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說課稿(通用12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散步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散步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莫懷戚的《散步》,這篇課文出自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這一單元的主題是“人生體驗。”編者意在通過本單元的編寫讓學生了解文學家的崇高境界,學習他們磊落坦蕩的胸懷,從而倍加珍惜生命歷程中的每一個落日和朝陽。我也想通過本課的傳授,讓學生從文章中汲取心靈甘露,重新審視自己的親情體驗,也讓他們能夠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了解“情”的真諦所在。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定
1、把握文章主旨,體會人物形象美。這一學習目標是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及圍繞“人生體驗”這個主題確定的。
2、鍛煉發現美的眼力,學會欣賞美。這一目標的確立旨在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之美的感悟,對情感意境之美的神會。
3、在熏陶感染中受到思想教育,這一目標是語文人文性的具體體現,是升華學生情感價值觀的過程。
教學重點:
課文理解,美點尋蹤。理解課文和美點尋蹤是學生認知由淺入深的升華,也是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一個寄托體,抓住了這個重點,學生就會覺得此課受益匪淺。
教學難點:
難點:理解“我”對生活的使命感。這一難點確立的依據是學生涉世不深,對人生體驗的還不夠深刻
三、說教法
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語言。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擴大教學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
四、說學法
葉圣陶說過:“教法的根本是學法,為此,我將用以下兩種方法來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1、朗讀法
2、合作、探究、討論鑒賞。
通過教師的讀、學生的自讀、品讀等方式把學生帶入文本境界,再通過合作探究、討論鑒賞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理性思維,從而完滿完成本課任務。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運用鋼琴曲的優美旋律去撞擊學生心靈,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適時導入,讓學生在美的愉悅感受中走進這篇哲而美的散文佳作。
(二)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這個大的環節中又包含以下幾個小的環節
1、教師配樂范讀這個設計沿襲導語而來,同時又是承接下邊各個環節。因為學生既在教師范讀中暢游了思緒,又解決了一些疑難字詞。在這一環節結束,再設置問題,讓學生說出應重點掌握的字詞,這樣,在對佳作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又完成了基礎知識的掌握。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教師設置問題,解決問題。問題的設置是這樣的。
課文中寫了那些人?要求用不同的表述來介紹。這個問題的設置正是學生深入課文后的不同感受體驗。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這個問題考察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情況。
根據文中語句分析出誰是這個家庭真正的決策者?
這個問題是讓學生更加深入研讀文章的一個環節,學生所找答案必然圍繞“我”如何解決散步分歧展開。這樣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后,教師再點處這就是中年人的責任,本文所設難點不攻自破。一個完美的結局點染了尊老愛幼這個不置可否的主題。到此為止,學生已經感受到了是濃濃的.愛撐起了家庭的一方晴空。從而鋪設了學生人生體驗的橋梁。教師順勢倒入下一環節。即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以小組為單位,談談發生在自家的充滿親情的平凡而感人的小事。學生會再此環節中暢所欲言,交流親情體驗,加深對文本的解讀,升華自己的情感價值觀。
第三個大的環節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在這個環節中,將激趣----學法點撥------品讀------交流相融合,并且向學生出示了何謂美點尋蹤,這樣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對文章進行賞讀,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四個環節讓學生把這一節課的收獲談出來,老師給了一個提示例句,同學仿說,各抒己見,表達真情實感。
第五個環節作業寫一篇日記,題目《記錄點滴真情》
最后一個環節小結
在總結過程中點撥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再把本課主題進一步拓展,讓學生珍愛自己的親人,珍愛自己的生命。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
出示板書
希望各位領導和老師多多批評和指正。
散步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散步》這篇文章是人教教版七年級學語文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這個單元的文化主題為“親情友愛”。文章記敘的是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細節”,表現出一家人互敬互愛的真摯情感,頌揚的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是一曲溫馨雋永的親情之歌、倫理之歌、生命之歌。
文章在折射出人性之美的同時,字里行間還洋溢著濃濃的詩意之美。“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這些曉暢素雅的語言文字和溫馨美麗的生活場景給人以享受,極具審美價值,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敘事美文!
