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精選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本課題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在掌握了它的特征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進一步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表面積的基礎知識之一。因此,體驗和感知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探索過程,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學生后繼學習的重要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教材的編排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基礎上學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動手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來計算面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認識,按照新課程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經歷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索過程,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說明:這里強調“過程”,即:讓學生親身經歷三角形面積公式探索與獲得的過程,而不是要教師直接把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方法講明給學生,讓學生處于接受的狀態。這樣設計,符合了新課程學生的現代學習觀。)
(2)通過多種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
(3)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學習活動,通過圖形的拼擺,滲透圖形轉化的數學思想,在探索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推導過程,會根據公式進行計算。難點是理解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積與拼合而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和面積之間的關系。
四、說教法學法: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課的教學采用:
1、實驗法
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學習新知識比聽教師講解新知識記憶更加深刻,興趣更加濃厚。因此,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時,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2、課件演示,配合啟發。
學生動手實驗,交流匯報之后,再看課件演示,教師給予點撥,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理解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揭示課題
1、請學生回憶并指名學生說明上節課同學們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過程。(設計意圖:要求學生完整地說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繼續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即: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來計算面積,為新知識的學習作好鋪墊。對于表達不清楚、不完整的同學,教師顯示課件,啟發其完整的表達,并給予鼓勵。)
2、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二)探索新知
出示問題:怎樣把三角形的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呢?
1、小組合作,動手拼擺,填寫實驗報告單。(說明:學生準備直角、鈍角和銳角三角形各兩個,且兩個直角、兩個鈍角和兩個銳角三角形的形狀分別完全一樣。設計意圖: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創設了一個問題情景,讓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之中感悟出“形狀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是拼擺的前提,通過學生親手拼擺,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也有助于“用兩個形狀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出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等概念的建立。)
2、小組代表匯報實驗成果,并演示拼擺的操作過程,說明拼擺的方法。“我的發現”這一欄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大膽地發言,說出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教師給予鼓勵。(設計意圖:讓學生匯報實驗成果,教師給予表揚肯定,使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設置“我的發現”這一開放性的問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3、課件演示三角形拼擺成平行四邊形的過程。(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動手拼擺,再播放課件演示這一順序必須把握好。先讓學生自由做實驗,有利于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自由發揮,而不束縛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學生匯報實驗成果之后,再觀看課件演示,這就更形象、更直觀,更生動的展現了圖形拼擺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4、小組合做,討論問題(課件出示問題)。
問題: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
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
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
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
學生借助手中的圖形討論問題。
小組代表匯報討論學習成果。
教師結合課件補充,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自討論、交流中發現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積與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和面積的關系,幫助學生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三)鞏固拓展
1、課件出示兩道基本題的練習。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指名學生上黑板板演。
課件演示規范的板演過程。(設計意圖:基本題的設計,鞏固了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
2、課件出示兩道拓展題的練習。(判斷題,可以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完成。“解決問題”有一定的開放性,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三角板,實際動手量出三角板的底和高,再計算面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利于學生學習主體性的提到。)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經過大家親自實驗,歸納推導出了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真了不起!但請大家仔細想想,這節課,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設計意圖:一堂課的學習,不能讓學生產生錯覺,認為把本節課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產生了疑問,才會積極地去探究。)
六、說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字母表示:s=ah÷2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2
一、 說教材
《三角形的面積》是選自人教版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面積的第二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并認識三角形特征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在整個第五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既是對三角形認識的進一步加深,又是以后學習梯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基礎。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特點,充分考慮到五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我確立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求三角形的面積。
能力目標:
通過圖形的割補、剪拼、變換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滲透轉化的思想。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探索精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用轉化法探索三角形面積公式,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用轉化法探索三角形面積公式。
二、 說教法學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授課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為此,在本節課中,我將全班學生分成11個小組,每組六人或4人,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用轉化的思想來推導探索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解決實際問題。
三、 說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解,在此之前,我們還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求解。同學們,現在我說去一個圖形,看你們能不能算出它的面積,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我將拿出一條紅領巾,提問:你們能算它的面積嗎?(學生思考了下,可能說不會)這是我將板書三角形的面積,并說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我們一起來探究下。
(二)、自主探索,感受新知
(1)在上節課中我們已經學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它是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現在我們如何把三角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面積求解呢?我將準備的平行四邊形模型按對角線剪開,得出兩個相同的三角形。同時引導學生用拼湊的方法來推導,此時,我將要求各小組至少在課前準備相同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各兩個,并提出明確的操作和探究的要求:
1、用兩個相同的三角形怎樣拼湊成我們學過求面積的圖形?
