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教學教研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能成功舉辦,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活動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識字教學教研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識字教學教研活動方案1
一、教材簡說
本課內容由五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諺語是在群眾中流傳的固定語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課的諺語通俗易懂,給人的啟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教學目的要求
知識目標: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情感目標: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三、重難點處理
書寫中“絞絲”的書寫(線、繩)指導:關鍵在于寫好兩個“撇折”,撇,一定不能彎,要寫直;折,要寫成“提”;第二個撇折稍大;兩個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給學生講平行的概念,可以通過示范、動作讓學生明白)。
四、教時:2教時。
五、教學媒體:幻燈片
六、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朗讀感悟
1、自己讀諺語,讀準字音。
2、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同伴聽,互相檢查是否讀準字音,并說說自己喜歡所讀諺語的原因。
3、教師示范朗讀諺語,學生模仿讀。
4、師生、生生對讀,體會每一句諺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間的對應關系。
5、齊讀諺語,感悟諺語的含義。
6、在小組里說說自己對每一句諺語的理解,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讓每一個小組選擇一句諺語,說說本組同學對該諺語的理解。用實例說明諺語中蘊含的道理,或者說說諺語給我們生活和學習的啟示。
7、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諺語讀一讀,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8、采用范讀、對讀、齊讀等方式反復朗讀諺語,鼓勵記誦自己喜歡的諺語。
二、識字
1、結合生活實際識字。如,移動電話(移),火柴(柴),姓易、容易(易),打折、折疊(折),搓手,搓繩(搓、繩),一斤重(斤)等。
2、在朗讀諺語的過程中認清字形(整體認識),讀準字音。注意“柴、折、繩”是翹舌音,“搓”是平舌音,“謀”的韻母是u。
3、通過組詞鞏固認讀生字。
布置家作:從課外摘抄搜集自己喜歡的諺語。
識字教學教研活動方案2
一、教材簡析。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鵝、曲、項、向、掌5個生字,認識鳥字旁。
2、掌握分析識記字形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詩中的5個生字。
教學的難點:學生掌握一定分析識記字形的方法,培訓識字能力。
《鵝》是湛江市實驗教材語文第一冊中的第一篇古詩,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駱賓王7歲時所作。全詩四行兩句,詩人運用素描手法,形象描繪了鵝的外形、體態、毛色,在寫美的同時,詩人的愛鵝之情流露在詩名的字里行間,詩句通俗易懂,全詩有5個要求掌握的`生字、分別是:鵝、曲、項、向、掌。在讀音方面:掌是翹舌音,同時又和項、向一樣是后鼻音,其中兩個xiang是三拼音節,曲的韻母為u。這5個生字中,有表示事物名稱的,有表示形狀的,還有表示動作的。其中3個是合體字,兩個為獨體字。
二、說教法。
根據湛江語文教材"掌握方法,整體發展"的指導思想,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會采取以下的教法:
1、把5個生字作為一個整體,從音、義、形三方面引導學生自已掌握識字的方法。
2、將情境教學貫穿教學始終,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
三、說學法。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識字教學的任務不但要學生識字,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識字的方法,培養識字能力。因此,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采服以下方法來識字:
1、借助漢語拼音自學生字讀音。
2、借助多媒體,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
3、運用筆畫、部件識字法,分析記憶字形。
4、游戲中鞏固識字。
四、說程序。
學生識字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有師指導,是通過老師一邊教,學生一邊學,來掌握生字。通過這種途徑,學生認識的生字比較規范,但過程繁鎖,學生學得十分被動,有師指導雖然是低年級學生識字的重要途徑,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徑,另一種途徑是無師自通,是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語言環境,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生字。通過這種途徑,學生不僅學得輕松,而且記憶牢固。在教學過程中,我就是為學生創設一種無師自通的條件,讓學生學得輕松,記得牢固。
(一)創設情境,學習讀音。
1、激發興趣,整體感知。(出示課件一):一群美麗的白鵝,在綠水中,擺動著紅掌,在清清的池塘里撥弄著水波,快活地游來游去,時而低頭飲水,時而引吭高歌。這樣生動的畫面,加上配樂朗誦的古詩,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整體感知了這首古詩。這個畫面會重復播放兩次,播放第二次時,學生也輕聲地跟著朗誦古詩。畫面中圖象、聲音及整首古詩同時出現,讓學生可以把文字與圖像、聲音聯系起來,為下面學習生字打下基礎。
2、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出示課件二)
(1)讀準屏幕右邊的音節,在讀音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利用畫面的閃動提醒學生。
