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食和月食》說課稿(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日食和月食》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日食和月食》說課稿 1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材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中的教學內容。
本課內容分為"了解日食現象"、"推測日食的成因"、"推測月食的成因"三個局部。日食和月食,是同學們聽說過或觀察過的兩種有趣的天文現象。從教材的角度來說,把這兩種現象作為同學們學習的主題,有三個目的:一是因為這兩種現象對同學有吸引力;二是這兩種現象都涉和了同學在本單元要建立起的有關宇宙的基本概念,即天體是運動著的,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陽、月球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形成的;三是培養同學們從現象到實質的邏輯推理能力。
本課是同學們在學習了"地球的運動"以和"在陽光下"兩個單元以后認識發展的必定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局部內容是同學認識天體運動的典型資料,也是本單元學習的一個基礎局部。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同學通過中年級的科學課學習,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科學態度,并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方法和能力,比方模擬實驗,類比推理能力。而教材對月食局部的光學傳達原理進行了淡化處置,突出了科學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時也沒有強調用文字表述月食的形成過程,而是讓同學通過模擬實驗和類比推理,自身總結月食發生的原因。這種說課稿,既體現了同學為主體的指導思想,也突出了科學探究的教學理念。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教學,使同學知道什么是日食和月食,明白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培養同學的實驗能力(做日食成因的模擬實驗),推理能力(根據日食現象推想日食的成因,根據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的成因)和想象能力(空間想象力)。
3、通過認識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關系,使同學體會到自然事物(天體)是相互聯系的、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指導同學認識日食的成因。
2、難點:根據日食成因推想月食成因。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
(1)激發興趣,適時誘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考慮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相對籠統,而同學由于年齡的特點,籠統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所以我倡議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使用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變籠統為直觀,為同學提供豐富的感性資料,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
(2)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引導同學模仿課件自身動手做實驗,破除"天狗吃了月亮"的迷信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2、學法:討論交流(看到的想到的),模擬實驗(日食的成因),小組合作,類比推理(月食的成因)。
六、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日食、月食視頻、動畫,日食、月食成因示意圖。
2、同學準備:電燈泡、小皮球。
七、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太陽發生過圓缺現象嗎?
2、同學質疑、分析、發表自身的意見:根據同學已有的知識水平,多數知道這種現象是日食現象。(此時教師適時加以追問:關于日食你有什么問題嗎?同學分別提出想要研究的問題。如:日食是怎樣形成的?為什么會有日食現象……)揭示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認識日食的成因
(1)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關于日食的錄像。
(2)談話:根據剛才的錄像,你認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把你的想法和同組的小伙伴一起說一說。
(3)同學分組活動,討論日食的形成,并匯報討論結果。(根據同學的討論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同學對日食的形成原因有一些淺顯的認識,對此,我和時給予肯定)
(4)在同學討論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提出:日食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讓我們來考慮這樣一個問題:發生日食現象是太陽自身在一段時間內變黑了,還是太陽的光輝被某種天體擋住了?你認為哪種可能性大?(同學通過討論認為最有可能是太陽的光輝被某種天體擋住了)
(5)我又接著提出:假如是某種天體擋住了太陽的光輝,可能是哪個天體?我引導同學帶著這個問題來討論以下幾個問題:(顯示討論的問題)
①太陽被遮擋的局部邊緣是什么樣的?(弧形的)這說明擋光的天體是什么樣的?(圓的)
②在日食過程中,有時太陽的整個球面都被擋住了,成為黑色,這說明擋光的天體,從地球上看有多大?(與太陽一般大小)哪個天體可能是這樣的?(月球)
③太陽被遮擋的局部從哪邊開始,向哪邊移動?(從西邊開始,向東邊移動)這說明什么?(說明這個天體是自西向東運動的)哪個天體是這樣運動的?(月球)
(6)那么,綜合以上分析,你認為可能是哪個天體擋住了太陽的光輝?(月球)
(7)這時我提出:為了證實你們的想法對不對,我們可以做個實驗來驗證一下。
(8)同學利用實驗用具,自身設計實驗證明推斷的正誤,并匯報結果。
①利用電燈泡當作太陽,皮球當作月球,甲同學的頭當作地球。
②讓乙同學拿著"月球"圍繞著"地球"自西向東轉動,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的中間時,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讓甲同學再看"太陽",還能看見"太陽"嗎?
