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的說課稿范文(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岳陽樓記》的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 1
說教學目標
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能實現以下的教學目標:
掌握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認識作者、寫作背景及文體特征;通過朗讀繼續提高誦讀能力,品味意境;能夠背誦課文;揣摩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法;感受作者胸襟、抱負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政治理想,引發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借鑒。
根據我的教學安排,接下來我將重點陳述第一課時的相關內容。
說教學重點
為了鞏固學生的文言文知識,我將:朗讀和背誦全文;學習并積累文言實詞、虛詞設為教學重點。
說教學難點
而朗讀技巧的訓練也是一個難點;學生體會文章遣詞用句的精妙也有一定難度。
說教法
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特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我將具體運用以下教法:
①學生借助工具書、網絡等資源在課前查找資料,為課堂學習作好準備。
②以古典音樂和岳陽樓的風景圖片為背景,借助多媒體播放名家朗誦,營造出詩意的學習氛圍。
③利用本文的語言優勢,進行朗讀技法點撥,引導學生誦讀,提高對于文章字詞句的理解。
④結合課文條理清晰,文意淺顯的特點引導學生充分交流,探究文本的結構及表達方式上的特點。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引導,以完成高質量的教學任務。
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于初中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為此,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有:
多形式的朗讀課文,培養語感,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在賞析環節充分利用勾畫和批注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感悟;利用合作、討論的方法,采取師生互動的形式,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
說課前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在課前準備多媒體教具,PPT展示資料等;同時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與范仲淹、岳陽樓相關的資料。
現在我將具體陳述教學過程的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文
在古典背景音樂的.烘托下,我用圖片展示介紹我國古代四大名樓或秀美或壯麗的風景,接著吟誦有關的美文妙句,由此導入《岳陽樓記》。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圖片的欣賞,音樂的感染來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美、情境美和語言美,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背景資料展示
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與范仲淹、岳陽樓相關的資料,由我酌情介紹一些補充資料。
設計意圖在交流過程中,大家互通有無,實現資源共享。通過對作者和背景的簡單介紹以及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更容易掌握有關的文學常識,實現相關的知識目標,有助于進一步達到能力目標的要求。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要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就誦讀。朗讀技巧的訓練是我此次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為此我精心設計了四個環節。
1、首先請學生自讀全文,初識美文,大致了解文章內容。
2、然后聽名家誦讀課文,激發朗讀興趣,讓學生情不自禁跟讀起來,初步感受不同段落情緒的差異。
第三第四部分重點指導節奏和語調:
3、指導節奏時,先由我做示范,然后請學生劃分第五段節奏并進行誦讀。
4、指導語調時,先讓學生任選一段自由朗讀,再挑選幾位同學進行對比誦讀,要求讀出抑揚頓挫的語調,品味遷客騷人的情感變化。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語氣、語感,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理解文本,背誦課文
①在之前的朗讀基礎上,學生再借助注釋、工具書翻譯課文就不太難了。在此過程中,我會在學生中間巡視,幫助解決疑難,如文言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若有共同的問題,也可以引導全體學生思考,當眾解決。
②接下來讓學生動筆在各段的空白處進行批注,歸納段意,然后由我進行最后的明確,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③最后以第2自然段為例來體會文章遣詞用字的精妙,并由此找到快速背誦的捷徑。比如銜、吞連用,使靜景富于動態和活力;浩浩湯湯,字音響亮,疊字又加強氣勢。,背誦當然還要講究方法,這堂課我重點采用關鍵詞記憶法,同學們根據這種方法嘗試背誦第二自然段,最后請兩位同學當堂背誦。
(五)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我考慮以事、景、情、理四字為主線,并截取文中相關的關鍵詞進行板書。通過板書進一步理清文章思路結構,并且強化記憶。
(六)布置作業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對背誦做了量的規定,我們提倡閱讀古典詩詞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當堂背誦,并且在課后還要不斷刺激、強化。在課堂上我們應經做過了快速背誦的訓練,因此我要求學生在課后嘗試背誦全文。通過背誦,學生不僅為下節鑒賞課做好了充分準備,同時他們將文言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以及美文妙句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不斷提升自我。
說教學反思
1、這篇課文的教學方式以誦讀和討論點撥的方法為主。文言文教學有多種多樣的方式,朗讀背誦始終是重點,一方面大量優秀的詞句確實需要學生牢記,以增加文化的積淀;另一方面反復誦讀,既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又能讓學生領悟文章的內蘊和豐富的情味。
2、合作學習是要相互促進,達到合作的目的,而不是對別人的依賴:新課程理念之一就是要開放教學空間和時間,放松學生的課堂氣氛,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我在教學《岳陽樓記》的朗讀和翻譯時,就特意讓那些不愛發言的人,站起來讀給大家聽,或者寫給大家看,讓每個人都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發揮自己的作用,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1、《岳陽樓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岳陽樓記》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該單元以“寫景記游的古代散文”為主題展開。
《岳陽樓記》是一篇以議論抒情為主的散文,主要描繪了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遷客騷人登樓覽景所產生的不同情感,勉勵朋友不要因客觀環境和個人處境的好壞而動搖自己的意志,要以憂國憂民為自己的職責,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
2、對教材的處理:目標、重難點、課時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①掌握重要加點的字詞②學習記事、寫景、議論緊密結合的寫法,學習精煉、生動的語言,培養翻譯和朗讀的能力③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
由于本課出現了一些新的字詞,并且文章的主旨是為了表現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①掌握重要的'字詞②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
由于初中二年級學生對于寫作中的一些寫法還不太熟練,對語言的運用還不夠到位,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學習記事、寫景、議論緊密結合的寫法,學習精煉、生動的語言。《岳陽樓記》是一篇精讀文章,篇幅較長,難點重點較多,所以我安排兩個課時來學習。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于此,我準備采用問題討論與講解的教學方法,問題討論與講解法教師可以充分調動起課堂氣氛,達到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效果,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師生共同討論問題,學生具體回答問題,最后由老師做最后的講解,讓學生養成合作討論問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導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以“討論的方式引入我國的四大名樓的知識點”展開,消除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我請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浩浩湯湯(由于表達的意思是水波浩蕩的樣子,因此“湯”讀shang而不讀tang),這為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來,借助教師的指導整體理解全文。
環節3:研讀賞析
由學生閱讀,教師提問,通過問題討論講析的方式展開對全文的研讀與賞析,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且養成自主討論問題的學習方式。
環節4:拓展延伸
由導語中中國的四大名樓引出對中國其它三大名樓的具體介紹,豐富學生的知識。
環節5:課后作業
由于本文要求全文背誦,且文章的主旨為體現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主張,因此我第一課時要求學生全面理解生字生詞并背誦全文,第二課時要求學生在課后繼續體會作者的政治主張,并寫出自己對此的體會。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由于時間問題,不便在此一一列出,望各位見諒!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謝謝老師、各位同學!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 3
一、說文本分析
1.分析教材
岳陽樓記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本單元入選的課文都是古代詩文,除最后一課是五言古詩外,其余四課均是古代游記或名勝記,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國山水文學情景交融的特點。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應老友滕子京之請,為新翻修的岳陽樓寫的記文。作者以簡潔的語言,先敘事后寫景,進而由景入情,著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發議論,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理想。在記山記水的背后,蘊含著作者憂國憂民的癡情。其人格魅力,千古傳唱!
