯、互促的過程中,才能達到預定而又不確定的目標。
3、教學手段:主要利用直觀演示實踐手段和實物手段
利用直觀演示實踐手段,讓學生直接觀察某種植物,了解這種植物的生長特點,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五、說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設計詳細的教學過程)
(一) 學習目標
1、了解過植物的不同分類,發展過程,知道常見植物的名稱與概況。
2、通過觀察、收集等方式,引導學生更進一步認識植物的生長特性。
3、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活動的快樂,從中喚起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關心大自然的意識。
4、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 教師準備
找尋有關的書籍、網站資料;
2、學生準備
課前的資料、調查、觀察等;
網上搜集材料;
(三)活動內容
1、 介紹過植物生長的悠久歷史,發展過程。
2、 學生分組交流課前及網上搜集的有關這方面的資料。
3、 充分利用學生所帶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
4、 交流評價學生的成果。
(四)活動過程
▼引入主題
1、介紹:地球上的植物有其悠久的生長歷史,發展過程。
2、交流:課前及網上搜集的有關的資料。
(1)學生相互交流
(2)分組交流
3、師小結。
▼學生成果展示
1、 交流詢問、搜集的資料。
2、 設計制作知識的手冊。
3、 評價作品
▼小結并提問
請談談你參加本次活動的體會?
▼交流評價
1、 評一評:
(1)自評
(2)互評
(3)集體評
2、 教師小結
(五)學習工具設計
1、 學習單
(1)觀賞植物的悠久歷史,發展過程記錄表
班級:
姓名:
時間:
地點:植物世界的大致分類:
發展過程:
(2)不同生長環境下的植物
生長環境
生長特點
綠洲:
高原:
沙漠:
2、評價單
方式
要求
自評
互評
集體評
參與活動、獻計獻策
團結協作、互幫互助
積極動手、觀察認真
有創意、有特色
(六)課程資源
評價標準:
過程評價:學生間的互評與自評
結果評價:展出資料匯總。
說課稿 8
一、說教材。
《觀潮》這篇課文是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第一課。這組課文是圍繞“自然奇觀”的專題來寫,《觀潮》是這組課文的第一課,起著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本文通過作者對潮的生動描寫,讓我們看到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更讓我們領略了大自然的魅力,體會大自然那種魔術般的神奇。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為了使學生通過閱讀感受錢塘潮之“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為了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并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按照農村中年級學生的特點:知識內容廣泛了,很多事情都處于好奇,似懂非懂,開始有獨立性,自尊心逐漸增強,思想從單純走向復雜,開始有自己意向。
按照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我認為完成這篇課文的學習應該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1、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2、邊讀書邊想象畫面,能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地3、4自然段。
4、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薄霧”等詞語。
為了完成以上的教學目標,我要突出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這個重點,突破體會課文中有關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這個難點。
二、說教法。
四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們的認識能力有限,對文字描寫的景象難以形成深切體會,所以,我采用創設情境法、多媒體輔助法進行教學。閱讀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因為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所以,我還將采用朗讀法進行教學。
三、說學法。
在新課標的理念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合作者,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是知識,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在自主能動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快樂,所以,我將讓學生采用自主探究法進行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按照我對農村學生的了解,我認為本課可分為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講了什么,引導學習生字,并且學習第3、4自然段。第二課時的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讀懂重點詞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受到美的熏陶,同時學習作者的描寫方法。由于時間關系,我著重談談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意圖。
(一)質疑導入,激發興趣。
課一開始,我就提問:同學們,你們見過潮嗎?因為我們這里遠離大海,可能大部分學生沒有見過,所以我就以課件的方式播放錢塘江大潮的畫面,讓學生形象地感知。教師解說:我們剛才看到的就是錢塘江大潮,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想知道為什么嗎?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觀潮》這篇課文,找出答案。
板書:觀潮(齊讀課題)
俗話說:“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懸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疑問、矛盾的心理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是啟發學生進行思維活動的有效途徑,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
中年級的課文篇幅比較長,如果讓學生按照教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及學前指導進行課前預習,這樣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讓學生在課前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
預習的基本內容是這樣的:
1、大聲朗讀課文,邊讀課文邊畫出本課的生字,遇到難讀的多讀幾遍。
2、遇到不認識或不懂的詞語,通過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還不能解決的做個記號請教老師或同學。
3、思考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過渡語:昨天老師已經布置預習了,預習得怎么樣?老師來檢查檢查。
1、采用多媒體的形式出現本課的生字詞,以檢查的形式,指名學生讀一讀,當讀到“罩”時教師強調翹舌音讀到位,讀到“鼎、崩”時強調后鼻音讀到位。接著,讓學生齊讀鞏固字音。
2、讓學生說說那個生字記起來有困難,如“鼎”字,筆畫復雜,字不常見,我用字理來講,“鼎”是古代煮東西的鍋,上部裝東西的部分演變成“目”,下部的三根支架演變成下部分,如果不用字理來講的話學生很難理解。
3、讓學生通過開火車讀、賽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進行鞏固生字詞。這樣,多種形式的讀,既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三)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過渡語:剛才同學們的生字掌握得太棒了,老師真高興!接著讓老師看看你們更棒的表現,好嗎?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正確聽出節奏、停頓和速度。
因為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課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讀代講,有些地方不讀好就不能理解好課文內容。有時朗讀還可以營造氣氛,讓課堂氣氛達到最高點。這就需要教師本身研究朗讀,朗讀好課文,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師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進入角色。
2、學生模仿老師朗讀的方法進行朗讀,要求讀出正確的節奏、停頓和速度。
3、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同時要求其他學生認真聽,然后評一評同學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在這評價的過程中,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他們為了評價別人而主動學習,既掌握了知識,又鍛煉了學習的能力。
