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綜教研組工作計劃
文科綜合組的工作目標是落實基礎知識,提高中學生各學科的基本技能,那么,高中文綜教研組怎樣制定工作計劃,下面給大家分享了高中文綜教研組的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中文綜教研組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高中文科綜合教研組以學校教務處和教研組工作計劃為指導,圍繞“創建特色高中------傳承中華經典,培養人文素養”為主題,深入研討開展備課組、教研組的各項活動,引導教師在活動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優化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積極參與特色高中創建,積極開設拓展課
2.落實教學五環節,提高教學質量。
3.以“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為起點,突出教研組活動實效性。
4.增強組內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充分利用完善網絡資源,發揮好電子教案的優勢,并寫好與之相應的簡案。
5.做好高二地理、高三政治、歷史等級考學科的高考復習工作。
6.做好高一地理、高二歷史、高二政治學業合格考學科的復習工作。
三、具體工作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在高考新模式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理念的轉變直接關系到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素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尤為重要。本學期,我教研組將通過新課標學習、聽課學習、培訓學習、網絡學習等形式,拓寬組內教師的學習渠道,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式。并通過公開課、展示課等形式,體會新課程下的新理念,新方法,探討在政史地學科教學中實施新課程理念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本組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重點要改變以往老套的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
在創建特色高中重發揮文科組的特色,積極開設拓展課,政治組:《傳承中華經典,培養人文素養------行游天下之“紅色經典”》;歷史組、地理組:《傳承中華經典,培養人文素養------行游天下之“絲綢之路”》;政治組:《中華古代傳統經典文化》
(二)落實教學五環節,提高教學質量
1、圍繞“創建特色高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結合本教研組的特點,討論確定本學期本教研組教研活動的主題:“高一《經濟常識》課堂教學中導學案的運用”(政治組),“歷史等級考試題研究”(歷史組),“精心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地理組),“精心挑選作業的布置、批改、講評”(教研組)。具體做法:第一階段,分政、史、地備課組分別重點研討一個主題,確定主題、主講人、備課組全體老師積極參與討論發言;第二階段,組織教研組集體研討,切實落實教學五環節,提高教學質量。
2、精心備課提高課堂效率。精心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教師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認真梳理教材知識,包括:基礎知識部分、知識理解部分、知識運用部分,重點掌握的部分,學生容易錯的、不易理解的部分,上課重點講解的部分等等;精心設計導學案,切實提高課堂的效率。
教師備課體現新課標的三個緯度,有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要有學習方法的指導,課后應有教學反思。要求教研組老師人人備詳案,本學期每月進行檢查。課堂教學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方式。
3、精心挑選作業,提高作業效率;注重作業的批改、講評、質量分析。作業布置要精心挑選,要有針對性,難易適中;注意作業分層布置,關注面、點結合;作業批改要認真,有訂正、二次批改;作業講評形式多樣,有全體講評,有個別輔導,提優補差。通過上課、作業、復習、測驗等環節上關注教學的薄弱環節和學生的知識弱點,通過訓練、講評、輔導,使其轉化為知識的強點。
4、認真抓好高二地理、高三政治、歷史等級考教學復習工作。深入研究今年高考等級考試題的特點,明確高考導向與試題改革的趨勢。等級考教師要結合自身教學體會,聯系高考試題和考試說明的內容,分析探討高考復習思路,做到復習具有針對性、目的性、實效性。等級考教師要積極準備參加區的教學研討會,及時汲取外部信息,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和復習的實效性、針對性。對外部信息,要充分發揮群體力量,教研組、備課組內共同討論、共同分析,為高考教學獻計獻策。
(三)加強校本教研,促進組內教師的專業成長
1、認真而及時地組織教研活動,特別是組內教師的公開課活動要有質量,要注入課改理念。要求教研組成員人人參與,聽課教師在認真做好記錄的基礎上,課后與授課教師要進行交流,指出其課堂教學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坦率而真誠地交流意見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授課教師要進行課后反思,并及時上交一份教案、或說課材料以促進組內教師課堂教學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本學期計劃組內每位教師有不同層次的公開課、探究課。
2、鼓勵本組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總結和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并積極撰寫教學反思。要求本組教師認真備課,撰寫詳案。青年教師每單元教學中,至少有2篇以上的教學反思或教學札記。在總結反思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3、針對我組學科多、教師少,教師的工作量大、跨年級的多、新教師工作年限短的'特點,必須要加強備課組建設。特別是地理學科有新的見習教師,更需要加強備課組建設。備課組內教師要互相聽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備課組內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和反思,使本組教師在交流中成長。