2.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兩個: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作者范仲淹及寫作背景,能借助工具書,注釋、疏通文義。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理解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政治抱負,激發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教學重難點
本文是一篇散文,以記為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的寫作特色應是本文學習的重點,另一個重點是疏通文義。
本文語言內涵深刻,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領會文章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內涵以及作者的志趣應是本文學習的難點。
二、說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系統的學習了三個單元的文言文,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識基礎,能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初步讀懂課文。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不是很濃厚,在教學本文時應注意培養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
三、說教法設想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法的設計要有利于學生主動精神的發揮。而心理學研究又表明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大約為二十分鐘。所以又要不斷的變換教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具體的教學手法我認為應以朗讀為本。
文言文的教學朗讀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務,所以對重點的突破主要采用誦讀法、質疑法和討論法。在難點的突破上,引導學生結合作家的經歷、寫作背景來達成。
四、說學法指導
新課標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閱讀淺近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因此,學習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閱讀法、質疑探究法。在疏通文義時,引導學生對照注釋及借助工具書學習,采用朗讀法和圈點勾畫法。學生的活動形式主要是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在賞析課文內容時采用探究閱讀法,這樣有利于逐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岳陽樓近景;
欣賞對聯:后樂先憂,范希文庶幾知道;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同學們,范希文是誰?后樂先憂又是什么意思呢?讓我們從對岳陽樓記的學習中尋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屏幕上古色古香的岳陽樓,典雅唯美的對聯,創設出濃濃的文化氛圍,從知識的角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走進作者,了解背景
先由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有關范仲淹的資料:可同桌之間交流,也可四人小組之間交流。
學生交流后,多媒體呈現有關范仲淹的資料和寫作背景。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收集、整合資料的能力。對作家生平的介紹、寫作背景的了解,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整體感知,走進課文
1.朗讀課文,初步把握從以下三個層面朗讀感知文本:首先請同學們默讀瀏覽課文,掃除閱讀的文字障礙;然后聽磁帶中的錄音朗讀,初步感知文章的大致節奏和情感;最后在教師指導“讀準字音,吐字清晰,聲音洪亮;讀出節奏,停頓的方法正確;讀出語氣,讀出情感”之后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學習誦讀是極其重要的。誦讀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務。要教會學生誦讀文言文的方法。
2.自讀課文,疏通文義
形式: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圈點勾畫出疑難詞句,小組內質疑,記錄下不能解決的問題,再交由班內討論。
教師指導:
a.用“猜”“看”“查”的手段理解詞義。
猜:憑借已有的語言積累,根據對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測關鍵詞的含義。
看:利用好課文下面的注釋及文前文后提供的相關材料。
查:查字典,并且還要選準所需的義項文章讀得多了,詞語的積累越多,猜測正確率就越高,詞典就會翻得越少。
b.采用卡片積累詞語是學習文言文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多媒體呈現卡片)
設計意圖:要教會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不是由老師灌輸。引導學生養成查工具書看課下注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利用小組合作方式,有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新課標提出“評價學生閱讀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過程,考察他們能否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
3.課堂檢測,鞏固基礎
重在詞義句義。
多媒體出示:請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和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翻譯的句子:
①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②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⑤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⑥微斯人,吾誰與歸?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通過練習落實基礎知識,這是文言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另外,也要重視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四)研讀課文,分析品味
1.岳陽樓的美景“前人之述備矣”,作者側重于從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入手刻畫描繪,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同學們說說三四兩段所描繪的兩幅畫面魅力在何處?
教師指導:美讀課文三四兩段。先找出原文讀一讀,再探究思考。可以從內容感受和表達方式等多角度研究。
設計意圖:這兩段是全文中寫景最為精彩的部分。或陰冷或晴朗的畫面,一暗一明,一悲一喜,情景交融,對比強烈,人生境界由此而出。這樣的佳段就要引導學生品讀美讀,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感受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文章的重點所在。
2.如此或陰或晴的畫面,免不了或悲或喜的情感,但我們從文中分明讀出了另外一種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你是如何理解這種古仁人之心的?請分析感受作者的理想追求。
教師注意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
設計意圖: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結合作者的背景資料來感受作者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理解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的理想追求。這樣就突破了文章的難點。進而引導學生理解全文對比、卒章顯志的寫法,從而把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分析,意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五)探究作品,聯系實際
教師創設情境,延伸遷移:同學們,父母不理解你時痛苦過嗎?與同學發生不愉快時悲傷過嗎?學了本文之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示呢?請你以“……時,我想對自己說”寫一段話,要求結合本文的學習來寫。
設計意圖:為了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感情,更準確的把握范仲淹的憂樂觀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六)課堂小結
說說學習文章后有什么收獲,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1.正確讀原文:讀出節奏,停頓正確。
2.會讀文章:讀出語氣,讀出感情。
3.讀相關材料:讀作者介紹,讀寫作背景,讀文史常識。
4.疏通文義:猜看查。
5.理解文意:結合背景,原文中找依據。
(七)課外作業
1.根據本文先敘事后寫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又因情生發議論的表達方式來背誦課文。
2.課外閱讀杜甫的登岳陽樓,并與本文比較,從內容、結構、情感等角度對比閱讀。
設計意圖:記誦積累是文言文學習的重點,故設計第一題作業。設計第二題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本文的寫作特色,也進行能力的遷移培養。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既要簡潔明了,便于學生識記;又應該是課文的線索圖示,能囊括重難點知識基于此種認識,我特設計了以下板書。
以上是我就《岳陽樓記》從六個方面的說課,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 4
一、說教材分析
《岳陽樓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第六單元27課。它是一篇散文,以“記”為名,先敘事后寫景,進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發議論,環環相扣,層層蓄勢,表達了作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大胸襟。文章句式長短錯落有致,大量使用駢句,語言凝練,形象而富有音樂美。
《岳陽樓記》是我國古代散文的名篇。雖然冠名為“記”,實際上并非一般意義上的登臨游記,而是借題發揮,表現作者在政治失意中曠達的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箴友人;表達了自屈原以來文人士大夫兼濟天下一脈相傳的報國情懷,對學生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教益。其語言駢散結合,表達方式靈活,是一篇融景美、情美、語言美、思想美為一體的千古美文,是很值得我們品味和探究的。
說教學重難點:
鑒于本課在初中階段的重要性及課下注釋全面的特點,我把教學的重點設為:引導誦讀,理解文本。難點則預設為:理解作者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抒寫復雜的情感。這是因為學生受到年齡,閱歷和人生經驗的局限理解起古代遷客騷人的感情會比較困難的緣故。
二、說目標分析:
(一)三維目標確定:
知識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積累掌握穩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及文言虛詞的用法。
2、理解本文寫景抒情、對比的特點。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反復朗讀,品味意境,讀出情感,領會本文寫景、敘事、抒情、議論相結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法。
情感目標:理解文中的主旨句,激發愛國熱情,胸懷天下,做一個大寫的人。
(二)學情分析:
我們面對的是初二學生,通過將近兩年的學習,他們已經掌握一定地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知識積累。八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礎,并懂得一定的朗讀技巧。這篇文章較淺易,對于文章的主旨句理解起來還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還要著重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本文的語言極盡音韻節奏之美,不反復吟誦則不能盡其興,因此,不同形式的誦讀將貫穿整個授課過程,以讀促學,以讀生情,以讀明理。可以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和探究基本知識,將授課的側重點放在鑒賞閱讀上。
(三)教法學法分析
1、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重點,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①朗讀法:為了營造氛圍,實現教學最優化。而且這篇美文意境博大精深,極富感染力,所以我借助多媒體播放名家配樂朗誦,并以岳陽樓風景圖片為背景,營造出詩意的學習氛圍。
②點撥法:利用本文的語言優勢,進行朗讀技法點撥,引導學生誦讀,提高其朗讀能力。
③討論法:結合課文條理清晰,文意淺顯的特點引導學生充分交流,探究文本的結構及表達方式上的特點。
2、學法
①反復“讀”。以朗讀訓練為主線,學生在反復朗讀中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積累文言詞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博大胸懷,并從中發展自己的朗讀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②在學習中要著重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分析理解的能力,所以,我在賞析環節充分利用勾畫和批注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感悟。
三、說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設計了六個環節。
(一)教學準備階段。作好課前鋪墊,培養收集和整理信息能力。
(為了讓學生主動探究文本,同時,為深入學習文本奠定基礎)我要學生:
1、利用注釋及工具書疏通課文;
2、分為兩組查找資料。:一組搜集有關岳陽樓的資料并將它寫成《“岳陽樓”導游詞》;另一組搜集范仲淹的有關資料,并整理成《走近范仲淹》。學生要充分利用教材、圖書館、網絡等。
(二)教學活動階段。關注學生個體體驗,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精神。
第一,主體參與,設置情境,激趣導入
導入新課。為了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拉近學生與學習對象的距離,提問:我國有四大名樓,其中我們湖南就有一座,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嗎?(岳陽樓)同學們想到岳陽樓一游嗎?那就請我做大家的導游吧!利用多媒體有關資源介紹岳陽樓。同學的解說,優美的背景音樂,把學生帶入了具有濃濃文化氛圍的`岳陽樓。
然后再利用名言“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引出課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閱讀文本,理解作者感情,我再次設問:范仲淹是怎樣一個人,你知道有關他的故事嗎?
