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通用16篇)
為了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活動的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活動方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1
一、主題:
歌曲《春曉》
二、學習目標:
1.語文學科:鑒賞古詩,感受古詩詞的韻味與意境。能用恰當的聲音朗誦古詩。
2.音樂學科:運用柯爾文手勢語學習歌曲的節奏和旋律,體驗兩聲部合唱的樂趣。
3.美術學科: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查找符合自己心中春天的景色,并畫出來。
三.學習對象:
xx級藝術專業學生
四.活動流程
同學們,說到春天,你能想到什么呢?各種景色、詩歌。提到詩歌我們一定都能想到《春曉》這首詩吧?
1.鑒賞古詩:《春曉》是一首家喻戶曉的中國古詩詞,出自我國唐代詩人孟浩然之手。這首詩是詩人隱居時所作,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的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
導入歌詞: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某某知多少。插入圖片和音頻為學生創設春天的真實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用傳統語文課的古詩朗誦的形式,朗誦古詩,初步感受古詩的情緒情感。
小組討論:四人一小組,討論用什么樣的節奏和聲音才能表達出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兩種情感?
制作圖譜:請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查找符合自己心中春天的畫面,將討論的結果以畫圖的方式展示出來。
節奏處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某某/知/多少。
嗓音處理:前兩句用輕柔、舒緩的語調朗誦,表現見到春天的喜人景象;后兩句可重讀“落”字,表達對落花的惋惜之情。
表情朗誦:結合自制圖譜,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2.感知旋律:學生雙手打開,按四拍子韻律左右搖擺,兩個八拍后,播放歌曲《春曉》主旋律為其伴奏。
3.哼唱旋律:教師采用逐句彈唱的方法,引導學生逐句哼唱,體態保持前面的狀態。
4.輔以手勢:使用柯爾文音高手勢語,逐句哼唱。
5.學唱歌曲:學習用適中的力度、速度,連貫、柔和的氣息流動方式唱前兩句,用適中的.力度,較快的速度,有彈性、更短促的聲音演唱后兩句。注意裝飾音和休止符的唱法。
6、拓展練習:在老師的指揮下,進行兩個聲部卡農式輪唱。
五.學習資源:
手機、電腦,鴻合白板
六.技術工具及應用策略:
利用互聯網查找,通過制作圖譜等方式進行展示交流。
七.學習評價:
本活動是一個“本土化”的奧爾夫音樂教學實踐,旨在感受中國古詩詞與現代音樂、美術的結合,并能用恰當的嗓音朗誦古詩、演唱歌曲。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參加,充分發揮團隊協作能力,有條理的分享探究成果,到達了預定學習目標。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為了豐富我校數學課的活動形式,實踐與體會數學的功用,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學數學的熱情,參與數學研究活動的興趣,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本學期安排了本節數學學科活動——有趣的分形圖。
二、活動宗旨:
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為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提供機會,讓學生學數學、用數學、愛數學,在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展示自己。
三、活動口號:
精彩數學,樂趣無窮。
四、活動要求:
1.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讓學生在做中學、玩中學、樂中學。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在活動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2.學校數學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動員宣傳。各班做好宣傳發動,利用班會課進行動員。通過對數學家、數學史料的查找讓家長知道本次活動,營造一個較濃厚的活動氛圍。要做到:宣傳與活動相結合,發現分形圖與創作分形圖形相結合,充分利用網絡與學生的自由材料,發現數學美,并能創造美。
3.突出年級特性,根據學生實際,做到以學生為本,緊密結合我校數學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拓展學生的思維,結合全等與相似,發現分形圖中的數學知識。
五、活動內容:
收集篇: 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安排學生分小組完成有趣分形圖的收集與整理,并在小組中開展競賽,評出優秀小組。
創作篇:
學生在小組內研究發現分形圖的特點,自己動手會發出有趣的分形圖,每小組拿出3幅精美的圖片,參與全班評選。
總結篇:
學會發現,發現生活中的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學會欣賞,欣賞藝術的魅力,心上數學的藝術。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3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走進數學,了解數學,感受數學的美、妙、新、奇,提高數學素養,營造熱愛數學、鉆研數學的文化氛圍,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創造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特制訂本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及目的
本次活動以“辨認方向我能行”為主題,以自己家及周圍景物為素材,通過畫方位圖的形式讓學生將平時觀察感知到的`景物與平面圖形聯系起來,豐富學生的想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活動形式
先自行制作,再從作品中擇優選取若干份在展板上進行全校集中展示。
三、制作內容及要求
以自己家及周圍景物為素材在A4紙上制作一張方位圖,要有方向指示標志,手工繪制的圖和景物名稱。制作細節要求:涂成彩色、整體布局合理、美觀,保持干凈整潔,右下角寫班級和姓名。完成制作后,按時上交作品。
四、時間及地點
時間:20xx年5月18日(周五)。
地點:①號院。
五、照片采集
采集制作過程的照片和完成后的照片。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4
一、比賽內容
