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疫情防控活動方案(精選6篇)
為有力保證活動開展的質量水平,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其實就是針對活動相關的因素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活動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區疫情防控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社區疫情防控活動方案 篇1
為指導社區(村)科學有序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據國務院印發的《近期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有關要求,結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實施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網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廣泛動員群眾自我防護,最堅決防止疫情輸入、蔓延、輸出,最嚴格落實綜合防控措施,最果斷處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傳播,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二、工作任務
(一)社區(村)未發現病例
實施“外防輸入”的策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組織動員。區和街鄉鎮干部要下沉到社區(村),定責定崗。在街鄉鎮的領導下,社區(村)牽頭成立由社區(村)干部、片警、社區衛生人員和物業等人員組成的社區防控工作組,發揮社區、村(居)委會和樓門長三道防線,鼓勵居民和志愿者參與,組成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實施網格化、地毯式摸排疫情高發地區人員往來情況,對社區(村)、樓棟(自然村)、家庭進行全覆蓋,及時發現防控隱患線索,并向街鄉鎮報告。
2.及時告知信息。社區(村)要發布告示,要求從疫情高發地區返回人員立即到所在社區(村)進行登記,向公眾發布就診信息,每日發布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發布的防控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風險。
3.開展健康教育。社區(村)要通過社區、村宣傳欄、“一封信”、懸掛標語、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將疾病防治核心信息傳達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督促家庭在空氣質量允許的條件下開窗通風,每天不少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加強日常清潔和消毒,減少家庭聚會;督促個人做到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少聚集、不信謠、不傳謠,咳嗽時掩口鼻。社區(村)不組織大型公眾聚集活動,督促公共場所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強分類管理。對返(來)京人員進行分類管控,入網、入格、入家庭。建立下傳機制,由街鄉鎮政府將湖北相關地區返(來)京人員名單下傳社區。社區(村)收到本社區到京前14日內離開湖北地區或者有過湖北地區人員接觸史的到京人員信息(或自查發現此類人員)后,要監督此類人員接受居家醫學觀察,不得外出,并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確保落實到人、登記在冊、社區管理、上門觀察。建立上傳機制,對出現發熱、氣促、干咳等癥狀者,社區(村)要及時報告街鄉鎮政府,由街鄉鎮政府報告區衛生健康部門,迅速安排就診。社區(村)要督促其他疫情高發地區來(返)京人員主動自行隔離14天,外出時佩戴口罩;一旦出現發熱,伴乏力、干咳等癥狀,督促其到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排查。
5.加強環境治理。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嚴格對社區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改善環境衛生狀況,特別要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環境整治和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監管,把環境衛生整治措施落實到每個社區、每個單位、每個家庭。社區(村)組織開展以環境整治為主、藥物消殺為輔的病媒生物綜合防制,對居民小區、垃圾中轉站、建筑工地等重點場所進行衛生清理,處理垃圾污物;及時組織開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與消殺,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二)社區出現病例或暴發疫情。
當社區居民中,出現1例確診病例或者在一個家庭、一個工地、一棟樓同一單元發現2例及以上確診病例時,采取“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策略,在上述5項措施的基礎上,落實以下措施:
6.嚴格密接管理。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與社區的配合,規范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科學判定密切接觸者。全市各區要指定隔離點,對無條件進行居家隔離的密切接觸者開展集中醫學觀察。衛生健康部門要將有條件居家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信息通報至各街鄉鎮,由街鄉鎮第一時間通知至社區(村)。社區(村)要發動社區衛生人員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規范管理,落實密切接觸者居家醫學觀察措施。每日隨訪密切接觸者的健康狀況,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區衛生人員一旦發現密切接觸者出現發熱、氣促、干咳等癥狀,立即報告本區衛生健康部門及時啟動排查、診斷、隔離治療等程序,并做好病人的隔離控制和轉送至定點醫院的各項準備。
