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看鐘表》說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看鐘表》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看鐘表》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認識鐘表》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2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學生認識整時半時,是學生建立時間概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材在編寫上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生動具體的學習數學。按照認識鐘面結構整時半時的讀寫法建立時間觀念的順序編寫。
一般來說,一名6歲的兒童每天起床、吃飯、上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結合生活經驗總結出認識整時的方法;知道表示時間的兩種形式。
2、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思維拓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重點: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讀整時半時的方法;
難點: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半時。
二、說教法學法: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根據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的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創設情境,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讓學生在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同時我還采用了動像發現教學法,讓孩子們通過合作交流發現鐘面的結構,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思想,激發了他們的認知興趣,而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想一想、數一數、說一說、比一比、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2)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3)課間休息
(4)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5)滲透數學文化史。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利用學生熟悉的動畫人物小丸子給他們帶來謎語,讓學生猜出鬧鐘,激發學生的興趣。接著出示各種造型的鐘面,并提問小朋友你們也想設計出這么漂亮的鐘表嗎?多方位地調動學生的情感,營造了學生積極向上,勇于挑戰、敢于創新的氛圍。接著,教師繼續激勵學生,要想設計更漂亮的、美觀的鐘表,先要學會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二) 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認識鐘面
先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小鬧鐘,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匯報觀察結果,教師板書:時針 分針 12個數,并且強調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接下來我通過演示撥鬧鐘讓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的走動方向,通過觀察學生發現時針和分針是按照從數字1到12這樣順時針方向走的。再讓學生沿著這個方向撥一撥鬧鐘,進一步鞏固知識。
2、 教學整時半時的認,讀,寫
我創設了一個下雨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試認整時半時。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用課件出示2個表示不同時刻的鐘面,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后達成共識:這2個鐘面的分針都指12,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12時,時針指幾就是幾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讓學生自己動手撥鐘面,先老師說時間學生撥,然后讓學生作主說時間老師來撥,為了突破只有當分針指向12才是整時這一難點,在這里我故意將分針偏離12,讓學生判斷老師撥的是不是他們所說的整時。最后我讓同桌之間互相撥,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讓學生掌握了認時整時的方法。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具體事例如幾時起床,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再通過趣味性的練習,讓學生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時刻,你平常在這個時候在做什么。這樣既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拓展了學生視野,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 課間休息
這一環節是根據兒童的年齡和身心的需要設置的,讓學生在《時間像小馬車》的旋律中感受時間的飛快,同時也讓他們輕松輕松,為下一環節的學習起到調節作用。
(四)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并知道學習數學是為了用在生活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1、比比誰的眼睛最厲害。
在這里我出示了表示四個不同時刻的鐘面,讓學生判斷鐘面下方出示的時間是否是鐘面上所指時間。這四個鐘面里有兩個鐘面時間是整時差一點和過一點點,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突破只有當分鐘指向12時,表示的才是整時。
2、說一說,評一評。
