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熱門)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最新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最新,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最新1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了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視頻(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來歷)
2、各種形狀的粽子(長的,棱角的,扁的)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與幼兒交流,說出端午節的名稱和日期。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中國有一個傳統節日,叫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與幼兒一起探討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欣賞故事——《端午節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因此確定這一天為端午節。
(2)交流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帶香囊或五彩線。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這些習俗。
二、了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1、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
師: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
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么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2、組織幼兒觀看教師教學資源,了解端午節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的經驗。
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最新2
活動目標: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1、端午節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3、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和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不讓魚類吃掉其尸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合家幸福!
教學反思:
端午節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由于托班幼兒年齡較小,為了能讓幼兒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結合我園的傳統節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共度端午,揚民族正氣”的主題活動,在大力宣傳端午傳統習俗和衛生常識中我們的幼兒過了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最新3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的名稱,來歷及習俗,知道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能夠自己動手做粽子,喜歡與同伴交流過端午的經歷。
3、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活動重難點
重點:自己動手做粽子。
難點: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認識端午》多媒體課件;超輕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樣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用兒歌導入,引出主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一首兒歌,你們要仔細聽,"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小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首兒歌說的是哪個節日嗎?
二、基本部分
(一)介紹端午的來歷和習俗。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幼兒:五月初五。
教師: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
幼兒:不知道。
2、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4、教師小結:過端午節的'時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繩,賽龍舟,采艾草。
(二)引導幼兒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師提問幼兒都吃過什么樣的粽子,讓幼兒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種種類粽子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粽子的形狀的種類。
(三)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
1、教師: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粽子,接下來就去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粽子吧,做完之后還要給自己的粽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2、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
1、幼兒做完粽子后,教師讓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做的粽子和給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表揚。
教師:老師在繪畫區準備了很多的畫紙和畫筆,小朋友們去畫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節吧!
活動延伸:
1、藝術領域:畫龍舟。
2、語言領域:講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動:做五彩繩。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最新4
活動目標:
1、對民間活動有興趣,知道龍舟賽活動是中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
2、樂意嘗試剪貼添畫的方式表現龍舟的細節特征。
3、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龍頭的圖像、淺藍色紙、剪刀、固體膠、PPT、視頻、放碎紙的小籃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
(意圖:觀察龍舟的特征,知道賽龍舟活動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活動。)
1、PPT:看看大人們在做什么?他們劃的船是一艘什么樣的船?哪里是船頭?
2、小結:大人們劃的船樣子像龍,抬著頭很神氣的龍頭,細細長長的身體,上面有鱗片裝扮,龍的尾巴向上翹。
二、師生演示
(意圖:重點學習剪貼“龍頭”圖像的方法。)
1、我們也來玩玩賽龍舟的.游戲。
2、請你們和老師一起做龍舟。
三、幼兒創作
(意圖:有序的使用工具材料表現龍舟的特征。)
1、龍舟我們自己做。
先用小剪刀(剪下圖片上的龍頭),用固體膠固定龍頭的位置,用記號筆從龍頭下方接住龍舟船身,讓尾巴向上翹,最后添上鱗片。
2、幼兒創作。
(1)提醒幼兒按步驟剪紙、添畫,完成龍舟。
(2)邀請誰坐在你的龍舟上和你一起劃龍舟。
四、分享交流
(意圖:在游戲的過程中有喜愛民間活動的興趣。)(播放音樂“龍舟奪錦”渲染氣氛)
1、用倒數計時,表示賽龍舟游戲開始。
2、幼兒布置作品在場景中,最快的幼兒就是龍舟賽第一名的勝利者,以此類推2、3名……
3、找一找人數最多的龍舟、數一數龍舟上劃船的人數。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最新5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童謠,能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對童謠活動感興趣。
2、遷移有關端午習俗的相關經驗,嘗試續編童謠,體驗編編、說說、玩玩的樂趣。
3、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4、運用物品特征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與端午節習俗相關的圖片、實物,幼兒進行過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調查。
活動過程:
1、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
五月五,端午日,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蘸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1)交流有關端午節習俗的`經驗。
導語:端午節,人們都會有些什么活動?
(2)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
導語:
①在這首童謠里,你聽到了什么?
②你有什么聽不懂的地方?(根據幼兒的討論、交流情況,幫助幼兒理解"門插艾、香滿堂"等。)
2、學習童謠,了解拍手游戲的玩法。
(1)嘗試朗誦童謠。
(2)討論拍手游戲的玩法,激發朗誦興趣。
導語:我們可以怎樣念這首童謠呢?(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邊對拍手邊朗誦童謠。)
(3)兩兩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
3、遷移端午經驗,嘗試續編童謠。
如:五月五,是端陽,香包帶,香滿堂;五月五,是端午,龍船下水人跳舞。
4、記錄并欣賞幼兒創編的童謠。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節社會課,我把這一節課的重點放在讓幼兒通過了解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萌發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引導幼兒通過學習以多種表現形式創造端午節氣氛。在教案的設計上,整個教學內容安排緊湊也有一定的條理,首先我有針對性地選取了幼兒的兒歌作為課題切入點,一開始就給幼兒創造美好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