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語文說課稿三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八年級語文上冊“人與環境”單元中的《明天不封陽臺》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說課:教學設計理念、教材的分析、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教學程序、板書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語文 “閱讀”課程目標指出:“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它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為此,《明天不封陽臺》教學過程是建立在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基礎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課堂教學旨在把新知識蘊含在有準備的教育環境中,提倡教師與學生的學習方法相互作用,共同對話,借助語文思想方法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圍繞認知沖突,更好的解讀文章,提高能力,從而建構新知識。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支持學生的表達與表現,激發認知沖突,放手給學生一個實踐反思學習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成為閱讀學習的真正主人,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從而使學生自主的學習,快樂的學習,創造的學習,使閱讀的理解與感悟能力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明天不封陽臺》是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人與環境”單元主題下的一篇記敘文。人與環境這一單元既可以欣賞和諧的自然組合,又可以傾聽大自然的呼聲,透過自然界來解讀人類,從而作出善待自然,優化生存環境的明智抉擇,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教材中安排這樣一個單元,主要目的是為了反映這一重大主題,而本文正對此作出了很好的詮釋。
作為居于高樓大廈的某一單元的都市人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考和展現,這里有作者一段心靈歷程的敘說,有對受傷而“身孕”的鴿子的簡潔傳神的描摹,表達了一個現代都市人樸素美好的愿望。文章篇幅不長,行文脈絡清晰,文字平實,初二學生完全可以在與文本對話的基礎上通過一課時披文入情,但更重要的是審視隱藏在文本表面之下的作者的思維活動,體會樸實傳神語言中傳遞的信息,進而自然的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教學目標
依據教學大綱,結合新課程理念,在確定教學目標時不但要力求“胸中有綱”,更要“目中有人”,即堅持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終身學習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為本。由此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1)理清作者的思路 (2)學會簡潔而傳神的描寫
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模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引發學生對現代城市中“人與自然”問題的思考,
幫助他們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簡潔而傳神的描寫。
難點:對現代城市中“人與自然”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4、教材處理
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基礎,但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需要一個過程,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因此,無論是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思路,還是品味妙筆,傾聽心聲,都是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和對語言文字的品味去發現,去建構。
為了把學生從“吸收——儲存——再現”傳統學習模式中解放出來,我將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內化、組合。首先,在整體感知上,打破常規,從標題的關鍵詞入手來理解圍繞“陽臺”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經歷了怎樣一個過程,為什么會發生變化而將這種感性認識引入一個理性的思考,又因為“在任何領域的學習中,語言都是重要工具,”所以,文學的熏陶自然離不開語言文字,將變化的直接原因鎖定在鴿子上,就自然轉入品味對鴿子的描寫,并總結方法,這樣不但使變化的根本原因的引出自然合理,同時將培養學生的能力落到實處;其次,從讀的本質來看,是對作者所表達的對現實世界的再認識,再體驗,所以通過學生描述圖片來傾聽大自然本身的敘說,這樣學生在嘗試中交流、討論,,可以再次強化重點,也使難點得以突破;最后,設疑,創造認知沖突,進行思想的碰撞,不僅具有靈活開放的特點,而且對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與感悟,從而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自然充分的培養。
三、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
本節課在教法上,體現教師的“啟發引導”,在學法上,立足文本“自主合作,探索發現”,達到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立足于讓學生去理解,去感受,去發現,去創新,避免用教師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維。
教學手段上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啟發學生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
四、教學程序
課前布置預習:
課前誦讀全文,自行解決字詞障礙,并能復述課文內容,為課堂教學作準備
(一) 創設情境
播放歌曲《白蘭鴿》——這是美國民謠《白蘭鴿》,講述一只白蘭鴿,在白云下面,自由的飛翔,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那么是所有的鴿子都能如此自由快樂嗎?這節課讓我們在共同與文本對話的基礎上,互相交流,以使我們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說明:這種導入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較快進入角色,參與教學的雙邊活動。)
(二)整體感知
首先,復述故事
1、關注題目
從標題入手,汲取關鍵詞,并說明理由,為什么是“陽臺”,而不是“封陽臺”
或者“不封陽臺”?