第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課重點理解作者憂國憂民的感情,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作者感情,播放名家范讀,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作者記了岳陽樓的什么內容,表達了什么感情呢?并找出文章主旨句。聲情并茂的朗讀,屏幕上古色古香的岳陽樓,使學生完全置身于具有濃濃文化氛圍的岳陽樓中,學生能初步感受作者曠達的胸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第三,選讀、美讀,把握作者感情
為了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先說說對主旨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再讓學生思考作者是如何理解的。最后讓學生美讀文本,融入文本的情境之中。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選第三、四、五段探究朗讀。選擇相同段落的可組合成學習小組。為了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分角色對比美讀(探究第三段的同學讀第三段,寫景句男生讀,抒情句女生讀;探究第四段的同學讀第四段,寫景句女生讀,抒情句男生讀;第五段全體學生讀,男生讀問句,女生讀答句)。
第一、二段的理解是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提出問題,讓學生探究,問題是:
1、剩下一、二段寫了什么?它們與主旨有什么關系呢?學生分組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2、你認為該怎么朗讀?學生分組探究朗讀。學生匯報朗讀,師生點評。
第四,齊讀、美讀,讀出感情
為了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感情,進一步受到情感熏陶。我用抒情的語調激發學生朗讀激情:同學們,想象我們登上岳陽樓,眼望浩浩湯湯的洞庭湖,一起來表達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心聲吧!打開多媒體“背景資料”中的“背景音樂”,學生一起配樂美讀全文。
第五,聯系生活,暢談憂樂觀。
為了讓學生實現與自我的對話,完成自我價值觀的提升。于是,我說:同學們,父母不理解時你痛苦過嗎?與同學發生不愉快時悲傷過嗎?學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發呢?請以“時,我想對自己說……”說一段話。
第六,拓展思維,豐富知識
為了拓展學生思維,豐富知識,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及開發校本課程資源,我將學生分為四組,要求每一組都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分別探究:
(1)我國四大文化名樓特征;
(2)與四大名樓相關的詩文;
(3)二至三位名人的人生觀;
(4)與岳陽樓洞庭湖名勝比較,談談如何開發與利用東江湖的旅游資源。
然后安排學生在第二課時交流,給學生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學生在探究和交流過程中,能感受中國文化的豐厚底蘊,從而產生民族自豪感。對東江湖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的探討,開發了校本課程,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樹立從建設好家鄉到建設好祖國的崇高理想。
四、說效果分析
本次教學使我認識到:多媒體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教師的合理運用,能一改沉悶的課堂,使之圖文并茂,聲情并茂,活力四射。它能創設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創生靈動的課程資源,使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認知與情感協調發展,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養素同時受到熏陶,使新課程理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得以實現。因此,面對教育的挑戰,我們必須更新觀念,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大膽嘗試利用、挖掘、拓展并整合教學資源,盡可能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包括使用簡捷方便的多媒體,優化教育過程,激活和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 5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岳陽樓記》,對本課我安排了三課時。今天,我著重講講第三課時,引導學生賞析《岳陽樓記》在表達方式、語言、剪裁方面的特色。
一、說大綱
《初中語文教學指導綱要》對初中二年級的文言文的教學作了明確規定:順暢的朗讀文言文課文,熟讀或背誦課本中規定的文言石文。”多讀多背一定量的文言文,并學一點賞析文言散文的方法。
二、說教材:
《岳陽樓》是入選《古文觀止》的古代名篇。作者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此文是作者被貶于鄧州時應好友滕子京的請求而寫的一篇記、。此次被選編到語文版八年級下第七單元,與《桃花源記》、《醉翁亭記》、《湖心亭看雪》等幾篇以“記”為特色的優秀散文放在一起。雖然冠名為“記”實際上并不是一片一般意義上的登臨游記,而是一篇借題發揮,表現他在政治失意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箴友人。其文語言上駢散句結合,表達方式靈活運用,讓讀者在朗讀的音樂美中覽景悟情,愛不釋手、總之,這是一篇融景美、情美、語言美、思想美為一體的千古名篇,是值得我們品味和探究的
三、說教學目標
在反復朗讀理解并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領會作者情感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文學欣賞的能力。
四、說教學
重點難點:
1、引導誦讀,賞析本文語言特色
2、結合課文結構,賞析課文在剪裁方面的特色
3、賞析本文融敘事、描寫、抒情為一體的表達方式
教學工具:課件和多媒體電教平臺(電腦、錄像機、電視機)
五、說教法
1、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新課標強調課程資源的整合,實現教學最優化。這是一篇經典的美文,其文意境博大深遠,極富感染力,所以我準備借助多媒體播放課件,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
2、點撥法:利用本文在語言上的特點,進行朗讀技法點撥,引導學生誦讀,在朗讀中體會本文極具音樂美的特點。
3討論式:結合課文結構,引導學生討論探究課文在剪裁方面的特色,并結合背景介紹,引導學生充分交流探究本文在表達方式上的特點。
六、說學法:
誦讀、自主互動,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關注學生的知識與能力,認知與情感的協調發展,注重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的熏陶。它對閱讀教學有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即“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要職責是激活課程資源,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獲取知識,使之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發展能力,形成良好的素養。
八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礎,并懂得一定的朗讀技巧。這篇文章較淺易。要著重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七、說教學實施過程:
(一)在誦讀中品析語言美:
1、導入:介紹江南三大名樓及相關詩文名句,簡評名句精當、優美的語言藝術。(湖南省岳陽市的岳陽樓: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江西南昌的滕王閣: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湖北武昌的黃鶴樓:崔灝《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2、誦讀指導:
①誦讀指導一:語調。語調的高低與語句的感情色彩緊密相關。一般說來較高的語調表達的是輕松歡悅、激憤熱烈的感情,較低的語調則適宜表達沉重憂傷、低回婉約的感情。
②誦讀訓練一:感受課文3、4兩段的感情基調,加以誦讀。體會語調高低的變化對誦讀效果的影響。
③誦讀指導二:重音。重音的安排以語意的主次為依托。即,作者著意突出的內容就要加上重音,從而使誦讀抑揚頓挫,在變化中表現作者的感情起伏和思想脈絡。
④誦讀訓練二:默讀課文第2段,加上重音(“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進行誦讀練習。
⑤誦讀指導三:節奏。節奏即停頓,其原則首先是不破讀,其次就是停頓的`緩急。停頓的緩急以句子的語法結構為本。
⑥誦讀訓練三:劃分第5段重點語句的節奏(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加以誦讀。
3、自主誦讀第1段。給第1段文字加上重音,劃分節奏,并在小組內練習交流,教師點撥指導。
4、誦讀比賽。請若干學生以段落為單位自選3、4、5段進行誦讀比賽,師生共同點評交流。
5、全體學生誦讀全文。
6、學生反復誦讀,體會,然后教師發問: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色?
