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下冊《歐洲西部》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地理下冊《歐洲西部》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歐洲西部》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歐洲西部》是世界地理“認識區域”部分的重要內容,是《東半球地區》的延展和深入,是學生具體了解本區某個發達國家的宏觀印象形成處。本節教材按總分結構大致可分為四部分,即: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傳統的畜牧業和繁榮的旅游業。教材第一部分為歐洲西部總述,后三部分即為第一部分陳述原因。在本節教材第一課時教學中,主要計劃協助學生學習第一和第四部分,即“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和“繁榮的旅游業”。
“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首先介紹歐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圍,并主要以“歐盟”為載體,展示歐洲西部的多個發達國家及其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舉足重輕地位,同時引發學生去深入認識國際合作的重要性。這部分內容側重對歐洲西部經濟現狀進行整體介紹,為后面分析本區經濟發達的原因作好鋪墊。
“繁榮的旅游業”重點介紹歐洲西部著名的旅游資源及其所屬的國家,以幫助學生形成“發展旅游,推動經濟”的意識,從而陶冶學生情操。這部分內容是對歐洲西部“發達國家集中,經濟實力強盛”的解釋之一。
2教學目標
根據《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七年級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和參與能力基礎,聯系現實生活,確定本課時需達成三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記住歐洲西部的位置、范圍,熟悉歐洲西部的主要國家和城市,理解國際組織“歐盟”的重要作用,了解歐洲西部的主要旅游資源和高額的旅游收入。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增強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經濟意識。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本節教材編排結構和知識體系,結合學生已有地理學科素養,嚴格以《地理課程標準》為指導,確定本課時教學重點為:歐洲西部的位置、歐盟的成員國、豐富的旅游資源。
由于七年級學生對國際比較組織陌生,部分學生的獨立意識較強等諸多因素,確定本課時教學難點為:建立歐盟的好處和合作意識的培養。
4教材處理
本節教材“活動”較多,如果按照教材編排順序單獨設立“知識傳授”和“活動認知”等環節,容易讓學生感覺單調乏味。所以,在第一課時教學中,將教材第一部分的兩個活動分解到對歐盟成員國的了解和經濟地位的認識中;同時結合學生興趣,調整教學順序,即提前學習歐洲西部的旅游業。
二、說教學方式
1教法
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本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分析”的教學思想,確定以以下教學方法為主:
欣賞法:為學生提供和展示大量歐洲西部的風光圖片與音樂片段,目的是創設教學氛圍;
討論法:課堂教學拓展問題“建立歐盟對其成員國的好處”對學生個體來說,有一定難度,展開小范圍討論目的是力求教學難點。
2學法
合作學習:本課時正文內容偏少,許多知識點和能力點都融入了教材的活動和圖表中,學生個體對提煉教材活動和圖表信息的水平有限,歸納總結能力欠缺,在尋找歐盟成員國、分析歐盟經濟地位和識記歐洲西部旅游勝地等環節都有互幫互助的需要。
三、說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1“藍色多瑙河”音樂片斷目的:創設教學情景,烘托教學氛圍
2“歐洲西部政區圖”目的:說明本區位置及歐盟的成員國
3“歐盟進出口占世界百分比統計圖”目的':比較歐盟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
4“部分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位次圖”目的:強調歐洲西部發達國家集中
5“歐洲西部旅游風光圖片”目的:展示歐洲西部的著名旅游資源
6“國際旅游外匯收入的世界比重表”目的:強調歐洲西部旅游收入高
7“宜賓旅游風光部分圖片”目的:了解家鄉的旅游資源
8“積分榜”目的:激發學生興趣,實現激勵評價
四、說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1“聽一聽”:播放“藍色多瑙河”音樂片斷,組織學生做好課前準備;
導入新課:2“說一說”:組織學生簡談日常生活中對“歐洲西部”的已有了解;
學習新課:3“找一找”:查圖,描述本區海陸位置,了解歐盟成員國的名稱和分布;
4“議一議”:討論“建立歐盟,對其成員國的好處”;
5“比一比”:比較歐盟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
6“看一看”:欣賞歐洲西部的著名旅游資源,分析其旅游收入;
總結新課:7“試一試”:組織學生簡述新知;
鞏固練習:8“做一做”:
課后練習;9“猜一猜”:地理謎語。
機動安排:10欣賞“宜賓風光”。
《歐洲西部》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章安排在第七章亞洲的后面,通過亞洲的學習,學生對亞洲區域地理的知識、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和技能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歐洲西部地區的學習,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的內容:一是,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二是,氣候與農業。在本冊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既能熟知歐洲西部是一個國家眾多、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地區,又能成為下節課介紹其工業、旅游業及歐盟組織的切入點,同時,能為學生形成全球一體化的觀念打下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在圖上找出歐洲西部的范圍、位置及其主要的國家首都;能說出本區主要的氣候類型、特點及其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2、能力目標:初步學會利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地理信息歸納其地理特征的能力;通過氣候對農業的影響,培養學生分析、推理、歸納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樹立正確的人地觀,經濟的發展要與自然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明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