2、拼出圖形的面積你會計算嗎?
3、拼出的圖形與原來的三角形有什么聯系?
(2)在學生拼湊的過程中,我進行巡視,并適時的指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學生可能拼湊成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由于我在之前暗示了學生平行四邊形,所以大部分學生拼成平行四邊形。之后再讓小組學生通過用的三種三角形拼湊的情況分別進行匯報,并根據拼出的圖形敘述出推導過程,在幾組實驗基礎上得出了結論: 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由于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推出三角形面積=平行四邊形÷2由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三角形面積=底×高÷2、S=ah→S=ah÷2
(3)解決前面留下的問題:紅領巾的面積有多大?讓學生自己通過測量得出紅領巾的底和高,再運用公式進行計算。這樣即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又能對公式加深印象。
(三)、鞏固練習,強化知識
1、出示p92做一做,這題即讓學生直接運用公式,對三角形面積公式加深印象。
(四)、全課小節及布置作業
讓學生說說本節課學到的知識,三角形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還有什么疑問?
布置作業:
課本練習二十2、5題,課后作業是對上課學的內容鞏固,加深印象。
四、說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三角形面積=底×高÷2
S=ah÷2
板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板書突出教學的重、難點,為學生掌握知識打下基礎。
以上只是我的對本節課的設想,由于課堂是動態的,現實的課堂與預設之間會產生一些差異,在實際教學中我將根據教學主線結合學生動態隨時調整,力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最后,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3
說學習內容
這個內容是在第八冊認識了三角形,學會計算長方形的面積以及剛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與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聯系在一起,為以后學習圓面積和復合圖形的面積計算起到鋪墊作用。運用拼擺、旋轉、平移的方法把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銳角和鈍角三角形分別變換成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然后歸納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說學習目標:
1.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
2、正確運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3、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重點: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學習難點:理解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我準備采用以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發展遷移原則。運用遷移規律,引導學生在整理舊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
2、加強學生動手操作。在學生拼擺實驗的基礎上,通過課件演示,采取旋轉、平移的方法,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加深學生對三角形面積公式來源的體驗和理解。
學習方法上我側重以下幾點:
1、學會以舊引新,掌握運用知識遷移、學法遷移進行學習的方法。
2、操作實驗法。學生自己動手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擺出自己學過的圖形,弄清三角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系。
3、學習討論法。在操作實驗的基礎上,討論三角形的底和高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關系,從而總結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針對上述內容的需要,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程序:
說學習過程
一、激趣定標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平行四邊形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板書: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2) 一個平行四邊形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積。
2.既然平行四邊形都可以利用公式計算的方法,求它們的面積,三角形面積可以怎樣計算呢?(揭示課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積”(板書)
(二)學習目標
1、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
2、正確運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3、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說自學互動(適時點撥 )
(一)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1.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師參與學生拼擺,個別加以指導
(2)學生演示拼擺圖形
(3)討論
①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能幫助我們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嗎?為什么?
②觀察拼成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2.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
(1)組織學生利用手里的學具試拼.(指名演示)
(2)學生演示拼擺圖形(突出旋轉、平移)
教師提問: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來拼.
(1)由學生獨立完成.
(2)學生演示拼擺圖形
4.巧問質疑
(1)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轉化成什么圖形?
(2)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5、引導學生明確:
①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②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同時板書)
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時板書)
④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時板書)
(3)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強化理解推導過程)
板書:三角形面積=底×高÷2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積,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什么?
(三)正確運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紅領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學生獨立解答.