4、在教研組、備課組活動中,探討教法和學法研究。學習別人的先進教法和學法,教會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加強集體備課。同級統一備課,由備課組長負責,指導教師要鉆研教材,組織好教法,確定重點和難點及練習的選用等工作,同級教師多溝通,多聽課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研組、備課組活動有具體內容,如講教法、評課、教材凝難點分析和探討、經驗介紹、專題講座、學習文章、教材的教法和體會等。
5、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備課組長要協調本組教師教學工作,做到備課、進度、資料、測試的基本統一。在學校組織的考試中做好命題、評卷組織、成績上報等工作,保證考試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6、為了改變本教研組教育科研滯后的現狀,學期初根據各學科特點,要求組內全體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心得、論文,努力形成濃厚的教育科研氛圍。
7、做好見習教師的帶教工作
高中文綜教研組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文綜教研組將全面落實學校的工作計劃,深入學習新理念,圍繞構建學校的“尚美育人”的辦學理念,從大美育觀出發,將思想教育、知識教育與審美教育、技能教育結合起來,以美潤德、以美啟智、以美健體、以美強技。“多彩發展”指多數的、自主的、個性的、豐富的、多領域的發展。既通過三年學校“尚美”課程體系學習,讓學生積極探索真理,追求真知,崇尚美、追求美、創造美,在德、智、體、技等方面,個性而又和諧發展,為學生未來的美好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1、制定教學計劃,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授課具有科學性,寓學科教育于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之中,將德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將新課程改革精神落到實處。
2、鉆研教材,改進教法,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課題“文綜高考與教學整合”為核心,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創新的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3、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加強師資培訓,特別注重對年輕教師及新教師(任本學科時間短)的培養,以案例課模式進行培訓,開展觀摩教學,互相取長補短,每位教師在教學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有特色的教學方法適用自己教學。
4、對常規工作應認真完成,做到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及試卷,能接受教務處定時的檢查。
5、提高自身業務能力,掌握現代技術教育制作課件參與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6、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他方面,根據班級情況采取一定方法,必要時與家長取得聯系,便于更好管理學生。并積極參加課題研究開展研討會
7、根據各學科特點,開展學科教研活動并寫出計劃和期末總結活動的成果及改進的地方,并提出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8、學期結束,要認真進行學科教學質量分析,總結得失,以便在教學中不斷完善。
三、重點工作
優化問題導引“135”課堂教學模式。認真分析本校師生的教情、學情,立足山區學校的現實,認真總結近年我校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積極推進以“問題導引”為突破口的課堂教學改革,貫徹“學生主體”觀念,突出“探究、合作、自主”方針,強化學生自主性培養和良好學習方法培養,力爭教育教學質量領先山區普通高中。
1、加強備課。強化備課組的集備功能,發揚團隊協作精神,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做到資源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
2、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我校正探索,“1”:是指一個導學案。“3”是指抓三步驟:即先學后教、教師講透;學為中心學生學懂;拓展提高學生會用。“5”:是指把握五個環節:
①精心備課、教師精講;
②小組討論、合作研究;
③成果展示、同學點評;
④教師點撥、總結提升;
⑤糾錯反思、當堂檢測。
即在課堂前學生的預習與理解歷史緊密結合,促進課堂教學的更有效的進行。我校歷史課堂強調“輕負擔、高質量”的教學實踐之路,強調因材施教、學思結合和知行合一,促進高中生有意義有效的學習歷史。強調教師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合理、恰當、有效設計和開展教學,探索構建符合新課標結構和內容的“一導三步五環”的課堂教學模式,重視提高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度,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在情感和思維上互動,圍繞核心知識、核心概念創設情境,挖掘歷史細節,運用典型材料,引導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歷史。
3、作業量要適當,不留重復機械性的作業;留了作業要及時批改。
4、加大對學生的檢查力度,課堂上要經常提問或安排小考;每次月考之后要及時召開備課組分析會,及時診斷,及時反思,及時研究制定調控方案,并在教學中及時解決。
5、堅持有效觀課議課。組內多討論,多交流。通過觀課議課等形式促進教學活動的科學性與示范性。保持本組"傳幫帶"的優良傳統。新教師不光要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多參與觀課議課,多請教,更要多鉆研。老教師也能從新教師身上感受不同的教學風格,取長補短,做到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新的師生關系,探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成為一個組織者和一個引導者,倡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靈活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素養的全面提高,真正讓學生愛學習,會學學習!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理解知識和拓展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應用能力。
