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與千克》說課稿(精選10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克與千克》說課稿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克與千克》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學第四冊的內容。要求學生認識兩個常用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是學生對質量單位的初步嘗試,也是為后面“噸”的教學奠定基礎。從學生的感知規律和生活經驗出發,靈活處理教材,先認識千克,再認識克,然后理解克與千克的關系及知識應用。
圍繞這節課的內容,以新的教學理念作指導,結合課題的實驗方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克和千克,對1千克、幾千克、1克、幾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與千克的關系,能進行簡單的質量計算。
2、繼續培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鼓勵個性化的學習意識。
3、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是對千克與克的認識并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難點是對克的認識。 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些目標,在教學中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二、教法和學法教法:
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雖然他們已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但因年齡小,還是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以情境教學法為主,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游戲情境、活動情境,讓學生充分去感受、發現,獲取新知,同時還采用啟發式教學、直觀教學等教學方法,為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創造了良好基礎。
學法:為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并優化多樣化學習方式,在學法上采用了讓學生掂一掂、說一說、估一估、稱一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動手、動口、動耳、動腦,在這種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學環節
本節課設計了三大教學環節:一是游戲發現,激發探究欲;二是主動參與,探究新知;三是應用新知,升華體驗。
1、游戲發現,激發探究欲
在這個環節中,創設了“背一背”這個游戲情境,讓學生在游戲中去感受輕和重,然后揭示課題,目的在于利用熟悉的游戲情境,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親切感,并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堅實基礎。
2、主動參與,探究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所以分3步來實施:
第一步:認識千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說一說1千克物品,“掂”是對“1千克”進行初步的感知,“說”是對“1千克”的進一步體驗。接著對“三件視覺上具有一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評一評、稱一稱,還設計了讓學生想辦法找幾千克的物品,然后輪流感受,等等,這些活動不僅僅一次次強化了學生對“1千克”的體驗,更是對學生合作學習方式的培養,是對學生自主探究程度、學生體驗態度的一種信息反饋和檢驗。
第二步:認識克。克相對千克而言,沒有那么直觀,感覺也不會那么清晰。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在學生對千克有了一定認識的前提下,馬上讓學生掂一掂1克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感覺上與千克形成明顯的反差,對學生進行強烈刺激,使學生在腦海中克與千克形成鮮明對比,進而建立這兩個質量單位的概念。為了使學生剛建立的概念得到進一步鞏固,于是又設計了兩道練習題。練習的目的除了鞏固新知外也是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自我檢查的一種深化。
第三步:認識千克與克的關系。試教時設計的是一道填空題:1粒扣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么1000粒重()克,從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后發現這樣設計給學生的鋪墊太厚,沒有思維度。后來把這一環節改為“由1粒扣子的質量直接到思考1000粒扣子有多重?”這樣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興趣,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厚。對“克和千克”的換算公式,設計了教師讀、學生聽、學生讀、大家評多種讀的形式,使學生在讀和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克與千克的關系,并牢牢記在心中。
3、應用新知,升華體驗
通過前面幾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對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為了使這些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創設了兩個問題情境:針對物品重量能提什么數學問題;怎樣讓氣球載滿物體順利升空。
第一個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把新知和過去的學習經驗相結合,提出不同程度的問題,可以極大地擴充訓練容量,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也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體現。第二個問題情境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并且把學生那種向往宇宙、向往太空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達到最活躍,情感達到最高潮,從而把本節課的感知、體驗,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得以進一步升華。
總之,本節課在設計上盡量遵循孩子們的認知規律,充分體現教育新理念,為孩子們的自主、獨立、合作、個性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機會。畢竟,我們還在實驗、還在探索,所以教學中難免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敬請各位指出,以便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克與千克》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克和千克》的認識一課。本單元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也是學習"噸的認識"的前提和基礎。
學情分析: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對物體的輕重已經有了感性認識,但是大部分學生對質量觀念還比較淡薄,況且質量單位又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第一次接觸,還缺乏認識。因此,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想建立克與千克質量觀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的。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幾克和1千克、幾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標:
1、認識常見的稱,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會用天平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
2、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估計物體質量的意識和判斷能力;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知道看、稱,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強生活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和1千克的關系;
難點是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三、教具、學具:
這節課的關鍵是讓學生建立一定的質量觀念。圍繞這個目標,本節課的設計就立足于學生的體驗和操作,我準備的教具有:盤秤4臺、天平一架、曲別針、黃豆若干;500克食鹽2袋、1千克洗衣粉4袋。