4、教師及時肯定:“同學們讀得真不錯,接下來讓我們找找文中描寫得具體形象的句子,再來讀讀好不好?”作為一個教師,我們不要吝嗇自己贊美,賞識的語言,多給學生表揚,激勵。因為教師正確使用激勵語言,能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如“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想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的飛奔而來。”這些句子讓學生展示讀,教師再指導讀。
5、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從整體入手,把握文章的思路即觀潮的順序。
(教師隨機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
這樣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理清課文的脈絡,知道了作者是按照潮來前、潮來中、潮來后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我們知道每個同學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課文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他們匯報的過程就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體現他們自己從課文獲取知識的過程。
在這個環節,通過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讀、指名讀、自由讀、展示讀等多種形式指導朗讀,這樣層層深入,保證了讀的時間,保證了讀的形式,保持了讀的興趣。這樣的讀為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四)品讀重點段,深入感知。
1、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一說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讓學生找出文中表示時間、地點、人物的詞語。
2、引導學生結合第一幅插圖理解“人山人海”的意思,并說說“人山人海”說明了什么?
3、再讀:體會江面的特點和人們此時的心情。
(五)感情升華,拓展訓練。
想想假如你在場會是什么心情?
這樣一來,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六)指導書寫。
中年級的教學目標主要是:
1、獨立識寫課文生字,能掌握大部分生字
2、通過老師指導,能夠掌握難寫、易錯的字。
所以,在這一課我就重點指導“蒙、薄、昂”這三個字,“蒙”中間的短橫不能丟,“薄”不能寫成左右結構,“昂”下半部分的左邊不能加點。
五、板書設計。
潮來之狀
觀潮演兵之形正面描寫
弄潮之勢
觀潮之盛——側面烘托
說課稿 9
一、說教材
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本章教材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重點之一。在高考中,其重現率達100%。教材涉及:
① 初中化學第八章第一節有關酸、堿、鹽的概念及電離知識。
② 高一化學第五章第五、六節有關物質結構知識。
③ 高三化學第一章化學平衡原理知識。
④ 高二化學第二章第三節Al(OH)3的兩性知識。同時它又是學習電離度知識、弱電解質在離子反應中的表現、離子共存、水的離子積、鹽類水解、電解等知識的關鍵。因此,在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本教材主要包括四部分:
①通過對初中已有的酸、堿、鹽電離知識,導出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
②實驗感性認識:通過演示實驗說明同濃度、同體積的不同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不同,并據此導出不同的電解質在溶液里電離程度不相同、得出強、弱電解質的概念。
③利用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結構知識,分析電解質的電離情況,加深對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概念的理解,得出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概念。
④據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說明這是一個動態平衡;化學平衡原理適用于該平衡體系,并依據該原理解決某些實際問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目標
1、認知目標
①認識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概念;
②認識強、弱電解質的概念;
③認識弱電解質在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掌握弱電解質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④認識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是動態平衡,化學平衡原理適用于該體系,并能將知識應用于實際。
2、技能目標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歸納、演繹和類比等科學方法。
3、德育目標
運用教材(如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但電解質的強弱不以溶液導電能力大小劃分;導電能力弱的溶液不一定是弱電解質溶液)對學生適時地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以及普遍性與特殊性的教育。
三、說重點、難點
本節的重點是對強、弱電解質的'理解和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理解及有關概念、理論和應用。
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不是物質本質上的分類。決定電解質強弱的因素復雜,教材僅僅是從電離程度不同加以區分。因此,對強電解質、弱電解質概念的理解、掌握是本節的難點。為突出重點、難點,在教學中應采取的措施有:
①充分利用演示實驗的效果,強化對學習重點的感性認識,讓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得出結論。
②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對比,在不斷辨別中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
③通過列表類比和設計重、難點習題等,達到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法、程序
本節安排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以掌握各個基本概念為主要目的,故采用實驗、分析、討論、演繹和歸納的綜合教學方法。第二課時以鞏固知識、訓練應用電離平衡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要目的,可采用講、練結合的啟發式教學方法。并充分利用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整節教學內容的基本程序為:從復習初中化學酸、堿、鹽的性質(導電性)入手,分析得出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概念及分類規律;通過不同金屬的導電能力不同,引出電解質電離程度問題;由實驗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結合物質結構知識分析電解質電離的三種情況,得出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的概念。聯系化學平衡分析影響電離平衡的因素;應用電離平衡理論解答化學問題,并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開闊視野、逐步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說課稿 10
說教材
《觀潮》一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說同學
四年級的同學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樂于與人交流,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終究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象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象協助理解。
說目標
依據大綱的要求,教材特點和同學實際,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的情感。
2、激發同學讀書的熱情,提高同學品味詞句的能力。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是理解“潮來之時”的記敘。
教學難點是體會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澎湃的氣勢。
說教學
同學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同學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同學在讀、悟、議這種寬松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協助同學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同學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同學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優秀教案如下:
一、運用電教媒體,直觀感受,激發情感和興趣。
1、導入:在我國,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錢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處,有誰知道錢塘江大潮?見過嗎?
