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選自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詩詞五首》中的第一首,761年秋天,一場大風把他的茅屋茅草給卷走了,窮困的他屋漏偏逢連夜雨,他的一家只好在風雨淋漓中度過了一個難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萬千,于是揮筆寫下了這首不朽的詩篇。這首詩最能體現杜甫憂國有民的博大胸懷和沉郁頓挫的詩歌風格。這課《詩詞五首》,俱是見景抒情或遇事感懷之作,《茅》為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情感特征最為熾烈、內涵最為深刻的一首。能通過學習此詩掌握解詩之法,學生要學習其它四首詩詞也就順利得多。通過形象的語言呈現鮮明畫面,寓情于描寫之中。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值得鑒賞和學習。八年級的學生對古代詩詞格式、語感和朗讀方法有一定的知識與誦讀經歷。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鑒賞詩歌的方法,提高學生鑒賞能力和文學素養。
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基于教材與學情的特點,根據新課標的“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我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反復吟詠,把握詩歌意象、意境。
2、感受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3、體會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現實主義風格。
根據文本(內容和形式)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情感特點。
教學重點:品味詩歌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把握作者“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理解。
二、說教法
話說:教有常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學情、本課的'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選擇誦讀指導法、問題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通過誦讀感受詩歌的節奏、韻律,創設情境,啟迪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體會詩歌所蘊藉的感情內涵,培養學生的的能力。
三、說學法
在制訂教法的依據上,考慮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知識、能力水平的不平衡性。我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靈活采用誦讀品味、討論探究、圈點勾畫、活動遷移等方法,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中,獲得個性化閱讀的體驗,通過誦讀和理解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細節、品味語言與意象的鑒賞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分一個課時完成。
(一)課前準備:
新課標要求拓展語文學習的領域和空間。課前讓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等途徑搜集杜甫的一生資料,制成知識卡或幻燈片,作好在課堂上與同學交流的準備。
(二)教學過程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環節有:情境導入——誦讀品悟——活動遷移——小結—作業設計——板書設計等六個環節。
1、導入。
課件播放《茅屋為秋風所破歌》flash在線課文欣賞朗讀,在音樂與畫面中,引領學生走進作者的無奈生活,領略萬千的感慨,從而導出課題。
這一環節是為學生學習本課營造氣氛、激發興趣。
新課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語文教學是師生與文本的平等對話,教師創設誦讀情境,對學生的解讀加以啟發誘導。
2、誦讀品悟:通過“感知性地讀—按要求讀—鑒賞性地讀”這三個層次的誦讀,在師生的雙邊活動中,借助于圈點勾畫、探究討論法等,突破重難點。
(1)探究性地讀——學生自由朗讀:找出文中難讀的字詞,師生一起正音、釋義。教師范讀,指導句讀、節奏、重音、語調。教師提點學生注意詩歌的韻腳。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在誦讀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詩歌的朗讀技巧、詩歌語言的特點,培養學生誦讀詩歌的能力。
(2)按要求讀課文: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有目的地讀。這首詩是詩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談論詩人的創作風格。說說詩中描寫了幾幅畫面?抒發了作者的什么情懷?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查找的資料、學生很容易通過詩人的遭遇,得出現實主義風格的結論。培養學生知人論世,不“以意逆志”的文學批評法。第二小題學生通過圈點勾畫,小組合作一般也能概括三幅畫面來。引導學生明確憂國憂民的情懷。這一環節旨在分析細節、讀出情感的能力。
(3)賞析性地讀:
1)賞析生動傳神的一系列動詞,這道題通過學生之間的探討一般能解決。
2)把握作者“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理解。學生可能只會從文本的意思去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
3)朗讀體會語言的美。最后一節,怎樣讀出情和意?這題有一定難度,師生可以一起探討:這是無法實現的。“千萬、大庇”重讀;“安得、何時”要讀得既悲哀又充滿希望;“嗚呼”要讀得無可奈何;“死亦足”要讀得堅定有力,并且拖長音。找生讀后,評析,再讀,最后齊讀。這個環節旨在突破重點,讓學生融入文本,領悟鑒賞詩歌的方法,提高詩歌鑒能力。
3、活動遷移——“劇本改編”大會。
這是授課的最后一個環節,再次播放flash動畫,讓學生各顯神通,將課文改編為劇本。潘新和老師說,以“表現(說、寫)為本位”語文教學發展觀將成為21世紀中國語文界的共識。此項設計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詩歌到寫作,把握住情感,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
4、小結。
本文通過誦讀帶動鑒賞,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品味語言,領會詩歌的意境。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精神。
五、布置作業。
1、熟讀成誦
2、結合對作者的了解,辦一份紀念他為主題的手抄報。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 2
一、教材分析:
這首詩被編輯在九年義務教育四年制初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五單元第20課《詩五首》中。寫于公元761年。兩年前(759年),飽受戰亂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親友的幫助下,終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暫時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場大風把茅草給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風雨淋漓中度過了一個難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萬千,于是揮筆寫下了這首不朽的詩篇。這首詩最能體現杜甫憂國有民的博大胸懷和沉郁頓挫的詩歌風格,同時在《詩五首》這課中,它也是情感特征最為熾烈、內涵最為深刻的一首,所以學好本詩對其它四首詩的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好本詩就會對我國古代詩詞名篇多一分認識,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啟迪。
二、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明確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新課標的這些理念應貫穿在每一堂語文課中。針對這首詩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詩歌內容,掌握朗讀的韻律節奏。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閱讀能力和初步鑒賞能力,體會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風格。
3、情感目標:學習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以及“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崇高情懷。
三、教學方法:
1、朗讀法: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特別是古詩詞。詩的.節奏、韻律,所蘊含的感情內涵都要靠讀來感受體會,因此,朗讀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
2、自主合作、討論探究法:新課標規定,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來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決不可包辦代替,而要讓學生作為閱讀主體,自主、合作,積極地、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讓學生相互討論,主動質疑,以學定教。
四、教學手段: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配以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詩中有一種歌行體,它的特點是不講究格律,任由詩人創作興致所至,抒發感情,句數多少不限,可以說是句式整齊的“自由體”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的一首歌行體古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學習重點:
讓學生共同商定,體現“以學定教”。
教師提示:根據以往學習詩歌的經驗,你們認為學詩歌重點應該學什么?在此基礎上,歸納成兩點。(做成圖片)
1、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2、品味語言,領會詩歌的意境。
(三)整體感知(自主學習)。
1、師范讀: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讀,很容易把學生的情感喚起,以便快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要求注意:把握字音、節奏、停頓、重音等。
2、自己放聲讀兩遍,把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讀出來。
3、找生讀,其他同學找優缺點后再讀,說說詩中描寫了幾幅畫面?抒發了作者的什么情懷?(做成圖片)學生回答時老師板書。
(四)合作探究:
挑出你們喜歡的詩句,并說說喜歡的理由。(做成圖片)
四人一組合作交流,此間老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觀察學生學習效果,重視學生的情感參與狀態。給他們足夠的時間,進行充分的討論,然后小組派代表發言,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教師適當地補充點撥。不外乎從以下三個方面陳述喜歡的原因,邊賞析邊讀。
1、賞析生動傳神的字詞:
如:
(1)第一節“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寫出風的迅猛,還表現了茅草的動態。換成“吹”,風的力度不夠;“掀”表現不了茅草的動態。“三”是虛數,“幾”的意思,有時形容多,有時形容少,在這里說的是茅屋蓋得很薄,經不起風吹。
(2)第三節中“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鐵”表示:
a、很涼、很硬(天寒冷)。
b、色彩:很破舊、很臟,只有一被,無法拆洗(貧窮)。換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無被子破舊之意。
2、品位含義豐富的詞語: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
如:
(1)第二節中“歸來倚仗自嘆息”,“嘆息”的含義是什么?
a、嘆息天公無情毀屋。
b、嘆息兒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
c、嘆息黎民生活困苦(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初顯憂民思想。
(2)“長夜沾濕何由徹”中的“長夜”一詞一語雙關,既指眼前難挨的雨夜,又指戰亂造成的長時間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時局。
3、朗讀體會語言的美。
如:最后一節,怎樣讀出情和意?