1、采用“金山打字通”軟件,通過現場指定打字內容進行測試,按軟件顯示的打字進度與準確率相乘為分數,從高到低排序來計算名次。
2、打字內容為金山打字通英文練習中文章練習的第一課。
3、報名方式:每班選送 10人參加校比賽,男女不限。
4 、比賽時間:20xx年5月20日中午。
二、比賽規則
1 、參賽人員提前十分鐘進場。
2 、比賽時,不得暫停,直至比賽完畢。
3 、如果電腦出現了故障,我們會給與重新測試的`機會。
4 、因個人操作原因導致成績出現錯誤時,將不予重新測試。
5 、不按照工作人員指令,提前輸入或延長輸入時間,將予0分計算。
三、比賽時間:
第十二周對應的信息課
四、比賽地點:
計算機房
五、計分方式:
分數=打字進度×準確率。
六、評獎方法:
班級獎:一等獎 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
班級獲獎者參加年級賽,年級獎:一等獎 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
七、負責老師:
鄧桂香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通過ppt大賽,能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示個人風采的機會,同樣也是一種思想的交流。以此來促進同學們對ppt的`興趣和對技術的專研,并且提供了一個廣闊的交流平臺。
二、活動對象
育英學校五年級全體學生。
三、大賽主題
為了大賽的公平性和靈活性,我們將設定以歡慶六一兒童節為主題。
四、活動地點及時間
活動地點:信息機房
活動時間:兩節信息技術課
五、作品要求
A、作品內容要求:
1、參賽作品內容要求要求健康向上,富有時代氣息。
2、參賽作品內容要求主題明確、思路清晰、內容豐富;構思新穎,內容要有獨到之處。
B、PPT制作要求:
1、參賽學生要自行設計;
2、PPT內容要求豐富、新穎,描述清晰,符合主題,不得偏離主題。
3、PPT圖片要清晰,動畫效果突出,銜接性強,整體效果流暢。
4、PPT制作要求有創新性,作品中恰當地使用文字、圖片、背景、幻燈片切換等表現工具。
(備注: 作品右下角標注班級、姓名)
為了提高大家的參與性,應該讓更多的人能夠獲得獎項,每班選15幅優秀作品入圍,入圍的作品再評選一、二、三等獎項。獲得名次有相應的獎勵,并且一等獎期末可以不用考試。
六、負責老師:
周玲利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6
一、活動主題:
我愛低碳,我愛科學
二、活動目的:
以“低碳生活校園行”為主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習慣為重點內容,樹立節約環保意識,全面提高學生低碳觀念,創建“綠色校園”、“綠色家庭”、“綠色社區”。通過一系列的主題宣傳和教育實踐活動,為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做出貢獻。
三、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
四、參加對象:
全校學生
五、活動內容:
1、“舊物改造”創意作品 ;
(1)作品材料:日常生活用品如包裝盒、電池、瓶子等物品。
(2)1到6年級以班為單位,上交2——3份以廢舊資源為原材料的手工作品(購買的物品不參加評比)(11月25日前)。上交作品時,要附上作品說明(200字以內),用A4紙打印,寫上姓名,班級,特點等。
(3)學校將最優秀的作品放在學校科技展覽室展出,在校文化藝術節期間組織全體同學觀看環保創意作品。
2、悠悠球技術學習。
悠悠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運動項目,要把悠悠球玩出技術,玩出花樣,需要高超技術作支持。學校邀請了市青少年宮悠悠球專業教練對4——5年級學生代表進行培訓,抽選出15名悠悠球技術能手參加市級比賽。
3、“我愛低碳,我愛科學”簽名儀式。
(1)時間:11月30日
(2)地點:學校操場
(3)儀式安排:科技月活動小結,頒獎,6年級學生簽名。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7
一、主題:
構建計算練習課教學模式。
二、活動的目的和效果:
1、小學數學中的練習課占了整個小學數學教學時間的很大比重。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的練習課教學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或變成作業課,或變成滿堂講,或照搬教材,或隨意替換。本學年,“3+7”教育聯盟數學科教研活動的主題定為如何構建練習課的教學模式。
2、本學期主要探討計算練習課的教學模式。
3、通過老師們的研討,展示“3+7”教育聯盟內各校老師的'計算練習課的教學模式,在百花齊放的基礎上提煉出優秀的計算練習課的`教學模式。
4、優秀的計算練習課練習設計到《小學數學教師》期刊投稿。
三、活動的形式:
網絡研討和實地研討相結合
四、研討的地點和對象:
(一)網絡研討:
地點:xx部落“3+7”教育聯盟博客和“3+7”教育聯盟數學學科聯盟教師qq群。
人員:“3+7”教育聯盟數學學科全體聯盟教師。
(二)實地研討
地點:xx小學、龍洞小學
人員: 1、“3+7”聯盟內三年級的全體數學老師
2、“3+7”聯盟內3年以下的年青教師
3、“3+7”聯盟內教研室中心組成員。
五、活動安排:
1、第7—11周:
(1)“3+7”教育聯盟數學學科聯盟學校安排2次的教研時間專題研討計算練習課的教學。
(2)每位聯盟內的數學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設計一節計算練習課的練習設計(所有練習設計請給出設計意圖),請放到數學聯盟q群共享或xx部落教育聯盟博客中讓盟內教師分享。
(3)盟內中心組成員推薦出優秀的教學設計。
(4)盟內數學科組把優秀的教學設計裝訂成冊作為我們盟內教師的計算練習教案集。
2、第11---16周:龍洞小學和xx小學將推出兩個三年級的計算練習課的教學課例進行實地研討
3、 第11周周一xx小學科組上傳《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練習課教學設計》,中心組成員網上進行集體備課。 第15周周一龍洞小學科組上傳《 有余數除法練習課 》,中心組成員網上進行集體備課。
(1)、兩個實地研討課例提前10天擬定好教學設計第一稿上傳到博客或q群,盟內中心組的成員對上傳的研討課例進行網上集體備課,給出修改建議。
(2)、執教教師根據大家的提出的建議進行修改,[優習 ]撰寫出第二稿,再上傳到博客或q群共享給參與聽課的教師及其他年級的老師參考或思考。
4、 第12周和第16周實地活動:
第一次
xx小學
(第12周周四下午)2:30--5:00 課例研討:執教者 王x老師
執教內容 多位數乘一位數
互動交流:專家點評及聽課教師交流
專家報告:《如何設計計算練習課》
第二次
龍洞小學
(第16周周四下午) 2:30-5:00 課例研討:執教者 謝x
執教內容 有余數除法練習課
互動交流:專家課例點評及教師與專家對話
專家報告:《如何上好計算練習課》
5、執教學校的數學科組長負責做好參加人員的考勤和活動的過程記錄,(特別是專家和骨干教師的點評記錄)連同執教者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一起上傳到xx部落聯盟博客的數學學科資源庫里作為資料保存。
6、請各聯盟學校的主管領導或數學科組長安排全體數學老師加入“3+7”聯盟數學組,便于大家在日常教學中交流活動。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8
一、指導思想:
為營造校園數學學習氛圍,弘揚數學文化,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魅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同時增強教師的課改意識,進一步推進我校的以“數學小課題研究”為主體的數學教學研究與改革,促進每位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讓全體教師在濃郁的`數學氛圍中共同進步,小學數學高年級教研組組織本組全體師生開展本次學科周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1日-12日(第14周、第15周)
三、具體活動安排:
(一)課堂展示
課題
教師
上課時間
上課
地點
《求比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數》(導學案)
林鵬昊
12.10
第2節
6.5
《筆算除法》(小課題)
趙振宇
12.11
第1節
4.6
《多邊形的面積》(小課題)
費云華
12月11
第2節
5.5
(二)數學沙龍
時間:12月11日下午
地點:四年級六班
參加人員:全體高數數組教師,邀請領導參加
沙龍議題:
(1)展示課交流研討;
(2)弗賴登塔爾數學教育思想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交流。
(3)數學學科周活動總結及頒獎。
(三)學生特色活動
參加對象:四、五、六年級全體學生
活動一:優秀作業展評(負責人:陳慧慧)
展評作業種類數學練習冊
優秀標準
1、作業格式規范、書寫認真工整、無亂撕亂畫現象。
2、作業批改及時,及時更正。
3、作業保持潔凈,習慣良好。
4、作業批改正確,無錯改漏改。
展評方式:
1、各班組織初評,每班評出10名學生的優秀作業參評。
2、組織教師及學生對每班選送的優秀作業進行評比,評出各年級“書寫最工整、紙面最潔凈、格式最標準、正確率最高”的前40名優秀作業,統一擺放進行展覽,各班組織學生參觀學習優秀作業。
展評時間:12月4日尚恒樓4樓多媒體電教室
獎項設置:按年級分設一等獎10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
活動二:數學小課題研究成果展評(負責人:費云華)
活動結合“日照市第十屆小學生數學小課題研究成果評選”開展,屆時不分年級,按照一定比例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評選結果直接報學校參加市級評選。評選要求見“日照市第十屆小學生數學小課題研究成果評選”通知。
展評時間:12月4日尚恒樓4樓多媒體電教室
活動三:數學手抄報展評(負責人:趙振宇)
評比要求:
1、比賽統一用紙為8開的紙張。
2、版面設計新穎,布局合理,圖文并茂,有創意,整體效果好。
3、主題明確,內容健康,積極向上,體現數學學科特點,做到數學味與藝術性和諧統一。手抄報內容可包括: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名人名句、數學名題、數學趣題、數學日記等。
4、各班評選優秀作品制作一期班級墻報進行展示,同時精選5份優秀作品參加校級(級部)評比。
展評時間:
各班墻報展示在12月2日前完成,
校級展評:12月4日尚恒樓4樓多媒體電教室
獎項設置:按年級分設一等獎10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
活動四:數學學科競賽
四年級計算比賽負責人:費云華閱卷:來春梅薄小梅
五年級思維競賽負責人:陳慧慧閱卷:王琳林鵬昊秦慧文
六年級思維競賽負責人:趙振宇閱卷:任仲恩安慧君宋玉臻
競賽方式:
各班自行組織初賽,每班評選5名優秀選手組成代表隊參加級部比賽
競賽時間:12月2日下午2:10--3:10四、五、六年級同時進行
競賽地點:尚恒樓4樓多媒體電教室
獎項設置:一等獎10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
年級團體一等獎4個,團體二等獎4個(根據每班5人的總成績評選)。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豐富小學生的暑假生活,重在過程,貴在參與。激發小學生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展示小學生的創造才能,張揚個性,促進中小學科技教育的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二、活動主題
探索與創新
三、活動內容
1、小學生創造活動
2、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
3、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和競賽活動
4、開展讀書(名著、科普書籍等)活動
四、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
各校要高度重視小學生科技節活動,通過各種形成進行宣傳發動。努力營造小學科技教育的濃厚氛圍,掀起小學科技教育活動的高潮,確保活動落到實處。圍繞“探索、創新”的主題,發動廣大師生主動參與,扎實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二)組織實施階段
在前期廣泛宣傳發動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好暑假時間,做好活動部署安排,積極組織和引導廣大小學生扎實開展科技節系列活動。
1、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和競賽活動
要通過辦黑板報、科技畫廊、科普知識講座和向學生推薦科普書籍等形式宣傳科普知識,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人類社會科學發展史和古今中外科學家的有關知識,了解科學技術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了解科技進步與教育發展的關系,激發學生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要在廣泛開展科普知識宣傳教育的基礎上,組織各種形式的科普知識競賽活動。競賽內容包括:科學發展史(古代、近代、現代科技)、古今中外科學家的知識和各年級教科書中的知識。中心校屆時將組織“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
2、小學生創造活動。
主要包括四類:
1)發明創造類:指小學生運用有關的科學理論知識做出的新穎獨特、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即通常人們所說的“小發明”、“小創造”、“小制作”。
(2)創意設計類:指小學生因原材料、工藝等限制未能做出發明創造的實物,但根據科學原理和發明創造方法完成的創新設計。
(3)科學幻想畫類:指小學生著眼于新世紀人類生產、生活因科技的發展可能呈現的巨大變化,通過科學幻想,繪出未來科技、生活的美麗畫卷。作品要求:作品可用油畫、國畫、水彩畫、水粉畫、鉛筆畫、蠟筆畫、版畫、粘貼畫等繪畫技巧、風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現(不包括非畫類的其它美術品與工藝品);作品規格一律為400mm×600mm,橫豎均可;要求裝鏡框或裝裱,便于現場展示。
(4)科學論文類:指小學生源于科技活動撰寫的科學成果論文。如:實驗報告、考察報告、觀察(觀測)報告、調查報告、研究報告等。
3、小學生電腦制作活動
主要包括五類:
(1)電腦繪畫:運用各種繪畫軟件或圖形、圖象處理軟件制作完成的繪畫作品,包括主題性單幅畫或表達統一主題的組畫、連環畫,或者是針對一定目的和用途制作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美術作品。單純的攝影畫面不屬于此項作品范圍。
