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家長會工作計劃
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擔社會職責中最重要的一種職能,對于孩子的教育很關鍵,我們看看下面的小學生家長會工作計劃吧!~
小學生家長會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每一個人的社會化,不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養。家庭教育對人的一生所產生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所無法代替的。家庭教育對社會所產生的效用,也是其他教育力所不能及的。因此,一個社會的國民教育,必須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并舉,才是完整的國民教育。而家庭教育則是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的基礎。開辦家長學校,旨在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提高家長的自身素質,對家長進行正確的成才觀、人才觀教育,使家長正確地進行家庭教育,為培養21世紀全面發展的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活動目的
針對情況,教師認真反思尋找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時勇于面對失敗、面對家長、面對學生,開展自我剖析。同時在家長會上認真準備交流材 料,向家長匯報學生成績及個人思想品德表現,積極征求家長意見和建議,尋找原因、探討方法,改變家長教育觀念,形成家校合力。從學生生活習慣、行為習慣、 學習習慣、作業習慣等各方面齊抓共管,努力在下半學
期達到“形象上有改變、習慣上有養成、成績上有提高”的目標。
三、負責人:
班長。
四、活動過程及內容:
1、點名家長到位情況
2、會議內容
⑴、反饋學生信息
⑵病、事假及學生在校時要臨時外出,先向老師請假。④對老師或學校有何意見或建議,歡迎您及時與我聯系解決。
⑶家長與老師進行溝通。
3、簽安全目標責任書及控輟保學責任書。
4、做好家長會工作總結。
小學生家長會工作計劃2
活動目的:
1、 公布期中考試成績,頒發學習之星、進步生獎品。
2、 匯報班級學生整體成績的分布情況,分穩定型品學兼優生、不穩定中等生、習慣成問題生(落后生)。
3、 匯報、理清班級重要事務情況。
4、 分析學生面臨的問題現象,交流、探討尋求最佳解決方法。
5、 關注習慣養成教育,轉化教育思想觀念。
活動流程:
一、播放學生班級學習、生活圖片,感知孩子成長歷程
二、公布期中考試成績,頒發獎狀、獎品。 三、總結班級學生表現整體分布情況,歸類分析,公布分類名單: 穩定型品學兼優生:孫xx(學習成績穩定,品行端正,愛勞動,講文明,懂禮貌)
學習成績優秀但習慣成問題——
個人衛生習慣:
學習拖拉:
進步較快:
學習成績不穩定:
學習較吃力(未開竅型):
四、交流、討論教育問題現象——
1、 對待孩子學習成績的觀點看法
2、 習慣養成問題
3、 學習成績與習慣養成之間的關系
4、 30分鐘晨讀遲到問題
5、 接送孩子問題
6、 請假問題
7、 班級中重要事務問題
8、 課外閱讀問題
五、小結
六、交流、討論家庭教育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七、闡述教育觀點,提建議:
1、 習慣改變命運,好習慣好人生;
2、 孩子能做的事情讓孩子做,孩子想說的話讓孩子說完;
3、 關注孩子的'個人衛生習慣;
4、 關注孩子業余生活問題——貪玩、超長時間看電視、愛撒謊;
5、 先成人,后成才,淡化對孩子成績偏激、單一追求,關注孩子的情感、品行教育;
6、 誠信第一,做好孩子的榜樣;
7、 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8、要求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情;
9、多與孩子談談心,關注孩子的真正需求。
八、活動總結:
在本次活動中實到學生家長有38人,未到10人,這10名家長大多是學習其孩子學習成績不穩定或相對落后的習慣成問題的學生。在興奮的同時也感動很失望。興奮與大多數家長能如約而至,從中也可體會到對其孩子的關心與關注深切;未按時參與的學生家長可能是源于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現因素,覺得他們給自己丟盡了臉面,反正來與不來也改變不了孩子的現狀,所有都以為養家糊口而脫不開身的理由失約。因此,這次以他們以及他們孩子為中心的活動目的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含金量”。由此,失望、悲痛和憤怒之情涌上心頭。與此同時,申淑敏老師那句經典話語也頓時在頭腦中閃現出來:一個有問題的學生背后,也有個在情感或教育觀點或教育方法上存在問題的家長。它在今天著實得到了驗證。
也正是它自身所具有的威懾力和影響促成了自己這一自編自導、純屬個人行為和意愿的沖動,第一次信心十足地面對了這一群思想行為激起復雜、年齡相差甚遠、身份千差萬別的“大”學生們。從活動過程和整體上看,本次活動的第五項目的獲得了共鳴,從在場的家長們羞澀而略帶自責的眼神中獲得了其效應,也是本次僅僅四十來分鐘的活動最具意義與價值體現的地方。覺得這幾天披星戴月、絞盡腦汁的付出沒有白費,初衷得以兌現。雖然只是蹭出了星星之火,但確實可以燎原——看到了一絲希望,來自家長們的希望與農村家庭教育的希望。這也是作為本次活動主導者的自己最大的收獲。
九、活動反思:
這是自己參加工作以來組織的第一次家長會,即毫無實戰經驗。會前幾天里,從網上搜集了一些關于低年級家長會的資料,也根據自己班級里學生的基本情況擬定出了以上的活動計劃方案。在準備期間,頭腦中總是會在不經意間閃現出好多質疑:如果家長都說忙來不了怎么辦?或是僅僅來了一小半是否還按原計劃進行下去?或是自己的建議遭到拒絕,班級學生問題無法解決怎么辦?是用方言還是用普通話與他們交流?等等。也正是它們,在那幾天里使得自己全身上下的每一處神經始終繃得緊緊的,一刻都不敢放松。
活動是安排在下午兩點鐘進行,正是第一次面對家長朋友們,盡量將準備交流的內容精益求精,自己說話的時間盡量控制到最少,留多一點時間給家長說說孩子在家里的表現情況,然后一起討論所出現的問題現象。但這畢竟是設想和計劃,又是自己的第一次,真正實踐起來卻是那么地不盡人如意。家長不是按要求“出牌”的。兩點鐘到時,只有幾位家長走進教室,當時的自己看到這一情形緊張地不得了,十分害怕會前的擔憂會變成現實。原本準備等所有家長到齊了,活動開始時的導入——播放的孩子一年級時的班級學習、生活圖片,一起分享孩子的成長歷程,感受孩子的變化,在這時自己卻提前進行了。之后在等課間活動、眼保健操結束,一切噪音相對減弱后,在實到38位家長、時間不容許再浪費的情況下匆匆忙忙地開始了本次活動。
按照活動流程,首先是宣讀本學期期中考試成績,頒發學習之星獎狀與獎品,以及進步生獎品,由家長上臺領取。這一環節自己都是用普通話進行的。可不知為什么出現了結結巴巴,語無倫次的現象,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