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制定一個計劃。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
一、基本情況
綜合組本學期共有教師7人,分別擔任美術、體育、音樂、思品、科技和信息的教學工作。綜合組工作有其特色和活力,但由于課程綜合性較強,所擔任科目也不一樣,教研組工作的開展仍需各位教師加強團隊合作精神,共同多多探討、
二、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總體工作計劃的安排和教科室的教研工作安排,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實踐課改理念,全面深化素質教育,以更新觀念為前提,以提高師資整體素質為核心,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這一主線,結合本校特點,加強教學研究,不斷解決教學中的新問題,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使我組教學質量穩中有升。
三、目標任務
工作目標:
1、以學科轉變為契機,改進教學方法,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
2、拓展教學范圍,把課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得到參與的機會,使之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
培養目標:
注重學生習慣培養,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主要措施:
1、切實實施課改,加強集體研討,善于發揮集體的力量,探討教法、交流經驗。加強學科教研組建設,實行定期集中研討制度,及時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2、以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為重點,開展系列教研活動: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新課標,聯系自身的教學實際,撰寫學習體會,以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學習能力。人人寫教學隨筆,人人上教研課,人人參與評課,交流教學心得。繼續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積極探索有效教學模式,推動課堂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3、做到備課多交流,教研活動中,要求教師先說課,再討論,再上課,再評課,最后定教案,使每節課都能達到良好或良好以上的水平。
4、本學期繼續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在全校形成一個濃郁的文化藝術氛圍,推動校文化和藝術特色教育建設,認真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為各級各類競賽培養人才。
四、主要工作和安排
1、期初結合教導處工作計劃,教研組共同商討擬訂教研組工作計劃,保證各學科工作開展目標方向統一,增強教研組凝聚力。
2、各學科教師制定學科計劃和學科活動設計方案,把成果預設做在前面,有目標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為達到成果最大化這一目標打下基礎。
3、每周認真聽課、評課,取長補短,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4、每月組內進行一次全面的業務交流,如教學反思、教學設想等。
4、堅持開展教研活動,把教研活動作為教研組的主要工作來抓,不松懈。
5、嚴格執行六號農場小學周活動日程安排表和校歷表。
6、按計劃繼續開展體育(毽球)、美術(書法)和音樂(二胡)的課外興趣小組,抓緊興趣小組的日常訓練,提高相應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學校創設良好學習氛圍。
7、嚴抓學生的常規管理和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培養。
8、根據學校各項主要工作,協助學校和各部門開展好工作。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2
今年是我校進行__區品德學科教研基地建設的第一年,也是鍛造優秀品德科組的起始年。品德科組全體教師將在學校行政的大力領導和支持下,在全校老師的關注和幫助下,發揮強大團隊的力量,團結協作,奮發作戰,共同完成一系列非凡的任務。
一、工作目標
1、規范品德學科教研基地工作,促進品德科組建設。
2、促進品德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工作內容
1、科組活動每月兩次,一次大科組集中活動,有明確的活動目的或研討主題,有中心發言人,科組長作會議記錄;一次年級組集備活動,有時間有地點有具體內容,自由推薦記錄人。
2、開展區域開放活動,公開課可以自選主題,結合學校班級特點,結合經典教育、少年軍校等進行設計教學,建議與資源包建設內容緊密結合起來,上完公開課,資源包建設也完成了。思路:設計教案——年級集備——課堂實施——專家指導——研討反思——資源打包——博客發布。隨后完成教研基地工作階段匯報。
3、資源包建設,因為本學期將新用新版本的北師大版《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材,那么教案、課件、反思各方面資源都可能一片空白,大大增加了資源包建設的.難度。這意味著很多資源都需要我們自己來原創,對我們的精力和能力都是一大挑戰。但是,我想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步到位的,也許我們的原創作有些優秀精美有些簡單粗糙,都需要鼓勵,并應該允許我們自己和他人在以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由本年級品德老師分工協作,共同完成。
4、多外出學習,多爭取向其他學校優秀同行和專家教研員學習的機會,主動積極地學習,帶著目的地學習。本學期要本著機會均等的原則,擴大參加外出學習老師的覆蓋面,分年段外出學習,并做好學習資料的收集整理共享。真正做到以學促教,以學促思。
5、區一般德育課題進入關鍵一年,品德科組將根據課題負責人的統一部署,加強校園規則教育及資源形成。
6、做好品德小課題的合同簽訂、開題會工作,繼續深入文獻調研,在三年級全體學生中開展前測和前期實施。
7、與學校德育工作緊密結合,配合學校的各種主題教育活動及班級特點、新情況進行品德教育,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形成具有良好品德的人。
三、工作安排表
月份具體內容
9月學習新課標__年版、了解新教材__年版
10月小課題開題
11月區域開放活動、公開課、階段小結、
12月資源包建設
四、集備組安排表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3
一、工作方向
本學期,我校將根據蕭山區教研室小學品德學科新學期的工作要點和常州市教研室的工作要求,結合本校品德學科的特點,以新的理念為指導,以課堂為基地,進一步發揮教師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積極性,進行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深化研究。努力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積極實施素質教育,為提高同學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全人格而努力。并力爭在教研室的指導協助下培養全面提升我校品德課程教師隊伍素質,為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同學的發展服務。
二、工作布置
1、加強學科培訓,提高課程意識
(1)繼續組織教師繼續認真學習《品德與生活課程規范》和《品德與社會課程規范》,使每位教師理解和掌握課程的基本理念、性質、特點、目標、內容、原則、教學評價等。
(2)認真參與各年級新教材培訓,和時開展校內培訓活動。反思當前小學品德教學的現狀,分析主客觀各方面因素,研討對策。
(3)組織教師研讀教材,主動學習相關專業知識,靈活地從同學生活中選取研究的話題,對教材進行恰當的增刪和重構,以同學為主體,實行活動式、開放式的`教學。
2、加強校本研究,突出有效教學
(1)品德教研組長根據學校優秀教研組評價規范”,突出“務實、有效”的主題,做好我校的品德教學組的建設工作,帶領教師認真學習實踐和分析反思,積極開展校本教學研究工作。
(2)通過“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為教師實施新課程提供切實有效的協助。
(三)、加強教學研討,促進隊伍建設
