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說課稿范文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燕子專列》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當地氣溫驟降,饑寒交迫的燕子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并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它們送到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很感人,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吁人們要保護動物。
依據年段目標及本冊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懂課文內容,領悟文章主旨。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增強愛護動物的意識。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和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二、說教法
作為教師,要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所以,在教學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提問導入、品讀感悟、朗讀指導、創設情景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習。本課,我引導學生運用了以下學習方法:品讀感悟、自主學習、情感體驗、情境想象。
四、說教學過程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以“愛”的情感為主線,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喜愛之情;
(二)、初讀悟文,體會憐愛之情;
(三)、層層研讀,感悟關愛之情;
(四)、拓展延伸,升華博愛之情。
(一)創設情境,激發喜愛之情
新課開始,我和孩子們談話交流對燕子這種候鳥的了解,然后創設情景:孩子們,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帶來了春的氣息,帶來了靈動的天空,為大自然劃上了一道美麗的音符。學生背誦第一課《燕子》。學生情感被充分激發后,我及時談話導航:“同學們,多可愛的小燕子啊!你們喜歡嗎?今天我們就來走近它們。”自然引入新課。
然后我以“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為什么還要用專列送呢?”這個問題為突破口,為學生走進文本確立探究的方向。
(二)、初讀悟文,體會憐愛之情
我首先讓孩子們領會課文的大致內容,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初步感知文意后,再思考: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為什么還要用專列送呢?孩子們能很快找到“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這一句。品讀時我引導學生抓住“氣溫驟降、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語進行探究。如談到“長途跋涉”時,我先讓孩子們想象燕子都會飛過哪些地方,然后告訴孩子們:“每年三月份,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要飛五千多公里才能到達目的地,這一路上,它們飛過城市,飛過大海,飛過沙漠,飛過高山,每天都要飛一百多公里,此時此刻的燕子是多么的疲勞。”通過對這些重點詞語的探究和交流,讓學生深刻感受燕子冷、餓、累的艱難處境和瀕臨死亡的那份可憐與無助。
我再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想象瀕臨死亡的小燕子會對人們說些什么?學生動情的進入角色,從而產生對燕子的同情,憐愛之心。在學生感情自然流露之時,我再加以朗讀指導,讀出焦急、擔心的心情。
(三)層層研讀,感悟關愛之情
當學生體會到燕子的艱難處境之后,我及時引導:多可憐的小燕子啊!在突如其來的自然災難面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它們又是幸運的。請大家用心去讀課文的第3、4、5自然段,他們的幸運究竟是來自誰對他的關愛呢?學生進行深入的自主研讀,便很快能找到政府、居民、貝蒂這三個層面。(相機板書:政府、居民、貝蒂)政府、居民和貝蒂救助燕子三個不同層面的代表,并且由大到小,由高到低。孩子們先交流誰對燕子的關愛,我就引導研讀相關的段落,然后加以點撥和朗讀指導。
(1)在感悟政府愛心的時候,我圍繞“呼吁”這個重點詞語,創設情境:如果你是瑞士電視臺的主持人或電臺的.播音員,你準備怎樣播報這條新聞?讓學生模擬當一回播音員,并給以簡單的提示,讓他們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體驗政府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2)在感悟居民的愛心時,重點體會和想象這句話的含義: “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嚴寒,頂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我先出示填空讓孩子們填,再交流從所填這幾個詞語中能體會到什么?在對重點詞語的體會中感悟文本。
當孩子們說到“紛紛”時,都能體會到拯救救助燕子的人很多,我順勢引導:都有哪些人呢?孩子們會想到有老人、年輕人、小孩、政府官員們、警察等不同年齡不同職務的人。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便引讀:
聽到消息后,老人們不顧自己年老體弱,他們冒著——
年輕人更是沖在前頭,他們冒著——
孩子們也不甘示弱,他們冒著——
不同年齡不同職務的人,都紛紛走出家門,他們冒著—
這一次次的引讀、接讀,在這一浪高過一浪的讀書聲中,孩子們能夠想象到瑞士居民不顧天氣的寒冷和環境的惡劣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拯救燕子的行動中,感受到了瑞士人民的博大愛心,從而激發孩子對瑞士人民的敬佩之情,提升文本所蘊涵的人文精神。
(3)在感悟貝蒂的愛心時, “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聽到廣播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我抓住“一點也不在乎”這個詞不放手, 從“不在乎”感受內心的“在乎”。
我以“貝蒂不在乎( ),不在乎( ),不在乎( ),只在乎( )。”的句式進行了訓練。孩子們可能會填不在乎“天氣的寒冷、路途的危險、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饑餓、疲勞”等,不論孩子們體會到了哪一個層面,只要言之有理,我都會給孩子充分的肯定,尊重每個人獨特的感受。
我再次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孩子們觀察貝蒂跪著,捧著,呼著熱氣的動作和表情,想象她會對小燕子說些什么?通過孩子們的想象,一個鮮活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小貝蒂多么珍惜手上的小生命啊,此時讓孩子們帶著這份感動,再次深情朗讀。
從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救助,這一切都讓我們感覺到了瑞士人民對燕子的——愛!