③當"月球"不在"地球"和"太陽"的中間時,是否重新看見了"太陽"?
(9)在同學實驗的基礎上,我用課件演示日食形成的動畫。
(10)根據以上研究,參考日食形成的動畫,用自身的話說說日食是怎樣形成的?(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地球和太陽中間,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的時候,月球的影子就會投在地球上。處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擋住了視線,就看不見太陽或只能看見一局部太陽,這就是日食。)
2、認識月食的成因
(1)問:既然有日食現象,會不會有月食現象呢?(演示月食過程圖)請你說一說你對月食的了解。(演示月食1演示月食2)
(2)演示月食圖
(3)討論:月食是怎樣形成的'呢?你能根據日食的成因,想一想月食是怎樣形成的嗎?
(4)同學分組討論并匯報結果。
(5)演示月食的錄像
(6)能過討論,看了錄像后,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月食形成的原因嗎?(月球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球轉到地球背著太陽的一面,三個天體大致成一條直線時,月球就處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陽照在月球上的光被地球擋住了,這時就會發生月食。)
(三)鞏固應用
1、教師講解:日食和月食現象,自古以來就吸引著人們去研究,我國遠在三千年前,就有觀測日食的記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關于日食的記錄。
以前,由于人們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對于日食和月食有各種猜想,其中有不少錯誤的、迷信的說法;經過多年的探索,人們才認識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相對運動的結果。現在,人們不只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經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規律,能夠準確地計算出日食、月食發生的時間和地區。
2、鞏固練習:今天,我們研究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請你試著做一做下面的練習:分別畫動身生日食和月食時,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的相互位置圖。
八、設計理念
《科學(3~6年級)課程規范(實驗稿)》指出:"小學科學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教學此課,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展開探索的:
1、從舊知入手,因勢利導。同學已經在前面的一課中學習到了月相的知識,并聯想到日食和月食的的概念。從這里開始本課的教學,既體現了知識的連貫性,也使同學學得自然。在教學中,我把日食的形成的原理作為教學的重點,把月食的形成原理,作為一個探索作業的形式,既倡議了同學自主學習方式,同時也培養了同學的類比推理能力。
2、以圖解為載體,促進理解。天文知識的學習,一般是不可能直接觀察到的。所以,我就利用圖解來讓同學初步認識發生日食和月食的條件。這也是一種直觀教學的方法。
3、利用多媒體課件,加深理解。重現日食和月食發生時候的現象,這樣使籠統的東西更加形象化,從而有利用協助同學加深理解。
4、通過模擬實驗,培養能力。模擬日食和月食發生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既可以鞏固知識,同時又能培養同學的實驗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5、通過畫圖練習,鞏固知識。同學學完了這一刻,真正能在腦海中留下印象的,主要還是示意圖;要想真正的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主要還是要借助示意圖。所以,在教學的最后環節,設計一個練習,就是讓同學畫示意圖。即使有少數的同學在前面的環節中還沒有掌握,那么通過畫示意圖,仍然可以理解形成的原理。
通過以上教學手段,使同學在直觀中理解知識,在考慮和討論中形成知識,在實驗練習中鞏固知識。
《日食和月食》說課稿 2
教學內容:
教科版六下第三單元《宇宙單元》第4課
學情分析:
從教材單元整體分析,《日食和月食》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月相成因的基礎上的后續,是宇宙單元中的第4課。有助于建立起有關宇宙系統的模型。學生已經知道了地球和月球自轉及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逆時針運動,月相知識等。以及地球、月球、太陽三者簡單的相互運動關系。日食、月食雖已是學生聽說過或個別觀察過的天文現象,但對其具體深奧的內容,形成的原因等不了解。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過程與方法: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對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細致的觀察;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科學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夠大膽地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識到模擬實驗及推測和客觀真實是有一定差距的;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