教學這篇文章我準備用兩課時進行,重點達到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會寫“袖、粼”2個生字,理解“分歧、各得其所”等詞語,了解一家三代在田野里散步的情景。
能力目標:在品味文中優美的畫面和動人的細節中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親情與責任感,培養尊老愛幼的生活態度,提高人文素養。
對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我是這樣確立的:
雖然現在學生生活在親情的氛圍里,被愛包圍著,但他們對愛沒有深入透徹的理解,所以引導學生通過品味細節描寫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來體會人生的真情,發自內心的產生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重難點。
二、教法與學法
1、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遵循“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原則,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充分體驗,真正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2、“教學千法讀為本”,以讀為本,讀中悟情,讀中明理是設計本課教學的又一基本理念,讓學生真情投入地讀,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感悟三代人之間真摯的情與愛。
三、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情景導入,激發情感
播放《讓愛住我家》歌曲,學生們邊聽歌邊欣賞自己帶來的反映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同時教師深情朗誦:我愛我的家,我愛爸爸和媽媽,家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家是我幸福的港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莫懷威的家,陪他們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們濃濃的親情。
【這個環節的設計,基于以下思考:孩子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以此作為情感的聯結點,學生會倍感親切,同時加以最能撞擊心靈的音樂渲染,孩子們很容易就融入愛的氛圍,激起學習本文的熱情。】
第二個環節: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我一共設計了三個層面的朗讀。
一是捕捉直覺,想像畫面,讀出感受。同學們,在這一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情境中,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把想像到的畫面用朗讀表現出來。
二是透過文字,深入思考,讀出理解。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去細細地品味給你印象最深刻的語句,看看你能透過文字,對這個中年人,對母親,對妻子,對兒子讀懂些什么?學習步驟是先把這個語句用“一”畫出來,再把自己的理解寫在旁邊,并將有關的課文內容有感情地讀出來。
三是角色表演,情感體驗,讀出意蘊。四人小組為單位,分好角色,讀出扮演人物的內心和情感。表演時盡可能多得用上文章中的語言,其他同學可以評價,也可以向劇中人物提問題。并評選出最能體現尊老愛幼這一主題的優秀小組。
【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教師要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深入到課文中去,抓住“責任…‘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等含義深刻的句子來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并將自己內化的東西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教給他們讀書時進行圈點批注的方法,為他們一生愛讀書、會讀書奠定基礎。】
第三個環節:品味語言,學習借鑒
這篇敘事散文用一個字來概括一一“美”,美在它的思想內涵、景物描寫、細節刻畫、對稱句式的運用……讓我們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散文的語言不同于一般文體的語言,語句優美,意境深邃。所以學習這篇散文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第四個環節:回歸生活,升華主題
1、同學們,由這個尊老愛幼的和諧家庭你是否想到了和諧社會呢?以“在我生活經歷中,親身感受過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意”或以“和諧社會需要….”為話題進行交流。
2、真情行動,建設親情。親情不是聲情并茂的訴說,更應落實到行動。回家以后,同學們為要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情:洗洗腳、聊聊天……把你的真實感受和父母的反映記下來。
【該環節設計,開闊了視野,升華了主題,還體現學以致用,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要用愛來營造家園,用責任來回報社會!】
四、板書設計
莫懷戚
尊老
母 親
整 個
我 妻子 愛
世 界
兒 子
愛幼
散步說課稿 篇3
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目標、重難點、教法、學法等方面說一下我的講課思路。
一、說教材
《散步》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所選文章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淺顯,情感溫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親人的關愛,對家庭的責任,對親情的贊美,是一篇從平凡小事中寫親情的典范作品,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的主要內容。
二、說學情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本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對生活的觀察不夠細致,缺乏生活體驗,又由于社會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誤導,許多學生尊老愛幼的觀念比較淡薄,沒有形成正確的家庭倫理觀,因此正確的引導尤為重要,我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三、說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品味課文清新質樸的語言。
3、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四、說重難點
根據《語文課和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要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朗讀品味積累語言。本課是一篇精美散文,需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揣摩、積累語言,以增強語感,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本課的難點是: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七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和知識儲備的限制,對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容易浮于表面,因此把這個定為難點。
五、說教法
運用情景導入、朗讀品析、研討點撥、多媒體課件輔助等多種教法相結合。首先以情景、導入法營造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濃濃的親情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將朗讀貫穿于整個課堂中,讓學生在朗讀品味中去感受親情美。本文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因此,必要的點撥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這幾種教法與多媒體課件的結合,讓學生更好的領悟課文。
六、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所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找出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細節動人的句子品析,最后抓關鍵語句再讀課文,深入思考,領會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情感,在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七、說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看公益短片《媽媽洗腳》學生談感受。
設計意圖: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短片中溫馨的畫面和質樸的語言,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情境中,也為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作了準備。
(二)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這一板塊是因為學習目標對教與學起統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旨在讓學生對文本整體感知)
2、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如何?
設計意圖:
此環節要求學生齊讀課文后自主學習,培養從文章獲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個問題中要引導學生思考:在面對分歧時,“我”為什么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兒子,從而得出結論:在兩頭不能兼顧時,照顧長輩,因此得知“我”的處事原則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四)品讀課文
找出文中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能打動你的句子品析。
學法指導:
示例:“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散步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散步》一文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八年級第二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散文。它用一件非常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形散而神聚”地體現了一家人之間濃濃親情,唱出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贊歌,讓人體驗到“生活之美”。
二、目標分析:
本單元課文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夠整體把握內容,用心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人生的大問題。另外,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習朗讀能力的培養。《課標》對第四學段的朗讀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針對以上分析,我對本節課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學習優美語言。
2、培養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學習優美語言。
2、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
三、說教法
1、啟發談話,以情動人。
2、授之以漁,合作學習。
3、交流對話,開放學習。
4、鏈接生活,震撼心靈。
5、媒體輔助,增色課堂。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要設計了如下步驟:
1、情境導課:這里用多媒體放歌曲《我愛我家》,然后,我隨著音樂的節奏說出家庭生活中的細節。給學習奠定了學習本文的感情基調,同時,又使學生在課前自然地回想起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細節,這又為后面的教學鋪好了道路。
2、學法指導: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本節課一開始,我便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閱讀(掃清文字障礙);理解(了解課文內容);品味(體會精彩語言);延伸(談談你的感悟)。]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
3、朗讀指導:我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后談談自己認為怎樣才能把這篇文章讀好,學生回答出最基本的之后,我接著提醒學生一些朗讀的技巧。然后由學生自由表演讀。
4、交流對話,了解內容,在學生前面閱讀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進行談話,讓學生說出課文內容,并將用媒體展示。
5、合作探究,品體語言美: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進行美點大尋蹤,找出自己認為好的名子并進行分析,在合作與品味中挖掘尊老的內涵。
6、鏈接生活,接受靈魂的洗禮。
散步之美就在于以小見大,以家庭生活的細節反映出尊老愛幼的社會美德。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接受靈魂的洗禮。所以,課到這里,教師又一次的和學生進行談話,使學生回想自己的家庭生活細節,從而達到情感的共鳴。
五、說板書設計與作業布置:
1、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與其說是知識教授課,不如說是學習方法的傳授課,故在板書設計上首先是學習方法,接著是課文內容的分析,我將本文的主要人物概括為幼小的生命、成熟的生命、衰老的生命并用箭頭表示出他們之間的關系,最后對本文的思想感情進行了歸納。
2、作業布置
本節課的作業分三類:
1、口頭作業:求學生進一步朗讀本文,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書面作業:是對學生本節課所學新知(對稱句的特點及作用)的加強與鞏固。
3、實踐作業:學了本節課,尊老愛幼不能只停在口頭上,因此,我設計了實踐作業,看公益廣告“媽媽洗腳”并給自己的親人洗一腳寫出自己的心得。
散步說課稿 篇5
教學目的
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
2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難點: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的情意。
教學時間:二課時
一、預習
試朗讀課文。
二、導人
《散步》這篇散文,通過祖孫三代人散步的過程,表現出家庭成員間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請同學們朗讀時要用心領會。
三、正課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散步》。
2.分六個層次指導朗讀。
(1)緣由。(第1~3自然段)
①提問:“我們”為什么要去散步?