以上環節的設計,我始終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創設情境,在文本的留白處,開啟學生思維,發揮想象。體現了“以情為基點、以讀為主線、以悟為手段”的設計理念。
愛是一種最神奇的語言,她可以溝通人和動物之間的情感。此時此刻,這些曾經瀕臨死亡的小燕子呀,恢復了生機和活力,聽,它們在唧唧喳喳地叫個不停呢。齊讀課文開頭和結尾兩個自然段。讀完后想象你也站在送燕子的行列中,你想對遠去的燕子說些什么?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只獲救的燕子,你將如何向人類致謝?
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理解、感受、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將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語言的表達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
(四)拓展延伸,升華博愛之情
瑞士的政府、居民用愛心編織了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關于人和動物之間感人的故事,我也帶來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播放《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為保護動物做些什么?讓孩子們暢所欲言,在敘述和傾聽中進一步增強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的意識。這一環節的設計也將深深觸動學生心靈,在他們的心底鉻下了一個字,那就是——“愛”。
(五)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力求達到簡明形象,以愛表現文章的重點內容,突出愛這一中心,給孩子們留下鮮明的印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說課稿范文2
一、領悟教材、確定目標(說教學目標)
《燕子專列》是三年級第六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標”關于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積累課文中的優秀詞句、精彩句段”。
本組課文的單元要求是要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想想為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什么。這篇課文講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并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獲救燕子送到了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喚人們要保護動物。
依據年段目標及本冊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特點,對于本課的教學,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學會破折號和冒號的用法。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3、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愿望,并把各自的想法寫出來。
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生活經驗和聯系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詞意,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和貫穿全文的愛心。難點:領會三四自然段中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同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二、生為主體,選擇教法(說教法)
采用“讀為基礎,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書聲瑯瑯,讀讀議議,互動交流,真正奏響了“讀”這一主旋律,切實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采用多種形式地讀,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三、培養能力,指導學法(說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不只是單純的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教給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和技能,變“我學會”為“我會學”。
1、課外預習為提高自學能力服務。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重點,三年級的學生已有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本課的字詞學習將由學生在家預習完成。
2、在讀中學會找重點詞句、重點段落,理清課文思路,以讀促理解;學習閱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關鍵詞句的理解,要善于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獨立理解詞義的能力,如聯系上下文、利用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義等。
3、尊重學生的閱讀實踐,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積累和運用。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默讀,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交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內容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四、教學媒體,合理利用(說教學手段)
“課標”指出要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較傳統媒體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媒體的選擇和利用,要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用得“恰到好處”;而不是越多越好,越新越好,更不能用大量的視頻去沖擊學生的閱讀實踐和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所以,我只在導入新課與課文結束(列車揮手告別)兩處分別利用多媒體課件去創設情景。
五、優化結構、心靈對話(說教學過程)
閱讀課的生命在于師生互動、心靈對話。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新聞激趣、導入課題
1、葉圣陶先生說過:“入境始于親。”在課的開始時,播報新聞。(CAI展示地球儀上歐洲的瑞士,放大地形圖。)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揭示課題。燕子的處境十分危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燕子專列》一課。去新聞現場,了解當時的情況。這樣拉近了孩子們與燕子的情感距離,為后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2、緊接著學生讀題、審題。出示:運送抗震救災物資專列、運送新兵專列等專列形式,讓學生在類比中明白“專列”的意思。
3、學生已獨立學習了生字,出示生字詞,檢查預習情況;交流個別字形難點。如“驟”字這個形聲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通過范讀課文,披文入境,融情于聲,把書面語言還原為口頭語言,以其聲、情感染學生,創設富有感染力的語感氛圍,使學生與文章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從而起到傳授知識、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讀水平的作用。