學具有各種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幣若干枚。
四、說教法和學法
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啟發式引導法、講解法、演示法、誘思探究等方法。這樣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為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并優化多樣化學習方式,在學法上采用了讓學生掂一掂、說一說、估一估、稱一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動手、動口、動耳、動腦,在這種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悟新知。
五、教學過程
設置了課前小調查,讓學生找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目的是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在收集過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2種質量單位的不同用法和字母表示法。本節課設計了四大教學環節:一是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二是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三是鞏固深化,拓展應用;四是全課總結,生成創新。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 猜一猜:
(1) 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這是小紅陪媽媽逛超市時買的兩樣食品,:猜一猜,哪袋輕,哪袋重? (學生憑直覺任意猜測)
(2) 此時教師提問,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檢驗?學生發現:用秤檢驗是一種好辦法。
(3)介紹生活中的秤。
(4)用盤秤檢驗。
2、表示物品的輕重,用什么做單位?導出課題: 克(g)和千克(kg)。
[設計意圖]通過“猜一猜”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用眼睛觀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準確判斷物品的輕重,用秤稱一稱才能準確知道物品的輕重。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親切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中建立輕和重的初步感知,然后揭示課題。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所以分3步來實施:
第一步:認識克。
1、掂一掂 ,感受1克。
教師拿出1枚2分的硬幣,請同學們也拿出1枚,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輕重,并告訴學生這枚硬幣的質量約1克,初步建立1克的質量觀念。
(2)說一說,自己身邊大約重1克的物品(紐扣,螺絲釘,花生米等)。
2、估一估,稱一稱,建立幾克的表象。
(1)估一支鉛筆、一本練習本、一本數學書大約有多重并用天平驗證。
(2)學生估計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約有多重?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置主要是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大量的操作中初步建立起1克的質量觀念,進一步建立幾克的表象。
第二步:認識千克。
1、掂一掂,在學生建立了對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引入認識“千克”的教學,讓小組的每一位學生都輪流提一提,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
2、數一數,說一說1千克蘋果大約有( )個;1千克果凍大約有( )個;( )瓶礦泉水約重1千克;……
3、估一估,學生估自己的書包有多重并用盤秤驗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先讓學生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說一說1千克物品,“掂”是對“1千克”進行初步的感知,“說”是對“1千克”的進一步體驗。接著再估一估書包有多重,以此化抽象為具體,強化學生對“1千克”的體驗。
第三步:認識千克與克的關系。
1、算一算,一包鹽重500克,2包呢?(1000克)
2、稱一稱,比一比:兩包鹽重,還是1千克洗衣粉重?
3、看一看,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1千克=1000克)
4、議一議,什么情況下用千克作單位合適?什么情況下用克合適?
把1克硬幣與1千克洗衣粉同時放在兩只手上,體驗“克”與“千克”的質量區別,感悟稱比較輕的物品用克作單位,稱比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單位。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比較中感覺,在感覺中進一步理解克與千克的關系。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在生活中實踐,這個層次以練習為主,通過精心設計,力求達到“有的”、“有序”、“多樣”、“有度”。為此,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
例如:在()里填上合適的單位。(教材第89頁第4題)這道題和生活聯系最緊密,可以加強學生對重量單位克與千克的對比,培養學生準確使用重量單位的能力。在這道題里,我采用已知重量單位建立聯系,以及排除法來指導學生填單位。
2、深化練習:
改錯題:慢羊羊收到了懶羊羊寫來的一封信,信的內容為:您好!我參加夏令營已經9天了,最近我的身體更加健壯了,體重已達50克,每天早上吃一個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個100千克的饅頭,晚上吃的更多,和兩個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飯吃光。
慢羊羊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為什么呢?接下來請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來找出文中的錯誤。看哪個小組找的又快又準!這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準確使用。
3、課外練習。(運用所學知識回家與媽媽上街買一次萊或去超市購物,并記錄所購物品的重量)。這樣將數學知識延伸到課外,使學生感到數學離我們并不遠,而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以發展。
(四)全課總結,生成創新
在練習結束后,教師讓學生總結,談一談本節課有什么收獲和感想,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接著又提出新的疑問: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學生各抒己見,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提出希望,既讓學生有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同時又引發學生繼續探索的欲望。
六、板書設計:
克和千克
一枚2分硬幣:1克 兩袋食鹽:1000克
一袋洗衣粉:1千克 1千克 = 1000克
《克與千克》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質量單位的基礎上,能選擇合適的單位表示物品的質量,培養學生估量物品的質量。
3、使學生知道簡單的用秤稱物品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估量物品的質量。
設計特色:注重突出學生的活動過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讓學生去體驗、感知,在生活中感悟數學知識的含義。教學立足于現實自己動手實踐操作活動,使學生不僅參與了知識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同時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還可以運用于生活。
教具準備:
天平、盤秤、鹽每組2袋用黑袋包裝、每組1袋重1千克的沙子、每生自準備1個蘋果、1個2分硬幣。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做手指操
師: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活動活動小手,老師教你們做做手指操好嗎?真不錯一下就學會了,相信你們呆會兒會把最棒的一面展示出來的,現在我們開始上課。
一、生活引入,感知輕重。
1、談話:
師:剛才老師發現大家的手特靈巧,現在再來考考大家的反應,一起來判斷老師說的話是對還是錯。注意了:
教鞭長,粉筆短;
男同學多,同學少;
老師高,這位同學矮;
老師輕,這位同學重;
師:果然聰明!看來生活中的物體有長有短,有多有少,有高有矮,還有輕有重。
2、匯報老師課前收集的資料。
師:課前老師在超市收集了一些物品的輕重(出示掛圖)
一袋餅干重110克、一盒香皂重180克、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一聽奶粉重900克、一袋蘋果重2千克
師:仔細觀察這些物品輕重的數量,你發現了什么?