語調高昂,還有悲哀、憤怒的語氣(當時無法實現,只是一個愿望)。其中:
“千萬、大庇”重讀;“安得、何時”要讀得既悲哀又充滿希望;“嗚呼”要讀得無可奈何;“死亦足”要讀得堅定有力,并且拖長音。找生讀后,評析,再讀,最后齊讀。
(五)總結遷移:
全詩共四節,前三節描寫了秋風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濕屋三幅畫面,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杜甫一家的不幸遭遇。然而令人佩服的是詩人在自己經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時,想到的不是個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萬萬像他這樣處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現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體現了他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盡管在當時的社會里,詩人的愿望無法實現,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寬闊的胸襟卻永遠閃耀著光芒,千百年來,人們一直不忘的絕不僅僅是他的詩,更是杜甫他這個人。
今天,你從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啟示?(做成圖片)主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切身的感受。
(六)質疑解難:
還有哪些地方沒讀懂?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七)結束語:
憂國憂民的詩人,永遠會受到人們的愛戴。最后,讓我們懷著對杜甫的愛戴和敬仰,有感情地誦讀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的《詩詞五首》俱是借景抒情或遇事感懷之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其中情感特征最為熾烈、內涵最為深刻的一首。通過學習此詩掌握解詩之法,學習其它四首也就順利得多。而且本詩是詩圣杜甫的名篇,千古傳誦,學習本詩,學生對詩歌的形式和特點會有進一步的了解,也對我國古典詩詞的名篇多了一份認識,學生還能在逐步感受杜甫憂國憂民、克己為人的博大胸襟的過程中,接受詩人人道主義精神的陶染。
2.教學目標的確立及依據
依據:新課程標準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促使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初中詩文的教學,則以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語感為主,并適當積累文言文字詞句知識,使學生對中國古文學作品作家有所了解。我個人理解就是使學生對古詩文要“想讀”、“會讀”、“熟讀”、“解讀”。至于本課,字詞知識不多,語言通俗,淡中見奇,意蘊深厚,所以計劃以“熟讀”、“解讀”本詩為重點。
針對這首詩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詩歌,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學生對詩歌的閱讀能力和初步鑒賞能力。品味詩歌語言的形象、生動與凝練。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吟誦、聯想,把握詩歌意象,體會詩歌意境。聯系詩人身世處境,結合詩中描寫抒情,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詩人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激發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在反復的吟詠中,體會詩歌的內涵,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品位詩歌的語言,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二、說學生
新課程提倡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課堂上主張“師生互動、自主合作、探究感悟”。因此,對學生的現狀分析必不可少,本詩面對的學習群體是一群14歲左右的少男少女,他們成長在豐衣足食的年代,受經歷與知識水平所限,對這首感慨個人經歷、抒發社稷理想的古代詩歌要達到深層次的理解必然有一定難度。
鑒于此,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設計了三個環節:
1.介紹背景,拉近和學生的時代距離。
2.范讀、配樂朗讀,理解作者的感情.
3.杜甫的其它詩作輔助理解。
三、說教學方法和手段
1.學法指導——依據“三有利”原則
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思維。
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方法,以利于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
有利于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具體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要突出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要讓學生作為閱讀主體,自主、積極、全身心的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最大限度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人生閱歷、知識儲備、藝術修養、閱讀經驗等)進行創造,進而形成對語言文化知識系統性、綜合性、規律性的理性認識和邏輯把握,并把語言文化知識、經驗內化為自己的思想、觀念、信念和行為,最終升華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2.教法
情境感染法:利用音頻、視頻創設學習詩歌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的情緒受到感染,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朗讀感悟法:朗讀是入情的最好方式,把朗讀貫穿于教學全過程,讓學生在誦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誦讀。讀出內涵,讀出情境。
問題探究法:問題要精當,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點撥手法。在學生主動學習交流的基礎上,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學會閱讀詩歌。
閱讀評點法:引導學生賞析詩歌,并能從詩歌的內容和情境中表達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個性思維。
遷移拓展法:根據教材的彈性和開放性把詩歌學習延伸到課外,鏈接到生活。對詩歌進行劇本改編和創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3.手段: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四、說總體教學構思
圍繞目標,注重知識遷移。引導閱讀,讀中感悟,探究研討,因材施教。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追求教師和學生和作品之間的平等對話。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實踐能力為宗旨,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性、參與性為前提,以個人或小組學習活動為基本方式。通過朗讀領悟、合作探究、質疑創造、拓展運用等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增強語感,在質疑中學會創新,在探究中訓練思維。喚起學生內在的精神動力,讓學生的感受得到生命的綻放、靈感的閃現、情感的激蕩、思維的碰撞、美感的激發、欲望的實現……學生有了精神發展的足夠空間,確保課堂的效率與生命。
所以我設計了三大環節:
(一)、情境導入。
(二)、走進文本:以讀為本,品讀結合。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對詩歌不同角度的品讀。
1.范讀、自由讀,讀準字音,了解大意。
2.分段分組讀,讀懂內容,讀出語氣語調,讀出自己。
3.默讀、個別讀,質疑問難,讀出問題。
4.師生合作讀,讀出意境,讀出情感,讀出內涵
5.熟讀成誦,讀出體會。讓讀成為發現感動的方法,成為承載感情的載體,成為師生共同交流的平臺。
(三)、走進生活,遷移拓展,延伸課堂。
五、說教學程序
(一)激情導入、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首先作一段和詩歌相關的小詩,“秋風沒有想到,茅屋被風撕去封面以后,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唐詩,就這么世世代代敞開著了,至今這些裸露著的文字,還在到處翻滾和飛揚。”利用多媒體制成音頻動畫,創設學習詩歌的情境。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中,教師導言:在我們祖國燦爛的文學史中,唐詩是一串璀璨奪目的明珠,在這串明珠中,杜甫的詩以其強烈的時代感和深沉的人民性而獨占鰲頭。今天,就讓我們和杜甫一起走進中國文學史上的這塊圣地,走進浣花溪畔的茅屋,來學習詩圣在這寫就的不朽的詩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播放杜甫草堂的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音頻動畫的小詩,創設學習本詩的課堂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再通過教師的導入,把學生自然引入到學習本詩的意境當中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望,為深入學習、體會內涵作張本。
(二)賞析詩歌,走進詩人憂國憂民的感情世界
1.作者和時代背景簡介
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鞏縣,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時期,憂國憂時,流傳至今有1450多首詩歌。思想與藝術造詣極高,是我國詩壇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極大成者。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譽為“詩圣”。
時代背景:公元759年,關中地區鬧饑荒,民不聊生,這年秋天,杜甫棄官西行,奔波秦隴,輾轉四川,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過上了暫時安定的`生活。公元761年,不料,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的茅屋,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詩篇。
2.朗讀詩歌,增強語感,了解大意,整體把握
①師范讀全詩,學生注意詩的字音、節奏、大意和感情。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感情充沛的配樂范讀,為整堂課濃厚的情感飽和度奠定了基礎,增強課堂的感召力和號召力。
②學生自由讀詩,把握字詞。
③學生自己放聲讀詩兩遍,把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讀出來。
④學生個別朗讀,師指導、點撥。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初步體驗詩歌的情感,使學生的感受能力得到錘煉,欣賞能力得到提高為深入學習詩歌作鋪墊。嗚嗚的風聲,嘩嘩的雨聲,詩人憂國憂民的高亢呼聲,此起彼伏,交互錯雜,激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感情,進行朗讀練習,品味語言與內涵
①指導學習第一節(八月秋高風怒號……)
生自由讀詩,并用四個字概括內容,一個字概括詩人的心理活動或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秋風破屋——急)
進行朗讀訓練(以“急”為感情基調)
②以學習第一節的方式,分三組分別學習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并評選出一個最佳學習活動小組。
明確探究內容:
每節詩都寫了什么內容?(四字概括)
每節詩所表現的心理活動或思想感情?(一字概括)
學習過程中你有什么困惑和疑問嗎?(同伴交流)
[設計意圖]不同的思想交鋒、碰撞,極大的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開啟了學生的靈智,學生的情緒處于高度亢奮狀態,求異求新的思想就會不由自主的迸出來。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合作,采用激勵式教學,激發學習熱情,不僅獲得語文學習的樂趣,而且讓學生知識有所增進,能力有所提高,情感有所釋放。
③分組匯報學習成果,進行朗讀訓練和師生間的質疑、釋疑
從學生的許多答案中選出最貼切的:
第二節:頑童抱茅——嘆
師質疑:為什么是頑童?詩人感嘆的是什么?