(2)電腦動畫:運用各類動畫軟件,通過角色(鼓勵原創角色)繪制、音效處理與動畫制作,完成的二維或三維的電腦動畫作品。作品可以是表現一定故事情節的動畫小品,也可以是一個具有完整意義的動畫節目。作品容量應不大于20MB(非壓縮文件)。基于數碼錄像方式制作的寫實畫面不屬于此項作品范圍。
(3)電子報刊:運用各類文字、動畫、圖形、圖象處理軟件,創作的電子報或電子刊物。電子報應該有(真實或虛擬的)報名、刊號、出版單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數(最少在4個版面以上)、導讀欄等報紙類刊物所包含的要素。在導讀欄中應設置超級連接。電子刊物應有刊物封面、封底、目錄頁、(真實或虛擬的)刊名、刊號、主辦單位、主編和編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包含的要素。除封面和封底外應有4頁以上正文頁,在目錄頁應設置超級鏈接。
(4)網頁:使用語言或網頁制作工具編制的闡述某個主題或傳遞某類信息的作品。作品容量應不大于50MB(非壓縮文件)。
以上各類作品制作,要求小學生獨立進行創意、設計并自己動手實現創作,指導老師可以給予指導,但不能直接參加制作。
4、開展讀書活動
要充分利用暑假期間組織引導學生開展以“讀名著、頌名詩、看名片、學名人”為主要內容的校園讀書活動,以強化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科學態度,開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能力,完善學生的思維方式,同時在學習中開闊視野,掌握科學知識。各校自行組織,并將組織情況書面報告中心校。
五、幾點要求
1、堅持普及,注重實效,扎實開展好學校各項科技活動。各中小學要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與實施課程改革及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面向所有中小學生,廣泛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科技節活動方案的設計也要突出創新。學校對新穎獨特,具有實用價值的發明創造、優秀的創意設計和科技論文,要及時發現、重點引導,提高科技活動的質量。要以科技節活動為契機,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科技節,促進科普知識的長期推廣,形成濃厚的學科技、用科技的氛圍。科技節期間可以組織發動學生自選科技內容、制作科技展板,在層層選拔的基礎上舉辦一次由學生設計、制作的科技展覽。
一、科技活動方案的設計
(一)科技活動方案的重要性
1.科技活動方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活動方案是科技活動的藍圖,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
科技活動方案要體現科技活動的培養目標,科技活動的原則、科技活動的內容安排。
科技活動方案一般有以下兩種:
①整體科技活動方案:一所小學要有一個整體科技活動計劃,一般是一個學年有個大體的計劃,一個學期有一個詳細的科技活動計劃;一個科技社團要有一個整體科技活動方案的設計思路,每個學期要有具體的科技活動的方案;一個年級活動課程要有整體計劃,每個學期要有整體科技活動方案。
②一次科技活動的方案:每次科技活動都要有科技活動方案,這個方案要十分具體。
2.科技活動方案是人類科技活動和學生心理需求的結合
我們在前面已經論證了小學科技活動是人類科技活動的一部分,又是小學教育的一部分,科技活動要培養小學生的參與意識、要傳播當代科技信息。怎樣把當代先進的科學思想和小學生的心理需求結合起來,激發小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科技活動,是編制科技活動方案中的一大難題。
當代高科技有哪些?一般認為,當代科學前沿有:揭示物質之謎、宇宙探索、地球科學、生命和智力起源、非線性科學和復雜性研究。當代技術發展的主要前沿有:電腦技術、通信技術、生物技術和農業技術、新材料技術、激光技術、航天和空間技術、能源技術、交通運輸技術、環境保護技術、人體工程技術和新醫藥技術等等。
科學就是探索未知,科學前沿是人類探索未知的前沿,要不要讓學生知道?傳統的教育觀認為,沒有定論的假說是不能上教材的。對此,不少教育家提出過質疑。科學是全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學是人類探索未知的過程,在科學的道路上,人們要前赴后繼,為什么不把科學前沿的信息及時地告訴學生;為什么不把科學的猜想、科學的幻想、科學的.疑問告訴學生;在制定科技活動方案時,我們要有意識地把科學前沿信息編進去,而且要通過有趣的活動進行。
例如,要學生看一個打了小眼的紙箱子,學生都說什么也沒看到,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不打開箱子怎樣探索“黑箱”的真相。讓學生查找“ 黑箱系統 ”這個科學詞匯,“黑箱”這個詞匯,激發了學生對科學前沿的興趣。
對于類似這種科學上無定論的現象,要不要告訴下一代呢?當然要告訴學生,問題是怎樣設計科技活動方案、怎樣激發小學生去探索。如怎樣探索飛碟之謎,切實的一種方法就是先研究一下碟狀飛行物能不能飛。在科學探索中,就是先做一個模型。科技輔導員通過半年的研究,利用簡單的方法在卡片紙上畫出圖,讓小學一年級學生剪剪貼貼,做個模型,看看飛碟能不能飛。
接著就讓學生討論,如果遇到飛碟應該怎么辦?宇宙人來了怎么辦?這個科技活動的設計難點就在于怎樣設計出小學一年級學生可以制作的飛碟模型,而且要90%的學生可以制作成功。這就要求科技活動的設計者既要深刻理解碟狀飛行物飛行物,又要十分了解小學生。
3.科技活動方案是教育者的創造性勞動成果
首先,要參與人類的科技活動,在科技活動中有所體會,要搜集大量的科技資料獲取知識背景材料。這是設計科技活動方案的第一步。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科技活動的指導者要親自參與科技活動,成為科技活動的積極參與者。無疑,參與人類的科技活動是一種創造性活動。
其次,要深入研究小學生,深入研究自己的學生,研究他們的心理情況,研究他們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現狀,研究他們的個性特長??無疑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
科技活動方案的體現,也就是勞動成果的表現,包括科技活動方案、科技活動教材、科技活動器材、科技活動電腦軟件、科技活動場所設計等等。
(二)整體科技活動方案的設計思路
1.整體活動目標的確立
設計科技活動方案的第一步是確立科技活動的目標,科技活動的目標要符合總的科技活動的培養目標,又要具體可行。
整體科技活動的目標,一般以這項活動的教育結果——小學生在這項活動里的收獲來表示。
例一 某小學天文小組的整體科技活動目標: 激發組員對天文的興趣,擴大知識面,參與天文探索,培養探索精神、觀察力、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
例二 某農村小學飼養小組的整體科技活動目標: 結合本村養豬的實際情況,激發組員對參與本村養豬科技開發活動的興趣,要組員在本村養豬科技開發活動中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2.整體知識背景的研究
要確定科技活動的整體方案, 就要對相關的知識背景材料進行研究,例如,要編寫計算機科技活動的設計方案, 就要搜集計算機科技資料、研究本校的計算機設備情況, 選擇計算機軟件,了解計算機網絡情況??
