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教研工作計劃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計劃吧。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教研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音樂教研工作計劃1
節奏感是音樂實踐活動中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是音樂情緒、風格的重要表現手段。小班時期是培養幼兒節奏的階段,同時也是培養音樂素質的基礎時期,而游戲化的方法符合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幼兒好動、好玩,思維具體形象,一切從興趣出發。本學期,我開展了有關“小班幼兒節奏感培養游戲化初探”的課題研究,旨在通過研究用游戲化的方法對小班幼兒進行節奏感培養的同時,探索其內容、目的和組織手段。現將我在第一、第二個階段中的一些做法和實施過程做個簡單的小結。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了解本班幼兒在音樂節奏感方面的表現情況,確定教研課題。
2、查閱相關的幼兒音樂教育資料,如“幼兒游戲化音樂教育叢書”、“許卓婭音樂教育活動設計”、“幼兒的音樂素質與能力訓練”等,擬寫計劃。
3、培養并建立初步的音樂活動常規。
(二)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激發幼兒對節奏的興趣
(1)提供多種樂器,讓幼兒在自由敲打中獲得滿足以激發幼兒玩樂器的興趣與欲望。
(2)幼兒提供兩種樂器(如碰鈴、圓舞板)讓他們在敲敲打打中聽聽其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較中進一步感知樂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樂器的演奏方法。
(3)提供音色差別較大的兩種樂器,在幼兒的敲打過程中用動作幫助他們了解樂器的音色與情感所表達的關系。如敲大鼓時引導他們模仿“老虎、獅子”等有力的動作。敲三角鐵、碰鈴時做魚游、小兔跳等靈巧的動作。由于在這些自由敲打的游戲活動中沒有節奏的要求,對于尚不能較好地掌握有規律打拍的小班幼兒來說同樣會使他們的獲得成功和滿足感。
2、在聽聽玩玩中激活幼兒的節奏動感
(1)引導幼兒感知節奏。
首先,音樂來源于自然生活。我經常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學習感知生活中的節奏,如引導幼兒傾聽觀察自然界、動物、生活中的節奏響聲,之后進行模仿、感知,并拍出節奏類型來。從中讓幼兒發現音有高低、長短、強弱之分,使他們積累豐富的聽覺經驗。其次,我還設計了起步較低、由易到難的一系列聽力游戲,讓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感受節奏的動感。如:用筷子敲擊鋁鍋、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見的用具、器皿,從中辨別聲音的高低。有時,我還采用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即老師用打擊樂器敲擊簡單的節奏,幼兒用拍手、拍肩、跺腳等動作將其表現出來,反之,幼兒敲節奏、老師將其再現出來。
(2)體驗、感受穩定單一的節拍
這是培養幼兒節奏感的基礎。我經常讓幼兒以自身的身體律動來感受穩定的節拍。如唱歌、樂曲時,讓幼兒隨著節拍,一拍一拍地搖動身體、頭,感受有規律的無變化的拍子。在這個練習中,我還讓幼兒隨著樂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腳等律動,這樣就能幫助幼兒較好地體驗、感受穩定的節拍,為今后掌握有變化的節奏打下基礎。
二、存在不足
1、節奏訓練的時間較為局限,不利于幼兒節奏感的培養。
2、幼兒節奏的聽覺、記憶能力等還比較差,有待于發展和提高。
三、改進措施及下階段做法
1、在各種活動中貫穿節奏練習。
(1)每次在教新歌前,可讓幼兒跟著音樂拍節奏,聽一聽曲子里都有哪些節奏類型,待幼兒能準確拍出后,再讓幼兒按照歌曲的節奏、速度等來學歌詞。還可邊讀歌詞邊拍節奏。
(2)結合語言節奏進行練習。
(3)在區域活動中開設節奏創編區,也可利用餐前的時間進行練習節奏,在各種游戲中也可用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來進行練習。
2、注重發展幼兒的節奏聽覺、記憶能力。
在今后的活動中教師可啟發引導幼兒把自己聽到的各種節奏告訴老師或其他小朋友們,這樣在無形中就能發展幼兒對節奏的記憶力。長期堅持,幼兒就能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加以注意,發展對節奏的聽覺和記憶能力。
幼兒園音樂教研工作計劃2
一、情況分析:
1、組內成員分析本學期我們年級組的大部分教師是從小班組升入中班組的,但個別教師也作了調動,高級教師顧老師替換了青年教師巫巧麗。現在組室中高級教師有4位,其余均為年輕的一級教師和二級教師。
優勢:
(170%是青年教師,充滿活力有朝氣,學習氛圍濃,工作干勁足,對于新理念接受力較快。
(2高級教師有著扎實的工作態度,踏實肯干,又有著較為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同時也有著一種專業成長的需求,因此她們在日常的教學教育工作對全園起著引領作用。
(3團隊合作意識強,形成了一種"互幫互助"的團隊氛圍,一人有困難全組老師會積極獻計獻策。
不足:
(1青年教師缺乏課程質量意識,課程實施過程中經驗缺乏、能力欠缺,有隨意和應付現象,從期末的幼兒發展測試情況來看,新教師與有經驗的教師、骨干教師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造成孩子發展差異明顯。
(2團隊研究氛圍不濃,在課題研究與專題總結上缺乏經驗。
(3教師中安于現狀的現象較多,缺乏自信,不善于表現自我。