2、講故事
怎樣圍繞“陽臺”寫的?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說明:由關鍵詞入手,可以更好的把握感知文章的內容,這是理解文章的前提,也為理清全文的思路作準備)
其次,理清思路
1、圍繞“陽臺”,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2、進一步解讀
(1)為什么要封陽臺?(其實,這家人叢10年前搬到這個地方,就一直沒有封陽臺,為什么10年后的今天要封陽臺呢?)
(2)為什么又決定先不封陽臺?
(3)是什么使他們動搖?
(說明:這一關鍵環節,讓學生充分活動,教師設計好適合于學生的“臺階”,培養學生汲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的學習能力。從整體感知到理清思路再到深入認識,一步步引導學生加深對問題的分析,這樣就完成了教學目標中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思路,并且初步感知作者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和情感及作品的內涵。)
(三)品味妙筆
1、請找出文中描寫鴿子的語句,你覺得什么細節最打動人?
2、你認為怎樣描寫才能簡潔傳神呢?
3、總結簡潔傳神的描寫方法
(說明:這一環節是針對教學重點而設計的,絕大部分同學能準確找到對鴿子的描寫,重要的是教師組織學生呈現并解釋自己探究的結果和探究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歸納、上升,形成科學的結論和掌握正確的方法,教會學生如何讀書,在解讀語言文字中來感悟作者的情感,來更好體會文章背后更深層次的內涵,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升。)
(四)傾聽心聲
1、作者不封陽臺僅僅是因為這只受傷而“身孕”的鴿子嗎?難道他就停留在對鴿子的思考嗎?他還有什么思考?
2、傾聽大自然本身的敘說
(1)展示相關圖片(分別是樹樁、動物、沙塵暴、水源)
(2)描述畫面
①提出描述要求
②教師范例
③學生自由描寫
3、小組合作交流
4、推薦最生動形象的全班交流,共同欣賞
(說明: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傾聽大自然本身的敘說,從形式上來說,展示直觀的圖片,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興趣,進行角色轉換,讓每個人都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個角色,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向人類敘說我們自己。從內容上來說,是對文章背后更深層次的內涵的思索。從方法上來說,描述圖片是對簡潔傳神描寫方法的檢驗與落實,輔以教師對“樹樁” 的范例描寫,并在師生交流,生生合作交流中從以上描寫方法作為欣賞評價的角度,既能再次強化簡潔傳神的描寫,從中也提高了學生參與的意識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也是使學生在進行生命體驗大自然的過程中透過語言文字,更好的體會大自然的情感,更好的理解作品深層次的內涵,突破了教學難點,即引發學生對現代城市中“人與自然”問題的思考。)
(五)心靈對話
1、此情此景,你想和大自然說些什么呢?
2、思想碰撞:鴿子總有一天會飛走,陽臺只是明天先不封……,你覺得作者以后是會封陽臺還是不封?