(2)開火車,小組讀鞏固的發音。
(3)學生動手操作多媒體,把5個音節放在相應的生字上。
這樣soft/,學生不僅學會了生字的讀音,而且也掌握了學習生字的讀音的方法。
(二)直觀激趣,理解字義。
根據"大綱"要求"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和識字要與發展思維、發展能力、認識事物結合起來的原則,我讓學生結合多媒體,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的方法。
(出示課件三):一幅"鵝"的靜態圖。
1、觀察畫面,理解"鵝、項、掌"的意思。
提問:這是什么?指著鵝的脖子問:這又是什么?告訴學生鵝的脖子就是"項"。再指名學生再圖中找出"鵝掌"的位置。
通過觀察畫面的直觀形象,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鵝、項、掌"的意思。
2、動作表演,理解"曲"的意思。
(1)提問:鵝的脖子是怎樣的?告訴學生"彎彎的"就是"曲"的意思。
(2)學生做伸直又彎曲的動作,進一步理解"曲"的意思。
3、在朗讀中體會"向"的意思。"向"字的意思不需教師作特別的解釋,把這個字放在詩句里,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體?向"的意思。讓學生反復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在誦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向"就是"朝著,對著"的意思。
學生通過畫面的直觀形象,做動作及在語言環境中理解了5個生字的意思,同時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字義的方法。
(三)、掌握方法,識記字形。
為了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授課過程中,我有意讓學生根據每個生字的特點,用部件、筆畫識字法,分析記憶字形,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去,變"厭學"為"樂學",充分發展學生的能力。
1、嘗試記憶字形,形成記憶表現。
2、進行"你說我寫"游戲。
(1)師示范游戲玩法,以"鵝"字為例,鵝這是左右結構,左邊是"我"字,右邊是"鳥"字,同時指名學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一邊根據老師的描述,一邊寫出"鵝"字。學生在寫的時候,教師操作多媒體(出示課件四),利用多媒體中"鵝"字的規范書寫,讓學生知道鵝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它的間架結構。
(2)學生進行游戲,4名學生上臺,一個學生說,3個學生寫,先寫"項、掌",再寫"曲、向"。
"項"字左邊是"工"字,右邊是"頁"。左邊的"工"最后一筆是提。"鵝、項、掌"三個字是熟字或是學過的部首組成的,學生容易分析字形,所以先寫。"曲"和"項",先啟發學生用筆畫識字法,分析兩個字的字形。多媒體上同步出現"曲、向"的寫法。
(3)師生評議。
這個"你說我寫"的游戲,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從旁指導的原則,學生在說說寫寫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的規范寫法,而且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分析字形的方法,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涂色、填字練習。
把印有練習的卡片發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先給鵝涂上顏色,然后看圖根據漢語拼音,在田字格中寫出漢字。
識字教學教研活動方案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手字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初步了解一些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中國有一些傳統節日,小朋友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來學習識字1。板書課題:識字1(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的是哪些傳統節日的活動,人們在這些節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1.出示第一幅圖,觀察說話。
(1)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的活動?全家人圍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機出示詞卡:餃子]
(2)過春節了,親朋好友互相拜訪表示節日的祝賀,這叫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么節日?(清明節)
(2)老師介紹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
(3)清明節這天,少先隊員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紀念碑前祭掃革命烈士,這就是:掃墓。[相機出示詞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機出示詞卡]
四、指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
五、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掛圖,想想字義。
六、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并加以指導
1.認讀生字,正音。
如:掃的聲母是平舌音,不要與翹舌音混淆;餃子中的后一個字讀輕聲。
2.用餃、掃、墓擴詞。
七、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你們知道了有哪兩個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春節,民間風俗是什么?(包餃子、拜年)清明節呢?(掃墓、踏青)
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掃、拜、墓、踏的筆順。認識手字旁。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亡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6.教師巡視,糾正姿勢不正確的學生。