預期學生質疑:為什么要寫群童頑皮?
以“嘆”為感情基調朗讀第二節。
第三節:屋破難眠——憂
師質疑:你們從哪里看出是屋破難眠呢?詩人擔憂的是什么?表現了詩人怎樣
的情懷和品質?
以“憂”為感情基調朗讀第三節。
第四節:廣廈庇寒——愿
師質疑:這首詩運用了許多對比詞:“屋漏——廣廈”、“長夜沾濕——風雨不動”、“俱歡顏——死亦足”,這些理想與現實的對比有什么作用呢?
預期學生質疑:這節中有個“嗚呼”,第二節中有“歸來倚杖自嘆息”。“嗚呼”與“自嘆息”有什么區別與聯系嗎?
[設計意圖]這一步是學生個性化解讀文本,朗讀教學與教學方法相結合,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質疑、釋疑,學生不僅親歷了體驗——品味——賞析——評價的心路歷程,而且實現了認知結構的遷移和整合,深化了認知、形成了能力、掌握了方法。激發了內心深處更大的情感波瀾,提升了道德價值觀。同時,合作探究學習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而且有助于因材施教,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全體學生的不足。
④品味語言,體會內涵
用詞的形象傳神。/內涵的豐富深刻。/對比詞的鮮明突出。
⑤師生合作,分任務朗讀詩歌。以“急—嘆—憂—愿”的感情基調朗讀全詩。
明確朗讀要求:男生讀第一節,女生讀第二節,全班同學齊讀第三節,師生共同讀第四節。師讀到“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時候,學生重復這一句,師讀完后,學生把最后一句再重復一遍。
[設計意圖]在充分理解詩歌的內涵和情境的基礎上,在多種朗讀方式的吟詠下,重唱式朗讀設計,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課堂教學氛圍也進入高潮階段,為下一步學生自由談論學習體會,發表個性見解醞釀感情。
4.詩歌主題升華
主題:表達詩人心系蒼生、憂國憂民的情懷。
師質疑:在杜甫的詩歌中,你還知道哪些憂國憂民的詩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學生齊讀這些詩句)
[設計意圖]既加深學生對詩歌主題的理解,深入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悲壯形象,又在回顧、提煉詩句的同時,增加了學生的文學積累。
5.學生談學習體會
[設計意圖]考察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思維和情感體驗。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多元化解讀詩歌。
(三)遷移拓展
假如你是一位電視劇編劇(導演),打算寫(導)一部有關杜甫的歷史劇,結合此詩,你準備設計一些情節和畫面。請進行合理的想象,把有關的畫面描寫出來,并適當加入主人公的動作、神態描寫。
[設計意圖]把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實現和學生生活的對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從而實現藝術化的語文教學。
(四)結束語
一千二百多年過去了,流逝的時光淹沒了苦難的歲月,卻淹沒不了詩人杜甫憂國憂民發高亢呼聲。歷史不能忘記,人民不能忘記,他那舍己為人、至死不渝的決心,他那胸懷天下、心系國家的忠心,如日月照千古,如蒼穹閃星輝,永駐我們心中。最后讓我們再一次喊出詩人的理想,傾聽詩人的心聲吧!(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設計意圖]感受詩人形象,體會詩人情懷,強化詩歌主題。使學生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情緒的感染,收到意猶未盡、余音繞梁的教學效果。
(五)作業
假如杜甫真的來到我們面前,他肯定能用他那美麗的詩篇歌頌我們的新生活。請你以杜甫的口吻寫出新時代的新景象,新感受。(文體不限)
板書設計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思想內容情感脈絡
秋風破屋急
頑童抱茅嘆
屋破難眠憂
廣廈庇寒愿
設計說明:此板書設計從整篇詩歌內容入手,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即體現了詩歌的思想內容,理清了詩歌的情感脈絡,又突出了詩歌的主題思想。簡單明了,形象可感。使學生輕松理清學習詩歌的思路。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 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理解詩的內容。
2、培養朗讀能力,在誦讀中進一步感悟。
3、揣摩詩歌語言,體會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4、培養關心他人、愛國愛民的優秀品德。
教學重點:
1、朗讀品味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憂國憂民的情懷。
2、理解本詩所體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對重點詞句的賞析理解,并把這種理解反饋到誦讀之中。
教法學法:
誦讀討論,師生互動,共同探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把茅屋圖片、杜甫頭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用屏幕顯示出來。
伴隨解說詞:這幾間茅草屋,雖然簡陋,卻牽系一個詩人的家庭冷暖;這個詩人是誰?(杜甫)我們曾學過《杜甫詩三首》,請回憶一下杜甫的基本情況。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檢郎,而又被稱杜工部。河南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圣”之稱,1982年,杜甫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在我們一般人看來,這樣偉大的詩人生前一定過著非常舒適、安逸的生活,身居華屋,錦衣玉食。可事實遠非如此。無數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難生活和悲慘命運的產物。對詩人杜甫來說,更是這樣。杜甫43歲的時候,爆發了一場有名的戰亂,那就是安史之亂。這是一場民族大災難。當時是田園荒蕪、戰亂頻仍,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到處是饑餓哀號,到處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飽受了戰亂之苦,寫下了許多浸透著血淚的偉大詩篇。這些詩篇因為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被人們稱之為“詩史”——用詩歌寫成的歷史。(我們學過的《春望》、《石壕吏》。著名的“三吏”、“三別”反映了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費盡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暫時結束了輾轉飄零的流浪生活,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對似的,到了八月,一陣秋風掀去了屋頂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不朽之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秋風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讓人不愉快的事,可詩人卻要歌詩一首,這是為什么呢?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讓我們一同走進“茅屋”,用心聆聽詩人的心聲。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領會這首詩的思想感情。
2、學生朗讀完后,教師糾正“俄頃”、“喪亂”、“突兀”、“見此屋”等幾個加點字的正確讀音。同時把握詩行的節奏及韻律。
示例: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3、學生先互相練讀、評讀,挑選優秀展示朗讀。
4、自由誦讀課文,邊讀邊想像想象畫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
四、研讀賞析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大意。
⑴學生分成若干組合,互相提問詩中的詞語,理解、把握詞義。
⑵學生在理解基礎上,口述課文大意。
⑶推薦朗讀水平高的同學讀課文,注意字音、節奏。
(教師適當進行朗讀指導,強調如何深入領會詩的意境,讀出詩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來。)
2、讀課文,用最簡潔的詞句概括各節內容。
(板書)秋風破屋、頑童抱茅、夜雨難眠(長夜沾濕)、期盼大廈
3、這首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感情?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寧愿“吾廬獨破”,受凍至死,也要得到“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風格和憂國憂民的情感。
(2、3環節中穿插逐層分析各小節)
(1)請根據第一個詩節的內容,在“秋風”一詞的前面加上一個適當的詞語構成偏正短語并且闡述理由。
分析:學生很可能選擇“無情”、“猛烈”“兇猛”等詞語。根據是此段中有“怒號”一詞說明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等。鑒于此,教師可以順勢推理,把第一句改為“八月秋高風猛烈(或無情、兇猛等)”并讓學生跟原文比較孰優孰劣,弄清“怒號”的擬人化用法是最佳的。從而達到“煉字”的目的。
追問:哪些動詞渲染了風的威力?(卷、飛、渡、灑、掛、罥、飄轉)
這節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痛惜)
(2)讀第二節,思考:
群童為何抱茅?