7.加強消毒隔離。社區(村)要協助做好病例家庭、樓棟單元、單位辦公室、會議室等疫點的消毒,并在疾控機構的指導下做好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居民出入社區時要佩戴口罩,社區(村)要做到監督提醒。
(三)社區傳播疫情
當社區居民中,14天內出現2例及以上感染來源不清楚的.散發病例,或暴發疫情起數較多且規模較大,呈持續傳播態勢,采取“內防蔓延、外防輸出”的策略,在上述7項措施的基礎上,落實以下措施:
8.限制人員聚集。區政府報請市政府決定,可限制或停止社區(村)內集市、集會等人群聚集的活動,關閉影院、網吧等公共場所,必要時停工、停業、停課。社區(村)協助政府監督落實相關措施。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黨建引領,構建聯防聯控的工作格局。明確區、街鄉鎮、社區(村)的責任,按照“吹哨報到”、接訴即辦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工作組織體系。切實加強對社區(村)防控工作的領導,進一步落實干部聯系社區(村)制度,強化社區(村)包樓、包片、包戶工作,責任到人、聯系到戶,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得到切實落實。發揮社區(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聯防聯控,嚴防死守、不留死角,構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
(二)及時信息報送。各街鄉鎮每日匯總社區(村)疫情聯防聯控信息,報至各區防控領導小組,無病例零報告。防控過程中發現問題,社區(村)應第一時間報告街鄉鎮及衛生防疫部門。
(三)強化督促檢查。各區衛生健康委和各區社會工委民政局,要強化對社區防控工作的督促檢查,對不落實防控工作或防控工作落實不到位的街鄉鎮、社區(村),進行責任倒查,視情節嚴肅追責。
社區疫情防控活動方案 篇2
當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多國發現傳播力更強的變異病毒,國內面臨境外輸入病例導致本地傳播的風險增大。為指導我縣農村地區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科學精準做好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強化常態化防控舉措
1.疫情監測。強化多點監測,在學校、養老院等重點場所開展發熱、干咳等癥狀監測,在藥店開展退燒、止咳等藥品銷售情況變化監測,在互聯網等開展大數據智慧化監測。落實“早發現、早報告”要求,鎮(園區)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村衛生室(服務站)及個體診所提高對新冠肺炎病例的發現、報告意識,加強對發熱、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癥狀病例的監測和報告。鎮(園區)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做好發熱病人的采樣,及時交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核酸檢測。檢測機構要在6小時內反饋結果,陽性結果第一時間報送縣衛健委和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定點醫療機構應當在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診斷后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
2.重點人群防控。加快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社區網格化管理制度,密切關注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調整信息,鎮(園區)、村(社區)要組織人員開展全面摸排,做好農貿市場工作人員、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和村醫、春節返鄉人員(特別是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工作和邊境地區返鄉人員)、外來人員、來自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人員等重點人群的信息登記和日常健康監測工作,督促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強調出現發熱等癥狀后的自我隔離和報告。假期返鄉人員(特別是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工作返鄉人員)、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人員全部進行核酸檢測。加強巡回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核實和報告。
一是對境外來碭人員返碭后,集中隔離7天,再嚴格落實至少7天的居家隔離健康管控措施,居家隔離的第1天、6天必須進行2次核酸檢測,確保全過程閉環管理。
二是所有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員,應在抵碭后6小時內,向所在村(社區)和單位報告。其中,來自或途經國內疫情高風險地區人員,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和健康觀察,實行2次核酸檢測。
三是來自或途經國內中風險地區人員,一律實施14天嚴格的居家隔離和社區健康管理,實行2次核酸檢測;低風險地區來(返)碭人員,一律向所在村(社區)或單位報備,接受社區健康監測管理,同時提交3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有序流動。