(說明: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獨特的生命體驗,學生會自然形成對作者所表達的現實世界的再認識、再體驗,與大自然進行心靈的對話,交流彼此的感受,不僅僅是訓練了思維能力,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更是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得到進一步的培養,自然的樹立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思想碰撞是教師設計的一個認知沖突,以對作品進行更好的評判,這是對文章深層次內涵的進一步深化,人與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真實樸素的意識與愿望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自然充分的培養。)
五、板書設計
受傷而“身孕”的鴿子(直接)
封陽臺! ———— 封不封? ———— 先不封!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根本)
設計說明:力求簡潔、美觀、大方,清晰的展現文章的行文思路,并揭示文章深層次的內涵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分析
《大雁歸來》是八年級下冊三單元的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是優美的散文,作者描寫了南飛的大雁、冬季的大雁、大雁歸來的情景、春雁覓食過程的鳴叫、孤雁、四月夜間大雁群居的鳴叫、大雁具有聯合觀念等內容,這些內容既介紹了大雁的生活習性、特點,又抒發了作者的愛鳥情懷,一個"愛"字貫穿全文,抓住"愛"字學習全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既要掌握課文內容,又要能感悟主旨。了解作者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又要知道作者從中找到了那些失去的東西,明白作者是個愛鳥者。很多句子含義豐富,我們要很好指導學生領會。作者字里行間向我們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世界有了他們的'存在才有了許多生機和情趣,我們要與之和諧共處,這才是人類在這個世界上的最恰當定位。我們再也不應該把它們僅僅看做是我們的美味佳肴,而應該愛護它們、保護它們。作者意在讓我們了解大雁特點,培養我們保護野生動物的品質。最終養成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好習慣。同時課文在寫法上也很有特色,它將形象性、知識性、抒情性完美結合,教師要結合課文中的句子指導學生體會句子包含的感情,學習本文的寫作特色。
二、說教學目
知識與能力目標:①正音釋詞;②了解作家作品;③理解課文內容; ④ 品味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 課前要求學生收集有關作者及《沙鄉年鑒》 的資料,使學生預先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及成就,既培養了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又對理解課文內容和感悟作者情懷很有幫助。 ②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和多媒體技術運營造學習氛圍,教師抓住聽范讀錄音、學生朗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展示收集的詩歌和歌曲這些重點環節的訓練,做到學生與課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共同互動的原則。提高學生的閱讀、表達、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樂學、愛學語文的熱情,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愛鳥情懷,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知道應該與一切動物平等和諧相處。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①了解作者對大雁的描寫,知道作者從大雁身上找回了什么。②體會生動描寫的作用,感悟作者的愛鳥情懷。
教學難點:品味語言特點,從中受到感悟,學習寫法。
四、說教法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讓學生充分合作、探求地學習知識,我將采取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與學生合作、教師與學生合作來共同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做法:①多媒體展示畫面,播放音樂讓學生在進入教室時就逐漸進入教師為他們創設的情景里,然后教師用優美的語言激趣導入新課。②我安排兩次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多媒體展示自己的見解、適時點撥,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充分合作,最終突破重點、難點。讓學生了解作者對大雁作了哪些描寫,明白作者從大雁身上找回了什么;品味作者的語言特色,體會從字里行間滲透出的愛鳥之情,受到感悟。③安排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雁的詩歌、歌曲。幫助學生積累名句,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知識的熱情,更能激發出學生的愛鳥情懷。尤其那首《雁南飛》唱的人心都快碎了,難道還不能激起我們對大雁的愛憐嗎?《對著大雁唱首歌》更能激發出學生對雁的喜愛之情。
五、說學法
1、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作者、作品的材料,讓學生對作者及作品有一個大體印象,教師再通過多媒體展示作者照片、作品主要內容,這就既培養了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又加深了對作者以及作品的了解,為學習課文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2、利用多媒體扎實基礎知識學習。教師安排聽范讀錄音,既讓學生集中思想,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幫助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還有利于學習生字詞;安排了學生上黑板注音,齊讀生字詞,這些既是注重對學困生的教育幫助,同時也是扎實全體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3、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安排學生自讀課文勾出描寫大雁的句子,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體會作者從大雁身上找回了什么,同時受到感悟。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然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舉例展示自己的觀點,點拔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這樣讓學生自己學會提煉課文重點內容,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觀點。第二次安排四人小組討論是讓學生進一步領會作者的寫法和作者的愛鳥情懷,充分讓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知識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知識的奴隸。