討論明確:本身也是窮孩子,用茅草蓋屋或回家當柴燒。當然也不排除調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層原因——譬如社會現實。杜甫與其說生孩子們的氣,倒不如說生社會的氣,恨動亂社會造成人民貧困、災難。
“歸來倚杖自嘆息”,他嘆息什么?這一句的語氣和節奏應該怎樣讀?
討論明確:一嘆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呢;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窮苦的人;三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應該用嘆息的聲音讀出來:歸來倚杖自——嘆——息——
過渡問題,承上啟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
(3)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一節中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床頭屋漏,雨腳如麻,渲染了暗淡愁慘的氛圍,也烘托了詩人愁苦暗淡的心境。
(4)面對這重重的不幸——秋風破屋,茅草被盜,大雨連綿,屋漏床濕,長夜難徹——如果面對這凄風苦雨、漫漫長夜的就是你,你此時會有什么樣的感慨?什么樣的想法?而詩人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呢?他僅僅是哀嘆自己的不幸、發泄自己的不滿嗎?請同學們朗讀詩的最后一節。
這節寫出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怎樣的愿望?(憂國憂民)
詩人從眼前長夜沾濕的痛苦生活,想到飽經磨難的千千萬萬的窮苦百姓,從風雨飄搖中的個人茅屋想到連年戰亂中的整個國家。推己及人,由家到國。甚至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國家社稷,甘愿犧牲自己,這是何等恢弘的氣度,何等博大的襟懷,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正如當代詩人郭沫若題詞:(板書)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五、拓展延伸
你能說出杜甫其他有關愛國的詩句嗎?
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六、小結:
偉大的詩人,總是把自己的'命運與民族、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與之同呼吸,共命運。著名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說過:“任何偉大的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會和歷史的土壤,他們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這首詩里不是單純地寫自身之苦,而是通過個人的不幸來反映時代的不幸。在這狂風暴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躍然紙上,深深地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其實,具有這種偉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從“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無饑寒”的白居易,從“先憂后樂”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游,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到“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從“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中國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一直秉承了這樣一個優良傳統。他們以天下人為念,執著追求著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這種思想,這種傳統,使我們看到人性的閃光,看到了民族的未來,看到了人類的希望!
六、作業:
課下背誦這首詩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 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體味詩歌的意境。
2、體味作者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關心人民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難點分析
1、指導學生進行詩歌朗讀訓練。
2、創作背景的介紹和詩歌意境的理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對聯,導入正課
世上瘡痍,詩中圣哲。
民間疾苦,筆底生瀾。
詩圣杜甫筆下記載世上瘡痍、民間疾苦的作品有哪些?《三吏》《三別》《兵車行》《麗人行》《春望》等,當然也包括我們今天要學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二、簡介創作背景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寫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親戚朋友幫助維持生活。這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邊找到一塊荒地,蓋起了一間茅屋,總算有了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至。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詩篇。
三、朗讀訓練
1、學生自讀詩歌,初步體會詩歌中的思想感情。
2、朗讀方法指導
①本詩以七言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頓;
②韻腳讀出延長音;
③以手指輕擊大腿示拍子配合節奏法;
④邊讀邊想象畫面法。
3、進行朗讀比賽
四、整體感知
說說詩中描寫了幾幅畫面?抒發了作者的什么情懷?
明確:
1、描寫了四幅畫面:秋風怒號圖、群童抱茅圖、嬌兒惡臥圖、遙望廣廈圖。
2、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
五、感受秋天
1、先找出文中描寫秋天的相關句子,然后想象出當時的情景并感受其特征。
2、把你所想象的場面在小組中交流一下。
提示:圍繞秋天狂風肆虐、烏云密布、大雨如麻、凄涼肅殺的特征展開想象。
六、走進草堂
1、走進草堂看到了怎樣的情形?找出描寫的語句并感受其特征。
2、請位同學給我們當回導游,帶我們去參觀當時的草堂。
提示:草堂是一貧如洗的`凄傷之地。千瘡百孔、搖搖欲墜、擺設極其簡陋、棉絮破舊不堪。
七、走近杜甫
把你想象中的詩人情形描述一下。
提示:可以從人物的語言、行為、心理、外貌和表情入手描述。
八、聆聽杜甫
試想,堂堂一代詩圣,卻落得如此境地。這是誰之過?那顆千瘡百孔的心此時又發出怎樣的吶喊?
九、遙寄杜甫
此時此刻你想對杜甫說些什么?
十、以詩賞詩,向課外延伸
1、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政治腐敗,貧富不均。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山河破碎,金甌尚缺。
3、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垂老別》)
——戰亂中子孫亡盡的老漢憤然參軍告別老妻的凄慘場面。
4、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孝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連年戰爭重新被征召的士兵的哭訴,這是人亡村衰、空寂蕭條的那個社會的縮影。
5、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月夜》(756年))
——寫安史之亂中逃亡和被俘長安的遭遇,痛訴妻離子散之苦。
6、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寫戰斗殘酷,死傷慘重,民不聊生,就連老婦人也要被迫上戰場。
十一、布置作業
如今我們生活的常州城內高樓林立,周邊鄉鎮別墅幢幢,百姓安居樂業。假如杜甫看到這種生活情景,他會是什么心情?請發揮想像,從杜甫角度畫一幅畫,為畫配小詩一首或一段心理獨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 6
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詩中重點文言字詞的音與意,如:怒號、三重、掛罥、布衾、喪亂、何由徹、庇、見、突兀等。
2、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創作。
能力目標
掌握通過朗讀品味詩歌情與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詩歌中流露出來的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重點
體味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前三節的描寫與敘述在表現詩人情感上的服務作用。
教學方法
朗讀法、激趣引導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自擬對聯一副,“踏雪尋梅只為一睹芳容,傲骨凌寒姿;讀詩悟情但求百味愁心,憂國憂民緒”,激趣導入新課。
二、解題
1、質疑:同學們,杜甫的詩已經讀到過了嗎?現在請同學們把你所知道的有關杜甫的知識告大家!(待學生回答)
教師明確: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杜甫也曾應進士考試,但不第。一身從未放棄過通過出仕為官為天下蒼生貢獻力量的宏愿,但生不逢時,遇上了安史之亂(755——763)。無奈之下攜了妻小跑到四川去了。在輾轉漂泊中就接觸到了社會的底層,親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寫出諸如“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之類富有人民性、現實性的史詩。最后在親友幫助下,于西郊的浣花溪畔,用兩年時間蓋上一間茅屋(即今“成都草堂”),總算得到一個安身之處。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陣狂風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濕透了室內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于是,詩人寫下流傳久遠膾炙人口的詩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人寫下這首詩歌的時候才49歲。(這一點請同學們注意!)