生:有些物品的單位是克,有些是千克。
師:真能干!生活中說物品的輕重就是物品的質量。孩子們發現的克與千克就是質量單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克與千克。(揭示課題)克和千克是全世界統一使用的質量單位。克可以英文字母g來表示,千克用kg來表示。
師:有關克與千克你還知道些什么?大多數小朋友的表情告訴我,你們對克和千克比較陌生是嗎?不過我相信通過呆會兒的.學習,你會與克和千克交上好朋友的。
二、感知經歷,加深認識。
1、掂一掂
師:到底1克有多重?1千克又有多重呢?請看,這是一個2分幣,請你也拿起來像老師這樣輕輕地掂一掂,掂過之后,你的感覺怎樣?(很輕)孩子們,這個2分幣大約就重1克。說明1克怎么樣?
師:再看,這是一袋重一千克的沙子,請你也放在手里輕輕地掂一掂。小組輪流掂一掂,感受感受。1千克怎么樣?
師:來,像老師這樣一手放1千克的沙子,一手放1克的2分幣,小組再輪流掂一掂,比一比。誰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小結:通過掂一掂質量是1千克和1克的物品,我們都覺得1克很輕,1千克比較重。
2、找一找
師:好,把1克和1千克的感覺記在心里,下面我們就用感覺來找一找大約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請聽要求:在你們的桌上找出重大約1克的物品放一堆,大約重1千克的物品也放一堆。比一比那個小組最快。
師:(指一小組)告訴大家,大約重1克的物品有哪些?大約重1千克的物品有哪些?這些物品你們是怎樣找的?(通過掂一掂,憑感覺找出來的)其他小組同意嗎?究竟它們的重是不是1克和1千克呢?我們可以怎樣驗證?(用秤來稱)
3、稱一稱
(1)師:是個好辦法,要知道物品的準確質量,可以用秤來稱一稱。那么在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秤?(生答)現在我們來認識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秤(出示掛圖)說說在哪見過?
(2)師:現在我們就用秤來稱一稱找出的這些物品。這是一粒花生米,應選用什么秤來稱?(天平)這是一架調好的天平,在使用天平時,把物品放在天平的左盤,右盤放入砝碼,當天平平衡時,物品的質量和砝碼的質量相等。花生米太輕了,我們不需要使用砝碼,只要移動標尺就行了,(師演示)看,平衡了,說明花生米的質量就就1克。
(3)師:我們再來驗證這袋物品(黑色包裹的兩包鹽),放在天平上合適嗎?為什么?那選用什么秤?(盤秤)(出示盤秤并介紹如何認秤)
師:來,看看這包物品到底有多重?演示(板書:1千克)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自己的估計能力怎樣?(4)師:其實,這袋物品里還藏著秘密呢?請你打開看看里面有什么?(鹽)有幾包?(兩包)你能猜一猜1包有多重嗎?(500克)你怎樣知道的?你真善于觀察!掂一掂,500克的感覺怎樣?
師:一包鹽500克,那兩包同樣的鹽合在一起是多少克?(板書:1000克)你是怎樣算出來的?看來1千克和1000都是這袋鹽的重量,它們中間可以用什么符合表示?(=)1千克=1000克(范讀)
4、估一估
師:孩子們,你們見過“一刀砍”的本領嗎?(沒有)就是有一個賣肉的屠夫,他賣肉時不需使用秤。如果你需要1斤肉,他眼瞅一下,一刀砍下去就是一斤;需要2斤,一刀砍下去就是2斤,不多也不少。厲害吧?你想不想練就這樣的本領?那我們也來練練吧。
《克與千克》說課稿 篇4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認識天平和幾種以千克位單位的秤;牢固掌握克和千克之間的關系并能運用克和千克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的活動,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能根據物品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知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培養學生估測物體質量的意識。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熟練掌握1千克=1000克,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感知1克和1千克物體的質量,掌握估計物體質量的方法。
3.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盤秤、天平、黃豆、二分硬幣、水果、500克食鹽等
4.標簽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談話導入
教師: 同學們,準備好我們手中的鉛筆盒和數學課本,大家掂一掂,然后把你的感受說一說。
學生1:這兩件物品一點都不重。
學生2:我感覺數學課本比鉛筆盒重一些(或鉛筆盒比數學課本重一些)。 學生3:我感覺這兩件物品差不多重,判斷不出誰輕誰重。
……
通過學生回答,教師問:同學們回憶一下剛才大家的發言,你們發現用的最多的詞語是什么?