4、指導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詩歌、歌曲,既能調控課堂學習的氣氛,又能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進一步明白國外、國內、古代、今天、作家、歌唱家、作曲家......都喜歡雁,對雁充滿感情。以此來進一步深化的主題:保護野生動動。
六、說教學流程
(一)導入
1、教師利用多媒體,在未上課前就播放有關雁活動的畫面、音樂,讓學生自然進入狀態,上課鈴響,教師很自然用語言導入新課,把學生思維引入到將要學習的課文《大雁歸來》上。
2、通過指導學生揭題,讓學生初步感知大雁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作者對大雁懷有什么樣的情感,這樣教師自然引導學生進入到對作者作品的理解,指導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作家及作品的資料,教師利用多媒體對這部分內容作補充,使學生完善自己收集的資料。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聽范讀錄音,教師提出要求,注意字音、停頓、重讀、勾出生字詞。聽錄音后抽三名學生上黑板給生字詞注音,其余學生同方互查。利用多媒體,集體訂正注音,最后集體朗讀三遍,抽學生說說自己對詞語含義的理解。利用多媒體幫助學困生完善自己的注音、釋詞。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安排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想想作者對大雁作了那些描寫,勾出相關句子,想一想作者從大雁身上找到了那些"失去的東西"?這是在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個體作用,然后又安排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意在合作探求,以便進一步領會所學的知識,最后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參考內容,使學生進一步完整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通過自己學、小組學、教師展示點撥,學困生也很容易地掌握所學知識,優生就更牢固地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這樣學生們對大雁的特點就有了較多了解,明白作者從大雁身上找回了什么,從中受到感悟。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特點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一些優美的句子,指導學生從內容、修辭手法、說明方法、等方面去品味語言,利用多媒體來展示例句,加深學生印象,然后安排學生自己先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寫的好的句子進行品味,然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讓學生資源共享。活動中我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適時加以點撥,以此突破教學重難點。
(四)拓展延伸
1、讓學生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雁的詩歌、歌曲,學生都很喜歡朗誦自己收集的詩歌,演唱自己收集來的歌曲,然后教師也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幫助學困生完善自己的資料,拓寬優生的視野。
2、安排學生仿寫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寫一條保護動物的標語,此舉在于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想寫句子就寫句子,想寫標語就寫標語,很靈活。
3、為了加深學生對雁的印象,進一步深化主題,安排全體學生學唱《雁歸來》,那是一首唱起來很傷感的歌曲,進一步激發我們對大雁的關愛之情。
(五)總結
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者的愛鳥情懷。全班學生齊唱《對著大雁唱首歌》來結束本堂課,這是首快樂的歌曲,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大雁的喜愛。讓學生在歌聲中快樂學習,在快樂中受到深刻感悟。
七、板書設計(黑板上板書)
八、說媒體資源
1、 資源出處:中央電教館資源、intel網資源。
2、 資源利用情況說明:備課中充分運用農村遠程教育設備和中央電教館資源、intel網資源來設計教案、。
備課時運用農村遠教資源里中央電教館中的備課資料來充實自己的教案,使教案既科學,又適合學生實際。
做時充分利用中央電教館資源庫里的作者圖片、作品相關資料、大雁圖片、歌曲《大雁終要往南飛》,借鑒了部分多媒體。使自己的做到既符合學生實際,又將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生動性融為一體。
為了使更完美,更適合農村學生實際,我還從intel網上查找了歌曲《雁南飛》、《對著大雁唱首歌》、大雁活動的視頻剪接及課文范讀錄音等。做出有自己特色,適合農村教師教和農村學生學的教案和。
九、說課后反思
1、培養學生骨干,落實學困生輔導。上完這課后,我從安兩次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這一環節,體會到整個過程中實現了對學生骨干的培養,同時又讓學習骨干帶動了其他學生學習。課后詢問了幾名學困生,他們都說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學習了一次知識,全班交流又學了一次,老師多媒體展示點撥又再學了一次知識,很多不明白的知識都弄懂了,有了多媒體的展示,筆記也更完善了。多次運用多媒體展示參考內容,既是拓寬所有學生的視里,更是對學困生進行有益幫助,他們從的內容上感受到了應學習掌握的知識點,更是幫助了他們記筆記,平時教師只是一味點撥,少量板書,學困生記筆記很困難,多媒體完全解決了這一困難,還節省了大量教學時間,有利于增大課堂容量,讓優生吃個飽,學困生學個好!