2、放錄像,直接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和壯觀。
3、請同學談觀看錢塘江大潮后的感受。
運用電教媒體,讓同學直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的澎湃雄壯的氣勢,同學的激情馬上被調動起來,既激發了同學的學習興趣,也利于同學理解詞句。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課文脈絡非常清楚,同學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順序,在此基礎上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順序組織教學。
三、創設情境,體會觀潮人的感受
通過創設情境,讓同學設身處地的體會到觀潮人的急切、激動的心情。因此,我設計這么幾個問題:假如你就是觀察人中的一員,想到就要見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會怎么做?觀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通過“讀、悟、議、賞、再讀”,重點體會潮來時壯觀景象。
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局部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一局部時,我充沛發揮同學的主體地位,讓同學充沛讀,體會,并發動同學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同學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因此,我設計如下環節:
1、讀。
同學自由讀潮來時這一局部,找出自身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同學,讓同學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
讀中感悟,說說自身的體會,同學在讀書時聯系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3、議。
即教師給同學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同學能夠充沛發展自身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并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說說體會,并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見,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抖起來”時,有同學說那情景像發生了海嘯,有同學說像發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同學感受到大潮涌動的速度。“議”這一環節的設計,充沛發揮了同學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同學的積極性,讓同學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臺上發揮、扮演。
4、賞。
再次展現大潮來時的雄壯的情景,在體會文中描繪的情景的基礎上再次直觀感受到大潮的氣勢。
5、再讀。
在同學深入體會感受后,把自身體會到的朗讀出來。使同學在讀中欣賞品味,既激發了同學讀書的.欲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為大潮的雄壯所折服。
6、想。
假如你就在觀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條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最后猶如千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會說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同學在頭腦中再現大潮的雄壯,又拓展了同學的思維,培養了同學的想象能力。
五、結束
學完全文后,我再次讓同學自由讀自身最喜歡的地方,并給予時間讓同學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同學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了同學讀書的興趣。
六、作業設計:
讓同學把自身觀賞到的錢塘江大潮的景象和感受講給家長聽,既鍛煉同學運用詞匯的能力,又培養了同學的口頭表達能力。
說效果
可以看到,通過充沛讀,同學實現了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讀中展示;通過自身領悟,激發了同學的思維和情感體驗;通過自由評,使同學的參與意識,同學的主體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中感悟,議中深入”同學不只讀懂得了課文,而且體會到祖國河山的壯麗,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說課稿 11
各位領導、老師們:
你們好!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課題是《積極的生活態度——保持樂觀心態》,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和教學流程四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保持樂觀心態》是蘇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的第二個框。本節課主要講的是保持樂觀心態的意義以及保持樂觀心態的具體方法。本節課是本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好習慣受用一生》的延伸,同時也是學習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三框《向自己的目標邁進》和第一單元第三課《優良的意志品質》的基礎,因此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要求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以樂觀的心態面對挫折,面對每一天。
(2)知識與能力
知識目標:了解掌握培養樂觀心態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標:選擇適當方法保持樂觀心態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的重點是選擇樂觀心態以及如何保持樂觀的心態;
理由是:由于閱歷水平、思維能力等的限制決定了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心態或情緒,因此引導學生了解調整心態的方法、樂觀的面對生活是本課時的重點。
本課時的難點是在實踐中做到樂觀地面對生活。
理由是:青少年的心態具有不穩定性,很容易產生各種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的心態,因此,讓學生知道心態可以調控,尤其是在實踐中做到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是本課時的難點。
二、析學情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由于自己的知識、年齡和毅力影響,他們很容易因遇到一點挫折而產生比較消極的情緒或態度,因此,我們要通過這堂課,促使學生掌握調整心態以保持樂觀的方法,培養和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談教法、學法
1、說教法:依據上面學情分析,主要采取
(1)討論法: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結合對研究性學習理論和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認識,本堂課主要采取討論式進行教學。討論是以問題為中心,以教師引導下的師生和生生對話、討論為主要手段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它旨在鼓勵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辨析、去歸納。