討論并歸納:為了母親。“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應該多走走”所以一家人陪母親去田野散步。
②提問:怎么朗讀第l~3自然段?
討論并歸納:應讀得輕柔一些,用陳述語氣。讀出“我”對母親的孝心。
③提問:試讀出第2自然段的重音和停頓,使朗讀有節奏感,抑揚頓挫。
討論并歸納: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去遠一點,就覺得內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則又聽/她的話一樣。
(2)過渡。(第《自然段)
①提問:這段寫什么來過渡?
討論并歸納:描寫初春的田野來過渡。
②提問:怎樣描寫?
討論并歸納:描寫初春田野的'特征——新綠,嫩芽,冬水——春天的氣息,生命在召喚。用擬人手法,寫出新綠的形態和色彩,寫出冬水的聲音和形象。
③提問:怎樣會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討論并歸納:寫出初春的田野生機盎然。
④提問:應該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并歸納:應讀得有詩情畫意,讀出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機。
(3)人題(第5段)
①提問:課文寫一家三代人怎么散步的?兒子怎么說的?表現兒子什么性格?
討論并歸納:小兒子從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方式發現“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表現兒子的天真可愛,聰明智慧。
②提問:應該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并歸納:前一句用平緩的陳述語氣,兒子的話應讀得天真、高昂,如有新發現。儀)波瀾(第6段)
①提問:散步時發生了什么分歧?
討論并歸納: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②提問:怎樣解決這一矛盾?表現“我”什么性格?
討論并歸納:一切取決于“我”——走大路。表現“我”愛幼,更尊老。
③提問:應該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并歸納:分幾個層次讀,為了使層次分明“后來”、“不過”、“一霎時”、“我想”、“我想”、“我決定”、“我說”要重讀。讀出“我”心理活動的幾個層次。
(5)一波又起(第7段)
①提問:又起了什么波折?表現母親什么性格?
討論并歸納: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表現母親聽從兒子,更愛孫子。
②提問;為什么要寫母親看到的景物?
討論并歸納:母親看到小路上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想到這些景物對孫兒的吸引力,更下了變了主意的決心。
③提問:怎樣解決小路難走的矛盾?
討論并歸納:母親提出“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著我。”
④提問: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并歸納:從重音看,“但是”、“摸摸”、“變了”、“還是”、“金色”、“整齊”、“水波粼粼”、“背”等都要重讀。從層次來看,“但是”、“那里”、“我走…·,·”都要停頓。用平穩、舒緩的語調讀出母親慈愛、體諒孫子的感情,讀出一家人相互體諒、生活和諧。
(6)收結(第8段)
①提問:怎樣以散步收結全文?
討論并歸納:一敘述散步的方向;二敘述在散步中我背母親,妻子背兒子;三敘述“我”的感受。
②提問:為什么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討論并歸納:因為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肩負承前啟后的責任,表現作者對生活的一種使命感。
③提問:怎樣朗讀這一段?
討論并歸納:從重音看,“菜花”、“桑樹”、“魚塘”、“走”、“蹲”、“背”、“瘦”、“重”、“胖”、“輕”、“慢慢”、“穩穩”、“仔細”及最后~句都要重讀。
從層次看,“這樣”、“到了一處”、“但”都要停頓。用較快的語速讀,最后一句要讀得緩慢、深沉。
四、小結
這篇散文表現祖孫三代互敬互愛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調是歡愉、深沉的。朗讀時要細心體會。最后,再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作業
1.課后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作業 優化設計
(-)辨別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比喻句。
A.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C.梯田里的莊稼像綠海里卷來的一道道浪頭。
D.遠看,斗笠像個大蘑菇,是那么美。
1.比喻句:_2.非比喻句:_
(二)“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表現了什么?
散步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文章寫的是:莫懷戚先生一家三代四口去散步,強壯的兒子背起年邁的母親,年輕的媽媽背著胖胖的兒子,走在陽光下,走在田野上,走在春光里。
這幅溫馨親情圖,讓美國漢學家柯爾特先生大為贊賞:“敬老愛幼是中國文化的精髓!”