1、發揮好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示范作用,提升研究品質和影響力;促進教師加強教學反思,不時培育學科教育教學骨干;搭建青年教師展示的舞臺,協助他們上好研究課,以活動促生長;協助新手教師盡快適應學科教育教學工作。
2、加強平時的檢查工作,提高教師規范實施課程的意識,重視課堂教學常規的落實,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
3、加強學科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和時總結階段性研究效果,以優秀論文和教學案例的形式展示研究效果。
(四)、創新教研方式,豐富課程資源
1、變“點”為“面”。要求教師從教育教同學活中收集典型案例,總結經驗,通過學校網進行交流,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學科教學協調發展。
2、變“一次性教學研究”為“持續性教學研究”。教師應主動從實踐中發現問題,確立研究主題,用“教育教學隨筆”的形式鍛煉自身的理性考慮能力,實現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具體工作
二月份:
1、與各年級品德教師商討本學期主要工作。
2、常規檢查。
三月份:
1、各年級參與新教材培訓活動。
2、組織教師參與區品德沙龍組活動。
3、理論學習。
3、課題立項工作動員。
四月份:
1、組織教師參與品德教壇新秀匯報教研活動。
2、常規檢查。
3、空虛學校網品德學科的內容,鼓勵學校、教師參與,上傳有關信息、資料,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
4、立項課題上交。
五月份:
1、組織教師參與區品德沙龍組活動。
2、理論學習。
3、收集各年級優秀教學案例。
六月份:
1、將各年級優秀教學案例整理成冊。
2、常規檢查。
3、立項課題結題工作。
4、總結本學期工作,上交相關資料。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4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了初步的認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對勞動行為有所了解,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但個別學生需要加強鍛煉與培養。
二、教材分析
(一)全期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勞動習慣。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適應并喜歡學校生活。
4、培養自己愉快開朗的胸襟和有應付挑戰的勇氣。
5、培養孩子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誠實友愛,遵守社會規范,愛護環境,愛家鄉,愛祖國。
(二)教材重難點:
第一單元:開開心心每一天
重難點:
1、鼓勵學生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
2、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3、讓學生懂得把快樂帶給別人的人,自己更快樂的道理。
第二單元:讓我的身體更棒
重難點:
1、教育學生注意坐、立、走姿勢正確。
2、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生活習慣。
3、提高對體育鍛煉的認識,教會學生自覺的進行鍛煉、
堅持鍛煉,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把身體練得棒棒的。
第三單元:我會照顧自己
重難點:
1、教育學生懂得天氣變化的時候,要注意照顧自己。
2、明確遵守交通法規的重要性,樹立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的意識
3、知道最基本的緊急求助和自救辦法,學會愛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第四單元:我生活的地方
重難點:
1、讓學生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能簡單地向他人介紹自己生活的地方。
2、了解周圍的環境和設施為自己的`生活提供的方便,體驗它們給自己帶來的快樂,進而喜歡自己生活的地方。
3、通過活動,讓學生初步了解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及各種土特產,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4、鼓勵學生為家鄉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學習。
第五單元:我愛綠樹,我愛藍天。
重難點:
1、認識到人們破壞大自然,給人類造成危害。
2、懂得資源的寶貴
3、讓學生初步學會處理垃圾的方法,愛護家庭和公共環境衛生;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激勵他們做一些及所能及的事。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及教材重難點。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討論、資料收集、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等。
四、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
第一周《有勇氣,不怕難》
第二周《我真棒—我能行,我快樂》《我真棒——我喜歡自己》
第三周《愛越多,快樂越多》
第四周《坐立走,有精神》
第五周《愛清潔,講衛生》
第六周國慶長假
第七周《伸伸腿,彎彎腰》
第八周《出門看天氣》
第九周《紅綠燈,在站崗》
第十周《遇到危險怎么辦》
第十一周《我的家,在這里》
第十二周《童年的樂園》
第十三周《請到我的家鄉來》
第十四周《明天更美好》
第十五周《我身邊的環境》
第十六周《愛惜資源》
第十七周《美就這么簡單》
第十八周復習迎考
第十九周復習迎考
第二十周復習迎考
第二十一周復習迎考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5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共有學生22名,其中男生8名,女生14名。從學生身心發展方面來說:大部分同學的思想精神面貌,還是顯得朝氣蓬勃的;小部分同學,顯得有些畏首畏尾,性格內向,不自信,不敢大膽和別人交往。學生大部分能夠懂得應有的禮貌、禮節,極小部分同學對于思想道德問題,不太重視,還需要加強訓練。
二、教學要求及目的
1、能夠養成以誠待人、禮貌待人的習慣。
2、知道家鄉的不同風俗習俗,能夠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
3、了解家鄉的風土人情,體會家鄉人民的性格特點。
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保護家鄉環境意識。
5、明白集體榮譽是關乎班級里的`每個人榮譽的事,要努力做好集體的每一件事,為集體爭榮譽。
6、了解珍惜勞動成果的意義,明白珍惜勞動成果的重要性,學會珍惜勞動成果。
7、懂得講信用,是尊重他人的表現。
8、理解團結合作、與人交流的重要性。
9、要積極參加家鄉各種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
10、學會熱愛祖國,明白家鄉的巨大變化是和祖國的富強分不開的。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禮貌待人篇、尊敬師長篇、集體榮譽篇
教學難點:信用篇、公益篇
四、本學期提高質量的措施
1、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思品的興趣,讓學生樂學、愛學、會學。
2、把教學內容和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讓課堂融入到生活中去。
3、每次授課前,通過一個實際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入主題。
4、課內運用主體活動(心理游戲、角色扮演、分組討論、自我訓練等形式),讓學生在玩之中學懂、理解、掌握知識。
5、授課時,盡量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主體能動意識,讓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自覺接受、實施。
五、周進度計劃表周次授課內容課時數
1、第一課我的家鄉在哪里
2、第二課我的家鄉風光好
3、第三課家鄉的四季變化
4、第四課家鄉物產知多少
5、第五課民居與飲食
6—7、第六課家鄉的方言
8、第七課多彩的民間藝術
9——10、第八課家鄉民俗探秘