、學生誦讀課文,體會:首先是散文里具有整齊形式,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對偶、排比、錯綜手法,使文章既有氣勢又富于錯綜變化。要注意,真正好的散文都是跟不散相對稱的。其次,在煉字上也很有特色,如“銜遠山,吞長江”的“銜”和“吞”把客觀事物寫活了,把視覺跟感覺結合起來了。又如“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的“觀”字用得準確,因為“觀”是集中目力看,用“望”,用“視”,用“看”,都不合適。“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是千古傳誦的警句名言,值得仔細體會。 本文有兩種對偶句,一種是兩句相對,如“北通巫峽”對“南極瀟湘”;一種是本句自對,如“遷客”對“騷人”。試從文章中各找出幾組對偶句來,并說明它們是怎樣構成對偶的。
兩句相對。
銜遠山——吞長江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日星隱曜——山岳潛形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一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本句自對:
政通——人和朝暉——夕陰
遷客——騷人檣傾——楫摧
虎嘯——猿啼去國——懷鄉
憂讒——畏譏春和——景明
心曠——神怡岸芷——汀蘭資料鏈接
(二)賞析,課文在剪裁方面的特色
1、默讀全文,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下面請同學們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2、學生分小組討論文章在內容的剪裁上有何特色
引導要點:結構的嚴謹,詳略得當
全文共5段,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從滕子京在岳州的政績寫到自己寫作《岳陽樓記》的緣由,十分簡練地交待了時間地點和事情的經過。(朗讀第1段)第二部分(第2段):承上“屬予”,以“予觀……”引出岳陽樓景物的特點,采用概述的方式寫出岳陽樓風景集中在洞庭湖上,既壯觀又富于變化。用“前人之述備矣”一句收住寫景后,筆鋒一轉,轉入寫人,自然地引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意思,總領下文。第三部分(第3、4段):緊扣上文的“異”字細致地描繪了“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這陰晴兩種景象以及遷客騷人由此產生的憂、喜兩種覽物之情。第四部分(第5段):用“嗟夫”表示對上述兩種覽物之情的嘆息,仍扣住“異”字進行對比,指出古仁人“異二者之為”,又用設問句引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這是全文的主旨,作者一方面用來申述自己的抱負——自勉,另一方面用以規箴好友——勸友。
(三)思考與討論本文在表達方式上的特色
1、問:根據前面的分析,課文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先組織學生討論再指名同學回答,教師按照板書內容總結:課文開頭兩段,用概括的語言交待了寫作緣由,進而引出岳陽樓景色特點,及遷客騷人的不同觀感,這是敘事。第3、4段,把岳陽樓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景物及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感情,用生動的語言表現出來,這是描寫。最后,由感嘆引出作者的見解,點明中心,這是議論。這幾部分內容做到了首尾呼應,過渡自然,取材詳略適當。由敘述引出寫景,寫景中蘊含著感情,富有感性色彩的描寫又有力地襯托了下文的議論。這篇文章采取了敘事、寫景同議論結合的寫法。
2、本文寫景的特點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寫愁苦之景則悲情畢現,寫歡樂之景則喜氣洋洋。寫景取得這樣的效果,奧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選擇景物和渲染氣氛。細讀這兩段寫景的部分,說說作者為表現“悲”“喜”兩種不同的感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樣渲染氣氛的?
引導要點:作者選擇的景物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自然段為例:雨是“淫雨”,風是“陰風”,浪是“濁浪”,時間是“薄暮”,所聞是“虎嘯”和“猿啼”,無不是帶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號”“排空”“冥冥”等詞語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風高、恐怖凄慘的畫面就呈現在讀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來沒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檣”“楫”等,但配以“隱曜”“潛形”“不行”“傾”“摧”等詞語,就帶上了濃重的愁苦色彩。
(第4自然段的特點與第3自然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分析、體會。)
第3、4自然段除了選擇景物和渲染氣氛都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這個相同點外,兩段在結構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寫景,后抒情,為情設景,緣景抒情;甚至連前后兩個抒情句的表達方式也完全相同。試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兩個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引導要點:這兩個抒情句是文章思路發展的中心環節:前句寫遷客騷人登樓而悲,后句寫遷客騷人登樓覽物而喜。聯系上文看,是為了落實“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句;聯系下文看,是以遷客騷人隨物而變的心情,襯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從而引發出“先憂后樂”一段正論。如果把兩個抒情句刪去,文章思路中斷,文章的內在聯系也被破壞
3、創新訓練:在蓄積情勢的狀態下,以洞庭湖、岳陽樓煙波浩渺、雄偉壯觀的實景展示,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借景抒情寫出自己的游記。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 6
我說課的篇目是《岳陽樓記》,這是人教版三年制初中語文第五冊古文單元的精讀課文、
一、說教材
(一)、說課文內容
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古代散文佳作、作者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此文是作者被貶于鄧州時應好友滕子京的請求而寫的一篇記、其文通過敘事引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由情入理,既墨蘊彩色,淋漓盡致的給讀者描繪了一幅巴陵勝狀圖,又隨物賦感自然引出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但是作者真正的意圖卻是借題發揮,表現他在政治失意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箴友人。其文語言上駢散句結合,表達方式靈活運用,讓讀者在朗讀的音樂美中覽景悟情,愛不釋手、總之,這是一篇融景美、情美、語言美、思想美為一體的千古名篇,是值得我們品味和探究的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理解重點字詞句的含義,從而疏通文意,并從寫作特點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2、體會寫景的形象性,理解作者寫景抒情的意圖,領會警句在文中的作用、
3、培養學生文學欣賞的能力(品味本文精妙的語言魅力)
重點:通過反復朗讀理解重點字詞句的含義,從而疏通文意,并從寫作特點上把握文章的思路、
難點:理解作者寫景抒情的意圖,領會警句在理解作者寫景抒情的意圖,領會警句在文中的作用文中的作用
教學工具:課件和多媒體電教平臺(電腦、錄像機、電視機)
二、說教法
這是一篇經典的美文,其文意境博大深遠,極富感染力,所以我準備借助多媒體播放課件,采用情景感染法,帶學生試"登"岳陽樓,一覽巴陵勝景、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欣賞洞庭湖的陰晴勝景,誘導學生的向往之情,激發他們的學習愿望、同時新課標要求中指出“不同學段都應重視朗讀能力的培養,尤其要重視良好的語感。”因此,我決定把朗讀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文意,品味文章思想內涵,陶冶情操的作用、讓學生在朗讀中對文中語言進行加工再造,通過想象,體會語言形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把優美的語言升華再現、對于文章字詞句的理解和寫作思路的'把握,我準備用分組討論,互相提問的方式來實現,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意識、讓學生通過找資料,翻閱工具書、互相討論等形式充分作好準備,再試作小老師向同學展開提問,教師適當點撥引導,把握教學航向,最后進行歸納總結、另外配合一套古文比較閱讀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把握重難點,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導演,而真正的主角應是學生、因此我準備用情景感染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分組討論,互問互答的方式來解決本文的教學重點,以朗讀品味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具體操作如下:
1、欣賞:用四大名樓導入課題,重點欣賞岳陽樓的勝景、(多媒體播放圖片)
2、朗讀:播放聲音圖象文件,示范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3、討論:抓重點字詞句理解含義,領會文章大意、
4、提問:根據個人理解,展開互問互答活動,強化對文章思路的分析、
5、歸納:教師作總結性歸納,強化文章重難點、
6、拓展:完成相關練習題,鞏固所學內容,拓展思維、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首先用四大名樓的圖片和相關詩句,引發學生的神往之情,激發其了解岳陽樓的愿望、然后播放朗讀欣賞文件,讓學生初步感知本文的魅力、(說明: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創設一個情景感染學生,使之主動產生學習本文的愿望、盡快進入角色,為后面教學過程作好鋪墊、)
(二)檢查預習
1、抽生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出示課件明確)
2、給加點字詞注音(出示課件請學生筆答)
(說明:這一環節主要是檢查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課前準備情況)
(三)朗讀指導
1、播放朗讀錄音,學生邊聽邊注意字音、停頓、語氣、感情、
2、要求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駢句,強調駢句的讀法,舉例劃分朗讀節奏、
3、全體試著朗讀課文,教師對個別朗讀錯誤給予糾正、
(說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尤其對于美文,通過正確有感情的朗讀對文章整體的感知幫助很大,勝過抽象的分析、)
(四)抓重點字詞,領會全文大意、
1、熟讀課文,在讀中整體感知文章語言魅力、
2、結合注釋,抓重點字詞,領會全文大意、
3、抽學生說出每段應該注意的重點字詞句,并翻譯全段,教師給予補充、
4、采用分組挑戰式提問,進一步檢查掌握情況、
(說明: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調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主動參與意識,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愉快的學習,從而有效的掌握文章學習的重點、)
(五)思考討論
對于文章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意圖的分析,我準備了以下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路,讓學生在思考討論中共同完成、問題設計如下:
1、文章第一段寫了岳陽樓的什么背景?說明了什么?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
2、第二段如何描寫岳陽樓的全景的?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主要運用什么表達方式?