(2)情境教學法:采用多媒體手段,擴大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熱情,有通過直接感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教學中的自覺性和直觀性原則。
2、說學法:
針對七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再加上他們的好奇、好動、好表現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以學生“學”位主,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合作、主動探究。
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能力的過程,因此,我認為,教學中要盡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而是要有機滲透于教學過程中。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通過“問題——探究”的教學途徑,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讓學生在分析、比較、思考、討論、交流、釋疑中達到“問題由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疑難由學生解決”的目的,把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幫助學生在積極體驗中學會學習,善于學習。遵循“具體——抽象——具體”的認識程序,采用小組探究等學習法,在尊重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理解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3、說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制作課件給學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視聽感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4、課時安排:本單元共有3課時,這里說的是第二課時,本課時第二框的教學內容是《保持樂觀心態》
四、述教學流程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
A、 視頻歌曲導入 引出本課時的課題
活動內容:播放視頻歌曲《隱形的翅膀》,根據這首歌曲,讓學生以“這首歌向我們展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態度?”進行思考,在學生思考回答的基礎上,由設疑到得出結論,從而引出課題:保持樂觀心態。
設計意圖:通過對《隱形的翅膀》展現出的生活態度的思考,利用學生對歌曲的興趣,引出本節課對《保持樂觀心態》的學習和討論,使學生在情感價值觀上產生共鳴。
B、講授新課
首先我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17“感悟”中“市場考察”的內容,并讓學生思考回答課本上的問題“你認為鞋子在那有市場嗎”。
學生在分析材料思考的基礎上回答,學生的觀點主要會有兩種,我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面對同樣的`生活,人們的態度是不同的。擁有樂觀心態的人,有時會給自己帶來希望和機遇;而悲觀的人則可能會失去機遇。
設計意圖:挖掘材料中蘊含的道理,運用對比的手法,使學生對保持樂觀心態的重要意義有了較為理性的認識。
下面我繼續設問,既然樂觀的生活態度顯得如此地重要,那么,我們怎樣培養并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呢?保持樂觀心態的方法是本課的難點。
我下面首先讓學生看一則故事,這段故事主要內容是,三個人砌墻的工人,當時三個人心態是不同的,十年以后,三個人的命運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在看完故事之后,我設計了兩個問題: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示?
這個問題在分析、討論的基礎上,很容易促使學生達成共識:是心態,心態決定命運,心態決定成敗。面對同樣的一件事情,是樂觀對待還是悲觀對待,全在于我們自己的選擇。進而得出本課的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一個方法:選擇樂觀的心態。這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此時,我陳述過渡語進而引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二個方法的教學:
生活當中,有這樣一些“特殊”的人,他們身體有缺陷,卻依然樂于選擇樂觀的心態,楊光就是這樣的一種人。
出示幻燈片:主要講的是雙目失明的歌手楊光用音樂豐富自己人生的故事。看完故事后,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從楊光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么樣的品質?給我們的啟示。
學生通過對故事中楊光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媒體、報刊等傳播媒介對楊光的了解,對于這兩個問題,學生很容易達成共識:
楊光積極、樂觀,雖然雙目失明,但是,卻能夠從生活當中發現樂趣,找尋快樂。
此時,對于這樣的一個保持樂觀心態的方法,考慮到有些學生可能還是淺層次的理解,為此,我進一步設計問題,讓學生找尋身邊的快樂的事情,并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回答,我再小結一下,得出這樣一種觀點:熱愛生活,你會從中發現生活的樂趣。進而得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二個方法:熱愛生活,從身邊尋找快樂。
接下來,我會陳述過渡語從而引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三個方法的故事:我們要留意生活,熱愛生活,找尋身邊的快樂,但其實,生活并不如我們所想的那樣一帆風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讓我們接下來看看故事中的驢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是怎么做的。
此時,我出示幻燈片:農夫和驢的故事。故事主要講的是一頭掉進枯井的驢,在農夫和眾人放棄救它時,它是怎樣自救上來的。看完這個故事后,我設計了三個問題:
1、驢子碰上了什么樣的問題?它出現了什么樣的反應?
2、驢子最終能夠走出枯井,轉折點在哪?
3、如果驢子沒有改變自己的心態,它的命運將是什么?
這則故事,由于設計的問題多,而且又有點深度,所以,我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最后讓各小組派代表總結。我也可以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作一些補充。最后得出啟示:面對困境、挫折時的心態是決定我們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樂觀心境有助于改變現狀、擺脫困境,而悲觀的心態只能使結果更加惡化。于是得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三個方法: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緊接著,我設計了一個“課堂交流”的環節,我問學生喜不喜歡運動,平時最喜歡參加的運動是什么?為什么?在學生充分地討論交流基礎上,我給予必要的補充和點評,進而得出結論: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而且有助于我們保持積極的心態。這里,又得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四個方法:借助運動以保持健康。
下面,我陳述過渡語進而引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五個方法: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探討了保持樂觀心態的幾種方法,其實呢,方法的學習掌握,關鍵是要落實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去的。讓我們接下來看看這個故事中的兩個主人公是怎么做的?