教學重點:
利用模擬實驗等方法,使學生認識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行的位置關系形成的天文現象。
教學難點:
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學設計理念:
通過呈現生活中真實、奇特的天文現象,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疑問。現在六年級的學生大都知道是月球擋住了太陽,因此重在讓學生自行獲取證據來解釋。通過觀察分析太陽被擋住時黑影的特點,模擬日、月食實驗自己得到證據,進行解釋。利用課件,在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中進一步得到證實、完善。充分體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探究活動中建構科學概念。進一步激發、引導學生正確觀看日食、月食。
教學準備:
全班:日、月食課件、錄像。
分組:乒乓球、玻璃球、手電筒、觀察記錄表、線、膠帶。
課前談話:
現在,我們都已經知道了日、地、月三者之間的相互運動關系。也就是月球繞地球轉,地球繞太陽轉。方向怎樣?速度呢?我們來做個游戲,學做地球轉一轉,自西向東繞太陽公轉一周是一年;學做月球轉一轉,繞地球公轉一周是一個月;學做地球、月球、太陽同時運動,轉一轉。注意速度和距離。指名、小組。
教學過程:
一、課件引入,提出探究問題:
2008年的8月1日,在甘肅、新疆等地的人們發現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奇怪有趣的現象——耀眼的太陽漸漸失去了光輝,明亮的天空變得如同黃昏,大約2、3分鐘后,太陽才又露出了光芒,恢復了生機。這是怎么回事呢?對,這就是日食。板書課題。有人把它拍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播2008年8月1日日食錄象)仔細觀察日食發生時,出現了什么奇怪的現象?你有何疑問?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從生活現象中產生想探究的問題:是誰擋住了太陽光?這個黑影是誰?拉近天體與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二、觀察、分析黑影特點,獲取證據之一:
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偵探,破解一下這其中的謎。先來仔細觀察現場,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1、(出示日食發生的照片)請思考預測:你認為黑影可能是誰?為什么?
2、分組討論:仔細觀察分析日食發生過程中的黑影的特點,作為你的證據。
3、匯報討論結果:你認為可能是誰?依據是什么?
我們組認為可能是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
(1)黑影能遮住太陽,是不發光、不透明的,月球本身也不發光、不透明。
(2)黑影是(圓)的,月亮也是圓的。
(3)這個黑影是(從右往左)運動的,月亮也是從右往左逆時針運動的。
(4)有時黑影能完全遮住太陽,大小看起來(與太陽相似),不過,月亮實際要小。
也有小組認為可能是其他圓的星球;或也可能是古人認為的天狗。(根據黑影全貌特征被排除。)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根據現象,分析預測。培養細致的觀察能力和周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的猜測有依據,有條理,并且能擴展思維。)
三、模擬日食實驗,獲取證據之二:
1、剛才有同學認為是月球(或其他圓的天體)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形成了日食。你能親自設計模擬實驗來證實我們的推測嗎?
2、分小組設計模擬實驗,設計時思考:
(1)可根據提供的材料選擇模擬的對象?(用手電筒模擬太陽,帶線的乒乓球模擬地球,帶線的玻璃球模擬月球)
(2)如何做模擬日食發生的實驗?(或提示:宇宙中的天體是如何運動的?)
(3)如果觀察到什么現象才能說明發生日食了?為什么?
交流:(如果乒乓球(地球)上有玻璃球(月球)的影子,根據光是直線傳播的原理,那么影子里的人就看不見太陽了,陽光被月球擋住了。)
3、學生分小組做模擬實驗:一生用手電筒(去蓋)豎放桌上,代表太陽光芒四射,一生手持乒乓球的線代表地球自西向東慢慢繞太陽公轉;一生手持玻璃球的線當月球自西向東繞地球公轉。注意控制好地球公轉的速度要慢。仔細觀察在什么情況下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看不見太陽。
(模擬實驗溫馨提示:1、分工合作;2、模擬三球運動越真實越好;3、調整好距離和速度;4、仔細觀察,何時“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
4、展示交流:
(1)請模擬實驗中看到“日食”的小組邊展示邊說。沒有看到“日食”的尋找原因。再試一次。
(2)分析討論:那么,怎樣的情況下才能看到“日食”?有什么規律嗎?板畫日食發生時的三球示意圖。(只有玻璃球轉到電筒光和乒乓球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時,才會發生“日食”現象。)
5、處在月球影子里的人真的看不見太陽了嗎?小小的月球真的能擋住大大的太陽嗎?能否用實驗解釋。
試試把自己的右手(當月球)握成拳,慢慢移過自己的眼睛,能擋住黑板上的大太陽嗎?想想為什么?