11、第九課他們是家鄉人的驕傲
12、第十課家鄉的發展變化
13、第十一課讓家鄉環境更美好
14、第十二課家鄉的明天什么樣
15、第十二課《祖國的巨大變化》
16—17、復習
18、期末測試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6
一、指導思想:
以進一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以市局“內涵提升年”活動要求為目標,圍繞教研室工作的總體部署,采取“分層推進、分類指導、重點突破、整體提高”的工作策略,加強課程改革理念與行為的統一,促進我市小學品德學科教學的優質均衡發展。
二、工作目標:
1、教材研究有突破。品德與生活方面,主要完成一年級品生教材的創造性使用研究工作,積累相關資料。品德與社會方面,完成高年級史地內容的研究整理工作。
2、教師素質有發展。通過各種活動,使學科教師業務素質和綜合素質有所提高;發現并培養一批年輕骨干教師。
3、教學質量有提高。通過工作,促使薄弱學校教學水平、教學質量有所提高;使小學品德課堂教學質量及教師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繼續做好教材研究工作,奠定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
正確、準確使用教材是扎實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本年度重點進行一年級品生教材的解讀工作,把教材按內容重點進行分類,結合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市實際情況提出各主題單元目標,每專題至少由三名教師進行課堂呈現,并將優秀教學方案整理成冊,品德與社會主要完成五六年級歷史地理內容的'整理工作,逐步完善品德學科教學資源庫。
2、加強學科教師隊伍建設,保障有效課堂的構建
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構建有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1)做好中心組建設工作
市級中心組成員要堅持主動學習,主動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堅持中心組每月一次的集體活動。各單位也要高度重視鄉鎮(學校)中心組的建設情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帶動作用,提高學科教學水平。
(2)做好年青教師的培養工作
各單位以各種活動為契機,結合日常聽課調研活動,發掘優秀青年教師,并提供舞臺給予鍛煉的機會,使其盡快成長,不斷壯大中心組的隊伍。
(3)做好農村教師的指導培訓工作
各單位要借助網絡研討、送課下鄉、調研和具體的指導,使廣大農村教師得到熏陶,品德課堂教學再上新的臺階,實現優質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3、探索教研工作新模式,提高教學研究的實效性
(1)扎實開展片區教研工作。
根據教研室整體規劃,各單位以片區為單位成立片區教研組,選拔骨干教師擔任組長,制定片區教研活動計劃,根據片區一線教師教學中存在的比較集中的困惑或問題,確定相應的研究專題,定期組織教研活動,爭取做到教學研究有序、有效開展,使每一次教研活動有價值、有意義。
(2)加強常態課課堂教學研究。
以示范和典型案例分析為基本方式,從解決問題走向經驗提升,從經驗走向研究,從封閉走向開放,采取多種形式進行研究成果展示。
(3)做好課題實驗研究工作
本年度計劃啟動“小學品生教材的創造性使用”課題研究工作,通過課題的引領與帶動,促進我市小學品生品社教學的研究向縱深發展。
(4)充分發揮網絡教研優勢
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網教研平臺,不斷豐富其資源,完善其內容,認真組織廣大教師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加大網絡教研的宣傳力度,實現資源共享,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四、主要活動安排
八月份:
1、總結上半年工作
2、制定學年工作計劃
九月份:
1、傳達學科計劃
2、中心組集體活動
3、有效課堂調研
4、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十月份:
1、培植創新課例
2、中心組集體活動
3、送課下鄉
4、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十一月份:
1、章丘市教學示范學校驗收
2、課堂教學展示
3、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十二月份:
1、參加部分學校年會
2、中心組集體活動
二0一一年一月份:學期總結
二月份:
1、調整計劃
2、中心組集體活動
三月份:
1、有效課堂調研
2、中心組集體活動
3、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四月份:
1、教學能手評選
2、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五月份:
1、參加片區教研活動
2、學科教學展示交流
六月份:
1、學科工作總結
2、片區教研活動總結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7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隨著對《品德與生活》這門課程了解的加深,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高漲,他們已開始運用討論、觀察、調查、實驗等多種方式去學習。教材以圖畫的形式呈現更可以開展的活動、游戲及其活動的過程,兒童活動的興趣被引發出來,兒童通過自己的活動而非教師給予的現成結論去獲得知識。但是,可能由于地區的差異,本地兒童的生活與教材反映的不盡相同,個別兒童對課文內容理解不夠透切,這有待今后教學中揚長避短,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二、全冊教學內容
1、我愛我的身體——通過引導兒童認識自己身體的整體結構及其各個組成部分,了解身體各個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種方式表現字的身體特征,不僅能進一步發展他們的自我意識,還能讓他們在已經知道了要怎么做的基礎上,進一步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做,以幫助兒童更自覺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收獲中的學習與發現——通過讓兒童直接參與校園、果園、農田、蔬菜大棚等的收獲,使他們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體驗收獲的喜悅,增強熱愛勞動的情感,有意識地學習一些勞動技能。
3、誠實的好孩子——隨著兒童社會性和交往能力的發展,需要讓他們懂得誠實守信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基本規則,是每個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單元著力引導兒童說實話,做誠實的孩子。
4、我愛我生活的地方——培養兒童對自己所在的社區、村莊、城鎮等的情感,是進行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基礎,讓兒童學習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發現家鄉的美,實際地感受社區、村莊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溫暖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從而能夠在愛自己家的基礎上,進一步愛自己生活的地方,愛自己的家鄉。
5、水和我們的生活——引導兒童在已有學習經驗的基礎上,科學地認識水的基本特征和水的三態變化,知道水遇熱蒸發為水蒸氣,水蒸氣遇冷變成雨水或雪,再遇熱又變成水蒸氣這一循環規律,激發兒童對水的探究興趣,引導他們嘗試用多種方法去認識水,了解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國水資源的稀少和寶貴,進而自覺地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和愛護水資源的初步意識。
6、怎樣做好事——引導兒童學習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應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騖遠,賓端正做好事的態度,從小主動地向那些為人民服務的無名英雄學習。
三、全冊教學目標
1、能充分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充滿信心。