我出示了幻燈片上的故事:“六尺巷”的啟示。故事主要講的是清代宰相張英和葉侍郎兩家因墻院而產生矛盾,最后兩家各讓一步從而化解矛盾的故事。看完這個故事后,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如果張英和葉家互不相讓可能導致什么后果?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基于在前面關于保持樂觀心態的方法已展開過討論的基礎上,我通過展示故事,再引導學生閱讀故事,讓學生自主歸納出保持樂觀心態的第五個方法:學會愛與寬容。這也是本課課的德育點。
C、課堂小結(歸納法)
設計意圖:進行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對整個課堂知識的系統的把握,有助于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并落實于現實生活的實踐中去,這也是思想品德課的最終目的。
D、作業設置:(多媒體展示)
設計意圖:圍繞本課時主題選擇新穎且有代表性的題目進行課后訓練,力爭突出本框的重點、難點,目的是進一步深化感悟,進一步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力爭使學生達到本課的學習目標,也使本節課的教學效果穩定持久。
五、呈板書
一、 樂觀帶來希望和機遇
二、 保持樂觀心態的具體方法
1、 選擇樂觀的心態
2、 熱愛生活
3、 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4、 借助運動以保持健康
5、 學會愛與寬容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運用直觀式,這樣看起來條例清晰,思路明確,重難點突出,便于學生的學習和掌握。
六、教學理念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與方法為主線,以材料為依據,以媒體為手段,以覺悟為目的,本著“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教學活動的落腳點”的教學理念,努力營造一種師生互動氛圍,讓學生在愉快、輕松、有序、和諧的環境中學習。
我的說課完畢,其中有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在說課時,黑板上的板書設計如下
一、 說教材
二、 析學情
三、 談教法、學法
四、 述教學流程:
1、導入;
2、新授;
3、小結、練習作業
說課稿 12
一、教材分析
《插入影像 設置動畫》是選取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術》第二冊第二章,《多媒體信息的處理》的第九課。這一章從增強學生的切身感受、激發學生興趣入手,深入淺出地介紹多媒體組成要素中,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和動畫的基本知識,以及處理這些對象的工具軟件的操作使用方法,通過PowerPoint軟件,讓學生實際制作一個多媒體作品。
本節課是采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體作品的第四個課時,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初步具備利用PowerPoint創作、編輯多媒體作品的能力,這節課可以說,是原有基礎上的一個再提高,即由單純的文本、圖片為主體的演示文稿變為具有多種形式媒體的多媒體作品;將靜態的演示作品變為動態的演示作品,既要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要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還要培養學生協作創新的能力。所以,本節課采取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能力和動手能力的辦法,實現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結合。
二、教學目標
當前,信息技術教材內容側重選取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基礎知識進行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技能,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其他學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根據初中學生心理、智力認知發展水平以及他們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1)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聲音和視頻素材的插入方法。
(2)自定義動畫設置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提高學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
3、發展目標
(1)培養學生創新、團結協作的能力。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展的`能力。
4、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嚴謹務實的作風、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2)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思想感情。
(3)進一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插入聲音和視頻素材。
●自定義動畫效果設置。
2、教學難點
●設置不同對象的播放順序和效果的方法。
四、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本課采用“任務驅動——討論協作——完成任務——經驗交流——歸納匯總”的五步教學模式。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相互協作,并在分組評價的過程中相互交流操作的經驗,取長補短,獲取新知。以下是教師活動圖:
設計任務——啟發討論——組織互評——歸納問題
教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四個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自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每完成一個任務,都從設計任務開始,教師從學生學習遇到的問題入手,引出學習任務,然后引導、啟發學生進行探究,思考完成任務的辦法,對比較集中的問題,或者學生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通過學生自己相互評價的過程,提示大家找出問題的關鍵,突破本課的重難點,最后同學生一起歸納解決問題的辦法。使“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五、學法指導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灌輸的地位。學習成為了學生的苦差事,不愿學、不會學的情況比較普遍。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以下是學生活動圖:
思考討論——探索質疑——筆記心記——自主創造
學生在完成每一個任務的過程中,總是從思考討論完成任務的辦法開始,然后對討論的結果進行探究驗證,找到正確答案之后,把它牢記下來,最后在理論的指導下自主創造。
六、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課前任務:(上節課學習內容)
請自己定一個主題來制作演示文稿,將上節課已經做好的演示文稿進行完善和改進。
學生活動:復習、實踐,完成課前任務。
教師活動:巡視、答疑。
教師提示:編輯制作完成的演示文稿還不是一個完整的演示文稿,教師適時播放演示范例,采用創設情景,激趣導入。播放精心準備的范例,創設優美的情景,當學生還沉浸在優美的意境中時,我緊接著問:為什么這個演示文稿和我們自己做得演示文稿相比,更加具有作品的表現力,更能體現作品的思想呢?學生回答:因為這個演示文稿中有視頻、背景音樂和動畫效果。教師緊接著問:那想不想把我們自己的作品進行完善,達到示例作品的效果呢?回答回答是肯定的,教師順勢導入課題:插入影像 設置動畫。
2、新課
任務一:將自己在課前準備好的聲音、視頻素材插入至自己的演示文稿中合適的位置,以襯托自己演示文稿的主題,以加強作品的表現力。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相互協作、實踐,完成任務一。
教師活動:展示一個學生已經完成任務的演示文稿,給予肯定評價,并要求學生介紹自己作品中聲音、視頻素材的插入方法,其他同學觀看展示,并對比自己使用的插入方法,當出現問題或者出錯的時候,積極指正錯誤,這樣,采用學生相互協作,分享自己的成功,彌補自己的不足,完成本課的第一個重點:插入聲音和視頻素材。
總結歸納:在PowerPoint中聲音和視頻素材的插入與Word中插入聲音和視頻素材方法差不多。注意比較其中的異同點。
教師質疑: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演示文稿對比教師所播放的示例,提出自己的演示文稿有何不足之處,學生指出:缺少動畫的效果,因而自己的作品不夠活潑生動。由此教師順勢引出下一個任務。
任務二:請你為自己創作的演示文稿的各個對象設置不同的動畫效果。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深入探究,分組協作,完成任務二。
教師活動:展示其中已經完成動畫設置的學生作品,由作者自己來介紹自己設置各個對象動畫效果的方法,其他同學補充其他的方法,激發學生相互競爭,敢想敢做和對未知領域大膽嘗試的能力,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以完成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自定義動畫效果設置。
歸納總結:要設定一個對象的動畫效果,必須先選定對象,再進行設置。
教師質疑:展示一張學生已設定好演示動畫,給予肯定評價;同時指出其中兩個演示動畫順序設置不正確,需要調整。
任務三:請調整幻燈片對象呈現的順序,并嘗試將幾個對象設置成連續呈現的方式。
學生活動:嘗試操作、協作學習,共同完成任務三。
教師提示:以上的設置都是相對于圖片和文字,如果有聲音或視頻,它們的設置是不是一樣?