三、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歐洲西部的范圍、位置及主要國家首都。
2、難點:理解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四、說學情
1、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
通過初中前階段的學習,學生初步掌握讀地形圖、氣候圖的方法;
2、在本節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初一學生認知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在學習歐洲西部地形時,讓其動手設計貼地形圖,調動其學習興趣。學習溫帶海洋特征時,每組討論歸納,由中等生作中心發言人,進一步培養其分析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思考性強的問題先由一般學生回答,尖子生點評,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思考的熱情和探究的欲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不斷提高認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說教法
針對本課的特點,依據“自主探究式”教學法,對學生分組進行導學,在學生進行交流收集資料、貼地形圖、看投影等一系列活動的基礎上,采取精講深化、分析綜合、設疑辨論等教學方法,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六、說學法
運用多媒體將教材靜態信息加工成聲、情、形的動態信息,引導學生分析歐洲傳統畜牧業的發展條件及原因,讓學生學會分析地理問題的方法,并充分利用收集資料、貼圖、討論等方法,讓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增強學生的參與協作意識。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歐洲西部主要國家的特色建筑和秀麗風光的圖片,音樂為《西班牙斗牛曲》和斗牛視頻,進入課堂。
設計意圖:用音樂和圖片結合的形式導入,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其學習的熱情。
(二)新課講授:
1、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設計三大環節)
環節一:自主學習。
教師出示自學目標,共有三個題。學生通過閱讀、讀圖完成第一題填空題,了解到本地區人口稠密、國家眾多。然后再仔細讀圖,找出主要的國家及其首都的位置,并指出哪些是島國、半島國、臨海國及內陸國,從而加深對國家位置的記憶。最后,總結第三題本地區的突出特征:人口稠密、國家眾多,世界上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
設計意圖:歐洲西部范圍位置及其主要國家首都是本節課的重點,借助自學問題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性,進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環節二:趣味閱讀。
學生了解教材中的閱讀材料:有趣的袖珍國。教師借助幻燈片出示袖珍國和臨邑縣的相關圖片,圖上有數據標注,通過對比更能直觀感受最小國家,并留下深刻印象。
設計意圖:了解特色國家的風土人情,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環節三:小結。
歐洲西部的突出特征:人口稠密、國家眾多,是世界上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
主要國家及其首都:英國法國德國瑞士瑞典意大利
本區面積最大、最小的國家:法國梵蒂岡
小結目的:有助于學生形成知識網絡,突出重難點。
2、氣候與農業(設計三大環節)
環節一:小組討論。
為什么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學生會說溫帶海洋氣候的影響,所以最關鍵一點教師說明:氣候是影響農業的根本原因。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找各組代表發言,既能培養合作學習能力又能感受到小組活動的快樂,同時激發學生自我表現的膽量。
環節二:合作探究。
這里指的是教師與學生一起合作探究:溫帶海洋性氣候是如何形成的?教師采用獨特的方法,解除學生認為“難”的顧慮。主要采用填空的形式、搶答的模式,在頭腦中形成固有模式: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洋流。
設計意圖:降低學習的難度,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并學會歸納與總結。
環節三:小結。
溫帶海洋性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地中海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歐洲西部》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本節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主要為七年級地理教育教育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以區域地理學習為主。本章安排在第七章亞洲的后面,通過亞洲的學習,學生對亞洲區域地理的知識、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和技能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章在設計安排上試圖體現強化區域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加強聯系性,讓學生進一步提高說明地理問題和學習區域地理的能力,以實現區域地理教學目標的內容。
世界自然地理的特定空間特征和地形、氣候、水文等要素的學習,主要通過教師引導讀圖與資料分析的方法獲得,以基本特征、分布規律以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分析為重點。加強讀圖能力和資料分析的訓練,加強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性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分析。提出地理學習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征。