我用課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中的幾個生活場景,讓學生邊看課件邊互相說一說小朋友什么時間在做什么,然后讓他們評一評他的安排合理嗎?由于一天當中有上午時間和下午時間,所以小朋友的意見并不一定會統一,只要他們的解釋合理,教師都應給予肯定。這時順水推舟進一步滲透上午和下午這一時間概念。這樣將數學課堂教學變為學生認識生活,認識數學的活動課,體現數學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學看鐘表》說課稿2
我說課的內容是京版教材第一冊第九單元的學看鐘表,由于水平有限,在設計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指導思想我依據以下兩點:
1、建構主義觀強調知識不是教師教給學生的,而是通過學生親身參與,自主探索,主動建構的,因此要強調學生的自身感悟和探究;
2、《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因此應該選擇現實生活素材進行教學;
根據以上的具體要求,本次教學設計充分考慮一年級學生已有認知和認知發展規律,通過各種形式的直觀教學和動手實踐認識鐘表,通過對比觀察會看鐘表的整時和半時,感悟鐘表指針指向的道理,體會鐘表在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學看鐘表》是北京市義務教育改革實驗教材第一冊第八單元的教學內容。本節課也是小學課本中第一次出現關于時間的知識,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首先認識鐘面,通過觀察知道鐘面上有1—12個數字,是怎樣排列的;認識時針和分針。其次讓學生學會看整時和幾時半時刻的方法,能正確讀出這樣的時刻。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時間和生活是密切聯系的,把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向學生進行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教育。
學情分析:
在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里,有許多關于時間的信息:上學的時間、放學的時間、吃飯、休息的時間、……況且大多數孩子在家庭、幼兒園已經了解了一些看鐘表的方法,應該說許多學生已經儲備了一些認識鐘表的知識經驗。在上課前我也做了一些調查:
1、首先我找幾名學生做了課前訪談,我拿著鐘表分別問了整時和半時,有80%的學生都能正確的說出整時,但只有40%的學生能正確的說出半時,當我在問你是怎么知道的時,也僅有一兩個學生能準確的說清楚認識鐘表的方法。
2、我在班中做了調查問卷。
問卷表明,有91.5%的學生能夠正確的分清分針、時針。85%的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整時,但一些學生在書寫上還有問題,有71.4%的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半時,并且只有25.7%的學生能夠正確的畫出半時,可見,學生對鐘表的.認識還是粗淺的、感性的,不能真正掌握認識鐘表的方法。而且多數學生表達時間的方式為幾點、幾點半。
為此,教學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已有認知和認知規律,讓學生在各種生動的具體活動中學看鐘表。同時指導學生學會在觀察比較,總結歸納出認讀整時和半時的方法。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區分時針與分針。
2. 經歷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時。
3. 感受時間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會區分時針與分針,認讀整時和半時。
教學難點:
認讀半時,掌握認讀方法。
教學環節: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誰嗎?仔細聽。猜猜他是誰?
2、師: 對了,答案就是鐘表。生活中它有什么用啊?鐘表,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他可以告訴我們幾點上學,叫我們起床,你會看鐘表嗎?如果自己學會了看鐘表,那該多方便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看鐘表。
【設計意圖:從謎語導入,激起學生興趣,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學生感受生活與時間的聯系,從而揭示認識鐘表的重要性,讓學生產生認知需求。】
二、自主感知鐘面
1、鐘表王國的兄弟姐妹可多了,你都見過哪些種類的鐘表?你們想去鐘表大世界看看嗎?(出示圖片)
2、師:快拿出你們的鐘表,仔細觀察,鐘表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數字、指針、格
3、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你知道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是朝哪個方向走的嗎?(用手指比劃一下)像這樣順著表針走的方向叫順時針方向。引導學生發現時針比分針走的慢,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它們不停地在鐘面上走著,隨時告訴我們是什么時間了,該去做什么事了。
【設計意圖:通過對鐘面詳細的觀察,讓學生明白兩根針是如何按數字的方向走的,學生有了對順時針方向的認識,頭腦中有了表針走動的表象,在認半時的時候,學生自己就知道分針走過了7,是7時半,還沒有到8不能是8時半。這樣就分散認半時時的難點。】
三、動一動,認識整時
其實,小鐘表不僅能幫小猴解決問題,我們在學校一天的學習和生活也離不開它。
1、老師也用時間記錄了的一我們同學的一天,你知道這是幾時嗎?
為什么是8時呢?(幾名學生說)(貼圖)
對了,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8,就是8時。我們還可以把這個時間記錄下來,先寫數8,再寫一個時間的時,讀作8時。(板書:8時)
誰來完整的說說,8時我們在干什么?
2、時間滴答滴答向前走,轉眼間,同學們上第二節課了,誰能完整的說說,現在是幾時?你們在干什么?(出示圖片和鐘表)
快來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分針和時針各指向幾,就是9時?
3、時間過的真快,兩節課結束了,同學們的大腦該放松一下了。10時是我們上課間操的時間,你知道,分針和時針該指向幾嗎?(出示圖片)
生說
對,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10,就是10時。(出示鐘表)
4、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3個整時的時刻,快來觀察一下,這三個鐘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出示三個鐘面)
幾名生回答:分針都指向12,時針指向8就是8時,指向9就是9時,指向10就是10時。(圈出分針,出示時間)
你們找到認識整時的方法了嗎?