教師活動:巡視、答疑,效果評價。
師生小結:多媒體對象的設定除了需要在效果和順序項里設置以外,還必須在多媒體項里進行設置。
任務四:三個小組選出自己小組中最好的演示文稿作品,通過轉播,展示給每位同學,然后進行小組之間相互評價,指出作品的優點,講出缺點的改進方法。
學生活動:組內評選、組間評價、指出優缺點,完成任務四。
教師活動:組織各個小組進行互評,并在評選中提示性的指出一些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并由學生自己找出解決的方法,讓學生自己作自己的老師。
師生小結:演示文稿中各個對象需要進行合理的動畫設置,才可以達到播放順序準確、自然、加強作品表現力的目的,否則就會畫蛇添足。
3、歸納總結
本節課要點:
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聲音和視頻素材的插入方法;并掌握自定義動畫設置的一般方法,學會設置文字、圖片、多媒體的動畫,調整順序。
聲音和視頻素材的插入方法:
同Word中聲音和視頻素材的插入。
自定義動畫設置的一般方法:
選定對象——>設定(調整)——>預覽——>確定。
4、課堂練習
在各個組進行討論評選后,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的完善自己的作品。 (第一層次要求)。已完成同學,可以相互協作,也可嘗試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方式,并設置成連續自動播放的形式(第二層次要求)。
5、效果評價
通過網絡點播幾位同學的典型作品,利用大屏幕進行展示,先請各組同學互評,并請每組的代表同學介紹學習方法。然后教師集中給予肯定,指出其中還需要提高的地方,并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學習。
七、設計說明
本節課由于突出以任務驅動為主線,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中心,采用分組互評的競爭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勤于動手、敢于創新,課堂氣氛活躍;從完成任務情況看,知識目標完全達到,能力、發展和情感目標基本實現。
說課稿 13
這次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的20課《寓言兩則》之一《亡羊補牢》。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設計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亡羊補牢》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第六冊《寓言二則》中的一則。這個寓言故事內容淺顯易懂,故事情節簡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讓學生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同時,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積累,引導他們喜歡寓言,學習讀懂寓言的方法。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亡羊補牢”,以及這個成語的意思。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體會寓言所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糾正。
根據教學目標和本課的內容、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難點為: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重難點的確定,我的教學思路就清晰了,教學與學法的選擇也就水到渠成了。下面我來說說本課的教法和學法。
二、教法和學法
1、選擇教法,明確思路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標的重要的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體現新課標的三維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富有活動的語文課堂。教學本課,我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和點撥法。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點詞語,品讀賞析,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3、理念指導,精心設計
抓住語文本色,體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引導學生學習寓言,發展語言,是閱讀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本課內容淺顯易懂,故事情節簡明有趣,但意義深遠。在本課教學中,我力求在賞析語言中讓學生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糾正,在理解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糾正的過程中習得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遵循閱讀教學規律,重視體驗感悟。新課標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能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以上理念的指導下,我力求通過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達成三位目標。于是,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三、說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2、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則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
3、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此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質疑,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學生,使他們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這樣做,為學生學習指明了方向,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
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思考: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一)羊圈破了個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系,試背。
(6)指名背。(指導方法)
(二)街坊勸告,他不聽。
說課稿 14
一、說教材:
《找春天》是人教版第三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這一組教材是以走進春天,發現春天為專題編寫的,有描寫美好春光的美文,有生動形象的童話散文,有發生在春天里的故事,還有贊美春景的古詩。這一篇篇充滿兒童情趣的佳作不僅引導學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勵學生走進春天,去發現春天的特點,去探索春天的奧秘,去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培養留心觀察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的情感。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認真讀這篇課文,領會其中的情與趣,我們會感到回味無窮。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該課時目標:
知識目標:
會認“羞”等9個字,會寫“脫”等9個字。
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文中的優美詞句。
2、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
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大自然的情趣,養成主動發現的習慣。 教學重點:會認生字,會寫生字。感情誦讀。
教學難點:在讀中感悟、欣賞,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激發對春的熱愛之情
二、說學情:
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半的語文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能就某一個問題展開初步的合作學習與討論,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問題。只是學生對優美句子的欣賞還有差距。在教法上,我采用情景、問題、探究等多種方法,學生在學習方法上采用課前預習、朗讀成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說教學模式:
根據課標新精神,站在素質教育的角度,結合本教材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模式為:情境導入—任務實施—任務評價—小結作業—課后延伸。在任務實施階段,我的模式為:初讀感知—品讀體味—拓展升華—學以致用。情中促讀,讀中感悟,體現學生以讀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采用多種朗讀方法,如:默讀、朗讀、自由讀、齊讀等。圖文并茂,利用課件感悟文中的優美詞句。
四、說教學設計:
作為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架起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孩子們你們喜歡唱歌嗎?(播放《春天在哪里》)學生和老師一起拍手唱歌,歌中告訴我們春天在哪里呢?在小朋友的眼睛里。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善于發現的眼睛去找找春天吧!(板書課題)
在這一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來激趣,吸引住了學生,再由圖到文,和孩子們一起走進春天,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初讀課文、合作識字
語文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首先,我播放課文朗讀視頻,學生邊聽朗讀邊欣賞畫面,感知春天的美景。然后范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印象。
接下來,初讀課文,掃清生字詞的障礙。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把文章讀正確,讀通句子,對照美景理解詞語,初步感知春天的美麗。在這一環節:
1、指名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2、教師出示生字詞,學生交流識字方法。(課件展示)
看實物猜字——躲、符、鵲;畫圖認字——嫩
做動作猜字——羞、遮、掩、探、觸
謎語、順口溜猜字——一頭羊長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躲)
在這一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與感受,利用直觀的圖片,視頻,幫助學生理解積累詞語,初讀感知內容并為有感情朗讀打下基礎。
(三)品讀課文,感知發現
閱讀是低年級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在這個環節中我安排了多種朗讀方式。
1、首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讓學生說說“課文中的孩子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找春天的?”(自由朗讀) ,并讓孩子抓住“脫”“沖”“奔”等關鍵字詞體會孩子們當時的喜悅,興奮的心情。(針對性閱讀)
2、讓孩子們小組討論讀課文、交流課文中的小朋友們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再引導學生看圖,并讓學生圖文結合想為什么把小草說成是春天的眉毛呢?(交流性閱讀)
3、用同樣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的5、6、7自然段,要求學生細細體會,并且通過師生間的比賽閱讀來引導學生充分感受春天的多姿多彩。(比賽閱讀)
4、最后我說孩子們你們找到了美麗的春天,現在心情怎么樣?孩子們會說“高興、愉快、興奮”
等,那就用你們現在的這種心情仔細品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
(四)指導寫字
一、練習雙姿,做好上課前的準備
1、坐姿:身正、肩平、臂開、足安。
2、執姿:一尺、一拳、一寸(三個一)。
指導寫“脫、凍、溪、棉、探、搖”六個字。
1、展示生字,學生搶答來讀一讀這些字。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
(1)讓學生回憶并說出字形結構: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等。 野,解:左寬右窄
脫、凍、溪、棉、探、搖、躲:左窄右寬
(3)逐字講解,指導書寫。
探:禿寶蓋不宜太寬,“小八”的右邊是點,“木”字橫要短。
躲:第七筆撇不出頭,“朵”字寫得瘦長一些。
溪:重點指導。
3、學生練寫,力求把字寫規范、美觀。教師巡視,鼓勵寫得好的學生,獎勵小星星。
4、學生交流評價,互相打等級。
(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語文教學是一個開放的體系,要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語文、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因此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拓展練習:
(1)、引用古詩拓展。
(2)、畫一畫你眼中美麗的春天,在班里辦個圖畫展,看看哪個同學筆下的春天更美。
談感受,辦畫展,訓練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五、說板書設計:
良好的板書是一門教學藝術,為了使教學內容更形象精煉的展現給學生,強化知識。因此,我設計了如下板書:
小草 眉毛
找 野花 眼睛
春
天 嫩芽 音符
小溪 琴聲
六、說課堂評價 :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評價越來越成為我們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新課程最根本的理念是:關注學生生命的發展。在學習課文過程中要對不同學生做出評價,可以是激勵式、導學式、明理式、點撥式、幽默式語言評價,也可以是非語言評價,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身勢、一個手勢,也可以書面評價。在學習任務完成時要做一個終結性評價要對閱讀能力和閱讀行為作出評價,還要對學生書寫習慣、坐姿寫姿、回答問題做一個學習習慣評價。
課堂評價是一門藝術,了解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及時給與表揚鼓勵,這樣能給孩子一充分的自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
七、說資源開發:
語文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積極開發新的課程資源,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途徑。
說課稿 15
一、說教材