3、作者分別從什么角度來描繪了岳陽樓的美景?如何來表現“遷客騷人”的感情的?其目的是什么?表達方式如何運用的?
4、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樣引出警句的?警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5、說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表明喜歡的原因所在、
(說明: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全面思考問題,解決理解課文的難點)
(六)歸納總結
1、學生總結本文寫作方面的特點、
2、歸納本文的主題思想、
(說明:這一部分是學生自由發言總結,只要言之有理,抓住重點就可以視為正確,目的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七)鞏固拓展
!、要求熟讀并背誦全文、
2、完成《點撥》上的強化練習題、
3、完成比較閱讀資料題、
(八)板書設計
岳陽樓記
范仲淹(北宋)
背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作記緣由記敘
緣由:屬予作文以記之
洞庭湖全景: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描寫
覽物之情,得無乎異(過渡)
巴陵勝狀,覽物之情陰天__悲
遷客騷人,覽物之情描寫、抒情
晴天___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曠達胸襟)
古仁人之心議論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點明主旨)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 7
一、說教材
《岳陽樓記》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文言文的第一篇。文辭具美、駢散結合。作者范仲淹以洗練的語言,先敘事后寫景,進而由景入情,著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發議論,表達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并以此勸勉友人。其人格魅力,千古傳唱!
二、說教學目標
本單元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提高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優美的意境,培養審美情趣。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文自身特點,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積累文言知識,熟讀成誦。(2)理解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多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誦讀品味,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開與文本、與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作者“先憂后樂”的政治理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根據文言文“文“”言“并重的教學要求,我把知識與能力目標定為教學的重點。
鑒于學生受年齡、閱歷的限制,理解作者感情可能比較困難,據此,我把情感目標設為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及學法
(一)說教法
誦讀法、引導法
(有效地實施教學,本著“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結合文本特點和學習要求,開展教學活動。)
(二)學法
“摘錄法”、“質疑合作探究”法。
(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獨立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學習
(發展學生學習能力要,力求“文”“言”并重。)
(1)課前預習:讀一讀,圈一圈,辨一辨,釋一釋
1、認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對節奏。
2、借助注釋及工具書,疏通字詞,弄懂大意。
3、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范仲淹,認識岳陽樓。
4、熟讀背誦,圈點批注,質疑問難。
(以上四步預習法,以“讀”貫之,指導學生自主讀文,采用讀一讀,圈一圈,辨一辨,釋一釋的方法,這樣,學生不但做到了從實際出發,還養成了搜集整理、質疑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生的預習過程先獨立學習再小組交流,生生互動,共享學習資源,培養合作意識和互助精神。)
(2)課堂教學:激趣入文——交流知文——吟讀品文——賞讀悟文——怡情拓文
第一步:激趣入文
自古以來,多少樓臺勝景令人留戀忘返。滕王閣旁“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黃鶴樓邊“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情思,更有那岳陽樓上,范仲淹振聾發聵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如洪鐘大呂時時回響在我們耳邊,給我們警醒。
(“無興趣的學習,是一種苦役。”這一激情導入,直奔主題,讓學生感知美景、勾起興趣,了解主旨,并為下面深入探究文本做好鋪墊。)
第二步:交流知文
1、學生展示交流預習成果。
2、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
(詞義辨析、歸納整理,是對文言文本的“二度開發”。一改過去文言字詞教學中教師串講,學生記錄,最后死記硬背的做法,教給學生梳理重點詞句的方法,點撥學法,達到對“言”的落實。)
附:學生分類整理字、詞、句。舉例如下:
字音: 屬( ) 湯( )
重點實詞:①一詞多義:或 觀②通假字:屬 具
虛詞:以 然則 若夫
成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氣象萬千、一碧萬頃、心曠神怡
重點句子:①銜遠山,吞長江②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⑤吾誰與歸?
(以上從字音、一詞多義、通假字、重要虛詞、至今仍有活力的成語和重點句子等幾個方面引導學生加以整理,豐富學生文言知識積累,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第三步:吟讀品文
1、教師配樂范讀,生悟朗讀技巧。
2、學生自由吟讀,理清文本內容。
3、學生小組賽讀,探究寫景精妙。
4、學生回讀品文,提出心中疑問。
(通過吟誦涵詠,學生自主、合作中品味文本內容、寫法和語言。引領學生知曉作“記”緣由,欣賞岳陽美景,感受“悲喜”之情,把握“憂樂”之意。指導學生體會駢散結合的句法形式,感知本文敘事、寫景、抒情為議論的寫法。)
(此環節,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教師對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抑揚頓挫給予必要的指導。學生先小組合作討論,再全班展示交流。在生生互答,組組互助中解決問題,教師點撥提升。)
第四步:賞讀悟文
1、生齊讀第五段,思考:這一段中哪兩個字最能概括文章核心內容?
補描寫岳陽樓的著名楹聯,其上聯寫道:"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句,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具興,呂純陽每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 "楹聯中的 “兩字”是哪兩字?