學生:輕和重。
教師適時展示幾件超市購買的物品。
2.引導觀察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些物品的包裝,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我發現這些包裝上都寫著凈重多少?
教師:觀察的真仔細,那么你知道凈重是什么意思嗎?
學生討論并回答:凈重就是指物品有多重。
進而引導學生知道,物品有多重,就是指它的質量是多少。如,方便面凈重100克,就是說它的質量是100克。
展示100頁主題圖,教師:同學們,看看他們在超市都買了什么?分別是多重呢? 學生:洗衣液5千克,餅干110克,阿姨買的蘋果,售貨員用秤稱的質量是1千克。 教師:真了不起,同學們知道這么多,都認識克和千克。今天我們一塊來認識克和千克。
板書課題:克和千克。
二、探究新知
1. 例1出示例1主題圖:
教師:這些物品我們在超市經常見到,你看到它們標出的質量了嗎?
學生:分別標著3克、12克、100克。
教師:用手掂一掂,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交流并回答:感覺都不重,很輕。
教師:這些物品都比較輕,計量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克”作單位。
根據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說一說:我知道“克”用字母“g”來表示。
教師:我們認識克了,那么1克有多重,你知道嗎?
并提示學生1枚2分硬幣質量是1克。
教師:我們拿在手里掂一掂,感覺一下1克有多重。
學生交流并回答:1克真是太輕了。
2.認識天平。
教師:1克物品太輕了,用什么工具才能稱出它的質量?
學生:應該是很小的秤吧。
教師指出:比較輕的物品常用天平來稱。
出示天平,介紹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天平是由底座、托盤、指針、標尺、調節平衡螺母以及砝碼構成的。使用前要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向標尺的零刻度,表示天平兩邊平衡,然后稱物品,一般物品放左盤,砝碼放右盤,增減砝碼,或調節游碼,使天平平衡(指針指向零刻度),然后讀取砝碼和游碼的總克數,就是物品的質量。
教師操作演示,學生仔細觀察,掌握使用方法后,教師問:同學們,我們想知道1克黃豆有多少粒嗎?(想知道)
教師:那么我們就用天平來稱一稱吧,注意天平的使用步驟。
學生自己操作,教師及時糾錯。學生匯報:6粒或7、8粒(根據實際測出的結果匯報)。
教師:同學們做得真不錯,下面我們把這幾粒黃豆放在手中,掂一掂,感受一下吧。 3.例2 認識千克
出示較重物品
(1)問:圖上都是什么物品,你發現了什么,說一說?
學生討論并匯報:洗衣液和蘋果,包裝上都標著凈含量。洗衣液5千克,蘋果25kg。 教師:計量比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單位。
學生觀察交流匯報:我知道“千克”用字母“kg”來表示。
教師:包裝上的凈含量是什么意思?
學生1:應該是指里面的物品有多重吧。
學生2:除去包裝后的物品的質量。
教師總結:“凈含量”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實際有多重。
(2)出示兩袋500克食鹽
教師:兩袋鹽,每袋重500克,兩袋重多少克?(500+500=1000(克))
教師:2袋鹽重1000克,也可以說重1千克。(教師板書:1000克=1千克)
教師(或學生質疑):稱較重的物體,用天平可以嗎?(天平一般稱重范圍在幾百克之內,不適合稱較重物品)
學生:我們該用什么工具來稱較重物品呢?
4.認識用“千克”做單位的幾種秤。
課件展示:
教師:這些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以“千克”為單位的秤,依次是磅秤、電子秤、盤秤、臺秤和彈簧秤。同學們還知道哪些用千克做單位的秤?(體重秤、桿秤……)
教師:下面我們用盤秤為例,說說現在一些常用秤的用法。
教師:同學們認識盤秤嗎?(超市經常看到)
問:知道盤秤以什么為單位嗎?(千克)
問:表盤上的零刻度在哪里?(學生指出位置)接著問:“0”表示什么?(沒有物品稱重時指針的位置)
教師:同學們能說一說表盤上的100、500、1、2各表示什么嗎?
學生討論交流,并回答:100表示100克、500表示500克,1和2分別表示1千克和2千克。
教師:我們認識了盤秤,也會使用盤秤了,彈簧秤和體重秤跟盤秤使用方法差不多,我們試著稱一稱物品吧。
學生分別用盤秤、彈簧秤稱出1千克物品,用體重秤測一下自己的體重。交流匯報測出的結果。
教師:簡單總結一下這三種秤的使用方法吧。
學生:表盤上指針指著幾,就表示所稱的物品有多重。
5.例3
出示例題:王奶奶摘了20個蘋果,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千克?
