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優】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1
一、指導思想
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讓廣大學生更好地了解、認同和喜愛我們的節日,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進一步促進傳統美德文化教育
二、活動主題
揚傳統節日頌傳統美德
三、活動時間
x月xx日班會課
四、主要工作
(一)前期準備:
1、電子屏出示本次宣傳主題口號。
2、各班布置學生搜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安排好周六主題活動的相關主持學生,班會課前布置好黑板(文字內容為“揚傳統節日頌傳統美德”)
(二)活動過程
活動一:介紹端午節的由來
1、紀念屈原說。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蚊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濤神說。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3、龍的節日說。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活動二: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二十二歲時,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輔助楚懷王。其時楚懷王受到奸臣的進讒,沒有接受屈原關于聯齊抗秦的主張,被說客張儀騙到秦國軟禁起來,逼他割地獻城,后因憂慮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國。
屈原知道后悲憤欲絕,上書請求頃襄王為懷王報仇。但頃襄王窕寵信奸佞,不思振復,將屈原削職放逐江南,其后楚國被秦國攻陷,亡在旦夕。屈原救國的愿望破滅了,在極度憂憤悲慟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屈原六十二歲時)農歷五月五日縱路投入波濤洶涌的汨羅江。
楚國人民聞訊,紛紛劃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見屈原的身影。這便成了每年此日競賽龍舟的起端。之后,人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但由于人們祭屈原的米,都讓江上的蛟龍吃掉,故后來人們改用粽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粽子。此后,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2、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伍子胥寶劍,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3、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作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后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后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活動三:說說端午節的習俗
1、觀看視頻《賽龍舟》(見視頻附件)并了解端午節舉行龍舟比賽的原因:愛國詩人屈原因為擔憂國家興衰,憤而抱石頭投汨羅江自盡,而感動天下百姓,百姓為怕魚兒吃掉屈原尸體,不僅在江里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競相劃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并了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T: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故事欣賞。
1、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么吃粽子嗎?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么了、
2、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3、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啊?
四、幼兒制作粽子。
T: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不好?
老師交代要求:
請每個小朋友拿一片粽葉,放入一點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狀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們可不能浪費,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培養幼兒的創新,教師巡回指導)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現在我們帶上自己包的粽子請廚房阿姨幫我們煮一煮,好不好?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3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落實中小學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的思想,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促進學校與家庭互動的常態建設,學校以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契機,開展“端午知多少”為主題的活動,通過活動,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又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二、活動日期:
端午節,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
三、活動地點:
教室
四、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五、活動內容: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同學們在家通過看書,上網查閱等途徑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具體內容如下: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4)、端午這一天家家戶戶為什么要插艾葉、包粽子?
2、各班通過召開主題班會,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可以讓學生辦一期手抄報及圖畫粘貼,每班上交五份材料。
3、高年級學生可利用端午節活動時間進行端午知多少征文活動。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4
一、活動宗旨。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粽子飄香,古風流長,為進一步引導廣大少先隊員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鎮安小學在端午來臨之際,開展“尋根溯源粽葉飄香”端午特別活動,旨在提高隊員們的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隊員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二、活動時間:
20xx年6月2日或3日各班調換安排一節班隊課的時間。
三、活動內容(各班可根據本班特色挑選兩——三個活動參加)。
1、五月五品粽味
各班在教室開展“尋根溯源
粽葉飄香”——端午品粽會。同學們可以介紹自己帶來的粽子,了解粽子有許多種類:從外形上,粽子有枕頭粽、三角粽等;從內容上,粽子有紅棗粽、肉粽、蛋黃粽、紅豆粽等;老師講述了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習俗活動;大家一起品嘗了香噴噴的粽子,教室里充滿快樂端午的節日氣氛。
2、五月五唱歌謠
中國的端午節有著xx多年的悠久歷史,期間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產生了許多有關端午節的民謠。例:“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等。
3、五月五是端午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五月五是端午》知識搶答板塊,知識題:
a、中國傳統的民族節日除了端午節之外還有那些?(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
b、你知道近xx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嗎?
c、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d、端午節的由來?(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
e、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同學們交流從各種渠道了解的有關于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如:吃粽子、喝雄黃、掛艾草、菖蒲、懸鐘馗像、賽龍舟競賽等。
4、五月五憶屈原
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為流傳,老百姓把端午節吃粽子與屈原聯系在一起。隊員們講述屈原的故事。
5、五月五佩香袋
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端午節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香袋形狀不同,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隊員動手做一做香袋,看誰做的香袋最漂亮。
尋根溯源,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端午節主題活動是我校引導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又一次實踐體驗。請各班積極落實,每班形成一篇通訊報道,可投稿校園網、晚報、商報等。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5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著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她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偉德娛樂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偉德娛樂為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偉德娛樂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傳統節日偉德娛樂,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的目標
圍繞“獨具匠心的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你想怎樣過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為學生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成為實踐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各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活動目標可歸納為: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偉德娛樂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的內容
1、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搜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如:了解人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人們為什么要給小孩子掛香包、戴手鏈和五彩線等有關情況。讓學生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暢想一下“我想怎樣過端午節?”
2、引導學生搜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寫一寫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3、引導學生嘗試設計“怎樣過一個獨具匠心的端午節”?
四、活動的步驟
1、提出問題
(1)、你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偉德娛樂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2)、在我們這兒過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呢?你知道哪些有關端午節的詩歌呢?
(3)、你打算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呢?
這些問題的設計都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偉德娛樂只是為他們創設了問題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了研究方向,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2、探索與展開
(1)、組織調查
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設一個小組長,由組長組織調查了解有關部門端午節的知識,并把這些知識整理成文,選派代表在全班進行交在調查過程中是通過什么渠道調查的,碰到了那些困難,是怎樣解決的,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感受和啟發?
(2)、網上閱讀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偉德娛樂可以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一些地方過端午節的習俗,并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3)、協作交流
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偉德娛樂可以提議學生相互協作,學會自己想學會的一些風俗習慣的做法。例如:編手鏈、包粽子、折葫蘆等。
3、應用與深化
通過調查研究,學生了解了有關端午節的一些知識,讓學生設計自己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并通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現出來。通過對有關端午節詩歌的搜集,鼓勵學生培養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與習慣。開展端午節賽詩會活動,讓隊員了解屈原的故事,培養他們愛國進取的精神。開展“與媽媽共同包粽子”等活動,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
4、反思與拓展
通過師生討論交流、學生作品的展示與評比,指導學生總結研究成果,最后舉行“我的端午節最快樂”或“吃粽子、話屈原”主題班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同時讓學生愛護他人、珍惜生命。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學生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贊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粽子之余,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余,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賽龍舟錄像各種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活動過程:
一、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
二、各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人數
三、出旗、奏樂、敬禮
四、唱隊歌
五、主題活動開始: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可以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了解。)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以幸大轉盤的形式隨機上臺介紹,也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
2、那么,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班上7位外來學生)
(三)做香袋比賽。
(主持人):同學們,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掛上了媽媽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樂滋滋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做香袋,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將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給媽媽或長輩。
活動前準備: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4、剪下相對的兩片。
5、做法:
(1)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2)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將最后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后進行評比。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08-15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08-15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經典10-17
學校端午節活動方案[經典]08-17
學校端午節的活動方案07-31
學校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學校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范文11-26
學校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03-02
端午節學校活動策劃方案10-24
學校端午節主題活動方案03-29
學校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