2、能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溫暖,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際交往中誠實、不說謊,珍惜勞動成果,尊敬為社會服務的勞動者。
3、體驗自主活動、探索、發現的愉快,能有意識地用各種方法去獲得知識和經驗,發展動手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8
一、指導思想
以“立足基礎、注重過程、關注差異、提升品質”為工作目標,以落實教學管理常規和優化課堂教學為抓手,深度推進“輕負高質”課堂教學研究,優化研修策劃和研修策略,促進我市小學教育均衡發展和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二、工作目標
1、通過專題培訓和課堂活動設計、課例研討、寧波市教壇新秀備戰理論測試等活動,促使學校領導、教師重視德育課程的落實,重視品德學科的教學;促使學科教師業務素質與教學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2、依托名優教師后備班、名師帶徒、學科中心組等多個研修團隊,深入開展“研修活動策劃與改進”系列活動,加強以“課堂學習方式優化的的實踐研究”為主題的研修策劃,優化研修過程,整合研修活動,充分發揮市級項目研修示范效應,提高區域研修和校本研修質量。
3、加強學科研修團隊打造,充分發揮名優骨干教師輻射引領作用,認真完成名優教師后備班專業發展考核與展示工作。
4、開展學科小課題研修中期指導檢查活動,完成年度學科論文暨小課題研究成果評選活動,積極提煉小課題研修成果。
三、主要工作與措施
1、扎實開展小課題式系列研修活動。
主題研修以二個區域教研組為單位,加強研修策劃,整合優化研修活動。在市名優后備教師引領下,以各組的研究團隊為主體,以課堂教學為平臺,側重圍繞“新課標解讀”、“學習方式的優化”二個方面開展教學研究活動。要求各組的研究團隊圍繞市級主題,結合本組所確立子課題,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選擇相關課例進行實踐研討,扎實開展研修活動并形成第二階段成果。市學科核心研究團隊要加強對各組的過程指導,確保各組有效開展小課題式系列研修活動。
重點做好:
(1)開展市級優秀小課題中期指導活動,組織開展年度學科論文暨優秀小課題成果評選活動,提煉小課題成果。
(2)完善各組的網絡研修平臺。研修的相關材料要及時放入相應的欄目。
(3)認真開展網絡研修活動,提高研修實效。充分發揮網絡研修平臺作用,定期開展教學問題探討等。
(4)注重研修成果的提煉與積累,有資料積累意識。
2、認真開展各項培訓活動。
(1)項目培訓。市學科組結合市級和區域教研組兩級主題研修活動將對全體申報品德學科培訓的教師進行每學期2天的項目培訓,要求各組研究團隊老師利用各校校本研修時機,精心設計一堂課例方案,在本校進行實踐,在此基礎上,各組采用同課異構的'方式推出一節課,參與市級層面的主題研討。
同時,要求各區域組有計劃開展相關活動,認真計劃并加以落實,培訓學員在規定時間里要認真參與活動、認真完成相關作業。
(2)名師帶徒和名優教師后備班培訓。根據“三教合一”工作理念,名師帶徒和名優教師后備班培訓應有機地整合在項目培訓、小課題研究、區域教研組的主題研修之中。充分發揮名優教師后備班學員、名師、學科骨干在各類研修中引領作用,形成一定深度的觀點報告和課例文章,為區域項目培訓提供學術支持與保障。
3、加強課堂教學常規的落實。
(1)組織教師進一步認真學習、理解省市《學科教學常規的建議》。強化規范意識,提高教師落實教學常規的自覺性,努力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步得到落實。各校要加強教學五認真的落實與反饋,積極組織參與市級第二輪學科備課評估活動,鞏固備課管理成果。
(2)引領群體教師用好助教方案,減輕負擔,提高課堂實效。(骨干教師及中心組成員建議實施助教方案與個性設計相結合的備課規范;平時加強新課標的學習、教材解讀、教學設計和教后反思等)
(3)帶領教師加強學生學法的課堂教學研究。在各類研修中以優化練習設計、優化活動設計為抓手,深入開展學生學情分析、學習方法研究,相關學科積極推行“課堂書面作業不少于8分鐘”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現、培植“輕負高質”新典型、新做法,打造和提煉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特色。
四、分月主要工作
時間活動內容參加對象地點
9月份1、區域組長、各教研組擬定計劃與研修方案(9月20日前完成)區域組長、后備班學員、帶徒學員和骨干團隊成員進修學校
2、學科優秀小課題中期指導名師、骨干團隊成員進修學校
3、第一區域教研組主題研修活動
第一區域協作組成員、名師、學科骨干待定
10月1、第二區域組主題研修活動暨跨校帶徒課堂教學研究活動
上課教師:毛琴琴汪梁峰王明兒
點評:鄔敏敏謝旭霞(10月11日)第二區域協作組成員、名師、全體帶徒學員尚田中心小學
2、名師教學藝術研討會部分教師海曙中心小學
3、名優教師后備班學習培訓后備班成員待定
3、寧波市課堂教學展示活動
(觀摩課、評課、講座)10、31至11、1部分教師鄞州鎮海北侖
11月1、寧波市教壇新秀備戰,理論測試相關教師進修學校
2、市級學科主題研修暨項目培訓活動
時間:11月20日
上課教師:張麗超、陳春玉、卓碧偉
點評:鄔亞君鄔靜娜
講座教師:寧波名師屠亞萍參加本學科項目培訓的全體學員居敬小學
12月學科論文評比和優秀小課題成果評選相關教師待定
1月研修工作總結教研組長待定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9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針,更新《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育教學的觀念,以新的理念武裝我們的頭腦,讓我們的課程更具時代性。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和勇于探究、創新的科學精神。增強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切實地為學生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學素質等打好基礎。
二、任務與目標
1、端正思想,加強認識,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新教學過程,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的質量。
2、各位教師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現行的教材為依據,完成本年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來規范學生。能聯系周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4、配合學校教導處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年級教研組的工作。
5、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培訓,做好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三、教研活動的內容及措施
1、備課: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領會其精神實質,結合學校提出的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要求,認真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堅持課堂教學八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2)開展好組內聽課活動,抓好常態課,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力求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教學效益;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青年教師還應重視教學過程的反思,能及時地寫出教學中有質量的`反思,向
(3)成為反思型的教師方向邁進。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落實新課標的主渠道。教師要立足課堂,圍繞課題深入研究,主動探索不同課型的不同教學模式,讓教學獲得更好的實效。
(4)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聯合備課方式,特別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習慣,并在組內交流以、學習。
2、上課
(1)提出專課專用的要求,并以組內互查,班與班抽查的形式進行檢查反饋。