(這一問題的意在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思維能力。最終引導學生能夠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結合對文本的解讀,得出“憂樂”二字。)
2、討論探究: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第五段是全文的重心。以“嗟夫”領起,筆鋒突轉,指出了古仁人之心與遷客騷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后,表明以天下為已任、“先憂后樂”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假托古人,自寫懷抱”,同時也包含了對滕子京的勸勉。自勵勵人,含蓄委婉。水到渠成,學生理解了作者的情懷,突破難點。
第五步:怡情拓文
活動一:學生展示收集的“憂國憂民”的詩句、格言。
活動二:教師展示自己的收集,與學生分享。
投影出示,教師情緒激昂帶領學生齊讀:
儒家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
東林黨人:風聲雨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清朝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孫中山:天下為公。
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學生在誦讀中經受優良傳統文化的洗禮,從而激發學生像作者那樣心胸曠達,從小樹立遠大政治理想,這種德育的滲透可謂“潤物無聲”。
總之,課堂教學各環節立足于讀和誦,讀中培養語感,讀中精思悟神,讀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心靈升華。這充分發揮了文言文教學中“文”的作用。
(三)課后學習:任選一題進行探究性學習。
1、比較本文與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的異同。
2、課外試著閱讀范仲淹的其他文章,理解他“利澤民生”的“平生之志”。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使學生立足課本,跳出課堂,視野更為開闊。
五、說板書設計
岳 陽 樓 記
范仲淹
議論:憂樂
抒情:悲喜
寫景:陰晴
敘事:緣由
(這一板書設計,思路清晰,簡潔明了,而且涵蓋了文本的主要內容和寫法,易于學生掌握。是整個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是學生學習思路的精典再現。)
小結:
本教學設計堅持“以學論教”的原則,凸顯文言文教學“文”“言”并重的要求。圍繞一個“讀”字,突出一個“動”字,注重一個“導”字,感悟一個“美”字。最大限度上放手讓學生主動去探究、去體驗,去感悟。
正所謂,“文”“言”并蒂開,憂樂入情懷!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 8
一、【教材說明】
本節課選自“蘇教課標版教材”初中語文第五冊第20課。
二、【教學與學習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初步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
〖過程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課文,理解本文所表達作者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的含義。
2、培養學生翻譯和朗讀的能力
3、背誦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會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朗讀和背誦全文。
(2)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2、難點:
(1)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四、【本節課設計思路】
1、本文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不僅立意高遠,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齊中見變化,尤其便于朗讀。教學中試圖通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吟味,體會文章的特點,并讓學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通過配樂朗讀欣賞、學生自讀等方法,啟發引導學生學習本文。
3、教學時間安排三課時,其中第一課時通過與地理學科的`整合,引入“洞庭湖”、“岳陽樓”地理位置以及有關資料引入本文,然后通過“配樂朗讀”、學生“四讀課文”等環節,了解、掌握本文的字詞、中心句、課文結構以及“對偶句”、“多種寫作手法綜合運用的寫作特點”等知識。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PowerPoint)
(利用長江簡圖將“洞庭湖”的地理位置明確顯示出來,配洞庭湖、岳陽樓圖片及文字資料,引入本節課的學習)
(解說詞)我國第一大河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注入東海。它是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長江以“宜昌”為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線,以“湖口”為中游和下游的分解線,西起“各拉丹冬”,東入“東海”。中游有“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進入長江中游后,圖中“宜昌”東側的大紅圓點處就是“洞庭湖水系”流入長江的地方,也是有“八百里洞庭”之稱的“洞庭湖”的地理位置。“洞庭湖”承載著長江許多支流的來水,對長江起著重要的調蓄作用。
洞庭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自古以來,“遷客騷人,多會于此”,留下許多著名的文學作品。岳陽樓聳立于“洞庭湖”畔,與“洞庭湖”相互輝映,為“洞庭”風光添上了絕妙一筆。
今天,咱們共同走進美麗的“洞庭湖光”,領略我國古代的三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之一岳陽樓的風采。
2、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現在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死后謚號文正。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較深。宋仁宗天圣(1023—1031)年間任西溪鹽官,建議在泰州修捍海堰。寶元三年(1040),任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加強對西夏的防御,屢立戰功。慶歷三年(1043),西夏請和,范仲淹還朝,任參知政事。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蔭”為官、選用干練的人員、嚴格執行政令等項,又主張興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于慶歷五年(1045)貶放鄧州,以后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胸襟被千古傳唱。《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
3、寫作背景。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張,觸動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罷奪參知政事(副宰相)的職務,貶放鄧州(現在河南省鄧縣)。第二年六月,謫守巴陵的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行將落成,函請范仲淹作記,并附上《洞庭晚秋圖》。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就是在這年九月十五日寫成的。
4、岳陽樓介紹(視頻)
主要介紹岳陽樓的地理位置、歷代修建史以及現在岳陽樓風貌。同時介紹了岳陽樓中歷代文人墨客所留下的名句,包括本文所要學習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
5、課文配樂朗讀欣賞
運用Flash課文朗讀課件,讓學生在優雅的古箏曲中欣賞課文,初步感受本文的“美”。
6、【一讀課文】——主要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要求:朗讀時應注意節奏。本文駢散結合。讀駢句,節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7、【二讀課文】——主要目標“讀懂文句”
要求:借助工具書和課本注釋,讀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注意下列詞句的讀音、意思:
字音:謫(zhé)屬(同“囑”zhǔ)霪(yín)
霏(fēi)檣(qiáng)楫(jí)
冥(míng)讒(chán)偕(xié)
實詞:(名詞)賦、大觀、遷客、騷人、寵辱
(動詞)謫、屬、銜、把
虛詞:以、夫、斯、其、微、則、然則、得無
詞組:百廢具興、浩浩湯湯、氣象萬千、淫雨霏霏、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虎嘯猿啼、滿目蕭然、
感極而悲、一碧萬頃、郁郁青青、皓月千里、
心曠神怡、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想一想】出示兩個問題:
1、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達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2、本文可以分幾個部分?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作記緣起。著重說滕子京的政績。
第二部分(第2—4段)寫洞庭湖之大觀及騷人遷客的“覽物之情”,是全文主體。
第三部分(第5段)抒發作者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全文主旨在此提出。
通過想一想環節,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知道本文中心
通過“想一想”環節,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知道本文中心。
8、【三讀課文】——主要目標“對偶句賞析”
《岳陽樓記》詞藻華麗,音韻鏗鏘,多用對偶句以寫景狀物。要求學生再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對偶句”,并體會這些“對偶句”對寫景狀物所起的作用。
對偶句“銜遠山,吞長江”賞析
這個對偶句由兩個動賓語組成。動詞“銜”、“吞”相對;形容詞“遠”、“長”相對,名詞“山”、“江”相對,對仗極工。六字寫洞庭湖,是粗線條的大寫,極壯闊,極見氣勢。從修辭看,既是對偶,又是擬人。試想:湖中之山那么遠大,卻像把一片餅干銜在嘴里一樣;萬里長江卻可以把它一口吞下,形象多么生動,氣勢多么磅礴。六字描繪“橫無際涯”的洞庭,堪稱絕唱。
對偶句欣賞:
“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日星隱曜,山岳潛形”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本文所運用的對偶句,不僅對仗工整,含意深刻,且句法變化多樣,多姿多彩。這一特色和全文其他因素共同組成這篇文情并茂、膾炙人口的佳作。
9、【四讀課文】——主要目標“寫作手法初探”