歐洲西部地區的學習,主要通過資料收集與分析,歸納突出歐洲西部工業分布、經濟發展的特點及其與自然條件、自然資源的關系等問題。并通過動手設計旅游線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2本節的教材內容結構
本節共四部分,第一框題“發達國家集中的地方”,第二框題“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第三框題“傳統的畜牧業”,第四框題“繁榮的旅游業”。
3本節內容的邏輯結構(或叫編排方法)
第一課時介紹歐洲西部地區是世界上發達國家集中的地方和制造業為主的工業。本區經濟發達來源于三大產業:工業、畜牧業、旅游業。畜牧業一直是該地區重要產業,本課時重點介紹了其畜牧業。教材打破常規,采用倒敘方法,從人們的日常飲食習慣特點出發,引入歐洲發達的畜牧業;接著教材活動內容,從氣候條件、地形條件分析本區畜牧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又從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本區的氣候成因,由表及里,如抽絲剝繭,簡述了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突出了以人地關系為核心的教學思想。
二、說學情
1、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
通過初中前階段的學習,學生初步掌握讀地形圖、氣候圖的方法;
2、在本節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認知能力參差不齊,因此在學習歐洲西部地形時,讓其動手設計貼地形圖,調動其學習興趣。學習溫帶海洋特征時,每組討論歸納,由中等生作中心發言人,進一步培養其分析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思考性強的問題先由一般學生回答,尖子生點評,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思考的熱情和探究的欲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不斷提高認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目標
1、知識目標
根據《地理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地形特點、氣候特征、傳統的畜牧業。
2、能力目標
《地理課程標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標明確指出,地理課通過多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概念,進而理解基本規律。因此本節課能力目標主要表現在:
(1)培養學生讀圖收集信息,歸納的能力;
(2)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評價地理環境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地理課程標準》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部分要求學生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1)自然環境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2)我國西部牧區面積廣大,更有許多優良畜牧品種,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啟發學生借鑒西歐經驗,為祖國西部開發建設獻計獻策。
四、說重點難點
根據《地理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實際學情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歐洲西部的地形特點,描述溫帶海洋性的氣候特征;分析歐洲傳統畜牧業的發展條件。
教學難點:歐洲畜牧業成為傳統產業的原因。
五、說教法
針對本課的特點,依據“自主探究式”教學法,對學生分組進行導學,在學生進行交流收集資料、貼地形圖、看投影等一系列活動的基礎上,采取精講深化、分析綜合、設疑辨論等教學方法,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六、說學法
運用多媒體將教材靜態信息加工成聲、情、形的動態信息,引導學生分析歐洲傳統畜牧業的發展條件及原因,讓學生學會分析地理問題的方法,并充分利用收集資料、貼圖、討論等方法,讓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增強學生的參與協作意識。
七、說教學構思
(一)導入新課
[活動一]交流課前收集的歐洲人生活與飲食習慣的資料。
(二)展開探究過程
[活動二]歐洲西部牧場圖。簡單介紹歐洲西部國家的畜牧業情況。
[活動三]讓學生讀課本圖823“歐洲西部地形圖”、歐洲西部地形輪廓板圖讓學生上講臺,用磁性貼將“大不列顛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斯堪的納維亞山脈、阿爾卑斯山脈、西歐平原、波德平原”吸在輪廓圖上。使學生明確本地區地形特點。
[活動四]歐洲西部氣候圖
分組討論:1、該地區主要氣候特征,引出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概念。
2、這種氣候對畜牧業生產有何影響?
[活動五]再讀課本圖822“歐洲西部的氣候”,從圖中讓學生讀出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寒帶氣候、高原高山氣候。
(三)深入探究過程
[詩歌欣賞]《敕勒歌》
(四)拓展與練習
1、我國西部有哪些牧區?有什么優良牲畜品種?
2、歐洲西部地區和我國西部牧區在地形、氣候等方面有何異同?
八、說板書設計
講完課后如可能可以讓學生設計板書,或者我自己板書。
九、說問題設計
依據“活動”設計問題,注意問題的新穎性和活動性,結合學生的實際,要有一定的層次和深度。
十、說教學手段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圖、視頻資料及詩歌,并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完成教學。
【七年級地理下冊《歐洲西部》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馬》說課稿范文02-14
七年級下冊《蘇州園林》說課稿05-26
七年級語文下冊《木蘭詩》說課稿03-15
七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說課稿05-09
《地毯下的塵土》說課稿(七年級下冊)04-29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安塞腰鼓》說課稿02-22
七年級語文下冊《在沙漠中心》說課稿06-02
七年級語文下冊《觀舞記》說課稿05-11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木蘭詩》說課稿范例03-15
七年級地理下冊期中測試題及答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