莫先生這篇精美散文,也引領我們在親情、人性、生命的原野上作了一次愉悅而高尚的心靈散步……
本文選取家庭幸福小事表達濃濃親情,以小見大地彰顯了尊老愛幼的美德,很好地落實了人文要求。
“新課標”強調審美體驗,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散步》正符合青少年成長的需要。對于小學生來說,尚未確立正確的家庭倫理準則,有點自我中心,親情觀念比較淡薄,讀《散步》就是接受一次心靈洗禮,能喚醒生活的體驗、激活塵封的記憶、開啟關閉的心智、放飛禁錮的情思,獲得對生命意義的認識。所以,教材地位不可忽視。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品味課文清新優美的語言。
3、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三、教學重、難點
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感悟親情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美。
3、理解具有象征意義的最后一句話。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新課程改革倡導從課堂走向社會,從課本走向生活,與社會家庭相溝通。因此本節課創設“親情互動”的情景,提供一個學生、家長互相傾訴的平臺。
2、以活動為載體,通過搶答的形式,寓樂于教,達到學生愿意學、樂中學的效果。
(二)學法
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探究主旨,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深入思索,反復咀嚼,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在學習時,我認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激發情趣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體現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著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搜集資料,了解作者
莫懷戚:1951年出生,漢族。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當代作家。重慶作協副主席。1966年初中畢業,到四川內江插隊。198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中文系。現為重慶師范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其中篇小說《詩禮人家》曾獲“四川文學”獎。著有《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①檢查生字詞。②教師可配樂范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③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1、識記下列生字
熬(áo)、嫩(nèn)芽、分歧(qí)、水波粼粼(lín)
2、聽課文錄音、搶答下列問題
故事發生的.時間:初春
故事中人物:我、我的妻子、我的母親、我的兒子
故事的起因:一起到野外散步
事情的經過:因為走大路、走小路發生分歧
文章的主題:尊老愛幼
★研讀課文,探究主旨
討論:
(1)在散步中發生了什么事?在解決分歧時,我的感覺是什么?
(2)分歧最終是怎樣解決的?
(3)從散步這一小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一家人怎樣的關系?
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然后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課文中的四個人物:“我”、我的妻子、我的母親、我的兒子,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語言賞析,美點尋蹤
1、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從文章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
2、采用句式:“我喜歡的是......因為它美在(寫出了)......”談談你喜歡的理由。(八人小組合作探究,一名學生擔任組長做好記錄)
精彩語句
(1)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
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描寫: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
(2)傳情的句子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便去拿外套(寫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寫母子關系,母親明理,兒子孝順)
(3)對稱的句式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請同學們以“母愛是---父愛是---”為內容,試用對稱句說話。
例:母愛是讓你心煩卻又離不開的嘮叨,父愛是你做錯事情時嚴厲的訓斥。
★課文總結,感情升華
文章通過敘述一家三代人在田野散步的情形,描繪出一家人濃濃的親情。頌揚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突出了中年人在生活中的責任重大。
附:板書設計
《散步》莫懷戚
情趣盎然“我”勸母親散步,全家一起散步
走大路(我)尊老
含義豐富選擇大路小路的分歧
走小路(母親)愛幼
言在意外“我”決定委屈兒子
母親卻依從了兒子
“我”和妻子分別背起母親和兒子
★課后作業——親情互動
回家后,請同學們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把你的真實感受和父母的真實反映寫下來。
散步說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23課《散步》。本次說課設計三大板塊: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下面我將依據語文課標,從全程說課的備、講、練、批、輔、考、評、糾、補、研、悟、能十二個環節解讀我對本課的認識和教學思路。
第一板塊-——教學準備
一、備教材
1、教材分析:《散步》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所選文章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淺顯,情感溫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娓娓道來,情真意切,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親人的關愛,對家庭的責任,對親情的贊美,是一篇從平凡小事中寫親情的典范作品,題材極其平凡,意蘊卻十分豐富。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用心發現親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我準備用一個課時完成教學的主要內容。
2、教學理念: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必須遵遁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語文課程還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經驗,并有助于學生與課程文本的互動。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②揣摩詞句含義,品析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閱讀、理解、品味美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良好品德。
4、教學重難點:
重點:
①感受文章濃濃親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②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難點(關鍵點):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的象征意義,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蘊。
二、備學情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七年級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潑好動,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但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更談不上審美了,親情觀念比較淡薄。那么本課學習正好發揮學生特長,引導學生重新去感悟和理解親情,學會尊老愛幼。
三、備教法學法
教法:這里我設計了主問題:以“字、詞、句、段對人物的表現作用”為話題,自選文句并聯系上下文用簡潔的語言進行評點。它有著“一問能抵許多問”的牽引力,引領著學生從多個角度品析語言、欣賞語言,
同時本文主要寫“我”這個成年人的感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于是必要的點撥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設計了情景導入、朗讀品析、研討點撥、多媒體課件輔助等多種教法,通過這幾種教法的結合,讓學生更好的領悟課文。
學法:《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所以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用圈點勾畫的學習方法找出含義深刻的字詞句或細節動人的句子進行品析,最后抓關鍵語句再讀課文,深入思考,領會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情感,在學習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二板塊——教學過程
一、教學流程
在實施教學流程板塊,我設計了“情景導入 渲染親情”、“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再讀課文,感悟親情”、“拓展延伸 升華親情”、“總結全文 表達祝福”、“課后作業 真行實感”七個步驟落實全課程備、講、批、輔、考、評、糾、補、研、練、悟、能十二個環節。
(一)情景導入 渲染親情——悟 練 能
看公益短片《媽媽洗腳》,學生結合自己的家庭談感受。
設計意圖:以情景導入法營造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濃濃的親情氛圍,短片中溫馨的畫面和質樸的語言讓學生快速的進入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作了準備。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練 能 輔
學生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旨在讓學生對文本整體感知)
2、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事情?結果如何?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設計意圖:讀是學生對課文內容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對話、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此環節要求學生齊讀課文后自主學習,培養從文章中獲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個問題中要引導學生思考探究:面對分歧,“我”為什么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兒子,從而得出結論:在兩頭不能兼顧時,應照顧長輩,因此得知“我”的處事原則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尊老。(板書人物和尊老)
(三)品讀課文 賞析語言——練 悟 講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朗讀,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或能打動你的句子從不同的角度品析語言美點。
學法指導:(1)學生在課本上用圈點勾畫法作批注。(提示:寫景美的句子、細節動人的句子)
(2)請學生將他們找出的詞句讀出來并評點,教師適當指導。
事例點撥——詩意的背景美
示例: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著一樣東西——生命。
“南方初春的田野” “新綠” “嫩芽” “咕咕的冬水”---- 作用:美麗的景色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也是作者慶幸母親又熬過了一個酷冬的心情的寫照。作者從春景聯想到生命,希望母親也像這春天里的萬物一樣,充滿生命的.活力,希望母親健康長壽。
事例點撥——寫人的細節美
示例:“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熬”字能去掉嗎?