2、研究背景分析上學期進行了一課三研的課堂實踐模式,老師的課程意識、整合理念等都逐漸增強,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卻還存有很多問題,在基礎性課程實施中,教師對師幼互動價值的認同和觀念的提升以及行為的跟進,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因此本學期我們將以新教材實踐為切入口,著重進行游戲活動中關注師幼互動性有效性的研究。
二、指導思想
依據人幼兩年規劃、本園園務計劃、業務計劃的`要求以及本教研組的實際情況,從"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出發,確立"游戲活動中關注師幼互動性有效性的研究"為重點;以"完善幼兒園課程方案"為抓手,將園本活動課程進行研究、推廣;以小班教研組為陣地,開展教學實踐與研究,聚焦教師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進一步提高教師從教育理念到行為轉化的能力。
三、工作目標
1、進一步完善教研組建設,增強組員的主人翁意識,提高組員在各類教研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構建和諧的育人環境。
2、增強教育教學的研究氛圍,學習上海市學前教育五大文件,內化課程理念,深化課程改革,切實提高組內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3、以師幼互動有效性為研究重點,以游戲活動為載體,進行有效反思與行為跟進,進一步提升教師實施課堂教育教學的能力。
四、主要工作內容與措施:
1、進一步完善教研組建設,增強組員的主人翁意識(1加強學習,學習上海市學前教育五大文件,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深刻了解、中班活動的設計等進一步加強研究。
(2建立人際關系融洽,相幫相學的組風,大家敞開心扉,真誠以待,切磋交流,全組將在和諧的濃濃人性光輝里達到教書育人的至境。
(3根據教研組共同商定的考核內容,做好每月的自評與考核,完善檢查反饋工作,切實提高工作的實效性。
(4發揮組員力量,注意收集、整理各類資料,逐步建立教研組資料庫。
2、加強教學研究:
(1備課組活動說孩子的故事由教師說說孩子的故事,收集整理孩子故事案例集。
梳理新教材改版使用后的活動內容與資源庫一課三研活動研討:加強一課三研同課同構研究,特別是針對問題加強每次活動后問題解決的研究,積累案例集方案資料。
(2教研組研究重點:以新教材實踐為切入口,開展"實施有效師幼互動的實踐研究"。重點進行"游戲活動中關注師幼互動有效性的研究"。
(3班組活動關注中一班試點班"家長、教師及保育員三位一體研究的主題氛圍創建",加強幼兒發展問題式的專題研討,圍繞班級孩子發展水平及年齡特點,商討每月工作重點及課程平衡內容,同時對班級孩子的發展每月進行簡單自主測評分析。
3、日常工作梳理案頭資料的內容,重視資料的積累,注重資料的實際運用及操作中問題的羅列。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驗證實施幼兒園園本教參中的基地活動方案,選擇周邊可利用的基地,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開展基地活動,體現我園的整合特色。
結合主題,利用英語特長教師資源,梳理雙語選擇性課程內容。
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針對我組青年教師多的特點,將積極響應園長室開展的各項活動,開展各類競賽、評優,為青年教師成長搭建舞臺;推薦青年教師參加區級評優活動;通過"幫、扶、壓"讓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迅速成熟,使他們成為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創新力強、富有活力、具有輻射作用的幼兒園中介力量。
4、家長工作落到實處:
(1定期召開家長會,通過家園之窗、網站信息、電話訪談等形式,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及幼兒的在園表現。
(2主動地向家長宣傳育兒知識,并召開專題講座,使家長樹立科學育兒的理念。
(3鼓勵家長積極參教,體現我園整合教育的特色。
(4積極支持幼兒的小主人家庭互動組活動。
幼兒園音樂教研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音樂是人能夠獲得全面發展機會的重要社會實踐領域之一。”孩子在感受、表達音樂的過程中不僅能獲得身心的愉悅,更重要的是還能與外界搭起一座心靈的橋梁。
美妙的聲音在現實生活中是到處存在的:風兒吹過樹枝的呼呼聲,雨點落在窗臺的滴答聲,還有小朋友們踩在落葉之上的沙沙聲,一切美妙的聲音匯集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樂曲,所以讓孩子接觸、感受音樂美,“大自然、生活”是最直觀、豐富的場所。同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指出“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
因此,本學期我們音樂學科組將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并沿著相城區音樂學科組的前進步伐,圍繞“打擊樂器演奏活動”,確立以“感受自然、體驗生活”為主的基本觀念開展節奏樂活動。力求在尊重幼兒,崇尚自然的狀態下,幫助幼兒享受音樂活動的快樂,并發展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同時提高教師對音樂的敏感度,豐富音樂內涵,提高教師組織打擊樂器演奏活動的能力。
二、活動目標:
1、加強學科組成員的理論學習,提高教師對節奏樂活動的把握能力。
2、豐富幼兒對各種好聽聲音的認知和積累。
3、收集、整理出各種常見的自然物品,并根據音色特點進行歸納、分類。
4、對這些自然物的聲音加以聯想、利用,嘗試設計演奏方案。
三、具體措施:
1、組織教師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徐卓婭的《打擊樂器演奏活動》,利用網絡、書籍增強教師對節奏樂基本理論的了解,奠定良好的音樂基礎。