(2)要求教師改變傳統單一和機械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運用多媒體和網絡等先進手段進行教學,加強教研組內的課堂教學研究,進行行動研究,有一套說課、備課、研究實錄、課件及案例資料,并積極參加各類教學展示。
(3)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得反饋信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也是學生自我提高的一個過程,保證目標的實現。鼓勵教師在評價時從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從多方面進行評價,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利于學生發展。
3、促教研
(1)常規教研:每一次的教研活動做到定人、定時間、定內容。
(2)教研展示: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點開展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過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師專業培訓、教學評價研究、教學調研指導等教研工作,強調“教研”、“科研”、“培訓”三位一體,促進學科教學發展。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組織學習思品課程標準,研究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開學初在教研組內進行交流,根據反饋,及時修改。)
2、繼續進行課題的學習和探討,完善科研課題。
3、做好開學的備課、上課等常規工作。
4、第一次教學常規檢查。
十月份:
1、繼續進行教學研討活動,并做好記錄。
2、理論學習〈新思品,新教法〉,做好九月份教學反思交流工作。
3、結合學校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思品教研活動。
4、第二次教學常規檢查。
十一月份:
1、做好課題研究教學準備工作。
2、學習新課程標準,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并做好十月份教學反思交流工作。
3、組織期中考試復習及檢測工作。
4、第三次教學常規檢查。
十二月份:
1、“師徒結對”活動經驗交流。
2、繼續進行教學研討活動,并做好十一月份教學反思交流工作。
3、第四次教學常規檢查。
元月份:
1、組織期末考試復習和檢測。
2、做好期末學生的評價工作。
3、進行十二月份教學反思交流。
4、各班進行本學期思品工作總結、交流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人教版),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借的范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本,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梁,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拐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感受到經過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后的進步和變化,并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本年級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平時嬌生慣養,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合作意識很差,法制觀念不強。另外,二年級的小學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還不穩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相對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時,二年級的小學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
三、具體內容
周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第一周了解我的身體
1、感受自己身體的基本特征,關心自己身體的生長發育的情況,發展自我意識。
2、關愛自己的身體,能主動幫助他人。
3、了解自己身體的各部分器官,測量自己身體的生長發育的情況。
第二周保護我的身體
1、樹立健康的生活意識對自己身體主要部位的功能有觀察、探究興趣。
2、懂得愛護自己的身體,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與衛生習慣,主動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與姿勢。
3、知道身體部位的特點、功能,獲得保護身體健康的知識。
第三周收獲的感覺真好
1、感受金秋十月是收獲的季節,能積極參加收獲勞動,體驗收獲的喜悅。
2、了解秋天與人們生活的關系,以及人們進行各種收獲的勞動。
3、認識和了解春種秋收農作物的特征及生長規律。
第四周糧食來得容易
1、對農作物生長過程的了解,讓學習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2、通過了解水稻、小麥等糧食的生長過程,知道莊稼需要許多人的辛勤勞動。
3、了解本地區主要生產的糧食品種。
第五周植物生長的秘密
1、通過對農作物生長過程的了解,讓學生知道植物的根、莖、葉有各自的作用。
2、了解本地區有關農作物的知識。
3、了解水稻、花生等植物生長的過程。
第六周我們這里的農品
1、對本地區生產的農作物進行調查,培養兒童的探究能力。
2、與同學相互合作,進行農產品有什么作用的社會調查。
3、知道本地的糧食作物達的作用和用途。
第七周誠實故事會
1、積極參加故事會的交流、表演、能感受誠實帶來的美好體驗。知道說謊害處大,能初步分辨是非。
2、介紹和交流自己了解的誠實故事。
3、學會收集、表演故事,發展學生的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能力。
第八周誠實的孩子人人夸
1、體驗坦誠溝通帶來的快樂幾對誠實行為的積極認同感。
2、能夠較全面、客觀的2看待自己和別人說謊的現象幾原因,并領悟一些誠實做人的道理。
3、增強說實話、不說謊的誠實意識。
第九周我們生活的地方真美
1、能感受自己生活環境的整潔與美麗,萌發熱愛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情感。
2、了解內、關心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發展變化。
3、能從多角度發現、感受社區的美麗。
4、能在老師的幫助下,總結、提升獲得的經驗和信息。
第十周我們生活的餓地方真方便
1、了解、體驗社區環境、公共場所、公用設施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服務設施和功用設施機構。
3、學會利用與自己關系密切的公共設施、場所等。
第十一周我們生活的地方真溫暖
1、體驗在小區(鄉村)里生活的溫暖,對為社區服務的.勞動者的感激。
2、學會關心和幫助社區里有困難的人,用實際行動向為我們服務的人表示感謝和尊敬。
3、了解社區里叔叔阿姨們的工作,懂得有許多人在為自己的生活服務。
第十二周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
1、熱愛自己生活的環境,養成關心、愛護自己生活環境的習慣。
2、能用實際行動關心、愛護自己生活的環境。了解社區的環境狀況。
3、知道如何保護環境,愛護公共設施。能為保護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十三周我們的生活里不開水
1、感受水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激發愛水的情感。
2、了解水的重要作用,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第十四周變來變去的水
1、喜歡做水的實驗,有探究水的濃厚興趣和欲望。
2、在探究水的過程中注意安全、衛生、合作。
3、了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態變化知識。
第十五周保護水,節約水
1、有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養成節約用水的行為個習慣。
2、增長如何保護水資源的社會知識。
3、掌握節約水、保護水資源的方法。
第十六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1、愿意并積極參與做好事活動,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愛心的表現。