“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體現我對母親的悉心照顧。
2、感悟語言的對稱美
事例點撥——語言的對稱美
預先出示一個句子:“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讓學生說說這個句子的特點,然后從課文中找出這樣的對稱的句子朗讀并體會妙處。
共同點及作用:簡潔、整齊、勻稱,互相映襯,很有情趣。讀起來連貫流暢,富有形式美和音樂美。增強了表達效果。
設計意圖:品味積累語言是本課的重點,《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先讓學生在圈點勾畫中品讀思考,在朗讀品味中感悟,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和歸納。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學會在以后的閱讀、作文中運用學到的方法去賞析語言,運用語言。
(四)再讀課文 感悟親情——練 悟 1、扮演角色,心靈對話。指名學生讀6、7段。
2、這個家中三代四口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面對分歧,“我”為什么決定走大路,妻子、兒子是怎樣想的,母親為什么改變主意走小路?所以設計了“扮演角色,心靈對話”這一環節,讓學生走進文本,用話外音的形式將各人心中所想表現出來,不僅要注意文中表現出來的內涵,還要善于結合情景體悟人物心理和性格(比如:母親疼愛孫子,滿足他的要求;體諒兒子,理解他的難處。)以鍛煉學生的想像及創新思維能力。在談對人物印象這一環節中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正因為這一家人尊老愛幼,相互關愛,這個家庭才會如此和諧溫暖。
3、“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
學法指導:大路平順,便于老人行走,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埋下伏筆。“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學生根據課文可能回答,因為一切都取決于我。本段中告訴了我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巳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總是聽我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著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這四種親情糾纏在一起,而他們又取決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為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4、齊讀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重點研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領悟作品的內涵,讓學生在探究合作中解決疑難。重點理解這個句子,不僅要理解它的表層含義,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義: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是承上啟下的角色,肩負重擔,責任重大,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五)拓展延伸 升華親情——補 悟
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一個平凡的鏡頭——散步,寫出了一家人之間真摯而深沉的愛,譜寫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贊歌。想一想,在你們的身邊,有這樣(尊老愛幼)的事例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尋找,去發現,去感受親情之美,既符合本課的主題,又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學生發現親情,感受親情,珍愛親情。
(六)總結全文 表達祝福——悟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 最后,老師把下面這副對聯送給大家,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愛,永遠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
下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
橫批:相親相愛
(賞聽歌曲《讓愛住我家》,在溫馨動人的氛圍中結束本課。)
(七)課后作業 真行實感——考
1、真行:為你的長輩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
2、實感:將這一過程及真實感受寫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二、板書設計 體現主題——講
散 步
莫懷戚
尊老
母 親
整 個
我 愛 妻子
世 界
兒 子
愛幼
設計意圖:要讓學生對一堂課的結構和內容有更直觀的認識,一個好的板書的設計是不可缺少的,好的板書設計既要簡潔、形象,又要體現教學內容的要點,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所以我為這堂課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散步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本課安排在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本文是莫懷戚先生的一篇言辭真切的散文,它選取生活中的感人的平凡故事,意蘊卻十分豐富。雖然作者只選取了一個平凡的鏡頭:一家人散步,但一家人敬老愛幼,互相關心的那種深沉的愛已得到了充分體現。教學本文,首先在整體感知的前提下,學會品味文中感人的細節,優美的畫面,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本文獨特的寫法(以小見大),并在寫作中借鑒。
二、說教學目標:
我制定的目標如下:
(一)能力目標:
① 積累文中優美的詞語。
② 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③ 品味本文優美的句子。
④ 學習本文獨特的寫作方法。
(二)情感目標:
讓學生感知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重點:
① 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三代人互相體諒的親情。
② 指導學生本文的寫法,學會選取獨特的角度來寫作。
本課難點:
①體會一些關鍵句子的深沉含義,學會在語境中加以理解。
③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美。
四、說教法:
① 明確目標,減少學生學習中無效思維。
② 朗讀教學法。(本文語言美,感情動人,可以通過朗讀去仔細品味。)
③ 討論法、點撥法。(本文寫的是成年人的感受,學生或多或少與家長之間有“代溝”,對課文的'理解必然會遇到困難,需要教師加以點撥。)
④ 探究法。(放手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自己學會去品味優美句子,在初一養成學生良好習慣。)
⑤ 小結鞏固,幫學生形成思維整合。
⑥ 采用簡單課件輔助教學。
⑦ 拓展延伸。(讓學生把語文用到生活中去。)
五、說學法:
① 朗讀感知,感受細節中的親情。
② 討論探究,理解文章關鍵語句。
③ 活動延伸,學習本文寫法,培養優良傳統。
六、課時安排:一課時。
七、教具準備:錄音機(歌曲磁帶、朗讀磁帶)多媒體課件。
八、說教學過程:
(一)首先,師生互動,創設寬松的氛圍。(3分鐘)
兩種安排:1、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聽完教師導入。
2、讓學生自己唱有關媽媽的歌曲。
導入詞:媽媽,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稱呼。黑暗里,媽媽是燭光;幸福中,媽媽是微笑。當我們有一天長大成人了,我們應該如何報答媽媽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莫懷戚先生的散文《散步》。(教師板書)
(二) 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詞語。(教師用多媒體投影生字詞,讓學生解決。)(5分鐘)
(三) 指導學生朗讀。(教師指定學生朗讀,請其他同學點評,教師適當指導,側重停頓、重音、語氣等)(6分鐘)
(四)播放朗讀磁帶。(在兩次朗讀的基礎上給學生一個總結性示范朗讀。)(5分鐘)
(五) 整體感知:讀完后請學生文中的人物。(3分鐘)這個問題比較簡單,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后面做準備。
教師板書:
兒子
幼小生命
母親
年老生命
愛護 尊敬
責任
我和妻子
成熟生命
散步說課稿 篇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揣摩詞句含義,品讀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3.培養學生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導讀導議。
2.小組合作探究,班級讀、評、講、議。
3.課文解讀和情境營造結合,課文情境和生活情境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用心體會生活情境,感受親情,做一個富有愛心和責任心的人。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2.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意識。(多角度解讀課文,注意“責任”的維度。)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的象征意義。由此,切實地實現能力遷移和情感熏陶。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朗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導語:臺灣作家張文亮有一首有趣的詩叫《牽一只蝸牛去散步》,詩中寫道到:“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為何每次總是那么一點點?……”和蝸牛散步,真是突發奇想啊!和蝸牛散步,需要多大的耐心呀!下面,讓我們從童話世界回到現實生活:一對中年夫妻和年邁的母親、年幼的兒子一起散步,會遇到什么問題呢?