本文雖是狀物抒情散文,但在寫法上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順理成章地表達了作者深刻而豐富的感情。要求學生讀課文,找出本文采用了哪幾種寫作手法。
本文是作者受朋友之托而寫,所以文章有對朋友政績的敘述,有對岳陽樓景觀的出色描繪,有對謫居感受的抒情,更有對人生處世和政治抱負的議論。而這一切都結合得那么和諧那么自然,使記敘為描寫服務,描寫又為抒情服務,抒情又為議論服務,達到表白心意的目的。
10、課堂小結
《岳陽樓記》流傳久遠,固然是由于作者抒發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胸臆歷來為人們所贊頌,同時也由于作品中表現了一種非凡的辭采魅力,令人一讀一嘆,百讀不厭,引入下一節課將繼續學習的內容,結束本課的學習和教學任務。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 9
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岳陽樓記》。
針對這篇課文,我說課的提綱分為教材與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五個部分。
首先,請允許我帶領大家進入第一部分教材與學情分析,在此部分中,我將從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兩個方面展開。在教材分析方面,我將具體分析本篇課文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岳陽樓記》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均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豐富的人文知識。在學習上一篇游記《小石潭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這篇課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可以對前面所學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又對日后文言文的深入學習大有裨益。作者范仲淹在本篇文章中表達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這種憂國憂民的思想在今天仍有著現實意義。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感熏陶和教育的好教材。
說完教材,下面就來說說我的學生。在學情分析方面,我主要從知識能力狀況,心理特點和情感認知特點三點進行分析。
第一點:知識能力狀況.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通過將近兩年的學習,他們已經掌握一定地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知識積累,閱讀并不存在太大障礙。而從心理特點來說,這個時期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可塑性強的特點。以上兩點是八年級學生的普遍特征,而針對本節課來言學生也有他們自己的情感認知特點。這個時期的學生情感非常豐富,但理性分析和情感的把握能力還不夠成熟,對文章的主旨句理解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
通過上述對教材與學情的分析,結合教學實際,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方面,①知識與能力: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主旨。②過程與方法:通過啟發誘導法,分析課文內容,揣摩文章特色;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胸襟、抱負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政治理想,引發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的借鑒。
根據以上分析及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重點放在翻譯課文,了解大意。體會文中描寫的景物抒發的情感,掌握本文寫作特色上。而教學難點的設定則主要根據學生理性分析和情感的把握能力還不夠成熟的特點,我將教學的難點放在體會作者情感,理解文章主旨上。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有效突破重難點,我將采用下述教法學法。在此部分中,我將從教法和學法兩個方面進行闡述。教法方面,我主要采用啟發誘導法,情景教學法和直觀演示法。在學法方面,我主要通過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作者,寫作背景以及生字詞等相關信息中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此外,還注重同學們在課文分析的過程中,學會從眾多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善于與他人合作。
有了上述分析,我將展開我對教學過程的安排,在此部分中,我將從導入新課,預習檢測,閱讀探究,拓展延伸和作業布置五個環節展開介紹。首先進入第一環節,導入新課。
我會以這樣的引導語來引導學生:同學們,我國的許多名勝古跡,都留下了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比如我國古代的四大名樓——蓬萊閣、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上面就銘刻了很多美文妙句。“蓬萊有仙山,飄渺云海間”的蓬萊閣讓人難忘,“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滕王閣令人神往;“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黃鶴樓讓人回味無窮;而岳陽樓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至今仍傳唱不衰。
今天,我們就跟隨范仲淹看看他在《岳陽樓記》中描寫了什么景色,抒發了怎樣的感情。采用名樓導入,創造情景,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興趣以更好的進入本文的`學習。
學習一篇文言文對作者及其寫作背景的了解是基礎,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最快的把握文章主旨。而對生字詞的疏通則可以有效地掃清閱讀障礙。在課堂上我會使用預習檢測卡,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采用知識搶答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了上述兩個環節的準備,下面就進入本節課講解的重頭戲,第三環節——閱讀探究。在此環節中我又將其細化為整體感知和深入探究兩個步驟。
第一步驟,整體感知。我會開展讀一讀,譯一譯,理一理活動,讓學生聽課文錄音,然后自由朗讀課文,在此基礎上小組討論式翻譯課文。想一想本文分為哪幾個層次?分別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
在同學們讀過課文之后,我會先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課下注釋翻譯第一自然段,將不懂的字、詞以及句子記下來和小組內同學一起討論。然后每組派一個代表說出本段大意,其他組的同學進行品評,最后我將進行總結。
接下來我會引導學生用同樣的方式分析2-5自然段。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利用并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鞏固文言文知識積累,激發學生自主翻譯的興趣。突出了第一個重點翻譯課文,了解大意。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會引導學生找出作者在第一段記敘了背景及寫作緣由.第二自然段描寫了岳陽樓外景,抒發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而在第五自然段議論古仁人之心和自己的胸懷抱負.從而將全文分為三個層次,此步驟的設計意圖提高學生邊讀邊思考能力,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為接下來課文的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有了對文章的整體感知,接下來就進入第二個步驟,深入探究,根據本文寫景抒情言志特點,緊扣教學重難點,我將引導學生從巴陵勝景,遷客騷人與古仁人覽物之情到探究本文的主旨作者遠大的志向,在此基礎上把握文章特色,感受這片千古名篇的魅力所在。在探究景情著一環節,我會首先引導學生質疑,作者寫巴陵勝景,首先為我們展現的是怎樣的景色呢?借此,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第二自然段,由于本段主要寫岳陽樓外景,所以我會以岳陽樓地理位置圖做輔助,讓學生精讀第二自然段,找出從總體,時間和空間上描寫洞庭湖景色的句子,然后細細品味。在學生找出這些句子之后,我會引導學生仔細品讀這些動詞,形容詞所表達的效果,感受洞庭景色湖氣勢浩大的特點。體味洞庭湖浩瀚無邊,變化萬千的景象。在學生欣賞洞庭湖景色時,可能會質疑,作者為什么要寫洞庭湖景色呢?這個時候我會讓學生從思考最后一句的感慨和下文的聯系中明白作者寫洞庭湖景色,為了引出”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引發“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疑問和感慨。
這個時候學生可能會好奇,遷客騷人觀覽了什么不同景物?抒發了怎樣不同的情感?
借此,我會引導學生從三四自然段體會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我運用有效信息提取法讓學生抓關鍵詞語來體會遷客騷人所覽景物的特點。引導學生體會陰雨天氣蕭條凄涼特點,感受遷客騷人感極而悲的情感。而通過體會春和景明天氣明媚幽靜的特點,想象體會感受遷客騷人面對此景喜氣洋洋之情。讓學生在反復朗讀與品味的過程中感受遷客騷人面對陰、情兩種景色,遷客騷人抒發了悲喜兩種情感。說明他們因景陰睛而或喜或悲。
而遷客騷人的“以物喜以己悲”讓作者有了這樣一個疑問。那么古仁人之心與這二者究竟“異”在哪里呢?帶著此問題我會讓學生在原文中找出答案。遷客騷人或喜或悲,皆因景物的變化和自己的得失;而古仁人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憂其民,或憂其君。予嘗求古仁人之心,作者也在不斷追尋古仁人的曠達胸襟。此環節的設計意圖是以問題引領學生合作探究,把握關鍵詞句,讓學生感受巴陵勝景,體會遷客騷人與古仁人的覽物之情,從而突出了第二個重點。而古仁人進也憂,退也憂,什么時候才能快樂呢?接著就進入而探主旨的環節。帶著此疑問我會讓同學們繼續精讀第五自然段
找出體現作者政治抱負的句子,然后說出自己的理解。在學生找出這句話的基礎上我會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為官敢于直諫,不畏懼保守派反對,依然進行改革的背景和雖歷次被貶謫但仍不讓其自己理想的背景體會作者的情感和抱負。感受作者曠達的胸襟,不為個人進退與榮辱,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理想。此環節我主要引導學生在感受作者遠大志向的同時得到精神熏陶。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把握文章的主旨。
經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不難感受到這篇《岳陽樓記》的魅力所在,這個時候我會引導學生質疑這被無數人傳誦的千古名篇究竟有那些獨到之處呢?