四是春節外出務工返鄉人員,返鄉后第一時間持7天內檢測陰性結果到所在村(社區)報備登記,也可在村(社區)的安排下24小時內到所在衛生院免費開展核酸檢測。建立返鄉人員日報告制度。
五是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進口冷鏈食品、快遞行業、境外購物、交通卡口值勤、集中隔離點(綜合服務點)等重點行業直接暴露崗位從業人員,實行新冠疫苗應種盡種,其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要自覺接受每周核酸檢測篩查。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患者、新住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養老機構在住人員及其陪護人員應定期進行核酸檢測。
3.重點場所防控。鎮(園區)、村(社區)督促轄區內的企業和學校等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做好轄區內企業、餐館、文化室、養老院、學校、幼兒園、農貿市場等人員聚集場所的日常防護和健康監測等工作,并儲備必要的防護物資。持續推進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重點場所的環境整治,落實清潔、消殺、通風和個人防護措施。
4.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農村愛國衛生運動,完善公共衛生設施,發動農村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保持環境和家庭清潔衛生。提倡村民勤洗手、科學佩戴口罩,室內定期開窗通風、消毒,開展病媒生物防制,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降低傳染病通過媒介傳播風險。
5.宣傳教育和健康促進。通過有線廣播、流動宣傳車、微信群、宣傳畫和上門宣傳等多種形式,持續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增強村民防護意識和發熱后第一時間報告、就診意識。強化流感等多病共防措施,倡導養成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聚餐使用公筷、合理膳食、適度運動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倡導節慶文明新風,不大辦婚喪嫁娶,盡量少擺席、少串門、少走動,避免人群聚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6.應急準備。鎮(園區)、村(社區)根據防控工作安排,儲備好防控物資,儆好應急演練,提升防控能力。對春節期間的人員流動和聚集性活動、發生疫情后的生產生活保障等做好應對準備工作。
二、及時處置疫情
7.快速響應。鎮(園區)、村(社區)發現疫情后要立即上報縣疫情指揮部,并積極配合做好應對工作。縣疫情指揮部組建由疫情分析、流行病學調査、核酸檢測、環境消殺、社區防控、心理干預等專業人員組成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隊,指導和參與疫情處置工作,做好集中隔離、定點醫療機構救治等應對工作。鎮(園區)要提前準備至少1處房間充足、符合標準的隔離場所,足額配備醫務人員、鎮(園區)及村(社區)工作人員、公安干警、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等。
8.疫點管控。在疫情發生后,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將管控區域范圍精準劃至最小單元(如居民小區、樓棟、自然村組等),依法依規按程序報批后采取交通管制、停工停業停學等措施。規范設置檢疫點,落實出入人員測溫、詢問、登記、掃碼、消毒等措施,并提前做好隔離期間村民的物資供應和醫療衛生保障工作。鎮(園區)、村(社區)要協助將新發現的核酸檢測陽性者,轉運到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規范治療。
9.流行病學調查。組建縣級流行病學調查隊伍,在市級流行病學調查隊伍指導下開展工作。鎮(園區)、村(社區)和村醫要積極配合疾控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爭取最短時間摸清可能的感染來源,判定、追蹤管理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縣疾控中心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將個案流行病學調查表以及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進行網絡報告。
10.核酸篩查。縣疫情防控指揮部第一時間快速組織開展核酸檢測工作,依托醫療衛生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堅持“應檢盡檢”的基礎上,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及時對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根據人群可能感染的風險高低,按照密切接觸者、重點人群、全體村民等順序依次開展核酸檢測篩查,及時發現并管控感染者),對其他人群落實“愿檢盡檢”的要求。必要時組織開展多次核酸篩查,排除潛在風險。樣本實驗室檢測結果應當在12小時內反饋。
11.隔離醫學觀察。原則上,縣鎮一級人員在縣集中隔離場所隔離醫學觀察,村一級人員實施居家單人單間隔離醫學觀察。鎮(園區)、村(社區)和村醫要按照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利用閑置房等資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等。對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通過發放告知書、懸掛公示牌、每日上門等方式,強化落實單人單間隔離、體溫監測等措施。建立幫扶制度,由鎮(園區)、村(社區)分別組建愛心服務隊,主動問詢、及時協調解決隔離人員困難。
12.醫療救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及時發現并轉診可疑病例。鎮衛生院對所有前來就診的發熱患者要立即轉運到縣發熱門診。疫情防控期間,縣域內救護車歸口至120急救中心統一調度。