6、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日食的形成原因。課件出示日食的成因示意圖及種類。
(設計目的:通過設計模擬實驗,制作模擬實驗來檢驗自己的猜測,模擬看到日食過程,從而找到原因。建構科學概念。)
四、自主模擬月食實驗,分析成因。出示課件月食照片。
1、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回事?學生推測:
可能是地球擋住了太陽光,月亮看不見了,就發生月食了。
2、用模擬實驗加以證實。展示:月食發生時,三個天體的位置。
3、你能將月食發生的示意圖畫出來嗎?根據示意圖說說月食的成因。
(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里,日、地、月三者在一條直線時,地球擋住太陽射向月球的光,這時地球上的人們就會看到月食。)
4、討論:月食發生在農歷的什么時候?(月食總是發生在農歷十五)為什么?相反,日食呢?(農歷初一)
5、課件出示月食的成因及種類。
(設計目的: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月食的成因采用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解釋成因的方法。課件補充一些其他特征。)
五、科學揭秘,獲取證據之三:
剛才我們用模擬實驗證明了月球或其他圓天體在宇宙中運行時,確實能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發生日食。月食也可能是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那么黑影究竟是誰?科學家用更精密的儀器去觀察,比如衛星。看到了它的真面目。請看走近科學之《解秘日全食》的錄象。(選擇8分~15分之間)
綜合前面的證據,現在你認為日、月食的真正成因是什么?
(可排除其它圓天體;是三球的相互運動的位置關系形成的。)
(設計目的:利用錄象等與科學研究成果比較,補充、豐富學生的認識。引導學生從中總結日、月食的真正成因,從而完善科學概念。)
六、拓展延伸,課外觀察:
日食月食是非常罕見的天文現象。很幸運,今年2009年7月22日1點左右,中國的上海、杭州等這一部分地區還能見到一次難得的日全食,而且日全食時太陽全部被遮住的時間長達有5、6分鐘。觀看日食,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不能用肉眼直接觀看。有什么辦法呢?可以戴墨鏡、用茶色玻璃、小孔成像等方法觀看。到時請大家千萬別錯過這難得一遇的天文奇觀!
(設計目的:學以致用,激發學生課外正確觀看日食等天文現象的興趣、方法。)
板書設計:
日食,月食。
《日食和月食》說課稿 3
教學目標:
1、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2、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對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細致的觀察。
3、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科學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夠大膽地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意識到模擬實驗與推測和客觀真實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
教學重點:
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教學難點:
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學準備:
有關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圖片、照片、課件、錄像資料、書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電筒、觀察記錄表;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認識日食發生的過程及特點。
1、設疑激趣: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月相變化,知道月球的圓缺變化是在一個月內發生的,可是有時在一個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圓缺變化的全過程,你們看過嗎?這叫什么現象?
太陽是否有時也會有圓缺現象?(出示日食發生過程的圖片)這叫什么現象?你們聽說過日食和月食嗎?關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日食和月食》。
2、講述:我們先來研究日食發生的過程及特點。
3、(播放日食發生的過程錄像)討論并交流:日食發生過程有什么特點?從這些特點中你有何推想?