教材是課程的基礎和依托,正確理解教材有助于課程的順利展開,因此我會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我所說課的內容選自河北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四年級下冊第11課,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繪畫表現場景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過,在以前的教材中也介紹過繪畫的特點。而本課教材引導學生通過繪畫形式表達日記,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生活,讓學生學會通過繪畫的形式記錄,感受生活。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已有的思維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我授課的重要依據。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大膽地、自由地表現他們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也能表達一定的場景故事,但是組合能力比較弱,圖片和文字相結合表現突出主題能力還是較為缺乏。所以我會將看看、畫畫、做做、玩玩融為一體,豐富學生的感受。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新課標的理念,我確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繪畫日記的特點及其意義,并學會用繪畫日記的形式記錄點滴生活。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交流、討論了解繪畫日記的特點,通過繪畫記錄生活提高觀察力以及創造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生活的美好,體會繪畫的樂趣,熱愛生活,體會生活。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和本課的現有知識,我的教學重難點確立如下:
重點:繪畫日記的構成及其特點。
難點:畫面中要求主次分明、形象生動呈現出日記的趣味。
五、說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踐行新課標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我將采用講授法、示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從而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多媒體課件、畫筆、顏料等。
七、說教學過程
皮亞杰曾說:“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所以針對學生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環節一:設置游戲,導入新課
課堂伊始,我將出示運動會照片,為大家再現運動會奪冠的場景,引導學生觀察回憶起當時的故事的感受。提問:我們除了用寫日記、拍照片來記錄生活的故事,還可以通過怎樣的形式記錄?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得出還可以通過更直觀、更形象的形式去記錄,引出課題《繪畫日記》。
通過這種結合游戲互動提問的導入方式,營造活潑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并引起他們的探索欲望。
環節二:觀察作品,總結規律
我將展示繪畫日記,觀察提問學生:談談理解的繪畫日記是什么?大家交流并回答問題:繪畫日記就是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每天生活中有意義、有趣味的事情,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表現使自己的日記更加生動直觀。
而后我會再次展示多個繪畫日記作品,請學生觀察并提問:這些作品都有哪些表現形式?給你怎樣的感受?學生回答,我總結:繪畫日記可以通過線描、水粉畫、兒童畫、版畫等多種形式表現,生動形象,豐富多彩。
通過這樣直觀的觀察,激發學生的思考探究欲望,提高學生的觀察力。
環節三:觀察畫作,探究特點
然后我會展示徐啟熊的作品《雨后雨花開》,引導學生觀察交流:作者記錄了什么生活事例?學生觀察可能會說:《雨后雨花開》記錄了雨后一群小朋友相約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去河灘搜集雨花石的故事,充滿童趣。隨后我會繼續追問:作者怎樣凸顯故事的特點?畫面和文字之間有什么關系?將學生分為美術興趣小組討論交流分享,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通過選取事件的典型場景來作畫,展示故事的主線,畫面凸顯主題形象,文字為輔,文畫一體相映成趣。
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索繪畫的方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使學生的.思維之間發生碰撞,激發更多的探究性思考,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
環節四:示范畫作,學生觀察
我將示范團圓餃子的日記故事,演示選取故事的典型場景,凸顯畫面的主次,然后根據自己的想象添加餃子或福字等代表團圓的物象加強畫面氛圍。
接下來便請學生大膽創新,引導學生根據畫出的基本畫面,從各種角度來觀察和添畫內容,激發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鼓勵合作,凝聚集體的力量來進行創造。
美術課程強調直觀性,通過教師示范的環節為學生解決了創作過程中的難點,激發了學生創作的欲望。
環節五:學生實踐,交流評議
接下來便請學生大膽創新,鼓勵引導學生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激發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以繪畫日記的形式表達出故事。教師巡視輔導,輔導要點:注意畫面的主次,文字要簡練概括,大膽想象;注意保持教室衛生。
學生完成后我會請學生將作品展示出來,組成日記大展覽,并請他們介紹自己的作品,同時請其他學生從畫面內容、故事、構圖等角度欣賞交流,并和學生一起拍照留念。
這一過程體現了美術課程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并且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條造型能力。在此期間我會巡視指導,積極發現學生中的優秀作品,對部分學生進行技法指導。
在展示作品中也體現了新課標中教學評價對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能夠檢驗本節課的教學成果,激發學生向更高目標努力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幫助我總結反思,改進教學。
活動六:課堂總結,開放作業
課程最后,我會請學生主動匯報本堂課的收獲和體會,總結本課知識框架并進行情感升華,讓學生認識到生活充滿趣味,運用繪畫日記的形式記錄點滴的美好故事。
總結完本節課收獲,我會趁熱打鐵請學生養成記錄日記的好習慣,將自己的日記整理成手冊,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分享。
這一環節請學生主動分享收獲,從學生的角度檢驗本堂課的教學設置和教學效果,真正踐行“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時刻以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學習反饋為標準來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探究更貼合學生學段的教學方法。
八、說板書設計
為充分體現課程內容,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清晰、直觀、明了,重難點突出:
【說課稿】相關文章:
比的應用說課稿比的認識說課稿11-15
《春》說課稿春說課稿03-28
說課稿小班健康說課稿03-02
比的說課稿05-26
精品說課稿精品說課稿范文03-28
幼兒說課稿范文 幼兒說課稿子04-18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 說課稿模板課件11-30
精品說課稿 精品課說課稿03-28
《春聯》說課稿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