展示課件并展示圖片素材“前后都是媽媽和兒子”。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感知學習
1.教師播放情境課文“田野生命”并設計相關問題:
(1)說說有關散步的時間(季節)、地點、人物。
(2)你印象中的“初春”是什么樣子呢?你見過“初春的田野”嗎?
2.教師播放情境課文“分歧選擇”并設計相關問題:
散步中發生了什么事情?
(教師引導學生:說清楚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語言要簡潔明了。)
起因: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經過:“我”決定委屈兒子,走大路;母親疼愛孫子,決定走小路。結果:走小路。
【設計意圖】營造情境和引導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指導明確記敘的“六要素”。
(三)內容探究
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小組內、班級內討論。
1.面對“走大路還是走小路”問題時,“我”最終選擇了走小路,這樣做,是不是不尊重老人呢?你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2.這一家四口人你最喜歡誰?結合課文說說喜歡的理由。(不要忽視默默無言的“妻子”的形象。)
3.為什么說,“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設計意圖】讓學生能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學會運用精練的詞語來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引導學生觸及文章的核心部分,如“責任感”“孝敬老人”等。
(四)語言探究
1.教師導入并設計問題。
語言是情感思想的載體。細細地品味語言,才能更好領會文章的內容。要善于抓住關鍵句子,再細細體會句中詞語的意味。
(1)找出你認為很有意蘊的語句并簡要說明理由。
(2)找出你認為很美的語句并簡要說明理由。
2.教師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
(1)語言的意蘊往往體現在“情”和“理”兩方面。本文也不例外。
舉例:“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重點分析:太遲、太遲了;總算;熬過。
(2)語言的對稱美。
舉例:“有的濃,有的淡。”“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引導觀看微課“對稱句的品味與應用”。
【設計意圖】
1.通過品味語言,培養閱讀分析能力,了解品賞語言的角度。
2.通過評析語言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
(五)寫法探究
1.教師導語并設計問題:上述討論中,很多同學注意到了景物描寫的句子,我們來關注以下問題:文中有幾處景物描寫,它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教師播放課文解析“一切景語皆情語”并總結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心情、交代背景、暗示主題。
【設計意圖】討論并總結景物描寫的作用。為指導在寫作中運用景物描寫作鋪墊。
(六)活動學習
教師布置圍繞下列問題展開活動(根據課堂實際選擇合適的活動)。
1.曬曬我的“全家福”;給家人設計一張生日卡片并寫上溫馨的祝福語。
2.家庭幸福的秘訣──“愛與責任”。
可參考文本素材“散步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實現能力遷移和情感內化。
(七)布置作業
1.有選擇地布置檢測練習。參考文本素材“散步同步檢測”。
2.真誠行動。
回家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設計意圖】
1.基礎檢測練習。
2.讓學生感受親情并用行動和語言表達。
散步說課稿 篇10
我今天說課的篇目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散步》。具體從以下幾方面來說:
一、 新大綱、新課標對七-九年級現代文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
它們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習良好的閱讀方法,理解主要內容,領悟深層意味,品評藝術特色,探討有價值的問題。
二、 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1、在七年級上冊教科書中,前四個單元分別以人生和自然為主題編排文章,第五單元緊跟其后,編者顯然意圖引導學生將目光轉向家庭與親情。其中,《風箏》與《羚羊木雕》表現的是家庭矛盾沖突的一面,而《散步》等表現的則是家庭和美溫馨的一面,這是在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關注父母長輩,體味人間親情,樹立責任意識。
2、新教材注意到了七年級上冊的特殊地位:一是與小學的銜接,二是在整個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三是語文學法的指導、最基礎的語文能力的形成與良好語文習慣的培養。這三方面的要求是體現在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當中的。具體說來,第五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寫法的借鑒,并學習朗讀和圈點勾劃。教學《散步》時應繼續鞏固練習本單元的基本要求。
三、 學生情況分析
十陵鎮雖地處農村,但近年來,由于二0四、三五四、天興等幾個大廠的遷入,新成洛路的建成通車,各個房地產、旅游開發項目的紛紛啟動,十陵鎮已經成了一片開發的熱土。人口巨增,各種社會、文化、娛樂活動也日益豐富起來。處于這樣一個變革的形勢當中,十陵的學生也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他們不再孤陋寡聞,自卑落后,他們思維活躍,消息靈通,勤奮刻苦,積極進取,朝氣蓬勃,自信樂觀。而《散步》這篇文章相對淺顯,又是一篇自讀課文,因此,教師可放手的讓學生去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培養和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四、 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目標:繼續練習朗讀和圈點勾劃;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借鑒以小見大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品味關鍵語句,提高品評鑒賞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樸實深沉的愛和歡樂純真的情,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其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是教學重點;理解關鍵語句,品評鑒賞文章是教學難點。
五、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1、朗讀教學法。文章很美,感情也很動人,要通過朗讀去仔細品味,感受本文樸素自然而又醇香悠遠的意蘊。
2、討論與點撥法相結合。《散步》反映的畢竟是成年人而且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情感,文辭沖淡而又寓意深刻,其中一家之主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對于這些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以真正領會的,因此,必要的講解點撥顯得尤為重要。
3、品讀法。課文是美的載體,學習的過程就是探尋美的過程。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去學習是新課改理念的最好體現。
六、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導入語的設計應能很好的激發學生情感,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為能高質量的完成教學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導語設計一:俗話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后散步已經成為大多數現代人的一種自覺行為,反映了現代人對健康的理解與追求。然而,就是這平平常常的散步,卻被一位有心的作家捕捉到了。于是,小事寫出了大意境!那么,究竟是什么大意境呢?散步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去看看莫懷戚的《散步》(板書課題――散步)
(二)、朗讀訓練
1、伴隨著一段節奏舒緩的音樂,教師有感情的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將那些自己讀不準或不能理解的字詞句作上標記,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生朗讀課文,體味文中蘊涵的濃濃親情,讀后簡要評價并作適當指導。(心理學認為人發展某種能力具有關鍵期,朗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就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對學生提出準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要求,并作適當指導和進行鼓勵性評價。)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按自己的理解介紹文中人物(允許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文章描寫的人物是祖孫三代;是母親、我、妻子、兒子;是老年人、中年人、少年;是奶奶、兒子、媳婦、孫子;等等都可以。)