2、質疑:同學們,你來讀一讀詩歌的題目,看看有什么特點?(待學生思考)
教師明確:“……為……所……”是一個被動句式。題目的意思是茅屋被風吹破。歌: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是樂府詩的一種體裁。
二、整體感知
1、先讓學生齊讀,并提醒學生在齊讀時注意字的讀音,注意領會這首詩的思想感情。學生齊讀完后,教師指正解讀并糾正字音。
教師提示:怒號、三重、掛罥、布衾、喪亂、何由徹、庇、見、寒士、突兀等。
2、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教師明確:前三節基本用降調,但降中有逐層遞升,語速宜緩慢,詩中“怒”“三”“灑”“掛““飄”“老”“忍”“抱”等字須重讀,讀出風之大、茅草翻飛的意境;“呼——不得——”“自——嘆——息——”等字須拖長讀音,讀出杜甫面對群童抱茅無可奈何的`情狀來。后一節用升調,語速適中,“安得”“千萬”“大庇”“寒士”“嗚呼”“何時”“受凍”等字須重讀,“死——亦足”中“死”字須拖長讀音。這樣處理,能讀出杜甫心存社稷、意念蒼生的思想感情來,較好地表達出詩歌的情意。
3、教師進行范讀。(要注意讀得聲情并茂、抑揚頓挫,使課堂氣氛達到一個小高潮。)
三、研讀賞析
1、賞析第一節詩
(1)設疑引導:題目說茅屋被秋風吹破了,詩人在詩歌第一節用了一個詞來描寫秋風的情狀,請同學們找出來。
教師明確:“怒號”說明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又運用了擬人化手法。
(2)設疑引導:“卷”和“吹”相比,在描寫風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教師明確:“卷”字就讓我們想起“旱地拔蔥”,很形象化,有力度。
(3)設疑引導:接下來還有一系列的動詞,哪些呢?它們有什么好處呀?
教師明確:還有“飛”、“灑”、“掛”、“飄轉”、“沉”等動詞。這些動詞刻畫了茅草漫天飛揚的動感畫面。
(4)設疑引導:如果我要你給這節詩擬一個小標題,怎么才恰當?同學們想想。
教師明確:秋風破屋(描寫)
(5)請男同學們齊讀這節詩。
2、賞析第二節詩
(1)設疑引導:詩的第一節已經為我們描寫了秋風破屋的景象,那么詩人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情怎樣呢?請女同學們齊讀詩歌的第二節。
教師明確:詩人發怒、著急但又無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沒有一個字描寫他的心理活動,但是能讓讀者體會得到這種心情。
(2)設疑引導:著急和無奈之下,詩人嘆聲說到,“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請注意前面提到說,杜甫寫此詩時只有49歲。那用“老”來自況,是否準確呢?
教師明確:這是寫心情。顛沛流離催人老,詩人心力交瘁,倍感未老先衰。
(3)設疑引導:同學們能不能猜想一下,群童“公然”“抱茅”是用來做什么?僅僅是調皮,在戲耍這個老頭嗎?
教師明確:詩人用茅草蓋茅屋,群童或許也是用來做茅屋的,也有可能當柴火燒。總之,可見詩人周邊生活的也是窮人。
(4)設疑引導:同學們想想詩人到底嘆息什么?
教師明確:一嘆自己命途多踹,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呢;二嘆同病之人之苦,同是饑寒交迫。
設疑引導:要你模仿上一節擬的標題,同學們試一試!
教師明確:群童搶茅(記敘)
3、賞析第三節詩
(1)設疑引導:同學們這個夜晚,杜甫一家過得怎樣?請一位同學來朗讀詩歌第三節。
教師明確:長夜無眠。“何由徹”可以看出很難受。
(2)設疑引導:詩人有哪些描寫交代了 “何由徹”的原因?同學們思考一下。
教師明確:“冷似鐵”一個比喻就刻畫出了布被的硬與冷。“雨腳如麻”的“麻”字說明雨點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又冷又濕。
(3)設疑引導:“雨腳如麻”是由于“秋風破屋”,那么“布衾”“冷似鐵”是為什么呢?
教師明確:原因是棉被使用多年即破又臟。足以見出杜甫生活的貧困,也見出“喪亂”給平民帶來的苦難有多深。
(4)設疑引導:這下我們也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這節詩。
教師明確:冷濕難耐(描寫)
4 、賞析第四節
(1)過渡引導:這么一個冷與濕交加的無眠的夜晚,詩人聯想到了什么呢?請同學們齊讀第四節詩
教師明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設疑引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是什么意思呢?
教師明確:如何能得到高樓大廈千萬間,讓天下愛冷受凍的人都喜笑顏開!我屋獨破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3)設疑引導:給此段加一個什么小標題?
教師明確:“祈求廣廈”(板書)
(4)設疑引導:這樣推己及人可見杜甫是怎樣的一個人?
教師明確:一個憂國憂民的偉丈夫,一個典型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讀書人。
(5)師生齊誦全詩。
四、課堂小結:
這正是“詩圣”的偉大之處。他不僅只是寫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這風雨之夜,普天之下還有更多像他這樣處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愛到微出現真情,情自心底心底抵萬語。詩人把自己滿腔的憂國憂民的熱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五、課后作業
1、背誦并默寫全詩。
2、寫一篇以“杜甫的憂國憂民”為主題的讀后感,字數不限。
六、板書設計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杜甫 現實主義詩人 詩圣 詩史
“三吏”: 《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三別”: 《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秋風破屋(描寫) 群童搶茅(記敘) 冷濕難耐(描寫)
↓ ↓ ↓
—————————————————————
(推己及人)
↓
祈求廣廈(議論)
↓
憂國憂民(抒情)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 7
一、教學目標設計:
①揣摩詩歌語言。
②品味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③進行朗讀訓練。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詩,最能體現出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風格。在制定的三個學習目標中,應該以“朗讀訓練”為重點(當然,也是難點)。無論是為深入理解體味本詩,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詩歌朗讀的指導訓練。教學大綱中也要求誦讀古典詩歌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無論是為深入理解體味本詩,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詩歌朗讀的指導訓練。教學大綱中也要求誦讀古典詩歌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經過考慮,我決定以“朗讀訓練”為切入點,再附以“揣摩語言”的方式,進而去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四、教學用具設計、實驗教材設計或多媒體展示資料
用PowerPoint制作教學課件,根據教學過程,隨堂使用。(具體見“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一)講課之前的“開場白”設計
新頒布的《語文教學大綱》提出“要重視師生之間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注:由于進行優質課講課比賽,采取易校講課的方式。我的授課地點是膠州一中。學生是高二年級。我執教的是高三年級的課文--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講課之前實行抓鬮,老師學生互不見面。怎樣跟學生快速溝通,并激發其學習興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和學的任務,為此,我決定臨時來一段“開場白”。)
臨近上課還有一分鐘,教師微笑著用平和的語氣給學生說這樣一段話:“同學們好,我姓張,來自膠州三中。三中是一所新學校(注:2000年5月由膠州師范學校改制辦普通高中),我們很注重向先進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學習。今天來到這里,就是向一中的老師和同學們學習的。很高興和大家合作上這一堂課,希望我們合作愉快。課后,我將把同學們的良好學風和美好風范帶回三中,傳達給三中的同學們。”
(分析:這段話說完后,我發現很多學生微笑地看著我,很友好的樣子。講課結束以后,一些聽課的老師對我說:這些話很管用,一下子就把學生的心抓住了,挺創新的。說句實在話,創新談不上,內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在“拉攏”學生,有跟學生套近乎的嫌疑。實際上,適當地跟學生“套近乎”,目的是為了縮短老師與學生在心理和感情上的距離,以便在課堂上能夠很好地合作。新課程標準強調師生之間要建立一種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關系,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會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和建議,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應該說這是教學相長的真諦。我的“演技”不算高明,一些優秀教師在一些大型的觀摩課和講課比賽中早已使用。但在這節課的教和學中,我明顯感覺自己給學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課堂上同學們踴躍回答問題,積極主動地探究,好幾次看似尷尬的“冷場”均“化險為夷”,師生之間交流融洽、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了教和學的任務。注重了師生之間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拘成規,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