教師:自己看題,說一說你知道了些什么?提出了什么問題?
學生:王奶奶摘了20個蘋果,問題是讓我們估計一下大約重多少千克。
教師: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匯報:題目中沒告訴我們每個蘋果有多重,我們需要稱一稱吧。 學生1:稱的話,每個蘋果不一樣大,稱一個蘋果不合適。
學生2:可以把20個蘋果一起稱一稱啊。
《克與千克》說課稿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量感,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關系:1kg=1000g。 理解質量的加法性,能進行簡單的計算。
2、能力目標: 培養估量物體輕重的意識,逐步提高學生估測能力。
3、情感目標: 數學源于生活,使學生喜愛數學。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會了使用秤,知道了質量單位:克。誰來說說你用天平秤稱出什么物體大約重1克呢? 對,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物體的質量都是用克來作單位的。我們桌上的籃子里有許多的物品,它們都標明了凈含量是多少,請小朋友找一找、掂一掂,體驗一下。(巧克力是100克,我感覺到100克是這么重。)
二、認識質量單位:千克
老師這里有一本字典,誰來掂一掂,你感覺怎么樣? 我們放在這個盤秤上稱一下。(用實物投影)仔細看,一大格表示幾?一小格又表示幾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這本字典到底有多重呢?(稱)(這本字典有1000克重) 我們桌上的籃子里有一些物品,找一找哪些物品的質量也是1000克?小組里每人掂一掂,體驗一下,比一比哪一組最快完成。(籃子里放鹽、糖、餅干) 學生匯報。 這兩包鹽是1000克,想一想,有多少個2分的硬幣那么重呢? 還可以是一疊多少張的明信片呢? 1000克就是1000個1克,也就是1000克=1千克,我們也可以用字母表示1000g=1kg,跟我一起念。
三、揭示課題
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新本領:克、千克與計算。
四、體驗質量單位:千克
1. 下面我們來稱一稱這盒茶葉大約有多重?這次老師想用小朋友桌上的彈簧秤來稱一下。看一下你們桌上的彈簧秤,這個秤最多能稱多重的.物品?老師把里面一圈表示千克的放大,一大格表示幾?一小格又表示幾呢? 這盒茶葉有多重?(師稱后,撥教具) 對,這盒茶葉的質量是2300克,也就是2千克300克。
(出示:2300克=2千克300克)一起讀。
2. 我們每個桌上都有一袋水果,請小朋友先掂一掂,估測一下大約有多重? 同學們都想到了至少有1000克,剛才我們已經知道這袋鹽是1000克,比較一下哪個重?那你估計這袋水果有多重?再來稱一稱 你估計得準嗎?
3. 小結: 在估計的時候我們找一個對比的物體,這樣可以使估計的結果比較準確。
五、鞏固練習
1.請小組合作完成練習紙的表格,先在桌上找出這件物品,掂一掂,估測一下大約有多重,把估計的值填入表中,再稱一稱,也填入表中。
(1.肥皂 2.新華字典 3.一個書包)
2.填上合適的單位: 小丁丁到超市去購物,他稱出了一些物品的質量(出示)
1只雞蛋大約重65( )1張書桌大約重10( )1個足球大約重350( )1臺電視機大約重25( )
看一看小丁丁忘寫了什么?你覺得這些物品用什么質量單位比較合適? 填一填,校對。 現在你知道我們什么時候應該用克來作單位了嗎?什么時候應該用千克來作單位呢? 還有更大的質量單位我們以后再學習。
3.應用: 小丁丁又買了一些橘子,他把600g的橘子放在重320g的籃子里,合起來一共有多重?這時,秤上的指針應該畫在哪里呢? 做在書上,校對。
4.提高: 小丁丁覺得口渴了,他買了一瓶水喝,他想知道這個瓶里的水大約有多重,請大家幫他想想辦法。 老師提供一些材料給大家:一瓶水、秤、一個馬甲袋、一次性杯子,怎樣才能知道瓶里的水有多重呢?小組合作設計出方案,并記錄在你的練習紙上。 學生交流。
六、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克、千克與計算,你學到了什么? 相信通過學習會對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幫助。
《克與千克》說課稿 篇6
教學內容:P81—82
教學目的:
1.能靈活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整百、整千的加減法的口算。
2.通過自己探索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和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難點:整百、整千的加減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學生匯報課前收集資料的情況。將部分數據板書。
2、觀察這些數據的特點,說說數的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9
(1)剛才大家收集了許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數,小強也收集了兩個數據。張爺爺家新買了一臺彩電1000元和一臺電冰箱0元,請同學們幫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計算。
(3)學生介紹自己的算法。歸納幾種不同的算法,比較方法的優劣,讓學生挑選適合自己的方法。
2、教學例10
(1)出示學校圖書館書籍的部分數據,讓學生出一個加法或一個減法問題。
文藝書籍:50種
科學書籍:80種
學習書籍:130種
(2)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口算回答,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3)比較這組數與例9的數據在口算時的不同
(4)進一步口算:900+600 1500—600
三、聯系實際應用
1、讓同學選擇課前數據互相提出用加法或減法的口算問題。
2、挑戰賽“做一做”
3、捉鼠比賽。練習十七第一題。
4、讓學生談談本節課學習收獲。
四、作業:“做一做”
《克與千克》說課稿 篇7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000克=1千克。
2、 使學生認識秤,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操作。
3、 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昨天,老師從超市里買回來一些東西,是什么呢?請你們猜一猜它們哪一袋更重一些?那么它們到底有多重,我們有什么辦法能夠馬上知道?