13.對口幫扶。縣級定點醫院要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指導,不斷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疫情防控工作水平。
14.環境消殺。鎮(園區)、村(社區)要對公廁等易出現疫情傳播的重點公共場所,制定專門的消毒工作方案,設立專門值班員,負責消毒和秩序管理工作。對確診和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的行動軌跡進行全鏈條、徹底消殺。對生活垃圾應當消毒并外運集中處理,對隔離人員產生垃圾集中消毒、封存,由相關部門處理。
三、加強保障
15.組織領導。建立縣級領導分包鎮(園區)、鎮(園區)干部分包村、村級干部分包戶的三級網格分包體系,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制,強化冬春季、節假日等重點時段防控。落實黨委政府屬地責任、行業部門主管責任、單位主體責任、個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責任。發揮村干部、網格員、黨員和志愿者的積極作用。健全鄉村公共衛生委員會,強化鄉村衛生健康治理,組織村民開展衛生防疫工作。
16.物資和人員保障。縣政府負責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的經費支持和物資保障,縣衛健委加強對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醫務人員新冠肺炎防控技術與院感防控培訓。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要及時完善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并開展演練。
社區疫情防控活動方案 篇3
據臨xxx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通告文件精神,現就小區疫情防控工作有關事項,制定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嚴格按照區應急指揮部要求的分工職責,組織和動員我物業服務企業立即采取行動,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的部署要求,強化行業疫情防控措施,實現“有預案、有監督、有落實、有效果”,確保在我物業將疫情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二、組織領導
成立物業小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物業小區疫情防控工作。
三、具體要求
1.加強xxxx防疫培訓
2.組建疫情防控服務行動組,深入小區進行全覆蓋、拉網式、地毯式巡查,不留任何死角。
3.小區按要求通過標語,發放宣傳單,播放宣傳音頻等途徑廣泛開展疫情宣傳,提升居民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4.小區公共區域電梯、大廳、樓道等日常消殺工作,做好小區內生活垃圾的臨時儲存,設置專門的廢棄口罩收集容器,聯系環衛部門定時清運并進行規范化處理。
5.做好人員及車輛進出登記、體溫檢測、秩序維護等工作。
6.做好外來人員摸排登記。
7.社區居委會及業委會建立聯防連控機制,加強信息共享。
四、工作要求
按照區指揮部要求,切實履行主體責任,確保小區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到實地。
社區疫情防控活動方案 篇4
為落實以村(社區)防控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指導村(社區)科學有序地開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及早發現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減少新冠感染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新冠病例監測方案》等有關文件規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要求
1.黨政牽頭、村(社區)動員,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2.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原則,做好村(社區)新冠疫情發現、防控和應急處置工作。
二、相關定義
(一)村(社區)。
本方案中“村(社區)”是指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所轄的村(社區)。
(二)村(社區)疫情劃分。
1.村(社區)未發現病例。指在村(社區)居民中,未發現新冠確診病例。
2.村(社區)出現病例或暴發疫情。
(1)村(社區)出現病例,是指在村(社區)居民中,出現1例確診的新冠,尚未出現續發病例。
(2)暴發疫情是指14天內在小范圍(如一個家庭、一個工地、一棟樓同一單元等)發現2例及以上確診病例,病例間可能存在因密切接觸導致的人際傳播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
3.村(社區)傳播疫情。指在村(社區)居民中,14天內出現2例及以上感染來源不清楚的散發病例,或暴發疫情起數較多且規模較大,呈持續傳播態勢。
(三)疫點、疫區的劃分。
1.疫點。如果村(社區)出現病例或暴發疫情,將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圍確定為疫點。原則上,病人發病前3天至隔離治療前所到過的場所,病人停留時間超過1小時、空間較小且通風不良的場所,應列為疫點進行管理。疫點一般以一個或若干個住戶、一個或若干個辦公室、列車或汽車車廂、同一航班、同一病區、同一棟樓等為單位。
2.疫區。如果出現了村(社區)傳播疫情,可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將該村(社區)確定為疫區。
(四)密切接觸者。
與病例發病后有如下接觸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護者:
1.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如與病例近距離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與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如直接治療及護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閉環境中探視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護人員;
3.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離接觸人員,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護理過病人的人員,該病人的同行人員(家人、同事、朋友等),經調查評估后發現有可能近距離接觸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務人員;
4.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后經評估認為符合其他與密切接觸者接觸的人員。
三、村(社區)防控策略及措施
(一)村(社區)未發現病例。
實施“外防輸入”的策略,具體措施包括組織動員、健康教育、信息告知、疫區返回人員管理、環境衛生治理、物資準備等。
1.組織動員:村(社區)要建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體系,以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干部、村(社區)衛生室(站)和家庭醫生為主,鼓勵居民和志愿者參與,組成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對村(社區)、樓棟(自然村)、家庭進行全覆蓋,落實防控措施。
2.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多種手段,有針對性地開展新冠防控知識宣傳,積極倡導講衛生、除陋習,摒棄亂扔、亂吐等不文明行為,營造“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良好氛圍。使群眾充分了解健康知識,掌握防護要點,養成手衛生、多通風、保持清潔的良好習慣,減少出行,避免參加集會、聚會,乘坐公共交通或前往人群密集場所時做好防護,戴口罩,避免接觸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禽類或其糞便。
3.信息告知:向公眾發布就診信息,出現呼吸道癥狀無發熱者到鄉鎮衛生院就診,發熱患者到發熱門診就診,新冠感染者到定點醫院就診。每日發布本地及本村(社區)疫情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風險。
4.疫區返回人員管理:村(社區)要發布告示,要求從疫區返回人員應立即到所在村支部(社區)進行登記,并到本地衛生院或村醫進行體檢,每天兩次體檢,同時主動自行隔離14天。所有疫區返鄉的出現發熱呼吸道癥狀者,及時就近就醫排查,根據要求居家隔離或到政府指定地點或醫院隔離;其密切接觸者應也立即居家自我隔離或到當地指定地點隔離。隔離期間請與本地醫務人員或疾控中心保持聯系,以便跟蹤觀察。
5.環境衛生治理:村(社區)開展以環境整治為主、藥物消殺為輔的病媒生物綜合防制,對居民小區、垃圾中轉站、建筑工地等重點場所進行衛生清理,處理垃圾污物,消除鼠、蟑、蚊、蠅等病媒生物孳生環境。及時組織開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與消殺,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6.物資準備:村(社區)和家庭備置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資,如體溫計、口罩、消毒用品等。
(二)村(社區)出現病例或暴發疫情。
采取“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策略,具體包括上述6項措施,以及密切接觸者管理、加強消毒。
1.密切接觸者管理:充分發揮村(社區)預防保健醫生、家庭簽約醫生、村(社區)干部等網格管理員的作用,對新冠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排查并實施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有條件的應明確集中觀察場所。每日隨訪密切接觸者的健康狀況,指導觀察對象更加靈敏的監測自身情況的變化,并隨時做好記錄。做好病人的隔離控制和轉送定點醫院等準備工作。
2.消毒:村(社區)要協助疾控機構,做好病例家庭、樓棟單元、單位辦公室、會議室等疫點的消毒,以及公共場所清潔消毒。
(三)村(社區)傳播疫情。
采取“內防蔓延、外防輸出”的策略,具體包括上述8項措施,以及疫區封鎖、限制人員聚集等2項措施。
1.疫區封鎖:對劃為疫區的村(社區),必要時可采取疫區封鎖措施,限制人員進出,臨時征用房屋、交通工具等。
2.限制人員聚集:村(社區)內限制或停止集市、集會等人群聚集的活動,關閉影院、網吧、KTV、商場等公共場所。必要時停工、停業、停課。
社區疫情防控活動方案 篇5
為切實做好組織部疫情防控工作,現結合組織部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領導
立即成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任組長,副組長,組織部全體科級干部任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于辦公室)。領導小組對本部門疫情情況加強監測,對防范和應對工作加強督導,確保責任落實到位,監測預警及時,防范措施得力,應對控制有效。
二、工作措施
1.加強疫情監測管控。
全區組織統全體機關干部要高度重視疫情的監測工作,于春節假期期間盡量減少自身及家人市外、省外出行,減少大型聚集活動,確保安全穩定。
2.加強假期值班及信息報送工作。
嚴格落實區管委部署的假期24小時值班制度,在值班過程中高度重視疫情監測防控工作,落實好疫情防控每日“零報告”制度,假期期間每天由當日值班人員于下午2時前向區社會事務管理局報送“零報告”。
3.加強防疫知識普及及輿論引導。