四、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推“135”課堂教學模式教研活動:
1、教研要與文綜考熱點、疑點、難點相結合。要梳理學科知識體系,明確學科主干知識,高學考重點。明確學科基本技能以及學科能力要求達到的相應標準。研究學科基本觀點、思想方法并體現對學生認知結構,思維發展應實現的水準。弄清制約學生發展的瓶頸或最薄弱的環節,選好復習的切入點、突破口。研究復習的策略、對策,結合學科專題解決好復習課怎么上。通過復習研究課、觀摩課等形式探討“135”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效率的途徑。
2、加強青年教師培養。組織本組教師以老帶新、互幫互學活動,從而力促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督促青年教師加強基本功訓練,激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種級別基本功競賽,主動、積極投入課改,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教學總結,撰寫教學后記、教學論文,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鼓勵老師們訂閱學科雜志,了解、學習前沿知識,開闊眼界,在教學上瞻前顧后,高屋建瓴。
3、認真抓好高三畢業班教學工作。
(1)、積極發揮集體智慧,打好團體戰。本學科要做到"統一要求、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考查"。著力提高“135”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效率;課后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對于兩類希望生,要依據學生個性實施因材施教,為他們定準目標,定期輔導,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他們更好發展。同時做好績差生的轉化工作。
2、組織政史地教師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新高考試題的特點,明確新高考導向與試題改革的趨勢。探討“135”課堂教學模式復習新思路,使高三的復習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3、教師要及時汲取外部信息,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和復習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對外部信息,充分發揮群體力量,教研組內共同討論、共同分析,為高三教學獻計獻策。
4、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教研培訓、競賽
五、具體工作安排:
1、擬定“文綜”教研組本學期的教研工作計劃。 (教研組長)
2、各位老師擬定好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 (“文綜”組全體成員)
3、各備課組長安排好各組員的集體備課工作。 (各備課組長)
4、協助學校進行教學工作檢查 (教研組長)
5、舉行組內“135”課堂教學模式聽課、評課活動。具體安排為:新老師上崗課;學考復習課;高考復習課;教師公開課。 (“文綜”組全體成員)
6、考試檢查。要求各位老師認真批改,作好記錄,認真作好總結,寫好各科的試卷分析。(“文綜”組全體成員)
7組織期末復習及檢測。 (“文綜”組全體成員)
8擬定“文綜”教研組本學期的教研工作總結。 (教研組長)
9各位老師擬定好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 (“文綜”組全體成員)
高中文綜教研組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文綜教研組要在學校領導、教務處及教研組的領導下開展教學工作。根據聾生和盲生的的實際情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主動適應時代的要求,更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加強全組教師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全面落實教學常規,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尤其是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工作重點
1、學習20xx年新制定的特校課程標準,采取自主培訓,然后對照自己的學科進行研討,尋找研究適合聾生和盲生的英語、政治、思品、歷史、地理和化學的課程標準,對現在聾生和盲生所用的教材進行篩選和整理,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反思與調整。
2、抓教學常規:組織有關學習活動,多研究“常態課”“常規課”,探索新教法,不斷提高課堂效益。研究新學法,將如何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為研究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上好每月的研討課。
4、認真抓好教科研活動,繼續進行相關課題的推進工作。
三、主要活動
1、特效新課標的學習。
2、理論學習、研究適合聾生和盲生的教法與學法。
3.課題的推進工作
4、開設常態課,及時評課。
5、積極撰寫論文、教學反思,逐步加強自身建設與成長。
6、加強集體備課建設,利用講學稿備好課,上好課,加強課后的輔導工作和作業批改。
本學期文綜教研組要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課題研究為主線、引導全組成員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深入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增強文化課備課組的整體實力、我們將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虛心的師德品格,高效務實地開展工作,力爭使我校文化課科教學質量有一個質的提高。
四、具體工作安排
鑒于文綜教研組組涵蓋英語、政治和思品、歷史地理多個學科。因此在每次的教研組會上我們組要發揮這個優勢,博采眾長。利用每一次教研組會,剖析一堂課,研讀一個教法和學法,廣集思議,讓每一位老師都參與進來。以“他山之石”來“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