4、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整理并適時補充日食發生過程的一些其他事實性資料。
5、小結日食發生過程中的一些特點:(1)太陽被一個物體擋住了;(2)擋光的物體是圓形或球形的;(3)擋光的物體是運動著的;(4)擋光的物體看上去和太陽差不多大;(4)地球、擋光物體和太陽差不多在一條直線上。
6、提出問題:根據日食的特點,你認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
(分析過程預設:(1)太陽被遮擋的部分邊緣是弧形的,說明擋光的天體是圓的。(2)在日食過程中,有時太陽的整個球面都被擋住了,成為黑色,這說明擋光的天體,從地球上看與太陽一般大小(3)太陽被遮擋的部分從西邊開始,向東邊移動,說明這個天體是自西向東運動的,綜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輝。)
二、日食成因的模擬實驗。
1、剛才有同學認為是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樣用模擬實驗的方法來證實我們的推測?
2、分小組設計模擬實驗的計劃,設計時注意:
(1)用什么實驗材料來做這樣一個模擬實驗?
(2)如何做實驗?
(3)在實驗中估計會出現哪些現象?
(4)觀察到的哪些現象能說明日食發生了?
3、學生分小組進行模擬實驗:一生用手電筒代表太陽,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當月球自西向東運動,用玻璃球繞乒乓球轉動一周表示月球繞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況下看不見太陽。
(模擬實驗要注意:所用的擋光物體要比被擋光物體小;擋光物體是運動的;擋光物體是圓形或球形的。這一過程中,并不一定就會發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轉到電筒光和乒乓球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并且三者之間的距離合適時,保證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時,才會發生“日食”現象。)
4、交流:(1)模擬實驗是如何做的?(2)哪些現象可以說明發生了日食?(3)這時太陽、月球、地球各處于何種位置?(4)在什么情況下不會發生日食?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日食的形成原因。
(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圖,閱讀課本54頁日食的成因。
3、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簡圖,讓學生講解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們從圖中還有什么發現?
(1、發生日食時,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時看到,只有處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2、根據自己對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斷日食總是發生在農歷初一(朔))
5、過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發生的呢?
(我國有天狗吃月亮的傳說。在印度,某些部落認為月食是一條龍吞食了月球,幸運的是有一個英雄砍掉了龍的頭,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現了。)
四、月食的成因。
1、談話:請同學們推測一下月食發生的原因。月食發生時,三個天體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學生思考推測。
(預設:在月球運動過程中,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月球的光,這時地球上的人們就會觀察到月食現象。)
3、用模擬實驗加以證實。
4、你能將月食發生的示意圖畫出來嗎?(學生嘗試畫出月食成因示意圖。)
5、根據示意圖說說月食的成因。
6、討論:月食發生在農歷的什么時候?
(月食總是發生在農歷十五(望))
五、總結拓展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比如對模擬實驗有何認識?
2、思考:為什么有日環食現象而沒有月環食現象?
(月食發生時,月球運行進地球的陰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軌道處的投影總比月球大,所以月環食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六、板書設計:
日食(農歷的初一前后)——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陽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
月食(農歷的十五前后)——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陽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
《日食和月食》說課稿 4
教學重點
日食時三天體的位置關系
教學難點
日食的成因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收集日食、月食圖片
教學器材:
大球、小球、日食掛圖或幻燈片
教學課件:
無
教學過程:
(導入)
前面的課我們研究了月相,由于日、月、地三天體在空間中的位置不同,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的月球的明亮部分發生變化,就產生了月相。今天,我們來研究另一種情況,如果日、月、地三天體在空間中運動到了一條線上,彼此發生遮掩,就出現了日食和月食。我們先日食的有關知識。
(學生活動)請每組同學準備一個大球和一個小球,按照教材的“觀察兩球的遮掩現象”圖的要求,觀察看到的現象,將空白圖補全。
(講解)日食是月亮轉到了地球和太陽的中間,將太陽全部或部分遮擋住,使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的現象。教師講解日食形成時三天體的位置關系,日食的原理。
(講解)日食可以分成三種:全食、偏食和環食。請同學們觀察教材的“日食的類型”圖,找出本頁兩張圖的對應關系。找幾位同學描述日食的三種類型發生時,星體的位置關系有什么不同?教師:當大小兩星體體積不變時,環食比全食時,兩星體的距離要遠一些;偏食是小星體在大星體的中部上方或下方穿過時發生的。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調整好大球和小球的位置,按照教材的“模擬日食的實驗”圖中的演示,繪制出日全食的全過程。
(學生活動)同學們閱讀教材的的.“討論”和“思考”,進行討論。
(教師)
(教師提問)日食常見嗎?