(二)精心設計導語
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杜甫的一首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注:用多媒體在字幕上打出題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兩位偉大的詩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義詩人,人們把他叫做“詩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詩人?(學生回答:現實主義詩人。教師板書。)人們叫他為(學生回答:“詩圣”。教師板書。)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把杜甫命名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杜甫43歲的時候,爆發了一場有名的戰亂,那就是?(學生回答:安史之亂。教師板書。)這是一場民族大災難。當時是田園荒蕪、戰亂頻仍,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到處是饑餓哀號,到處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飽受了戰亂之苦,寫下了許多浸透著血淚的偉大詩篇。這些詩篇因為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被人們稱之為“詩史”--用詩歌寫成的歷史。我們剛學過他的詩歌《登高》。我起個頭,大家一起背誦。(注:學生背誦完畢,教師用多媒體打出畫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詩,并用異色突出“萬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萬里悲秋常作客。“萬里”不是一萬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別人家里吃飯、聊天,而是“居無定所、到處飄泊、客居他鄉”的意思。《登高》一詩即是詩人客居四川奉節時所寫,抒發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
公元759年歲末,杜甫一家輾轉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塊荒地,蓋了一所茅屋,總算暫時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有了一個棲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親戚朋友的幫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堅固,兩年后的一個秋天,一場大風把茅草給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淋漓中度過了一個難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萬端,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不朽的詩篇。
(分析:這是一段看起來挺冗長的導語,須耗時約五分鐘,很容易有滿堂灌之嫌。而我之所以仍堅持這樣做,乃是為了營造出一種濃濃的學習詩歌的感情氛圍,從而實現“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新課程標準重視語文教育的豐富內涵,強調在語文教學中要靠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也提出了認知與情意的統一。傳統的教學論研究忽視了教學中的情感問題,把生動、復雜的教學活動囿于固定、狹窄的認知主義框框之中。新制定的課程標準強調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要素的和諧統一,從而使學生從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因此,致力于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把它們有機地滲透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去,并有意識地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使其成為課程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對高二的同學來說,對杜甫的理解,以前也許只限于“三吏”“三別”的一鱗半爪的知識。補充“世界和平理事會”把杜甫命名為“世界文化名人”的內容,會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確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從而熱愛祖國優秀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對“這是一場民族大災難。當時是田園荒蕪、戰亂頻仍,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到處是饑餓哀號,到處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飽受了戰亂之苦,寫下了許多浸透著血淚的偉大詩篇”這一段描寫“安史之亂”文字,我用了慷慨急昂的語調,抑揚頓挫、滿含激情地進行了朗讀。此時,我的心情很激動,同學們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精心設計的導語營造出了濃濃的學習詩歌的氛圍,把學生帶進特定的情境中,為下面我進一步順理成章地提出學習目標做了很好的鋪墊。)
(三)指導學生進行詩歌朗讀
(分析:鑒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詩。我為學生設計了三個學習目標:
①揣摩詩歌語言
②品味思想感情
③進行朗讀訓練。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無論是為深入理解體味本詩,還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師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詩歌朗讀的指導訓練。教學大綱中也要求誦讀古典詩歌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經過考慮,我決定以“朗讀訓練”為切入點,再附以“揣摩語言”的方式,進而去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運用詩歌朗讀知識,為本詩朗讀訓練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1、指導學生整體感知,領會作者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沉郁頓挫的風格,局部則要求學生把握四節詩的情感分別是:痛惜、痛心、痛苦和憂國憂民。以此確定全詩的感情基調與各節的語氣。具體做法如下:
先讓學生齊讀,并提醒學生在齊讀時注意字的讀音,注意領會這首詩的思想感情。
學生齊讀完后,教師糾正“俄頃”、“喪亂”、“突兀”、“見此屋”等幾個加點字的正確讀音。
教師適當進行朗讀指導,強調如何深入領會詩的意境,讀出詩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來。
然后又讓學生齊讀。
連續齊讀二遍之后,再讓一個同學單獨朗讀。學生讀完,教師應肯定其能根據詩歌感情的需要處理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優點。
最后,教師進行范讀。(注:要讀得聲情并茂、抑揚頓挫。讀畢,如果效果好,學生會報以熱烈的掌聲,使課堂氣氛達到一個小高潮。從而更好的進行下一個環節的教學。)
2、局部賞析
⑴、讓學生根據第一個詩節的內容,在“秋風”一詞的前面加上一個適當的詞語構成偏正短語并且闡述理由。
(分析:學生很可能選擇“無情”、“猛烈”“兇猛”等詞語。根據是此段中有“怒號”一詞說明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等。鑒于此,教師可以順勢推理,把第一句改為“八月秋高風猛烈(或無情、兇猛等)”并讓學生跟原文比較孰優孰劣,弄清“怒號”的擬人化用法是最佳的。從而達到“煉字”的目的。)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從本段中再找出描寫風之猛烈的詞語“卷”,并跟“刮”、“吹”等詞語比較優劣。
明確:“卷”字好,因為很形象化,有力度,跟后面的動詞“飛”-“灑”-“掛”-“飄轉”-“沉”相對應。
(分析:根據上下文語境揣摩語言,確定詞語是否用的得當,這種閱讀方法很好。在揣摩語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齊讀第一段,教師進一步強調朗讀時要重點突出這些詞語,注意體會其運用的妙處。)
⑵、賞析第二詩節
設計問題①⑤⑥讓學生描述:假如你是詩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飄飄揚揚掛在樹梢上、灑落到低洼積水處時,你是什么心情?從本段中找出體現這一心情的詞語
討論明確:詩人心情著急、發怒,無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沒有一個字描寫他的心理活動,但是能讓讀者體會得到這種心情。在具體描寫中看到作者的心情,這種方法叫“不著一字,盡得風采”。
設計問題②討論:茅草被卷走了,這些草如果拾起來,還可以修理茅屋。這時,一群頑童把草抱走了。這時詩人著急,他說:“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杜甫寫此詩時只有49歲,為什么用一個“老”字,是否用得不準確?
討論明確:是寫心情,詩人經受戰亂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
設計問題③:群童為何抱茅?
討論明確:本身也是窮孩子,用茅草蓋屋或回家當柴燒。當然也不排除調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層原因--譬如社會現實。杜甫如其說生孩子們的氣,倒不如說生社會的氣,狠動亂社會造成人民貧困、災難。
設計問題④:“歸來倚杖自嘆息”,他嘆息什么?這一句的語氣和節奏應該怎樣讀?