3.整體小學生情況的調查
要確定科技活動的整體方案,就要對整體小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查。
例一,某小學對學生科學素質進行調查的結果是操作能力比較差,該校就把本學年的科技活動重點確定為培養操作能力, 并且擬定了一系列的活動措施。
例二,某科技活動站計算機活動小組對組員情況的調查結果是,大部分組員已經掌握了WPS的基本操作,但是對Word不大熟悉、對計算機的結構不大熟悉,他們就把活動方案的重點放在Word上。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10
一、指導思想
青少年科普活動是提高青少年科技素養、開發科技人力資源、提高國民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及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通知》,通過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動,激發廣大學生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提升。我校將充分結合自身特點參加xx年滄浪少兒科技節系列活動,以此來促進學校的科普教育工作,推動校園科技文化活動的'全面開展,培養學生"敢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不斷推進我區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二、活動主題、重點及口號
活動主題:放飛科技的夢想
重點:實踐探索合作競賽
口號:
1、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動科技進步
2、提升科學素質,提高生命質量
3、科技——飛翔的翅膀
4、讓科技的光輝照耀校園
5、今日奇思妙想,明日碩果累累
6、科技創新,明天因你而精彩
三、活動時間:
xx年10月31日~12月12日
四、活動內容
(一)科普宣傳
1、班班有科普黑板報
活動要求:為了充分體現本屆科技節的活動宗旨,努力營造校園科技文化氛圍,要求各班級在10月15日前出一期相關科技節的主題黑板報,進行評比。
活動時間:xx年年月10月10日~12月12日
2、人人聽科普講座
活動要求:本屆科技節將舉辦10場科普講座,講座錄像將掛在"滄浪少兒科技節專題網站"中,利用班會、中午看班組織全校學生進行觀看。
活動時間:xx年年月10月31日~12月12日
(二)科技競賽
1、奧迪軌道四驅賽車比賽(負責老師:鈕曉華)
參加對象:三~六年級學生
比賽時間:11月14日下午13:30~15:45
報名截止日期:11月9日
報名地點:滄浪少年宮a209
競賽地點:少年宮大廳
評比要求:
四驅車輛模型拼裝賽規則:選手自帶車輛、工具和試車電池,限用兩節5號電池,電池牌號不限。裁判將檢查組裝完成的賽車。檢查內容是:零部件是否安裝齊全、正確,車輪能否靈活運轉,是否為四輪驅動,車輛的外部彩紙粘貼情況。以上要求如發現不合格者,須退場續裝,直至合格為止。
跑表計時:以賽車通過起始終止線為準計時。
自裁判員發出"放"的口令開始計時,至賽車跑完規定的圈數,到達終點時停止計時。計算單位為秒,保留兩位小數。
比賽進行兩輪,以每名選手最好一輪成績為正式比賽成績。
比賽中如發生停車、翻車、飛車、倒行和竄道等現象,即使車輛仍在正常進行,該輪成績為0分。出現上述情況選手應立即收回自己的賽車,退出本輪比賽。
評獎辦法:各校先進行選拔賽,從中挑選5名學生代表參加比賽。團體成績以3名學生的最好成績相加計算。
2、現場科學幻想畫(負責老師:秦奇)
參加對象:一~二年級學生
比賽時間:11月21日下午13:45~15:15
比賽地點:少年宮美術教室
報名截止日期:11月16日
報名地點:滄浪少年宮a209
競賽要求:各校的美術老師利用上課時間指導學生學習畫科學幻想畫,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圍繞科技主題,描繪出自己心中的未來世界,繪畫種類、風格不限,內容自選(尺寸為:4k鉛畫紙,在繪畫反面右下角處粘貼高7cm、寬10cm的白色紙表格標明作品名稱、學校、班級、學生姓名、性別、年齡、輔導老師等)。各班級同學應全員參加,請各校擇優選送10幅科學幻想繪畫作品參評(并由該10名選手參加現場比賽)。
評獎辦法:成品畫(30%)+現場畫(70%)=總分(名次)
作品于11月16日之前上交少年宮a209辦公室。過期視作自動棄權。
3、現場電腦繪畫比賽(負責老師:鄒泓)
參加對象:三~六年級學生
比賽時間:11月21日下午13:00~16:15
第一場:11月21日下午13?00~14:30(三~四年級學生)
第二場:11月21日下午14?45~16:15(五~六年級學生)
比賽地點:少年宮a106、b116電腦房
報名截止日期:11月16日
報名地點:滄浪少年宮a209
參賽要求:以科技為主題,學生獨立進行設計、繪畫,最后以"學校名—學生名—作品名、bmp"或"學校名—學生名—作品名、"為文件名保存在規定的目錄下,規定目錄為"d:7科技節繪畫"。
現場環境:人手一機,本次比賽以windows自帶的畫板軟件或中文版軟件進行制作,學生不帶任何文具用品及資料(包括移動存貯設備),現場提供應用軟件及繪畫所需的邊框、圖片等素材,素材統一放在"d:7科技節素材"文件夾中,供學生現場調用。
學校先進行選拔賽,從中挑選4名(中、高年級各2名)學生代表參加比賽。
4、電子技師(電子拼版)比賽(負責老師:魏斌)
參加對象:三~六年級學生
比賽時間:11月28日下午13:30~15:30
競賽地點:少年宮b114、b115
報名截止日期:11月23日
報名地點:滄浪少年宮a209
評比要求:每校選派2名同學參賽。參賽選手需在規定的時間內用規定的電子拼裝零件現場拼裝成一件既具創新意義又有實用價值的作品。
5、學校科技節專題網站評比(負責老師:鄒泓、沈清)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11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推進“4+2”特色教育工程,培養我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我校學生在科學方面的綜合素質,更好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活動目的
以提高學生的科技意識、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為目的,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技節的各項活動,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把我校科技教育推向更高的`水平。
三、活動主題