2、教師用鼓勵性地語言:“這么感人的故事,誰愿意來讀一讀嗎?”引導學生讀書,并提出讀的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進行全班交流。這一程序旨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略讀第一段,讓學生交流所知,隨機指導破折號的用法。
2、老師順學而導,書上的這個問題提得真好!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用專列送呢?指名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
(出示文字: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煩:冷、餓、累,簡單了解冒號的用法,并隨文理解詞語“氣溫驟降”、“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觀看圖片,學生談此時的心情(著急、擔心等);再次朗讀。
3、播放CAI、音樂,教師的范讀,充分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并通過多次不同層次地讀,讓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和分析。
教師引導學生:這群疲勞的、饑餓的、寒冷的燕子,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卻得到了政府的關心保護,用專列運送到溫暖的地方去。能做
出這樣的決定真是(生:了不起!)匯報交流時再抓住兩個感人的片段輻射開去,把朗讀、想象、體驗、感受以及情感的升華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披文以明理,體驗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感悟居民們的了不起: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出示帶點的詞。學生從內容體會思想,通過多次的朗讀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嚴寒、以極大的熱心和熱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動。學生在讀中議、議中讀,在讀中感悟,邊讀邊想,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生在自讀自議中和文本、教師、同學進行著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升華,個性得到張揚。
(2)感悟貝蒂的了不起: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聽到廣播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從“凍僵、僵硬、皚皚白雪、凍得通紅”,感受到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為弱小的、更需要保護的燕子,進一步感受了人們保護動物、維護生態環境的博大的愛心。
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讀。課文中的含蓄的詞語、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場面、生動的意境,學生只有通過多次的朗讀,才能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引導學生對貝蒂說自己想說的話。讀說結合,使學生感情蓄勢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時宣泄,也是加強理解,內化情感,升華情感的手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讀是發展語言的一種最經常的重要手段。課堂應該保證學生讀書的時間,讓他們在這種最基本的語言實踐中走進語言,感知語言,積累語言。
4、想像說話,升華情感。
出示站臺上人頭攢動,與正待啟程的列車揮手告別的畫面。
(1)請同學們配樂朗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列車開動了,載著燕子的列車,帶著人類的友情駛向遠方;燕子在車廂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類致謝。
(2)想像說話,《愛的奉獻》輕輕響起。師:列車啟動了,你也站在送行燕子的行列中,你會說什么?豐富的想象激發豐富的情感,豐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前蘇聯優秀教師阿英那什維里曾說:“學生不是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要點燃的火把。”想象說話也是如此,當教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發時,學生的火種就會點燃起來。
(3)師: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讓我們也來愛護動物,愛護環境,因為我們同在一個地球上。(多媒體出示地球儀,顯示這段話。)《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這種精神影響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從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第二課時
(四)、繼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讀為基礎”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積累好詞佳句。
(五)、創設情境,指導寫話。
1、列車載著獲救的小燕子,也載著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駛向溫暖的遠方。你讀了這個故事,想對誰說點什么呢?請用幾句話寫下來吧!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感情共鳴。
2、學生自主寫。葉圣陶先生說得好:“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只有讀中有寫,寫中有讀,以讀帶寫,以寫促讀,在讀寫結合中,才能提高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先說后寫)。
3、指名讀,評價,修改。評價應著眼于學生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允許學生內容有所不同,只要發自內心,合乎情理即可。
(六)、指導寫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學生抄寫生字詞。
(七)、交流有關其它的愛護動物的故事。
1、你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請講一講。
2、總結。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樣愛護動物,愛護環境,更希望這樣的故事不再是新聞!
板書設計:板書是一節課的精華。這一板書,把課文中最精煉、最關鍵的詞句精選了出來,不但把文章的結構顯現出來,而且把大家對燕子的關愛之情也表達出來,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把課文的中心內容也表達完整,使文章的內容一下印在學生的腦子里。
【三年級下冊《燕子專列》說課稿】相關文章: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燕子專列說課稿11-06
燕子專列課件02-17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燕子專列》04-01
燕子專列課件模板參考04-14
三年級語文《燕子專列》教學反思12-21
三年級語文《燕子專列》課文原文12-26
語文課文《燕子專列》教學反思06-26
《燕子專列》的語文教學反思范文07-09
《燕子》說課稿08-21
三年級下冊語文《燕子》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