(2)訂正答案(教師板書)
(四)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通過學生利用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對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和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
三、測評訓練
通過測評訓練,測評學生所學的新知識是否掌握,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速度。
四、小結
同學們真棒,大家都發現,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一個長方形。運用拼擺、旋轉、平移的方法把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銳角和鈍角三角形分別變換成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然后歸納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五、板書設計、
這樣板書設計使學生一目了然,工整、簡單、明白。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4
一、 說教材:
1、說課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三角形的面積》。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是圖形的面積(一)探索活動的第二課時,它是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解決實際生活中與三角形面積計算相關的實際問題;同時加深學生對三角形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也為學生進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打下基礎。
同時,三角形的面積推導過程蘊含著轉化和遷移的數學思想,本課的學習,重在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滲透初步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并培養科學的探究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內容編排的最大特點是加強了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發現各種圖形的內在聯系,體會三角形面積計算的一般策略。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推理能力。這樣的編排使學生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來龍去脈,鍛煉數學推理能力,從而感受數學方法的內在魅力。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讓學生通過平移、旋轉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運用面積公式進行三角形面積計算,加深學生對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小組合作、動手操作、交流討論、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4、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解決生活中有關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2)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灌輸遷移的數學方法和轉化的數學思想。
(3)關鍵:引導學生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中除以2的意義。
5、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完全相同的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各兩個。
二、說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的知識面較廣,學習自覺性較強的特點,采用嘗試教學法、實驗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自學課本,利用學具獨立作業,互相討論和鞏固練習,去嘗試解決問題,教師再根據學生嘗試練習中的難點和教材的重點加以講解和點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操作能力。教學時,我按導入新課、揭示課題、推導公式、實際應用、鞏固練習、課堂總結這六個環節進行。
三、說教學過程。
1、舊知引入,激發思考: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學生回憶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再出示一條三角形紅領巾,提問你們會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嗎?(學生大部分會說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這時老師反問:為什么底×高÷2就能得到三角形的面積呢?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怎樣計算“三角形的面積”?(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2、回憶舊知,引導遷移:
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提問:我們能不能像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一樣,將三角形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呢?(這一部分的設計在聯系舊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推導方法遷移到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向學生灌輸遷移的數學方法和轉化的數學思想,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作好輔墊。)
3、小組合作,動手操作:
(1)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學具進行動手操作。看看三角形能轉化成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
(2)小組匯報:學生匯報的結果可能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或一個更大的三角形,這時,教師作引導:三角形的面積暫時還不會計算,拼成長方形或正方形也是比較特殊的情況,而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從而將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引導到平行四邊形上來。(把學生拼出的圖形一一擺在黑板上)
4、學生匯報,歸納總結:首先,小組交流討論: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原來三角形的底有什么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原來三角形的高有什么關系?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說說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關系: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原來三角形的底相等,高與原來的三角形的高相等,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師生一起歸納總結推導過程,得出各種推導的結論,結論一: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原來三角形的底,高就是原來三角形的高,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結論二:在高的一半的地方剪開,上半部分旋轉一下,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它的高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是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S=ah÷2。
例題的教學,是本課的重點。書上的例題,我著重讓學生通過分組探究的方式去學習,在交流中把應掌握的知識有層次地一一呈現。這些知識是本節課的關鍵。估計到學生在操作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只用一個三角形拼平行四邊形的方法,這種方法與例題方法以及與“你知道嗎?”的對比,可以從多角度來強化“÷2”的理由,我覺得花一些時間還是有必要的。而且這樣的做法,也是基于學生的學習實際和對傳統的數學文化了解。
5、簡單應用,突出重點:
(1)驗證結論:用公式計算法求出第一個環節中的三角形紅領巾的面積。
(2)鞏固練習: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在學習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后,我設計了一組練習。
(1)口算(熟練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2)判斷(理解意義,突破難點)。
(3)選擇(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系)。
(4)應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練習的設計主要分這幾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的練習,主要是讓學生能正確地應用三角形面積公式計算各個三角形的面積。在應用的過程中,規范學生的書寫,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
第二個環節重點是放在“÷2”和“×2”的區別上。主要是因為從以往學生練習來看,這是錯誤中的主流,一定要引起學生的重視。
第三個環節是開發性的練習,數據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主要還是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通過這個開放練習,使學生又一次地認識到三角形與對應的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聯系。
6、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說說自己在這一節課中在知識方面及小組合作過程中的收獲,教師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
四、說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面積
三角形的面積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
三角形的面積 = 底×高÷2
S=ah÷2
例1 S=ah÷2
=100×33÷2
=1650 (平方厘米)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5
一、說教材
說課的內容是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第九冊第五單元多邊形面積的計算中的第二節。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的編排加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如求三角形的面積,讓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擺已學過的圖形。一方面啟發學生設法把研究的圖形轉化為已經會計算面積的`圖形,另一方面主動探索研究的圖形與已學過的圖形之間有什么聯系,從而找出面積的計算方法,而不是直接把公式告訴學生。這樣既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了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教材中的插圖給出了轉化的操作過程,同時滲透了旋轉和平移的思想,以便于學生理解公式的來源。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認識,按照新課程理念,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經歷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索過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掌握求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生動手拼擺,滲透旋轉、平移的數學思想,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推導公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能力。同時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學習活動,提高實際操作、自主探索能力及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在探索學習活動中,培養實踐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體會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成功體驗。
三、說教學方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我準備采用以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發展遷移原則。運用遷移規律,引導學生在整理舊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
2、加強學生動手操作。在學生拼擺實驗的基礎上,通過課件演示,采取旋轉、平移的方法,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加深學生對三角形面積公式來源的體驗和理解。
本節課在學習方法上我側重以下幾點:
1、學會以舊引新,掌握運用知識遷移、學法遷移進行學習的方法。
2、操作實驗法。學生自己動手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擺出自己學過的圖形,弄清三角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系。
3、學習討論法。在操作實驗的基礎上,討論三角形的底和高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關系,從而總結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四、說教學過程
針對上述內容的需要,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程序:
一、 創設情景,引入探索
師:在講課之前,首先,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你有什么愛好?