體驗、創新、成長
四、組織機構
組長: 黃勇
副組長: 侯德斌 侯茂德 何軍 吳學勤 張金煥 李華萬 田學英 以及各班班主任和全體教師。
五、活動時間
20xx年3月
六、活動內容
1、科幻繪畫作品征集、評比。
2、科技小制作、小發明作品征集、評比。
3、科幻繪畫、科技小制作、小發明作品展。
七、活動要求
學校各處室、各教研組、各班班主任要結合學校實際,以“科技節”活動為契機,充分認識科技對學生一生的發展具有的促進作用,努力配合各項活動、比賽,組織好本班的科技節活動。
1、活動要有氛圍,以主題班會、演講等形式和載體營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圍;
2、活動要有內容,以專題講座、學生比賽等形式積極開展扎實有效的科技教育活動;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12
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大概”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感受說明時語言運用的準確,并能積累好詞佳句。
3、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美術教學目標】
1、會依據課文語句描述,準確畫出主人公的活動路線。
2、繪制科學調查《蜜蜂認得回家路》手抄報。
【科學教學目標】
查找出蜜蜂真正能夠認得回家路線的原因。
教學重難點:
體會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1、我們同學都特別喜歡小動物?你知道小動物其他本領嗎?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
【語文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這節課,我們將走進昆蟲的世界,探究一下蜜蜂的奧秘。
1、板書課題
剛才我們課前交流時,所說的關于蜜蜂的情況,大都通過閱讀得到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爾,親手做的,親身經歷的一次真實的試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生字表,糾正錯誤
3、教學生字詞
第一組:悶了好久、幾乎、盡管(多音字,重點點撥“盡”的讀音)
第二組:推測、準確無誤、確確實實(讀出詞語的溫度)
第三組:大概、減少、阻力(由詞到句)——
(1)對比讀,理解“大概”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這樣可以減少阻力。(課件隱去“大概”)
(2)學法滲透:瞧,看似不起眼的一個詞語,在句子中卻能向我們傳達那么多的信息,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多么神奇呀!
(3)教寫“概”
同學們再看這個詞,“概”字還是我們今天要寫的字呢!仔細看這個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生練寫
4、輪讀課文,理清脈絡
下面我找幾位同學來輪讀課文,誰愿意站起來讀書?
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咱們邊聽他們讀得對不對,邊開動腦筋想一想,盡量弄明白每個部分大概的意思?
第1段——
(1)這一段是在告訴我們什么?生接:原因,也就是說試驗的目的(CAI:目的)
(2)誰來說說,作者做試驗的目的是什么?
點撥“聽說”,(CAI:“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管聽誰說過,也不管“聽說”過多少次,法布爾一定親自來證明,多認真啊!
第2、3、4、5段:個別讀(隨機正音,評價語過渡)
第6段:齊讀
(1)剛才我們齊讀的這一段又是在說什么的?(CAI:結論)
(2)目的有了,結論出來了,那剛才中間的幾位同學讀的`部分就是整個試驗的——過程(CAI:過程)
【學法滲透:這么長的課文,我們邊聽、邊想,就初步弄懂了每一個部分的意思,讓這篇課文的內容變得這么清晰。這是一種多么好的學習方法呀,希望同學們把這種方法用到以后的學習中去。】
三、朗讀感悟,明確試驗過程
1、教學第二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試驗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筆畫一畫他所做的事。
(2)抽生匯報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著……然后……最后……”來說一說嗎?再給你的同桌說一說吧!(CAI:捉蜜蜂做記號叫女兒等走兩里多路放飛蜜蜂)
(3)隱去CAI內容,試著積累
(4)再次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個步驟行嗎?(體會法布爾嚴謹的科學作風)
2、教學第三段
放飛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我想,它們飛得這么低,怎么能看到遙遠的家呢?”)
是啊,(引讀:“在回家的路上”)——生接讀第一句“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評價:我聽出來了,你有些擔心小蜜蜂,誰能讀得更擔心一些?
聽得出,你真是一個又同情心的孩子,我們一起來讀。
(3)生齊讀。
(4)教寫“推測”
在這個句子中有一個詞“推測”跟老師一起來寫一寫
(5)“推測、猜測”換詞比較
A、在這句話中,“推測”還可以換成什么詞?——猜測。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完全一樣嗎?誰來說一說?
(推測: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像不知道的事情,是有依據的想象。猜測:完全憑自己的想像估計。)
B、用哪個更好一些?
瞧,法布爾做事嚴謹,用詞也十分準確。
C、請聯系上文,找一找作者推測的依據。
D、法布爾的推測跟結果一樣嗎?請聯系下文看一看。
——同學們,“推測”這個詞就要聯系上下文去理解,才能真正讀懂它。
(6)假如你是作者,聽到蜜蜂回來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7)作者的小女兒呢?我找人來讀一讀后面的部分。(個別讀—范讀—齊讀)
四、回扣第一段,體會試驗的意義
1、同學們,僅僅只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嗎?學到這里,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還是聽說的嗎?