對,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出示重點字)
【設計意圖: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用課件出示3個表示不同時刻的鐘面,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討論交流,最后達成共識:這3個鐘面的分針都指向12,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幾就是幾時。培養學生進行思維的梳理,使學生能夠進行初步的觀察、概括、抽象、歸納等思維活動,突出培養學生對數學規律的發現和概括。】
5、拿出你的小鐘表,播出一個你喜歡的整時,和同桌說一說,
6、剛才我們一起找出了認識整時的方法,此時,我們在干什么呢?(出示午餐圖片)你認識這個時間嗎?快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對,這個時刻就是12時整,他比較特殊,當分針和時針重合在一起,都指向12,這個時候就是12時整。你記住他了嗎?
四、動一動,認識半時
1、吃完午餐后,同學們該午休了,從12時到1時,經過一個小時的午休,同學們該進行下午的學習了,下午第一節課的時間是幾時呢,快來看看吧,你認識這個時刻嗎?(出示圖片鐘表貼圖)
生說,1時半或2時半,
2、到底是幾時半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3、請你仔細觀察,從1時到1時半,時針和分針是怎樣變化的?(出示動態指針)
生說變化:時針走到1和2之間,我們也可以說剛剛經過1,沒到2.
分針從12走到了6,我們也可以說,走過了6大格
4、所以,當時針剛剛經過1沒到2,分針指向6,這個時刻就是1時半。(圈出1、2,分針閃動)
【設計意圖:教師利用鐘表動態演示從1時到1時半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對半時的表象認識。有效的避免了學生錯把1時半認成2時半的發生。】
5、我們結束了一天的學校生活,回到了家里,大家是怎么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的,一起到西西家看看吧。
6、這是幾時半,小偉在做什么?(出示圖片和鐘表)
真聰明,這是5時半,西西在做。。。
請你仔細觀察,另外兩幅圖中,西西什么時間在做什么?(6時半看動畫片,8時半睡覺)
7、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三個半時的鐘面,有了學習整時的經驗,你們一定能夠很快找到認識半時的方法。快和身邊的同學交流一下吧。(出示三個鐘面)
幾個生說:這三時鐘的分針都指向6,時針剛剛經過5,沒到6,就是5時半。。。(圈出5、6、8)
8、怎樣認識半時呢?
生說
對了,分針指向6,時針剛剛經過幾,就是幾時半。(出示重點字)你也來說一說吧。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次的對比觀察,使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整時和半時的表針指向特點。有利于學生更加熟練的辨認整時和半時。】
9、播鐘。拿出你的小鐘表,撥一個你喜歡的半時,考考你的同桌。
五、情節引入電子鐘表
1、經過了一夜的休息,西西自己起床了,沒用媽媽叫,原來他有了自己的新手表,你見過這種時間表示方法嗎?(出示起床圖片,電子表)
這種表示時間的方法是電子計時法,你知道這是幾時嗎?
2、你在哪還見過這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老師也帶來了幾個電子計時法表示的時間,認識他們嗎?一起來看看這都是什么時間?(出示電子表)
生:第一個鐘面上,是12時
怎樣用電子計時法來表示這個時刻呢,先寫12,再寫兩個豎著的圓點,最后再寫兩個0。讀作12時。
3、第二個鐘表是幾時啊?生:6時半
你知道如何用電子計時法表示它嗎?
生:先寫6,再寫兩個圓點,再寫3和0
4、相信你也能用電子計時法表示出黑板上的時間,和你的同桌說一說,應該如何表示,找兩個同學到黑板上寫。
六、拓展知識
現在有各種這樣的鐘表幫助我們表示時間,那你知道古時候人們如何表示時間嗎?想不想看看。(出示圖片并介紹)古時候的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智慧發明了很多表示時間的方法,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下課后繼續了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古代計時方法,豐富知識,激發興趣】
七、總結回顧
這節課馬上要結束了,我們一起渡過了40分鐘的時間,真快呀!同學們,時間就是這樣,很快過去而且不會再回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嗎?時間非常寶貴,我們要好好利用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教學效果評價設計】
一、經過和大家一起學習,小猴已經會看鐘表了,為了表示對大家的感謝,小猴邀請大家一起參加智力大闖關游戲。
1、第一關,連線(練習卷子4個表面)
鐘表圖:6時 9時半 3時 3時半
選項:3時半 6:00 9時半 3:00
分別說一遍確定方法。
第三個和第四個鐘面上你是怎么知道哪個是3時和哪個是3時半的?
