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支持與運動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體的支持與運動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人體的支持與運動一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十六章第一節內容,在課本58頁——64頁。本章是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的第五個一級主題——生物圈中的人,安排了“人體的支持與運動”、“動物的行為”兩節內容。對于人和動物體而言,許多行為的產生都需要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通過運動系統來完成。所以本章節安排在生命活動調節的后面。
教材在內容的編排上,以問題探究為主線,安排了觀察人體的骨骼組成和觀察長骨的結構兩個活動,讓學生在觀察、交流、討論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真正使學生實現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同時,教材在編寫上還注意引導學生關注和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有所發展。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以及學生原有的知識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明人體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
2.描述人體骨骼的組成。
3.通過觀察說明骨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二)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長骨的結構以及進行有關骨的實驗,培養學生實驗操作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體育鍛煉對于運動系統的影響,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生活習慣。
3、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確定本課時的重點是骨的基本結構和功能;本節的難點是:長骨適于支持和運動的結構特點。
二、說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學習生物知識,大部分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技巧。學生也從開學初的狀態進入了學習中段的狀態,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對人體結構的很多現象充滿好奇。基于以上的舊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有利于進一步探討本節的知識。
三、 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主要通過觀察骨骼的組成和觀察長骨的結構來說明人體適于支持和運動的結構特點。因此本節的關鍵點是讓學生理解以下兩點:
①人體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
②人體適于運動的骨骼和骨的結構特點。如何突破這兩個關鍵點呢?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根據生物新課程理念,即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式學習。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是觀察法、實驗法、分析歸納法。依據教師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自己回答和解決這些問題,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而不是消極的接受者。與此相適應,指導學生學習的學法主要是讓學生觀察圖片和視頻并分小組討論的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
四、課前準備:視頻資料
五、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導入新課從問題入手,我們的身體是如何活動的呢?然后請同學們都來摸摸我們皮膚下面那些硬邦邦的東西好嗎?這些東西在我們身體內起什么作用?學生通過看、摸、思就能調動腦子里已有的信息,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說出“骨頭或骨骼”,從而說明人體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激發起學生對骨骼的探究。
(二)指導學生認識骨骼:
新課程理念倡導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先采取比一比:對骨骼的認識知多少?使學生對骨骼有一個感性認識,然后播放視頻人體的骨骼組成圖。教師組織學生觀察人體骨骼圖,使學生對全身的骨骼有個基本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人體的分部情況(頭、頸、軀干、四肢),思考人體的骨骼可以分為哪幾部分?對骨骼的組成進行歸納總結并板書。
(三)引導學生了解骨的特點:
這是本節的重點,又是難點,怎樣突出這個重點,突破這個難點呢?
在讓學生觀察長骨的結構時,可以先讓學生想想人體長骨所在的位置,它應該承擔什么作用,這個作用需要人體長骨具備什么樣的結構,讓學生討論分析,想想其中的道理何在。當學生認識統一時,再讓學生觀察長骨的結構。這樣學生一開始就建立人體長骨是一個中空的結構的概念。新的教學理念倡導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而不是看書去獲得。而這部分內容很是抽象,要讓學生動手做,在做中去體驗、去感受、去獲取知識有很大的難度。
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在短時間內對實驗材料(動物的新鮮長骨)的準備有些困難,課堂上不能夠進行實物實驗探究。鑒于此我利用教材配套光盤這一資源,播放觀察長骨的結構演示實驗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演示實驗來觀察長骨的結構,學生觀察時,教師先從形態上說明長骨的骨干、骨端,然后指導學生從由外向內的順序觀察長骨的各部分結構(骨膜、骨質、骨髓),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直觀化。最后由學生歸納,總結出骨的基本結構和功能。通過觀察這種形象逼真的演示,以及生活實際的感受,使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逐漸領會骨適于運動的結構特點。以此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四、認識骨和骨骼的作用: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和價值感喚醒。因此,不是說學生知道了骨和骨骼的作用就行了,關鍵是要學以致用,會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來改善我們的生活,充分體現科學的價值。
對這一內容我沒有按教材的編排順序進行而是做了適當的調整。(因為我考慮到骨和骨骼都比較抽象,如果直接讓學生來認識二者的作用和區別難度較大,所以把這部分內容調整到第四個環節來認識)教師先質疑:假如人沒有骨骼,會怎么樣?引導學生做“寫字”、“吃飯”、“翻滾”這些動作,看看哪些骨參加了運動。
學生討論交流,認識骨和骨骼的作用和重要性。接著再向學生進行骨骼的衛生保健教育:請一名學生站在全班同學面前,向兩側、向前彎曲自己的軀干,其他同學觀察判斷:請你說一說這位同學的姿勢是否正確?為什么?師生共同參與作其最后的判斷。
最后教師口頭敘述三個問題引導學生討論解決:
(1)如果不小心發生了骨折,還能進行正常運動嗎?為什么?
(2)發生骨折后,骨能夠愈合嗎?為什么?
(3)少年兒童的骨骼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你們知道怎樣才能使骨骼長得粗壯、堅固,個子長得高嗎?
五、總結拓展:
以“ 這節課我們對運動的主要實體—骨骼進行了學習,你還有問題想繼續研究嗎?” 讓學生有一個向課后延伸的方向,形式可以是次要的,應該重視的是一定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學生只要能提出問題,就說明他們是在思考的,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是很有價值,老師也要肯定學生,肯定他提的問題,一定要滿足學生的表達愿望。
六、教學預測
遵循上述的教學設計,這節課的教學活動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表現為:利用一些視頻圖片觀察討論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從探究活動中發現問題,主動獲取新知識,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統一。但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和一些應改進的地方,例如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方面。
七、板書設計:
運用如下簡明扼要的板書將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便于學生掌握。
第一節 人體的支持與運動
一、運動系統的組成
骨 骨膜
運動系統 骨連接
骨骼肌 骨髓
二、人體的支架——骨骼
頭骨
人體骨骼 軀干骨 上肢骨
四肢骨
下肢骨
三、長骨的結構
骨質:骨密質和骨松質
總之,對本節課的設計,我始終在努力貫徹這樣的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實驗為基礎,以能力、方法為主線,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從各種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體的支持與運動說課稿】相關文章:
描寫人體神態的成語12-04
動與靜說課稿11-03
《分子與原子》說課稿12-26
支持的近義詞及造句04-28
關于人體器官的謎語大全02-28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01-18
《觀察人體識漢字》教案12-01
《籃球運動》說課稿模板07-25
小鳥與牽牛花說課稿11-03
與朱元思書說課稿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