2、圖、文、聲完美結合,生動有趣。教學中多次運用多媒體展示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內容很豐富,圖、文字、聲音完美結合,學生聽起課來就不覺的枯燥無味了,從而減輕了學習知識的難度。尤其對上課思想不集中的學生,多媒體教學更是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們有看的、唱的、聽的,那還能開小差!上這堂課時我認真觀察了學生們,他們對多媒體展示的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詩歌、歌曲、視頻很感興趣,每次都發出"唏噓聲",可以看出只要課堂生動、形象、有趣,學困生還是很愿意學習知識的。這是傳統課堂根本不能辦到的。多媒體教學真是趣味無窮,收效不錯!
3、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農村遠程教育資源,在整合多媒體時盡量做到將科學性、知識性、美觀性、娛樂性容為一體。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讓全體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從而使學困生樂學,優生更優!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 教學內容
《夏夜多美》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四組的課文。這是一個童話故事,寫了一個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螞蟻掉進池塘,朋友們幫助它回到了家。作者的用意是讓孩子感悟夏夜的自然美而助人為樂的精神更美。
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連"、"哭"等13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閱讀童話故事,感悟助人為樂的精神之美。
3. 重點、難點
重點:讀準生字的音;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難點:理解作者不僅僅是寫夏夜的自然環境美,更是歌頌助人為樂的精神美。
二、說教法、學法
1. 設計理念
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學習,借助課件,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有了感悟后再由教師點拔,學生想像,然后再朗讀,加深體會。
2. 教法、學法
在上述理念指導之下,我采用以下教法:朗讀感悟和多媒體促悟。
學生則主要是用自讀自悟和相互探討的學法。
師生結合起來,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最后還要按照課文的場景和角色,開展一次模擬童話場景的娛樂、表演活動,以加深理解。
三、教學過程
1. 聯系生活,激情導入
先引導學生回憶、講述他們所經歷過的夏夜情景,然后播放課件中的夏夜情景:星空,樹梢的彎月,燈光,朦朧的樹影,遠山,荷塘。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夏夜多美》,教師略帶神秘地說道:在一個個美麗的夏夜,發生了多少更美麗的故事……造成懸念,引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2. 初讀課文
導入課文后,我設計讓學生同桌合作學習,讀準生字,讀懂課文。然后,用一起匯報的方式,認讀生字;再提名選自己喜歡的方式(個人讀,同桌一起讀)讀喜歡的段落、句子,來檢查他的讀音、識字情況。
3. 朗讀感悟
(1)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整體感知故事情節,了解課文所描繪的場景和"人物";
(2)重點評析課文中的一些重要段落(最后4個自然段),使學生感悟夏夜美。
教師給學生提一些問題,如朋友們是怎樣把小螞蟻送回家的?在這個環節中,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要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夏夜的自然、環境的美,更主要的是要告訴我們,通過助人為樂構造的人際關系的和諧美。這兩種美是結合在一起的。
讓學生體會:自然的環境美--飛呀飛的螢火蟲、亮晶晶的小燈籠、青青的草地、綠綠的草坪……
讓學生感悟:人際的和諧美--大家關注螞蟻的危險,并且一起來幫助它,使它安全地回到了家。使我們感覺到這個夏夜確實很美,因為大家做了一件很美的事情,營造了美好幸福的人際關系。
4. 朗讀課文,表演課本劇
通過分角色表演式的朗讀,把學生的想像帶入到夏夜的場景當中,使其身臨其境。特別要安排朗讀水平高的學生朗讀"飛呀飛"這一段,因為這是整個故事最精彩、動人的部分。
師:夏夜美景,是一個動人的童話故事,我們來演一演這個童話好不好?
指導分角色:
(1)課文中有哪幾個角色?分好角色。
(2)模擬角色朗讀,配合動作。
五人一組,分頭準備。教師巡視指導。小組上臺表演。
播放課件,引導學生講出:夏夜的景美,情更美。
齊讀最后一段:多美的夏夜呀!
5. 課外延伸
布置學生觀察美麗的春夜,看看它與夏夜有什么不同,把感受寫出來或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