(學生回答)
(教師講解)由于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和地球繞太陽運動的軌道平面有一個夾角,因此更多的時候,月亮從地球繞太陽運動軌道的上方或下方通過,不會遮掩太陽;此外,由于月亮比太陽和地球小很多,因此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籠罩的地區很有限,這也使得地球上各地的人們很難觀察到日食。
(新課結束)當堂練習教材的練習1、2、3。教師重點講解練習3。
教案點評:
日食和月食是三天體空間位置變化形成的,為了讓學生完全了解這樣的位置關系,本段落設計了多個活動;因此,將這些活動組織好是本課成功的關鍵。從前面的月相知識引出三天體彼此掩映的知識,然后通過實驗和繪圖,是學生對日食、月食有直觀的體會。最后,教師通過幾何圖形,將學生的直觀體會升華到理論高度。
《日食和月食》說課稿 5
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月相成因的基礎上學習的,本課的知識目標是指導學生認識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力目標是要培養學生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科學思想教育目標是要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相信科學不迷信的態度。本課是培養學生自行探究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的典型課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層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點,探究月食的成因要充分體現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解決新問題。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根據事實材料推測分析是誰擋住了太陽光是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圖片或聲像資料。
2.月相形成的實驗材料。
3.CAI課件。
①日食和月食發生時的情境動畫。
②日食和月食發生時三球位置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組織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提出問題。
1.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圖片資料,初步談談對日食和月食形成的認識。
2.分小組匯報交流情況。
3.教師小結:同學們能收集到這些有價值的資料,為學好本課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剛才有同學談到據老人們說日食和月食是天狗在吃太陽或月亮,每到這時,人們都要拿出鍋碗瓢盆來敲敲打打,好趕走天狗,真有天狗吃日、天狗吃月這回事嗎?當然沒有,我們就用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這是怎么一回事吧!
4.板書課題。
二、指導認識日食的成因及種類。
1.教師課件演示日食發生的動畫,學生觀察。
2.教師發給每一組一張日食發生時的一組照片圖及我國歷史上曾發生過日食的時間記錄表。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日食發生時都有哪些現象和規律。
3.學生分小組匯報,教師逐條板書。
4.教師根據以上學生匯報,組織學生討論:是什么擋住了太陽的光?你的理由是什么?
5.學生匯報,教師形成如下板書。
現象:分析
①呈弧形漸缺→是球體
②自西向東漸缺→自西向東運動
③有時整個太陽被擋住→從地球上看,兩球大小差不多
④發生在農歷初一→三球在同一直線上。
6.學生實驗證明以上分析是否正確。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太陽,學生手持乒乓球當月球自西向東運動,把學生頭部當地球,看看在怎樣情況下看不見太陽。要求學生實驗后畫出太陽、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7.教師組織學生匯報實驗情況,并抽查學生所畫示意圖。
8.教師課件演示日食成因示意圖,學生想象日食形成過程并把研究結果寫下來(小組相互交流完善)。
9.學生利用教材認識日食的種類。
三、研究月食的成因。
1.談話:剛才我們已經研究了日食的形成原因,月食的形成原因又是怎樣的呢?老師想讓同學們首先自主研究,然后通過相互討論交流進行合作研究。
①月食發生在農歷的什么時候?這時候地球、太陽和月球的位置是怎樣的?
②月食時,月亮的哪一邊先出現陰影?為什么?
③月食是怎樣形成的?
2.教師組織學生根據以上問題討論交流。
四、教師小結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日食和和月食的形成,使我們知道了任何自然現象的產生都是自然事物運動變化的結果,因而我們要從小相信科學不迷信,從小培養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日食和月食》說課稿】相關文章:
月食08-19
月食06-13
日食05-13
日食10-07
日食06-19
看月食06-10
月食的作文03-23
日食來著07-08
觀日食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