討論明確:一嘆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呢;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窮苦的人;三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應該用嘆息的聲音讀出來:歸來倚杖自--嘆--息--
⑶賞析第三詩節
設計過渡問題,承上啟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這就該到第幾段了?(生:第三段)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找出來賞析一下。
討論明確:“雨腳如麻”的“麻”字說明雨點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鐵”中的“鐵”字說明被子很陳舊,很臟--長期顛沛流離,沒有時間洗,或者沒有錢買,只有一床被子,沒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凈凈就不硬了;這說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有些字看來很平常,揣摩起來則含義豐富,由此可見杜甫錘煉語言的功夫。
⑷設計問題轉入第四段的賞析:“長夜沾濕何由徹?”漫漫長夜,杜甫無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齊讀第四段,結合全詩內容,在“詩人”一詞前加一個詞語或短語,以構成偏正短語--杜甫是一個什么樣的詩人。
討論明確:“憂國憂民”一詞最好。因為詩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能體現出詩人的這種品質。杜甫自己受凍還為別人考慮,這正是詩人的偉大之處。他不僅只是寫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這風雨之夜,普天之下還有更多像他這樣處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然后再補充介紹《自京邑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中“入門聞號啕,幼子餓已卒。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等句子,及其“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和《又呈吳郎》詩,進一步感受杜甫憂國憂民的博大思想。(用多媒體打出有關詩句)
在此基礎上,擴展補充屈原《離騷》中“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及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等例句(用多媒體打出有關詩句),說明憂國憂民的思想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優良傳統。這些偉大的詩人,總是把自己的命運和民族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與之同呼吸共命運。讓我們記住這些令人欽敬、令人敬仰的名字以及他們留下來的千古絕唱
⑸最后教師做陳述總結:憂國憂民的詩人,總是受到人民的愛戴和敬仰。陜西民歌中有“唐朝詩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這是對詩人的愛戴和敬仰。讓我們懷著對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齊讀全詩,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感情。
六、練習設計
(一)、指導學生讀出詩歌的節拍、層次和韻腳。
本詩詩句以七言為主,結合詩意一般可按四三言節拍朗讀;其余詩句根據字數和詩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可讀為四二三言節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和“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均可讀為二四三言節拍,“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可讀為四二三言節拍(注:“死亦足”三字決不可同前直連)。每小節之間有停頓,前三節與后一節之間停頓稍長。凡韻腳需讀得響亮,這樣讀詩歌,層次清晰,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瑯瑯上口,情趣盎然。
(二)、指導學生讀出語調升降、語速快慢和語音輕重。前三節基本用降調,但降中有逐層遞升,語速宜緩慢,詩中“怒”“三”“灑”“掛”“飄”“老”“忍”“抱”等字須重讀,讀出風之大、茅草翻飛的意境;“呼--不得--”“自--嘆--息--”等字須拖長讀音,讀出杜甫面對群童抱茅無可奈何的情狀來。后一節用升調,語速適中,“安得”“千萬”“大庇”“寒士”“嗚呼”“何時”“受凍”等字須重讀,“死--亦足”中“死”字須拖長讀音。這樣處理,能讀出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來,較好地表達出詩歌的情意。
七、教后記:
以上是我在執教《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所做的幾點嘗試,談不上創新。通過進一步學習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我認識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則是教學,所以教學改革就成了課程改革的重頭戲了。學生的學習主要是課堂學習。課堂學習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最普遍、內容最廣泛的學習。作為教師,應緊緊圍繞創新學習,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減負、優質、高效的教改之路,培養學生具有適應未來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并把它落實到每一節課當中,應該是每一個教師的任務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 8
教學目標:
1、把握詩歌的韻律和節奏,朗誦詩歌并理解詩歌的內容。
2、品析詩歌語言,體會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語言風格,培養學生對古詩文語言初步的鑒賞能力。
3、感受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以及“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博大胸懷。 教學重點:反復吟誦,把握詩歌內容,理解詩人情感,并把這種理解反饋到誦讀中 教學難點:對詩人憂國憂民思想的理解
教學流程:
一、導入 (2)
背古詩《春望》導入課題,(PPT出示課題)
二、詩歌學法指導 (1)
問:學習古詩我們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
1、析詩題
2、知作者
3、想畫面(故事)
4、品語言
5、悟情感
三、分析詩題、簡介作者
1、簡介作者
2、解析詩題:(板書課題)
(1)“為”的讀音
(2)“為-----所”被動句式
(3)歌行體
歌行體,它的特點是不講究格律,任由詩人創作興致所至,抒發感情,句數多少不限,可以說是句式整齊的“自由體”詩。
(4)從詩題看,這首詩寫了什么事?你覺得作者會抒發什么感情?
四、初讀,知內容。
過渡:帶著這些猜測,讓我們來讀這首詩——
1、師范讀,生畫出朗讀節奏,并注意把握重音和停頓
2、學生試讀:(正音,糾正朗讀中的問題)
思考:你讀到了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秋風破屋的不幸)
你能不能用幾個詞或短句概括詩人都遭遇了那些不幸嗎?
例:秋風破茅屋
指導歸納:秋風破茅屋 群童抱茅去 喪亂長夜苦
五、默讀,想畫面。(配樂)
過渡:很好。那么大家能把剛才概括的內容描述出來嗎?
在前三節中找出你喜歡的一節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然后描述出在你大腦里浮現的畫面
例:略(PPT)
六、自讀,品語言。
過渡:之所以能在我們的大腦里浮現出一個個畫面,那是因為詩中那些生動傳神的詞,然我們一起來欣賞他們——
1、找出文中你認為寫得很精彩的字、詞、句進行賞析。并在班內交流
2、對比閱讀:
卷我屋上三重茅 吹我屋上三重茅
( “三”是虛數,“幾”的意思,那你認為在這里究竟表示多還是少,為什么?) 布衾多年冷似鐵 布衾多年冷似冰
七、品讀,悟情感。(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
過渡:這些詞語,生動形象的寫出了作者所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寫這些不幸遭遇的目的.是什么呢?讓我們結合背景來體會詩人的情感——
1、了解背景:(這首詩那個詞暗示了時代背景?)(PPT 出示背景資料)
2、詩人寫這首詩僅僅是為了發泄因秋風破屋的不幸而產生的不滿嗎?
3、換位思考:假如你有同樣的處境:如5·12地震,地震家里房屋受損的舉手!面對當時情景,你想到些什么?(——引導理解“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八、“杜甫很忙”之我見。
一度時期,人們很喜歡看穿越劇,也向往穿越。因此就有人想起了“詩圣”杜甫,現在的杜甫在忙什么呢,請看——“杜甫很忙”
(一分為二看問題:放松,調侃,對傳統文化的捍衛。)
1、看漫畫,說看法
2、填詩句:
九、小結
(記一記)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一年到頭,都為老百姓發愁、嘆息,想到他們的苦難,心里象火燒似的焦急。)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___韓愈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 9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古體詩,本詩描述了秋風破屋、長夜沾濕的情景,反映了戰亂中詩人的痛苦生活,表現了詩人關心百姓疾苦的寬廣胸懷和濟世情懷,是杜詩中的典范之作。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詩歌內容,掌握朗讀的韻律節奏。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閱讀能力和初步鑒賞能力,體會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風格。
3、情感目標:學習杜甫憂國憂民的思想以及“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崇高情懷。
[教學方法]
1、 朗讀法
2、自主合作、討論探究法
[教學手段]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配以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我們祖國燦爛的文學史中,唐詩是一串璀璨奪目的明珠。在這串明珠中,杜甫的詩作以其強烈的時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獨戰鰲頭,被譽為“詩圣”。他的詩作選入中學語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獨步尋花》、《月夜》、《春夜喜雨》等九篇作品。
這節課,我們學習杜甫(板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體味杜甫憂國憂民的感情,鑒賞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
二、解題
1、“茅屋”:
指詩人求親告友,于公園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詩人十分喜悅。《江畔獨步尋花》中“留戀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詩人在江邊獨自散步和雨中憑欄遠眺時喜悅心情的反映。
杜甫草堂至今猶在,詩因秋風破屋而作,茅屋憑詩人高風亮節而傳。千百年來,杜甫草堂是人們瞻仰的圣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眾口傳頌的詩篇。多少名人大家為此作詩題聯,詠志贊嘆,現在,我們以名家的詩作題聯及詩人自己相關的詩句作引子,來共同欣賞學習這一名篇。
2、寫作背景:
從公元755年安祿山叛變以來,流轉兵間,奔波秦隴的杜甫,總算暫時歇下腳來。這時,他已經四十九歲了。可是,好景不長,草堂營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發生了變化。公元761年2月,御史大夫崔光遠來兼成都尹。崔光遠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家伙,是個毫無學識的賭棍,對詩人杜甫當然不會尊重,杜甫心情惡劣。這年八月,恰恰遇到成都平原風雨成災,草堂不止一次遭遇暴風雨襲擊。一次堂前臨江一棵兩百歲的楠木也被連根拔起,屋漏把詩人搞得十分狼狽。在那個狼狽的夜晚,詩人想得很多很多,留下了這一名篇。
三、學習新課
(一) 讀
1、 教師范讀
2、 學生自由朗讀
3、 齊讀
(二) 譯
1、閱讀課文提示,邊誦讀課文,邊參看注釋,有的,有的翻閱資料,有的互相詢問、討論;教師在學生行間查看,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
2、講清特殊詞意
3、參考翻譯
八月秋深,狂風怒號,(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居然)忍心這樣當面作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沒有用處,只好回來,拄著拐杖,自己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漸漸黑下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頂漏雨,連床頭都沒有一點干的地方。象線條一樣的雨點下個沒完。自從戰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房子)不為風雨中所動搖,安穩得象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即使)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三)析
1、說說詩中描寫了幾幅畫面?抒發了作者的什么情懷?