2、創設情境讀
那么,法布爾可以肯定地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此時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動,他興奮地對人們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法布爾從試驗中還得出了什么結論?咱們下節課接著學習。
五、積累好詞佳句
課后習題第三題,把你喜歡的好詞佳句寫到自己的本子上。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從天到地,從地到天,自然界還有許多奧秘,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善于思考,你們就會有很多的新發現。因此,老師建議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做一個留心觀察的人。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13
一、班級基本情況
麗水市特殊教育聽障部601班,本班共有8位學生,其中A組的6位學生總體學習能力比較好,上課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環節,B組的2位學生平時去三年級走讀。
教學地點在:五樓錄播教室
教學資源:課件科學器材實物道具
教學人員:朱君斐
二、學習主題和內容
學習主題:數學與科學的跨學科整合學習
涉及學科:基礎學科為數學,其他學科為科學。
學習內容及組合方式: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第十二冊第一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中的容積和容積單位,以基本的數學知識點為主,借助科學器材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活動以助于直觀感知抽象的數學知識。
三、教學目標
學生起點行為分析:學生已經熟練掌握體積的相關知識,動手操作及理解能力都比較好,能準確接受老師的任務信息。
個別化學習目標:
A組:
1.認識常用的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認識測量工具量筒和量杯。
2.通過動手操作,觀察交流等探究活動,建立容積的概念,建立1毫升和1升的表象。
3.培養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和探究活動的態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探索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習興趣。
B組:
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認識升和毫升,初步掌握容積單位間的'進率,并能嘗試讀取具體的容量。
教學重點:
理解容積的概念和建立1升、1毫升的表象。
教學難點:
建立容積和容積單位的概念。
學習環境支持:希沃白板5科學用具:量筒和量杯針筒調羹水實物教具
四、教學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
課件出示一瓶藥及用法用量,引出容積單位毫升。
出示課題:容積和容積單位。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容積的概念
1.了解容器
課件出示一些物品圖片,請生按照能否裝東西的標準分成兩類。請一生上臺進行操作。師小結:能容納別的物品的物體,就叫做容器。
2.容積的概念
課件出示: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
3.鞏固容積的概念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有容積呢?出示一些物品,請生分類哪些有容積?根據學生回答師強調: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夠裝物品的物體,才有容積。
(2)認識容積單位
1.介紹容積單位
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但是計量液體的體積,如水、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用字母表示就是L、ml,帶領學生讀一讀這兩個容積單位。
2.聯系實際,深入了解容積單位
請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標有升和毫升,師再出示一部分實物上標有升和毫升單位的物品,請生進行認讀。
3.認識測量工具
出示量筒和量杯,通過課件介紹名稱及讀取刻度的方法。
4.觀察操作建立1ml和1l的表象
師先示范通過針筒抽取1毫升放入調羹再指著水量帶領學生讀1毫升。再同桌互助裝取1毫升的水量,直觀感知1毫升。
活動:每組借助量筒拿取10毫升的水量,再倒入調羹進行觀察。
出示量杯裝1000毫升的水,指出1000毫升=1升。
5.探究升與立方分米、毫升與立方厘米之間的關系
把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剛好倒滿,得出結論1升=1立方分米。師再帶領學生推出1毫升=1立方厘米。
三、解決問題
過渡:誰知道一個人每天要喝多少水才合適才健康嗎?課件出示喝水小貼士。提問:如果老師的杯子是500毫升的,那我一天要喝幾杯才健康呢?
追問:每次喝200ml,你們能用一次性杯子取出200ml嗎?請生挑戰再集中驗證,比一比誰取得最接近200ml。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分層作業
1.一課一練第一課時(AB組)
2.調查作業:一大桶約5升的礦泉水和一瓶500毫升礦泉水的單價,算一算,一大桶礦泉水相當于幾瓶這樣的小瓶礦泉水,怎么買比較合算?(A組)
五、教學設計特色說明
本次教學內容是容積和容積單位,在理解容積和容積單位的過程中借助科學用具量筒和量杯,帶領學生進行操作活動直觀感受容積單位的具體量,幫助學生在體驗活動中建立抽象的概念,
同時選取了很多生活中的實際物品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在實際運用的環節,我設計了一個每天要喝多少水以及每次喝多少水的情境,讓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會顯得單調,增加了趣味性,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記憶會更加深刻,知識點也會掌握的更牢固。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14
一、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的背景
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對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技能和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許多教師的知識能力已經不能滿足不斷發展和變化的教學現實需求。另外,新課程“綜合性”“開放性”“整合性”的理念傾向也使得部分教師感到不是很適應。所以,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教研活動相繼出現。這些教研活動有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但它們多是在同一學科內進行的,缺少學科間的相互融合。這種單科性的教研活動對于教師成長的作用逐漸趨于弱化。鑒于此,跨學科的教研活動在影響教師成長這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所謂跨學科教研活動,即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教師組成大小不一的靈活的教學研究組,形成新的伙伴關系,圍繞某一特定的教學主題進行集體備課、聽課和課后反思研究。在跨學科教研活動中,各學科教師不再是涇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在對話和交流中提高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的價值
在始終按常規開展教學活動的學校來說,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有多方面的價值。
(一)建設多元化的教研組
跨學科教研意味著突破學科局限,建立更加靈活、更加開放的動態教研機制。首先,它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分科教研組之間建立關聯,為不同學科的教師創造溝通的機會。其次,它可以建立跨學科的綜合教研組,實現各學科平等、均衡、同步發展。這樣,各學科能夠相互協調,保持同步,共同達到某一研究高度。
(二)開發多視角的教學設計
跨學科集體備課可以將集體備課的優越性發揮得更好,由于眾多“門外漢”的參與,其視野與思維空間遠比同學科的集體備課開闊。讓其他學科的教師帶著新異的目光,從截然不同的視角去觀照和審視所備學科,多個視角的碰撞與交匯會生成創造性的設計,使得集體備課由“取眾人之長”上升到“取眾科之長”。
(三)實現多渠道的教學資源共享
聽課、評課是常規教研活動中最主要的形式。在跨學科聽課中,資源的獲取不再局限于單一的學科渠道,而可以具有廣泛選擇性,擁有更多的學科渠道。這樣,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遠非同學科聽課可比。教師通過長期的跨學科聽課,能更好地為自己的學科教學積累豐富而全面的資源儲備。
(四)實現多內涵的教師專業發展
當前,僅僅追求在某一學科領域成為名師的教師已經不再是優秀的教師,教師專業素養的內涵正在發生重要的轉變——由單一趨向綜合。我們應該在更高、更新的層面上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多內涵發展,這樣才能使廣大教師的個人素質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三、跨學科教研活動的實施
跨學科教研活動的思想精髓就是“跳出學科看學科”。不論是語文、數學、英語、品生品社、信息技術還是體、音、美,都有相互的聯系和可以借鑒的事物,即便孩子上了高中,分文科和理科,那么高考文綜的歷史、政治和地理三門學科有天然融合優勢,理綜的物理、化學與生物也都有共同的`知識要素。鑒于此,學校大膽嘗試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
(一)成立跨學科教研共同體
1.跨學科學術團體
在學校層面開展跨學科教研活動,從以下兩個平臺提供跨學科教研機會:學科領導、名師工作室。各學科領導是跨學科的教科研的引領者、組織者、領導者。將他們聚集在一起,時常針對本學科一定的教學疑難問題從學校發展、推進、成長的層面上定期進行跨學科研討,發揮骨干、生力軍的作用,通過思想的碰撞、互相學習,共促發展。
名師工作室的教研對象是我校已被評上的市級、沙區級“三類人”。他們每學期進行教研活動,分享其豐富的教學經驗,幫助年輕教師更好地成長。
2、跨學科年級教研組
這里的跨學科教研組已經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單科的行政性范疇。我們開展的教研組跨學科教研活動存在以下兩種形式:以年級為單位的教研組和以班級為單位的教研組。
按照年級來劃分,就是每個年級形成一個大的綜合性跨學科年段教研組。每個年段教研組以年級組長為組織者,各個年級的各門學科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15
教學片段:
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聯系學科:
心理學(探索過大的聲音會讓人產生焦慮、抑郁的情緒,在制造聲音的過程中要注意適度)
(一)通過讓塑料袋發出聲音,初步認識聲音的產生與物體運動有關
1.師提問:同學們,要想探究聲音的產生,我們首先得學會制造聲音,老師這里有一個塑料袋,你有辦法讓塑料袋發出聲音嗎?