2、學生概括介紹課文內容。(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出發,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概括課文內容,如:文章通過散步一事,表現的是愛,是責任,是親情,是尊老愛幼,是幸福家庭等,教師都應予以認可。)
(四)、整體閱讀與圈點批注訓練
學生自由閱讀全文并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注(教師幻燈展示批注要點和批注范圍)。(有效參與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保證,而自主學習的最重要的表現就是讓學生擁有更多的獨立學習時間,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都非常重要。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既體現了這一點,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五)、品評鑒賞文章
教師組織全班同學就各人批注的地方及其理由展開集體討論與交流,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力求通過這種大范圍的交流與合作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個環節至關重要,教師應熱情洋溢的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大膽發言,勇敢爭先,并在必要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指導點撥。如果有些重要問題學生沒有提出來,如以小見大的寫法、細節的刻畫、關鍵語句的品味、對稱句式的運用、景物的描寫、語言的特色等,教師則可以以一種商量的口氣、以提醒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更廣泛、更深入探究課文的興趣。(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他們存在著個體的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內容,不同的學生在學習時所需要的時間、所采用的學習方法和所能掌握的程度也是有差異的。因此,教師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定目標,自選學習方式,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是理智而又合理的教學要求。而且,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討論和探究,既增進了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信任和欣賞,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習到了多角度、多層面思考問題的習慣和方法。)
(六)、比較閱讀林文煌的《三代》,深入思考兩篇文章的感人之處與現實價值。(閱讀是一種很個性化的行為,教師應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尊重學生的個性,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狀態和情感活動中去感悟和思考,讓閱讀的過程成為一個“真正主動的、由內心促動并受內心支配的過程”。教師不應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不必強求答案一致,甚至不必去“有意”的引導學生。只要他們言之有理,言之有據,教師就應予以鼓勵和支持。)
(七)、教師引導學生分別講述自己身邊尊敬老人和不尊敬老人的真實故事,讓他們對家庭
與親情進行較為有深度的探討,從而感悟家庭親情,樹立責任意識。(語文的外延也就是生活的外延。將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對現實生活能有一個更清醒、正確的了解和認識,更深的體驗和感悟,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既要尊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又要盡力引導一種主流的價值觀、家庭觀。)
(八)、師生各用一句話或一小段話小結自己的學習收獲。(總結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它不應成為教師的專利,而應成為師生展示教學成果的最佳時刻。學生可以利用它進行自我反思,這種自我反思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而且,這種帶有個人體驗性質的東西是教師絕對不能替代的。它對于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塑造學生的人格品質也非常重要。)
七、作業布置(幻燈展示)
1、將生字詞的音形義在作業本上各抄寫三遍并用心識記。
2、課后收集有關尊老愛幼的名句,并抄寫在成長記錄手冊上。
3、以“親情”為話題,選擇好寫作角度,運用以小見大的寫法,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附板書:
散 步
莫懷戚 朗讀—理解—比較閱讀—小結
散步說課稿 篇11
一、指導思想
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的追求,我認為高效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維的課堂, 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 課堂的高效,始于教師,源于學生。結合我校變講堂為學堂,以學定教的“三三制”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我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的獨學、對學、群學使學生充分的學習與探究,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適時的點撥提升,學生進行有機的鞏固訓練,以達到獲取語文知識并提高語文能力的目的,力求上出高效的語文課、精品的語文課。
二、教材定位
《散步》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第五單元" 人生體驗"中的一篇玲瓏剔透,秀美雋永而又內涵豐富的散文精品,其構思精巧,遣詞獨特,內涵豐富,尤其在情理交融上,渾然一體。本文無論從內容到主旨都淺顯易懂,學生通過自學完全能夠把握,所以我把賞析本文清新雋永的語言作為重點,通過讓學生找寫景句、哲理句、句式工整句及富有表現力的詞語,深刻體會這篇散文的人情美、構思美、語言美。
三、 教材處理
在教學中,我設計的教學環節是
(1)讀文知意,搜索相關信息,用一句話概括故事內容。
(2)聽文悟情,讓學生談聽后感受,了解這個家庭的和諧美。
(3)品文尋美,通過讓學生圈畫批注自己最欣賞的詞或句,感受本文清新雋永的語言,訓練學生賞析語言的`能力。
(4)觸文話事,讓學生回憶自己家庭平凡小事中孕育的濃濃親情,并通過寫來加深學生對本文情感和語言的印象,達到學練結合。
四、教學亮點:
1、重難點突破。在賞析語言環節,能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一詞、一句中都可能有豐富的收獲,引導學生運用圈劃批注的方法進行自學,教師進行適時引導,比如找哪些句子或巡視中肯定學生已有的發現等,學生能找出來、說出來的,教師絕不多說。難點處(中心句的理解)也不要心急,讓學生先談,在大家思維的碰撞中,教師再進行點撥提升。
2、拓展訓練。能將本節課學到的語文知識及時的進行學以致用,融會貫通。比如說的訓練圍繞“以小見大”的構思,寫的訓練圍繞“整齊句式”的運用。
五、教學不足:
1、教師的能力有欠缺。如聲情并茂的朗讀及對學生的朗讀指導;課堂語言的凝練度;教學激情等都有待提高。
2、課堂互動上做的還不夠,師生、生生在課堂生成或思維碰撞的還是有點少。學生在文本感受與生活體驗的銜接上沒有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沒有放開談。
散步說課稿 篇12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
(本說課內容在學科知識體系中所處地位和作用)
莫懷戚的《散步》這篇課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第五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并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所以,教學這篇《散步》,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運用所學方法,繼續鞏固單元要求。
2、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為:
1、知識和技巧目標: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的確定是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目標及學生的實際;至于教學難點,則是就學生接受而言,學生經過預習,還存有疑問,理解還存在困難的地方。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