生:我喜歡
師:老師特別喜歡攝影,今天特意帶來幾幅作品,想看看嗎?好,一起來看看!(點擊課件出現吳忠城區風光圖。最后畫面定格在體育館的花壇中)為了美化環境,園林工人要在體育館的附近的長方形的空地上設計一個花壇,打算分成兩個相等的綠化地,一塊種上杜鵑花,一塊種上月季花,那么怎么設計這塊地呢?(學生可能有三種設計,一種是將空地縱分,一種是橫著分,還有斜線分成兩個三角形)最終園林工人采納了第三種方案,園林工人要按面積來買花種的數量,誰來說說這一塊花壇的面積怎么來算?
(引導學生可以先求長方形面積,再算它的一半就可以)
那么如果遇到花壇形狀是這樣普通的三角形,面積怎么計算呢?我們今天一起來研究,大家有興趣嗎?(教師板書課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引導學生看大屏幕(出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提出思考: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拿出三角形模型,讓學生小組合作拼一拼,擺一擺,說說你能發現什么?三角形的面積怎么計算呢?
3、談話啟思。
請大家運用老師提供的素材,自行確定研究方案,希望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可以拼,還可以擺。小組里的同學可以互相合作、討論,看哪一些小組能找到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4、操作探索。
(1)小組合作探索、操作。
(2)小組交流。(學生積極踴躍的動手動腦,教師融入其中并適當給以啟發)
5、開始現場發布會,展示學生的拼擺情況。
師:同學們,方法找到了嗎?哪個小組上來匯報?
生:好,我們拿的是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我們將其中的一個三角形進行旋轉,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我們發現這個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這個銳角三角形的底。高等于這個三角形的高。因為每個銳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這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這個銳角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師:,說得非常好!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腦博士是怎么說的?(課件演示整個重合旋轉平移的過程,并說出推導過程)。關于其他的三角形,哪個小組還有新的發現?好,你們小組來。
生:我們用的是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推導過程跟上一組一樣,我們的結論是鈍角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師:好的,我們來看一下電腦里有沒有這種方法?(課件演示)你們的方
法也很好。
生:我們小組是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
形,我們的結論是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生:我們小組用的同樣是直角三角形,但我們拼成的是一個長方形。這個
拼成的長方形的長等于三角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的高,所以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并且我們還發現如果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還可以拼成一個正方形,但結論也是一樣的
師:好,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找到了這么多的方法。讓我們來一起看看黑板上大家的研究成果吧!我們發現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如果用字母S表示面積,a、h分別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用字母怎樣表示公式?(板書:S=ah2)
三、嘗試練習
1、估算紅領巾的長是多少,高是多少,計算紅領巾的面積。(確定底是100厘米,高是33厘米學生自主練習,最后小結課件出示結果)
2、計算標志牌的面積
(課件出示標志牌圖,在學生算出面積之后,引導思考:為什么不用3乘以2.5來算它的面積)
引導小結:在求三角形面積時,底與高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對應的底乘以對應的高再除以二才是三角形的面積。
四、鞏固練習
認識交通警示標志牌,引導計算制作兩塊標志牌所用的鐵皮?
(課件出示題目)
3、評價體驗。
師: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老師也為你們
自豪!瞧,連聰明一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動畫演示)她帶來了一些問題想考考大家,你們愿不愿意接受這樣的挑戰?
生:愿意!
五、實踐運用,拓展創新。
下圖中哪個三角形的面積與畫陰影三角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
你能在圖中再畫一個與畫陰影的三角形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試試看?
六、質疑調節,總結延伸。
師:通過這節課的探索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們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還會用它來進行計算。
生:這節課我們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得出來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我真是太高興了!
[在探索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體會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并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七、布置作業,課后探索。
【《三角形的面積》說課稿(精選5篇)】相關文章: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說課稿11-15
圓的面積說課稿11-06
《圓柱的表面積》優秀說課稿模板07-20
人教版《三角形》說課稿09-18
《三角形的外角和》說課稿12-27
三角形內角和說課稿11-08
《三角形的特性》優秀說課稿模板07-20
分割等腰三角形的說課稿模板07-18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說課稿精選05-24
《散步》的說課稿模板(精選5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