全體機關干部應于近期重點關注國家衛生健康部門和宣傳部門的有關消息發布,準確了解疫情信息。同時,要加強輿論引導,做好家屬、周邊群眾的積極疏導和正面引導工作,切實做到不造謠、不傳不實傳言。
4.加強職能工作落實。
由社保中心負責,積極對接市醫保局,嚴格按照上級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醫療保險方面有關工作,確保工作部署落到實處。
三、工作要求
1.全體機關干部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充分做好疫情的預防和處置工作,有效保障自己及家人健康安全。
2.全體機構干部要保持冷靜頭腦和穩定心態,針對各類傳言和消息要精準辨析,不得出現恐慌現象。
3.全體機關干部在假期期間要保持通訊可聯絡狀態,對有關工作部署要切實做到服從指揮、迅速反應、盡職盡責、落實到位。
社區疫情防控活動方案 篇6
為指導社區科學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規范處置突發的散發病例和聚集病例,采取及時、有效地防控措施,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特制定本預案。
一、社區成立疫情應急領導小組,建立保障機制
各社區應成立由社區主任任領導小組組長、社區工作人員為組員的疫情應急工作小組,下設排查組、醫療保障、安全后勤保障、消毒組等職能小組,并明確職責分工。要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體系,以社區干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層公安民警為主的聯防聯控工作隊伍,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對社區樓棟、家庭全覆蓋落實防控措施。
二、社區疫情劃分
(一)出現散發病例
社區出現散發病例,是指在社區居民中,出現1例確診病例,尚未出現續發病例。出現散發病例后,社區應提高監測防控力度,配合市疾控中心做好密切接觸者的排查與管理,并做好消毒,在區衛健部門的指導下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二)出現2例及以上聚集性疫情
聚集性疫情,是指14天內在小范圍(如一個家庭、一個單位等)發現2例及以上的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且存在因密切接觸導致的人際傳播的可能性,或因共同暴露感染的可能性。應由區疫情防控專家評估后采取相應管控措施。對有確診或疑似病例的樓棟實施封閉管理,限制人員進出。對發生聚集性疫情的樓棟實施硬隔離。視疫情情況確定隔離范圍。
三、疫點、疫區的劃分
(一)疫點
如果社區出現散發病例,將病例可能污染的范圍確定為疫點。原則上,病人發病前3天至隔離治療前所到過的場所,病人停留時間超過1小時、空間較小且通風不良的場所,應列為疫點進行管理。疫點一般以一個或若干個住戶、同一棟樓等為單位。
(二)疫區
如果出現了聚集性疫情,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將該社區確定為疫區。
四、應急處置措施
(一)散發病例
1、病例發現與報告。發現可疑病例時,應立即聯系市120急救中心,由專人專車進行轉送,將病例轉送到轄區街道衛生醫療機構初步排查,有需要的送區定點留觀醫院診治,診斷為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后立即報告市疾控中心。
2、流行病學調查。協助市疾控中心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采樣等工作。
3、接觸者追蹤管理。配合市疾控中心開展密切接觸者篩查及流行病調查,對所有接觸過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人員進行調查。根據屬地管理原則,按照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或有關最新文件要求進行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隔離期間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癥狀時要及時送區定點留觀醫院排查、診治。除密切接觸者外,與病例曾接觸過但不符合密切接觸者判定原則的人員,判定為一般接觸者。對一般接觸者要做好登記,并進行健康風險告知,囑其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癥狀時要及時告知社區,并主動告知近期活動史,做好體溫檢測,佩戴口罩。所有配合市疾控中心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醫用外科口罩等。
4、疫點消毒及保潔。做好病例所在家庭、宿舍(公寓)等疫點、公共場所、電梯(扶梯)的清潔、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工作。每日對社區辦公室、會議室、廁所等公共場所及垃圾箱進行消毒。
5、疫點封鎖及生活保障。按照區衛健部門的建議,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啟動封閉式管理,因地制宜采取住宅、樓棟封鎖等措施,嚴格限制人員進出,嚴格控制外來人員、車輛進入。適時適當調整工作安排,必要時采取停工停產等措施。
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確保應急工作順利開展。保障應急處置需要的設施、設備和物資供應。做好餐飲、生活飲用水安全等生活保障。加強巡查管控,及時停止群體性聚集活動,及時處置安全突發事件。
【社區疫情防控活動方案(精選6篇)】相關文章:
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活動總結02-18
社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總結04-07
社區衛生疫情防控工作總結02-23
疫情防控社區工作總結(精選10篇)04-22
社區疫情防控報表工作總結(精選10篇)04-08
社區疫情防控摸排工作總結(精選8篇)04-07
疫情防控簡單標語03-25
農村疫情防控標語02-19
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總結(通用8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