2、第二關,照樣子寫一些(卷子3個表面)
請你將鐘面上的時間用兩個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來。
例子:9點 9時 11點的 4點半的
9:00
二、回家后制作一張自己的作息時間表,讓你的星期天更加有充實。
【本節課的設計特點】
(一) 在動態中認識鐘表。
學生伸出手指跟著鐘表的指針順時針轉動,邊走邊數,體會順時針方向。
教師利用鐘表動態演示從1時到1時半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對半時的表象認識。
有效的避免了學生錯把1時半認成2時半的發生。
(二) 在對比中學看鐘表。
第一次對比:凸顯整時表針指向特征,有利于學生準確熟練的辨認整時。
第二次對比:區別整時、半時。有利于學生更加準確熟練的辨認整時和半時。
第三次對比:凸顯半時表針指向特征,有利于學生準確熟練的辨認半時。
(三)、本節課以情境以及聯系學生的一天生活等活動,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同時把對時間的認識融入到具體有趣的情境中,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 在交流中鞏固對鐘表的認識。
教師的提問,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學生出現意見的分歧,讓他們自己說說為什么,在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學生一步步對鐘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整節課學生經歷著在觀察中思考,在對比中發現,在發現中爭論,在爭論中提升的過程。我們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師生在共同的研討、交流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學看鐘表》說課稿3
我說課的內容是京版教材第一冊第九單元的學看鐘表,由于水平有限,在設計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懇請大家批評指正。
指導思想我依據以下兩點:
1、建構主義觀強調知識不是教師教給學生的,而是通過學生親身參與,自主探索,主動建構的,因此要強調學生的自身感悟和探究;
2、《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因此應該選擇現實生活素材進行教學;
根據以上的具體要求,本次教學設計充分考慮一年級學生已有認知和認知發展規律,通過各種形式的直觀教學和動手實踐認識鐘表,通過對比觀察會看鐘表的整時和半時,感悟鐘表指針指向的道理,體會鐘表在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學看鐘表》是北京市義務教育改革實驗教材第一冊第八單元的教學內容。本節課也是小學課本中第一次出現關于時間的知識,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首先認識鐘面,通過觀察知道鐘面上有112個數字,是怎樣排列的;認識時針和分針。其次讓學生學會看整時和幾時半時刻的方法,能正確讀出這樣的時刻。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時間和生活是密切聯系的,把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向學生進行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教育。
學情分析:
在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里,有許多關于時間的信息:上學的時間、放學的時間、吃飯、休息的時間、況且大多數孩子在家庭、幼兒園已經了解了一些看鐘表的方法,應該說許多學生已經儲備了一些認識鐘表的知識經驗。在上課前我也做了一些調查:
1、首先我找幾名學生做了課前訪談,我拿著鐘表分別問了整時和半時,有80%的學生都能正確的說出整時,但只有40%的學生能正確的說出半時,當我在問你是怎么知道的時,也僅有一兩個學生能準確的說清楚認識鐘表的方法。
2、我在班中做了調查問卷。
【《學看鐘表》說課稿】相關文章:
《孔子學琴》說課稿12-22
《動手做做看》說課稿范例03-22
看學霸日常高二作文08-02
《英英學古詩》說課稿和教學反思06-05
蘇教版二下《學棋》說課稿04-30
二年級上冊《看雪》說課稿11-26
小學語文第一冊《看菊花》優質說課稿06-05
人教版初二上冊《湖心亭看雪》說課稿12-13
小班綜合活動《我學小動物》說課稿09-28
《喜歡鐘表的國王》幼兒園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