2、知道樂于助人是一種高尚品德,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逐步養成做好事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簡單的勞動技能,具有初步的做好事的基本能力。
第十七周做好事不是為表揚
1、培養愿意為別人、為集體服務的情感,在做好事后能獲得給別人帶來快樂時,自己也快樂的體驗。
2、懂得做好事不是為了表揚的道理,做到校內外表現一個樣,培養誠實的好品德。
3、知道在生活中有一些人會有不同的困難或難處,需要別人的幫助,我們應該盡力幫助他們。
4、要學會友善的幫助別人。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1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5人。學生大部分有較強的學習積極性,少數學生學習習慣欠佳。本學期將從學生學習習慣入手,著重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生活和學習中有困難,只有勇敢地迎難而上,才能克服困難,戰勝自己。
2、懂得從挫折和失敗中吸取教訓,促進自己進步。
3、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4、理解“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樂觀態度,消除畏難情緒。
5、知道自己是集體的.一員,明白集體需要每個人去愛護。
情感目標:
1、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激勵學生正確對待學習中的挫折。
2、學會把困難看作是自己成長的鍛煉機會。
3、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心理調適,提高適應能力。
4、通過交流,感受集體的快樂。
三、教材分析
1、《這點困難算什么》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困難總會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出現,但只要我們拿出智慧和勇氣,就能克服困難。
2、《成功一定有方法》通過指導學生從自信做起尋找成功的正確方法初步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3、《每天都有好心情》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沖突、問題和壓力,盡量避免產生不良情緒,學習一些簡單的調節方法,提高適應能力。
4、《成長的故事》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同學的優點和長處,克服學生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改變只知自己優點和他人缺點,不知道欣賞他人的不良思維方式,形成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好風氣。
四、教學進度
第一周——第三周
教學第一單元
第四周——第六周
教學第二單元
第七周——第十三周
教學第三單元
第十四周——第十六周
教學第四單元
第十七周——第十八周
總復習
五、教學措施
1、獨立閱讀,自主學習,理解主題文字的大意。
2、借助插圖,引導學生從各個事例中進行分析、比較,強化主題思想。
3、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合作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4、收集、整理資料。
5、模仿演示。
6、換位思考。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2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材力求突破知識單一的傳統模式,注重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在互相聯系中得到和諧發展,以較好地落實“三維目標”。
一、教材特點:
教材采用單元編排、主題統整的方式來構建教材體系。五上教材以單元編排的方式,每個單元反映生活的一個側面,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本冊教育內容由四個單元構成。單元主題下設課文主題,每個課文題均來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研討的話題,下面又生成多個小話題。本冊教材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教育性。品德與社會課擔負著道德人格培養的任務。在本冊教材中,主要進行以下方面內容的教育:以多種形式促進這兩個我的對話,引導兒童逐步完成兩個“自我”的分化;向兒童呈現他們生活中的各種關系,讓他們從這種關系中去理解和體驗,引導兒童逐步建構起共生型的人格;通過歷史與文化的啟蒙,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引發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歸屬感等等。
2、綜合性。本冊教材幾乎涵蓋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社會等多方面的內容。所有這些內容都是通過“個人——人與人——人與社會”這條主線來串聯的,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線索。
3、參與性。為了使學生能真正體味到教材所要表達的思想、觀點,就需要為學生提供自己親自參與、親身體驗的機會,本冊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問題、案例,讓學生參與,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社會場景中,通過學生與家庭、學生與學校、學生與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以及對這些事例的認識與實踐來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觀性。本冊教材呈現的是一頁頁文字與畫面有機融合的版面,力圖通過各種精選的圖畫、照片、示意圖、地圖和表格等,來最大程度地闡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圖。例如第四單元《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文字的基礎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圖,這些插圖,已不再僅僅是一些圖畫,還有示意圖和大量的照片,通過這些插圖,不僅增加了歷史審美感和歷史直觀性。也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單元的內容。從而達到品德與社會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
二、教學策略
因為教材已不是顯性的道德說教,而是采用隱性的、滲透的方式實施對學生的價值引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給學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覺去進行體驗。教學中可采用對話性、活動化、體驗性、開放性和價值滲透性的教學策略。
1、對話教學策略。教學中,要借助教師的引領,開展學生與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元、多維式對話。教師特別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大膽質疑,掀起對話波瀾。對話能否順利推進并取得實效,關鍵取決于教師的反饋信息是否及時、得當且具有較高質量。反饋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注重激勵性;既要洋溢著活力,又要對師生互動有所推進,并添加進新的意義。要從關注學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對話的質量。教師的`反饋越精彩,就越能對學生起引領作用。