帶著此問題我將和學生一起對課文進行總結。本文從敘事緣由到寫岳陽樓外景想到遷客騷人面對陰晴二景產生的悲喜之情,感慨他們以物喜以己悲與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后借此抒發自己的政治理想。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文因樓寫,言從樓起,意在樓外,作者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作者將敘事,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
抒發了自己讓人敬佩又讓人感動的政治抱負,充分體現了本課的思想美。這個時候學生可能會質疑,本課的魅力僅僅是因為他的思想美嗎?借此,我會引導學生從藝術方面進行分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尋找并說出本組找出的句子,之后我會對這些語句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匯總,帶領感受駢散結合和對偶句式的藝術手法,體會其抑揚頓挫,朗朗上口的藝術效果,充分體現了本課語言的節奏美。然后通過體會分析巧妙運用借代,擬人,比喻的句子,感受其有效渲染氣氛,形象生動的修辭美。感受到正是本文的思想美和藝術美成就了這被無數人傳誦的千古名篇。此環節我旨在引導學生從審美角度通過反復朗讀,仔細品讀,體會本文所具有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深入探究是閱讀探究的主體,此步驟我引導學生跟隨作者從巴陵勝景,覽物之情到文章的主旨,作者遠大的志向,一步步走進《岳陽樓記》,使學生感受到《岳陽樓記》的魅力所在,從思想到藝術手法對岳陽樓記有一個理性認識。,是教學有序展開,突出教學重點,一步步化解難點。
為了鞏固課文,進一步升華感情,拓展延伸環節我會以這樣的話繼續啟發學生:在《岳陽樓記》中我們感受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面對人生的挫折與不幸他始終沒有改變以天下為己任的準則。縱觀歷史,多少仁人志士以天下為己任,杜甫貧困交加卻仍大聲呼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陸游告訴自己,位卑未敢忘憂國。顧炎武勉勵自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孫中山為了國家革命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因為他們有著一顆高尚的心,心中承載著整個國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所以才有了今天我們整個民族的繁榮。成長的征程中,充滿著艱辛與坎坷。需要我們擺正心態,豁達面對,像那些古仁人一樣練就一顆堅強的心,以天下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民族立于世界強林之中。此環節意在通過音樂,圖片和語言渲染氣氛,以具有代表性的名人事例使學生引發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的借鑒,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在布置作業這一環節,我通過“辯論會”的作業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由書本向現實生活拓展,有助于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課外閱讀活動的設立是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增加閱讀量,以課文為原點形成閱讀輻射,擴大學生閱讀視野。
最后向大家介紹我的板書設計,我本節課板書設計的指導思想主要是采用演繹式板書結合課文內容以及思想,突出教學內容,給學生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 10
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囿于“精華”二字,強調知識接受,只注重把語法、文法講深講透,卻忽略了學習的主體,教學過程中缺少師生獨特情感的體驗,形成文言文教學模式的單一、固定化。無疑這樣的教學不能適應新課改的需要,更不能培養學生對古典文化精髓的感悟力。因此,文言文教學必須從更高的層面和更廣闊的視角來把握,應該讓學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有一個領會的過程,有一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體驗,對文章對作者發表真知灼見的過程。充分利用信息資料去了解作品的本身,讓課堂教學成為師生交流經驗的反思過程、資料整合的合作過程。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提高、在感悟中升華,才能真正使文言文的教學個性化、多樣化,從而達到新課標對中學階段文言文提出的更高教學要求和教學評價:“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的品位和審美情趣。”
一、教學理念
1、倡導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上的“會學”;建立在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選擇古文《岳陽樓記》的擴展課,正是充分考慮到初三學生古文賞析的能力、評價作品的能力和認知事物的能力已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會感興趣于作品的文質兼美、立意高遠,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這樣,在老師的精心的指導下,學生在“能學”、“想學”的前提下,掌握學習古文鑒賞的策略,達到“會學”,為今后探究古文并“堅持學”奠定基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豐厚文化底蘊,實現自主交流、自主探究,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2、構建開放課堂。
新課程強調將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教者力爭將課堂創設成為探究、交流、合作的陣地。師生雙方在相互交流中溝通,在相互啟發下補充,共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表述自我的情感與體驗。這種自主、活潑的課堂會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求得新的發現,實現教學相長和師生的共同發展。對于千古詠唱的岳陽樓其資料極其豐富,不是教師所能全部掌握和了解的,充分利用學生智慧資源,鼓勵和引導學生借助網絡、現代媒體參與教師備課,在廣度、深度上創建開闊的課堂思維空間。
3、尊重個性體驗。
教師用贊許的目光和適當的鼓勵,創造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給學生以思想的自由、欣賞的自由和發表見解的自由。讓學生把眼光集于作品的美感美質,關注作者審美意識的投射。引導學生由課本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倡導學生從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生發開去,引發學生對歷史、當代社會周圍事的評議,體現自己審美創造的個性。
二、教材分析
《岳陽樓記》是人教版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古文,是千古傳頌的名篇。不僅文采斐然,而且立意高遠。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襟和遠大抱負,體現其人格的魅力,仿佛一盞燈,至今仍給人以明示。它既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的較好載體,也是適應新課改創建古文教學多樣化的典范課例。
三、學生分析:
初三年級,學生心理發展趨于成熟,在形象思維豐富的'同時,抽象思維有了較深層次的發展。對于文學的欣賞不僅僅停留于感性體驗而且具有了理性的分析與較高層次的審美。正是基于培養學生古文自主學習能力、開拓學生思維空間、提高文化品位、倡導個性分析的考慮,我選擇了《岳陽樓記》這篇結構美、語言美、立意美的文章并設計了本節拓展性教學。
四、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文章寓情于景、卒章顯志的寫法,把握作者獨辟蹊徑、精心設計的巧妙;正確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內涵。
2、過程與方法:
在學生充分搜集、篩選信息資料的基礎上,自主交流、積極探究,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通過師生交流、相互提高,達成審美意識的共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作者胸襟、抱負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導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和傳統文化思想的借鑒。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設意的獨特,領會文章寓情于景、卒章顯志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
領會名言警句的深刻內涵以及作者的志趣。
(四)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交流、師生合作探究,輔之以創設情景法。
(五)教學流程:
1、情境導入:
展示中國古代被譽為“四大名樓”的圖片,配以古典音樂。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美文妙句,引出文人騷客對岳陽樓的吟誦。
2、合作交流::
嘗試以網絡資料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探究欲望。課堂上通過小組成員自主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識。
3、自主探究:
問題一:在“前人之述備矣”的情況下,范仲淹選擇從那一角度為岳陽樓作記?問題二:文中哪些獨到之處使《岳陽樓記》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形成思維的交鋒,師生交流,達成共識。使學生能從審美的角度把握課文本身,理解作者寫景意圖所在。
4、思維拓展:
在對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深入理解,對作者為情設景、緣情抒情的感悟之上,領悟古代仁人志士的志向,更準確把握范仲淹的“憂樂觀”,進而聯及近現代的“今仁人”。評論之時充分給予學生言論的自由,讓其從感性的體驗上升的理性的分析,開拓課堂自由創造的空間。
5、創新訓練:
在蓄積情勢的狀態下,以洞庭湖、岳陽樓煙波浩渺、雄偉壯觀的實景展示,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借景抒情寫出自己獨到的感悟。
本節課設計的意圖是:力圖改變古文教學過于沉悶的課堂氣氛,過于固定的教學模式,體現新課改下對古文教學的要求,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真正達到古文教學與現代化教育整合,珍視傳統文化基因與創新審美相結合。這只是嘗試,是一次不成熟的探索,但會促使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和完善。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岳陽樓記》說課稿06-29
語文《岳陽樓記》的說課稿(通用10篇)02-28
《岳陽樓記》范仲淹07-26
《岳陽樓記》欣賞05-13
《岳陽樓記》翻譯與賞析05-05
《岳陽樓記》譯文與注釋07-19
《岳陽樓記》作品欣賞04-21
岳陽樓記原文及翻譯07-21
《岳陽樓記》原文及翻譯08-14
岳陽樓記的譯文及注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