a、教學重點:1、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b、教學難點: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義的文章最后一句話。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在老師有效的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語言。
老師還可借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有利于擴大教學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有利于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2、學法
先讓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關鍵語句精讀課文,深入思索,反復咀嚼,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在學習時,我認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說教學過程
(一)、如何導入
結合日常生活,引入學習。
出示問題:你們一家人經常一起散步嗎?散步過程中發生過什么有趣的事情?
——請兩位學生講述經歷,與大家共享。
(新知識的學習往往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以學生現有的生活積累為學習的前提,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積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給新的學習構筑起合適的背景,奠定教材與生活,作者與讀者以及老師與學生情感上有效溝通的基礎,有利于新知的學習。)
(二)、出示目標
(據有關人士分析,有明確目標的學習與目標不明確的學習,效果相差9倍,設計這一步的原因是對教與學起統帥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性。)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初步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
2、輕聲地朗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內容。
(“聽”和“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過程老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語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3、檢查閱讀效果:(屏幕顯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節呢?
C、散步的地點?
D、散步中發生了什么事情?
E、結果如何?
(問題宜簡單,學習起步階段要盡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梳理內容的目的是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該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
(四)、研讀課文探究主旨
1、你說說這一家子四口人中,誰的權力最大,誰有真正的決定權?
——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討論
(1)“我”聽母親的:
(2)母親聽孫兒的:
(3)妻子聽“我“的:
(4)兒子聽“我”的:
2、那么究竟聽誰的呢?
——由“愛”決定,這個“愛”,對長輩來說,是“愛幼”;對子女來說,是“尊老”。
3、文章最后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夸張了呢?為什么把背母親、背兒子寫得那么鄭重其事?
——請學生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親,妻子背的是兒子。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如今,我們把母親和兒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負著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產生了一種深沉、莊嚴的感覺,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類社會中承前啟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體會文章的人性美。對于學生的討論和回答,老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五)、探究課文,品味語言
本文語言優美,值得我們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們采用鑒賞法來仔細品味一下。
1、學生們讀課文,采用圈點法劃出自己認為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里?可能有的句子:
(1)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第四段)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第七段)
(2)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母親本不愿出來的------便去拿外套”(寫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正因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
(3)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語文學習的要義之一就是學習語言,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要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朗讀課文,加深體會
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本文是一篇流露著人性美、語言美的文章,這么優美的文章,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朗讀一下?
(大屏幕顯示朗讀要求: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幾方面)
1、引導學生分析本文的朗讀基調:歡愉而深沉
2、“我”的語氣、語調應該怎樣把握?
提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我”是個中年男子。
(2)在這個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
(3)散步中,處處表現“我”“孝敬”母親,又疼愛妻子、兒子的感情。
(語氣:溫和,親切中含著莊重;語調:平穩,聲音不宜過高或過低)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朗讀是感受、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也是檢測學生是否真正理解課文的手段之一。好文章應不厭多讀。)
(七)、拓展升華,擁抱親情
1、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的思想又做了一次高尚而愉悅的旅行。那么,我們每個學生你在十幾年的生活經歷中,一定也親身感受過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意,請回憶一下,然后與學生進行交流。注意要求(1)圍繞“親情”這一主題(2)談出自己的親身感受。
(教材是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是已知與未知的中介,學習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學習課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課內外結合,以外促內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
(八)、課堂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學生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后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老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音樂最能撞擊人們的心靈,設計此環節的目的通過感受自己從家中得到的溫暖和愛,使學生對親情的理解得到升華。)
(九)、課后作業:
1、把圍繞“親情”的說話練習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2、在課外閱讀中,你讀過類似課文這樣感人的文章嗎?請向大家推薦一篇讓我們學生來共同感受一下。
(該節課的作業設計,既要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又要開闊學生的視野,同時又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自學能力。)
【散步說課稿】相關文章:
《散步》的說課稿03-02
散步說課稿07-31
《散步》的說課稿模板06-06
《散步》說課稿(精選15篇)11-07
散步說課稿(通用16篇)11-10
關于散步說課稿范文集錦04-07
《散步》初中語文說課稿06-07
莫懷戚《散步》說課稿范文05-08
《散步》說課稿范文(通用10篇)06-13
兔子先生去散步說課稿(精選5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