2、另一方面,利用專題研討會,學科組成員對實踐研究中的困惑、觸動,進行分享活動,拋磚引玉地豐富自我教育內涵,提升教育實踐能力。
3、樹立“一日活動皆課程”的教育理念,重視一日生活各個環節的教育價值,如散步活動、戶外體鍛活動等,引導幼兒從自己的生活出發,走進大自然,感受生活中好聽的聲音。孩子對音樂的感受有著直觀性,所以讓孩子真實地去尋找、感受,加以老師的恰當引導,能讓孩子在愉悅的心境中切實地感受到自然界中的聲音美。
4、教師以文字、照片、視頻、錄音等形式對自然界的聲音資料做好記錄、收集工作。
5、音樂有開啟智慧的作用,接觸不同的生活環境,就將積累不同的感受經驗,所以我們還將利用家長資源,發動家長帶領孩子走進更廣闊的自然,尋找更美好的聲音,積累更豐富的感受。
6、注重優秀音樂作品、文學作品的傾聽、賞析,逐步增強幼兒的音樂靈敏性。
7、結合區域游戲、教學活動的開展,為孩子音樂感受的表達開拓自由、廣闊的空間。
幼兒園音樂教研工作計劃4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參加我組教研活動的有六個班,一個小班、三個中班、兩個大班共八名教師。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縱深發展,隨著《綱要》的頒布,音樂教研更進一步的深入開展。我們繼續以情感入手,以情動人。以《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為主課題,采取多種音樂表現形式。小班以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為主,多采用音樂游戲;中班采用了唱歌和韻律活動的形式;大班則繼續堅持唱歌,充分發揮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同時還進行了欣賞與打擊樂的嘗試。
教師觀念的轉變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在實踐中,教師能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關注到幼兒的差異,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為幼兒提供欣賞多種音樂形式的機會,效果顯著。孩子們更愛音樂了,他們積極要求表演,快樂大方的參與音樂活動,其中與生活貼近的內容更能引起幼兒的共鳴。我們發現孩子的交往能力增強了,個性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創造力也得到了提高。這正是體現了“在探索中學習,在學習中探索”,教師與幼兒共同成長的過程。
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在教研中出現的問題,如:怎樣將“環境育人”的思想進一步貫穿于教育之中,豐富和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如何面向全體、關注個體,使每個孩子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等。為我們下學期的教學研究提出了要求。將我們的研究課題進一步的深入。
二、課題:
在音樂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
三、指導思想:
1、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工具。《綱要》中指出:應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與態度的傾向。
2、《綱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四、目標:
1、將研究繼續深入,有更多理論的思考與探討。并加強理論的研究與學習,更好的指導實踐工作。
2、將音樂藝術教育與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充分發揮其中介作用,促進教育整體化、綜合化的要求。
3、培養幼兒對音樂情感的表現力與創造力。能接納和肯定幼兒的表現,更多的關注平凡、能力差的孩子,提供展示的平臺和體驗成功的機會
4、參加集體生活環境中的共同音樂活動,繼續發展幼兒在演唱、演奏、舞蹈以及伴隨音樂的游戲和動作表演活動中的人際溝通、協調、合作能力。
5、樹立“環境育人”的教育理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與物質環境。同時關注活動中良好“師幼互動”的形成。
五、措施:
1、堅持《綱要》的學習與探討,積累形式豐富的音樂教研材料,并借鑒新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資源。
2、為幼兒提供適宜多樣的音樂,接觸音樂的不同表現形式,帶幼兒領略多彩的音樂世界。營造音樂氛圍,創設幼兒感興趣的音樂表演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親自操作體驗,大方自信地表現音樂。
3、將音樂滲透到一日生活中去,發揮音樂教育的中介作用,使其與教育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共同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
4、進一步提高教師的音樂素質,增強創新意識。開拓思路,從適宜幼兒年齡特點的教法入手,更廣泛的采用多樣的形式開展教學。
【幼兒園音樂教研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音樂教研工作計劃04-01
幼兒園音樂教研組工作計劃02-21
音樂科教研工作計劃11-24
小學音樂教研工作計劃01-29
音樂教學教研工作計劃04-19
音樂教研組工作計劃精選02-28
音樂教研組工作計劃03-06
本學期音樂教研工作計劃02-07
上學期音樂教研工作計劃03-09
小學音樂教研組工作計劃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