2、活動化教學策略。教學時,不要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機械地去學習、掌握有關科學知識、生活技能、道德觀點和社會常識,而是要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尊重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重在引導他們全員、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參與、親歷活動。這里所說的“活動”,包括外化顯形的具體操作型活動和內涵隱形的心智型活動。“全員參與”,就是讓全班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不讓一個學生被排斥或游離于活動之外;“全程參與”,是指學生的參與不能是一陣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題活動的銜接和滾動中自始至終地去參與;“全身心”,是指學生不僅要用身體去經歷,而且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發揮多種感官的功能,讓學生用耳朵聽聽、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聞聞、用腦子想想,以強化對外部世界的感受。
3、體驗性教學策略。在傳統教材中,編者對教與學所追索的意義都進行了預設。這種預設的意義或結論,具有唯一性和不可變更性。要求學生無一例外地去認同、去掌握,由此導致教學步入硬性灌輸和“齊步走”、“一鍋煮”的誤區。五年級《品德與社會》具有開放性,主要是引導學生去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去感受、體驗個人與他人、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我(即發展的“我”與現實的“我”)的關系,從而建構和生成課程的意義。
4、開放性教學策略。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材不是不可變更的靜態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異性的教學素材,為教師創造性地開發、利用本地區、本校以及家庭和學生本人的資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間。教師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領教學,就要從傳統的傳授教材的角色轉變為教材使用中的決策者和創造者。教師應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重組,使教學呈現出動態的、富有彈性的流程。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教研室教學計劃為指導,以學校教學計劃為中心,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實踐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將實踐的過程轉化為創新的過程。根據低年級學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品德與生活學科的教學工作計劃,以便圓滿完成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工作重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以及教研室對品德學科的高度重視,我們本學期按照上級要求,組建了《品德與生活》教研組,我們組作為學校教學研究的基層組織,提出了“拓展學科視野,加強內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課堂生活化,品德教學科學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在課堂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實踐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工作措施:
(一)認真開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實施課程改革。
1、校本培訓課程改革提出了眾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要求、教學方式,并要求逐步轉化成廣大教師的教學行為。校本教學研究作為理念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作為教研組長,我將帶頭努力學習,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教師基本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訓練,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組不斷強化學習教育,認真研讀《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了解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從而幫助教師轉變觀念,形成新的課程觀、教師觀、教學觀、課堂觀、質量觀。
2、教研活動
(1)確保每學期一定次數的教研活動,學習教育科學,科研理論,轉變教育思想,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理念,明確培養目標,探討教學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品德組的實際,要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互動交流,積極發揮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學水平達到最高。
(2)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活動,組內加強集體備課,上好校內公開課,通過課后評價和反思把好質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集體備課方式,特別要注意教學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漸在反思中進步。重視聽課學習,有計劃的對教法進行探討,形式不拘一格,通過上互助課,互相研究,互相探討更有效的教育教學途徑,使老師們在鍛煉中不斷成長,提高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3)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創造育人環境。《品德與生活》是一門以生活為主的課程,處處體現了生活性,我們通過各種節日以及學校組織的活動,為學生創設環境,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真正發揮品德學科的優勢。
四、具體活動安排:
九月
1、組織本學科成員共同制定本學期教研計劃,并向任課教師傳達計劃。
2、組織青年教師開展說課活動。
十月
1、為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做好準備。
2、每人上好常態課。
十一月
1、觀看優秀課例錄像。
2、參加區名師課堂教學專題研討。
十二月
1、做好優秀課件、案例征集
2、組織教師上好研討課,做好評課活動。
元月
1、做好考查、抽測、工作。
2、總結、整理、反思本學期工作。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4
本學期我們品德教研組努力發揮品德學科研究、指導、服務的工作職能,以提高德育工作實效為中心,堅持以推進課改為核心,以轉變教學思想,接收、融合、運用新的教育理念為目標,著眼課堂教學,深化學科教研,努力使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方式適應新的課改要求,使教師專業水平、課堂教學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學生素養得到良好培養,切實提高小學品德課程實施質量。本學期我們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學習,更新理念
1、認真研讀教材,尤其是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組織教師針對新課程標準各階段目標和各學段現行教材進行深入、細致的專題性研究。
2、認真研讀課程標準,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和《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使每位教師理解和掌握課程的基本理念、性質、特點、目標、內容、原則、教學評價等。
二、鉆研教材,因材施教