師:通過直接看物品包裝袋上所標識的凈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質量,讀一讀!(出示幾個包裝上標示的重量)
師:g是克的英文縮寫,kg是千克的英文縮寫。再讀一讀標示的質量。(課件) 師:剛才你們所讀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國際上所統一使用的質量單位。(板書:克和千克)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單位。克比較輕的物品用克作為質量單位,比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為質量單位。(課件)
師:老師還購買了一些水果,比一比,你能知道哪一樣水果的重量重一些嗎? 師:大家的意見為什么這樣不統一?
師:其實很多物品沒有包裝袋,而且這兩樣水果的大小又差不多,光憑觀察,能看得出誰輕誰重嗎?能不能換一個別的辦法試一試!
師:我們不如同時拿在兩只手上,看看能不能感覺得出。誰想來掂一掂?
二、認識秤
師:怎么辦呢?拿在手上掂一掂還是難以確定。其實要想知道物品準確的重量可以用秤來稱。
(課件導入):電腦里有幾個錄像片段,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你看到了什么?你認識這些稱物體的工具嗎?除了以上的三種秤,還認識別的秤嗎?(課件)逐一認識,在哪里見過,介紹有何作用?怎么用?
師:(課件)那么大家認識這種秤嗎?它的名字叫天平,一對手臂長又長,兩手托著兩只盤,可以上下來擺動,頭上長著一根針,它的作用特別大!左邊的物品重一些,指針就會向左偏;右邊的物品重一些,指針就會向右偏;不輕不重指中間。
師:既然天平可以分辨出哪一邊的物品重量重一些,我們為什么不請它來幫忙呢?(操作演示:把一只蘋果和一只梨子分別放在天平左右兩只盤子里,并讓學生觀察天平指針的情況)
師:結果怎么樣?誰稍微重一些?為什么?
師:天平不僅可以比較出物品的重量,還可以稱出物品的重量。(課件)使用天平時,左盤放要稱的物品,右盤放砝碼。要使天平保持平衡,還可以再移動游標,最后砝碼的重量加上游標所指的數量就是物體的.重量。
師:用天平稱一稱,我們的數學書有多重呢?
三、認識1克
師:下面我們要稱1枚2分硬幣,先放在手上掂一掂,互相交流一下感覺如何?(很輕,幾乎感覺不到它的重量)
師:(課件)讓天平告訴我們1枚2分硬幣的重量吧!我們把它放在天平的左盤,移動游標,使天平左右兩端保持平衡,結果怎么樣?1枚2分硬幣大約有多重?(1克)1克的重量很輕很輕。想一想,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物品也大約重1克?(課件)
四、認識1千克
師:你們真棒!那么誰來估量一下這包鹽的重量?
師:誰估計得最準?一起看標注!(500克) 師:(課件)一袋糖500克,兩袋呢?(1000克)
師:就是這兩袋糖,計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稱是1千克(課件),你們發現了1000克和1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1000克=1千克)
師:把1千克的糖放在手上掂一掂,感覺怎么樣?
師:兩袋糖重1千克,剛才的一大包薩其瑪也是重1千克,分別拿在兩只手上掂一掂,有什么感覺?(一樣重)
師:對,不論物品的形狀、顏色、大小如何,1千克重的感覺是一樣的。 師:判斷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鐵,誰重?(課件) 師:在日常生活中見過那些物品的質量也是1千克?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都很不錯,那么你們能不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呢?
五、應用
1、 填寫質量單位:(課件)
2、 數學日記找錯誤:(課件)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為自己準備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雞蛋兩個,150克重的蘋果一個他們班游玩的地點是動物園,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許多動物,他最喜歡重達3克的小猴子和脖子長達3克的長頸鹿。
3、學生閱讀:(課件)
世界上最小的鳥是蜂鳥,大約只有2克重。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大約重100千克,它的一個蛋就重1500克。
六、課后延伸作業
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課件)
《克與千克》說課稿 篇8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天平、砝碼、臺秤、2分硬幣、花生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口算訓練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題,請你看卡片進行解答。
(指名學生答題)
2、我把做過的乘法題目放在天平的左邊,把除法題目放在天平的右邊。
3、做完了口算題目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
4、通過剛才是實驗表明,只有天平左右兩邊放一樣重的物體托盤才會保持平衡。
二、認識重量單位——克
1、師:請你用手掂一掂,一包鹽和一個硬幣,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會往哪邊沉?