明確:
秋風卷屋
群童抱茅憂國憂民
夜雨濕屋
2、挑出你們喜歡的詩句,并說說喜歡的理由。
(1)賞析生動傳神的字詞:
如:第一節“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寫出風的.迅猛,還表現了茅草的動態。換成“吹”,風的力度不夠;“掀”表現不了茅草的動態。
“三”是虛數,“幾”的意思,有時形容多,有時形容少,在這里說的是茅屋蓋得很薄,經不起風吹。
第三節中“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鐵”表示
a、很涼、很硬(天寒冷);
b、色彩:很破舊、很臟,只有一被,無法拆洗(貧窮)。換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無被子破舊之意。
(2)品位含義豐富的詞語: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
如:第二節中“歸來倚仗自嘆息”,“嘆息”的含義是什么?
a、嘆息天公無情毀屋。
b、嘆息兒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
c、嘆息黎民生活困苦(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初顯憂民思想。
再如:“長夜沾濕何由徹”中的“長夜”一詞一語雙關,既指眼前難挨的雨夜,又指戰亂造成的長時間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時局。
(四)總結遷移:
全詩共四節,前三節描寫了秋風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濕屋三幅畫面,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杜甫一家的不幸遭遇。然而令人佩服的是詩人在自己經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時,想到的不是個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萬萬像他這樣處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現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體現了他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盡管在當時的社會里,詩人的愿望無法實現,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寬闊的胸襟卻永遠閃耀著光芒,千百年來,人們一直不忘的絕不僅僅是他的詩,更是杜甫他這個人。
今天,你從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啟示?主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切身的感受。
四、結束語
憂國憂民的詩人,永遠會受到人們的愛戴。最后,讓我們懷著對杜甫的愛戴和敬仰,有感情地誦讀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 10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一副對聯,猜猜歌頌的是誰: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學生回答)對,是杜甫。安史之亂爆發后,餓殍遍野,生靈涂炭,杜甫舉家南遷,飽受顛沛流離之苦。但他不以個人的得失為重,仍用飽蘸感情的筆寫下了許多浸透著血與淚的詩篇。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寫于此時,當時杜甫一家輾轉流亡到了成都。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蓋了一座茅屋。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詩人暫時結束了流亡的生活。可是,誰曾料,一場大風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屋漏偏逢連夜雨,詩人長夜難眠,于是寫下了這首偉大的詩歌。
二、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或播放錄音。
2.學生聽讀,注意字音、節奏以及輕重音,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和韻律。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三、深入探究
1.詩歌第一段中你覺得哪個詞語用得好?請說明理由。為何幾根茅草會如此牽動詩人的視線?
明確:示例:“怒號”一詞用得好。“怒號”一詞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說明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公元759年冬,杜甫棄官入蜀,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浣花溪畔暫時落腳。但是即使要蓋一間簡陋的草屋,他也是求親告友,費盡周折,好不容易才有了這么一個勉強能夠遮風避雨的地方,所以幾根茅草也會如此牽動詩人的視線。
2.詩人寫這首詩時只有四十多歲,正當中年,為什么他說自己已經“老無力”?真的是指年紀大了嗎?
明確:被吹落到平地上的茅草,還有可能撿回來,重新蓋在屋頂上,但是卻被小孩子給抱走了,在我們看來一文不值的幾根茅草,在杜甫的眼中卻是非常珍貴的,因為這關乎生計。所以,當時的杜甫雖然只有四十多歲,但是我們讀到“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這兩句時,分明看見一個衣衫單薄破舊、拄著拐杖的干瘦老人那老態龍鐘的模樣,原來他早已心力交瘁,未老先衰了。
3.杜甫一向憐民愛民,為什么要罵抱走幾根茅草的頑童為“盜賊”呢?
明確:詩人忍不住要罵抱走茅草的小孩子為“盜賊”,實在是無奈之語、憤激之詞,這并不是真心說他們是“盜賊”,只是因為詩人太貧窮了。詩人如果不是十分窮困,就不會面對大風刮走茅草而心急如焚;同樣,“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窮困,也不會冒著狂風抱走那些不值錢的'茅草。
4.把被子比喻為“鐵”好在什么地方?孩子為什么會“惡臥”呢?你從“嬌兒”一詞中讀出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明確:寫出了被子的硬和冷。據說杜甫本來有兩個兒子,但是其中一個夭折了。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一詩中寫道:“入門聞號,幼子餓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杜甫在長安困守了十年,在安史之亂前才終于獲得一個小官職。這時就想著到妻子和孩子的寄居地奉先縣去探望。沒想到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路有凍死骨”的慘狀,一進家門,才知道自己的小兒子也已經被活活餓死了。那么,現在就剩下這么一個兒子,卻跟著自己顛沛流離,只能睡在這么一個家徒四壁,甚至連床頭都沒有一點干燥地方的屋子里,怎么可能會有好的睡相呢?恐怕還經常做噩夢吧!小小年紀卻經歷了那么多本不該經歷的事情,身為父親,面對這一切卻無能為力,所以,他是多么羞愧和痛心啊!此時此刻,詩人已經肝腸寸斷,他心里一定在心疼地呼喚:我嬌弱可憐的孩子呀!
5.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是作秀還是真情流露?
明確:是真情流露。杜甫將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表現了其憂國憂民的情懷。
四、拓展訓練
讀詩,就是讀詩人的為人,讀詩人的內心,讀詩人的思想,讀詩人的人格。同學們,假如我們能夠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詩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對這位可敬的人說些什么?
五、課堂小結
“草堂留后世,詩圣著千秋。”一座破敗的茅草屋,卻留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陜西民歌中有“唐朝詩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這是對杜甫的愛戴和敬仰。讓我們懷著對杜甫的崇敬之情,再次齊讀全詩,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感情。
六、布置作業
1.背誦杜甫的其他代表詩作。
2.假如你是一位電視劇編劇(導演),打算寫(導)一部有關杜甫的歷史劇,結合此詩,你準備設計一些情節和畫面,請進行合理的想象,把有關的畫面描寫出來,并適當加入對主人公的動作、神態的描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相關文章: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范文10-13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及賞析08-08
改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文02-06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學設計12-08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古詩原文07-04
古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賞析01-21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創作背景08-08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文學賞析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