2.全班活動:試著玩一玩,看誰的發現最多。
溫馨提示:在制造聲音時,注意聲音的大小。分貝是聲壓級單位,記為d B 。用于表示聲音的大小。1分貝大約是人剛剛能感覺到的聲音。適宜的生活環境不應超過4 5分貝,不應低于1 5分貝。按普通人的聽覺:
0-2 0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
2 0-4 0分貝安靜、猶如輕聲語
4 0-6 0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
6 0-7 0分貝吵鬧、有損神經。
7 0-9 0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
9 0-1 0 0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
1 0 0-1 2 0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
根據國家《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標準》規定,在居民區內,戶外允許噪音級晝間為55分貝,夜間為45分貝,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只要晝間超過55分貝,夜間超過45分貝就可投訴了。
3.師喊:開始——停
4.提問:誰能把你使用的.方法展示給大家看?用一個“動詞”概括使塑料袋發出聲音的動作方式,是什么?
5.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動詞”。(抖吹拍打甩摩擦等)
6.一個普通的塑料袋被你玩出了不同的花樣,你真了不起!
7.交流:看來,我們通過敲、打、彈、搓、拍、吹、摩擦等動作方式,對塑料袋用力時,它就可以動起來,并且發出聲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用力地過程中要適度)那么物體在發聲時,它的狀態是怎樣的呢?聲音到底是怎么產生的呢?下面我們通過其他的材料繼續進行探究。
設計意圖:
“讓塑料袋發出聲音”這個活動圍繞“用了哪些動作方式使塑料袋發出聲音”,組織學生通過實踐去制造聲音,使學生能夠在參與中去主動發現,并形成探究問題。本環節的設計有利于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分析和學習,認識到聲音的產生離不開力。讓學生初步將“發聲”與“動”聯系起來。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 篇16
在基于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培養的跨學科學習活動中,學生需要通過跨學科學習活動的學習,實現其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培養。而信息技術的核心素養分為四種,每種核心素養并不是獨立存在,也不是通過學習活動只培養一種核心素養,而是通過不同的跨學科學習活動,側重培養某一個或者多個核心素養。因此跨學科學習活動的設計要與核心素養相關聯。學科教學目標要求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需要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四個方面達到能力水平。學科學習目標也需要不同的跨學科學習活動來實現,因此跨學科學習活動的設計一方面要與核心素養相關聯,另一方面也要能夠實現學科教學目標。
信息技術融合物理學科知識的同時,將內容情境化,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構建基于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培養的跨學科學習活動的過程,該過程包括課前、課中、課后三大模塊以及準備活動、實踐活動、評價活動、提升活動四種活動形式;讓學生不僅能具備計算機的技術素養,還能夠進行跨學科資源獲取、整理,并進行跨學科作品創作,對作品進行評價,具有一定的信息社會責任。
跨學科學習活動設計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模塊。
其中課前和課后模塊,需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進行相關跨學科學習,雖然會有小組長的監督,但還是需要靠學生的.自主完成任務,在開展教學實踐過程中,信息技術老師與物理學科教師都要參與,跨學科學習活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也能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需要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課前課中課后,模塊的所有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用跨學科學習活動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自身條件,合理設置,活動的分層任務,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
物理課程的跨學科教學設計思路:
課前,學生分組檢索課本知識點、定義、重難點、學習流程。并用Word文檔整理,在課堂上進行匯報。課中,學生分組匯報自己理解到的信息匯總,教師點評。
課后,就本部分內容做相關題型的驗證,并用在線編輯方式提交自己的匯報內容,進行小組互評。第二節課,讓學生各組嘗試制作ppt匯報本節課的關鍵信息,教師制作微課進行對比。讓學生用Word匯報不同之處。
學習了跨學科教學方式發現采用跨學科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非常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和學科知識的鞏固。當時不利之處為學生所花時間較長,不利于頻繁使用。并且要求學生課后的自主能力非常強。合作完成要求小組同學配合度要高。需要多重評價手段。
跨學科手段教學中,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和各個學科間的通力配合。
【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04-29
跨學科教學活動設計方案02-17
小學跨學科設計活動方案范文(精選8篇)09-22
語文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通用7篇)09-22
觀滄海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通用6篇)09-22
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精選10篇)09-30
初中生物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精選16篇)10-11
一年級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通用5篇)09-22
三年級數學跨學科活動方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