請你再用手掂一掂,一個硬幣和一團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會往哪邊沉?
問:通過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說的?
鹽比硬幣重得多,所以同學們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幣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斷了,因為它們之間的差別不是很大,對于很輕的物體,我們就用克來衡量。
板書:克的認識
2、實驗:拿出一個5克的砝碼放在天平的左邊,不斷往另一邊加2分的硬幣直到兩端平衡。
問: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稱1克米、2克花生、5克綠豆,說說你是怎么稱的。
三、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1、師:我們剛才認識了克,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詞是用來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書:克和千克的認識
師:我們經常見到的臺稱就是以千克為單位的。
(講解臺秤的使用方法)
師:請你往臺秤上放一些有標識重量的零食,稱出1千克來,然后統計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學生匯報,板書:1千克=1000克
2、隨便稱1千克物品,然后去參觀別的`小組。
(以上視學生的表現發給一個信封,學生不能當場打開)
3、學生根據信封中的內容購物,采取成信購物的方式,并說說自己是怎么購物的。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稱量物品經常用到的秤稱。能正確估計出物品的重量。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1000克=1千克。
第二課時
1、課前讓每位學生去任選看兩件物品并填好調查表;
調查表
物品名稱凈含量(克、千克)
物品的重量物品的個數
1千克(蘋果)( )個
1千克(鹽)( )袋
2、學生匯報自己是如何進行調查的。
3、動手實踐:
師的桌面上陳列了一些物品,請每組任選1件猜它的重量,你們認為組內誰猜得最準就在表中填誰猜的重量。用同樣的方法猜出1個蘋果的重量并填寫試驗卡
物品估計的重量稱的重量
1個蘋果( )克( )克
( )克( )克
4、從學生的數據中整理各種商品的價格表如課本89頁第7題。
5、解決問題
問:從以上數據中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會解答嗎 ?
6、分析討論課本第90頁第8題。
《克與千克》說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1. 認識表示物體輕重的單位: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量感。
2. 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關系:1kg=1000g。
3. 能進行簡單的質量單位之間的換算與計算。
4. 培養估量物體輕重的意識,逐步提高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1千克的量感,并能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選擇合適的重量單位對物體的輕重進行估計。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彈簧秤、盤秤、字典、書包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認識了表示物體輕重的單位:克,還學會了秤的使用方法。) 先請小朋友們來說一說1克有多重?(出示一枚2分硬幣)
2.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字典。這本字典好重啊,看來里面包含了很多的知識,誰能估測一下,它有多重呢?
二、探究新知
(一)千克的認識
1. 我們剛才都估測了一下,現在讓我們用盤秤來秤一秤,看看到底有多重呢?(把字典放到秤上),出示課件。 老師的字典是0g嗎?請你說一說。
2. 1000g與0g刻度重合,這本書應該是1000g。
3. 這里1000克我們還可以表示成1千克,千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重量單位。用英文字母kg表示。
板書:1千克=1000克 1kg=1000g
4. 請小朋友們讀一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注意停頓) (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讀1千克與1000克的區別)
5. 我們已經知道1克和一枚2分硬幣差不多重(出示硬幣,讓學生感知2分硬幣是非常輕的),那1千克有多重呢?(拋一拋字典讓學生感知1千克的字典非常重) 請幾個小朋友們掂一掂字典的重量,感知一下1千克的重量。 (讓學生掂一掂小組內放置的1千克的常見物品:幾本數學書、幾袋糖、幾包瓜子、幾只蘋果等。)
6. 那兩本字典就是多少千克呢?也就是多少克呢?
[板書:2kg=2000g] 3千克是多少克?4千克呢?
(二)填寫合適的單位
1. 我們認識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我們到底該怎樣使用它們呢?