由于教研組的老師既要上語文課、做班主任,又要承擔本學科的教學,任務繁重,因此,我們依靠集體的力量開展工作,利用教研活動時間進行集體備課。在深入鉆研教材的過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育人因素,充分發揮學科本身的德育功能。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結合實際,自然得體,力求滲透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體現出學科的滲透魅力,并能適時地延伸課堂的時間空間,開發課程資源,大膽對教材進行取舍,提高滲透效應。
三、一課三磨,提高實效
僅僅局限于理論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實踐的課堂教學也是空洞的。我們認真學習了課改的相關精神,積極參加區內外和聯片教研活動,聽課評課,學習研討其他學校優秀的品德課教學設計,觀摩錄象課,取長補短,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制定了“一課三磨”計劃,由張燕芳老師執教《會變臉的水》一課,胡育紅老師執教《許多物種消失了》一課。通過教材解讀、微課展示再到成熟的整堂課展示,組內老師群策群力,備課、研討、修改……做到“一課三磨”,使得課堂更加完善。通過這樣的活動,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課堂組織能力,也促使品德組內的全體成員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四、課題研究,提升教學研究水準
這學期,我們品德組繼續上學期的課題“小學品德課程中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學習的研究”。每位教師選定各自的研究課題,切實推動教育科研持續開展,全員參與,群策群力,使教研活動向高層次發展。
五、不足與反思
回顧過去,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深深的遺憾,因為我們思品教研組成員都是兼職人員,活動次數相對較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進一步加強“一課三磨”和研討活動,將學科知識與班隊活動、綜合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起到更好的教育,使品德教育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15
一、學生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了解社會和品德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強,絕大部分學生樂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到本課堂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本課程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地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的社會關系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別能力,為他們成長為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與人相處中尊重、體諒他人。相信城市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對坦蕩正直的人心懷敬佩,愿意成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對自己的生命有一種負責的態度,并愿意為之約束自己的言行,抵制不良的生活習慣。對生活懷有美好的向往和憧憬,面對困難和挫折不退縮,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能體驗到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
2、感受、體驗家人對自己的關愛,愿意主動與家人溝通,尊重、孝敬老人。關心家庭生活,理解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付出的心血,有承擔家庭義務和責任的意識,初步形成合理的消費觀。
3、感受與同學間的友愛之情,體驗擁有朋友的快樂和團結合作帶來的樂趣。關心集體,樂于參加集體活動,感受集體生活的快樂與美好。
4、感受信息技術對推出人類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以及現代通信手段、各種傳媒和多媒體網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對各種新信息手段懷有好奇心,并愿意在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學習、使用。懂得信息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要在充分享用它所提供的便利時也能自覺遵守各種共同的規則。
(二)能力
1、在生活中能分辨是非,正確地面對錯誤,并能在教師幫助下調整自己的言行,做一個誠實的人,學會一些與人坦誠交往的方法,對不該做的事學會拒絕。學會生活中的挫折能調整自己的心態,并常識想辦法加以解決。
2、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養成主動關心家人、孝敬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的好習慣。初步學會統計家庭收支情況,合理消費,勤儉節約。學會一些與父母和家人溝通的辦法。
3、學會寬容地對待他人,能欣賞和發現朋友身上的優點,平等地與小伙伴合作交流。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做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積極主動地參與與班級管理。為班級生活出謀劃策。
4、學會用電話、書信等現代通信方式與人交流。養成規范書寫信件的習慣,注意通信、通話的文明禮儀,不私自拆閱別人的信箋和撕取別人信件上的`郵票。遇到突發事情會正確撥打應急電話。能有節制地、有選擇地收看電視節目和上網,不沉溺于看電視和玩網絡游戲,自覺抵制、遠離不健康的書報影視以及不健康的網站。能利用交往工具進行交流、溝通、合作,利用傳媒、網絡獲取信息,初步養成看好書,讀好報的生活習慣。
(三)知識
1、知道誠實守信是美德,敢于承認錯誤同樣是誠實的一種表現。了解迷戀游戲機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知道理解、體諒他人是解決和避免沖突、與人愉快相處的有效方法之一。懂得生活和學習中會有困難,失敗是成功之母。
2、知道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了解家庭經濟來源的多種形式,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必要開支。知道家庭生活中也要講道德,要有家庭責任感。
3、知道朋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知道自己是集體的小主人,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懂得在一個集體中,只有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才能辦好事情。知道集體處處有規則,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應該按規矩辦事。
4、了解郵政、電信、傳媒、網絡的基本功能,知道集郵是一項健康、高雅的活動。知道私拆他人信件是違法的行為。明白亂撥應急電話的后果。懂得傳媒、網絡是兩把“雙刃劍”,使用不當會影響甚至妨礙自己的健康成長。知道寫信和打電話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四、具體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掌握必備的知識。
2、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
3、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盡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02-27
關于小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三篇06-12
中學品德教研工作計劃03-30
學校品德教研工作計劃03-31
品德與生活教研工作計劃01-15
思想品德教研工作計劃03-09
第二學期小學品德教研組工作計劃12-23
學年品德教研組工作計劃12-26
品德教研活動總結01-18
小學思想品德組教學教研計劃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