2. 出示題目: 選擇合適的重量單位(克或千克)填寫在括號內:
(1)圓規重35 ( )
(2)書桌重10 ( )
(3)足球重350( )
(4)雞蛋重65 ( )
教師巡視,檢查指導。 學生反饋結果。
(手勢校對,1表示克,2表示千克,說說理由)
(讓學生搬一搬書桌,感知差不多與10本1千克的字典一樣重的重量。)
3. 小結:我們已經知道了1克與1千克大約有多重,那么生活中我們就可以比較2分硬幣和一本字典的重量的大小,去估測實際物體。
(三)秤重
1. 出示:實物書包。
估一估它有多重呢? 現在我們來秤一下,看誰估得準。 你們仔細看,它不正好是整千克數,怎么辦呢?這個指針這樣的指向,我們該怎么讀呢?請小朋友們在自己的小組內進行討論。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 小結
書包的重量是2千克900克,讀作二千克九百克。 這個時候我們還可以用g來表示。
3. 我們在進行換算的時候應該怎么想呢?請多個同學說一說。
(先把2千克換算成2000克,再加上后面的900克就是2900克了。)
4. 小結
把不是整千克數的重量換算成克,先把千克換算成克,再加上后面的克就可以了。
(四)小練習
1. 師:現在我們有這兩樣物品,已經秤好了,請你讀一下,并用兩種方法表示。(書上第3題,獨立完成)
2. 學生看圖片交流。(說一說換算的`過程)
二、克和千克的計算
現在讓我們看圖片,出示課件。 你們能根據圖片說一說嗎? 把600克橘子放在重320克的籃子里,合起來共有多重?計算并在秤面上畫出指針。(獨立完成) 匯報。
(1)320g+600g=920g
(2)秤面9的數字再往上兩小格就是920g了。
板書課題:計
三、鞏固練習
(一)填空
5000g=( )kg8kg=( )g6kg800g=( )g5kg200g=( )g450g+320g=( )g980g-450g=( )g
師:請小朋友說說我們在換算千克和克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二)完成書上第6題。
師:請小朋友們自己先掂一掂,估計一下每樣東西的輕重,把估計的值填入表中,再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實際測量。 被測物品 估計的輕重 實際的輕重 數學課本 鉛筆盒 數學練習冊 新華字典 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情況下都無法使用秤精確地去測量物體的重量,那就只有靠我們小朋友自己估測,并要盡量把重量估的最接近。
《克與千克》說課稿 篇10
教學目標:
1. 認識質量單位:千克,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進率關系:1kg = 1000g。
2. 繼續學習秤的使用與認識,能進行簡單的質量單位之間的換算與計算。
3. 培養估量物體輕重的意識,提高學生估測能力。
教學重難點:
質量單位之間的換算與計算。
教學準備:
彈簧秤、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千克 用“克”的秤,秤出1000g重的物體。
師:這本字典的重是0g嗎?說說你的看法。
師:這本字典重1000g(板書),也可以用一個較大的單位,記作1kg(板書)。
齊讀:1kg = 1000g 出示用“千克”的秤。
師:這本字典重1000g,如果放在這個秤上,指針會在哪兒呢?(生指)
師:我們來感受一下1kg有多重。 學生用手掂量,說說感覺。 出示一只5kg的西瓜和5個1000g的菠蘿圖,天平正好平衡。
得出:5千克=5000克 (齊讀)
小練習:
2kg = ( )g( )g = 1kg( ) kg = 5000 g8000 g =( )kg
二、秤的使用與換算
1. 師: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正好多少克,或多少千克的。
出示書上稱書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秤面上指針的變化,根據刻度讀出書包的重量。(學生小組討論)。 2千克多了900克,3千克少100克
2.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
師:這些物體的重量可以用不同的單位來表示。 例如我們還可以用g來表示,2kg900g=( )g 學生同桌之間討論,說出思考過程,并匯報。
小結:在進行單位換算時,先把前面的2kg化成2000g,再加上后面的900g,就是二千九百克,所以秤面上的重量可以讀作二千克九百克或是讀作二千九百克。
3. 鞏固練習:完成書上相應習題。
三、計算 媒體出示。
觀察橘子圖的演示過程,讓學生表達圖意:口編一道應用題,籃子320克,橘子600克, 放在一起共有多少克?列式解答。 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320g+600g=920g 師:請你在秤面上將920克用指針標出。 如果橘子的重量是700克,你能列算式嗎? 320g+700g=1020g或320g+700g=1kg20g
四、選擇合適的單位
1.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兩種重量單位:g與kg。在實際生活中,你認為什么時候用kg做單位,什么時候用g做單位,這兩個單位如何應用更好呢? 讓學生暢所欲言,稱比較輕的物體的時候用g,較重的用kg,舉例說明。
2. 師:那下面這些物品的重量用什么單位好呢? 出示題5,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商量完成,匯報。
3. 把書桌重10( )改成:書桌重9800( ),你認為該填什么單位呢?為什么?
小結:在選用合適單位時,除了想物體的重量,還要看它所給的重量值。
五、鞏固練習
書上題6。
六、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題)
【《克與千克》說課稿】相關文章:
克與千克說課稿05-31
克和千克說課稿10-28
克和千克的認識說課稿01-15
《克和千克的認識》說課稿范文04-28
《克和千克》優秀說課稿(通用9篇)08-18
認識克與千克教學設計05-28
三年級數學教案:《千克和克》06-02
八十千克碳水化合物六年級寫人作文09-24
福克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